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相重生之毒女归来-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观后效。

    但见二皇子这般急吼吼的模样,太医垂下头,低声道:“既然宗政谷主也在围场,二皇子不妨请他一试,臣等医技有限,宗政谷主却是这方面的奇才,兴许他能想得到办法也未可知。”

    二皇子听罢,灰暗的眸子登时碎开一抹光亮,赶忙挥手吩咐孙大宝,“孙公公,你速速去请宗政谷主过来。”

    孙大宝得令,马上甩着拂尘出了营帐。

    外面跪着的百官们不知里头情况如何,眼见着孙大宝出来,众人齐齐抬头,目光唰唰落在他身上。

    孙大宝驻足片刻。

    景宇桓当先站起来问:“孙公公,皇上的情况如何了?”

    孙大宝唉声叹气,抹着眼泪道:“不容乐观,太医说可能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

    百官被吓得脸色陡变。

    景宇桓还想说些什么,孙大宝已经往前走了几步,道:“咱家受了二殿下派遣要去请宗政谷主,各位大人若还有什么疑问,请在此稍待,一会儿二殿下出来了,自会详细与各位大人解说。”

    望着孙大宝匆匆远去的背影,百官既无奈又担忧。

    无奈的是马上就要下暴雨了,现下所有官员们都跪在泰和帝的营帐外,一会儿少不得淋一身的雨。

    担忧的是泰和帝两次突发变故都让人猝不及防,这绝对不会是巧合,定是有人蓄意加害。

    诸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百官们心头跟明镜似的,五皇子顾北晟被囚禁于天牢,三皇子顾北羽因伤留在皇宫将养,这二位皇子既没来,就不可能参与这两次的突发事件,现今围场野心最大的莫过于二皇子顾北铭。

    六皇子及之后的诸位皇子都太过年幼,母族又没什么权势,即便是想作妖,也翻不起什么波浪来。

    若是二皇子顾北铭有心设计这两次事故让泰和帝发生意外趁机挟天子以令百官,也不是没可能的。

    在场的一半臣子已经怀疑到了二皇子头上,却是谁也不敢说出口。

    *

    孙大宝来到宗政初的营帐外,站岗的兵士告诉他宗政初自从出去打猎至今还没回来。

    孙大宝抬目看看天,马上就要下暴雨了,如若宗政谷主不在暴雨之前赶回来,那么他一定会在林子里寻地方避雨,谁也不知这雨会下到什么时候去,万一宗政谷主一时回不来,皇上的伤情岂不是得耽误了?

    想到这里,孙大宝连忙吩咐站岗兵士,“去给咱家备马。”

    兵士愣住,“孙公公,您要出去吗?”

    孙大宝急道:“咱家要亲自去找宗政谷主。”

    兵士无奈,转身准备去马棚,抬头却见宗政初就在不远处,慢慢朝着这边走来。

    孙大宝心头大喜,赶紧小跑过去,面上带笑,“宗政谷主,咱家可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宗政初驻足,不解地看着孙大宝,“孙公公有什么事吗?”

    孙大宝言简意赅地道:“先前狩猎的时候突然惊雷,皇上受到惊吓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太医们束手无策,咱家受了二殿下的派遣特地过来请宗政谷主前去一探。”

    宗政初略略沉吟,“那请孙公公稍待片刻,我进去换身衣服就来。”

    宗政初说完,头也不回地回了营帐。

    孙大宝候在外面的当口,豆大的雨点就渐次落了下来,不多时便淋湿了孙大宝的半个身子,他再也站不住脚了,也顾不得打招呼,直接进了宗政初的营帐。

    宗政初已经换好衣服自屏风后出来,见到孙大宝站在里头,再看一眼他湿漉漉的官帽,已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上前几步,宗政初负手立在营帐门口望着外面的连天大雨,道:“我来时走得急,并未料到会下雨,因此没备雨伞,眼下这般光景,怕是得劳烦孙公公去寻一把伞来,否则在下走过不去。”

    孙大宝一脸为难,这种时候,他连营帐都踏不出去一步,上哪儿去给宗政谷主找伞?

