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嫡_莞尔-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明纱咬了咬嘴唇,此时被傅明华一句话说得有些慌乱,再加上之前又候了一个时辰,早等得心烦意乱了。
  她心思虽然也算深,可毕竟年纪还小,这会儿一乱之下便沉不住气。上半身朝傅明华倾去:“大姐姐可还记得,祖母邀汤阴县伯府的杨姐姐前来府中做客了?”
  傅明华一听这话,眼珠就朝她方向转了转,嘴角微微勾了起来。
  江嬷嬷猜得果然不差。她确实是为了杨氏而来的。
  “自然记得。”傅明华点了点头,将手里的茶杯搁到了桌上,发出‘嘭’的一声轻响。
  她捏了帕子压嘴,傅明纱就咬了咬唇,目光落在傅明华那只绣了两朵红梅的洁白帕子之上:“祖母像是对杨姐姐十分喜欢的模样。”
  说完。傅明纱不见她回答,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想要去看傅明华的神情,却不想傅明华正望着她微笑,她目光正巧对上傅明华的眼睛,一时之间傅明纱想也不想,便怯生生的低垂下头来。
  “来者是客,祖母自然是得热情一些的。”
  傅明华看傅明纱神色躲闪的样子,眼皮垂了下来,傅明纱终究还是急了:“依我瞧。不像是只欢迎她前来做客的,倒像是……”
  她说到这儿,顿了顿,似是要等傅明华问下去。
  可让傅明纱有些失望的,傅明华却像是对此事丝毫都不好奇。
  一瞬间傅明纱心里说不出的愤怒与绝望来。
  如果她猜得没错,傅其弦要再续弦了,傅明华虽没有母亲,可好歹她还是府中嫡长女,‘谢氏’虽死了,可也给她留了不少嫁妆的。
  可是自己呢?她的母亲根本靠不住。更不要提傅其弦心中压根儿就像没有她这个这女儿!
  她嫁妆不多,往后白氏若是不管她,她的婚事便捏在杨氏手里。
  如此一来,母亲地位卑微。自己又哪里能嫁得到什么好人家去?
  傅明纱握紧了拳头,强忍着心中的怨愤:“倒像是祖母瞧中了她,要将她迎进门的。”
  说到此处,傅明纱做出好奇的样子:“可是我们府里,最多的也不过就是钰哥儿,可他年岁比杨姐姐还小。莫非……”
  傅明纱顿了顿:“大姐姐与杨姐姐说过话的,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不论什么消息,到了那时自然知道。”傅明纱气不过她这回答,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勉强了。
  又说了两句站起身来,末了想向傅明华借点儿缎子好裁裙子。
  “莫非府里短了你的份例?”
  傅明华扬了眉毛,问了一句。
  开始傅明纱还没反应过来,等到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时,顿时就感觉脸颊烫得厉害了。
  以往她向傅明华借东西,还没有一回被拒绝的,此时一旦被拒,她脸上也挂不住,便吱唔了两声,看傅明华还要再说,连忙找了个借口便告辞了。
  她这一走,傅明华便勾了勾嘴角。
  倒也不是心疼被她借走的东西,但傅明纱此人不可深交,太过功利。
  梦里‘傅明华’真的爱护过她,帮助过她,可她后来嫁了山西都乐侯府庶三子,夫君考中进士,带她赴任时,她也没念过梦里的‘傅明华’半点儿好处的,反倒是在后来谢氏死后,与傅明华划清了界线。
  现今同样也是如此,借些东西倒罢,此时竟然想撺掇着自己去往人刀尖上撞。
