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媳妇生存手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备好骄辇,小徒弟回去给董琦回完话,皇帝就在上头发话了:“去咸福宫。”

    小徒弟暗叹,师父真是绝了!

    董琦白他一眼:以后有你学的!

    皇上夜宿咸福宫的消息一夜之间长了腿,跑遍整个皇宫。

    永乐宫赵嬷嬷给淑妃揉着肩膀:“都说那位是个与世无争的,过了这么些年的清闲日子,到底沉不住气了。”

    淑妃闭着眼睛笑:“到底儿子没了,总得给自己另找个靠山。”

    赵嬷嬷道:“这招欲擒故纵玩得倒是漂亮。”

    淑妃叹一口气:“那也得皇上肯上钩才行。你让我在皇上面前来个欲擒故纵试试,没让皇上一脚踹出永乐宫都算垂怜我的了。”

    赵嬷嬷捂嘴笑了会儿,淑妃也跟着笑,指了指早就摆在桌面上的几匹上好绸缎,是儿子去年从山东那边带过来的,说是当地的特产。料子不算极品,精贵在染布上,颜色十分正,淑妃一直舍不得裁了拿去做衣裳。

    赵嬷嬷捧着料子迟疑道:“娘娘,这可是四爷”

    淑妃笑道:“我一个儿子好好陪着,屈着这一匹半匹的料子?”

    赵嬷嬷面露惭愧:“老奴眼皮子浅了。”

    赵嬷嬷亲自捧着料子送去咸福宫,是方嬷嬷出来见得她,方嬷嬷一见着老姐妹,笑着赶紧迎出来:“怎么你自己来了?是淑妃娘娘有什么话要你带到?”

    赵嬷嬷说:“娘娘让我来给惠妃娘娘请个安。”

    方嬷嬷扫了一眼她怀里的缎子,忍不住惊叹:“这颜色真正!”

    赵嬷嬷道:“惠妃娘娘瞧着喜欢才好。”

    方嬷嬷笑着说:“劳累你了。”陪着赵嬷嬷在角门旁边的小茶房喝了半盏茶的功夫,赵嬷嬷才支起身子说:“不早了,不在这儿惹你烦了。”

    方嬷嬷笑笑不当回事,也跟着她一块儿站起来,赵嬷嬷凑近一些,压低声音道:“以后怕是想见一面都难了,咸福宫如今又热闹了起来,来给你请安的人我看得排到宫门外了。”

    方嬷嬷摆摆手:“这事儿不是你想得那样儿。”

    赵嬷嬷无声笑了下,让她不用送,放下茶碗叫上旁边歇脚吃点的宫女,回永乐宫复命。

    淑妃听完赵嬷嬷的话,好奇道:“不是为了恩宠,那是为了什么?”惠娘直了一辈子的腰,连命都能豁出去不要,如今儿子没了,突然在皇上面前低了头。

    淑妃想不明白。

    那头,皇上一晚上没阖眼守在惠妃床前,也不全是担心她的身子,他让董琦把折子拿过来,就在惠妃屋子里批。惠妃服下药之后睡得不算太沉,翻来覆去,皇上批折子也不能专心,速度就慢了不少,一来二去本来两个时辰能完事儿的工作一直忙到天亮。

    惠妃醒过来就看见皇上挂着两个乌青色的眼泪,一双眼睛熬得通红,里头水汪汪地看着她。

    “你觉得如何?”皇上开口被自己嘶哑的嗓子吓了一跳。

    惠妃掀被子要行礼,被皇上按回去:“都什么时候,还要跟朕倔。”

    她没醒过来的时候,皇帝心里还隐隐有些期待,莫非是真的想通了?肯跟朕低头了?

