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都十里春-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淮南王意味深长地望了她一眼,忽又道:“听你口音并不是汴梁人,原来住在哪里?”
   她犹豫了一下,如实道:“真定府下辖的苍岩山。”
   “家中还有何人?”他饮了一口茶,悠闲道。
   双澄看了看淮南王,“没别人了,就我与师傅相依为命。”不等淮南王追问,又道,“王爷为什么问起这些来?”
   他一哂,放下杯子道:“孤关切皇侄身边到底待着什么样的人,有何不对?”
   双澄抿了抿唇,挺直腰身道:“我对殿下忠心耿耿,哪会有不轨举动?”
   淮南王扬眉道:“着急什么?孤还未派人去查你底细,你倒先摆出大义凛然的模样了?我那九皇侄人虽聪明,但心地太善,孤在此也是提醒一句,你既然追随于他,就要保他平安。至少在回到汴梁之前,不可再出什么差错,你能否做到?”
   双澄愣了愣,回答得掷地有声:“那是自然。只要有我留在他身边,就不能让其他人来进犯!”
   “如此甚好。”淮南王拊掌,又向那近旁的绿衣女子道,“凌香,我知你祖籍也是真定府,今日与这位双澄娘子在他乡偶遇,倒算是一种缘分。”
   始终低首静默的女子此时才轻声答道:“难怪起初听小娘子说话,奴便觉得有亲切之感。”
   她语声轻柔动听,如清泉潺潺,双澄听了,不觉朝她望去。摇曳的灯火下,这位唤作凌香的女子发如黛云,珠钗轻漾,看上去虽并不十分年轻,但神情温婉,眉目娟秀,别有一番风致。
   “你……你也是真定人?”双澄不由问道。
   凌香微微颔首,轻启朱唇:“奴虽也是真定人,可惜却客居他乡多年,已不记得故乡模样。每每想来,总是深感遗憾。”
   双澄见她神情中始终带着怅然之色,不免同情道:“那你不能再回一次故乡吗?”
   凌香看了看淮南王,低首道:“奴身在乐籍,本是贱民,依仗王爷抬爱才能随侍左右,又怎能再有他想?今日得见故乡之人,为表寸心,奴为双澄娘子弹奏一阕真定古曲,还请娘子勿要见笑。”说罢,轻调音弦,点染蔻丹的指甲从容划过。
   那乐声铮铮如金铁交戈,淙淙若山泉飞溅,快时激烈而不散乱,慢时细腻而不滞怠,好似雨打铜铃,珠玉起落。
   饶是双澄不善音律,也听得入神。淮南王亦静静饮茶,手指依着那乐曲节奏轻轻敲击桌面。凌香秀眉微蹙,目光忧郁,此时曲声已越发急骤,如雨打芭蕉,风卷铜铃,一声声震得人心跌宕。忽而指划当心,曲声断绝,余音萦绕。那灯火为之摇动,吐出赤色亮光,映出一室璀璨。
   凌香垂着眼帘,怀抱琵琶俯首躬身。双澄心有所感,还待问她几句,外面已有人道:“启禀王爷,守城士兵来报,说是太清宫那边派人过来寻找双澄娘子。”
   淮南王一笑:“既然如此,那就不再耽搁下去,将双澄送回便可。”
   双澄回头望去,原先那幕僚已推门静候在外,她起身待走,忽又想到先前在来鹿邑的途中似乎有人暗中盯梢,不禁抱拳道:“王爷以后如果有事要传召小的,请人传个话就行,可不要再暗中跟着小人了。小人有时候出手太快,怕伤了王爷的随从。”
   淮南王扬了扬眉:“他们只是在城中跟了你一段路而已,想看看你进城到底要做什么。”
   “在城中?”双澄看看他,“但我分明觉得自从我出了太清宫后就有人躲在暗处……”
   “孤难道还会骗你不成?想来是你多日劳累,心神不定的缘故吧!”淮南王说罢,便站起身来。
   双澄见他这样说了,只得闭口不再追问。侍女撩开竹帘,她转身之际,无意间望到凌香。这绿衣女子犹抱琵琶安静端坐,一双美目却始终望着双澄。双澄朝她点头致意,在幕僚的带领下,很快下楼出门。
   门前小厮牵来白马,双澄跨上马背,离开时回望那透出光亮的花窗,只见竹帘掩映,人影依依,琵琶声再度轻轻响起。
   ******
   她赶到鹿邑城门口的时候,等候在那的元昌已经焦急万分。他只带着两名禁卫,一看到她的身影,老远就道:“怎么回事?难不成是要留在城里不回去了?”
