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地一家人-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钧和瑶光送走了张大年,两人相视一笑,站在院子里看着大门外挂着的两盏红灯笼随着轻风小幅度地摇摆着,院子里被郑钧归置的干干静静整整齐齐,窗户上贴的是村里有老人的人家送来的喜庆的窗花,屋里也焕然一新,就连椅垫都换了新的,这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一个春节自然要过的郑重,热闹些。
    厨房里,传出阵阵的香味,那是瑶光卤的一锅卤味儿,照着南边得法子,锅里下了猪脚猪头等大荤的东西和大骨下去,煮上几个时辰才下要卤的东西兔肉,驴肉。
    案板上切好的菜色也不少,有羊肉,猪肉,兔肉,还有一条足足有三斤的鲤鱼,还用盘子装着泡好的黄瓜条,茄子条,豆角,地窖里窖藏的白菜等等十几样摆满了案板,说起干菜,郑钧的干菜被最开始留下一斤干菜的那两家酒楼分了去,五六百斤的干菜竟然买了五百两银子,酒楼的两个掌柜还一个劲的嫌少了,不住的叮嘱郑钧明年多晒些,还卖给他们!
    年夜饭的大厨下自然是非瑶光莫属,实在是郑钧的厨艺令人没法将就,平时还好凑合,大过年的再用他,那是糟蹋东西呢!
    郑钧知道自己学艺不精,也不敢硬抢,只得小心翼翼的站在瑶光身后递东西打下手,顺带护着她那颗肚子。
    该清蒸、的爆炒的、油煎的、油炸的瑶光利落的接过郑钧递过来的菜一一的煎炸烹煮了去。
    夜幕降临时,年夜饭也被郑钧一道道的端上了桌,屋子里暖呼呼的,瑶光梳洗过后,只穿着贴身的小袄,和郑钧两人在桌子边上挨着坐下,这是两人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
    “新年好!”
    “新年好!”
    两人相视一笑之下,郑钧率先动了筷子。
    切片的卤驴肉,喷香可口,郑钧先夹了一块送进瑶光的碗里,得了瑶光一个醉人的笑颜,羊肉是切的薄薄的,用大葱爆炒的,是郑钧的最爱,瑶光摆在了离郑钧最近的地方,鱼肉是老大夫反复交代最好多吃些的东西,郑钧夹起一块块鱼肚子上的肉,细心的挑了上面的小刺,放入瑶光碗中,等她吃了再夹……
    偌大的厅堂里只有两人,多少还是有些冷清,席中郑钧顾着瑶光有孕,也只象征性的喝了一盅酒就不再喝,陪着瑶光吃了年夜饭,坐在炕上守夜。
    “说起来,这是我过的最合心意的一个年了!”瑶光依着郑钧抬头看他。
    “我也是,十年来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郑钧说着去抚她鼓起的肚子,一家三口一起过年。
    “我很高兴!”瑶光再接再厉。
    “我也很高兴!”郑钧好笑地回看瑶光,把她搂进怀里,轻轻地摇着,他不知道阿瑶以前受了多少冷落,她也从来不说,他也从来不问,以前的他没法管,但以后,他的阿瑶只会更高兴!
    “明年就有咱们的孩儿陪着一起过年,会不会更高兴?”吻了吻她的耳垂。
    瑶光闻言不由得笑了,“嗯,会很高兴很高兴!”低头轻抚腹中的孩儿,她绝不会如母亲对她那般对她孩儿,不论男女都是她的宝贝!
    子时正,远处村里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郑钧拉着瑶光穿了大衣裳,站在门口看郑钧放炮,郑钧点着半截香,去引地上摆好的鞭炮,将将就要点着时,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的瑶光,有些怕惊着瑶光腹中的孩儿,于是又把鞭炮移到了大门外面放去,“阿瑶,你先回去,外面冷,我到大门外面放去,别吓着咱们孩儿!”
    瑶光闻言也觉得有理,便不跟着出去,“那你早些回来吃饺子!”
