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田园凤女-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时不说,只说柳玉娘等人得了沐千澜这话,那里还能继续等下去,第二日便去了柳树村把家里的娃娃接过来。
  正是和李翠兰想的一样,村正两口子并不肯来,而王家老两口因为舍不得孙子,却跟着到了县城里,就住在沐千澜给王长川两口子准备的小院子里。
  这院子虽然不算大,可是他们一家子人也不算太多,也够住了,王长川的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王老爷子每天儿子出工的时候,就跟着去上工,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可是却比年轻人的经验多,许多事情上手很快,而老太太每天还能帮着去给工人做饭什么的,倒是也不光在家里靠着儿子养活,沐千澜见此,索性就商量,让他们二老也为自己做活。
  这二人想着能帮衬儿子媳妇也是好的,可是又觉得要是领的钱多了,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再怎么尽心,到底也不如年轻人做的活儿多,所以坚持两个人一个月只要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人的工钱。
  沐千澜也不强求,只让他们闲了的时候就去帮忙,要是累了什么的,就不用去做活。
  而她自己除了找木匠打桌椅板凳,准备笔墨纸砚之外,把学堂布置起来以后,就是到处打听寻一位合适的坐馆先生。
  虽然沐千澜最开始说的是找个识字的就成,可找着却还是想要一位学识好一些的。沐千澜心里已经盘算过了,她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人能帮衬自己,现在她做的这些又越来越大了,实在是需要有人帮着自己,这就要她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脉势力。
  现在他身边的人虽然都忠心耿耿的,可是却都是没读过书的,见识上不免就少了些。要是这些娃娃有几个能有出息,将来凡是有一个两个能念着她一丝的好,那也能受益不少。至于剩下的一些不能走仕途之路的,将来捡着那些好的留在身边培养出来几个,也能成为自己的帮手,那可不是极好?
  故而她不知道费了不少心思,拜托了多少的人才寻摸到一位让她觉得满意的李姓秀才。
  这位秀才年纪不大,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学识相当了得,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只可惜的是此人虽然颇有学识。无奈却是个命运不济的。
  他七八年前不过二十余岁,就中了秀才,正春分得意的时候,却被路过的一辆马车撞断了腿,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现在走路的时候有些跛。
  按照大齐的律法,残疾之人不能入朝为官。所以。他就因为这一次的车祸,彻底的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可却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靠他过日子呢。他只能断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安心的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赚一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子人。
  他全家七八口人,除了领着朝廷的一份米粮。就靠着他赚的那些小钱过日子,家境颇为艰难。却偏偏是个有些执拗性子的。就算有人愿意请他去坐馆,也被他辞了。
  沐千澜诚心请他到自家的学堂做西席,这人原本也是不肯的,可最后听说沐千澜是为了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办了这个学堂。不知道触动了他的那一条神经,居然同意了。并且在第二日就到了沐千澜早就预备好的学堂里正式开课了。
  有了李秀才坐馆,再加上院子里的课堂也都预备好了。这学堂也就算是彻底的办起来了。虽然入学的十几个娃娃年纪不一样大,可是。却因为都从来没有启蒙过,李秀才就直接把这些娃娃放在一个班上读书,也并不算费劲。
  对于这份差事,李秀才很是满意,自从他伤了腿以后,一家子人的日子过的艰难,他都觉得生活没什么奔头了,越来越消极,要不是还有父母儿女要靠自己过日子,他只怕是已经走了绝路。