   双澄愠怒:“我有什么办法?淮南王叫我,我总不能誓死不去。”
   元昌愣了愣,此时守城士兵将侧门打开,他便带着手下与双澄迅速出了鹿邑。策马行了一程,他才追问道:“怎么会被淮南王找去?他跟你说了什么?”
   双澄摇头:“我才进城就被人盯上,后来就被带去了一座茶肆,淮南王在那儿等着我。也没说什么要紧事,我都不明白他到底想干什么。”
   元昌朝后张望了几眼,怕被身后随从听到似的低声道:“有没有对你图谋不轨?”
   “说什么呢?!”她竖起眉,“人家堂堂王爷,身边自有美人相伴,还会对我图谋不轨?”
   他故作淡然道:“那就不知道了,这位王爷可是人尽皆知的风流倜傥……你在我面前不承认也没什么,只要回去后跟九郎交待得过去就成!”
   双澄被他这样一说,果然担忧起来。此后一路上都不跟元昌说话,两人闷头赶路,回到太清宫时已是戌时过半。才一下马,守在门边的冯勉便急匆匆上前,见双澄无碍才松了一口气。“平安无事就好!快随我去见九哥吧!”
   元 昌冷不丁地瞥了双澄一眼,带着诡谲的笑意转身便走。双澄只得随着冯勉而去,途中冯勉絮絮叨叨,说自己本是好心,结果等到天黑还不见她回转,着急之下只好将 此事告诉了九郎。不出所料,九郎果然怪他多事,训斥一番之后叫来季元昌,让他带些禁军去寻找双澄。元昌素来自信,同时也觉得这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便只带 了两个随从就出了太清宫。
   双澄见冯勉唉声叹气,就安慰他道:“您瞧我现在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吗?九郎之前怪您恐怕也是嘴上说说而已,不是真的生气。”
   “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危险吧?”冯勉忧心忡忡地道。
   双澄为避免他更加自责,便摇头道:“没什么,只是后来遇到淮南王手下,被叫去见了王爷……哦,对了,他身边有一个叫做凌香的乐伎,说也是真定人,还给我弹了一首真定古调。”
   “乐伎?”冯勉诧异地看着她,才要询问此事,双澄抬头间已望到前面石桥畔有人坐着,不由停下了脚步。
   “九郎?”她站在树影下,金水河在近侧缓慢流过,石桥两岸的灯台内点起了烛火,照得四周朦朦胧胧。九郎独自坐在桥畔石椅上,本是侧身对着他们,此时才转过身来,但只是看着她不说话。
   冯勉急步趋前,小声道:“九哥怎么坐在风口?双澄已经回来了,让臣扶您先回房去吧。”
   他却摇了摇头,微一抬手:“你且退下吧。”
   冯勉愣了愣,满怀委屈道:“九哥是还在生奴婢的气?”双澄忙上前几步,“冯高品也是担心你的伤药用完了续不上,才找我去镇上买药。”
   “这些就不提了。”九郎忽变得冷冰冰的,冯勉沮丧地朝着他行了个礼,躬身便退。他却又补了一句:“我知道你的用意,但以后不准让她单独行事。”
   “是,臣铭记在心。”冯勉忙不迭答应着,迈着小步退了下去。
   双澄等了片刻,才从袖中取出那个小瓷瓶托在掌心,“喏,给你带回来了。”
   九郎却不看那瓶子,只道:“过来。”
   她怔了一下,走到他面前,他又朝身边石椅看了看,“坐。”
   双澄觉得他有些怪,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坐在了他身边的石椅上。九郎这才看着她,道:“元昌的手下刚才已经来过,说你去鹿邑之后就被淮南王带走了。”
   “是,所以才回来晚了。”双澄又嘀咕了一句,“他的手下倒真是腿快嘴快。”
   “……他知道我在等你,所以先过来禀告一声,难道不行?”九郎借着灯光看着她,“皇叔叫你去干什么了?”
