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珍珑.无双局-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千荡到天上,眼里看到的都是重重红墙与望不到尽头的殿宇。还有东厂的人盯着,有珑主盯着,她无处可逃。既然如此,她何必要连累少班主?
核桃抬起脸望向无涯。她已经让少班主误会了。她不能再让皇帝也误会少班主。
“皇上,我本名叫核桃……”
袖中还藏着那块青色的手帕。帕子上绣着两枚圆滚滚的核桃。无涯怔怔地坐着。听核桃讲述着穆澜。
怪不得那晚在天香楼。穆澜说,他一定能选出冰月姑娘最中意的小食。他拈起一枚山核桃,成了冰月的入幕之宾。
“十年了。我才发现少班主是女子。”
无涯的思绪回到了去年的端午节。她提着狮子头奋力挤开人群,手里的头套撞着了他。那天她神采飞扬,叫自己瞧好了,她会夺得头彩。
另一个穆澜出现在无涯眼前。那样生动活泼,那样明媚可爱。
“十年。为了替她父亲翻案,她扮了十年男人。”无涯喃喃低语着,心里的怒与怨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片怜惜。
“送你进天香楼的人是谁?”
核桃摇头:“我不知道。他戴着面具,说这样能帮到少班主。少班主叫他珑主。”
十年前的科举弊案。她那酒后莫名上吊身亡的父亲叫邱明堂。正七品河南道监察使御使。也许,也是牵涉进那件案子的人。
无涯思索着,记住了戴面具的珑主。他扶起了核桃,从袖中拿出那张手帕递给了她:“宫里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我会尽力保护你。”
他起身离开。
核桃捏着帕子,望着无涯的背影怯怯地问道:“她女扮男装进国子监犯了砍头的大罪,您不会治她的罪吧?”
无涯回头,微笑道:“朕知道。朕一直在帮她。”
若非如此,他不会想尽办法在国子监替她安排单独的宿舍,不会将方太医调进国子监医馆。
办完那件事,他会想办法让国子监里没有穆澜这个监生。
国子监里没有穆澜这个监生。他希望那时宫里会多出一个姓邱的姑娘,和他一起笑看江山。
无涯出了偏殿。春来和秦刚投来无奈的眼神。
偏殿里的声音终究还是传了出来。
无涯静静站着。静美如莲的脸浮现出一抹刚毅:“杀。”
服侍核桃的宫婢有八人,太监四人。十二人垂手肃立在殿前廊下。听到这声杀字,有四人张口欲喊,两人拔腿就往跑。
秦刚长刀出鞘。
血溅落满阶。
无涯没有闭上眼睛。眼里没有怜悯之意。
不过几个睁眼的时间,偏殿前已躺下六具尸体。剩下的六名宫婢太监瘫软地跪伏在地,吓得簌簌发抖,不敢出声求情。
“朕不是嗜杀之人。这是朕第一次杀人。”无涯平静地说道,“你们听到了不该听见的话。朕不杀你们,东厂也会找到你们。没有人能熬过东厂的酷刑。朕会厚待你们的家人。”
“谢皇上!”
无涯朝宫外走去。身后渐至无声。
春来紧紧跟上了他,半响才低声说道:“皇上,动静是否大了点?”
素来温和的皇上突然一次杀了十二个人,春来腿都软了。
“朕宠爱月美人。他们服侍不好,被朕杀了……也就杀了。”
江山如血。宫墙如血。无涯脚步坚定地前行。
第140章 来了共醉之人
云来居是国子监外最大的酒楼。楼中挂满了诗句。考中进士者往往都会在这里遍邀同窗,留下墨宝。经年之后,故地重游,又是一番感慨。楼中自掌柜到伙计都能绘声绘色说上一段逸闻趣事。
酒楼布置极雅致。休沐或下午无课的监生也爱来此叫壶茶,闲谈消磨时光。
穆澜用钱一直很节约。今天她包了个雅间,叫了一桌席面。
见到她,六子机灵地前来招呼。见左右无人,他笑嘻嘻地低声说道:“少东家要招待客人?”自从穆家班散了,改行开起了面馆。班里的弟兄就叫穆澜为少东家了。
穆澜要的是上等的席面,一桌五两银子。在六子看来,如非招待客人,哪用得着叫这么好菜。
“我饿了。”
四干四鲜四蜜饯四冷荤,八荤四素,外加一锅滋补老鸡汤。再饿也不至于吃这么多。六子怔了怔,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穆澜微笑:“有什么好酒?”
