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纨绔娇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得极认真,说了一遍还不够,又仔仔细细地重复了一遍:“陛下,我一直都说,要娶的是永淳公主。”说罢,他更急了一些,竟然不顾王子的形象,不满嚷道:“你不能欺负我听不懂你们讲话,就偷偷摸摸给我换了王妃!”
这最后一句话,倒是流畅得很,还带着满满的委屈。
“这……”楚帝犯了难。
他可有些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而且王惠妃八成也是不大乐意的。
就在此时,楚帝背后的插屏旁,传来一道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楚帝便听到了一道别扭又娇气的声音。
“父皇,女儿,女儿……也不是那么的,不愿意……嫁给傻大……不,和亲般伽罗国,也没什么不好的。”
众臣皆惊,纷纷抬起头来,却见得那插屏后站着永淳公主。她穿着件翠蓝色水草纹宫装,挑金线的圆领上镶饰着一整圈的细白绒毛,衬得她那张小脸惹人怜爱。此时的永淳不见了往日的傲意,只是咬着唇角儿,面泛羞色,轻声道:“父皇,永淳愿意嫁。”
永淳公主心道:现在,她总算是明白麒阳哥有多好了。
怪不得麒阳哥特地叫她来这儿偷听呢,原来是怕王子背着她偷偷娶了别人。
麒阳哥真是个好人!
第48章 宝树生花
“父皇; 永淳愿意嫁。”
永淳公主一句话,便令在场众人皆惊。那柳贵妃面色红了又青,最后她轻哼一声; 别过脸去。王子则是露出了一张大笑脸,立刻迎上去; 道:“我就知道你愿意嫁给我。”
“我虽然愿意嫁; 但我好歹是一国公主; 不可让你随随便便就娶了去。”永淳一提裙摆,自楚帝身后的插屏走出; 娇柔的脸蛋上显露出一分傲色来,“你要想娶我; 先得办到我所说的事。”
她的语气绵软轻巧,似一阵柳絮。阿金朵王子虽不太精于汉话; 可却极喜欢听她说话。勿论她是骂自己“傻子”,还是嘀嘀咕咕地教训人; 说话的嗓音都似小鸟儿似的; 挠人心窝。
“这园子里有一棵树。我呢,想要在明天瞧见这树上百花齐放。”永淳裙角一曳; 转向侧面; 纤纤玉指指向园里的一棵大树。但见那树木足有合抱那么粗; 枝干参天;因着现下是冬日,这树上光秃秃的; 只余满目粗糙。
要树木在冬日开满花?
又不是梅树; 也不是开梅的时节; 这又如何办到呢?简直是天方夜谭。
楚帝听了,不悦地蹙眉,喝道:“永淳!家国大事,容不得你玩笑!王子身份尊贵,你不可戏弄于他,还不快快向王子道歉?”
若是这王子的心眼小一些,认定了永淳是在戏耍他,那可就麻烦了。
“这才不是玩笑!”永淳却道。她瞥向阿金朵,娇声道,“你不是说,为了我,什么都愿意做?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也不必来娶我了。”
这如同胡搅蛮缠一般的话,令楚帝愈发不豫了。他正想开口呵斥永淳,却听见阿金朵王子道:“我答应你!”
阿金朵王子丝毫没有被戏弄的不悦,甚至满面都是跃跃欲试之色。瞧见他这副模样,楚帝的内心忽然有了一道想法:若是这王子当真对永淳有意,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想到此处,楚帝便道:“王子也瞧见了,朕这女儿一向娇纵,爱戏弄人。王子要是娶了她,恐怕得忍受她这一身毛病。若是王子不嫌弃,那便按照永淳所言来做。”
柳贵妃听了,心有不甘,小声道:“陛下,永淳到底是一国公主,您如何舍得她远嫁?依臣妾之见,将那沈家的小姐嫁出去,才是上上之选。”
沈皇后耳朵尖,立即听见了柳贵妃的话,她冷笑一声,慢条斯理道:“贵妃,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永淳与王子郎情妾意,又极为匹配,你这样急巴巴地拆散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还是说,你对陛下的话有所疑议?”