    这一晚上他一会儿惆怅一会儿期待,怕她醒过来,又怕她一直病着,感觉自己跟个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似的。

    现在惠妃这个样子,皇帝心凉了半截。

    一腔热情触了冰,不说马上跟着又烧起来,怎么也得先冷一冷。

    皇帝道:“你醒了就好,朕要去上朝了。”他要起身,袖子突然被惠妃给抓住,皇帝心中一动,回头。

    “皇上——”惠妃轻声道:“乔氏是个好孩子,她”

    皇帝明白了,点点头:“朕知道。朕不会亏待她的。”皇帝就不明白,几十年的宫廷生活,怎么惠娘还是这副不为自己打算的模样,她这样耍这种手段把自己哄过来,不是为了给自己求恩宠,而是为了旁人,还是个跟她没什么关系的儿媳妇乔氏。

    皇帝不知道这个女人心里到底怎么长得,对别人可以这么慈悲,偏偏待自己却这样冷心冷肺。

    换做别人,她敢怎么算计,不知道得死了多少回了。

    这简直就是戏弄朕啊。

    但是皇帝竟然一点不生气,他觉得好歹自己还有被惠娘利用的价值,总比不闻不问的好。

    “不是”惠妃揪着皇帝的衣袖不放,皇帝就这么笑眯眯地让她攥着:“嗯?”

    难得她这么踌躇犹豫,皇帝等着她的下文,看她还要怎么来挑战他的底线。

    “乔夫人之前也来求过臣妾乔氏毕竟年轻,也没生过孩子倒不如放了她”惠妃说的磕磕绊绊,皇帝会意了,拍拍她的肩头:“嗯,朕知道了。”心里暗骂乔老头子这老不死的东西,管不好自己老伴儿让她跑宫里头来搅风搅雨。求宫里娘娘让自己儿媳妇改嫁?

    关键这桩婚事还是乔公自己去找皇帝求来的。

    当是皇帝看重的是另外一族,老三面上看着温存,其实底子很要强,跟他娘一个脾气。乔氏门门贞烈,尤其还是新贵,底子不算太厚,养出来的姑娘皇帝怕撑不起老三的府邸。毕竟老三以后肯定还会封郡王亲王之类。

    但是乔公话都放出来了,他也问过老三的意思,老三就是那种,我喜不喜欢我不说,只要是父皇你中意的,我就接着。面上我好好地待她,我给她嫡妻正室的体面,但是我心里怎么想的我就是不说,反正也不重要。

    皇帝被他的脾气怄得半死,把惠妃的那一份也算在他的头上,说好啊,那就乔氏吧。

    下了旨之后,钱昱还没说什么,每天照样上朝下朝去尚书房读书研究兵法,皇帝心里不得劲儿啊,觉得好像自己做错了一样。就捉摸着要不要撤了这道旨意啊?但是好像有点随意,对人家女孩子不大好?

    皇帝本来就是蛮夷(过去经常在部落里自称蛮夷,以此为荣,瞧不起文文弱弱的汉人书生),他不怎么看重名节这种玩意,也觉得没什么要紧。反正赐婚这个是他的家事,朝令夕改又如何?他就捉摸还是给老三赐婚以前相中的那个。

    他还找来乔公商量:“说你看老五怎么样?你女儿年级也不算大,再等个几年呗?”

    乔公抹泪,这算什么事儿啊!

    皇帝拿不定主意,惠妃也是一副皇上你说了算,你说选谁就是谁。

    他让皇后去把把关,皇后见过乔氏之后赞不绝口,说就是一点乔氏一族的性子都太强,强强相遇,恐怕不大好。乔家知道皇上让皇后去相看小乔氏,明里暗里往皇后的母家送了不少礼,皇后一字不落把这事儿说给皇上听。不说他也能查出来。

    皇帝说:“那正好了,老三就该有个人跟他犟犟!改改他那臭脾气!”

    全程乔夫人没出过面当时,但是就是个皇上留下来一个“不安分”的印象。乔公一辈子老老实实读书,脾气臭了一点但是一门心思全在朝政上,对只会做官不会做人的那种。你跟他聊国计民生苍生百姓,古今中外天文历史,他口灿莲花。

    你要是问:“昨儿个孙大人弹劾了你,你知道怎么回事儿?你俩闹矛盾了?”