    饺子是中午就包好的,馅儿时郑钧剁好,瑶光调的味儿,家里就两个人,也只包了二十来个,郑钧包了五个,就是边沿比饺子馅还大的那五个。
    等郑钧放炮回来,饺子已经下锅了,没在厨房里煮,不过二十来个饺子就着厅堂角上取暖的炭炉子用个小锅就行了。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先前的年夜饭还没消化,两人只是象征性的吃了两个便罢,瑶光捡着郑钧包的吃了两个,看得郑钧磨拳接掌,信誓旦旦的发话,以后一定包的更好!惹得瑶光一阵嬉笑,吃完饺子说笑了不到半个时辰,瑶光就撑不住了,两人洗漱了一起睡下。

☆、第三十一章 开荒

初一拜本家,是村里大姓张氏家族内互相拜年,郑家这样的外姓是不参与的,郑钧和瑶光在家只接待了过来拜年的小虎兄妹和小惠兄妹,分派了四个红包出去,走的时候给他们把布兜里装了满满的糖果,花生和葵花籽。
    这葵花籽在乡间还算得上是稀罕物,多数人是没见过的,就是郑钧也只是回乡跟瑶光逛府城时,见瑶光买过,要一百文一斤呢,不过那会已经过了栽种的时节,瑶光用盐水煮了,在炕上烘干当零嘴吃是再好不过了的,比花生好吃。
    大年从年初二开始,走外姓的亲戚,串门拜年。
    年初二是给舅舅家拜年的日子,年初三是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有亲戚多的人家能一路到了年十四才走完亲戚。
    郑钧和瑶光亲族俱无,倒不用走亲戚。整个大年都呆在家里,新年不让做针线活计,就只能看看书打发时间,郑钧看得是瑶光前段时间默出来的一本游记。
    一直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才算过完,元宵节城里的灯会很是热闹,但因着瑶光大着肚子,最忌到人多的地方,只得明年再看去。
    出了正月,天渐渐的暖和起来,雪也渐渐的化了,农人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沤粪,修整工具准备开了春就下犁耕地,村里没有更牛,连头驴都没有,万事都得靠人,那地更是要靠着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翻土敲碎土坷垃。
    晋城过来的要饭的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正是冬末春寒的时候,那些人拖家带口的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夹衣,神情疲顿地进了村子,有那饿极了的,进了院子冲着鸡食盆子就去了,连手都不用整张脸摁在盆子里张嘴就吃。
    村里人别看平日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就是再抠门的老婆子却也每每的能从牙缝里省出那么一块半块的高粱饼子,半碗的稀饭糊糊给这些逃荒要饭的苦人们。
    郑钧跟瑶光商量着,“去年买的那些地里石头多,不好收拾,不如雇用这些逃荒的人来收拾,咱给他们搭个窝棚,一天管他三顿饭如何?既借了他们的饥荒,又办了咱的事儿!”
    “这个主意行,等他们走时再给些银钱作路费也就足够了……哦,我知道了,你年前买的那些粗粮就是为的这事儿么?”瑶光恍然大悟。
    “嗯,那会就是有个粗略的想法。”郑钧笑了,阿瑶好聪明。
    瑶光白了他一眼,她这要算的上聪明的话,那他算什么?
