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寡妇种药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宋氏看了看她身上的衣服,还有自己身上的衣服,眼中有着贪婪。她就是不说那柜子的事。

    “什么时候把柜子拿回来,我什么时候送爹娘一身冬季棉衣。”

    她可不傻,这俩人这是来要钱来了。她那柜子可是好东西,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拿走,她怎么甘心?

    “怎么回事?那柜子不是你买的吗?”

    顾家栋一听,瞪着他媳妇,当初她和志成回去,说是置办的成亲用的。怎么到了这里是思思的了?

    “爹,你不知道吧,当初我不在家,娘和弟弟进来将我家的米面还有柜子都给搬走了。害的我和宝儿饿了一天一夜。”

    她当然没有饿到。去了吴大娘家里借了米面。她这么说就想看看她这个爹,到底还护不护着这个女儿。如果他还在意这个女儿,那她搭点银子也就不那么难受了。不会觉得那么蠢了。

    “丫头啊,这事对不住你了。那柜子已经拿回去了,就算了。我们这就走。”

    顾家栋一听,原来他这婆娘和儿子居然抢了女儿的物件。他老脸有些挂不住,本来想让女儿借点银子过这个年的。他想了想还是算了。

    “喂,老头子,你咋说走就走了。我们这个年可咋过啊?”

    顾宋氏没想到他说走就走,赶忙下地穿鞋跟了出去。

    她看着她爹的背影,虽然没有说把柜子拿回来。可也没再和她要东西。还说了一句道歉的话。她这心里就满足了。

    她快步走到灶房,将那冻好的猪肉,从缸里拿出来一块,追了出去。

    “爹,你等等。”

    顾家栋这心里太不是滋味,当初他就不同意将这女儿嫁到那个朱家。可宋氏在他不在家时候将人给送走了。

正文 第160章狗死了

    后来他回来,就听说女儿被逐出族谱的事。他就和宋氏吵了一架。

    本来想着女儿日子过好了,也离开那朱家了。他这高兴的来了,没想到宋氏和顾志成居然偷人家的东西。他这老脸都没处放了。

    上次他也跟着来了,听着宋氏训她的话。他没吱声,因为他也想知道那个男人和孩子是怎么回事。

    那银子志成娶亲家中确实拿不出银子来了。可要归要的。她给了就给了的。万不能做出偷的事情。

    听见女儿的叫声,他站住了脚步,叹了口气。

    “爹,这块肉,你拿去,过年吃吧。过年我就不回家看望您了。”

    在她的心里,很是渴望亲情的。如果她爹能对她好一些,她心里是很乐意的。

    他还没等说话,那宋氏就将肉给抢了过去。

    “你本来就该孝敬我们的。我们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吗?”

    宋氏还想说,就被他给拉走了。他回头看了看思思。

    “丫头,爹对不住你了。”

    她听着他的话语,听着他们离开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咯吱咯吱”的,直接就进了她的心坎。

    她想问她爹,她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可一直没有机会。那宋氏在的时候,肯定不会说实话的。

    她转身回去,想去将宝儿接回来。可一转身,就看见了眼前的男人,正阴狠的瞪着她呢。

    “郭天养,你怎么没有动静?吓死我了。”

    郭天养站在那里,看着她。瞪了她一眼,转身踩着雪就离开了。

    她纳闷的看着他,拍了拍胸口。这个人自从上次升堂回来后,看见她,她就感觉他的眼中带着一股子的恨意。

    她怕怕的走到吴大娘家里,将宝儿给抱住了。

    “大娘,这些日子,堤防一下那郭天养吧,他的眼神好吓人。”

    她想了想,提醒着吴大娘。毕竟当初那郭常是真死了的。这事她们都知道,衙门没查到,不代表那郭天养不记恨。

    “哎,我知道了。你也小心点。”

    吴大娘自然知道那郭家记恨她们。当初那郭吴氏和郭天养一家回来后,就开始对她们家各种不爽,各种找茬。

    可没有证据,她们也就动动嘴,打打架,根本就没什么的。

    “嗯,那我先走了。”

    她点了点头,将宝儿给抱回了家里。看着家中的铁门和那小狗,她就笑了。有了这个小狗知道可是好多了。家里来人,她也能知道了,左邻右舍听见,也能探头看看。

    “宝儿,冷不冷?”

