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都十里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坐在我对面,我不看你,又能看谁?”他别过脸去,取过身侧一个包袱递给她。双澄迟疑着接了过去,打开一看,是一套丝绵衣装,玄黑短打,深蓝滚边,样式却是男子的。
“这是……给我的?”她又是一愣,不知道为何他总会有所准备。
“总比现在这样好。”他见她还愣着不动,便蹙眉,“穿上,怎么总是丢三落四?上次是没了靴子,这回衣不蔽体,下一回不知要成什么样了!”
她只好道了谢,穿上那身男式劲装,这才发现自己的打扮与先前骑马拦住她去路的那几个男子如出一辙了。
“将发鬟解开,别再做女子装束。”九郎又发话,双澄起了疑心,忽意识到自她上车后,马车一直在行驶,现在也不知到了哪里。她皱眉问道:“为什么要我打扮成男子?”
他答非所问:“要带你去个地方。”
她急起来:“可我现在要回客栈去!”
九郎好整以暇道:“既已来了,就不必急着回去了。”
“什么意思?!”她隐约觉得有些不妙。
他沉声道:“我已救你两次,你也总该替我做些事。”
双澄一怔:“看你始终带着随从,难道还需要我跑腿?”
“话恁的多,去了就知。”九郎说着,左手撑着座位,右手双指已挟住了她系发的缎带。双澄讶然,下意识往后退避,可他那微冷袖边轻轻拂过她的脸颊,手指一抬,无声无息间便解开了青色缎带。乌发流泻而下,掩住了她半面素淡,他却还是从容,只道:“快些束起,还有耳环也摘下。”
她摸不透九郎究竟想做什么,不过虽觉他高傲又古怪,可毕竟自己的命承他救了两次,如今又不好弃他而去。心道自己一无财二无色,他能贪图她什么?无非是看她会些武功,让她办点杂事罢了。
车轮辚辚,在内城中穿街过巷,沿途叫卖声弦乐声喧笑声浮沉不断,她闻着自窗缝飘进的酒食香味,将自己贴在车壁,几乎要揉成一个团儿。
也不知这马车要行进多久,双澄实在饿得受不住了,便哀着低低声音道:“九郎,我想下车……”
“干什么?很快就到。”他坐得端正,蹙着眉道。
“我已经快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她抓着车壁,马车正经过街边食肆,伙计的热切叫卖声直扑进她耳中。九郎不悦道:“现在不能让你出去,忍着点。”
她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神秘行事,只能蜷起双腿抱了起来。
“滋啦啦”热油沸响,杯盏叮叮当当,扑鼻的香气追逐马车缠着不放,双澄紧抿了唇不吭声了。他本是端坐不语,过了一阵却忽而抬手敲了敲窗,外面随即有人应声。窗户一开,紧随着马车的冯勉探起一张圆圆笑脸,眼睛笑成月牙儿。
“九哥儿,有什么吩咐?”
九郎转而问她:“你要吃什么?”
她愣了愣,脑海里盘旋过许多念头,最终艰难道:“酸馅包子。”
“……”九郎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吩咐冯勉去买她想吃的东西。双澄听得那人爽快地应了一声,便觉得终于有了盼头。马车的行速略微放慢,街边的各色酒帘幌子迎风招展,在阳光下晃花了双澄的眼。
没过多久,冯勉提溜着小小食盒飞奔而回。“这附近一时寻不到您说的东西,但恰巧有家最著名的店铺,是专卖梅花灌浆包子的,东京府里男女老小都爱吃。要不您尝尝味道?婺州火腿和鸡汁儿灌的汤,既鲜美又不腻味……”冯勉一边谦恭地微笑着,一边托着食盒递上来。
九郎点头,“也罢,听上去差不多。”他接过食盒,又关上了窗户。这梅花灌浆包子通体晶莹,精巧褶子一层连着一层,好似荷叶被风卷起,外皮既轻且薄,在双澄手中颤颤抖抖,几乎能望见里面流注的浓郁汤汁。
他将食盒递给双澄,见她怔怔地不动,便皱起眉,“饿了就吃,不然我让人拿走了。”
双澄看看汤汁丰盈的包子,羞赧道:“你要吃吗?”