    跟里正打了招呼,叫上张大牛一起,郑钧把来村里讨饭的人过了一遍,留下六家人。
    这六家人,从行事上看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舍得出力,对农事上也很精通,正是郑钧要用的人,其中三家都是两夫妻带着儿女,一家三个儿女不,大儿子不过七八岁,小儿子也才五六岁大小,闺女看样子才刚刚会走,另外两家的儿女都大了些,能当半个劳力了,另外三家都带着老人,其中一家带着三个老人,年纪最大的老爷爷都八十多岁了,郑钧看着可怜,又见他们老实才留下来的。
    这六家人连上女人能出十五六个劳力,郑宅周围这二三十亩地的开荒挖塘事宜不用一个月就能弄完。sk
    留下这些人,别的都还好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问题,郑家,他们是不能住的,一来太小住不下,二来郑钧也不放心他们在院子里进出,村子里也是一样的考虑,留下他们干活势必要让他们在外面搭窝棚住下,保暖倒是容易,他们来的时候本就是背着铺盖卷来的,窝棚里铺上一层干草就成,吃饭也容易,郑钧在镇里买了铁锅,他们都子带着碗筷,有粮食就成,唯一一点就是狼,山上常有狼下来遛弯,他们这样在窝棚里睡觉太不安全了,说不定熟睡中孩子被狼拖走了还不知道呢。
    他们在地头上搭建窝棚时,郑钧绕着买下的这片荒地转了两圈,也没想出主意,晌午时分回了家,吃饭时还在寻思着怎样防狼。
    瑶光见他一脸沉思,知道他有事,“说来听听,万一我能给你出了主意呢?就是不能,你说给我听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想出办法来了。”
    郑钧本不欲瑶光再操心,见她这样,知道就是不告诉她,她也要乱想,还不如说了,就是想不出主意也没什么,大不了每天夜里分出两个人来看着便是。
    瑶光听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又不想他这样费脑子,越想越想不出来,说不定不经意间就有了主意,只得寻些话来问他,“咱那二十三亩地,都要挖成鱼塘还是留出几亩来种些粮食?”
    郑钧知她心意,也有心给她说说这些事,也能听听她的意见,反正两人都是外行,大不了挖开的鱼塘再填回去,还是那些地,只不过就是费些人工罢了。
    “咱先挖三个鱼塘出来,也不用弄的太大,半亩一个就行,剩下的地就种点东西吧,你有没有什么要种?对了,你不是要种葵花籽吗?就是不知道咱这样的地能不能种出来。”
    “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也用不了多少种子,再种点菜吧,晒干菜用。”瑶光出了个小主意。
    “这个行!”郑钧肯定地点了点头。
    “哎呀对了,说道晒干菜,你说咱们用不用再盖个后院儿出来,咱的院子有些小呢。”瑶光不知道这个主意怎么样,眼巴巴的看着郑钧。
    “呵呵,这个我倒忘了,晒干菜时就有过这想法,到了跟前倒是忘了,亏得你提醒我,哦,有了!”郑钧笑了,“阿瑶,你真聪明!现在有办法防狼了!”
    “什么办法?”瑶光很急切的想要知道,一双小手激动的扒着郑钧的胳膊,催促他快说。
    “唉!咱既然要盖后院必然是要用砖瓦吧?早些买回来,用这些砖瓦先垒成墙围出块地来给他们搭窝棚不就行了?”

☆、第32章 请人

傍晚时分,郑钧回了院子,小惠和妞妞刚刚被王氏接走,瑶光正做着晚饭。
    从出了正月两个小丫头就开始像原来那样每日早上被或王氏或金鱼嫂子送来,傍晚时分再被接回去,跟着瑶光认字学针线,间或的帮着做些小活计,顺便给瑶光作伴,郑钧也能安心的收拾屋后的荒地。
    “放着,我来,你当心身子!”郑钧慌慌的拿走瑶光手里的水瓢,双手架着着瑶光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看她挺着硕大肚子干活,实在是险的很。
    “等我一会,很快就好!”身上满是灰土,得先洗干净了才能跟瑶光亲近。
    郑钧安顿好瑶光,直接端起偏灶上的温水锅把满满一锅的热水倒进桶里,提进和厨房连着的小隔间里,倒进隔间里的浴桶里,又倒进一桶冷水,快速的洗了澡,换上瑶光备好的衣服,顺便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
    瑶光坐在椅子上,很是无奈地看着一刻钟就洗完澡,把衣服扔进浴桶里涮吧两下就提出来的郑钧,自己马上就要生产,郑钧又要忙开荒的事,又要在家洗衣做饭,根本忙不过来。
    “阿瑶,你说咱把后面老王家的那个媳妇雇过来,在家帮你做些家务怎么样?”