    乔公就一脑袋问好,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别人。

    正因为这一点,皇帝爱用乔公比爱用别人,乔公才能升级升的这么快,没有皇帝在上头保驾护航,骨头都得让那帮老东西给啃没了。

    所以,对于乔公而言,老三老五根本没有任何差别,能让他拉下一张老脸来求皇帝赐婚。天底下应该就只有乔夫人有这个本事了。

    要么就是乔公藏得太深,把皇帝都给瞒住了。

    可是要拉帮结派站队,该站的也应该是太子或者老二啊,老三平时一声不吭低调做人,这不是政治上的问题。

    一定就是后宅的那些拎不清的事儿了,皇帝觉得应该是乔夫人相中了老三这个人,所以才让乔公来求亲。

    这一点皇帝还真猜对了,当是乔夫人就是看中了钱昱表面上温和的样子,四处打听下来,虽然皇子们各个脾气都大,但是这位爷算是不错的了。其实乔夫人花出去的银子,也就只能撬开最外层那帮奴才的嘴,他们连钱昱人都没见过一面,拿了银子就把自家爷天花乱坠一通乱夸,乔夫人也是图个安心。

    其次,老三的母族最弱,虽然是皇子,乔氏过门,娘娘位份上压她一筹,但是乔氏也不会太受婆婆的气。

    皇帝承认乔夫人处心积虑没错,但他就是瞧得不顺眼,这么精于算计,又想霸占皇家的权势,又不像女儿受半点委屈。当是皇帝觉得乔夫人是爱女心切,睁一只眼也就罢了。

    但是现在,乔夫人敢上门跟宫里的娘娘讨价还价。

    这就是以上犯下了。

    谁给她的胆子?!

 第一百四十六章改嫁?!

    皇帝这面答应着惠妃,安慰她放宽心,一定把这事儿给办妥了。出了咸福宫就把董琦叫过来,董琦连滚带爬过来跪下,心里说哪个瘟神要遭殃了?

    皇帝道:“待会儿下了朝,让乔松去御书房见朕。”

    乔松冷汗涔涔进去,被骂的屁股尿流出来。

    虽然皇帝全程没骂他。

    但是骂的是他夫人啊,简直比骂他还要羞耻。

    皇帝说:“你如今官至二品,也带出了不少学生,你的学生也官至六部,怎么就不会管管自己的后院?”按理说,后宅不宁,这可是非常影响仕途的。家不齐,怎么能安心当官?

    乔松现在是两个侯爷一个皇子的岳父,本来走哪儿神气到哪儿,按理说临退休前,皇上应该还会晋一晋他的官职。谁能想到现在老来晚节不保,就因为家里有个不省心的夫人。

    皇上让他回去休妻。

    乔松跪在地上痛哭,涕泪纵横,说夫人是当初老母亲做主给自己娶的,自己答应了母亲要照顾夫人一辈子。他现在当官过上好日子了,就更不能抛弃糟糠之妻了。

    皇上指着他的鼻子骂,连声说了三个好:“你要再管不住你媳妇,朕就罢了你的官,让你回家去种田!”

    乔松不是没跟乔夫人说过,府里让她弄成什么样,他睁一只眼也就算了。屋子里那些庶子庶女被她当成下人养,养得畏手畏脚缩头缩尾,庶女一次不带出去交际,庶子要么不让他好好读书,要么就给他请罪差的先生。

    他乔松带了多少科举状元,半个翰林院修书的都是他的学生。偏偏他的儿子们各个不成才,嫡子被乔夫人养得骄矜自傲,读了一个皮毛觉得自己能上天下地。科考一出来,榜上无名!

    乔松这头刚刚把儿子们看管起来,庶子乔夫人不让他动,捶心捶肝说:“你就是要把那帮小子养大了好来反我啊!你要断了我们娘儿几个的生路啊!”那他就只好掉转过头去好好教导嫡子。嫡子各个都娶了媳妇,对于他们纳妾收姨娘,乔夫人就换了一张脸孔,她还主动把挑人往儿子屋子里送。

    说:“总不能她做正房的空耗着咱家儿吧?孩子,是越生越多才好呢。”

    几个儿子都被酒肉泡坏了身子,泡坏了脑子,最小的今年也十七了,想要重新板正过来,伤透了乔松的脑筋。

    谁知道一个不注意,乔夫人又把劲儿使到了别的地方。

    当初太子爷摄政的时候,乔松不知道夫人从哪儿听来消息,说是万岁不行了,在他面前学了一遍,说指不定皇上的身子骨儿在哪个歪脖子树下头埋着呢。咱总得为以后的日子谋出路不是?