“不。”他坐得更端正,好似生怕她太过热情要强请他吃似的。她盯着这未见过的灌汤包子看了又看,用手指戳了一戳。
沉甸甸,颤悠悠。香味诱人,勾得她恨不能即刻伸出小爪儿将之囫囵塞下。
“怎么好像没见过似的?吃的时候要……”他的话还没说完,双澄已拈起包子一口咬下。“嗞”的一声,鼓涨涨的包子绽开裂口,一股滚烫的汤汁就那么飚到了九郎的胸前。
雪白的狐裘上,那道黄澄澄的肉汁缓缓流下,又滴在他膝上。
双澄张着嘴,端着食盒,简直不知道怎么好了。
******
“我,我已经很小心了……”她欲哭无泪,想要替他擦去污迹,可发现自己的手上也沾到了汤汁,急得什么似的,抬起袖子便想去擦他的胸口。
他一避身,抬手阻住了她。“不必了。”他居然还是没有任何表情,连语气都是冷淡的。
“那等会儿我找地方给你洗洗?”她哭丧着脸。
“洗得干净么?”他冷着脸反诘,从怀中取出一方白帕,抛到了她怀中。她沮丧地擦了擦沾满汤汁的手,懊悔无比地坐在角落不想再动。
他强忍着怒气,道:“不是喊着饿吗?咬过一口的包子不要了?”
她这才重又端起食盒,侧转了身子,悄无声息地,一小口一小口咬着灌汤包子。
马车已经穿过闹市,四周渐渐宁静,冬日的暖阳斜斜地映在双澄的脸颊上。少女的肌肤吹弹可破,一双眸子透澈如清泉,只是此时含着低落,小小的眉间微微蹙起,那种神态让他恍惚间想到遥远的过往。
——她倒是没心没肺。
九郎偏转了视线没再看她。铜铃铛铛,漾碎一地清寒,也不知过了几条街,兜兜转转中一声轻喝,马车终于停了下来。“九哥,到了。”冯勉打开车门,弓腰撩起了帘子。
他微微颔首,俯身自座位底下取出乌黑的木杖,一手撑着车壁便下了车。双澄抱着食盒坐在车里,一脸疑惑地望着他的背影,见冯勉小心翼翼搀着九郎,这才意识到自从认识九郎以来,今日好像还是头一次见他站起来。
——是受伤了吗?她想问一声,可又不好意思开口。正犹豫间,九郎却已侧脸回眸,“怎么还不下来?”
她回过神,轻轻一跃下了马车。青石路尽头是好大一座宅院,朱红大门粉白高墙,放眼望去竟寻不到边际。大门正中的匾额上书着“端王府”三个鎏光大字,门前两只石狮傲视凡间,旁边早有衣着干净的若干仆人候着,一见他来了,便恭恭敬敬地将他迎进了府门。
他在前面走,她在后面跟,不远不近,却始终未近身。
一袭厚厚狐裘也遮不住他身量直拔,与身后的随从们相比,只望见他背影,便能觉出那自然天成的贵胄蕴藉。却不跋扈,也不张扬,沉静得像一潭碧水,即便有落叶拂过,亦微微飘着霜意。
九郎进府后不久便让冯勉与其他随从们侯在偏厅,只带着双澄径直入内。一进进院落风光各异,数不清亭台楼阁,转不完九曲长桥。双澄却无心去看,视线瞟啊瞟,便落在他右脚上。
看他行走时右足无法正常着地,想到上次九郎从座椅下取出木杖递给她,便估计他大概是摔伤了腿。
因之前弄脏他的衣服而心怀歉疚,此时见他没人搀扶,双澄便好心地紧追几步,谨慎道:“你摔伤了吗?不需要人扶着?”