  上巳节嘉安帝在牡丹亭设宴,崔贵妃则宴请命妇与各家娘家。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颇受嘉安帝宠爱的容妃并没有随同嘉安帝前往牡丹亭。
  宫里丁点儿的小事,在众人眼中便被无限的放大。不少人都猜测,这是不是容妃已经失宠的信号。
  长乐侯府的马车到了牡丹亭外,汤阴县伯府的赵氏已经领着女儿,候在了牡丹亭前。
  看到赵氏母女,白氏脸上露出笑容来,打发了几个孙女自个儿前去玩耍。
  傅明霞等人此次学乖了,牢牢跟在傅明华身边。
  钟氏看女儿有些意动的样子,便打发了傅明雅和傅明娜跟着傅明华去玩,而将傅明月留在了身侧。
  进了牡丹亭的牌坊,前方便是正门,正门的门牌上有先帝当年亲笔手书的‘牡丹亭’三个熨金大字。
  下了阶梯,便是一条又长又宽的干净道路直通前方巍峨的园门了。
  园门极宽,以五扇拱形大门并排而成。
  此时正是牡丹花开得正好的时节,两旁种满了各式牡丹,姹紫嫣红,十分好看。
  几人下了台阶,便远远的望见不远处园门之下,一群人似是在说笑,只是隔得远,看不大清楚。
  
  第一百零八章 心仪
  
  原本离几人远远的傅明霞领了二房的几个娘子与三娘子傅明珠不屑往这边看,可是此时却连忙朝前走来。
  “那似是,卫国公府的贺夫人。”
  傅明珠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听了这话,傅明霞想也不想便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她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被傅明霞瞪得有些委屈,却又强忍住不敢说出来。
  傅明华看了一眼,确实认出了贺夫人顾氏,她在与人说话,注意到这边的目光,转过了头来。
  看到走近的傅家姐妹时,顾氏目光落到了傅明华身上,嘴角边露出淡淡的笑意。
  走得近了,傅明华才看到与她说话的,是顾饶之的夫人魏氏。
  这魏氏出身柱国公府,是魏敏珠的姑母,同时也是顾喻谨的母亲。
  此时看傅明华等人走来,她转了身体微笑着打量几个少女。
  与年纪相仿的贺元慎一样,顾喻谨也未娶妻,魏氏丈夫虽任洛阳太守,但除了顾饶之父亲死时以国公礼下葬之外,顾家如今并无爵位,若是能娶勋爵之家的女孩儿为妻,恰是正好。
  一个有名,一个有权势。
  “见过贺夫人、顾夫人。”
  傅明华向两人行了个礼,一旁的魏氏冷眼望着,嘴角边的笑容不及眼里。
  “快些起来,怎么这样巧,我在这里与嫂嫂说话,便恰好遇着你们,当真是缘份。”顾氏上下打量了傅明华一眼,忙挽了她起来,这一抓住便没有再松开手,反倒拉了她往里走,以示亲近。
  站在傅明华身侧的傅明霞一看这情景,顿时脸色一变,眼中泪珠就开始滚动了。
  她深怕被人瞧见,忙将头低垂了下去。
  魏氏见这情景,知道顾氏恐怕是看中了傅明华。她眼中闪过冷色,笑容顿了顿,也就提了裙摆也跟了进去。
  进了门坊之后,园中一丛牡丹之前。穿着米分色襦裙的少女正拿了团扇半遮了脸赏花。
  顾氏进来之时,那少女身旁的嬷嬷提醒了她两句,她才转过了头来,露出了苏氏那张含羞带怯的温柔面庞来。
  若说是旁人在此巧遇贺元慎的母亲也就罢了,可偏偏是苏氏。傅明华不相信她是无意为之。这也实在太过巧合了!
  她看到贺夫人的一刹那,便低垂了头,朝这边快步走来,温声向众人请安问礼。
  傅明霞想起上回马车之上傅明华跟她说的,让她小心苏氏,此时看苏氏的目光中不免就带了几分敌意。
  “可是打扰了小娘子赏花?”