沈皇后轻巧的一番话,就吧柳贵妃给堵住了。柳贵妃扯着袖角儿,勉强道:“妹妹自然不是这个意思。”但终究是有几分不甘,只得远远地瞪了一眼席上的沈兰池。
永淳自愿和亲,这求亲一事便算是有了眉目,也不用沈兰池烦忧了。待饯别宴罢后,几位朝臣便各自散去,花园里也渐渐安静下来。
沈辛固行至宫门前,将赏钱递给领路宫人。马车已牵来了,可沈辛固却并没有上车,只是寒着一张脸,久久立在夜色中,风吹得他斗篷猎猎作响。
“爹,夜里风大,还是早些回家吧。”沈兰池低声道。
“如今我与你二伯分了家,那柳家便不安分起来。柳妃有心针对你,这次一计不成,恐怕还会再生一计。”沈辛固望向自己的女儿,面上毫无柔缓之色,声音极沉,“若是要一劳永逸,恐怕得你嫁人才行。”
沈兰池闻言,心底亦是微微一叹。
她也想早日嫁给心上那人,堂堂正正地做他的妻。可家中事未毕,她又如何能走?若是嫁去了镇南王府,她便是陆氏的亲眷,次之才是沈家的女儿。一介出嫁女,是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护着娘家的。
不仅如此,那镇南王府命中也有一劫,容不得她乱来。镇南王手握重兵,要是让世子娶了如今的安国公府女儿,那必然会引来陛下猜忌。于镇南王府而言,无异于自毁长城。陆麒阳当了这么多年的纨绔,可不能因着她的任性而输掉一切。
“爹,哥哥不曾娶妻,哪能轮得到女儿?”沈兰池替父亲撩起马车车帘,笑道,“更何况,我还想在爹娘身边多多尽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柳妃有什么阴谋诡计,兰儿统统不放在眼里。”
见沈兰池如此豁达,沈辛固眉宇微松。他摇了摇头,敛去心底一分淡淡愧疚,上了马车。
因为他的优柔寡断,这个本该在掌心被宠着长大的女儿,吃了不少的苦头。如今他下定决心与弟弟分家,日后定会一改前错,好好护着自家妻儿。
***
次日,宫中便传来消息,说那阿金朵王子果真依照永淳公主所说,令那连片叶子都不曾有的树木开满了花朵。这等奇闻异事本就惹人好奇,永淳公主又有心炫耀,特意请了许多贵女入宫,因而,冬日的御花园中一时挤挤挨挨,涌来无数宫妃命妇、千金小姐。
永淳心里得意,想要炫耀一番,请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季飞霞、陆知宁、柳如嫣、沈兰池,她都不愿放过,死死巴着,一定要叫她们入宫来瞧这冬日开花的树。
沈兰池依言入了宫,可到了御花园里,却见得里头站满了人。陛下那满宫的妃嫔,无论得宠不得宠的,全部都来了此处;宫里外的郡王、王妃,也都纷纷赶来一观。整座御花园人声鼎沸,竟比白日的西市还要热闹上几分。
眼看着花园里人头攒动,翠雀金钗层层叠叠,沈兰池悄然止了步。
那么多人,她可挤不进去,还是别白费力气了。
可她到底有些好奇那株树木长得什么模样,心底不由有几分遗憾,只得站在远处的亭子里,微带落寞地瞧着那处挤挤挨挨的人群。
就在此时,沈兰池听到了一道温润声音。
“沈小姐,你不去瞧瞧那般伽罗人种下的树?”