    她进了屋子,给宝儿放在炕上,将饭桌捡下去。她也坐在炕上,和宝儿一起玩耍着。

    到了冬日里,家家户户都很少出去了。一个是冷,再一个就是冬天没有什么活计了。

    张伯一直在她家里,这几次那顾家来人,他也一直看着。看着她都安排妥当了,他也就没有说话。

    他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写信都告诉了晋永康。

    半夜睡觉的时候,她就听见外面有动静。那狗不是好声的叫唤。她披件棉袄,悄悄的起来,提了个小油灯,走出去。

    看着那院子中,白花花的雪花之上闪着什么。她走过去,当看清的时候,心里一跳。想喊,赶紧将嘴给捂上了。

    只见那白花花的雪地上,家中的狗,血淋淋的躺在那里。

    那血和白相互辉映,晃花了她的眼睛。她赶忙往四周看了看,没有看见人。

    “夫人,这大冷天您怎么出来了?快回屋子吧,这里老奴来处理就行了。”

    张伯也听见了动静,举着油灯走了出来。看着她,恭敬的和她说着。

    “张伯,先放着不要管了。明天白日我找人埋了。这天寒地冻的,您老人家快回屋子去吧。”

    她听见张伯的动静,让他回去了。这大半夜的也没有个帮手,张伯年纪大了,那地怕是挖不动,得用镐头刨才行。

    她害怕孩子出事,赶忙跑回了屋子。

    张伯看着她的背影,微微一笑。能有个这样心疼下人的主子是好啊。

    她看着孩子还在那里熟睡着,她这才走过去,给孩子穿好衣服,她也穿好衣服,坐在孩子跟前守着,一夜都没有睡。

    天一亮,她就把孩子抱起来,跑到了吴大娘家里。将这个事说了。吴大和吴大娘都和她一起去了她的院子,将那狗给处理了。

    “哎呦,这谁干的啊?这狗可真是可怜。”

    钱氏听见她院子里有动静,趴在墙上,看见吴大和张伯正将狗用铁锨挑起来,准备去埋了呢。

    “钱婶,你昨晚可听见什么动静?看见什么人?这家中竟然这么不安全,钱婶晚上也的精神些。”

    她看着邻居那看热闹的眼神,嘴里问着,最后提醒着。别只在那里看热闹。没准下次就你家了。

    “哎呦呦,我可什么都没听见,没看见。我在这里住这么多年都没事,你一来就有事,我看那,这是冲着你来的。还是你精神些吧。”

    钱婶一听,瞪了她一眼,然后离开了。嘴里嘀嘀咕咕的进屋子就和她男人和儿子念叨。

    “爹,我去看看。”

    她儿子一听,直接下炕就往外走。

    “崔发,你干什么去,你给我回来。”

    钱氏一看,就追了出去,喊着自己的儿子。可那崔发停都没停就跑了出去。

    “你这孩子是着了什么魔了?不让你去你非得去,哎呦我的心啊。”

    钱氏看着儿子跑出去,喊了一嗓子,然后就回屋子和她男人磨叨。

    “你说这个小贱人可有什么本事,让咱家发儿也过去了。哎。”

    “你少说俩句,人家挺善良的,别说的那么难听。”

    她男人,崔家齐将手中的竹条放下,和她说着。

    “咋?她勾搭男人,我这么说她还说错了?看你们父子一个个的都向着她说话,哎呦,我不活啦。”

    钱氏一听,他们居然都说她。这让她觉得他们都变了心,这些都怨思思。

    “行了,人家行的正,那朱家是什么人家你不知道?非得在这里和那些人一样,说些没有的事。好好过日子,别一天到外面瞎叨叨。”

    崔家齐看着她嗷,呵斥了一声,然后继续编着框。这崔家齐平日里,农活不忙的时候,就编一些农家用的框啊,篮子啊什么的拿到镇子上去卖。所以崔家的日子在村子里,还算能吃饱饭。

    “她就那么不明不白的和男人过了那么久,还骗大伙是她哥哥,她还是啥好人?告诉你啊,让儿子离她远点。我可不想我儿子的魂被那样个女人给勾走了。”

    钱氏听见他呵斥,吓了一跳。不过随即就坐在那里开始又说上了。给崔家齐气的,拿起手中的活计,去另一个屋子里做活去了。

    思思家里,崔发过去,看着吴大的举动,他走过去,二话不说帮忙,将那狗给弄到后院子埋上了。

正文 第161章发现暗卫

    她看着邻居家的儿子,这个大男孩,一直话都很少。没想到他会来帮忙。

    “今天真是谢谢你们了。”