  可现在看着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孑然一身,却收留了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现在还为别家的孩子做这么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或许根本就是错误的。只要肯努力,他也能让家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也能帮着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做有学问的人。他自己不能走上仕途不要紧,可能帮着别人,也是一件乐事。
  沐姑娘给他的银子是一年二十两,还说了,要是教的好,将来还额外有奖金,这些钱虽然不多,可是已经足以解决一家子人的生活问题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好生教导这些孩子们。
  事实上,李秀才也是这么做的,他在教书育人上面很有一套,而且又很用心,一时之间,学堂里的气氛可是好的不得了。
  沐千澜此举本来只是为了让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做活,却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沐千澜自己花钱办了学堂的事儿很快就在长河县传开了,甚至是传到了县学里。
  学堂里的几位先生对于沐千澜此举很是赞许,为了表彰沐千澜的善举,不光是用了许多的溢美之词夸赞沐千澜的善人善举,这几个人甚至为她的书馆送去了书籍和笔墨纸砚。并当场就表示,要是这里面有读书好的,可以去县学里面,他们愿意收留。两个月以后,还真就从这些娃娃中间找到了一两个颇有些读书天赋的娃娃,带到了县学里去。
  经过这些,沐千澜的学堂就名声大噪,不光是她家做活的人把娃娃送来了,甚至一些以前原本看不上为别人做活的人也因为这个主动求到了沐千澜的门上,求她给自己一个做活的机会,只为了让自家的娃娃也能来这学堂里读书。
  沐千澜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加上今年的地瓜产量很高,沐千澜打算把这些都加工出来,然后出售,所以,凡事愿意来的,在经过三天的试用期以后,就签了合同都留下来成为她的长工。
  学堂的学生也随之增加了不少,很快就有了三四十个,这些学生年纪本来就不一样大小,学习的速度又有快慢,如此就必须要分班学习。
  李秀才一个人就显得有些顾不过来了,沐千澜虽然忙碌,可还是留心着学堂里的事儿,很快就发现了,因此在征询了李秀才的意见之后,决定再聘一位先生来坐馆。
  李秀才为她推荐了一个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马姓老举人。这人家境却不错,甚至算是很殷实,来坐馆教书并不是为了每年的这二十两银子。而是他觉得,沐千澜一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善人善举不容易,所以才愿意来坐馆帮这个小姑娘一把。
  举人坐馆,和秀才坐馆还不一样,那影响力和号召力可当真是不一般。长河县虽然还有几家私塾,可都是秀才坐馆,除了县学里,举人坐馆的,这还是独一份。
  沐千澜这学堂很快就声名鹊起,很多人家的孩子慕名前来读书,沐千澜之前本来是想着要是学生少,也召周围村子里的孩子,可是现在这种局面,有许多甚至是县城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这样下去,这学堂可就真的成为负担了。
  故而她索性就定了规矩,不在自己家里做活的,娃娃一概不收。毕竟,这两位夫子要是教的多了,难免就会顾此失彼,现在这近六十个娃娃,分成四个班,正好顾得过来,再多就有些为难了。
  原本沐千澜还担心这二位先生说她私心太重,只顾着自己的私利,不想这二人却对她这一举动表示赞同,说她不是那等沽名钓誉之辈,不是为了名声就没有底线的人。又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娃娃,本来也不缺这个学习的机会等等的话,沐千澜这才算是安心下来。
  学堂这边一切井然有序,有了马举人和李秀才二人尽心尽力的教导,这些孩子们的进步都很快。看着自家的娃娃一天天的有了变化,做爹娘的,也就安心了不少,心里头对沐千澜也是感恩戴德的很。
  多少年了,他们那里想过,自家娃娃也有能读书的一天?这可不是托了沐姑娘的福?他们这些人可真是遇上贵人了。
  他们也不是那等不知道念着别人恩情的白眼狼,既然得了别人的好处,就想着要加倍的回报,总不能让沐姑娘一年白白花费那么多的银子不是?由是,这些人做活的时候就更是不惜力气了,只恨不得多做一会儿,多干一些活,也好报答沐姑娘的恩情。(未完待续。)
  ☆、117 生意好 被人惦记