六子呆了。他从来没见过少东家喝酒。
“我会喝酒。酒量还很不错。店里可有竹叶青?”
这是有名的汾酒。监生喜欢它的名字,云来居常备这种酒。
六子哎了声。没过多久就拿了一瓶竹叶青来。
酒呈浅绿色,盛在白瓷酒盏中,像一汪春水。
他看着穆澜眼皮都不眨,一饮而尽,这才信了她会喝酒的话。六子踟蹰了下道:“少东家。家里来了消息。这几天一直等您来。”
是指穆家班的人跟踪谢百户夫妇俩的事。穆澜失笑。她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谢百户一直呆在家里没有出门。他媳妇提着篮子出去了一趟。买了肉菜,扯了块布就回家了。查了几天,发现布庄的东家与首辅大人府中一位管事是亲家。”
当朝内阁首辅胡牧山?当初和老头儿说起父亲的案子。老头儿提到了几个人。陈瀚方,许德昭,胡牧山,谭诚。
胡牧山曾经屈尊到穆家面馆吃面。又替谭诚邀她进府赏花。像一位内阁首辅做的事吗?穆澜失笑。
十年前一桩科举弊案,像蛛网。盘距在网中的那只捕虫的蛛究竟是谁?或者是几只蛛共同结成了一张网?
有人跳出来终究是好事。发现了一个半夜拆书钉书的国子监祭酒。又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个偷书掉包的内阁首辅。
十年前擢升礼部尚书的承恩公许德昭是否是知情人?借机打压异党的东厂督主谭诚在那件案子里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还有老头儿。十年前杜之仙呕血抱病,辞官归隐。面具师傅又是案中哪家的冤主?
穆澜脑中纷陈杂乱冒出一堆问题。她需要清静:“六子,你忙去吧。我自己呆会儿。”
门吱呀关上。给穆澜隔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菜摆了满桌,琳琅满目。她有点苦恼地蹙紧了眉:“明明没有吃午饭,想象能吃掉一头猪。怎么又没了胃口?难道是饿过头了?”
好不容易当了回财主,不吃她会心疼死。穆澜一口菜一口酒,吃相斯文。一瓶酒喝完,面前的菜被她挟了一圈,还保持着良好的品相。
她又叫了一瓶酒。饮着饮着,她发现自己怎么都不会醉似的,脑袋越发清明。
太阳偏西,落在不远处国子监集贤门上。
穆澜撑着脸,越看越觉得和宫里头的门相似。她拿着筷头在桌上写划着。
掉包换书的人如果是胡牧山。那么他想弄明白的是,陈瀚方为什么要拆书钉书。谢百户在国子监呆的时间不会短。他什么时侯进国子监,就能知道胡牧山是什么时侯盯上的陈瀚方。
“时间。”
穆澜清楚记得,当初应明带自己逛国子监时曾经说过。国之典藏悉数归于御书楼,所以皇上下令让禁军看守。无涯亲政不过两年。这个问题还得问无涯。
想着这个问题,无涯的身影和压抑了一天的酸涩咕噜冒了出来。刹那间穆澜就醉了,脑袋开始昏沉。
她不要去想他,不要去想核桃和他。
他为什么不能继续装着不认识她呢?他怎么可以让她摸着他的心,然后宠幸着核桃,还说是对核桃最好的保护?
那些肆意释放的情感原只属于梦境。她只爱与她幽会的无涯。高贵不沾尘埃,如猗猗兰开的公子无涯。不是宫中的他。不是将来会有三宫六院的世嘉帝。
穆澜举杯饮尽。一口气不顺,辣得直咳嗽。她伸手摸了摸眼角,轻轻搓去手指沾着的湿润。
她盯着满桌酒菜,恨不得来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好冲淡心里的这份难受。
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熟人朝云来居走来。
穆澜跳起来,从窗户探出了身子,大笑着招手:“侯兄!来吃饭啊?我请你啊!”