    这些话,孙大宝也仅仅是敢在心中腹诽,面上不敢显露分毫。

    为了皇上,他不得不冒雨出去,走访了好几个闺阁千金的营帐才终于借到一把伞拿回来。

    宗政初接过,不紧不慢地打开,又不紧不慢地抬步出去,清俊挺拔的身影在雨幕下显出一种孤绝冷寂的凄清之感来。

    踩着地上积了一层的薄薄水渍,宗政初嘴角微翘,却满是冷嘲。

    他并非金贵到没了伞就不能去泰和帝的营帐,他只是觉得不忿,自己的爱徒被泰和帝一道圣旨全家尽抄,现如今自己却要为亲手杀了小丫头的刽子手看病探脉,简直可笑之至。

    来到泰和帝营帐外时,百官还伏跪在地上,人人被淋得全身湿透,景宇桓见到宗政初过来,心中燃起了一份希望。

    宗政初并未同任何人打招呼,收了伞直接走进去,客气地对着二皇子顾北铭拱手一揖。

    二皇子忙道:“谷主不必多礼,还请你为我父皇认真探一探,看能否有办法让他早日醒来。”

    宗政初莞尔一笑,“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语毕,宗政初坐到榻前,伸出指腹为泰和帝把脉。

    太医在一旁站着,不断抬袖抹着额头上的汗。

    淋了一身雨的孙大宝怕把寒气带进来,只在屏风外焦灼地候着,一句话不敢说。

    二皇子所有的希望都投放到宗政初身上,一双眼睛恨不能连眨都不要眨时时刻刻关注着宗政初的动静。

    半晌,宗政初终于收回手。

    “如何?”二皇子焦急地问。

    宗政初沉吟道:“我倒是能为皇上扎针,但也没法让他过早醒来,只能驱散他脑颅内的瘀血。”

    “这么说,我父皇没有性命之忧吗?”

    “先前太医看诊的时候,就已经保住了性命,但想要康复,还得配合后续治疗。”宗政初道。

    听到没有性命之忧,二皇子总算松了一口气,旋即就陷入了纠结,小心觑一眼宗政初,低声道:“宗政谷主之前说会在金陵停留一段时日……”

    二皇子话还没说完,宗政初已经知道他想做什么,提前出声拦住了话头,“在下此次来金陵是有自己的事要办,并非专程为了给皇上看诊而来,早在十数年前,在下就已经当着江湖各门各派立下誓言,此生绝不会再参与江湖与朝堂之事,还望二皇子能尊重在下。”

    这意思就是不可能替泰和帝医治了。

    二皇子咬咬唇,看向一旁的太医。

    太医更是无奈,连二殿下都没法说服宗政谷主,他一个小小的太医,哪里有那种能耐?

    宗政初并没有在泰和帝的营帐内逗留,扎了针没多一会就出来了,却不是回自己的营帐,而是去了梵沉处。

    梵越已经带着昊昊回来,昊昊怀中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毛茸茸小狮子。

    离开了母亲,小狮子很伤心,一直呜咽不停,眼睛水汪汪的,好不可怜。

    景瑟看着小狮子的模样,忽然心生不忍,她柔声道:“宝宝,咱们还是把小狮子给放回去罢,你看它没了母亲,急得小眼睛都红了。”

    昊昊也被小狮子的模样给弄得心塞,他鼓着小脸,道:“娘亲,小狮子的母亲已经死了,是被流箭射中而死的。”

 第025章 谋高一筹(一更)

    “死了?”景瑟愕然,看向梵越。

    梵越耸耸肩,无奈道:“原本我们过去的时候,大狮子还活着的,带着小狮子在河边喝水,后来不知哪里飞来的流箭射中了大狮子腹部,当场就死了。我无奈之下,只好抱着小狮子回来了。”