他顾自撑着杖慢慢走,头也不回。“不需要。”
双澄瘪了瘪嘴,又试探道:“刚才进府的时候,我听那些仆役们称你为殿下……”
九郎这才偏了偏脸,淡定道:“你又要觉得我不像了?”
她愣了愣,才待反驳,却已来到一处娴雅院落前。月洞杳然,树影婆娑,院中清池碧水,鸟雀轻啼。有一人负手立于玲珑山石之侧,着天青色锦缎长袍,外罩银灰狐绒大氅,身材修长,姿容俊朗。
双澄乍一看只觉眼熟,再细细打量,才认出他来。那人见了她,只淡淡一笑,转而上前道:“九哥,路上可太平?”
九郎微微颔首,不说别的,只先蹙眉道:“五哥可有袍子?我要更衣。”
端王这才注意到他襟前的污迹,不觉失笑:“怎会弄成这样?”说话间,忙唤来下人吩咐去取衣裳。双澄站在一边好不尴尬,端王看她穿着短打劲装,又像少年似的扎起了长发,因笑道:“这是哪里来的一个小长随?长得像个娘子。”
九郎闷闷然坐在池边,“若不是你提议,我又怎会带她来?”
端王坐在石桌对面,一笑道:“你今日离开大内,嬢嬢与官家可知道?”
“爹爹又与大臣们议事,我只跟嬢嬢说了声要来你府中做客,她也没有在意。倒是叮嘱冯勉尽早准备好行装,明日一早便要启程。”
端王沉吟道:“我只怕你这一去,无论事情能否办妥,在爹爹那边都落不得好……”
他交错着手指,搁在膝上,淡淡笑了笑:“所以嬢嬢遣我去,因我是与你们不同的。本就是一命定终生,既已成了这样,便再没有承业的机会。爹爹本就厌弃我,大不了在他心底再留一些恨意,而你却不同,在嬢嬢与爹爹两边都不能得罪。”
他们两人说着话,双澄却只听得云里雾里,此时仆人匆匆送来一个锦缎包裹。九郎起身,她不由自主跟了一步,却被端王叫住。“九哥是进屋换衣服,你也进去伺候?”
她红了脸,堪堪留在了原地。九郎未曾看她,顾自取过衣袍进了屋子,就连端王府的仆人要跟入,亦被他婉拒。端王见屋门闭上,方才来到她近前。
“回去后再将靴子换一换,不然一看还是个女儿家。”他指指她的鹿皮小短靴。双澄不禁道:“到底叫我来干什么?我想回客栈,他又不准。”
“九哥没跟你说?”端王讶然,“刚才我们不是谈到了吗?明日起他就要启程离开东京了。”
她怔了怔,小声道:“我听到了,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
端王笑了笑,背着双手看她,“自然是与你有关,不然汴梁府尹为何能放你出狱?”
“什么?”双澄惊诧,却听后方屋门轻响。回头间,九郎披着玄色斗篷站在檐下,树影在身前石阶缓缓摇曳,漏出星点金光。
“奉嬢嬢之命,我明日就要前往鹿邑县。”他在说到最后三字的时候,格外认真地看着她,似是等待她的反应。见她还是充满疑惑,九郎不禁寒了脸,沉声道:“你随我一同去。”
☆、第十六章 碧水潋滟影成双
? “为什么要我跟你去?!”她急切道,“我还要留在汴梁找人!”
“你找的不就是他?”端王一指九郎,意态闲适。双澄连连摆手,“先前是要找他,可我来汴梁并不是只为了……”
九郎望了她一眼,慢慢走到池边,道:“还要找谁?”
她犹豫一下,低声道:“我好像说过……”
“寻你父亲?”他坐在苍翠树下,叶影漏在肩头,起起落落泛着微光。双澄垂下眼帘道:“本来是想将东西还给你之后就留在汴梁找份活干,再慢慢打听他的下落,不过先前在客栈附近询问过不少人,一点消息也没有。”
“燕超,祖籍巴州,四十左右,样貌英武,身手不凡。这就是你的父亲?”端王注视着她,缓缓说道。
双澄一惊,继而恍然:“是汴梁府尹跟你说的?难怪他盘问我许久!”