    乔松问她怎么个谋法?乔夫人眨巴眨巴眼睛卖关子不说话。

    乔松当她一个后宅妇人,闹上天也弄不出多大的事儿,结果第二天听说她到三爷府上吵了起来,非得把女儿给拽回家,不让女儿给三爷守灵守寡。

    这事儿乔松还是挺当天跟着去的嬷嬷说的,说的比较隐晦,只是说夫人不让姑娘穿孝服,然后要接姑娘回娘家住几天。

    乔松换个人打听才知道,乔夫人是当着一众奴才的面,让女儿摘了丧服,摘了发髻,让她当着三爷府上的大大小小的奴才,和三爷家一刀两断继续回家做姑娘。

    乔松跟人打听没说自己是谁,就装作一个爱热闹的大老爷的模样,请钱昱府邸旁边几条街上知情的几个老百姓吃羊肉锅子。

    按理说府里的事儿他们是不知道,可是那天刚好他们进府里去送新鲜的蔬菜,原本也是有太监一大早来他们的冰库里去取,但是那一阵儿府里的事儿发生的太多。大家都有点忙不过来,早上给三爷做头七,一算差了十几斤蔬菜,就让破例让外头给送进去。

    他们就见到了这一幕。

    事情发生的太乱,事后竟然也没有人给他们银子交代他们不要出去乱说。

    他们就觉得钱三爷府上这回是真的完犊子了。

    一下传遍了整条街,大家都在看钱三爷府里的笑话。

    一个脸上长着颗痦子的长脸,用筷子挑着锅子里的羊肺,呼哧呼哧地喂进嘴里:“要我说,大户人家的婆娘才真是泼辣!骂起人来比那个屠夫老刘家的媳妇还厉害!”

    乔松不认得什么屠夫老刘家媳妇,但是知道他们嘻嘻哈哈打趣的那个泼妇是谁。

    “咱老百姓家要是男人死了,你就是不像立贞洁牌坊,也得披麻戴孝给人守三年。咱是真不懂他们大户人家的规矩。”

    “规矩个屁!各个爬灰的爬灰,乱的很!”

    “你是不知道,那夫人当着这么多人面说了,说她闺女嫁过去当晚,钱三爷就被派去打仗去了,洞房花烛都没过成呢!”

    “我说呢!要真尝过这滋味了,我就不信她能忍得了三年!”

    一桌子人捶着桌子喷笑,后面说的话就更加不入流了。

    乔松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结完账走了。

    他把乔夫人叫过来骂了一通,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休书写了一半儿,乔夫人吓得魂不附体,跪在地上抱着他的腿认错,说以后再也不敢了

    乔松以为她就此收手了。

    再后来果然没听见什么动静了,皇上重新上朝,打破了乔夫人之前的谣言,乔松就以为她那些歪念头彻底打消了呢。

    没想到!

    他不坐轿子,一路步行回了乔府,路上让随从先回府邸备上家法,把乔夫人看管起来。

    这事儿交给下人来做,就是彻底不算给乔夫人脸面了。

    乔松吹了一路冷风,冰手冰脚进门,从里到外身子都冷透了,下人过来伺候他换衣服洗脸,他问:“乔氏呢?”以前他都称其为乔夫人,下人一听这个语气,就知道坏事了。

    下人说:“夫人一大早就去看姑娘去了。”

    乔松顿了顿,手一巴掌按在椅子上,“啪”一声:“哪个姑娘?”

    下人咕噜一身屈膝跪地:“夫人去去给三三皇妃请安去了”

    乔松推胸顿足:“冤孽冤孽啊!”