沈兰池抬头,却见得不远处立着陆子响。他穿着身天青色锦袍,腰系玉带,通身皆是天家贵气。
发现沈兰池望向自己,陆子响便扬唇一笑,慢悠悠道,“听闻那般伽罗人为了求娶永淳,于一夜之间耗费无数珍宝。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男子能有这般心意,实属难得。”
他生的俊美如玉,既有男子英挺气概,又不失文质温雅。便是放在诸多容貌出众的陆氏子弟里,亦是最熠熠如星的那一个。
可这么俊美的二殿下,在沈兰池眼里却算不得什么。她一见着陆子响,脑海里就警觉地响起了一句话:柳贵妃看她不顺眼,还等着对付她呢。要是现在再惹上二殿下,那可不妙。
这样想着,沈兰池便起了身,朝亭外走去,道:“兰池挤不进人群去,便也不打算凑这个热闹,这就要出宫回家去了。”
“你这样早早地走了,永淳岂不是会失望?”陆子响轻笑了一声,温和道,“沈小姐还是去看一看罢。大不了,我带沈小姐一道去。”
陆子响刚说罢,便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微疑声音。
“二……二殿下?”
陆子响循着声,一转身,却看见亭外站着季飞霞。
在国宴上,陆子响阴差阳错与季飞霞定下了亲事。只不过,楚帝这两日才与季飞霞之父议及此事,还不曾在群臣面前宣布过他二人的婚事。以是,除了季飞霞与陆子响,此处竟再无第二人知晓这事。
这也是国宴后,季飞霞第二次见到陆子响。
在那之前,她与二殿下从未说过话,只是听旁人道,二殿下惊才绝艳、文武双全,极得陛下厚爱。如今,这样的二殿下却成了她未来的夫婿,她多多少少有几分小女儿的娇涩。
季飞霞心道,从前的自己虽对二殿下并无情愫;但二殿下是这样好的人,她也定然会在日后对他心生恋慕。
“二殿下也来看永淳公主的宝树么?”季飞霞微攥袖角,柔声问道。
“是。”见季飞霞来了,陆子响便移了目光,声音愈发温柔。
趁着这个时机,沈兰池连忙起身,匆匆告退,去了御花园的别处。
她走得快,陆子响再回头时,却只能看到她的一道远远背影了。想到沈兰池方才坐在亭中时的娴静风姿,陆子响微露笑意,目光柔和。
“殿下是在笑什么呢?”季飞霞仰起头来,鼓起勇气,问道。
“我是在想,如今这宫中恰有一人,合我心意。兴许在别人眼里,算不得绝色美人。可在我眼中,却是国色天香。”陆子响微阖了眼眸,叹道,“只可惜近在咫尺,却如隔水月,碰不见也摸不着。”
季飞霞的面孔悄然一红,飞速地低下了头去。
沈兰池离得远了,花园之中的喧闹声渐渐散去。她想,既然那些郡王、命妇都在这宫里凑热闹,陆麒阳这等闲人,没道理不来。于是,她便索性四处张望起来,想要寻找到陆麒阳的身影。
好不容易,她才找到了陆麒阳。
可世子爷所在的地方,却不是那么的对劲——他坐在一棵大树的低枝上,双腿一摇一晃的,正远远眺望着人群最繁拥处。
“世子,宫中规矩森严,你这样爬到树上去,也不怕被人教训?”沈兰池仰起头,朝着树上喊道,“当心一会儿王爷过来了,又要罚你提水桶。”
陆麒阳听见她嗓音,低垂了眸光。见枝丫间露出她白皙如玉的面庞,他便扬眉轻快一笑,道:“爬到上边来,就能将那傻大个的树给看的一清二楚。你要不要上来?”
沈兰池虽口中嚷着“被人教训”之类的话,可她却也是想看那棵树的。于是,她撩了袖口,对陆麒阳道:“我一个人爬不上去,你不下来帮帮我?”
闻言,世子摇了摇头,嘟囔了一句“小麻烦鬼”,便直直从树枝上跳了下来。待站稳后,他拍拍手,蹲下身子,对沈兰池道:“我抱你上去。”
他自幼习武,一身力气,毫不费力地就托起了沈兰池。
沈兰池扒着树干,蹬了一会儿脚,才七手八脚地爬了上去,坐稳了身子。陆麒阳怕她摔下来,便只是站在树枝下,伸手推扶住她的腰。
女子的罗裙垂落下来,色泽轻俏,如春日的花朵。他仰起头,便看到沈兰池眺望着远处的侧颜。她额间有一缕细碎鸦发,挠着眉心肌肤;细长眼睫一扇一合,如一柄扑萤小扇。
“好看么?”陆麒阳问道。
沈兰池目不转睛,道:“好看。”
那人群最深处,是一棵足有合抱粗的大树。树上缀满了各色宝石,形如花朵,绮丽多姿。日头一高,那满枝珍宝便熠熠生辉,一如佛前宝台,令人叹为观止。
“这可要花费好大一笔钱,那般伽罗国的傻大个也真是舍得。”陆麒阳轻嗤一声,又道,“若是你也喜欢这样的树,待来日你嫁了我,我便也弄一棵来。”
“瞎说什么呢?”沈兰池依旧望着那树,口中道,“我可不需要这样的东西。‘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听过这句话没?”