    把衣物捞出来扔进盆里,郑钧来到瑶光身边,抱起她置于膝上自己坐在她坐着的椅子上。
    老王家是郑钧留下开荒的那六家人里的一家,他家两个儿女,且都大了,男孩能顶半个劳力帮着做些捡石头一类的活计,女孩能下厨做一家的饭菜,王家的媳妇干活利落,人也干净,瑶光马上就要生产了,家里不留个可靠的人,他不放心。
    “嗯,也好,家里是得添个人了,刚刚王嫂子过来还提了一下,说村里张氏族里的六婶也合适。”
    瑶光的肚子用不了半个月就得生了,她前些天就让王氏帮她留意找一个年纪大些,可靠,能在家住下照顾的妇人过来帮忙,因着这些日子郑钧忙着开荒的事,就没有把这事儿说给他,不想,他也想着呢。
    “六婶?”郑钧对村里人实在没什么印象,大手一下一下的抚着她的肚子,感受着腹内孩子偶尔的胎动。
    “嗯,王嫂子说,六婶没有儿子,老伴儿去了以后常年在嫁到镇上的女儿家里,帮着带孩子,前两天才回来村子说是要常住,人很不错,干活也利落。”拿块干布巾帮郑钧绞干头发。
    王氏今天来接孩子时说的,这个六婶最合适,守家在地的可靠不说,还带大了女儿家的三个外孙,经验丰富,干活也利落。
    “嗯,那就让王嫂子去说说看,能用村里的人就不用外路人,总是不如村里人可靠,也干不长。”亲亲她的脸颊,阿瑶这几个月吃胖了些,脸上也有肉了。
    “嗯,那明天王嫂子过来时,让她帮着去问问吧。”  帮他把头发松松的扎起来。
    “行,最好你先见见这个六婶,也合个眼缘,要是合适,就是多出些工钱,也让她多留些日子,也帮着带带孩子,省的你累着。”把阿瑶抱起来,重新放回椅子上,“我去晾衣服,晾完再吃饭,你好好坐着,不许乱动。”
    瑶光哭笑不得,但还是照着做了。
    郑钧晾好衣服,回来厨房扶起瑶光,回堂屋去。
    “哪里就需如此小心了,大夫都说我要多动动才好!”瑶光弱弱的提出抗议!
    “嗯,小心点好,等会我陪你在院子里走走!”
    “额~”
    瑶光顺从的在郑钧的搀扶下出了厨房,选择性地忽略了院子晾着的明显没洗干净的衣物。
    早该请个人回来了,她什么都不能做,请个人回来至少能帮着把衣服洗了,自从怀孕,郑钧就没让她洗过衣物,就连洗个小帕子都不行。
    这些日子郑钧忙着开荒的事,瑶光的衣服还好,他自己的衣服基本上就是在水里涮涮了事。
    瑶光心疼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还要操心家里这一摊事,托了王氏帮忙在村里找人,那个六婶若能长期的在家里帮忙就好了,侍候完她坐月子,也能帮着带带孩子,做些家务,省的郑钧全揽自己身上去。
    晚饭吃的是鸡汤面,面是早就擀好晒干的,瑶光熬了鸡汤,就等郑钧回来下面就行。
    郑家的晚饭一项都是连汤带水的软乎好克化的饭食,即解了渴还饱了肚子,晚上睡觉也舒服。
    饭后照例的是郑钧扶着瑶光在院子里散步,扶着她的后腰,小步的在院子来回的走走,并给瑶光说说屋后开荒挖塘的进展。
    “……那些地,实在是说不上好,荒草连成一片,草籽也少不了,石头还多,要想耕种须得先用火将荒草烧干净,将地表的草籽烧死,再把石头捡干净,深深的翻一遍地,把那些连成片的草根一点一点的全抛出来扔到一边,用火烧了,再上些粪肥,第一年别指望能有收获,把地看紧喽,草除干净,用粪肥好好的养上一年,第二年就多少能打些粮食了……”
    郑钧声音轻缓的跟瑶光叙述从雇用的老农哪里听来的建议。
    “那有没有说,咱第一年能种点什么?”
    “说了,第一年先种一茬黄豆好些。”
    “黄豆?你会不会种?”这个问题很关键,有了土地也得会种才行,
    “额,不是把种子撒进地里就行吗?”还需要干别的吗?
