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的使者,好奇得很,穿着最好的衣服也在城内等着迎接钦差。
钦差队伍走进同心城时,看热闹的乱哄哄地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举着白虎旗的残兵,残兵后面跟着一百多匹战马上,这些战马上面都横放着军士的尸体,在这此战马后面,才是衣甲鲜明的黑雕军军士。
侯大勇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吃一惊,涌上心头地第一个念头是:难道陈猛突袭了这些侍卫司?不过,侯大勇随即否定了自己地念头,陈猛跟随自己近两年,陈猛作战勇猛,却不是一个无智之人,他不会把骚扰弄成一场血战,侯大勇在心中暗道:这一定是党项人干的,这些党项人倒很配合工作,这一下凌实是亲身领教了党项人的厉害,回去向柴荣报告前线情况也就更有说明力。
自从看到了党项人和侍卫军的恶战之后,钦差凌实算是从心底里了解到西北战事的艰苦,他虽说是钦差,可官职并不高,根本不敢在威名远扬的侯大勇面前摆架子耍威风,老老实实地完成陛下交给的差事,不敢再提任何要求。
当钦差凌实办完自已地差事之后,西北面行营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在清水河畔损失过半的永兴军正在同心城内休整,王彦超是京兆府的当家人,军政两方面都是能手,对于侯大勇把铁匠营迁到同心城大为不解,虽说侯大勇是皇亲国戚,可是,他毕竟是雄胜军节度使,把凤州的家当耗完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当钦差宣读了圣旨,王彦超这才知道自己被调到了凤翔府,凤翔府虽说比凤州要好一些,可是和京兆府相比,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王彦超郁闷之余,这才恍然大悟侯大勇定是早就知道调动的情况,这才来了一个大搬家。
王彦超在同心城再也呆不住了,虽说陛下只准带走牙兵,可是在节镇中,牙兵数量并不固定,京兆府牙兵说是五千也可以,说有一万人也有依据,所以,王彦超要尽快赶回京兆府,多带一些牙兵多带一些钱财走,这样,到了凤翔府以后日子也就相应好过些。王彦超在心里对侯大勇不提前打个招呼有些不满,推脱了侯大勇的热情挽留,带着永兴军匆匆忙忙赶回京兆府。
李晖带着四千颁州军,原本负责西北联军的粮道,接到圣旨后。把此项重任交给了黑雕军的李漫,也带着颁州军匆匆赶回颁州。
因为固原、同心被周军占领,庆州边境重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这次西北各节镇的调整中交给了黑雕军的李漫,也带着颁州军匆匆赶回颁州。
因为固原、同心被周军占领,庆州边境重镇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这次西北各节镇地调整中。就没有庆州什么事情,吴松枥为了靠上侯大勇这棵大树,就率着三千步军忠心耿耿地留在清水河畔,当颁州军离开后,庆州军就被调整来保卫粮道。
此时的同心城侯大勇的人马有一万三千人:黑雕军四千人。驻扎在白狼营的凤州军四千人,另外还有由庆州骑兵组成地独立军二千人、吴松沥部庆州步军三千人。
在圣旨中集荣要求侯大勇在灵州保持一支二万人左右的精锐力量西拒党项、回鹘诸胡族,东面牵制党项拓跋人,北面顶住辽人,切实稳定住西北方向。以便让朝廷集中力量平定南方。
有了圣旨,侯大勇开始了理直气壮的扩军,新黑雕军组建方案很快就制定完毕:新黑雕军合计二万人,由黑雕军四千人、驻白狼营的凤州军、独立军二千人和灵州军八千人组成。
在显德四年二月份,所有节度使全部各就各位。侯大勇也正式搬进了灵州城。行使起塑方节度使的职权。
在这一段时间里,侯大勇命令飞鹰堂孟殊加大对吏部侍郎司马翎的公关力度,随着大笔大笔的钱财流入司马翎地府中,一张张调令就发向西北,王江、陈仁义、霍知行、山宗元、梁守恒等郑州老班底陆续调到灵州。
从晚唐起,节度使权力急剧扩大,表现之一就是用人权力的扩大。节度使直属军队的军职和使府内的文职,大多数是自行任命的。规定的文职有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等,其中任要职者也可以代行节度使职权。次一等的可以委派代理州县职务。这些名为幕职地差遣官,无官阶,故此种人必须带有郎官、御史等头衔。幕职不限出身,文士不论是否中进士,都可以应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推荐到中央任职。事实上唐代中期以后的文士,很多都以幕僚作进身之阶。
柴荣称帝后,不断地限制和削弱节度使的权力,在显德一年底,柴荣把用人权收归中央,先是州县官必须由中央任命后来节度使下属军队的军职和使府内的文职,如观察判官、行军司马等职务均要由中央任命,这就大大限制了节度使地用人权。
侯大勇深受柴荣收权之害,原本由自己任命地职务,现在非要由自己花钱才能摆平,这就让侯大勇实在有些不爽:为何我来当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就变得如此之小。不过从内心深处侯大勇对柴荣的做法是持肯定态度的,若中央没有权威,节度使权力受不到限制,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分裂就难以避免。