  顾氏含着笑意,问了苏氏一句。
  苏氏自然是摇头:“牡丹之美,在于雍容华贵,贺夫人与顾夫人之华贵犹如牡丹,自然是不赏了。”
  听了这话。顾氏忍不住便笑出了声:“真真儿嘴甜。”
  苏氏一来,便哄得顾氏与魏氏笑不拢嘴。
  傅明华对贺元慎不如苏氏那般执着,此时也不想坏她好事,便有意落后一步,很快便跟贺夫人与魏氏之间拉出距离。
  傅明霞之前担忧傅明华与她争抢贺元慎,此时却见她不慌不忙,似有意让苏氏占了鳌头,不由有些着急,伸手拉了她一把,下巴往前一点。恨恨的就道:“惯会甜言蜜语,哄得人团团围。”
  傅明华却像是没听到似的,傅明霞说完,见她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最终仍是着了急,心中恨恨的骂傅明华,快步朝顾氏追了过去。
  她这一走,傅明珠等人也忙不迭的跟了过去。
  看这几人已经找到了目标,傅明华索性落了后,在顾氏等人进牡丹园时。便告了退。
  顾氏本来还想留她,傅明霞却恨不能傅明华走快一些,见贺夫人要拦,连忙就道:“这里景色优美,夫人来此多回,定是知晓哪里最是好玩,也使小辈们长长见识。”
  傅明霞这样一说,顾氏到嘴边的话也就咽了回去,一行人走得远了,傅明华看到前方有四方翘角凉亭正建在陡壁之上,中间摆了石桌小椅,上面还画了棋格。
  若是胆子大些,只要不害怕低头便能看到悬崖,坐在上头便能将整个洛阳山水尽收眼底。
  她坐了下来,一副暂时不想离开的样子,这里位置偏僻,若是她要在此处消磨一会儿时辰,干坐着也是无趣。
  江嬷嬷离开了凉亭,马车之上有棋盘与棋,她准备回去取。
  碧云取了斗蓬替傅明华披上,江嬷嬷前脚刚走,江都侯嫡女苏氏便领了下人过来,傅明华看了她一眼,她顿了顿,径直朝这边走来。
  吩咐了丫环站得远些,她上了凉亭,一来便被风吹得一个哆嗦,朝傅明华对面的石凳坐了下去。
  “傅大娘真是好兴致,不喜逛园子,偏偏躲在了这里。”
  傅明华看了她一眼,苏氏嘴角含笑,目光不偏不倚的与她对上,半晌之后都没人将头转开。
  “苏娘子不也是好兴致?”
  苏氏脸色微微一变,却很快的回过了神:“你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傅明华微笑着,轻声反问。
  苏氏扬了下巴,背脊挺得笔直,看了碧云等人一眼,傅明华想起容三娘,笑了笑,示意碧云等人先出凉亭。
  “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我对季昭有意,他是我的!”苏氏毫不委婉的将自己的心意说了出来,再没有之前伪装出来的温婉可人:“你明明有讨好贺夫人的机会,却躲在此处,反倒是你家那些蠢东西缠了季昭母亲不放。”
  傅明霞等人她不放在心上,可若傅明华也有意要与她抢贺元慎,苏氏觉得真有些麻烦。
  她不将容三娘与其他缠着贺元慎的小娘子看在眼中,更瞧不起傅明霞等人,却觉得傅明华若也有意于贺元慎,当真是棘手之极。
  贺元慎有意于傅明华,傻子都瞧得出来,那个少年实在太不会隐藏心意,所以容三娘才会迫不及待的冲傅明华身边的丫环下手。
  可是她没有这么蠢!
  “你心仪他什么?”
  傅明华看着苏氏,不答反问。
  “贺元慎并非良配,实在太过多情,未婚之时尚且姐妹不断,可想而知婚后也改不了这德行。”
  
  第一百零九章 提醒
  
  她不怕苏氏将这话说与贺元慎听,苏氏并不是这样蠢的人。
  若是换了旁人,恐怕傅明华不见得会这样直说,可苏氏不一样,她爱贺元慎,绝不肯将这话学与贺元慎听,使他往后心里都能记得住自己。
  不管这记住是好的还是坏的,看她这吃醋的样子,恐怕是恨不能贺元慎心里只有她一个人。
  苏氏抿了抿唇,有些意外她这样直接,片刻之后却道:“我心仪他什么?”