    她只能道谢,想着过年的时候送点礼表示一下好了。

    “妹子,不用客气,有事说,我得去家里了。”

    吴大说完,点了点头,离开了。那崔发什么都没说,直接跟着吴大后边走了。

    “丫头啊,不用跟你吴大哥客气。他是个不会说话的,就有一股子蛮力。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娶个媳妇回来。”

    一说到这个事,吴大娘就愁啊。吴大比思思大,人家这孩子都三岁了,吴大还没个媳妇呢。

    “大娘,不着急,吴大哥是个有福的人,没准能飞黄腾达,给您娶个千金小姐回来呢。”

    她看着吴大娘,出言安慰着。这婚姻的事,谁说的准呢。她也不认识什么人,不然给他牵牵线也好的。

    “你就哄大娘开心吧。像我们这种泥腿子,没文化,没手艺的。能活下去已经很不错了。”

    吴大娘听完一笑,她也知道,思思在安慰她呢。不过这事,她也就是磨叨磨叨,说出来痛快痛快嘴而已。

    “走吧,大娘,我们进屋子说。”

    她微微一笑,抱着孩子,一起进了屋子。说到那狗的事,俩个人一阵阵的心慌。

    “你说这谁这么心狠,居然把个狗给杀死了。哎。”

    吴大娘刚才看着那狗死的可怜样,心里都跟着一紧。狗在农家都看家护院的,一般都没事,除非老死了。可这人居然将狗给杀了,这得是多坏啊!

    “不知道谁干的,昨天大半夜的,听见动静,我出去看完就回屋子守着宝儿了。天亮了,才敢出去找你们。”

    她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谁干的。这事就算不了了之了。吴大娘回到家里,也开始找媒人,给吴大相亲。

    邻近过年,她这里将丸子炸了一点,给邻居和吴大娘家里都送了一些。给里正也送了一些。

    又去镇子上买了些对联,鞭炮,准备过年了。她看着家中就她和宝儿,对了还有张伯,她这心里就有些发酸。想起张伯,她好像都没问过张伯家在哪里,这过年了要不要回家?

    她想到这里,往着偏房走去。敲了敲门。

    “张伯在吗?”

    张伯打开房门一看是她,赶忙让了进来。

    “夫人来了,快坐。”

    “张伯,你叫我思思就行。夫人夫人的叫着怪别扭的。”

    她一直想和他说让他改了,可他就是不改。她没办法,只好随着他了。

    “夫人,礼不可废。夫人此来,有何吩咐?”

    张伯恭敬的站在她的面前,询问着她。

    “张伯,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可有家人?回家团聚团聚吧。”

    她看着张伯,平日里也不多话。就将外面的劈柴什么的都干了。去镇子上,赶马车。老实本分的很。

    “回夫人,老奴是家奴,没有家人。”

    张伯一听很是感动,没想到她还想着他这个下人。他自小时候被买入府里,就一直没有成家,后来被小公子带在身边。现在留在这里照顾夫人和小小公子,他更加的恭敬的回着话。

    “这样,那就和我们母子一起过年吧。张伯你也别守着那些规矩,这里是乡下没人看见的。你就像我的长辈,我们一家过年。”

    “是,谢谢夫人。”

    张伯点了点头,也跟着笑了起来。今年过年有了张伯的加入,家里热闹了很多。

    每次吃完饭,张伯都去灶房偷偷拿些饭菜往他的房间走去。那俩个暗卫每天苦逼的在他这偏房里吃饭。

    “二位,不如出来一起过年吧。夫人很好说话的。”

    张伯看着他们俩个狼吞虎咽的吃饭,略微有些心疼,但他也知道,这也是暗卫该做的事。

    “张伯,不用了,要是让爷知道了,非得拔了我们的皮。”

    俩个人摇了摇头,他们可不敢了。那先前的俩兄弟还在改造呢,他们要不好好干,也得回去改造。那改造太痛苦了。

    “对了,那狗的事你们看清是谁做的了吗?”