  “嫂子,你别说,云娃年纪不大,可是读书却很认真,我瞧着他下了学背书的时候,都是有模有样的。”柳玉娘听着隔壁院子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只要是想着自己的儿子现在居然也坐在学堂里读书了,她心里觉得满足的很。就连手底下做活的时候,都觉得利索了许多。
  “他能上进我就开心了。要不是千澜,我真是不敢想,能有这么一天。现在你倒是好,一家子人都到了这里。”看着柳玉娘一家子在这里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李翠兰还是有些羡慕。
  自家的人咋就命运多舛呢?自己多少年了,才生了一个云娃,到现在也没消息,就是千澜的药也吃了不少,可总是没消息,而自家小婶子,吃了千澜的药倒是好了不少,可是谁知道怀上才两个多月,一个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居然就那么没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自己家才能有人丁兴旺的一天。
  “你也别惆怅,大伯总有一天会想通来县城里的。那村正,也算不得正经的官吏,一年下来也没几个钱,还要挨骂受气的,得了机会,我们都好好劝劝,让他们也到县城来,有什么比一家子人在一起过日子更要紧的?至于别的,嫂子你也别总是担心,总都会好的。左右,你还有个云娃呢,咋的都要看着他好好过日子不是。”柳玉娘宽慰自家嫂子两句。
  李翠兰叹息一声道:“要不是还有这么个孩子,这日子可就真是没指望了。我现在也不想着还能生一儿半女了,就想着,让你二嫂能好好的生下个孩子来。还有你三弟,能早些考中秀才。也好寻一门好亲事。”
  长嫂如母,李翠兰觉得,自己家两个小叔子的事儿,那就是自己这个做嫂子的要操心的,可现在这种情况,她就算是愁死了,也愁不出来个结果啊。
  “总会有这么一天的。之前县学里那位刘先生来咱们这里的时候。不是说起过三弟,说他很聪明,一点就通?你放心吧。明年估计他就能圆了你们的心愿。”柳玉娘与有荣焉的说道。
  柳树村可是多少年都没有出过一个秀才了,这要是柳文化真的能考中秀才,那就是一件大喜事了,以后柳树村的人就算是走出门去都能有底气的多。
  说起来,自从周家二房把周岁岁送到金家做了妾。柳树村的人没少被周围十里八村的人笑话,说起来。就是她们脸上都没光的很,若是柳树村再不出一件大事,让别人重新看看,那整个村子以后真是没脸了。
  “借你吉言。要是有这么一天,我也就算是熬出来了。”李翠兰一面利落的做着活儿,一面说道。
  柳玉娘想的她也清楚。不过左右是周家的事儿,别人说起来的时候。也就是笑话一两句,让人心里不舒服罢了。
  更何况,她们现在都住在县城里,受的影响也不大,就是公公他做为村正,受的压力更大一些,要是文化能考中秀才,那可就真能让公公扬眉吐气了。
  仔细说起来,柳树村的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千澜这娃到来以后,要是没有这娃,她们只怕还守着村子里那一亩三分地苦哈哈的过日子呢。自从跟着千澜这娃到了县城里做活,赚钱了不说,这见识就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村子里的人现在见了她们几个都夸呢,说是她们几个比起以前越发的利落齐整了。虽然不大能看清楚自己的变化,可是看着柳玉娘的变化,李翠兰也能猜到自己的变化,现在她们比起在柳树村的时候,脸面都白皙了不少,穿着打扮也不一样了。走在路上,要是不认识的人,绝对没人当她们是乡下来的女,只当她们一直就是在县城里生活的女人呢。
  这些家长里短的琐碎,沐千澜却没有时间管,她有更多的事情要操心。
  沐千澜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成药生意上面,毕竟和凉皮凉粉这些小打小闹的事情比起来,成药生意的成功与否才是她是否能真正在长河县立足的关键。
  不过,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沐氏药房的成药生意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做起来了。虽然不敢说银子像是流水一样的流进来,可是现在成药赚的钱已经比小食馆赚的多了,便是比起精品蔬菜铺那也是不遑多让的了。
  或许是因为成药服用起来比传统的汤药更加方便,就算是外出也不用担心不能按时间吃药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沐氏药房的成药比起外面那些医馆的汤药更加见效的原因,更也许还有和汤药比起来,味道更加好,更容易下咽的缘故,成药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就被长河县的百姓接受了。