   她极度无奈地又复述一遍,然后才道:“你说他是不是要敲山震虎?”
   “嗯?”他扬着眉表示不解。
   “就是警告我不要对你有坏心……”双澄说着就蹙起了眉,“他问我以前住在哪里,大概是想暗示我,他随时可以派人去查我底细。可我行得正站得直,才不会怕他去查!”
   九郎心中却不那么想,按说皇叔并不是那样的人。听说自其十五岁被封为淮南王之后,他多数时候都流连于扬州的歌舞瓦肆,常常携带美貌歌姬泛舟湖上,欢饮达旦。
   “应该不是这个意思,等太平醮结束后,我还会去鹿邑城中拜会他,到时旁敲侧击问问即可。”九郎说罢,又端正了神色,“你身份特别,往后没对我说起之前,不要再随便离开。就像这回,皇叔虽然性情不羁,但倘若你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冒犯,我又不在近旁,有谁能管此事?”
   “那难道要把我拴在你身边了吗?”双澄知道他是好心,可还是有点不悦。他怔了怔,随即道:“哪里要把你拴住?你觉得不自在了,只管由着性子乱跑乱飞去。”说罢,起身便想离开。
   双澄一把揪住他的袍袖,哼道:“倒是想飞,可是天黑了就找不到方向。”
   他转过身看看她,她又将手中的小瓶子晃了晃,“不要了吗?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呢!”
   九郎从她手里接过瓶子,她攥攥他的衣袖。他皱眉,“松手,都弄皱了。”
   “松手你就要走了。”她笑着道。
   他本来绷着脸,与她拧了一会儿之后,只得重新坐下。双澄这才抚着他的黛锦袍袖,瞥瞥他,有意晃着双足道:“你坐在这儿多久了?”
   九郎没吭声,她咬着下唇想了半晌,忽然摸了摸他的手背。
   果然发冷。
   他惊愕地抬头望着她,双澄红着脸解释:“问你你又不说话,所以摸摸看……”
   “然后呢?”
   “然后?”她纳闷,见他盯着自己,又大着胆子摸了他的手,声音小得像哼哼,“要我帮你捂热?”
   九郎坐直了身子,瞪她一眼。“自己的手都是冷的,怎么捂热?”
   “骑马被风吹的……”她还想说,他却截断了她的话:“我知道。”说话间,他已抓着她的手,笼入了宽大的袍袖中。
   两 个人的手都微微发冷,双澄坐在他身边,却好似被浪潮推起又落下,一阵一阵地心绪涌动。之前她被淮南王叫去时,虽强自镇定,但那种孤立无助的感觉实在难受。 如今回到九郎身边,尽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冷着脸,可就算只是坐在旁边,她都觉着自己似乎有了小小的依靠,不会再有危险。
   她低下头,朝着他坐得更近了些。九郎先是怔了一下,随后亦垂下眼睫看她。两人静默片刻,九郎忽道:“打醮结束后,再在这里待一天,之后我就要回汴梁了。”
   她不明白他为何说起这事,因此没接话。九郎看看她,只好问道:“你打算跟我回去吗?”


☆、第37章  欲报情深恩罔极 
   双澄疑惑道:“当然了,端王不是还答应替我找爹爹吗?我不回去怎么见他?”
   九郎先是无语,随后道:“那以后呢?”
   她看出他神情不太对劲,只好先迂回地说:“你以前好像就问过……”
   “那时候我问你,如果找到父亲后有何打算,你说要与他一同回去。”他说至此,又抬头看她,缓缓道,“现在还是这样想的?”
   双澄欲言又止,坐在那儿不说话,九郎始终看着她,没有催促,也没再追问。有风自河对岸吹来,水面灯火潋滟,她终于开口:“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九郎望着前方地面,道:“不想一直留在汴梁吗?”
