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后养成史[金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璎闻言,想想韩珮被那位肃穆俨然的王嬷嬷弹压的模样,不由失笑。
    漱罢口,韩璎回了卧室,倚着软枕歪在床上歇了一会儿;待思虑成熟,这才吩咐徐妈妈:“你悄悄带着洗春她们整理大件行李,千万别让外人发现,后日大概就要出发回辽州了。”
    徐妈妈先惊后喜,道:“姑娘不用担心,自从姑娘筛选过之后,咱们院子里如今都是从玉溪带过来的人,防范很严,等闲不会传出去的!”
    韩璎“嗯”了一声,继续想起了心事。
    徐妈妈出去和洗春商议了一下,然后进卧室向韩璎回话,却发现韩璎已经蜷缩在那里睡着了。
    她笑着摇了摇头,先拿了一条锦被抖开,轻轻压在了韩璎身上,又帮她把身下的软枕换成了睡觉时枕的枕头,这才轻手轻脚出去了。
    傅榭审视着陈曦,心里一点都不相信陈曦的操守。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实力和陈曦的理智。
    傅榭抬起自己的手指看了看。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常来拉弓之处是一层薄茧。
    陈曦的眼睛也看着傅榭的手指,想起了除夕那日傅榭在南校场弯弓射出的连珠箭,以及轰然倒地的箭靶。
    他抬眼看向窗外,慢悠悠道:“傅榭,我不是为我自己活着,我是为了我的家族活着。”
    在红泥小炉上煮的开水的咕嘟声中,陈曦的声音清冽悦耳,带着泠泠余韵,悠远而孤独。
    傅榭没做声。
    他 和陈曦不同。陈氏家族已经认定了陈恩,由陈恩来代表整个家族,陈曦要一辈子活在大哥陈恩的背后,而傅氏并没有明确选择出代表家族的人,无论是他,还是大哥 傅松,二哥傅栎,抑或家族中其他兄弟,只要能够从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就能接管傅氏家族,进而接管占据大周半壁江山的辽梁集团。
    所以对陈曦来说,家族最重要;对他来说,个人的实力最重要。
    傅榭抬头看向陈曦,沉声道:“我会派人贴身护送拙荆,外务就暂且托付给陈兄了!”
    陈曦当然也不客气,直接道:“腊月初十会有一个辽国商队从辽州进入大周,望傅弟通融一二。”和掌握大量土地的辽梁集团不同,陈氏家族主要银钱来源是对外贸易,自从承胤帝接纳了宰相崔成珍的建议闭关锁国之后,陈氏的生意惨淡了不少。
    傅榭摇晃着手中的茶盏:“人口贩卖不行。”
    陈曦失笑:“不是。是铁。我们用云州的碧锦换辽国的生铁。”
    傅 榭闻言,眼睛情不自禁亮了一下,却被低垂下来的长睫毛遮住了眼波,瞧着依旧是平静无波的样子。铁已经开始普遍应用在武器上了,可是大周缺少铁矿,只能从铁 矿蕴藏丰富的辽国进口初步加工的生铁。只是辽国限制生铁出境,而大周这边承胤帝又闭关锁国不准入内,这就导致了大周军队武器装备的严重不足……
    陈曦微微一笑看向傅榭。因为大周东、北和西部边塞全被傅氏家族控制,陈氏要想得到辽国的铁,只能借助傅氏的力量了,即使是分一杯羹给傅氏,也还是有赚的。
    傅榭离开之后,雅间里只剩下陈曦,他端起自己早些时候就沏好的茶,端起来一饮而尽,心里思索着能够贴身护送傅榭的未婚妻去辽州的人到底是谁。
    在城外军营忙了一晚上之后,傅榭当晚歇在了军营大帐里。
    第二天早上傅榭也不去上朝,径直进城回了国公府——真的要离开了,按照礼法他得先去向继母崔氏辞行。
    崔氏却没有在府里。
    傅靖低声回道:“禀公子,夫人今天一大早就坐车去崔宰相府了。”
    见公子看向自己,傅榭忙道:“据说崔五公子病了。”
    傅榭闻言,抬腿就又上了马,调转马头道:“去宫里递牌子求见皇后娘娘。”
    傅靖答了声“是”,翻身上马,驱马带着一众小厮和护卫跟了上去。
    崔宰相府外院正房后的宝清院内,傅夫人坐在床边看着脸色苍白的崔淇,忧心不已:“阿淇啊,你到底怎么了?”