端王哂笑:“自然要查探你的底细,不然我怎放心将你放在九哥身边?”他才说到这儿,九郎便蹙眉,“五哥与汴梁府尹有些交情,这寻人的事情应该不算太难。”
端王点了点头,又问双澄:“只是你父亲为何会抛下你独自来了汴梁?”
她黯然,有一下没一下拨弄着腰间丝绦,“说来我根本就没见过他,自记事起便是跟着师傅住在山里。师傅一直说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可三个月前他下山去,我收拾屋子时无意发现了一些书信,其中有一封竟提到我。看那语气,写信人似乎对我的近况很是关心。我觉得奇怪,便追问师傅那人是谁,他本不愿回答,见我问得急了,方才说那便是我的亲生父亲。我父亲曾遭人陷害,因此无法抚养我,便委托师傅将我养大……那么多年过去了,师傅也不清楚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只是知道他四处漂泊,最后似乎到了汴梁。”
双澄神情郁郁,九郎却冷峻道:“他既对你毫无养育之情,你又何必孤身出来寻他?”
她明显滞了一滞,似乎不理解他为何会这样想,“可他是我亲生父亲啊!我只是想见一见这个将我带到世上的爹爹……我更想问问他,母亲又是怎样的人,他们当初到底遭遇了什么事,才会仓惶到那般地步……而且,我记得那封信中显露出来的意思,父亲如今过得也不如意。我想着,要是能够找到他,便劝他不要再四处流浪,与我回山里平平安安地一同生活,或许会更好。”
九郎沉默不语,端王看了看双澄,道:“既然九哥委托我办此事,我必定尽力替你寻找父亲。但作为条件,你得先随九哥去一次鹿邑。”
“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带我去……”她隐约觉得鹿邑这两个字有些耳熟,却想不起来原因。
九郎神情平静,道:“嬢嬢的病情虽有好转,但身子还是虚弱。我想到嬢嬢信道,便向官家请求去鹿邑祈福。”他说话时始终看着双澄,见她眉宇间显露出一丝不解,便又缓缓道,“鹿邑是嬢嬢故乡,当地有座玄元观名声远播,自前朝起,就是皇家专门的祈福祭祀之地。”
“我知道了……可是,干什么一定要带着我?”
端王看了看九郎,见他敛容不语,便正色道:“上次九哥放你自由,你却寻到汴梁,还惊扰了圣驾。本来像你这样,即便查出不是刺客,也要依罪杖责。承蒙汴梁府尹在圣上面前力证你只是无知懵懂,圣上念及上元节本是与民同乐的日子,所以才网开一面不再追究。但九哥怕你留在汴梁仍会生事,便想将你带走一段时间。”
他说得严肃,双澄却听得迷糊。怕她留在汴梁生事?她以后不再莽撞就是,何必一定要带走?再者说,就算带走一段时间,又能改变什么?莫非以后不准她再回汴梁来了?她心中小算盘上上下下,端王轻咳一声,“还在犹豫什么?九哥如此为你着想,你应该感激才是!”
她蹙紧了眉,觉得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但九郎始终坐在一边不说话,她也没办法再追问下去,只好道:“那端王的意思是,只要我听话跟着九郎走,你就能帮我找到父亲?”
“倘若令尊就在汴梁,我必定是可以设法寻到他的。”端王微笑如春风,眼神倒是充满肯定。
尽管还不知道九郎究竟出于何等目的才要将她带走,双澄还是暗中咬了咬牙,毅然道:“那好,我就跟九郎去鹿邑。”
端王满意颔首,九郎却微带不悦地斜睨于她。“怎么一副有去无回的样子?我难道会加害于你?”
她努起嘴,又指指自己衣衫,“为什么叫我换了装束?明日起我就扮成男人了?”