    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取了这么一个丧门星来毁我乔家声誉。

    乔夫人上门之前,乔氏正在屋子里审问小顾氏。

    小顾氏如今改头换面,褪下粗布衣服,耳朵上脖子上手腕上缀满了宝石玉器,身上的衣服都是绫罗堆叠出来的,她知道自己好日子过不长,就往死里去享受这份富贵。

    她跪在乔氏面前,不卑不亢,淡淡道:“奴才不懂夫人的意思。”

    乔氏至今还没有给她请封,宫里娘娘也没提这事儿,小顾氏就算有了自己的小院和奴才,可在乔氏的面前,不过仍旧只是个奴才。

    乔氏手敲着黄花梨木桌面,丫鬟嬷嬷都被打发了出去,屋子里面就她们二人,一个坐在上头,一个跪在下面。

    小顾氏心里觉得好笑,她同情乔氏。

    男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好争得呢?争给谁看?

    她不明白乔氏明明心里恨她恨得要死,可是偏偏要做出待她如姊妹一般的亲热,两个人都别扭难受。

    乔氏把一封信扔在小顾氏面前,小顾氏恭恭敬敬道:“奴才不识字。”

    乔氏冷笑:“三爷给我的信是在前年十一月,孩子应该是在去年九月生下来。我从来只听人说过有早产的,怎么,你肚子里的这个偏偏还迟了半年才生出来?”

    小顾氏没想过争辩,从头到尾就是那一句话:“奴才不懂夫人说的是什么。”

    乔氏一巴掌把她扫到地上:“孩子是我交到娘娘手里的,我明天自然会亲自去宫里跟娘娘认罪。你这会儿当着我的面咬死了不松口,我不过是给你一巴掌。当了娘娘那儿,你和你的女儿都得死。”

    小顾氏头慢慢抬起来,一只手捂着半边脸,乔氏的力气一点都不大,但是那句话把她整个人都击倒了。

    她沉默了一会儿,笑着还是摇头:“奴才伺候过三爷,孩子是三爷的。就算见了皇上,奴才还是这句话。”

    乔氏讥讽道:“就凭你一个冒牌货还想见皇上?”

    外头徐嬷嬷过来说老夫人来了,乔氏皱眉:“就说我进宫里去了。”

    徐嬷嬷隔着帘子在外头着急道:“夫人瞧着挺着急的!”

    乔氏让人把小顾氏先看管起来,站起来朝外走。

    堂屋,乔氏落座,乔夫人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坐着,你爹要休了我啊!

    乔氏看一眼徐嬷嬷,让把左右的下人都打发出去,乔夫人一下哭了出来,扯着帕子擦眼泪:“好女儿,你可得帮帮我啊!”

    乔氏冷淡道:“娘,你还想让我怎么帮你?”

    乔夫人说:“让我在你这儿住一阵子吧。总得先让你爹把这口气给消了再说。”

    乔氏喊徐嬷嬷过来:“让外头车夫不用解车了,老夫人稍微坐坐就要回去。”

    徐嬷嬷站在原地不动。

    乔夫人站起来拿手指着乔氏:“你个不孝女,白眼狼!我处处为你打算,嘴皮子磨破了,宫里头各个都是吸人血的东西,你娘的嫁妆搭进去了一大半,你现在要赶你娘走?”

    乔氏还真不知道这茬,难怪昨天娘娘突然问她这个。

    乔氏气得脸色发白,怒道:“你进宫里去了?”

    乔夫人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模样:“惠妃娘娘也是女人,她在宫里熬了大半辈子,什么人情世故都看得通通透透。我去给娘娘请安,向娘娘请教请教。”

    “真的?”

    乔氏当然不信,不然父亲怎么会气得想要休妻。

    乔夫人有心求助于女儿,只好说了实话:“娘娘宅心仁厚,我求娘娘放了你,让你回门另嫁。”

    乔氏猛地站起来一个踉跄,人差点摔出去。

    徐嬷嬷赶紧上前搀住她:“夫人当心身子啊!”乔氏气得浑身乱颤,两只脚灌了铅似的身子往下坠。

    她推开徐嬷嬷,走到乔夫人面前:“母亲,你不是在为我好。你是在把孩儿往火坑里推!”