  她抿嘴一笑,“我心仪他温柔如水,我母亲早逝,父亲另娶,在我的一生中,对我最温柔的就是他了!”母亲早逝,西都侯对她不闻不问,“我父亲对我不闻不问,任何事情都需要我自己去谋划,想要的都是我自己拿,但季昭不一样。”苏氏脸上露出浅浅的红云:“他凡事为我考虑周到,从不对我说句不。”
  正因为如此,她知道贺元慎性情,可是她却仍被他所倾倒。
  “我不开心时,他会哄我开心,他那么温柔,从来不会对我说一句重话。”苏氏眼神柔软,似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
  说了半天,又见傅明华没有半点儿动静,她觉得有些不对抬了头看傅明华,就见她嘴角微勾,眼中全是冷淡之色。
  “你怎么知道,男子无情,比多情更伤人?我不为他容貌倾倒,却独舍不得这份温柔。”苏氏眼中闪过势在必得之意,“我只想要他,若谁要跟我抢,”
  说到这儿,苏氏的声音渐渐轻了些,但话中已经透出了狠色。
  傅明华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苏氏却定定的望着她,显然是要她给个答案。
  “世子学识渊博,谈吐优雅,家世显赫。性情温柔,”傅明华说到这儿,看了苏氏一眼:“与苏娘子正是天生一对。”她自己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苏氏只贪图那丁点儿温柔。往后不知得为此付流多少眼泪。
  想起梦里那对人人称道神仙眷侣的夫妻,再想起后来贺元慎得了功名,如锦上添花,那时他的美貌风流令人津津乐道,唯一谈起苏氏的。便是懂事识大体,以及大方不嫉了。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苏氏坐了一会儿,站起了身来,居高临下望着傅明华:“我原本应该感谢你,谢你成全美意。可是你瞧不上季昭,我也不能与你成为朋友。”
  傅明华转过头,对她这话只是弯了弯嘴角,转而朝亭外洛阳大好山水望去,苏氏出了亭。丫环替她披上了披风,她转过了头来,看着傅明华,一双大眼中渐渐泪水就弥漫出来了。
  之所以苏氏对傅明华额外看重,除了是因为贺元慎对她有那么点儿意思外,也有傅明华与她经历颇为相似的缘故。
  她总觉得,像自己一般母亲早逝的娘子,对于那点儿温暖会紧紧抓住不放的。
  苏氏总觉得,傅明华应该也像自己一般,对贺元慎势在必得。可她没有,这种感觉让苏氏有些愤怒,又有些狼狈。
  脚步声响了起来,凉亭中好似又有人来了。
  可苏氏才刚走。莫非江嬷嬷回来了?可江嬷嬷不应该给她如此沉重的压力感觉。傅明华转了头,就见已经许久不见的三皇子燕追站在了凉亭之外,一身银色锦袍被风吹得有些鼓起来了。
  每回见燕追,他都好似更高了些,不知是不是少年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总是长得快的缘故。
  傅明华正要起身,他却进了亭中来。坐到了她面前的凳子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
  “无意卫国公府的长子?”
  他也不过十六七,可脸上却丝毫不见稚嫩之色。
  傅明华听他这样一说,便知道他看到了苏氏前来之事。
  她想了想:“卫国公府世子姿容过人,性情温和,”
  “只是,未免太好了。”贺元慎不懂拒绝,就如苏氏所言,他待人温柔如水,对女子尽心尽力,有人相求便竭力办到。
  想起那时丹阳郡主出嫁之时,在定国公府感受就更为直观,那时在她坐上凳时,贺元慎还掏了帕子擦了又擦。
  这样的体贴细微,温柔小意,尤其长得那般好,自然便更受女子喜欢了。
  当初阴氏设宴之时,傅明霞被自己吓得摔倒,不就是他温柔扶了她起来,才使傅明霞至今癫狂吗?
  “莫非娘子喜欢不好?”