    崔夫人苗氏立在一边抹着眼泪:“阿淇前日傍晚与你们府上的傅三去吃酒,昨日早上回来开始就不肯说话水米不进,整整一天一夜了……”
    傅夫人闻言精心描画的眉皱了起来,眼睛看向苗氏:“傅榭?”
    苗氏:“可不就是傅榭这个混世魔王,从小就欺负我们家阿淇!”
    傅夫人看向崔淇,见他漂亮的眼睛似没了焦距,直愣愣地盯着拔步床顶彩绘的藻饰,心中不由又急又气:“阿淇,傅三那小崽子到底怎么你了?”
    崔淇索性闭上了眼睛。
    苗氏眼泪落得更急了,无声地哽咽着。
    傅夫人最讨厌她这样,当下便拉了苗氏到了隔壁堂屋,低声问道:“大嫂,你没问阿淇房里受宠的那几个丫鬟?”
    苗氏擦了擦脸,眼皮红肿:“那几个丫鬟我都问了,其中一个叫玉爱的昨夜值夜,说阿淇梦里叫什么‘韩英’……”
    傅夫人蹙眉想了想,又联想到傅榭,不由灵机一动:“不会是韩璎吧?傅榭的未婚妻闺名正是韩璎!”
    苗氏眼睛一下子瞪圆了:“啊?”


☆、第41章 
    早上韩璎起身洗漱罢正在梳妆;漱冬隔着雕花窗子回报:“姑娘,四姑娘来了!”
    韩璎抬手示意正给她盘头的润秋停一下,转头见正收拾细软的徐妈妈和洗春已经把箱笼整理好放回了原位,这才道:“请四姑娘进来吧!”
    韩玲带着丫鬟碧云走了进来,含笑道:“二姐姐,我等你一起去给太夫人请安!”大姐姐被王嬷嬷拘在绣楼里学规矩;连楼门都出不了,二夫人又不在,她一下子变得自由了起来,可以随心所欲来见自己喜欢的二姐姐了。
    韩璎一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边道:“一起作伴也好,先陪我说话!”她觉得自己真是太美了,所以最爱看镜子里的自己;怎么看都看不够。
    韩玲并不知韩璎的自恋狂属性,她见润秋将韩璎乌黑的长发分成好几股正在拧盘,便道:“姐姐,你今日梳朝云近香髻?”
    韩璎“嗯”了一声,道:“昨日梳了随云髻,今日改个样式。”她一向有喜新厌旧的属性,傅榭这个未婚夫不能换,换换衣服首饰发髻倒是可以的。
    润秋把早就备好的大红描金匣子拿了出来,摁开消息后露出了一排十二支花簪:“姑娘,您挑选一支吧!”
    韩璎看了看,道:“选那支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
    韩 玲瞧了一眼,见黑丝绒底上整整齐齐嵌着十二支赤金镶宝石或者镶珐琅的花簪,从一月的迎春花到十二月的梅花,一支支璀璨夺目,端的是精妙绝伦,心中不免有些 羡慕。不过她年纪虽小,却很自尊,虽然羡慕,却并不肯开口索要,而是笑吟吟地又欣赏起另一套赤金镶翡翠的头面来。
    韩璎从镶金西洋 镜中瞧见了韩玲的神情,再看看韩玲发髻上只插戴着几朵粉色绢制桃花,她凝神想了想,便打算等一会儿寻机会送韩玲一套十二支花簪——在玉溪的时候,每年换季 爹娘都会给她做一批新衣服打一批新首饰,像这样的宫制十二支花簪她其实已经有一套了,后来傅榭让傅安送来的皇后娘娘的赏赐里面也有两套,所以她如今共有三 套了。
    韩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见润秋有一处梳得有些太紧了,心里替韩璎害疼,忙道:“润秋,来让我试试吧!”