    乔夫人一边哭一边说事情都这样了,上回那事儿之后,你大姐二姐都不愿意见我,我只能来你这儿了。

    乔夫人说:“反正你这儿没有男人,就让我先躲上一阵儿吧。你爹也不是真心要责怪我,他来之前特意让底下人回头给我通气,不就是让我好脱身?到时候两人对了面闹起来,才更不好收场了。”

    乔氏让人把西厢房收拾出来,乔夫人不大满意,她想住南边的院子。

    乔氏气得眼泪都出来了,白着一张脸,吸一口半天才能呼出来一口:“南边的小院是书房。”钱昱以前歇息办公的地方。

    乔夫人想再多说两句,看到女儿这样,暂时先把话给咽了回去。

    下午,外头门房让丫鬟进来传话说:四皇妃又来了,问徐嬷嬷该怎么办?

    屋子里乔氏正在睡午觉,徐嬷嬷担心夫人的身子,昨天从宫里回来之后,夫人就一直没好生歇息,一连串出了这么多事儿,好容易歇会儿。

    反正四皇妃也不是来一次两次了,她让跟丫鬟道:“把人打发了,就说老夫人来了,咱夫人不方便见外客。”

    丫鬟领命要去,旁边大嬷嬷路过听到一耳朵,奇怪道:“也不知道现在这世道怎么回事,当奴才的都做起了主子的主儿。”

    徐嬷嬷赶紧走过去让她轻点声,夫人正在里头睡觉呢。

    大嬷嬷道:“正好,我来给夫人送对牌,咱俩一块儿进去吧。”

    徐嬷嬷拉着她:“你这人,送对牌什么时候不行?”

    大嬷嬷道:“我做奴才的,时间一大把,什么时候来都行。可是不能耽误了主子的事儿。”

    徐嬷嬷听她话里有话指桑骂槐,道:“外头这些不过是想来看咱夫人的笑话,请进来白得又让夫人气上一场。嬷嬷当差了大半辈子,怎么还是不会替主子做打算?”

    大嬷嬷笑道:“我还真没这个胆子!”

    里头乔氏本来就睡得轻,外头二位嬷嬷刚拌上嘴她就醒了,听了一会儿揉着眉头让丫鬟把她们俩给请进来。

    乔氏接过对牌,赞了一声大嬷嬷,道:“嬷嬷辛苦了。”然后就过头问徐嬷嬷:“四皇妃来了有多久?”

    徐嬷嬷回了个大概的时辰,乔氏一把将对牌拍在茶几上:“你糊涂,以后要让我来教你怎么当差嘛?”

    徐嬷嬷屈膝跪地。

    乔氏起身,让丫鬟伺候自己梳头换衣服,一面对旁边垂手而立的大嬷嬷和颜悦色道:“以后还劳烦大嬷嬷多多提点徐嬷嬷。”

    “老奴不敢。”

 第一百四十七章“爷一直都在你边上”

    堂屋里,乔氏与四皇妃对坐,丫鬟捧着茶上来请四皇妃用,乔氏抬抬手:“妹妹别客气。”

    四皇妃接过茶小小抿一口,心里还在犹豫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开口。

    乔氏支着下巴歪在榻上翻账本,四皇妃不出声,她也不开口,不时抬头瞄她一眼就算。

    这些日子听到的白话够多了,不差她一个。

    过了一会儿,四皇妃温言道:“三嫂看着比前几天更清减了,三哥看见了,不得心疼成什么样?”

    乔氏眼底寒光一闪,心里冷笑,可算是来了。

    啪一声把账簿盖上,脸上风云不变,抬头淡淡苦笑道:“你是不知道,要不是还有这么大一个家要管着,我早就下去陪他了。”

    四皇妃叹一声,低着头品茶,拿旁观不动声色地打量乔氏的脸色。

    “三嫂这话可不许再说,什么不比活着要紧?日子总归会好起来的。”四皇妃上去搀着摇摇欲坠的乔氏,她是七分真情,三分试探:“到底乔公乔老夫人健在,总不能让上头长辈伤心。”

    乔氏扶着她的手点点头:“劳烦妹妹挂心,我没事。”

    乔氏等着,看还有什么难听的话要让她听,她一双耳朵早就成了铜墙铁壁,任凭你怎么冷嘲热讽,她都置若罔闻。

    四皇妃道:“我就不如三嫂了,母亲只当是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去岁我大病一场,母亲也不过是打发两个厨子过来给我做饭。后来进宫给娘娘磕头的时候,母亲也不过随口问候一句罢了。”

    乔氏微微一笑:“你命好才是,用不着陈夫人惦记你。”心里却一惊,母亲的骡车还停在外头?被她瞧见了?