侯庆之愕然张大了嘴巴,仰头看向穆澜。
她的笑容太过眩目,在夕落的时侯像一束光照亮了侯庆之。他从来不知道人笑起来可以这样灿烂,仿佛能融化世间一切阴霾。
侯庆之上了楼,看到满桌酒菜眼睛陡然一亮。不等穆澜开口,他拿起酒壶先干了三杯:“痛快!”
穆澜大笑。
侯庆之一点也不客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他长得胖,面相憨厚,说话直接:“我爹嫌我吃得多,怕将来有碍仕途。能吃三碗只给一碗,饿得我喝墨水。我娘心疼我,半夜等我爹睡熟了,偷偷给我送肉。总说儿啊,能吃是福。做不得官,做个有福之人也罢。”
他举起手中八宝鸭腿朝南说道:“娘,你爱吃这个。儿子都记得呢!儿子帮你吃!”
说完大口啃之。
穆澜笑得将另一只鸭腿撕下,送到他面前碟中,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弟孝敬伯母的。”
侯庆之眼中已经泪花闪现,讷讷说道:“小穆,你不嫌我疯癫?”
“你娘真好。我娘亲……只会督促我读书学艺。来,饮酒!”穆澜真心羡慕。
两人只是相识。做过一天室友。但不论苏沐还是林一川有事,侯庆之话不多,也一路相陪。没想到今天偶遇,穆澜发现侯庆之是极有趣的人。
第141章 一餐之谊
简单未尝是一种幸福。快乐会传染。侯庆之让穆澜胃口大开。两人喝酒吃菜,好不痛快。点灯时分,酒饮得多了,侯庆之说话更为随意。
“小穆,听林一鸣说,你会画符捉妖?”
穆澜笑得不行,见他认真,半开玩笑道:“林一鸣想捉只狐狸精。老侯你也想有此艳遇?”
“不不不。”侯庆之连连摆手,却连人带凳子移到了穆澜面前,分外紧张:“小穆,听说杜之仙杜先生擅相面之术。你学到了几成?”
相面?穆澜睨着他,随口就来:“老侯,你有心事缠身哪。”
这本是相面术中最简单的察颜观色,辅以旁敲侧击,普通人极容易被诈出实情。
侯庆之神色更为急切:“可有破解之法?”
穆澜笑道:“天生万物互相克之。老侯,你且说来听听。”
侯庆之踟蹰半晌,却又改了主意:“你且再看看,我是否是那短命之人?”
“侯兄天庭饱满,下颌方圆,耳厚唇丰。此乃长寿福相。”穆澜斟酌着话,往好的方面说。
“哈,福相!”侯庆之哈哈大笑,酒劲直冲入脑,将当初的事坦白说开,“我爹严苛。我娘心慈。我家为我捐银入监。临行时我娘把私房都给了我。我怕成绩不好,就想请应明做枪手。小穆,亏得你提醒应明。否则我和他都惨了。我还算有福之人吧。”
应明把那件事告诉了侯庆之?他究竟有什么心事,又不肯说出来?穆澜顺着他的话道:“不过一个入学试。侯兄不也考上了?”
“考上又如何?”侯庆之借着酒劲突然拉开了衣襟,眼泪涌了出来,“我这有福之人为何不能佑我家人?”