陆麒阳听了,笑了一声,不再言语。
***
阿金朵王子为永淳公主制作宝树的故事,一时在京中传为美谈。永淳出足了风头,便履行诺言,答应嫁给阿金朵王子,和亲般伽罗国。
她倒是嫁的爽快,可她的生母王惠妃却是十万个不愿意。
那般伽罗国地远人陌,又语言不通,永淳嫁过去,只怕是会吃尽苦头。纵是有王子疼爱着,可男人的疼爱又能值几个钱?王惠妃在陛下身旁待了这么久,早就清楚明了男人容易变心的本性,一点儿都不愿意永淳愣头青似地嫁给一个外邦人。
可国事当前,陛下有心与般伽罗国交好,自然是不会拂逆王子的意愿。眼看着和亲之事就要尘埃落定,王惠妃急得团团转,决定去求广信宫的柳贵妃开口帮忙。
她到了广信宫,却不曾见到柳贵妃,只见到了二殿下陆子响。王惠妃心想:这二殿下乃是柳贵妃的亲生子,求他与求那柳贵妃没甚么两样。于是,王惠妃便恳请陆子响帮忙,去陛下面前进言一番。
“我是万万舍不得永淳远嫁的。永淳也是二殿下的亲妹妹,想必二殿下也舍不得。”王惠妃拿帕子擦了擦眼角泪珠,哭道,“还望二殿下帮永淳多说两句。”
陆子响听了,安抚道:“惠妃娘娘不必着急,子响愿在父皇面前进言。只不过,父皇是否会采纳子响之言,这不好说。”
王惠妃擦净了眼泪,心底大石已落了一半:“二殿下如此受宠,陛下定然会考虑一二。有二殿下一言在此,我便放心了。”
说罢,王惠妃便离去了。
陆子响目送她离开,唇角温雅笑意渐渐散去,眸中墨色愈沉。
若是永淳不嫁,那嫁的人就会是沈兰池。
沈兰池不可能离开他的掌心。
所以……
和亲之人,只能是永淳。
陆子响这样想罢,便去了楚帝的书房。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永淳和亲之事便如此敲定了下来,只等着过了年,楚国将公主送去。次日王惠妃再得知此事时,心痛难当。可到底木已成舟,她却是不能再说什么了。
般伽罗国的使臣在楚京游历过一番后,终于离开了这繁华的京城。
一桩事毕,沈兰池心头微定。
陆子响没有昏迷在床,也不会在之后轻易遇刺身亡。看来,她至少能好好地过了这个年关。如今冬色渐深,天气一日寒过一日;安国公府里头,已早早开始做起了过年的准备。冬季的厚衣也早已裁好,初雪一落,便可拿出来派上用场。
……应该能顺畅地过了这个年,吧?
沈兰池想错了。
这日晨起,她便听见某处传来一阵嚷闹之声。
纵是冬日惫懒,她困意十足,也被这争执的声音闹得再睡不着,只能起身。待梳洗过后,她招来丫鬟,询问外头是出了何事。
碧玉与绿竹面面相觑,小声道:“是二夫人她又来闹了。这一回,竟将宗家那边的族长请了来,说是要让族长评理,论一论家业当由谁来继承,都闹到国公爷面前去了呢。”
沈兰池听了,微微惊诧。
他们安国公府这一支沈家,乃是分家中的分家;因数代前出了头,做了国公,这才成了整一族里举足轻重的大户。所谓“宗家”的那一支,现在也要仰仗着安国公府的鼻息过活。正是靠沈大老爷给的荫蔽,宗家才在在京城附近的青山镇上,做着头一等的大户人家。
肖氏为了争权夺势,竟然鼓动了宗家人来到京城,这可真是厉害极了。
虽然这一招算是“出其不意”,可沈兰池却觉得肖氏有些蠢了。那宗家的族长一家子,都是要靠着她爹沈大老爷吃饭的人,哪会和安国公府对着干?且嫡长子承家乃是天经地义,二伯又有什么可争的?