    景瑟听罢,一阵心疼,从昊昊手里接过小狮子,它毛茸茸的腹部和小腿上还有赭石色斑点,显然年龄还没超过六个月,这个时候的小狮子是还没断奶的,勉强能吃肉,但需要母亲回吐,否则难以消化。

    被景瑟抱过去的时候,小狮子先是一脸警惕,水汪汪的眸中凶光毕露,对着景瑟低低咆哮了一声,景瑟也不惧,一手抱住它,另外一只手动作轻巧地给它顺了顺毛,小狮子还处于伤心阶段,又见对方无恶意,挣扎两下就趴在景瑟怀里继续“呜呜”地叫着。

    那可怜的声音,都快把景瑟的心给叫碎了。

    她紧紧蹙着眉头,大狮子死了,如今剩下这么一小只孤孤单单,即便是带回去了,谁能把它养活?

    梵沉看出了景瑟的疑虑,开口道:“你放心,阿越有的是养小动物的经验,他会负责把这小东西养活的。”

    景瑟再一次惊诧地看向梵越。

    梵越一脸幽怨,“老大,你也太坑了,有你这么对待亲弟弟的吗?我记得我只答应过你帮你活捉小狮子,没答应帮你养活啊1”

    梵沉挑了眉梢,“这可是你干儿子的爱宠,你忍心让它挨饿受冻惹得你干儿子伤心难过?”

    梵越翻了个白眼,终还是无奈,“也罢,你们一家三口都有理,爷懒得同你们计较,不就是一只小狮子么?爷连小老虎都养过,难不成还怕一只狮子?”

    景瑟愈加惊讶了,问梵沉,“二爷还养过小老虎?”

    梵越哼哼两声,似乎是想起了不悦的事情,将脑袋偏往一边不欲说话。

    梵沉笑道:“阿越从前为了讨好某人,特地养了一只小老虎。”

    景瑟面上的表情有些僵,梵沉口中的“某人”该不会是那日遇到的被梵越称为“小七”的姑娘罢?

    薄卿欢的妹妹喜欢小老虎?

    景瑟望着梵越黑成锅底的脸,干巴巴笑了两声,道:“二爷的意中人爱好还真是有些……特殊。”

    “什么意中人?”梵越黑着脸纠正,“我们俩早就分开了!她是她,我是我,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景瑟暗自失笑,想着不知道是谁,那一日才看到小七准备去花弄影,马上就变了脸色,二话不说冲上去揪住人家不放。

    梵越深知自己再待下去的话,定会被眼前这对黑心夫妻坑惨,他嗖地站起来,自景瑟怀里接过小狮子,唤上昊昊,“小包子,来,干爹带你去喂小东西吃食。”

    昊昊一听,马上屁颠屁颠跟了上去。

    梵越走后没多久,宗政初就过来了。

    见到景瑟在梵沉的营帐里坐着,他有些诧异。

    景瑟亦是愣了一瞬,她没想到宗政初会主动过来找梵沉。

    “谷主怎会有空过来?”景瑟问。

    这个时候的宗政初难道不该在老皇帝的营帐里为他看诊医治吗?

    “我是来辞行的。”于绣墩上坐下,宗政初看着梵沉,直接道:“一会儿我就得走了。”

    梵沉点点头,“既是在围场,我多有不便,就不送你了,你一路当心。”

    景瑟疑惑,“皇上那边没有让人来请谷主过去看诊吗?”

    “请了。”宗政初如实道:“只不过我没医。”

    “一则我不想为小丫头的杀身仇人医治,二则,我不能坏了自己立下的誓言。”他正色道:“早就说过不参与朝堂和江湖之事的,我今日若是给泰和帝看了诊,往后这事儿传了出去,江湖中人会觉得我不守信用,届时会给忘忧谷带来灾难。”

    景瑟了然,笑说:“谷主这份气度很让人钦佩。”

    宗政初深深看了景瑟一眼,片刻后,唇角溢出一抹苦涩的笑,道:“若是小丫头还在就好了,我回去后还能有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一同博弈品茶,只可惜……”

    眸子渐敛,宗政初面上的神情微微黯然下去,“只可惜如今能陪我的只有她的孤冢。”

    景瑟垂放在双腿上的手指蜷了蜷,她其实很想告诉宗政初,自己就是当年的小丫头,可话到嘴边又堪堪忍住了,当初是自己少不更事酿下大错才会有此下场,现今哪还有脸与师父相认?