蓝色的监生袍服下竟穿着件麻衣。穆澜悚然一惊。侯庆之在为谁守孝?孝期他却吃喝痛快,不合常理啊。
“老侯,这是怎么回事?说不得小弟能想想办法替你化解厄难。”
谁都帮不了他。侯庆之望向暮色里的集贤门,心情黯然。回国子监前想饱食一餐,能遇到穆澜,也许正是天意。他打定主意后道:“小穆,多谢你这餐酒饭。你是杜先生的关门弟子,奉旨入学,前程似锦。将来……切莫忘了与我老侯还有一餐之谊。这个送你。”
侯庆之从怀中拿出一只玉貔貅塞进了穆澜手中。不等她推辞,摇摇晃晃起身道:“为兄先行一步。”
“老侯!”穆澜叫了他一声。
侯庆之恍若未听见,径直去了。
穆澜坐在窗边望着他蹒跚着走向国子监。手中貔貅温润可爱。她晃了晃有点重的脑袋,本意是想轻闲一点,没想到又添了一桩费解之事。
见天色不早。穆澜结了账,与六子约定好,如有紧急事,就将这间雅室窗台上摆的花撤下一盆。她一见便知。
才回到擎天院,就听到林一鸣兴奋的声音:“不得了,有人闯进御书楼,要跳楼!”
此时尚未宵禁,学生们纷纷从房中跑出。穆澜脚步停了停,没来由想到了侯庆之。她跟着人群奔向了御书楼。
御书楼中灯火通明。院子里灯笼火把星星点点。禁军封了大门,学生们悉数被拦在了院外。穆澜见天黑人多,直接爬上了树。居高临下一看,院中站满了国子监的官员,还有东厂番子。
“苍天无眼!害我外祖父只得以死作证,一头撞死在金殿上!”
声音远远随风飘来。学生们一片哗然。
五层飞檐上站着个身穿麻衣的人,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压在脖子上迎风大喊:“我父乃淮安知府侯继祖!我爹未贪一两河工银!贼子偷换库银,破坏河堤,想让我爹背黑锅!东厂阉狗休想用我威逼我爹认罪!我侯庆之宁死!”
梁信鸥站在院子里咬牙切齿。东厂一直盯着侯庆之,没有提前动他。是谁走漏了风声?让这二货提前知晓,爬上了御书楼飞檐。
“大人,只要他敢跳,就一定能接住他。”一名番子低声说道。
“蠢货!他是想跳楼吗?”梁信鸥脸上百年不变的笑容消失殆尽,张口便骂。侯庆之分明是想把事情闹大,然后横刀自尽。
“谭诚阉狗,你不得好死!”
五楼窗户出现的东厂番子不敢靠近,听到侯庆之大骂,急得不行。
国子监祭酒陈瀚方探出了窗户,声音沉稳:“侯庆之!你是我国子监的学生。本官自会为你作主!你放下手中的刀,莫要白丢了自己的性命!”
树上的穆澜握住了那枚貔貅苦笑不己。侯庆之将此物给了她,还说盼她将来莫要忘了一餐之谊。他也看太得起她了。她现在只是一介白身,怎么可能查得了他家的案子。该怎样才能劝得侯庆之打消自尽的念头?穆澜心急如焚。
这时侯庆之突然大笑:“我侯庆之不惧死!”
干净利落地一抹脖子,人如纸鸢般从飞檐上栽了下去。梁信鸥的身影飞迎而上,在半空中捞住侯庆之,落在二楼,旋身落地。
学生们失声惊呼。
穆澜心一沉,捏紧了手里的玉貔貅。
血染了梁信鸥一身,他放下侯庆之,见脖子上的伤狰狞外翻,血流如注,已然无救,顿时脸色难看之极。
穆澜看着侯庆之躺在院内地上,知道回天乏术,难过起来。她下了树,想着侯庆之举鸭腿敬他母亲。此时方明白,侯庆之已心存死志,去云来居分明是想吃最后一餐饱饭。
她摇晃着有点沉重的脑袋,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四处找寻着应明。
应明连当初自己提醒他莫当枪手之事都告诉了侯庆之,两人关系深厚。东厂少不得要找上应明。
也是她运气好。应明就站在御书楼门口,已哭得不行。穆澜挤开人群,扯了应明就走。
应明泣不成声,还想挣扎着回去见侯庆之。穆澜使劲掐了他一把,低声道:“东厂会来找你!”
一句话将应明吓醒了,踉跄着被穆澜拉走了。
时间紧迫,穆澜把他拉出人群只问了一句话:“侯庆之在哪家钱庄存钱?”