“走,看看去。”沈兰池披了件斗篷,携着丫鬟,就朝祖父的寿松院去了。
到了寿松院,就见到肖氏一脸愤愤地站在院里,尖声争辩着什么。她身旁站着个五短身量的老头,微微发胖,乃是宗家的族长,沈庆。
没有见着沈辛殊,兴许这一回是肖氏瞒着他,自个儿偷偷摸摸来的。
“族长只怕是不知道!这沈辛固根本就不是沈家的嫡长子,也不是那吴夫人的亲生孩子!”肖氏大声嚷道,“只不过是记在正室夫人的名下,又哪能和真正的嫡子一个样儿?这安国公府,本就该由我家老爷来继承!”
沈庆本是个菩萨面孔,性子也是慢吞吞的,只会和稀泥。听到肖氏这样火冒三丈,沈庆便挤出一团和气笑脸来,道:“哎呀,二夫人,我也知道你日子过得紧巴,但是这事儿没头没尾的,还是不要乱说为好。”
“什么没头没尾的?”肖氏瞪沈庆一眼,嚷道,“我可是特意将娘当年的房中陪嫁都找了来,亲自问了此事呢!做不得假!”说罢,她便推出了身旁一个鬓带霜色的妇人来。
肖氏口中的“娘”自然是沈瑞的夫人吴氏。只不过,吴氏早早过世,肖氏嫁进来的时候,上头已经没有婆母了。因而,这声“娘”喊的极是别扭。
“吵什么吵!”却见房门一开,沈辛固从里头大步跨出,喝道,“爹还在病中,弟妹就这样大吵大闹,像什么样子?”
“这安国公府本来就该是我家老爷的家业,公爹将家业给了你这贱籍女之后,又算是什么事儿?”肖氏看到沈大老爷,完全忘了从前这位长兄待他们夫妇二人有多宽厚,满心满眼都是怒火,“今日我偏要替我家老爷讨个公道!”
竹儿成了废人,桐儿毁了容,如今他们这一房又被从安国公府分了出去。新仇旧恨,今日就一块算算!
“公道?”沈大老爷冷笑一声,“今日二弟不在,我猜这是你自作主张,瞒着二弟偷偷摸摸前来。”
“那又如何!”肖氏高声道,“总比你鸠占鹊巢要行的正、坐的端!”
“你以为爹将家业给我,只是一时糊涂?”沈大老爷负手,冷眼打量着肖氏,“同是闺阁妇人,我夫人就比你聪明的多!当年爹替二弟定下这桩亲事,真真是失策。”
听沈大老爷如此嘲讽自己,肖氏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尖声道:“不是一时糊涂,又能是什么?你本就只是个身份卑贱的庶出子,又怎能霸占这安国公府的家业!”
“你进来,到爹床前来。”沈大老爷怒哼道,“你不是要问缘由?那我便在爹面前仔细与你说清楚。”
肖氏闻言,有些畏惧,却还是壮着胆子入了房间,到了沈瑞的病榻前。
帷帐里的沈瑞半支起身子,问道:“是老二家的来了?”
“爹,是玉珠来了。”纵使心里头气急了,可在脾气难以捉摸的沈瑞面前,肖氏还是得做出一副乖顺的模样来。
“你想问我为何将这家业给了老大?”病榻上的沈瑞咳了咳,嘲道,“就怕你听了,回去便要与我那儿子和离。原本我是想替老二遮掩着,让你夫妻二人都畅畅快快过一辈子的,谁料你不要那安稳日子,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老头儿我也只能直说了。”
“爹,你这是何意?”肖氏心底微微有些不安,“我家夫君再不济,也是您的亲生子,是那高夫人的嫡亲儿子呀!总比这烟花女子的孩子要来的身份高贵!”