    四皇妃不过是试探一下,看到乔氏面无表情,一点惊慌没有,心里稳了七八分,握着乔氏的手轻轻拍拍,往她耳边靠近一些,心里深深呼了一口气,正要说那件事儿。

    外头帘子被人挑起来,丫鬟婆子争先的呼唤声:“乔夫人,当心底下台阶!”

    四皇妃一愣,把喉咙口的话咽下去,收回身子正襟危坐,扭头朝外头看过去。

    乔夫人气势汹汹进来,看见四皇妃也不行礼,径直到女儿的跟前,随手抓了榻上的褂子往她肩上一披:“身子病着怎么还见客?我看你是不想要自己这条命了。”

    乔氏一动不动,由着母亲给自己披上褂子,也不主动解围让乔夫人和四皇妃打招呼。

    乔夫人给她披好衣服,扭头对旁边伺候的丫鬟劈头盖脸一阵责备:“不中用的东西!平日给你赏赐,你就喜滋滋地接着,这会儿伺候主子,一个个就偷奸耍滑!非得要撕掉一层皮才能让你们长点记性!”

    四皇妃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乔夫人没规矩,她不能和她一般见识。

    四皇妃站起来,对着乔氏微微一福身,说下次再过来跟三嫂说话。

    乔氏面露愧色,微微点点头,开口要说两句客套话,被乔夫人给挡回去:“你头先不是刚嚷着嗓子疼?这会儿有人哄你两句,你嗓子就不要了?”

    四皇妃站起来转身出去,丫鬟高高撩起帘子,四皇妃走几步,听见后头乔夫人还在说“没得受这份气,三爷死了是没错,可她好歹是你的晚辈,你也是老实,何苦白受这份气?”

    四皇妃回来骡车上,丫鬟低声问道:“夫人,咱们回府吗?”

    四皇妃气得不轻,脸一阵红一阵白,慢说四爷如今封了爵位,在外头人前人后都称一声爷,就算是光头皇子一个,姓乔的见着四爷,也得行磕头跪拜的礼节。

    四皇妃道:“你去下头问问,看今儿三爷府上都来了些什么人?”

    丫鬟领命出去,挥手让骡车旁边随性的小太监过来,摸出来一个荷包塞给他,让他去外头打听打听。

    小太监接了荷包,笑容满面道:“姐姐只管放心,这事儿包在小的手上。”

    丫鬟道挥挥手:“贫嘴!”

    她站在骡车外头目送着小太监出去,看见他没有直接去找三爷府门口的门房打听,放心一半。

    过一会儿小太监回来,顶着一身糖酥泥人的香味,手里还拿着几个五颜六色的酥糖竹签子,笑嘻嘻奉送上来说孝敬夫人的。

    丫鬟哼一声,接过糖人:“你小子!”

    丫鬟听他说完,捧着糖人自己挑了帘子进去,把小太监从街口打听到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四皇妃问:“这是从哪儿打听来的?”要真是三哥府里撬出来的话,那三嫂真是不行了。府邸口实不严,三嫂的心怕是早就不在府上了。

    丫鬟回道说是小顺子去卖糖人的时候,跟隔壁街老百姓问来的。

    四皇妃点点头:“就乔夫人上午来过?”

    丫鬟道:“如今三爷府还在丧期,来的人不多。”

    四皇妃把糖人接过来,撕开上头包裹着的一层纸,放在嘴里咔嚓咔嚓咬了起来,吃完一支,才道:“回去吧。”

    丫鬟去外头让车夫驾车,转身回来低声问道:“夫人,咱们明天还来吗?”

    四皇妃摇摇头:“明儿咱们就庙里给四爷祈福。”

    丫鬟道:“四爷也该回来了吧?”

    四皇妃眼睛亮了亮,心里计算这日子,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快了。”

    三爷府上,乔夫人正拉着女儿在咒骂四皇妃全家:“当初她还不如你呢,模样姿色不用提,就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