“通海钱庄。”
这是京城四大钱庄之一。穆澜还想再问,突然看到有东厂番子出来四下寻人,她匆匆说道,“你什么都不知道。熬过就好。”
说罢扔下应明就走了。
应明晕晕沉沉,只知道傻呼呼地望着穆澜的背影。
“淮安府监生应明?”
“啊。”
应明机械地回头,看到两名东厂番子站在了自己面前。
“跟我们走。莫要紧张害怕,问个话而己。”
两名番子扯着应明走了。
穆澜从树后出来,轻叹了口气。
“小穆!我找你好久。”
穆澜回过头,看到林一川和谢胜连袂而来。
一月未见,林一川黑了不少。看到站在树下的穆澜,他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大步走到她面前,鼻子吸了吸,皱眉道:“你喝了多少酒?”
“今天休沐……”穆澜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穆澜不对劲。是因为侯庆之?林一川揽着她的肩道:“别难过了,侯应之把事情闹这么大,就不可能不了了之。”
“对!”谢胜跟过来愤愤说道,“侯庆之为求个清白,不惜闹出这等动静。我们不能让他白死了。”
他声音大。一语激起千层浪。四周的学生顿时跟着吼了起来:“侯家的案子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也许,这就是侯庆之以死求来的吧。穆澜黯然。
咦,今天她怎么没有把自己的手摔开了?林一川很是愉快地搭着她的肩,偷瞥着穆澜清美的侧脸,忍不住低头问她:“小穆,想我不想?”
第142章 藏锋之剑
穆澜回过神,轻轻拍开他的爪子,抱着胳膊上下打量着他,揶揄道:“大公子气色不错。八十大板才一个月就全好啦?”
话音才落,林一川的脑袋就耷拉在了她肩头,一手摸着臀部,唉声叹气:“不过是刚能下床走路罢了。刚才急着找你,扯得疼呢。”
哄鬼吧!穆澜一巴掌将他的脸推开。
林一川满脸哀怨。
谢胜突然说道:“林兄,你走路扯着伤口疼,我背你回去吧。”
他生得黑壮,一脸认真。林一川哭笑不得,心里却有些感动:“谢胜,我总算知道什么叫同窗了!”
谁知谢胜认认真真地说道:“我们宿舍死了两个。就剩下我和你了。我比你壮实。理应多照顾你。”
“你什么意思?本公子会是短命相?”林一川气得暴跳如雷,追着谢胜开打。
穆澜上前一步拦在了他和谢胜之间:“大公子生龙活虎的,伤全好了?”
谢胜嘀咕道:“邪门了这是,怎么尽是我们宿舍出事?该不会是你硬搬进来坏了风水吧?”
“子不语怪力乱神!”林一川又动上了心思,“小穆,你不是会驱邪捉鬼吗?画几道符呗。省得谢小将军心慌害怕!”
“别闹了。侯庆之被抬出来了。”穆澜眼尖,看到侯庆之被一幅床单盖着抬了出来。
三人挤上前,见着了老熟人梁信鸥。东厂番子径直将侯庆之抬走。梁信鸥与绳愆厅的官员聊了几句,似笑非笑地望了过来:“真是巧啊。林一川谢胜,你俩与侯庆之同屋,就由你俩带路吧。”
穆澜迟疑了下,也跟了过去。
到了玄鹤院宿舍,梁信鸥亲自动手,将侯庆之所有物品悉数打包带走。得了闲这才笑咪咪地问林一川:“大公子身体不错。挨了八十板子恢复得很快嘛。”
“比不得谭弈兄啊。打完就没事了。”林一川也笑。
林家终究是归了东厂。少年人还有棱角怨气,梁信鸥十分理解。只不过,他看好林一川。现在与他结个善缘,将来总有用得上的地方。谁会嫌银子多呢?他拍了拍林一川的肩道:“这一月你不在也好。侯庆之倒与你没什么瓜葛。”
林一川顺竿往上爬,把他请到一旁低声问道:“梁大档头,侯庆之父母获罪,他为何如此偏激寻了短?我看你方才似在找寻什么东西?”