  不过是短短的半年时间,不光是长河县里的人已经越来越喜欢生病的时候直接去沐氏药房里买几粒成药吃,就连外县的人也已经有慕名而来的了。因为到处都在传说,沐氏药房里的成药效果比起汤药的效果还要好上三分,而且价格便宜还方便,是居家外出的必备良药。所以,这些人才会对这新鲜的东西趋之若鹜。
  对此,沐千澜还真是没有想到。不过转念一想,这或许也是大势所趋。毕竟,成药的好处就在那里放着,被人接受也并不奇怪。不
  过,沐千澜也知道,成药有许多的好处,可是也有许多的不好,那就是有很多的病症需要随时变换方子,这些成药都做不到。但是这世上得了疑难杂症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人生病,都是寻常的风寒腹痛等等的。所以,她的成药还是大有可为。
  其实没有人知道,沐氏药房的药之所以效果奇好,原因之一是,沐千澜的成药方子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才形成的,是绝对的好方子,更是大齐的人所不知道的秘方。其二就是在制作成药的时候。用来制造药丸的水都是用空间里的水,那水可是充满灵气的,本身就有治病强身的效果,自然不是一般的水能相比。其三则是沐千澜的药材中,有很多是空间里的出品,治疗效果比起寻常的药自然效果更好再配合上空间里的灵泉水,要是效果不好。才真的是奇怪了。
  因此。就算是有几家药房也开始效仿沐千澜的沐氏药房研制成药,甚至也算是成功的研制出了成药,可是却远远没有沐氏药房的效果。
  也不知道是不是方子的问题。那些药,病了以后吃着没什么效果,就算是有效果,也是半死不活的。比起沐氏药房的出品可要差多了,因此并没有被别人接受。
  这些药铺不光没有能从沐千澜的药铺夺得一碗羹。反而又赔进去不少的银子,要不是一家家的都家底雄厚,只怕是早就关张了。
  到了此时,沐千澜的生意终于引起了长河县这些老牌大家族的重视。这些人本来是控制着长河县的经济命脉。可是不过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被人分走了一大块,而且还是很要紧的药品这一块。他们自然不会甘心。
  他们想动沐千澜,把这个姑娘扼杀在摇篮里。免得将来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困惑。这姑娘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大有可为,难说一两年之后,又会做出什么来,到时候,要辖制她就更不容易了。
  可是因为想到当初马家的没落,这些人还是留心了一下,在动手之前决定先打听一下。
  在经过一番打听之后,他们又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那就是这看着平凡的姑娘背后有人,而且不是一般的人。虽然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人,可值得肯定的却是这人是来自京城的。
  京城里随便掉下一块砖头就能砸到三个五品官,要知道,长河县的县太爷,那才是个七品官,京城里随便捏出几个官来,官位也比他高的多。
  可是就这么听之任之,他们却还是不甘心,只能聚在一起研究一个方法。
  此时在吴家的一间暖阁里,几个人围着火盆坐在一处,一面烤火一面研究对策。
  “那就是说,对这姑娘,咱们只能听之任之,不能动了?”有一个穿着蜀锦袍子的肥硕男子有些不满意的道,他不是别人,正是金家的老爷,也就是周岁岁要嫁的那位金公子的父亲。
  金家在长河县本来是不占什么地位的,可是因为间接的和吴家攀上了亲戚关系,所以这几年发展的速度不慢,现在已经有了和吴家坐在一起说话的资格了。
  而他家做的最多的就是药材生意,最近因为沐千澜的关系,损失可是大的不得了,这几家别人也就算了,而金家的产业已经有一半被沐氏药房的崛起而压制了,虽然现在还维持着,可是每个月都要往里面贴钱,这生意可真是要做不下去了。他现在就想着怎么整垮沐千澜,最好能得到那些方子,好让自己家里能赚大笔的银子。
  当然了他也知道,就算是整垮了沐千澜他能分的也是少数,谁让他不如别人有权有势呢?这几个那一个都比他厉害,到时候他还是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可能喝汤总不什么都得不到的要好啊。
  “那还能怎么办?人家背后的人可是有势力的,你不是也听县太爷说了,就是他也只能去舔人家的鞋面求着能得一个青眼?”另一位板着脸没好气的说道,他不是别人,正是吴家的大公子。
  这位吴大公子虽然还不是当家人,可是长河县的人都知道,这位现在已经是吴家首屈一指的人物了,将来那就是吴家的当家人,因此他说话可没人敢驳回。
  这一次,从县太爷跟前得到这个不算确切消息的人也是他。
  他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了,一个小姑娘,背后究竟有什么势力,居然能让县太爷说出那样的话?