    “额?不需要浇水么?”瑶光更是个外行,她甚至都没见过黄豆是长在地里还是结在树上。“他们能不能留到播完种再走?”
    “估计不行,他们说要早些回去春种,要不还得出来要饭,晋城那边比咱这热的早,估计春种也要早些。”
    “那怎么办?”
    “嗯,先别管这个了,先把荒地开出来再说,不行问问大牛他们,再不行咱把地佃出去,过几年学会了再自己种。”
    ……………………
    “回屋吧,有些累了。”郑钧在外面累了一天,瑶光不愿他再硬挺着陪自己转圈散步。
    “这样就够了吗?老大夫说让你多走走呢。”郑钧把老大夫的话当圣旨执行。
    “白天都转了好多圈了,够了!”
    “什么时候?”
    “额?”该接着撒谎还是……?
    “以后不许进厨房了,有事让小惠或妞妞叫我,不行,明天得在院墙上开个后门才行。唉,早知道就明年再收拾那片荒地了。 ”
    ………………
    第二日,王氏来送两个孩子时,瑶光请王氏去那个六婶家里帮着问问,再则瑶光还想亲自见见六婶,郑钧说的对,是该请个合自己眼缘的人,毕竟要朝夕相处呢。
    “嗯,你看这样,一会我去六婶家里,让她陪我一起过来不管送点什么,你顺便见见,要是行,我再去问她,估摸着她是肯的。”
    “也好,那就麻烦嫂子了,也别送什么东西,过来坐坐就好。”
    “行,你等着我一会儿就来!”
    王氏行事向来利落,其实王氏若不是有一家人要照顾,家里还有好些田地,实在是忙得走不开,瑶光更中意她来家里帮忙。
    六婶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小老太太,四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整齐的梳在脑后,脸上纵横交错着深深的皱纹,却总是挂着带着暖意的笑脸,衣服洗的发白,补丁不少,却整齐的看不出针脚,这是一个勤快乐观的女人,瑶光很喜欢她,王氏也不啰嗦,见瑶光满意,当场就问了六婶的意愿。
    六婶很乐意,她不愿再在女儿家里,外孙大了,也用不到她了,再住下去,女儿的婆婆难免会有闲话。现在回了村里,她一个老太太,一无田地,二无家业,本就发愁生计,能来瑶光这里帮忙,自然是求之不得,是以,王氏一问,就点头答应了。

☆、第33章

六婶是个能干的,来了郑家的当天就把家务毫不犹豫的全接了过去,话不算多,但该说的一句不少,还帮着瑶光把穿旧了的衣物洗干净,剪成尿布,或者帮着做些小儿用的小褥子,小被子,小枕头,也常常的说些带孩子的趣事和该当心的地方,该准备的,不等瑶光去问就准备出来,只等着时候到了,瑶光临盆。
    六婶的到来让瑶光原本有些忐忑的心也安了下来。
    “这衣裳好是好就是大了些,孩子得一岁大的时候才能穿得。”六婶先时还有些心疼,一件一件的仔细看了瑶光准备的小衣裳,布料太好,下的功夫也多,虽然没有绣花,但比大人衣裳用的功夫还多,也精致的很,比县里卖的衣裳还好,庄户人家哪有这样用这么好的细棉布花这么多功夫给婴孩做衣裳的,一身衣裳的布料银子怕是五六十文都不够,连上手工倒得七八十文,真是有些浪费了。
    富裕些的的庄户人家像郑家这样生第一个孩儿,多是用大人的旧衣裳改两件替换得开就行,穷些的,用块布一裹就成,反正孩子还小,多是睡着,衣服不衣服的实在不碍什么。
    郑家媳妇一样大小的衣裳竟然缝了六身儿,可真是一点不比镇上财主家差。
    那会儿还满脸的心疼,看了几次瑶光的脸色,几经犹豫,到底没把话说出来,人家主家既然能话一个月一百文的工钱雇她回来做家务,哪里能像庄户人家那样,连件好衣裳都舍不得给孩子做,她还是别多嘴多舌的讨人嫌了。
    而且郑家三郎见了也没说心疼,还很高兴,之后还嫌衣裳少了,不够孩儿换洗,又心疼娘子做衣裳多了,手累,还一个劲的说要去县里再买几件回来,最后还是被郑家娘子制止了,才没当时就去。
    人家主家第一次添丁,定然是什么好的都要准备的足足的,她怎么好这个时候去泼冷水?反正也糟蹋不了,再生几个接着穿就是了。
    想通了的六婶就没再纠结过衣裳布料这些事了,而是尽心的说些别的,帮着瑶光看看想想哪里有不周到的。
    瑶光闻言愣了,她已经尽量的往小了做了,怎么还是大了?孩儿一岁才能穿得,那一岁前穿的衣裳得多小才成?