   她看了看他的俊秀侧颜,小声道:“留在汴梁干什么?又不是我的家乡。说话听不懂,东西吃不惯,睡都没地方睡……”
   他坐得端正,冷冷道:“哦,我说话你听不懂?那怎么与我交谈的?”
   “……你还好。”
   “给你吃的都难以下咽?”
   “……不是。”
   “端王让你睡在马厩了?”
   她好不容易抓住话茬,急忙反击:“我难道还能一直住在端王府呀?”
   “那你想住哪里?”他不紧不慢地问。
   双澄绯红了脸,狠狠瞪他一眼,“就算回汴梁,我也会找以前那个小客栈住。”说罢,起身便走。九郎在后面喊她,她也不回头,直至他略显紧张地握着杖追了几步,她才停了下来。
   “双澄。”他在金水河畔唤她。
   “又怎么了?”她还是别扭着不肯回身。
   “不要回苍岩山了,如果你想留在汴梁,我派人去将你师傅也请来。”他站在素白的石径间,看着她的背影道,“你被皇叔留下的那段时间里,我……很担心。”
   她紧紧攥着手心,不敢回头看他。这几日来与他时而热络时而疏远,她的心早已不复最初的平静。如今听他这样说了,自是怦然心动,却又不免纷乱如麻。
   纵 然如九郎所说,她能顺利找到父亲,再将师傅接来留在汴梁,似乎是很好的安排。可他回到皇都后便会径直进皇城大内,恢弘的宣德门只为皇族贵胄而开,嵌着金钉 的朱色城门一关,便将她死死挡在了外界。就算她有天大的本事,难道还能越过宫墙?而自己即便留在汴梁,至多是找点杂活赚钱度日,与九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生 活。
   ——其实,他们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人。
   这些天来她是真的喜欢与他待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也觉得有人陪着自己,胜过万千甘甜。可倘若现在应承,回到汴梁后又待怎样?她没心没肺惯了,一直没细细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九郎那么说了,双澄心中却骤然浮现了层层阴霾。
   松影郁郁,水流寂寂。九郎等了许久,见她还是没有说话,便道:“你是还没有想定吗?那样的话……等你想好了,再告诉我,可行?”
   她默默地点点头,往他那边望了一眼:“你赶紧回去吧。”
   他颔首,却站在那里,道:“我看着你走,然后再回去。”
   双澄又看了看他,这才加快步伐离开。可是她已经快要走到前方长廊,却还没听到他走路的动静,忍不住回过身遥望。黯淡月色下,九郎居然还独自站在金水河边,因离得太远,她看不清他的面容,只是隐约觉得他孤身留在原处,竟是那般落寞。
   她想要大声催他回房,可怕被人听到,只能用力地朝他挥挥手,示意让他走。
   他静静站在那儿,过了片刻,才回过身,握着手杖慢慢地走向西苑的方向。
   双澄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
   前 几日见不到他就郁郁寡欢,恨不能成天与他说些无聊的话,被他牵过的手也舍不得洗。可如果不是她在他面前忽而开怀忽而撒野,或许以九郎的性格,也不会说出刚 才的那番话。明明是自己主动接近了他,可到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即便跟着他回到汴梁,也无法与他再像现在这样自在相处……
   这不是戏弄九郎吗?!
   她沮丧地回到了小院,关上门就倒在了床上,觉得自己简直比小时候还坏。
   ******
   此后的几天内,太平醮仪式仍在继续,双澄没事也不会再在九郎面前乱晃,只是恪尽职守完成任务,日暮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可越是这样,自己独处时越觉得孤单。从小到大一直只跟师傅生活,也没感觉有什么冷清,现在只是两三日没再去找九郎,竟是连吃饭都觉得寡淡无味了。
   她本就不怎么与其他人交谈,此番有了心事,更是沉默寡言。冯勉看出了异样,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害得他也愁眉不展,以为是两人又发生了矛盾。可来回跑了几次,两个人都不肯直言,让他好不苦恼。
   七天的太平醮终于完成,次日临近中午时分,鹿邑县令前来太清宫拜见广宁王,说是奉淮南王之命特来相邀。九郎本正在太极殿与栖云真人交谈,他今日已换下祭祀时所穿的朱衣玉带,只穿一袭孔雀蓝底玄黑镶边锦袍,听他们说明来意后,便颔首答应。
   “但我这里才刚出斋戒之期,也不便与皇叔欢饮。”他说着,朝栖云真人拱手,“我只带些近身随从过去,稍后还会回转叨扰。”
   栖云真人点头应允。九郎起身,冯勉照例上前搀扶,却明显动作迟缓,九郎看了看他,低声道:“怎么回事?”