“侯庆之他爹失了库银。隐瞒不报。筹银修了河堤便罢了。河堤垮了,想把屎盆子扣东厂头上。督主怒了,接下了押送侯庆之的事。东厂得把这案子查个水露石出。你与侯庆之同屋,多盯着点谢胜。若有所发现,尽管来找我。”梁信鸥悄悄透了个底给林一川。想了想又道,“大公子,莫要与阿弈置气。都是一家人嘛。”
“这得看谭弈兄是否愿意不为难在下了。他倒是对我堂弟不错。”
梁信鸥看着林一川脸上那抹没有掩饰的讥讽嘲笑,心想挑起林家两房争产,林一川哪能没有点怨气。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对督主忠心,谁敢难为你?”
说罢带着人走了。
谢胜和穆澜看着两人在书架旁嘀咕半天,以穆澜的耳力也没听清楚说了些什么。谢胜却见不得林一川对梁信鸥的态度。见他直送到院门口才回转,擦着铁枪就道:“我看这间屋子犯煞。林兄家境好,不如搬离吧!”
省得碍眼!
林一川怔了怔,掩了房门道:“谢胜你就是太傻了!”
“谁傻呢!”谢胜心里憋得慌,提枪就站了起来。
“他是去套消息了。”穆澜帮林一川解释了句。
林一川大笑:“还是小穆知我。”说着将从梁信鸥处听到的消息说了,“东厂说这事不是他们干的,你们信吗?”
“除了东厂,谁还有那能耐掉换库银,再坏了河堤让侯知府顶罪?”谢胜对东厂素来没有好感。
穆澜却觉得不对劲了:“如果东厂想要侵吞河工银。已经得手,为何还要毁坏河堤?库银入库,侯庆之他爹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只得暗中变卖家产,筹银修好河堤,吃个哑巴亏。这事捅出来,全是河堤毁了,大水淹了山阳县。倒想是有人故意想把这件事捅出来似的。”
事情捅到了京中。侯庆之的外祖父为替女婿申辩,一头撞死在金殿上。他外祖母抬了棺到大理寺坐等女儿女婿被押解回京。她生怕唯一的外孙有个意外,不叫人去国子监告诉侯庆之。哪晓得今天侯庆之休沐,去外祖家。这才知道家破人亡,一时间气血上涌,干脆轰轰烈烈地站在御书楼顶上抹脖子自尽,把事情闹大。
听了穆澜的分析,林一川和谢胜都同样的表情:侯庆之该不会白死了吧?
侯庆之回国子监前,想再饱食一餐。偏又遇到了穆澜。
荷包里的那只玉貔貅隐隐发烫。底部是个印章。穆澜因此想到了钱庄存放的东西。她没有告诉林一川和谢胜。借口快宵禁了告辞离开。
林一川不容她推辞,送她回擎天院。
穆澜一直以为林一川有话想单独对自己说。哪知走到了擎天院门口,林一川也没有开口。她进了院子回头,林一川还站在门口。灯笼的光半明半暗,将他的五官勾勒得分明。他微微望着穆澜笑着。那双眼眸中有着穆澜看不懂的东西。
隔了一个月,穆澜总觉得林一川变了。从前像出鞘的剑。如今,有了藏锋的感觉。
她只是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夜色里,穆澜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寂。林一川喃喃说道:“小穆,你好像又多了些我不知道的秘密。”
他也觉得穆澜变了。穆澜喝了很多酒。满身的酒气。她和谁一起喝的酒?却不见她露出灿烂的笑容。在林一川的经历中,逢场做戏,赴宴请客会饮酒。高兴时会饮酒。还有就是犯愁的时侯。
林一川想都没想,就把穆澜饮酒归到了第三种情况。
“看来,我真是离开的久了。”林一川摸了摸胸口,厚厚的绷带裹着伤。他想起谢胜的话。如果玄鹤院宿舍真有咒怨,没准下一个有危险的人,还真是自己。
第143章 山西之行
谢胜心宽,只要抱着他的铁枪,就能酣然入睡。