  要知道,长河县这位县太爷,最爱做的事就是充当大尾巴狼了,表现一下自己的高高在上,可是现在他居然能说出这样没有底气趋炎附势的话来,甚至在字里行间都表示,这位可是个大人物,他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就更不要说去得罪他明显要回护的人了,而且还警告说,最好不要动她,要不然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吴大公子相信县太爷说的这是实话,沐姑娘背后这位,当真是动不得的。附带的,连这位也就成了姑奶奶,动不得了,真是让人憋屈的厉害。不过,既然有这样厉害的靠山,怎么就不知道去京城里发展,非要在这长河县给他们捣乱呢?
  “那可不成,咱们要是就这么让一个小姑娘给挤兑了,这几辈子的老脸可就没了。她要做个小吃食铺子,开个水果铺子菜铺子,咱们也犯不着管,可是现在她的药铺都已经要把咱们的挤垮了。谁知道到了明年她会不会开个粮食铺子绸缎庄子什么的,到时候,我们这些人还能有活路?”又有一位络腮胡子的,显然是个脾气暴躁的,猛的拍着桌子就道。
  他是长河县仅次于吴家的李记的当家人,原本是草莽出生,就是现在,手底下也有不少当年的兄弟,故而就算是洗白从商这么多年,可看起来就是一身匪气。也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长河县无往不利,就算是吴家也要给上几分面子,而他名下,也有两间药铺,这会子简直就是门可罗雀,连一个上门的客人都没有了,这可不是要关门的节奏?这口气就算是别人能咽下,他老李可咽不下去。
  “李伯父,你这话说的,你当被一个小姑娘给挤兑我愿意?眼看着自家的生意被人挤垮我不难受?可是,架不住人家手里有东西。这季节,咱们手里能有那些嫩闪闪绿油油的菜?能有那些清甜可口的果子?还是能有那些奇奇怪怪又被大家喜欢的吃食?”吴家的大少爷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就奇怪了,她这些东西,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为了找到她这菜的来路,我不知道安排多少人去过府城,可总也没找到。再这样下去,长河县的银子可就要被她一个人给赚光了。”金老爷听了这些话,有些憋屈的说道。(未完待续。)
  ☆、118 生妒嫉 阴谋诡计
  “这有什么难的?直接找人跟着不就成了?我跟前别的人不多,可是懂得武功的还是有几个的,你们要是做不成这件事,我安排人去就是,总要找到她的老巢,断了她的后路。”李老板一拍胸口,匪气十足的说道。
  对于沐千澜那间能生金子的菜铺子,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只是他们谁都不知道那些口味特别的蔬菜和水果,究竟是什么来路,是什么样的高人才能种出来,又凭什么能给沐千澜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
  要不然,凭着他们这些人的想法早就去分一杯羹了。他们都不傻,现在对他们冲击最厉害的虽然是沐氏药房的成药生意,可是真正让沐千澜发展起来的,却是她的菜铺子,没有菜铺子赚的那些银子,沐千澜一个一穷二白的乡下姑娘,要研制出成药怎么可能?
  但是现在让他们觉得最堵心的是,他们不光没有办法从沐千澜的手里分到一杯羹,还要给人家送去白花花的银子换蔬菜水果。谁让人家的铺子里就当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呢?那些菜和果子还别说,吃了不光是觉得口味好,好像是吃完以后,人都能精神不少,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李兄,您是不知道才会这么说。这位沐姑娘,是个谨慎的人,每次去运菜的时间都是不一定,而且就算是一直盯梢,知道她什么时候出门跟着去了,她也能很快就发现,还把人给甩开。”金家老爷有些气恼的说道,他已经安排了不知道几批人了,可就是没效果。
  “可不是么。李伯父,这姑娘,你甚至都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法子,反正人一拐弯就不见了。这两个月,不光是金家打发人去了,便是我这里,也打发了不少的人去。可是都没办法跟着她找到这些菜的来源。”吴家大少爷每每想起这些就觉得憋屈的想扯头发。自己花了多少的心思多少的银子,怎么就得不到效果呢?哪怕是能得了蛛丝马迹,他也能有办法对付这位沐姑娘。
  要不是找不到这位姑娘究竟是从哪里进货。他早就想法子断了她的后路了,还能用得着这么麻烦?不主动找她的麻烦,可是不妨碍找别人的麻烦不是?