“说来,也是我的错。”沈瑞冷嗤了一声,道,“真正的固儿,原本已经被找到了。那年,眼看着就能将固儿接回家,与父母兄弟团圆,可我却按捺不住,将此事告诉了殊儿。……呵,这下好了,固儿是真的回不来了。”
沈瑞的几句话,却令肖氏陡然怔住了。
第49章 爵位之争
“那年; 眼看着就能将固儿接回家,与父母兄弟团圆,可我却按捺不住; 将此事告诉了殊儿。……呵,这下好了; 固儿是真的回不来了。”
病榻上的沈瑞; 缓缓说了这句话。
沈辛固心知; 父亲沈瑞口中的话并无作假,尽是实话。
他作为沈良来到安国公府的第五个年头; 外头传来消息,说是大少爷沈辛固找到了。吴夫人自然是欣喜若狂; 终日念叨着要早日将长子接回家来团圆。
沈家惹了不少江湖人,为防止江湖人寻仇; 找上流落在外的大少爷,沈瑞将这事藏得极好;可他终究却按捺不住; 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次子沈辛殊。沈辛殊没什么玩伴; 只有沈良这一介伴读在旁。有什么话,也是头一个与沈良分享; 因而; 沈良也知道了这事。
沈良虽对吴氏没什么好感; 可却是打心底替沈辛殊这个弟弟感到高兴的——沈辛殊从来都说“想要个长兄”,沈良身份卑贱; 算不得什么正经长兄;但那沈辛固; 却是他的一母兄弟; 乃是真真切切的长兄。若是沈辛固回来了,想必沈辛殊也不会如此寂寞了。
“若是大少爷真的回来了,想必夫人和老爷都会很高兴。”沈良对沈辛殊道。
“阿良高兴么?”沈辛殊问自己的伴读。
“自然是欢喜的。”沈良答道,“少爷能有自己的亲兄长在身旁,日后便不会孤独了。”
“是么?”沈辛殊立在窗前,年少面孔上有一分少见的沉郁,“听闻我那亲大哥,就算是被卖去了其他地方,也是命好的很。如今他饱读诗书,正等着考取功名。”
“那也是喜事呀!”沈良道。
“是啊。”少年沈辛殊望着窗外春景,淡淡道,“他若回来了,爹必然会将这国公府的家业交给他吧。”
沈良虽没有回答,可心底却说了声“自然”。
沈瑞只有三个儿子,他沈良身份卑微,是一辈子都见不得光的。在沈辛殊面前,沈良便如蜡烛台下的融脂似的,与沈辛殊有着天上地下之别,更不可能继承爵位。
如果沈辛固不回来,那这安国公府就是沈辛殊的。可饱读诗书的嫡长子回来了,那便不好说了。
那时的沈良,其实不太懂沈辛殊的言外之意。在沈良眼中,沈辛殊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无论安国公府是不是由沈辛殊来继承,这都已经足够了。
那时是春日,百花盛开。楚北冬日的融冰破了,江潮高泛。沈家派了一条船,去迎接大少爷回京。
谁料到,那条船却在江上遇到了一伙水寇,整艘船被洗劫一空,沈辛固也不知所踪。
寻寻觅觅一月有余,沈家人才在附近的城镇里寻到了沈辛固。他被水寇打了一顿,丢到了附近的城镇里。因为身上没钱,又一身伤病,沈辛固只得躺在破庙之中乞食为生。不巧的是,那年恰好疫病横发,沈辛固也染上了病。纵是找到了,可沈家人却一时不敢让他入京了。
沈辛固自幼颠沛,身子本就弱,这时疫又没有什么好方子能治,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人便没了。吴夫人听闻此噩耗,当即心疾发作,也匆匆地去了,膝下还留了个刚会记事的女儿。
沈瑞陡然遭遇两重打击,整个人便有些不对劲。从前贪爱的显耀门楣,在他眼里忽而变得轻飘飘的,再也不重要了。思来想去,沈瑞觉得那伙水寇罪该万死;以是,他发了狠,要将这水寇尽数剿灭。