    润秋看了韩璎一眼,见韩璎没有阻止,便把桃木梳给了韩玲。
    韩玲把外面的香妃色长衣脱掉递给碧云,接过桃木梳就忙了起来。
    她颇为心灵手巧,很快便把韩璎的头发盘好了,又插戴上那支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然后拿了靶镜让韩璎看:“二姐姐,怎么样?”
    韩璎见她梳得甚好,一点不比润秋差,却比润秋快,而且比润秋梳得要更舒服一点,忙道了谢。
    韩玲若无其事道:“我从小给母亲梳惯了,早就练出来了!”
    韩璎闻言,诧异地看向韩玲。她原本想着二婶方氏即使为了面子,也会顾忌一二对庶女表面上好一点的。
    看着韩玲脸上的神情,韩璎很快就明白了——是韩玲主动的!
    韩玲垂下眼帘,脸微微红了:“不是母亲让我做的,是我主动的。”
    她总觉得韩璎特别亲,所以索性和盘托出:“我又不是母亲养的,凭什么和大姐姐一样穿金戴银花母亲经手的银子?总得让母亲花银子花得舒坦一点吧?”
    韩璎闻言,专注地打量着韩玲。
    韩 玲见韩璎专注地看着她,不免更加不好意思,道:“二姐姐,这几年来我渐渐懂事,见咱们这府里人人皆知享乐不知开源节流,只靠大伯父一人勉力支撑,养活着这 几百口人,真是岌岌可危……我便生了一个小小的心思,若是有一天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我专门给人梳头发,也能养活自己……”
    韩璎心有所感,单手支颐想着心事。她想到了爹娘和傅榭给自己准备的极为丰厚的身家,心中很是感慨,一股暖流从心中生出,缓缓流遍全身,全身心都温暖了起来。
    在唇上涂好玫瑰香膏之后,韩璎一边在洗春的侍候下穿上了玫瑰红织金缠枝纹修身长衣,一边吩咐润秋:“拿一盒没拆封过的十二支花簪拿出来。”
    润秋很快又拿出了一个大红描金匣子出来。
    “四妹妹,”韩璎笑盈盈把匣子给了韩玲,“你也插戴上那支赤金镶珐琅的丁香花,咱俩今日扮作姐妹花!”
    韩玲接过匣子,又惊又喜,眼睛有些湿润:“这太贵重了……谢谢二姐姐!”二姐姐对人真好,这十二支花簪可是值不少银子呢,放在身边既能插戴,危急之时当了或者绞了还可直接花用……
    姐妹两人一起去了庆寿堂。
    二夫人和三夫人已经进来侍候了,不知怎么回事,韩琰今日也没来。
    韩璎悄悄打量了一下,见二夫人脸色发暗,眼下有脂粉都遮不住的青晕,便知她的日子很不好过,心里就更愉快了。
    饮了一口三夫人敬上的老君眉之后,太夫人开口吩咐二夫人:“方氏,过十五日就是黄道吉日,阿琰要和宋家的老四文定,你提前准备一下吧!”
    二夫人猝不及防,当即道:“什么?”
    三夫人端起太夫人的茶盏又添上热水,神情平静。
    太 夫人扫了二夫人一眼,道:“就是阿琰要和你大姐夫的侄子宋文怀文定。”国子监宋家满门清贵,原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这是三子韩忆苦求了她,她强着嫁到宋家 的大姑奶奶答应的。宋四公子父母早亡,依附大伯而居,如今虽然年纪不大,却已在理藩院谋了个差使,倒甚是合适。
    二夫人气得脸都红了——韩家人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韩珮还没有许人,二姑娘韩璎小小年纪就订下了娃娃亲,如今连三姑娘韩琰也要订婚了!
    她胸脯剧烈起伏着,当下便大声道:“太夫人,十五日未免太急了点儿,儿媳怕备不齐……”
    三夫人低头笑了笑。
    韩玲见此情状有些害怕,眼巴巴瞅着韩璎。
    韩璎原本想亲眼看着二夫人方氏吃瘪的,却也担心韩玲受到牵连。她转念一想,明白若是她和韩玲离开了,太夫人说二夫人便更不客气了,心中就更加得意起来。
    她索性带了韩玲退了出去。
    太夫人看向邹氏:“你也出去吧!”