  他们那里能知道,沐千澜很是警觉。在发现了有人跟踪之后,就会乘着拐弯的时候。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迅速的连同牛车一同躲到空间里。然后在空间里简单的化妆之后去府城。等到了府城,又会在早就租赁下来的小院子里再把牛车从空间里挪出来,这样那些人就算是再怎么费心费力的追踪也架不住她有金手指啊。
  而且,就是给府城里送的菜和果子。沐千澜现在一般都不会自己亲自去送到铺子里去,而是放在某一处,然后让人自己去取。而她只负责找一个没人注意的时间在铺子里收钱。
  当然了,府城里也有人买这些蔬菜和果子。便是长河县的这几家人,也只以为是从种菜和种果子的农户手里弄来的,没有人会想到,是沐千澜一个人来来回回的折腾。
  而这些人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自然也不会把给他们送菜和果子的人出卖。底下的小伙计有心赚钱,却不知道实情。更何况,长河县这些所谓的世家,要是到了府城里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因此沐千澜算是很安全。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家和金家花了不知多少的心思和力气却一直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一拨接着一拨的人打发出去,就注定了只能折戟而归。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了,我听说,金老板的儿子最近纳了一房小妾,听说是柳树村的。”一个一直沉默不言的白面书生模样的人忽然开口说道。
  金老爷也不知道这人忽然提起自家不成器的儿子那一房小妾做什么?不过就是个贪图富贵的玩意儿罢了,小小年纪不学好,居然勾引了自己的儿子。
  既然儿子喜欢,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就在府中养活着给一口饭吃也就完了。等那天儿子厌烦了,就打发出去。
  “是有这么回事。”金老板臭着一张脸说道。
  显然他并不愿意提起这个女人。的确,他是很看不起这个从乡下地方来,除了有一张还算能看的脸之外,一点见识都没有的女人。
  当时他也是不同意的,可是自己这儿子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就算是他打了骂了也没效果,最后他娘心疼孙子,就做主把那个女人给纳进门了。
  “我听说,这位沐姑娘以前就是柳树村的。”这人淡淡然的就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只是就是这一句话,却让众人恍然大悟了。
  可不是么,他们虽然不能明着动手,可是要是暗着动手,谁有说了不可以呢?就算是她背后的人再怎么厉害,又能如何?成药什么的,最要紧的可不就是方子?要是方子泄漏了出来,别人知道了,自是没有不做药的道理。而菜铺子,要是断了货源,那也不能怪别人不是?
  几个人当时就发出了阴恻恻的笑,这可不是一条捷径吗?
  而沐千澜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但是,她一直以来都很警觉,这几次去府城,她一直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
  虽然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人,盯着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可是却能肯定的是,这些人是在不怀好意的盯着她,要想算计自己的,不是蔬菜瓜果,就是成药方子。
  因此,沐千澜越发的比以前还小心了,要离开长河县基本上都会化妆,很多时候,是化妆成一个半大的小伙子,然后堂而皇之的走在路上,却也不会引起人的主意。
  而此时的金家大宅里,周岁岁正在灶房里个少奶奶烧水,只因为少奶奶说打算洗澡。
  她原本以为。金公子喜欢她,她进门就能过上有钱人家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好日子,再加上早就听说了,少奶奶是个不得宠的,她觉得只要她进门了,这院子可就是她的天下了。
  可怎么她却怎么也没想到,做妾原来是这么艰难的一件事。就算是少奶奶再不得宠。人家也是主子,妾也只是奴才。
  金公子现在是很喜欢她不假,可是却只喜欢和她在床上。对于她的其他事情他并不会多加理会。就算是她受了委屈,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装作没看见。又或者就算是看见了,也只是不咸不淡的问一句。根本不会给她出头。
  周岁岁也不是那等没有心思的,自是明白。金公子这只是贪新鲜,并不是真的就喜欢自己,要想在这个家里立足,她还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所以她就换着花样儿服侍金公子。想着要是能讨好了他,让他为自己出头,可显然对于她的殷勤。金公子全盘收下,并且十分享受。可是对于她的期盼却只当作并不知情一样。
  金公子是大家子出身,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可是却也不会为了一个妾去刻意的责难自己的妻子。即便是这个妻子现在已经没有了娘家做为依仗,可她毕竟是自己的结发妻子,自己一对儿女的母亲。
  到了此时,周岁岁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