  傅明华眉心微微皱出浅细的痕迹来,燕追这样不带名姓,不带排名的称呼她,显出几分亲近。
  可她转了转眼珠,燕追又像是并无其他意思的模样,倒像是她想多了。
  而且他问的话太过不适宜,傅明华暗自在想,莫非他这样问,意在往后要为自己寻个夫家?
  只是不论是与这位三皇子仅有的几次打交道,还是从他面相来看,他脸颊消瘦,嘴唇极薄,一看便知是无情之人,不像是要如此好意的。
  她手指轻轻牵了牵自己的披帛,燕追看了她一眼:“卫国公府世子容姿出众,那依娘子来看,我又如何?”
  傅明华有些意外的抬眼看他,连动作都僵了僵。
  燕追却微笑等她的回答,她低垂下头:“殿下自然是龙凤之姿,雍容尊贵了。”
  她这回答,中规中矩,燕追不知听过多少回了。
  燕追垂下了眼皮,点了点头。
  “好话未必见得是好。”他意有所指,傅明华正要开口,燕追又道:“元娘,你所谓的,贺氏长子未免太好是何意思?”
  傅明华不知他为何会对贺元慎这样感兴趣,她捏了帕子掩了嘴角,心里思量燕追总要谈起贺元慎的意思。
  莫非他有意要重用贺元慎?
  只是贺家并未衰落,贺元慎最多考个功名,将来为他人参锦上添花。
  更何况他并非惊艳绝才之辈,若要用他,不如另择他人了。
  她舔了舔嘴角,不动声色的提醒:“世子固然好,可是看样子志在风流写意的人生,而非仕途。”
  说到这儿,她看燕追笑了起来,笑得肆意张扬的模样,眼中似是都盈满了流光。
  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得他欢喜了。
  
  第一百一十章 只求
  
  傅明华做出恭顺的样子,垂下了眼皮,掩住眼中疑惑之色:“世子太过多情。”且贺元慎意志不坚,这样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
  像他这样多情的人,又耳根子软,极易毁在女色之上。
  燕追笑出了声,他听得出傅明华话里的提醒,眉间神色飞扬。
  傅明华对贺元慎无意,她这样冷静,说出贺元慎优劣,这让他有些愉悦,目光又有些深沉。
  说起贺元慎时,她眼神坚定并不躲闪,证明她的性格坚定。
  可她能不受贺元慎引诱,就证明她不会受其他人轻易诱惑。
  他搁在石桌上的左手拇指与四指轻轻捻动,沉吟半晌:“若是贺元慎不成,在元娘眼中,觉得谁才华更甚?”
  燕追明白傅明华误会了他的意思,却不动声色的打听。
  “前些日子,听靖王府柳郎君曾言,陇西太守姚焕致荐一个姓陆的读书人。”傅明华看燕追目不错睛的盯着她看,不由轻声道:“据说出身寒门,却能得姚大人赞赏,连靖王府的人都要避他,可想而知,才能出众。”
  燕追原本只是随口一问,想探探她心里的底,却没想到她一张嘴,倒真说了一个人。
  陇西有望族王氏,却没有姓陆的名门。
  后又听傅明华说起这有识之士乃是出身寒门,倒是点了点头。
  只是最近他一心扑到军中,想要进入幽州任职,倒是忽略了一些小道消息。
  能被傅明华提起,这姓陆的,莫非有什么过人之处?
  “姚焕致?”
  他轻喃了一声。之前还有的几分旎旖心思顿时散了,一双长眉缓缓皱了起来。
  “不错。”傅明华知道自己一提,他必定就会上心。
  说起这姚焕致,也是颇有来头。他是燕追身侧的第一谋臣姚释的子侄后辈,文才也是风流,当初不靠姚释,而凭自己本事考中进士。继而被太祖委以重伤。而后步步高深,至今任陇西太守。
  陇西可是个重要的地方,虽不如幽州一般乃是军事重地。但也不可小觑。
  前朝时起至如今,便是皇帝心腹方可胜任。
  姚焕致自己都是才高八斗,却偏偏如此推崇一个人,可想而知这书生文才不可小觑了。
  而这样的条件下。傅明华除了陆长元之外,便不做他人想起了。
  梦里‘傅明华’所嫁的陆长砚。正是陆长元的唯一弟弟。
  陆长元此人文武全才,性情也是刚直严肃。
  傅明华握紧了手掌,脸上露出笑容:“只是出身寒微,根基浅薄。虽无助力,但也更好把控。”
  燕追听了这话,就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日傅明华向崔贵妃提议。使云阳公主嫁君集侯之事儿。
  这个小娘子心思不浅,提出此议。必定于她有利。
  他喜欢这样的性格,却又不喜她拿这样疏离恭敬的态度来对他,仿佛他于崔贵妃以及任何一个与她合作有利的人般,她的心里眼里,自己永远只是‘殿下’而已!