   冯勉苦着脸垂头道:“臣昨天去找双澄聊聊,不想回来的时候受了寒,头疼得半宿没睡着……”
   “多事。”九郎无奈地睨了他一眼,随即走出太极殿。冯勉赶紧跟上,却在跨出门槛时候脚下打绊,幸得身边的李善眼疾手快搀住才未跌倒。他忙着向九郎请罪,九郎叹道:“行了,你今日不必跟我去鹿邑,好好回屋躺着去!”
   “臣一定要陪九哥,九哥没了臣伺候可怎么办……”他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直叨叨。九郎看着他好笑:“你这个样子还来伺候我?到时候也不知是谁扶着谁了,我又不是行不得路,半天就回转了。”
   “…… 那也得有内侍陪着您。”冯勉看看周围,钱桦虽是品阶较高的殿头,但九郎素来不喜欢此人,而李善等黄门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只巴望能取代他的位置。他眼 珠一转,赔笑着道:“就让李善与双澄一起跟随殿下去鹿邑,臣知道这两人最是乖巧听话,有他们陪着,臣也可以放心养病。”
   九郎略略一怔,李善已满脸笑意地弯腰上前搀扶。双澄本与元昌等人站在台阶下,听到冯勉这样说了,不觉抬头望向九郎。
   他只淡淡望了双澄一眼,已在李善的搀扶下慢慢走下台阶。元昌侧过脸朝着双澄低声道:“冯勉这厮自己没了想头,倒是善于给男女扯线。”
   “胡说什么呢!”双澄刺了他一句,抿紧唇与禁卫们一同跟随在九郎身后。
   ******
   白日里的鹿邑城更显热闹,淮南王在城中冠云楼设下筵席,九郎下得马车,门前的属官躬身上前迎接。站在车边的双澄正迟疑着,他已侧过脸叫道:“双澄。”
   “在。”也不知怎的,一听到他的声音,她就鬼使神差地应着跟了过去。
   不经意间,九郎唇角微微一扬。但他很快就恢复平淡神情,在官员的引领下走上冠云楼。近侍才一推门,屏风后便传来淮南王清朗的声音:“令嘉到了?我还担心你推辞不愿来。”
   九郎微笑道:“侄儿之前既然已经答应了皇叔,岂能再有违背?”此时淮南王已从屏风后方负手踱出,他一身素白镶玉扣锦缎,剑眉星目,风姿卓立,上前揽着九郎的肩膀便将他带入席。
   “说来我们叔侄自从去年新春就未曾相见,难得你离开汴梁到我淮南治下,我又恰好离开扬州到了这里,倒也是巧上加巧了!”淮南王一边说着,一边打量他身后,见只有一名黄门低首站立,不由道,“双澄呢?怎么今日没来?”