最后,江上的水寇确确实实被他扫了个一干二净,可那水寇嘴里却吐出个惊天消息来——要他们这样干的,便是安国公府的二少爷沈辛殊。
沈辛殊倒也不是存心要沈辛固的命,只是叮嘱水寇装模作样地将沈辛固打一顿,不可伤及筋骨,再将他赶回从前养他的乡野去。
沈辛殊想的周到,甚至还着意准备了一袋银钱,方便沈辛固赶路之用。只是水寇凶恶,又不守信用,不仅将沈辛殊准备的银钱一并吞了,还把沈辛固打了个半死不活,以至于沈辛固行动不便,只能躺在破庙之中,又染上了瘟疫。
沈瑞得知此事,心下如何,自不必多说。
当年的下人们不知内情,只知道二少爷在中庭跪了整日整夜,都不曾起来。春寒尚未褪去,夜里天冷,沈辛殊险些跪坏了一双腿,都没能换来沈瑞的露面。
吴氏的白事办完后,沈家宗族便寻思着再为沈瑞找个续弦。只是沈瑞却像是豁然看开了一般,再也不想娶妻了,只说这京中利禄耽误事,他日定要出得京城去,做个自在人。
沈辛固病死的消息,宗族里的人并不知晓,还道大少爷不曾找回来。沈瑞索性将沈良唤了出来,说他便是刚刚找到的沈辛固,是沈瑞的亲生儿,日后会继承安国公府。
沈良乍一得知,惊诧非常。他自认身份卑微,不敢有所妄想,立即向沈瑞回绝此事。只是沈瑞却下定了决心,不可悔转。
“殊儿对我说,他并非是无情之人,他待你也是真情实意,将你当做亲大哥。他只不过是怕固儿回来了,挤占了你的位置,这才想要将固儿赶回去。”沈瑞冷笑一声,“既然他这么说了,我又怎好不顺着他的话来?若他是真心实意,就合该替你高兴!”
一时间,沈良无所适从。
他倒不是真的相信沈辛殊口中的言辞,反而更觉得他沈良不过是沈辛殊的一个借口。
饶是如此,那又如何?那少年救了他两回,也确实曾真真切切待他。
沈良啊沈良,当日你发过誓,若是出人头地,必然要好好回馈沈二少爷的恩情,如今恰是时候了。若是知恩不报,那便有愧为人了!
自此,沈良便改名做了沈辛固。沈瑞只对外人说,长子已被找了回来,便是这个面貌极是肖似自己的少年。恰好沈良也精于学业,与沈辛固那“饱读诗书”的名头对的上,族人皆无有质疑。
沈辛固本是个卑贱子,却忽然担起了这安国公府的前程,心底不可谓不惶恐。所思所想,仅剩下一句——他定然要回馈父亲之恩,令这安国公府更上一层;也亦要护好家人,照拂那有多番救命之恩的弟弟。
星移斗转,白驹过隙,已是近三十年匆匆过去。
沈瑞的病榻前,肖氏的身子颤个不停。
她原本是有备而来,只等着将沈辛固的低贱身份昭之于众,给自家老爷讨一个公道;却未曾料到,她竟从沈瑞口中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纵沈辛殊当年是无心杀人,可那真正的沈家大少爷,确确实实是被他害死的。有这么一桩事儿在,国公爷的心底又怎会毫无芥蒂?看来,这爵位是毫无希望了。
想到此处,肖氏的面色一阵灰败。
“原本一辈子都不会有人问及此事。我有心给他留个面子,也好让你夫妻二人过富贵顺遂的日子。谁料到他却贪心不足,终究是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沈瑞摇摇头,叹息一声,道,“老二家的,我也不好为这次子开脱什么,你若是想要和离,老头子也是答应的。”
肖玉珠愣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好。
什么和离不和离的?这事儿哪有这么重?
高门大户,又有哪家不是尔虞我诈、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