    左右斟酌,景瑟还是决定往后打消与师父相认的念头,就这样也挺好,时间一久,师父就能忘了她了。

    宗政初最善于从微表情揣摩人的内心,景瑟方才那短短几瞬的表情,一丝一毫都没能逃过宗政初的眼睛,他已经猜到她在想什么。

    收回目光,宗政初站起身,道:“梵世子,景大小姐,后会有期,你们的大婚,我会让人来送礼,但我本人约莫是来不了了。”

    景瑟客气一笑,“谷主有心。”

    宗政初当然不能在她的婚礼上出现,否则看到她嫁给梵沉,会刺激到风离痕的,万一那个疯子突然出现,这场婚礼必定会被破坏。

    自腰间取下一块暖玉环佩,宗政初交到梵沉手里,道:“这个东西,就当是我补给你们家小不点的见面礼。”

    梵沉接下了环佩,道:“我大婚那日,不希望看见你。”

    宗政初失笑,“梵世子拒绝人的方式总是那么独特,好歹……你也得唤我一声兄长罢。”

    梵沉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这层关系,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在楚王、青花和他母妃的三角恋中,梵沉很清楚是楚王先对不起青花。

    纵然青花并非楚王明媒正娶、也没有上过梵氏族谱成为真正的梵家人,但好歹这二人曾经以天地为证拜过堂,楚王本该对青花负责到底的,奈何后来发生了这么大的乌龙让两人擦肩而过,且不管怎么说,青花都是受害者。

    光凭青花不计前嫌将梵沉带去灵渊门教习武功又帮他抑制梦魇这一点,梵沉就一直心怀感激和敬佩,哪怕她曾经是他父王的女人。

    “慢走不送。”梵沉回给宗政初四个字。

    宗政初笑笑,与二人挥手道别后潇洒走出营帐。

    暴雨已经停了,天际生出一弯霓虹横跨两峰之间,霞光溢彩,宗政初所朝的方向,霓虹正散着七色光,与他孤绝的背影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

    景瑟看着那抹越走越远的身影,心中默默一句:师父,后会有期。

    送走了宗政初,景瑟心里空落落的。

    “他已经走了。”梵沉心知她难过,温声道:“不想与他相认就算了罢,或许对你和他来说,这样才是最好的,你要时刻记得,让你难舍师徒情谊的只是宗政初,让你去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也是那具身子,他有正反两面,亦正亦邪。”

    “我明白。”景瑟眨眨眼,将眼眸中的湿热逼回去,抬起头来,“骤雨已歇,我该回去了。”

    “用不用我送你?”梵沉问。

    “不必。”景瑟摇摇头,“大白天的,更何况你这里距离我的营帐又不远,我能自己走着回去。”

    梵沉颔首,目送她走远。

    景瑟回到营帐时,苗儿和璎珞两个早就急得不得了。

    “表小姐,您这一下午都上哪儿去了?”璎珞迫不及待扑过来上下打量她,担忧会否有哪里受伤。

    “我闲得无趣。”景瑟道:“让梵世子带着我去看狩猎了。”

    晓得景瑟一直与梵沉在一起,璎珞总算放下心来,后怕地抚了抚胸口,“吓死奴婢了,表小姐早上去了三小姐的营帐以后就没回来,奴婢二人又得了您的嘱咐不敢乱出去寻,只能干巴巴等在这里,您要是再不来,奴婢怕是得去找大老爷了。”

    景瑟笑道:“我父亲怕是如今还跪在皇上的营帐前呢,便是你去找他,他也没办法帮你。”

    提及此事,璎珞脸色变了一变,压低声音,“表小姐,先前奴婢听路过咱们营帐外的几位姑娘小声谈论说皇上从马背上摔下来了,这事儿是否为真?”