    虚心的向六婶求教后,按着六婶比划的,又裁出几件小衣服来,新生的孩儿竟然这么小?瑶光拿着手里刚刚裁好的衣裳在心里比划孩儿的大小,竟是比郑钧的手大不了多少。
    “二郎媳妇儿的活计真好,咱们村里都找不出活计这么漂亮的,我活了这大半辈子了,也没见过几个活计能做的这么漂亮的。”
    六婶一脸艳羡,要说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村数得着的能干,针线活计也漂亮,可跟郑家媳妇一比就差了二里地去,要是再年轻十岁,她也要跟族里那两个小丫头一般,跟着瑶光学学,写字很么的就算了,那不是她这样的人能学的东西,绣花却是一定要学的,而且必然不比那些小丫头差。
    瑶光抿嘴笑了,“我的活计算不上好,就是闲的时候多,多下了些功夫罢了。”
    她的针线真心不算好,最起码比不过原先家里专学针线的丫头,只是比起这些常年劳作的农妇,是要好上许多而已,一则这些农妇遇不上好的绣娘做师傅,再则,庄户人家做衣裳,耐穿就行,哪有那些绣花着朵的功夫?
    ………………
    “天儿不早了,我做饭去,咱中午吃啥?”两人手上不闲,嘴里说些闲话,不知不觉的就快晌午了。
    “吃米饭吧,小惠和妞妞也不在,就咱们三个,昨儿炖的兔肉还有,再炒两个素菜就够了。”
    “哎,行!”
    六婶起身去了厨房,哼着小调,快手快脚的淘米做饭,她在郑家不过是干些家务,一个月就给一百个大钱,还管一天三顿饭,郑家伙食又好,天天有肉,一辈子也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简直是掉进福窝里了,是以干什么都热情高涨,一天下来几乎不闲,没活儿也要找些活计出来,怎么也得对得住人家给的那一百个大钱才是。
    瑶光看着六婶出去的背影笑了笑,低头接着缝衣裳,哪有哪的好处,原先在娘家,倒是富贵,万事不用自己动手,可万事都得用心,一件小事也得想想背后有些什么心机,即便这样还是被人害了去,哪里能像现在这般,虽清贫些,却夫妻恩爱,两人齐心,腹中孩儿健壮,只等临盆,便是家里雇用的妇人,也是一心为着主家,勤劳能干,只怕对不住那一百个大钱的工钱,想到这里,瑶光有些恍然,有多久没有想过娘家那些事了?
    中午郑钧回来,洗漱出来,六婶就把饭菜端上桌,自己回厨房吃去了,这是六婶的坚持,哪有跟主家一个桌吃饭的道理?
    “又没放油?”郑钧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跟白水煮的一样,连个油花儿都没有。
    瑶光也无奈,自从六婶来了家里,她说了不止一次了,可要让六婶炒菜多放些油,那简直就跟割她的肉一样!
    其实六婶的手艺虽不算太好,比起瑶光自然是差的太远,但比起郑钧实在是要好许多,最起码的,咸淡能掌握好,唯一一点,就是舍不得放油,每次炒菜,荤菜还好,虽然是干锅下肉,硬生生的从原本不甚肥的肉里炒出油来,还要倒走大半,留着炒菜用,但总是有些油水,最让人不能忍受的就是素菜,就那么两小滴油,锅底子都润不了,下菜粘锅,就直接倒水,清水加盐煮出来的菜能有什么滋味?