    张伯知道暗卫的存在,是因为晋永康临走前,和他交代了。他平日里给二人准备些吃喝。

    “看见了。就是村子里的那个郭家子。夫人怕是吓着了。”

    他们其中一个人很能说,一个一直不说话就是坐在那里吃。

    “是啊,原来是他,看来你们得提放着点了。这人背后出阴招,不咋样个人。”

    张伯点了点头,他这回心里有数了。他知道除非夫人和小小主子遇到生命危险,不然暗卫不轻易出现。

    在一个小村子里,俩个人出现,肯定得吓坏人了。到时候传扬出去,被有心人听见了,可不得了。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嗯,我们兄弟会上心的。夫人做的饭就是好吃。”

    他们点了点头,吃完饭就离开了。张伯将碗筷都收拾好,洗干净了,送回了灶房。

    她在门缝里看着张伯的举动,心里想着,这张伯晚上不是吃饭了吗?怎么又去拿饭。其实在很早以前,她就发现那些剩菜剩饭总是少很多,几乎被吃没了。碗筷还给洗干净了。

    她就悄悄的关注着。发现张伯总是去灶房拿饭菜,每次拿的还很多。

    这次她故意让张伯和她和宝儿一起吃了,就是为了看看张伯多大的饭量。怎么每天都要拿走那么多的饭菜。

    果然见到他又去拿了,看来他房间还有别人?或者跟着她和宝儿,没吃饱?

    她皱了皱眉,没有去问,将屋门给关上了。第二天将饭菜做的量大了一些。不管张伯是给别人吃,还是自己吃,她想着,张伯不告诉她,肯定是不想说吧。

正文 第162章回京

    她虽然加大了饭菜的量,可这心里忍不住好奇。这一天,她抱着宝儿,看着张伯吃过饭又去灶房拿饭。她就盯着,等张伯进屋了,她就抱着宝儿去了。

    一推开张伯的门,就看见屋里没有人,张伯独自坐在饭桌前。可那饭桌前明明摆着两副碗筷。

    “夫人,您来了。”

    张伯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那俩暗卫闪身离开了。等他反应过来,看着她抱着宝儿走了进来。

    “张伯,你这里有客人?”

    她看着他惊讶的表情,笑呵呵的问着。然后看了看周围,她看着张伯进来的,怎么人这么快就没了?

    “夫人,没有客人啊。老奴就是每天吃的多。”

    张伯很是囧啊,他憋了半天,才找到这么个理由。

    “张伯,能吃没事的。可这有俩副碗筷,是您家里来人了吗?您家里要是有人,就让他一起过年好了。大家一起热闹,不用瞒着我的。”

    她看着张伯那窘迫的样子,抱着宝儿就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她今天一定要看看这人是谁。张伯就是再能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她可是将饭菜都加大了三个人的量了,可每天还是不剩下多少。

    那俩个暗卫在暗处一看,当即都有些待不住了。他们听见动静就躲起来了。没想到她会突然过来。

    张伯无奈的一笑,“你们都出来吧,让夫人见见。”

    她听着张伯说话,突然眼前一闪。她再一看,屋中出现了俩个穿着黑衣服的男人。

    “你们是?”

    “属下见过夫人。”

    俩个暗卫单膝下跪,冲着她见礼。这把她吓了一跳,听见他们的称呼,她好像明白了,他们是晋永康留下来的人。

    他到底是什么身份?身边居然这么多能人,看他们刚才的样子,就是传说中的武功吧。

    她这里发呆,想着他的身份。她怀里的宝儿可乐坏了。看着俩个人那动作,他坐在他娘怀里就“咯咯”的直乐。

    “娘,变,变。”

    她的思绪被宝儿拉了回来,听见孩子的话,她就乐了。这俩个人突然出现,宝儿以为变出来的呢。

    “宝儿乖,他们不是变出来的。你们快起来吃饭吧。一会儿饭菜都凉了。日后不用躲起来了,和张伯一起吃住吧。”

    她知道了他们的存在,也没多问,抱着宝儿就离开了。

    张伯和那俩人都看了看,随即都笑了。这样子就好了,省的整日里吃剩饭剩菜了。

    年前他让人送来俩次孩子的小玩具什么的,还有一些布匹,肉,吃食,点心什么的。

    她看着这些,总感觉这心里不舒服呢?她像是被他包养的外室一样。

    不过宝儿很高兴,拿着那些新奇的小玩具玩个不停。她也轻松了很多,不用陪着他四处走了。

    另一边京城

    晋永康赶在年前回到了京城,还没到城门,就有一辆马车停在路边,那马车边有个妇人,带着个小丫鬟正四处张望着。

    他远远的看见,双眼中就有点湿润。想想自己真是不孝,离家好几年了,害的他娘跟着担惊受怕的。

    这次他在思思身边,看着她爹娘的做派,才想到,他有个疼他爱他的爹娘。对比之下,他好幸福。这才想着过年回家看望二老。

    现在看见城外路边停留的妇人时,他马鞭一甩,那马匹狂奔过去。他飞身跳下马,就奔着那妇人去了。

    “娘。孩儿回来了。”

    他跑过去,跪在妇人面前,双臂紧紧的抱着妇人的大腿。眼中泪滑落。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儿啊,让娘好好看看,瘦没瘦?”