    “是真的。”景瑟点点头,“太医正在大帐里给皇上看诊,看样子似乎是摔得过分严重了,百官被吓得不轻,现如今还跪在外面。”

    “莫非是钦天监看错了日子?”璎珞小声咕哝,“否则怎会昨日才发生御辇着火的事儿,今日皇上就从马背上摔下来了,似乎还与天火有关。这两件事虽然隔了一日,但未免让人太过不可思议了些。”

    “这种事儿,用不着咱们操心。”景瑟走过去坐下,苗儿机敏地给她奉茶。

    景瑟捧着热茶,忆及一事,问:“四妹妹可被送回去了?”

    璎珞点点头,“早上就送出去了,听闻临走前一直大喊大叫,又哭又闹,还把她贴身丫鬟滴翠手臂上的一块肉活生生给咬了下来。”

    “真是造孽。”景瑟冷笑,景舒娆这个样子,就算是回去了她也没法继续在右相府待下去,这件事已经传开来,老夫人为了名声,定会想办法将她往外送。

    至于是去家庙还是去山庄,那都是一样的。

    “表小姐。”璎珞露出一种劫后余生的表情来,神情恍惚,“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多了,便是到了现在,奴婢都还犹如置身梦中,先是表小姐遇刺,紧接着是三殿下重伤,这次围场上又发生了这么多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一时之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景瑟怔怔,“你这个小丫头,怎么学会伤春悲秋了?”

    “奴婢岂敢。”璎珞马上回神,屈膝致歉,“奴婢是在想,如若表小姐自先夫人去的那一年就被送到晋国公府养着,现如今哪里会遇到这么多糟心事?”

    景瑟笑,“如若一开始我就去了晋国公府,那你们还不得被我烦死?”

    璎珞小脸微红,“奴婢们愿意被表小姐烦。”

    说话间,外面就有陌生丫鬟挑帘进来,见到景瑟坐在绣墩上,那丫鬟极有礼貌地屈膝一礼,道:“景大小姐,我家二皇子妃有请。”

    景瑟眯着眼,二皇子妃这个时候传她去作甚?莫非是为了二皇子的事?

    来不及做他想,景瑟站起来,吩咐苗儿和璎珞,“你们二人就不必跟去了,好好待在营帐里守着,如今皇上受伤,之后的狩猎有什么安排尤未可知,万一那边来了消息,你们也要第一时间晓得。”

    璎珞颔首,“表小姐放心去罢,奴婢二人定会尽职尽责的。”

    景瑟不再多言,随着那丫鬟直接去了二皇子妃处。

    其实这是景瑟隔了多年第一次见二皇子妃苏寻。

    景舒娆作妖那夜,滴翠之所以会说亲眼见到景瑟带着两个丫鬟去了二皇子妃的营帐请安,那全是景瑟做出来的假象,只是为了让景舒娆更坚信她一时半会儿不可能突然去找梵沉坏了景舒娆的好事。

    进入营帐,得见袅袅香炉旁的翠玉屏榻上,坐着一个娇媚的貌美年轻妇人,着一袭华丽宫装,高簪珠翠。

    景瑟走过去,盈盈一福,“臣女见过二皇子妃。”

    榻上的二皇子妃苏寻赶紧道:“既是自家姊妹,私下里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说罢,起身站到景瑟跟前虚扶了她一把,面带笑意,语气更添亲近,“表姐,你上次遇刺受伤的事我听说了,一直没机会出宫去探望你,实在抱歉。”

    景瑟眼底平静,面上却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来,忙道:“臣女何德何能,竟让二皇子妃这般牵挂?实在当不起。”