   九郎微一蹙眉:“她不太懂得礼数,侄儿叫她留在门外了。”
   “我本就不喜繁文缛节,更不会挑剔她,令嘉还担心什么?”淮南王哈哈一笑,朝身边随从道,“请双澄进来便是,也算是认识了。”
   随从应声而去,没多久,便将双澄带到酒席前。她今日依旧穿着骑射装束,足蹬马靴,一身玄黑,发束高挽,两道靛青缎带轻垂肩后。
   她向淮南王问候,淮南王颔首微笑,又举起酒杯朝九郎道:“替太后的祈福已完成,令嘉今日就不必拘束。”
   九郎婉拒道:“太平醮虽已结束,但侄儿还是恪守规矩,不敢在回京之前饮酒的。”
   “心诚则灵,管那些清规戒律作甚?”淮南王命人给他斟酒,九郎还待推辞,他已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在此情形之下,九郎不得不端起酒杯道:“侄儿谢皇叔款待。”
   淮 南王看他饮尽这杯酒,才笑逐颜开,吩咐随从速速上菜。这冠云楼乃是鹿邑城中最好的酒楼,听闻淮南王驾临,厨子更是卯足了劲儿显出功夫。跑堂的小厮们端着各 色精致菜肴穿梭不停,淮南王又命凌香等乐伎进屋演奏,琵琶笙箫曲声婉转,他在聆曲间隙问及太后与其他皇子皇女的近况,九郎则一一回答。
   双澄站在一边,听着他们提到太后与官家言必恭敬,自九郎口中说出的许多事情,更是自己闻所未闻甚至想象不到的。但对他与淮南王而言,恐怕只是最最平常的日常事宜。
   她正在暗自遐思,忽听淮南王道:“去年我回汴梁时,曾听太后有意要官家为你指婚,后来怎么就耽搁下来了?”
   双澄心里一惊,不觉抬头偷窥,九郎端坐在酒席对面,平静答道:“当时并无合适的人选,侄儿也不愿随便耽搁他人姻缘,便向太后再三恳求推辞。她后来也担忧侄儿离宫后生活不惯,就没再说起此事。”
   “哪 里会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只需皇兄发话,有女待字闺中的臣子们自然是要送上画谱以供遴选,只怕是令嘉眼光过高,看不上她们吧?不过那些望族女子有时确实太过 娇弱做作,我也不喜……”淮南王睨着他,又指了指近侧那些低垂螓首专心演奏的乐伎,“还不如我带来的这些乐伎来得善解人意。可惜你就要回汴梁,不然的话随 我去一次扬州,那边自有别样风月,与汴梁的歌舞乐坊相比更胜一筹。”
   他说话时眉眼含笑,双澄在旁边听了只觉脸颊发烫,心里七上八下,可九郎还是平平淡淡,没甚惊讶神色。淮南王此时却好似又注意到她,朝着她微微一笑:“险些忘了双澄站在一边,这都是男人间的话语,你听了要是害羞就先回避。”
   她一脸正色,挺直腰身:“没什么好害羞的。我去过汴梁,也见过那些秦楼楚馆,只是没进去而已。”
   淮 南王更是欣悦:“没想到双澄如此洒脱,真是难得!”说着,不禁长叹一声,“说起我那正妃实在是心胸狭隘,每逢我与其他侧妃亲近一点便哭哭啼啼到处寻事,弄 得人好不烦心!我此番离开扬州,也正是为了躲几日清净。我听闻你那二哥雍王的正妃倒是与其他几位侧妃相处甚好,令嘉以后若是有幸能娶得那样识大体的王妃, 才是真正快活!”
   “皇叔光顾闲谈,怎不再多饮几杯?”九郎没等他继续往下说,持着酒壶便往他杯中续酒。淮南王侧身见双澄虽站得笔直,却垂着眼睫,不再像以前那样虎虎有神,便叹了一声:“双澄怎么没什么精神?莫非是累了?”
   “我不累。”她摇了摇头,勉强笑了一下,可眼眸明显黯然。
   “看你也站了许久,这酒醇厚香洌,孤便赐你一杯。”他说着,抬手将面前那杯酒交给身边随从。九郎刚想阻止,随从已将酒杯交予了双澄。她低头看着那满满一杯琥珀色的美酒,听见九郎道:“双澄不会饮酒,这一杯若是皇叔要赏赐,侄儿便替她代领了吧?”
   淮南王诧异道:“我看她英姿飒爽,难道真连酒都不会喝?”