    妇人简氏将儿子扶起来,哭着用双手抚摸着他的脸庞。嘴里念叨着。

    “黑了,也瘦了。我儿受苦了。走,跟娘回家。”

    他掏出丝帕给他娘擦着眼泪,扶着她坐上了马车。一行人回到了家里。

    “儿啊,你爹一直在书房等你呢,你快去陪个罪,这次可不能犯倔了啊!”

    简氏看着他,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他。他点了点头,将简氏送到屋里,他这才转身去了书房。

    只见书房内,一个威严的老者坐在椅子上,正看着门口。当他走进去的时候,那老者的双手微微一颤。

    “爹,孩儿不孝,回来晚了。”

    他说着就跪在地上,磕头赔礼。那老者冷哼一声,“请家法。”

    那外面的人一听,一个个的站着没动。

    “怎么,你们敢违抗命令?”

    老者一看没人动,他气的亲自起身出去,回来的时候,手中竟然多了一根藤条。

    老者:“可知错?”

    晋永康:“儿知错。”

    老者:“可认罚。”

    晋永康:“认罚。”

    那老者听他说完,藤条就照着他的后背抽了上去。没等抽十下,外面那简氏就哭喊着进来了。

    “老爷,快住手,儿子刚回来。别给儿子打坏了。”

    简氏跑进屋子里,扑在儿子身上。老者举着手中的藤条再也打不下去了。

    “都是你惯出来的。”

    他说了一句,气呼呼的坐在了椅子上。

    “儿啊,快给你爹认错。”

    “老爷,儿子好不容易回来的。今年过年我们一家团聚,多么高兴的事。好了好了,走,我们去吃饭。”

    简氏说完,也没等晋永康认错,她就把人拽起来离开了。弄得那老者坐在那里无奈的唉声叹气。

    他被他娘拉着回到屋子里,这才拍了拍他的手。

    “儿啊,这几年你去哪里了?过的如何?”

    他坐在一边,将这几年的所见所闻,挑着开心的事讲给她听。

    “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啊。”

    简氏点了点头,看着儿子。这次儿子回来,感觉他长大了,是真正的长大了,懂事了。以前那个混小子变了。

    晚上书房里,父子俩个坐在一起,他将思思和孩子的事说给了他爹听。那老者名叫晋文华,听着儿子的话微微皱眉。

    晋文华平日里对待下人都很和蔼,唯独对这个独子是又爱又恨。想打他,总是下不去手,每次都是让他气的咬牙切齿的。

    “你说你儿子都三岁了?”

    晋文华不淡定了,他和简氏在京城左盼右盼,盼着儿子回来。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把他孙子都给生出来了。

正文 第163章赤阳寨提亲

    晋永康点了点头,这事他没敢和他娘说。看着他娘处处护着他,其实是个很严厉的人。

    如若和她说了,估计思思这辈子都别想进门。孩子入族谱更是不可能的事。

    “这事不好办啊。你先拖一拖吧,你要知道你是独子,日后要继承这偌大家业的。那孩子若是入了族谱可就是嫡子了。我和你娘都没见过她们母子,不了解那孩子和他娘的为人,这事不能办。”

    晋文华也想看看他孙子长得什么样,可入族谱,他给拒绝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他们家嫡子的。

    那女子还是个乡下女子,也没有经过双方爹娘,就有了孩子。怎么想,他怎么觉得不行。

    “爹,你的意思是不给入?”