    见 孙女们和邹氏都离开了,太夫人便不准备再客气了。她盯着方氏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的嫡妻,冷冷道:“你若是忙不过来,让邹氏帮你预备吧!”她当年也受过无 数的苦楚,连长子韩忱都被公婆抢走不得亲自抚养。她是从怀恩侯府的孙媳妇熬成媳妇,最后熬死了公婆才成了这侯府说一不二的太夫人的,儿媳妇这点子伎俩还不 够她瞧的。大姑娘做出的事情连宫里的皇后娘娘都惊动了,亲自指派了教养嬷嬷过来,已经牵连到了整个家族,可叹方氏还糊涂呢!
    方氏闻言惶恐极了,忙道:“母亲,儿媳可以勉力支持!”
    太夫人见她脸都吓白了,想起了自己最喜欢二儿子韩怀,不免有些投鼠忌器,最后叹了口气道:“那我看看这次你能办成什么样子吧!”
    又道:“四姑娘的婚事也交给我好了,你不要操心了!”韩璎那夜过来说的话她很不爱听,却也提醒了她,她这才发现由于方氏的私心,怀恩侯府的面子里子都要丢光了。
    方氏咬了咬嘴唇:“……是。”表姐已经被打入冷宫,宰相府又一时指望不上,只能暂时忍耐了。
    午饭后方氏正坐在前面正堂里咬牙切齿,丫鬟进来回报:“夫人,崔宰相府派了一个妈妈下帖子来了!”
    方氏先是有些疑惑,接着就惊喜起来:难道崔宰相府是要为崔五公子求娶我的阿珮?
    午饭后韩璎见秋日暖洋洋的,便穿了家常衣裙在院子里散步。
    洗春陪着她,见四下无人,便低声问道:“姑娘,咱们明早就要走了,今天不用去和太夫人说一声么?”
    “不用,”韩璎眯着眼睛笑盈盈的,口气笃定,“明日一早傅家哥哥会派人假扮爹爹的属下过来,给太夫人来个突然袭击,等她老人家明白过来,我们已经走到武陟县该渡黄河了!”这个主意还是她出的呢,要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让太夫人猝不及防。
    洗春便也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漠漠:阿璎,你太大手大脚了!
    阿璎:嗯,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漠漠:。。。。。。…_…|||


☆、第42章 
    宰相府的妈妈也自有一份体面在。这位田妈妈头上插戴着金钗;身上穿着小领中衣和万字纹深蓝禙子;瞧着利利索索的,一进来就给方氏行礼:“见过二夫人!”
    起身后她那一双透着精明的眼睛滴溜溜看了看左右,又朝着方氏笑了笑。
    方氏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挥手命旁的人退下;只留下内管家唐大贵娘子和贴身大丫鬟青兰。
    田妈妈这才奉上了帖子。
    方氏展开帖子看的时候,这位妈妈含笑道:“事情有些急;我们夫人请二夫人即刻就去呢!”
    方氏心热,当即顾不得多想;含笑道:“请妈妈暂候片刻,容我缓缓衣服!”自从表姐梁昭仪被关进冷宫之后,她的境况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见了宰相府的妈妈,也不敢摆谱了。
    又吩咐唐大贵娘子:“先带这位妈妈去用些茶点!”
    唐大贵娘子得了方氏的指令;下去后拿了一个上等赏封给了田妈妈,悄悄打听道:“这位姐姐;敢问宰相府……”
    田妈妈收起了赏封,眉目含笑:“反正不是坏事,到时候就知道了!”
    唐大贵娘子得了田妈妈这句话,便借口出去看茶,悄悄去了正房回禀。
    方氏听了,心中更加欢喜,觉得应该是上次韩立引了崔五公子来家里看韩璎,崔五却独具慧眼瞧中了自己的女儿韩珮,因此才有今日之事。
    她欢欢喜喜打扮得满头珠翠衣裙华丽,却又开始惴惴不安:听说崔五公子颇多内宠,阿珮嫁过去后如何自处?
    怀着这样欢喜却又不安的心情,方氏带着青兰上了马车往宰相府而去。
    虽然也算大家夫人,可是破落的怀恩侯府如何能和正当权的宰相府比?