  “稍后我会让姚释修书一封,送往陇西打探这位陆才子的底细。”
  傅明华点了点头,燕追又道:
  “不过我为元娘办事,元娘要如何谢我?”
  他这话让傅明华有些意外的看他,燕追却像是看不到她眼中的惊讶之色,反倒笑意更深了些。
  “若当真是有才学之士,于殿下也有用……”
  她拧着眉头,燕追却轻笑着,打断她的话:“我的身边,有用的人很多。一个区区陆氏,还不被我放在眼中。”
  出身皇室,母亲崔贵妃又出身自名满天下的崔氏一族。
  就连当初太祖求而不得的姚释都能被崔家请进宫中,一个有才的书生又算得了什么?
  燕追低头落在她放在石桌上那双白玉似的手,半晌抬起眼来看她,见她难得无语凝咽,不由又问了一句:“元娘要如何谢我?”
  傅明华提出此话,确实有她私心,却没想到燕追会这样直接。
  她不怕与苏氏那样的人打交道,对付傅明霞也是游刃有余,但像燕追这样让人琢磨不透,又使她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定了。
  “不如我换句话说。”燕追望着她,看她细眉浅皱,她眉色略淡,微微低垂着头。
  那肌肤似细腻的上好脂玉,五官长得恰到好处。
  “元娘想要求什么?”若是旁人被他这样盯着,恐怕早就坐立难安了,她这份镇定倒是很好。
  燕追问了一句,傅明华想了想:
  “只是想求往后一个依托。”
  “依托?”
  燕追反问了一声,笑容有些发冷。
  傅明华也就点了点头,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就不再躲躲藏藏。
  靠长乐侯府,靠白氏是靠不住的,她做这些,只是希望:“将来殿下与贵妃娘娘能使我下半生有个归宿。”
  她不想再任由长乐侯府摆布,不想任由白氏将她嫁入陆家之中。
  “只求能夫妻相敬如宾。”她有体面,有尊荣,有应得的地位与看重。她只求嫁个门当户对,彼此性情相合的丈夫,不要落得如梦里的‘傅明华’那般,伤心绝望之下忧郁成疾,早早便觉得生活没了盼头。
  燕追怒极反笑,“归宿?”
  他撑着石桌站起身,上半身朝傅明华倾去。
  这动作实在太过突然,傅明华本能的要往后仰,燕追冷笑着看了她一眼,站直了身体,居高临下望着她看。
  他的气势与气息将傅明华牢牢笼住,那目光似要吃人似的,傅明华心中跳了跳,半晌之后他只是轻哼道:“母妃想要见你一面,会有人带你前往的。”
  说完这话,他起身就走。
  傅明华望着燕追离开的背影,不远处江嬷嬷已经取了棋子回来了,却远远的就看到傅明华在亭中与人说话。
  江嬷嬷认出了燕追,就没有敢过来。
  远处长廊转角的栏杆处,有个四五十岁的青衣男子正往这边看,那位就是名满天下的姚释了。
  等到燕追离开了,江嬷嬷进了凉亭来,将手里的棋罐子摆在了石桌上:“三皇子莫非生气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召见
  
  傅明华也没明白,听江嬷嬷这样一问,便抿了抿嘴角。
  “娘子与三皇子说了什么?”