“掩人耳目而已,九郎总不能带个来历不明的少女启程。”端王扶着九郎肩膀淡淡一笑,“不过我看双澄扮作少年也还是显得太秀气……”他又低声与九郎私语几句,九郎先是微露意外之色,继而颔首,“那就听五哥的。”
******
两个人就这般将事情决定了下来,根本没给双澄考虑的机会。眼看九郎与端王谈妥后又开始说起宫中琐事,她闷闷不乐地蹲在池边,托着腮望池中的金鲤。
一尾一尾,分分合合,在碧澈水中摇曳生姿,时不时有水花飞溅而起,跃在空中耀出颗颗珍珠,倏忽间又悄然落下。
那边的两个人低声交谈,她不便去听,即使能听,也不懂他们的话语内容。风影徐徐,时光静好,她却只能看着自己的倒影。过了一阵,忽觉远处没了声音,她愕然回头,却见树影下只有九郎坐着,端王已不知何时离开了。
他本是背对着她的,现也恰好侧过身来望着这边。
她蹲在池边,玄色短打深蓝滚边,普普通通的随从装束,却勾勒出一个俏影。只是神情中始终带着懵懂,像一头误入大千世界的山野小鹿。
“那样不累?”他指指她,又抬手一比近侧石凳,“坐吗?”
双澄慢慢站起来,腿脚果然有些麻,可看着他一身雍华,便止住了过去的念头。“不累,练武时候经常站梅花桩扎马步,习惯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微风拂过清池,两人之间有了小小的静寂时刻。双澄觉得有些尴尬,便有意道:“你五哥呢?”
“去吩咐冯勉一些事务。”他顿了顿,解释道,“冯勉就是跟在我马车边的那个白白胖胖的人,他是内侍,也就是你所说过的中贵人。”
双澄一愣,继而惭愧道:“是么……那你不要将我之前说过的话告诉他。”
“自然不会。他跟随我多年,心地极良善。”
她提起脚尖踩了踩池边的小石子,背着双手,道:“你五哥就是端王?”
他点点头。双澄又道:“那……那你还有几个哥哥?”
“在世的还有三位,二哥雍王,三哥申王,六哥信王。”九郎端正了身子,不紧不慢道,“我另有两个姐姐,三个妹妹,最小的卫国公主才八岁。你还要知道些什么?”
她在心底大大讶异了一番,脸上却装作镇定,“好像没什么了。”
九郎淡淡应了一声,见她还呆呆地站在那儿,终究忍不住道,“你可知道我的姓名?”
“容宁?”话一说出,她不由又蹙眉,“不对,这是你骗我的!”
他叹了一声,道:“我姓赵,赵令嘉。”
“赵……令嘉?”她轻声念着,想着到底是怎样的字,他似是知晓她的心思,便让她过去。双澄静悄悄来到他身侧,阳光淡淡笼下,她的身影便映在了九郎脸侧。暗影之间,他的眉眼却别有一番深邃幽静的美。他却没好似没在意,顾自蘸了茶水,在石桌上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名字。
冬日煦阳下,修长干净的手指让她的心湖微起涟漪。他写罢,双澄眨了眨眼,道:“那你知道我的名字怎么写?”
“知道。”
她有些意外,自己似乎只说过名字,却未解释过到底怎么写。
九郎垂着眼睫,在之前自己写下的字迹边,仍是以食指慢慢写下了“燕双澄”三字。
“嗳?”双澄微感诧异,忽想到之前在汴梁府曾被审问,大概是那官员将自己的姓名告知了端王与九郎。正思索之时,端王已从院外回来,身后还跟着冯勉等内侍随从。九郎见状,便起身往月洞门那侧走去。
双澄一见他往外走,也不知怎的,就身不由己地跟在后面。他却回过头来:“今日你暂且留在这里,五哥会安排你住处,明天一早再出发。”
“住在这儿?!”双澄惊诧,“那你呢?”
缓步而来的端王笑起来:“九哥自然要回大内,他又不能随意在外留住。”
她不由问道:“那为什么端王你可以在这儿住着?”