    方氏下了软轿之后,也不敢托大,带着青兰紧跟着来下帖子的田妈妈进了内院垂花门,沿着抄手游廊往前走。
    到了宝清院门口,田妈妈含笑轻声问门口守着的丫鬟:“夫人和姑奶奶在里面?”
    守门的丫鬟指了指花木扶疏的垂花门里面:“都在里面呢!”
    田妈妈不笑不说话:“烦请姐姐帮着通报一声,就说韩二夫人到。”
    丫鬟瞅了方氏一眼,起身进了院子,立在堂屋外隔着帘子通报道:“禀夫人,韩府二夫人到了!”
    锦缎帘子里面传来了崔夫人苗氏有些哑的声音:“先请韩二夫人到宝清院的客室坐一坐!”
    不是苗氏托大,而是她还在和小姑子商议此事不得结果。
    上午的时候她和傅夫人一起把侍候崔淇的那些丫鬟又都盘问了一遍,终于问清楚崔淇是真的害了相思病,对象就是怀恩侯的嫡女、傅榭的未婚妻韩璎!
    苗氏主张要把此事告诉相公崔成珍,和他商量一下;傅夫人的想法是以大哥的性子绝对不会纵容阿淇,到时候倒是误了崔淇的病情。
    见大嫂到了此时还在犹豫,傅夫人很不耐烦:“反正韩二夫人已经来了,咱们先去见她,然后再做计较!”
    苗氏只得吩咐回事的丫鬟:“请韩二夫人进来吧!”
    待方氏在西侧的锦椅上坐了下来,傅夫人瞧着打扮得格外花哨的方氏,很是看不上,开门见山道:“我家阿淇看上了你们府里的二姑娘韩璎!”
    方氏猝不及防,瞠目结舌愣了半晌方道:“……可韩璎早就许给贵府的三公子傅榭了……”满腔的热念顿时化为刺骨冰水,骨头都冻成了渣。
    傅夫人瞧了瞧绣着密密匝匝花瓣的锦衣袖口处露出的涂了蔻丹的指甲,悠然道:“订婚算什么?又不是真的成亲了!”
    方氏结结巴巴道:“韩璎已经和……和傅三公子合过婚书了,和成过亲的夫妻比,也算……也算差不离了!”韩璎定亲了,可她的韩珮还没许人呢!
    苗氏虽然心中着急,却知自己这个小姑子极有主意,便佯装饮茶,端起茶盏品了一口,压住满心的焦急——崔淇还在绝食,午饭他依旧不肯吃,她这当娘的都要急死了!
    傅夫人漂亮的脸上现出一丝浅笑:“听说韩立现在还没差使?”
    方氏:“……是。”女儿固然重要,可是儿子更加宝贝。如果说女儿韩珮是她的心肝,那儿子韩立就是她的命了!
    她抬眼看向傅夫人,试图从傅夫人眼中瞧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傅夫人单手支颐一脸的随意:“听说政事堂还缺一个书记。”政事堂正是宰相办公之处,是整个大周的政务中心,即使是小小的书记之职,却因为能够近距离接触陛下和宰相,很受那些为子孙谋差使的贵族官宦青睐。
    方氏的心一下子又热了起来,态度也一下子放得很低,脸上带着笑:“不知两位夫人有何指教?”
    傅夫人和苗氏相视一看,眨了眨眼睛道:“要请你做的第一件事是……”
    晚上的时候外面起了风,呼呼的风声中夹杂着枯枝折断的“咔嚓”声,即使呆在温暖的室内,韩璎也有些胆战心惊。
    韩璎先检查了徐妈妈带着人打的行李,见诸事齐备,这才去浴间洗澡。
    洗完澡出来已是深夜,韩璎坐在妆台前先用大丝巾绞干长发,又在脸上敷了一层玫瑰汁子,正在用手轻拍脸颊,漱冬进来回报:“姑娘,王嬷嬷带了位年青公公求见。”
    韩璎:“……请进……东客室吧!”请进堂屋和卧室都不太合适,还是东客室方便一些。
    只是这么晚了,王嬷嬷带一位公公来做什么?
    她一边思索,一边接过洗春递过来的石榴红缂丝锦缎扣身袄儿,穿在了领口绣水仙花纹素白寝衣的外面,又在妆台前坐了下来,吩咐润秋:“挽一个家常随云髻吧!”