    景瑟并不太了解苏寻的性格如何,但她知道苏寻爱极了二皇子,纵然自己与苏寻是表姊妹,但再怎么亲也不可能亲得过他们夫妻。

    景瑟想着,自己既然已经选定了顾北羽,就注定要与二皇子为敌,将来有一天,她和苏寻必定是要撕破脸的。

    既如此,那现下就不要表现得过分亲近,免得到时候矛盾爆发,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苏寻隐隐感觉到景瑟有些排斥自己,她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之前苏若妤出事的时候她曾归宁过一回,带了几支珠花和宫钗给众姊妹,那时她就听母亲董氏说自己这个表姐是个难得的剔透妙人儿,不仅性子好,头脑也异常聪颖灵活。

    算起来,这是自景瑟被送到忘忧谷之后又回到右相府再被送到庄子上的这么些年来,苏寻头一次见到她。

    十多年前那个娇娇小小的女孩,现今如同含苞已久的蓓蕾悉数绽放开来,风华尽现,从头到脚,无一处不充满了积淀过后的成熟韵致。

    这不单单是容貌上给人的视觉惊艳,更是骨子里时时刻刻散发出来的清透气质给人的心灵震撼。

    苏寻很意外,乐瑶姑母那些年在金陵就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没想到她的女儿竟更胜一筹,无论是容貌还是气质,都让人觉得她好像不该存在于尘世间,否则被俗世一沾染就能烟消云散。

    将景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苏寻才开始皱眉,自己同景瑟并无过节,她为何这样排斥自己?

    “表姐?”苏寻开口,略带试探,“你是否不记得我了?”

    景瑟眸光微动,顺着道:“是有些不记得了,只记得二皇子妃是大舅母家的长女,但我那些年见你时,不过四五岁而已,现今已过去若许年,再见已是另一番造化,若不是依着这层身份,臣女要是在大街上见了,一准不能认出二皇子妃来。”

    景瑟说话时虽然依旧透着疏冷,但她说的也是事实。

    景瑟若许年不曾见过苏寻,苏寻又何尝不是?

    若不是依着景瑟与故去的姑母容貌上有几分相似,苏寻大抵也是认不出景瑟身份来的。

    思及此,苏寻微微忖了一下,既然如此不熟,自己这样贸然把她传来,是否有些冒昧?

    景瑟察觉到苏寻有片刻愣神,她面色平静地问:“不知二皇子妃传臣女前来,所为何事?”

    苏寻拉回思绪,定了定神,“表姐,你可听说皇上从马背上摔下来的事了?”

    景瑟点点头,“先前回来时听人传遍了。”

    苏寻登时面露紧张,“有大臣怀疑这件事是二皇子刻意做的,不仅如此,他们还怀疑连同昨日御辇突然着火这件事也一并是二皇子做下的。”

    景瑟眨眨眼,一瞬间想明白了所有事情。

    难怪梵沉会对顾北羽重伤这件事报以极其平淡的态度,原来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梵沉早就知道那日的宫宴上会有人借着刺杀泰和帝的机会顺利把顾北羽杀了,所以才会和顾北羽提前商议好,打算将计就计,让顾北羽主动去为泰和帝挡剑,目的就是让顾北羽光明正大在泰和帝眼皮子底下受伤。

    泰和帝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身为上位者数十年,考虑问题自然不会过分局限,他不可能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证据确凿”,依着一颗疑点重重的骨香珠就直接定了五皇子顾北晟的罪。

    因此,在泰和帝眼里,表面上看似嫌疑最大的人实际上才是最无辜的,而看似完全没可能的人才会是躲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主使。

    毫无疑问,泰和帝直接就怀疑到了顾北羽头上,认为这是顾北羽自导自演的一场苦肉计,继而变相软禁了顾北羽。

    梵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拿捏准了泰和帝的性情,算准了泰和帝的所有反应。

    顾北羽被软禁,才是梵沉的最终目的,他要把顾北羽从这件事里面完完全全摘干净。

    也正是因为如此,昨日的御辇着火和今日的皇帝从马背上摔下来两件让人猝不及防的怪诞事,才没有人会怀疑到顾北羽头上去,反而是什么都没做的二皇子直接成了百官心中的罪魁祸首。