“我比他年长几岁,早就出宫开府,唯有他因受到太后宠爱而独留在大内,倒是与兄弟们都不同。”端王说着,有意无意地望了望九郎。一旁的冯勉躬身道:“太后定是要替九殿下精心择选家世样貌都属上乘的佳人,才能放心九殿下离宫。”
九郎微微蹙了蹙眉,低声道:“准备车马,我要回去了。”
“早就备好了,只等九哥发话呢。”冯勉见他一听到此事就回避,不由又抿着唇笑。
九郎与端王告辞,抬眼间望到双澄,却是孤零零站在玲珑剔透的假山边,倒拧着双手,垂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他心中涌起一簇星浪,想要与她告别一下,可见冯勉与其余随从都在近旁,便只能止息了这念头,转身便出了院门。
双澄本以为他还会跟自己打个招呼,但见他只是一言不发地离去,身边内侍随从众多,倒显得自己落落寡欢,不由得翘翘嘴巴,也背转了身子。?
☆、第十七章 银蹄踏烟去帝京
? 九郎走后,双澄只能待在了这个幽静小院。端王待她倒是客气,甚至还与她闲谈了一阵,问起她在山间的生活。
“师傅平时话很少,只说跟我爹有过一段交情,我想大概他们都是江湖人吧。”双澄坐在池上小亭中,面对端王,倒比在九郎面前略显轻松。因他虽也玉冠锦衣,眉目间却有着自然天成的暖融韵致,让人见了就觉亲近。
“你这次离山外出,他是否知晓?”端王从石桌上取过盘盏,手指一拂,糕点碎屑便纷纷扬扬飘向水面。池中的金鲤赤鲤自四面八方聚集到亭下,池面上有晶莹水泡时隐时现,碧波间金红交错,好似一幅斑斓的绣品。
双澄看着那些抢食的鱼儿,出了一会儿神,才省了省,赧然道:“如果对师傅说了,他定是不准的,所以我是留了封信,自己溜下山来了。不过我在信中说,三个月之后如果还是找不到爹爹的下落,就会回山去,不会一直飘在外面。”
“你的身手倒是不错。按理说,尊师应该也是在江湖上有些名声的人,莫非是也同令尊一样遭遇了坎坷,故此隐居山林?”
双澄面露尴尬,“这倒是不清楚,师傅几乎不提过去,我也没好意思缠着他打听。”
端王笑了笑,将盘盏放回桌上,起身道:“以后有机会,可以请你师傅来汴梁做客。我素来仰慕英雄豪杰,愿与他们结交为友。”
“……师傅很少与外人交谈……”双澄说了一半,觉得似乎不太礼貌,端王倒是很随意地拍了拍她的肩头,“无碍,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有些脾气,这我也是知晓的。”
双澄有些不安,端王却神色自然地站起身,“我还有琐事要处理,你留在此处,要吃些什么用些什么,只管唤来丫鬟小厮吩咐。明晨早些起来,九哥辰时便要启程。”
她点头,忽而又想到九郎离开时的样子,便问道:“他的腿还伤着呢,不是应该养好伤之后再上路吗?”
端王看着她,意味深长地道:“不是受伤。”
双澄皱起眉,他略显无奈地背过手去,“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可明白了?”
“啊……”她一惊,过了许久才道,“他的腿……是生来就这样?”
“那倒不是,幼时还能走能跑,可惜五岁时得了病,此后右腿便残疾了。”
端王说得平静,双澄心里却笼上一层阴霾。“大内不是有御医吗?难道也没法子?”