   双澄看看九郎,向着淮南王坚定道:“双澄会饮酒的。”说罢,扬起脸便将整杯酒一下子灌进了口中。


☆、第38章  绛唇初点粉红新 
   “果然爽快!”淮南王大为赞赏,竟又倒了一杯递过去,“这酒与我们时常喝的不同,乃是去年新春伏罗国使者上供给皇兄的。孤在大内有幸品尝,颇为喜欢,便又叫人去高价购置了一批带着路上驱寒。双澄既然能饮,孤便再赠你一杯。”
   他既已发话,双澄不得不接。九郎不禁起身道:“双澄等会儿还要随车队走回太清宫……”
   “区区两杯酒怎能难倒双澄?”淮南王笑着将他按坐下去,“令嘉怎么对她这般关切?以你的性子实在难得。”
   九郎正待开口,双澄却已经拱手答谢,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酒入口微辣,但两杯酒饮下不久,双澄便觉两颊滚烫、浑身燥热。在那之后九郎还与淮南王说了些什么,她虽站在一旁,已经头昏脑涨听不清楚。琵琶笙箫声再悦耳美妙,在她听来也只觉嘈杂。
   也不知道又过了多久,九郎起身向淮南王道别,李善上前搀扶,她也赶忙跟随上去。不防脚下踉跄,竟撞在了淮南王身上。
   她一时发蒙,九郎已即刻行礼道:“请皇叔恕罪!”
   “无妨。”淮南王好像根本没放在心上,反倒微笑着扶住双澄的臂膀,端详了她一下,“两腮微红,杏目含露,双澄似乎真的有些醉了。”
   她被他揽着手臂,紧张地浑身绷起,一下子退到了九郎身边。淮南王却也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只带着笑意与九郎道别,吩咐属官送他们下楼。
   “侄儿明日就要启程返回汴梁,到时再与皇叔作别。”九郎向淮南王拜别,带着李善与双澄下了楼。一出冠云楼,车门已经备好等在外面,他侧脸向双澄低声道:“随我上车。”
   她却毅然摇头,退到了一边。九郎站在那儿好一会儿,周围随从都在等待,李善亦小心提醒。他没有办法,紧抿了唇上了马车。
   车队在闹市缓缓而行,双澄跟在车后,走路都觉得发飘。她自早上起就没吃什么东西,饿着肚子又猛喝了两大杯酒,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是一味跟随。
   九郎坐在车中,那酒的后劲十足,让他也觉阵阵难受。几度撩起窗帘往后望去,却又看不到她的人影,心情亦越发沉重。
   ******
   车队行至太清宫时已近黄昏,九郎下车后回望双澄,她站在稍远处低垂着头,也没有上前来的意思。他本想叫李善去传唤双澄,可此时钱桦等内侍从门内匆匆赶来迎候,他因不想再出风波,带着李善等人便进了大门。
   一路行去一路郁结,周围随侍众多,不知不觉中竟已望不到双澄身影。待等回到西边的清澜小筑,李善等人要在旁侍候,九郎却挥手让他们暂且退去。他在屋中坐了片刻,头脑还是有些昏沉,终究静不下心,便独自出了院门,朝着双澄所住之处走去。
   斜阳下庭院寂寂,时有飞鸟在竹林间掠过,九郎穿过长廊来到那小屋前,敲了几下门,却听不到任何回音。他心存疑惑,推开屋门往里一看,却是空空荡荡,双澄竟并不在里面。
   她因与其他人说不到一起去,素来不会乱跑,更何况这几天她本就情绪低落,如今喝了烈酒之后又不知去向,让他隐隐担忧起来。
   可 又不能大张旗鼓去找,他出了院子在竹林附近默默走了一大圈,还是不见她的身影。眼见天色越来越暗,他心中越发焦急,正巧前面有两名道士经过,九郎便上前询 问是否有人见过双澄。其中一人想了想,指着竹林另一端道:“适才贫道走过之时望见有个穿着黑衣的人往那边走去,但未曾见到正脸,也不知是不是郡王要找 的。”
   九郎向那人道谢后,沿着竹林小径一直往北。这附近除了一座藏书阁外并无大殿,故此少有人来,九郎直走至小径尽头也没寻到双澄,正想返回原处,却见不远处有一扇偏门掩映于松柏之后。上前一看,那木门并未上锁,门闩也滑落一旁。
   打开门来,外面便是莽莽原野,原来这已是太清宫最北端了。
   他略一犹豫,反手掩上木门,朝着远处缓缓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