林一川听着雷鸣般的鼾声,久不成眠。
自穆澜先换到擎天院,紧接着苏沐也搬离。宿舍里只有谢胜,林一川和侯庆之。入学礼当天苏沐被花匠老岳杀了。上课第一天林一川挨了八十大板,休了一个月的假。一个月后侯庆之抹脖子跳御书楼自尽。
林一川躺在床上,望着另两张空空的床板想,谢胜说的没错。玄鹤堂丙十六房像中了怨咒,住进这间房的人总会被卷入各种危险之中。
这一个月的经历惊心动魄。他和丁铃几乎是九死一生。
他摸着胸口的伤有点骄傲,比起动弹不得的丁铃,自己运气不错。
如果当初他认了命,老老实实投了东厂,谭弈也不会买通纪监丞,让他挨了八十板。他就不会接了丁铃送来的锦衣卫腰牌。就不会跟着丁铃去山西。
林一川翻了个身,眼里丝毫没有半点睡意。
夜深人静,他禁不住又将那件案子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
最初,是他邀穆澜踏春,去了灵光寺。听到苏沐喊杀人,两人赶了过去。他瞥见凶手一晃而逝的身影,独自去追。却被凶手穿着僧衣混进了僧众中,跟丢了。
进了国子监。报道当天和谢胜进树林比武,想和他换宿舍。意外救下被凶手吊在树上的苏沐。他和惊惶的苏沐换了宿舍。两天后入学礼,苏沐仍然被砸死。
他和穆澜画图找线索。发现了擎天院的花匠老岳。老岳无路可逃,在丁铃面前自尽。
丁铃觉得丢脸,发狠想要查出老妪的身世。
老妪姓于。锦衣卫将几十年前的旧户籍翻找出来,发现梅于氏是山西运城人,来京城投亲嫁到了梅村落了户。
十八年前,梅于氏得了健忘症。她娘家侄儿给了灵光寺一大笔钱。从此梅于氏就住在了灵光寺的禅房里。直到那天被人抹喉杀死。
杀死梅于氏的人也是花匠老岳。他藏在花盆中的帕子上绣着一枝红梅。
丁铃邀林一川同去山西梅于氏的老家。两人二十多天前悄悄离开了京城。
……
天还没大亮,城门刚开,林一川就出了城。
丁铃在十里长亭等他。
朝阳乍现,丁铃骑着匹瘦小如驴的黄膘马,穿着件褐色布衣,染黄了脸,贴着两撇小胡子,翘首以盼。
城门方向驶来一行壮观的队伍。大约七八十名穿着枣色武士服的镖师护卫着二十几辆装满货的马车到了十里长亭。队伍中有两辆平头黑漆马车。赶车的汉子同样身穿武士服。当头的一辆马车车辕上坐着个机灵的小厮。
一看就是只大商队。
丁铃没有搭理,只看了看天色,心想林一川该不会迟到吧?
商队在长亭处的官道上停了下来。丁铃诧异地望了过去。
车辕上跳下一名小厮打扮的人,飞快地将轿凳搭好,伸手掀起了轿帘。
丁铃嘴角一抽。
林一川穿着件白色银丝绣边的箭袖长袍,头戴玉冠,丰神俊逸地出来了。官道离长亭还有一小段路,他站在车辕上没有下来,朝丁铃招了招手。
“你大爷的!”丁铃只得骑着马赶了过去。
林一川险些笑倒:“你这打扮像极了山里缺媳妇的猥琐老头子。哈哈哈哈……”
“笑个屁呀!”丁铃想隐人耳目出城,林一川骚包得唯恐没人瞧见似的。气得他指着眼前的商队点了又点,压低声音道,“不是给你说了悄悄出城?”
“让本公子骑着劣马,学你扮成差钱的老抠儿?吃顿饭还要装着心疼数铜板?本公子和你一样吗?再怎么打扮,那也是鹤立鸡群。”
丁铃被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林一川比他高半个头,长相俊美之极。染黄了皮肤,贴上胡子,那双比寻常人眸色更深的眼眸太深邃,长年富养的气质也难以掩饰。他憋了半天才道:“本官可以委屈扮成你的小厮。”
“唉,我说丁大人。我找的这家商队长年走这条道运货。没有人怀疑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