“整个大内的御医都治不好,官家与太后也心灰意冷。再过了两年他母后去世,自然也就没人再管。”端王叹了一声,“我比他年长几岁,还记得他未曾残疾前是很爱笑的,常跑来跑去追着人玩闹,但后来便少言寡语了。”
她心绪低落,想再问些什么,可是话在嘴边却又滞了回去。
******
这一夜双澄在端王府中留宿,尽管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待的地方必定不是正屋,可不说别的,单是那张月洞门罩架子床便让她端详了好几番。也不知是用何等木料雕凿而成,通体澄黄如琥珀,如意云头纹攒成透棂,格内镶板上浮雕着荷花牡丹,睡在其间,左右仰望皆是花团锦簇,让她暗中赞叹。
可还是清楚此处并非自己久留之地,她这样一个生长于山野的无名小卒,与九郎、端王之间如同隔了千万道鸿沟。此次来到汴梁,也算是开了眼界,最好是能够找到父亲,然后再一同回山,过好自己的日子即可。
她拘谨地睡在床上,甚至不敢展开手脚,唯恐又弄坏了什么,惹来更多麻烦。
就这样蜷缩睡了一夜,天色刚有些发白,便有人敲门送来又一套衣衫。双澄讶异,取起一瞧,却是赭黄色圆领衣衫,还配以玄色软巾帽,竟与端王府中的那些内侍穿着一模一样。
“怎么让我穿这个?”她叫苦不迭,两名仆妇却手脚麻利地硬是替她换上了这身衣服。双澄被摆弄地如同陀螺,待等换好一看,俨然就是个稚嫩的小黄门了。
院外呼声又起,她只得随着仆妇匆匆出门。赶到府前时,端王早已穿戴整齐临阶站立,她还未及询问,已有恢弘马队自御街方向踏尘而来,近百面朱旗飞展如云,数百仪仗武士持画戟长矛,银亮透目,耀动星芒。其后当先一人金甲铁骑,剑眉星目,正是之前见过的季元昌,在他的率领下,众多神武禁卫护送着由四匹骏马驾着的玄黑马车迤逦行近。
端王疾步走下长阶去与九郎道别,身后随从亦全数跟上,双澄紧随其中,朝远处一看,冯勉正在马队中向自己递着眼色。她连忙趁此机会混了进去,过不多时,呼喇喇仪仗又起,端王退至一边,马队重新启程,转眼间便远离了府门。
马车前后左右皆是神武禁卫,再其后便是两列随从内侍。马队驱驰,车轮滚滚,初晨的御街异常肃穆,一轮朝阳在云间时隐时现,而远处,巍峨壮观的朱雀门已伫立于漠漠寒烟之中。
******
沿着御街一径往南,出汴梁城,过护城河,骏马疾驰,队伍中肃穆得听不到半点杂音。
未出发前,双澄觉得跟着跑一趟鹿邑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九郎有什么吩咐,她尽力去完成便是。可离开汴梁城还不到一天,她就知道自己大大地想错了。
车队最前面是骑着高头大马的禁卫,中间是九郎的华贵马车,她作为内侍小黄门跟在后方,遥遥地望不到前路,只能迈着小步不断疾行。清早出发,除了午间短暂休息,其余时间都在快步前行,着实让人双腿发沉。
休息时,她远离众人坐在树下,远远望到马车窗子开了半扇,冯勉躬身上前,似乎在与九郎说话。过了片刻,他又满脸堆笑地迈着小碎步来到近前,俯身小声道:“要是走得累了,下午给你弄匹马来骑。”
双澄谨慎地看看四周,见其他人都累得没空注意这边,才压低声音道:“我不是扮成内侍吗?别人都走路,我哪能骑马?”
他挠挠光滑的下巴,“……要不,就说九郎身边要人伺候,你坐到车头去?”
她想了想,还是摇头,“那样不好,没得更引人怀疑。再说我是练武之人,这点苦还能吃的。”
冯勉神情尴尬,咳了一声,又匆匆回去复命。她独自捶着双腿,偶然间一抬头,前方马车却忽地关了窗户。
又半日奔波,天色渐暗时分,车队行至雍丘城。这古城因邻近汴梁,时常有皇族贵胄往来其间,官员早就安排妥当。雍丘驿馆不事华美,倒也因山起楼,临水植竹。因是冬季,唯有青松傲然,想来若是春夏之际,此中定然葱茏幽静,更有一番风味。
进驿馆大门后,冯勉悄声叫住双澄,说是九郎让她用过晚饭后去他房中。双澄尴尬道:“他有什么事要吩咐吗?天都黑了,我去不大合适吧?”
“你去了他自会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