    他一听他爹的意思,这是不让孩子入族谱,可孩子渐渐的大了,五六岁得上私塾的。他就有些着急了。

    “入族谱可以,你把正室娶了。她随后入门为妾。”

    一个乡下女子,未婚先孕,他一想,就不是个好人家的女儿。

    “不娶,这辈子我就他一个女人,你不入就算了。我自己想办法。”

    他就不信了,不入这个族谱,入别人家,孩子照样能入学堂。

    “你、你这个逆子。”

    晋文华被这个儿子气的坐在椅子上喘粗气。晋永康直接摔门就出去了。俩父子再次谈判失败。

    简氏那边听见儿子又和老爷生气了,她就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从小,他就和他爹不对付。本以为这次懂事了,没想到还是这个样子。”

    他为了孩子入族谱的事奔波着,另一边思思为了过年忙碌着。

    村里人看着晋永康走了,又开始冷嘲热讽了起来。她每次出去,都能听见邻居钱氏的辱骂声,还有钱氏男人的喝止声。

    “夫人,这女人太过放肆了。”

    张伯听不过去了,老实本分的他和她说了一句。

    “没事,她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能堵住她一个人的嘴,能堵住全村人的嘴吗?”

    她也知道难听,可是她现在没有任何的办法让她们闭嘴。除非嫁人。她看了看在一边玩耍的宝儿,她除了他,是不可能嫁给别人的。她不会让宝儿有个后爹的。

    可他那边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想到这里,她无奈的笑了笑。

    她这里想到嫁人,那外面就响起了人说话的声音,她回头看去,只见里正领着一个妇人走了进来。

    “任大哥,你来了。”

    她和任青平熟稔之后就改了称呼。看着他走进来,她就迎了上去。

    “啊,这个人找你,我就给她领过来了。你们进屋说吧。”

    他看着思思点了点头,然后几个人一起都进了屋子。张伯在外面看着药宝,药宝正玩雪球呢。

    “不知道这位,找我什么事?”

    她看着妇人的年龄,不知道该叫她什么,所以就什么都没叫。

    “哎呦,你就是那个会种药草的寡妇?啊、不对,姑娘?”

    那妇人看着思思,笑呵呵的说着。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赶紧改了口。

    “嗯,有什么事?”

    她并没有因为对方说她是寡妇就生气,毕竟她确实是个寡妇,刚嫁入朱家,那朱老三就死了。

    “哎呀,我是媒婆,那赤阳寨的老大听说了你的事,让我来提亲。我说大妹子,那赤阳寨的大当家,可是仪表堂堂的男人,你嫁过去啊。那可是第一夫人了。这等荣耀啊,那是多少女人盼都盼不来的。”

    那女人还在那里说着,把那赤阳寨当家的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的。

    她和任青平都傻眼了,她们都没有想到,她竟然媒婆,看着她的穿着打扮,只是普通农家妇人而已。怎么会是媒婆呢?

    尤其是任青平,更加的后悔了。他要是知道这妇人是媒婆,还是给赤阳寨大当家的提亲。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若是被晋永康知道了,他肯定跑不了一顿揍。

    “这位、大姐啊,我没想嫁人。您请回吧。”

    她脸色也不是太好看。那赤阳寨,她可是知道的,当初就是和永康寨打起来的。她当时还被当做永康寨的叛徒被抓了。这现在她再和赤阳寨有联系的话,那她可真是说不清了。

    “哎呀,我说大妹子,你说你现在这个身份,还带着个孩子,这生活啊,难着呢。你别这么快拒绝。那大当家的可说了,只要你答应嫁他,条件认你提。要多少彩礼都行。”

    那媒婆一听,当即就有些急了,噼里啪啦的说着。将那大当家如何真心想娶她什么的,说了一通。

    “大姐,我真的没想嫁人。真是麻烦你跑这一趟。任大哥,你替我送送客吧。”

    她一听,媒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她是个寡妇,能有人娶就不错了。不过人家说话没那么难听,她也不至于说些难听的。

    任青平在旁边,早就想让这媒婆消失了。一听思思的话,他起身,将媒婆给请了出去。

    “哎,我说里正,她一个寡妇能嫁出去,那可是你们村的大幸事啊!你怎么不帮着说说话。”

    那媒婆可是听着她名声不好,这一个村子里出个寡妇,那可是不安生的。这个里正不但不帮忙,还把她往外推,她就纳闷了,这事情怎么反着来了。

    “她嫁人是她的事,我作为里正,得护着村民。请回吧。”

    任青平将她给送了出去,然后义正言辞的说了这样一番话。可只有他内心知道,这回苦逼了,被晋永康知道,非得和他打一场不可。

    那媒婆憋了一肚子气离开了,去了赤阳寨给递话去了。那赤阳寨的大当家一听,就乐了。

    “行了,你回吧,下回用到你,再去找你。给,这是你的赏钱。”

    “哎,谢谢大当家的。”

    那媒婆笑呵呵的离开了。她没想到事没办成,还得了赏钱,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那大当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