    又自言自语道:“让王嬷嬷久等了不好!”
    润秋答应了一声,拿起一把碧玉梳子把韩璎丰厚的青丝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堂屋门上的锦缎帘子还没落下,韩璎就被扑面而来的寒风吹乱了披散下来的长发吹透了衣衫,若不是顾着仪容,她都要抱头鼠窜转身回屋了。
    洗春也嘀咕了一句:“怎么才八月就这么冷……”
    韩璎一边走一遍道:“汴京靠北,不像玉溪那么温暖;若是到了更北的辽州,才冷呢,辽州都下雪了!”
    说着话俩人就到了东客室前。
    洗春掀起了锦缎帘子,请韩璎进去。
    韩璎抬眼看见王嬷嬷和一个太监打扮的清秀少年端坐在靠东墙的高椅上,便微微一笑,跨进门去。
    王嬷嬷和那少年同时起身向韩璎行礼:“见过韩姑娘。”
    韩璎忙侧身避开:“这我可不敢当!”
    三人分宾主坐了,王嬷嬷这才说明来意:“韩姑娘,这是皇后娘娘派来护送您去辽州的许公公!”
    少年太监起身拱了拱手:“许立洋见过韩姑娘!”
    他上前一步,把一封书信捧给了韩璎。
    韩璎总觉得许立洋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此时却想不出来。
    她拆开书信,先上下扫了一眼,见确实是傅榭的字迹,且下面还有傅榭的私印,便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信后韩璎含笑看向王嬷嬷和许立洋:“傅家哥哥让我一切听从许公公的安排。”
    许立洋欠身道:“姑娘请暂候片刻。”他的声音还带着些少年的清亮,很是好听。
    见许立洋进了客室隔壁的卧室,韩璎不由看向王嬷嬷:“嬷嬷,这……”
    王嬷嬷笑了:“请姑娘暂候片刻!”
    一刻钟之后,卧室内走出了一位风姿袅娜的少女,乌发如云浓眉长睫,肤白如雪樱唇嫣红,不是韩璎是谁?
    只是身上还穿着那件太监穿的青色袍子。
    韩璎见状先惊后笑,不由鼓掌道:“许公公真是神乎其技!”
    立在卧室门前的“韩璎”娇娇地屈膝行了个礼,声音微哑:“过奖了!”浑身上下都流动着一种风流娇慵,简直是难描难画。
    韩璎看着“韩璎”,如照镜子,惊骇之极——她自己其实从没意识到自己平常这么爱娇的——脸顿时红透了,火辣辣的。
    商定好明日的程序之后,王嬷嬷独自离开了。
    因许立洋的身份是宫里的太监,不用特别避讳,当夜便歇在了韩璎院中的东客室里。
    第二日韩璎去给太夫人请安。
    这次韩珮依旧在禁足学礼仪,不过韩琰却来了。
    见二夫人和三夫人正陪着太夫人长篇大论谈论京中高门的婚配,韩璎便拉了韩琰和韩玲去了隔壁的起居室,姐妹三个坐在起居室里,一起拿了针线做了起来。
    韩璎心中有事却不敢表现出来,所以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一边开韩琰的玩笑:“我们三姑娘有人家了,恭喜恭喜!”
    韩琰瘦削的小脸蓦地红了,有些鼓的眼睛垂了下去,声如蚊蚋:“二姐姐你也取笑我……”
    韩璎一边分心听外面太夫人说起了韩琰文定请的中人,一边笑道:“三妹妹,听太夫人说你的小女婿俊得很呢!”
    韩琰虽然依旧羞涩,却能够回嘴了:“再俊能有二姐夫俊?我还没见过比二姐夫更俊的男子呢!”
    韩璎虽然嘴里道:“你才见过几个男子?”大眼睛里的笑意却溢了出来——傅榭是真的很好看!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接着就是管家唐大贵的禀报声:“禀太夫人,跟侯爷的唐大福从辽州回来了,说有急事要见您!”
    韩璎闻言,脸上虽然还在笑,却收敛了不少,手指拈着绣花针有一针没一针地在绣绷上继续绣花,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唐大福的声音很快便传了过来:“给太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请安。禀太夫人,大夫人如今身怀六甲,却因为思念二姑娘心绪不稳,日日食不下咽。侯爷忧心如焚,因此命奴才日夜兼程进京接二姑娘去辽州陪伴大夫人!”