    郑钧很无法忍受,瑶光也含蓄的说了几次,家里并不缺油,只管倒,不要太油腻就好,六婶每次听了都忍着肉疼狠心地再往锅里加那么两滴以示大方,炒出来的菜其实还是水煮的。
    “阿瑶,要不我去跟六婶说说?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你身子本来就弱,再吃不好,哎呀,这个六婶怎么这样小气?油又不是多贵的东西。”
    郑钧一脸心疼地看着瑶光有些丰腴的脸颊,再这样吃下去,刚刚有些肉的脸肯定又得瘦下去。
    “呵呵,人家六婶小气也是给咱节省呢,说多了也不好,晚上做饭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亲自告诉她该用多少油炒菜就是了,哪里用得着你去,你放心就是。”
    对六婶这样的老人家,不能太直接的说教,容易伤人,还是潜移默化的好,就比如刚来时,看见自己给孩子准备的东西时,一脸的肉疼,她自然知道六婶想的是什么,却没多说,只让她看着,结果不是很好么?没用两天老人家就明白过来了,这次晚上再示范一次,想来明天的午饭就不会是白水煮菜了。
    “先就着兔肉吃吧,这些菜,你等会悄悄的给后面那几个老人家端过去,别让六婶看见,再多心以为咱不喜欢她做的菜。”
    瑶光往郑钧碗里夹了块兔肉,又用小勺子往他碗里舀了一勺肉汤,这是郑钧偏好,最爱就着菜汤,肉汤吃米饭,又香又下饭。
    “知道了,你也吃,这么多呢。”郑钧给瑶光也夹了块肉,开始吃饭,幸亏还有瑶光炖的兔肉,否则,吃饭真是一件难熬的事儿啊。
    “还是阿瑶你做的菜好吃啊!”
    瑶光见郑钧一脸的感叹,忍不住笑了。

☆、第34章 大雪

二月的天气早晚间还冷得很,尤其是夜里,时时的还会刮起刺骨的寒风,十五这天更是阴云密布,晌午时分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种天气往年里也是有过的,不稀奇,得到了三月底才能缓过来。”
    六婶洗了锅碗,收拾了厨房,才进堂屋和瑶光说话,不过几步路,雪竟然落了一身,在门口拍掉身上的雪花才掀帘子进了门,才刚在瑶光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小惠就有眼色的端过一杯热水来,六婶接了热水,满脸笑意的跟瑶光夸了小惠,
    “小惠这孩子真是乖巧懂事,长得也好,再跟着你学些本事,将来准能找个好婆家。”
    “六奶奶,还有我呢!”小妞妞赶忙凑到六婶跟前,等着六婶也夸夸她,让她也找个好婆家,“妞妞等会也帮六奶奶倒水喝!”
    六婶闻言,哈哈大笑,“好好好,咱们妞妞大了也找个好女婿!”
    妞妞闻言得意的笑了,刚刚有些懂事又什么都不懂得小惠羞红了小脸,“妞妞真不害羞!”
    六婶听了哈哈大笑,瑶光也满脸好笑,其实这俩孩子留她这儿不是为了学东西,是为着给她开心呢吧。
    “两个小调皮鬼,好好的,听六奶奶说会儿话,就去写字去,妞妞上午还差着两张大字呢,等会得补回来,可知道?”瑶光算不上一个很严格的老师,但该管的,该教的还是会管会教给孩子,怎样也得对得住把孩子教给她的两家大人,再则学好了对将来得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世道女人活着本就不易,能多学些本事,活得更好些,也是她对这两个打心眼里喜爱的孩子的一种爱护了。
    两个小丫头听了瑶光的话,乖乖的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了,听六奶奶和婶婶说话,大人说话,无论什么话题,小孩子都喜欢凑在边上听听,也不管能不能听懂,对于很多话题,瑶光还是赞同孩子早些知道的,在有些地方,还给两个孩子做些解释方便她们能够听懂。
    “这天气,夜里怕是要上冻呢吧?”瑶光对这里的气候还不是很了解。
    “可不是,不比年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