  江嬷嬷看她很快取了棋子出来摆在石桌棋盘之上,明明三皇子刚刚出去时眼神冰冷,她却不慌不忙的。
  心里不由有些着急,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娘子说错了什么话?”
  傅明华想了想自己刚刚与燕追说的话,其中还提到了陇中陆氏,她目光落到了对面的石凳上,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
  江嬷嬷跟在她身边,将她奶大,若是无端她向燕追提起陆长元,恐怕她会有话要说的。
  “三皇子说崔贵妃要见我一面罢了。”
  她神色淡淡的,也不像是跟燕追说了什么失礼的话而有些担忧的样子,江嬷嬷也就心里松落了一口气,当燕追恐怕本来便是这般吓人的模样了。
  “既然娘娘相召,不如娘子收了东西前去求见。”
  傅明华摇了摇头,“娘娘要见我之时,自然是会使人前来传召。”
  江嬷嬷也就不再说话了。
  那头燕追离开这四角亭,姚释往这边看了一眼,便朝他迎了上去,站在他身旁的戚绍也跟着过来。
  “陇西太守姚焕致荐了一个姓陆的年轻人,查查他的底细。”燕追总觉得傅明华无端提起这姓陆的,并非那样简单的。
  “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得姚焕致荐,极为有才,连靖王府的柳世先也意欲因为此人而避开今年权知贡举。”燕追脚步不停,姚释听到‘姚焕致’三字,便沉吟了片刻:“若得他推荐,便可见此人确实有过人之辈了。”
  姚焕致今年六十有七,他是先帝晚年的进士,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七八了。
  唐代科考制度严苛艰难,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也就是说,姚焕致能在四十八岁时中了进士,在二十年前,那可是极为风光之事。
  若是得前三名。会由史部侍郎设宴于郊外雁塔,所以三进士也称雁塔题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焕致自己都是才高八斗,却能对陆氏赞赏有加,可想而知这姓陆的确实有才了。
  不过姚释却注意到了燕追那句:‘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这话便值得人寻思了。
  出身寒门,却苦读十数年,学识渊博受人尊重,可惜出身寒门。
  也就是说用处有限,没有世族门阀的帮助,有才之士大唐不知凡已,可千里马虽多,伯乐却少,能被姚焕致推荐,这姓陆的也并非迂腐不化之人了。
  “殿下怀疑。这姓陆的有问题?”
  戚绍也听了出来,不由问了一声。
  燕追就‘嗤’的一声笑了:“有无问题,查查再说。”
  他向来有识人之明,傅明华今日提及此事,必是有她原因的。
  这位小娘子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眼皮垂了垂,若是傅明华给他的考验,他若解开了,这位小娘子可欠他情了。
  “先使人前去知会母妃,传我的话,说傅大娘子有治母妃心症之法。”
  燕追这话听得戚绍没头没脑的。但他想了想,还是应下来了。
  傅明华为他找点儿事做,他也给她找点事情做,免得出孝之后。这里坐坐,那里走走,什么人都往她身边凑。
  姚释想了想,笑道:“陇西之事,交由我去办。”
  之前燕追专注幽洲之事儿,倒对旁的事疏了一些。他好似记得姚焕致确实有写书信给他荐一个名叫陆长元的年轻人,只是每年投递这样的贴子不知凡已,他并未放在心中,倒是他疏忽了。
  大唐取士严苛,除了看才华,还得有公卿推荐,也就是投卷,否则朝廷是不会授与功名的。
  这种投卷,投向礼部叫公卷,投向名士、权贵则称为行卷。
  姚焕致能将这陆长元的行卷投到他这处来,想必这姓陆的有长远野心。
  以往这样的事儿不知凡已,姚释当时能看到这封书信,还是因为姚焕致与他有关的原因。
  燕追看了他一眼,姚释伸手捻了捻胡子,这位年少却又出身高贵的皇室子弟,此时身上已经隐隐有了当初太祖少年时期的几分野与狰狞,最终他只是点了点头,没再开口。
  戚绍则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