    太夫人闻言大喜,先不说别的,只顾着说:“好!好啊!”
    又忙忙地吩咐大丫鬟梅香:“快去里面叫二姑娘出来!”
    二夫人脸上忽青忽白阴晴不定,愣了片刻后问唐大福:“你们侯爷可有书信?”
    唐大福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和一张礼单奉了上去。
    太夫人“哼”了一声,大丫鬟荷香忙笑吟吟接了书信和礼单给了太夫人。
    太夫人看罢书信,又看了礼单,心满意足道:“侯府嫡脉看来有希望了!”她虽然偏心,却也不愿多生事端,若是长子韩忱夫妇能够生下儿子,自然是极好的。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她得想办法再补偿补偿次子一家了。
    二夫人心忧如焚,见太夫人已经命人进去叫韩璎了,忙上前道:“母亲,大嫂自从有了大姑娘,就多年未曾有消息了,事情怎么可能这么急……不如再行斟酌……”
    太夫人正要说话,韩璎却从里间走了出来,大眼睛因为愤怒亮晶晶的,紧紧盯着方氏,声音也有些拔高:“二婶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母亲怀了我的弟弟,二婶不开心?不愿我回去解父母之忧?二婶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她一步步走近方氏,一声声质问着。
    方氏狼狈地后退了几步,鬓发散乱:“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太夫人见状,不愿生事,便道:“阿璎,你带着人去收拾行李吧,收拾好就可以出发了!”
    韩璎心中一喜,答了声“是”,转向太夫人行了个礼:“祖母,阿璎忧心如焚,失仪了!”
    太夫人摆了摆手:“你下去吧!”
    出了庆寿堂之后,韩璎带着洗春拎着裙子疾步回了西跨院。


☆、第43章 
    方氏让唐大贵娘子去崔府传递消息之后;自己在正院堂屋里坐了一会儿;端着一盏热茶慢慢喝着。
    喝了几口热茶之后,她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略加思索便吩咐大丫鬟青兰:“把四姑娘叫过来!”
    徐妈妈见韩璎回来;忙从堂屋内迎了出来,道:“姑娘;这就要去辽州了?”
    韩璎笑得眼睛都弯了:“妈妈;我们要离开京城了!”在京城其实没多长时间;可她仿佛已经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似的身心俱疲。即使有傅榭在这里,吸引力足够强大,可她依旧恨不得胁下生出双翼飞离这里;回到爹娘的身边去,再陪爹娘两年。
    徐妈妈闻言大喜,用力拍了一下手;也顾不得管韩璎;径直出去看“唐大福”带来的车子了。
    她发现“唐大福”预备了四辆一模一样的蓝绸清油车,便点了点头;急匆匆回去指挥着西跨院里的婆子装起行李来。
    徐妈妈在院子里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韩璎单手支颐坐在妆台一侧,笑盈盈瞅着许立洋端坐在镜台前上妆。
    许立洋先凝视着韩璎瞧了一会儿,然后便打开自己的包袱忙碌了起来。
    一刻钟之后,许立洋就由一个清秀少年变成了韩璎的模样。
    韩璎一边笑,一边命洗春拿了两套一模一样的崭新衣裙过来,把其中一套拣出来给了许立洋。
    润秋按照姑娘的吩咐,笑着又拿了一套自己未曾挨身的新衣也给了许立洋。
    许立洋自去西暗间换衣服了。
    韩璎很快便换好了新衣裙,对镜理了理妆容便出了卧室,却发现穿着丫鬟服饰的自己从西暗间走了出来。
    她愣了愣神,这才想起是许立洋,不由又是莞尔。
    许立洋不知在脸上怎么动了动,很快就变得鼻子大大的,瞧着有些陌生了。
    他利落地屈膝向韩璎行了个礼,声音清脆:“姑娘,奴婢先上车去了!”
    韩璎掩口而笑:“去吧去吧!”
    许立洋拎着一个大包袱退了下去。
    方氏拉着韩玲跪在庆寿堂正堂的地毡上,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