    想到这里,景瑟顿时一阵心惊,她自认为自己就已经够聪明够会耍手段的了,今日才知,自己完全及不上梵沉的十之一二,这个人擅长放长线钓大鱼,更擅长步步成局,每走一步,都在依着对手的性情拿捏对方的心思,他走第一步,就连对手接下来的三五步会如何走、反应如何都算准,一丝不错。

    与梵沉交手,必然是一场激烈的猜心大战,输的那一个,终将一败涂地再无崛起之日。

    自己果然还是太低估梵沉的手段了。

    “表姐。”耳边传来苏寻的轻唤,将景瑟走神已久的思绪拉回来。

    景瑟抬目,对上苏寻焦灼的眼,“二皇子妃想让我做什么呢?”

    苏寻没想到景瑟一下子就猜中了自己的心思,她俏脸微红,有些尴尬,但最终还是开口,“表姐,梵世子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他的一言一行在皇上面前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你能否帮我个忙请梵世子出面为二皇子开解,证明二皇子并没有做过这些事,二皇子是清白的。”

    景瑟淡淡一哂,果然,苏寻是为了二皇子才会让她过来。

    微垂眼睫,景瑟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二皇子妃何须担心,你也说了,大臣们只是怀疑,怀疑并不等于就有证据证明这两件事是二皇子做下的,不是么?”

    苏寻怔了一怔,看着眼前淡然无波的女子,她身上的那份诡异的沉静从容,让人莫名觉得这是一个冷血到骨子里的人。

    “还有。”景瑟继续道:“臣女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伺候好皇上,让他早日醒过来,皇上英明神武,心如明镜,孰是孰非,他自有计较,二皇子既是无辜的,也无需自乱阵脚,待皇上醒来后请他定夺便是。”

    “可是……”苏寻一急,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景瑟打断了,“二皇子妃。”她道:“便是现在我请梵世子出面,他又能如何,兴许他说的话皇上能听进去几分,可皇上现下昏迷不醒,听不到他说什么,百官更是不会听他这样一个闲散世子的言论,要我说,你和二皇子还是以照顾皇上的龙体为首要,莫自乱阵脚做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来惹人非议。”

    苏寻张了张口,这次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心中虽恼景瑟对她置之不理,可景瑟说的那些,每一个字都在理,都不容她辩驳。

    “若再没有其他事,臣女就先告辞了。”景瑟再次盈盈一福,退出了营帐。

    看着景瑟逐渐走远的背影,苏寻眯了眼睛。

    丫鬟皱眉道:“娘娘,这位景大小姐也太不近人情了,娘娘都对她低声下气了,她竟还这般不识好歹。”

    苏寻捏着眉心,轻呵一声,“闭嘴!”

    她不希望任何人把她传召景瑟这件事宣扬出去,免得让百官猜度真是二皇子做了亏心事心虚了急于搬救兵。

    丫鬟浑身一抖,不敢再言。

    景瑟回到自己的营帐,璎珞就笑嘻嘻道:“二皇子妃是表小姐的表妹,她传召您,必是为了您前些日子遇刺的事儿,奴婢猜得对吗?”

    “对。”景瑟笑着颔首,“我告诉她已经痊愈了,否则也不会跟着到围场来。对了,先前我不在的时候,皇上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璎珞直甩脑袋,“暂时还没有。”

    景瑟心中烦闷,泰和帝一日不醒,他们就暂时回不了金陵。

    这样下去,会耽误许多事情的。

    *

    百官在泰和帝的大帐外淋了一场雨也没能换得泰和帝转醒。

    孙大宝立在外面,听着众人受寒喷嚏声渐次响起,他眉眼一动,匆匆跑了进去禀报二皇子,二皇子这时候才想起来百官依旧跪在外面,他大手一挥,“赶紧让各位大人回去休息,这边自有本皇子会照拂。”

    孙大宝出来后,把二皇子顾北铭的意思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