侯大勇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建设新灵州新同心的热潮中,秋菊、小璐、春兰离开了凤州,却没有北上灵州,而是回大梁,但是秋菊、春兰在凤州当惯了主人,想起到了大梁之后,她们就要面对高人一等的符英,心中就别有一番滋味,当秋菊和春兰两人千里迢迢到达郑州后,两人商量着就在郑州侯府住了下来。
这些家务事情,侯大勇是隔了许久才知道,就在秋菊一行在郑州住下的时候,新黑雕军完成了重新编组。此次编组有了三三制地教训,侯大勇是按照牙兵的通用编制来重组黑雕军,用牙兵来编制有个好处,牙兵按从唐时以来的惯例,都是和主将捆绑在一起这就不用担心州刚刚训好的人马,被一个命令就调走。
新黑雕军的编制为:节度使—军—营—都—伍编制。节度使为主帅,军设都指挥使,营设指挥使,都设军使、副兵马使(骑兵);都头、副都头(步兵)。
新黑雕军每伍是五十人,每都是一百人,每营是五百人,每军是二千人或三千人。全军共辖六个普通军,每军二千人分别称为虎、狼、熊、龙、蛟、豹六军,另有两个加强军,每军三千人分别称为狮、鹰军。
新黑雕军主帅是侯大勇,副帅为石虎,加强军狮军都指挥使郭炯,副都指挥使何五郎;加强军鹰军都指挥使王江,副都指挥使铁川源;普通军虎军都指挥使山宗元、副都指挥使陈猛;狼军都指挥使匡操;副都指挥使杨天畔;熊军都指挥使姜晖,副都指挥使周青;龙军都指挥使胡立、副都指挥使刘世绪;蛟军都指挥使段无畏、副都指挥使南川;豹军都指挥使陈仁义,副都指挥使张解。
军政事务方面:钱向南仍为观察判官,赵普为行军司马,刘成通为党书记,白霜华为军需官,李漫为军需副官。
第142章 争夺河套(七)
显德四年春季,南部的战事仍然呈现着胶着态势,南唐李景派其弟齐王李达率大军增援被围困一年之土的寿州城。李达率军北上以后,中军留驻濠州大将许文缜、边镐、跦元领兵数万再沿溯淮河北而上,和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所率领的周军主力对峙,双方屡有交锋,禁军自高平之战后,经过数次整训,战斗力得到了大大提高,相较于南唐军优势十分明显,两军交锋数次,李达军皆大败,折损五千多人马后,李达收缩兵力,驻军寨全力防守,周军一时之间也是无可奈何。
柴荣性格坚毅,向有鲲鹏之志,扫平天下,恢复汉唐荣耀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此时,大周军主力南力南攻,却受阻于寿州城达一年之久,这让他难以容忍,在显德四年三月,柴荣终于忍无可忍,留下亲信枢密副使王朴为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巡检,再次御驾亲征淮南。
淮南激战之时大周朝的西北边陲却出观了短暂的和平,这种和平是黑雕军军刀威胁之下的和平。
西北历来是多事之地,党项、回鹘、吐蕃以及契丹等强敌你方唱罢他登场,经过显德一年的血腥征伐之后,党项族新兴势力房当族为西北联军彻底击败,族中最精锐的军士在义州和小牛关损失殆尽,丢失了圣地——同心城,只剩下房当翰海率领的败军盘踞在会洲,但是已失去的一年前咄咄逼人的锋芒。
觉项拓跋人并没有和房当人联合行动,但是他们密切关注着党项房当人的行动,存在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他们看到了房当人失败地全过程。对于联军地军威深感震惊。当侯大勇节度灵州之后,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分明感到一只凶猛地吊睛白额大虎紧紧地卧在自己的身旁,李彝殷不感轻举妄动,对南面的府州也客气了许多。
在灵州西面曾经强大无比的回鹘人、吐蕃陷于分裂,最接近大周的回鹘汗国是甘州回鹘汗国。兰州别驾葛萨和青海边上的吐蕃族六谷部联姻,成为了一个有机地联盟,一个从东面,一行在西面,威胁着汗国的生存,可汗仁裕忧病而逝,他的子女尚小,左相阿斯汉趁机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汗。
吐蕃国和回鹘相比。更是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所幸吐蕃故地苦寒难耐,山高地险,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如吐蕃人那样在高原人纵马驰骋,因此虽说吐蕃人分裂已久,却只是内斗没有强敌打下雪山高原去,但是。吐蕃人也无力侵犯其它族人的土地。
灵州北面是大周朝最强大的敌人——辽园契丹人立国已久,就如一把锋利的钢刀,砍久也没有钝,契丹人渐渐失去了立国初期的锋芒,新国主耶律述律每天晚上酣饮,白天睡觉,极不喜欢打理国事,对玩乐地兴趣远远比开疆扩土更加感兴趣,而更远处地鞑靼人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
侯大勇进驻灵州之后,就把眼光盯住了西会州的房当翰海部,西会州距离灵州不过一天的路程,西会州就如一枚上弦的箭,随时都可能向灵州射过来,这对灵州是极大的牵制和制约,虽说在粟特人的穿针引线下,侯大勇曾和房当翰海有过协议,可是这个协议随着黑雕军和房当翰海实力地同时增长,协议已经形同虚设,双方都没有遵守协议的意思。
此时,前来助战的米勒部和细封部就如侯大勇所料,近万援军屡次进攻小牛关均被击退,没有取得丝毫进展,而西会州的粮草供应出现了极大问题,由于清水河畔大段的收场被占,西会州的物质严重短缺,米勒部和细封部在显德三年底就被房当翰海客气地送走了。
西会州房当翰海接收了房当明的大部分残部,人数还是达到了二万三千多人,所辖区域南至小牛关,东至灵州边境,北至荒漠,西至房当支金和师高金所占据的靖远城,仍是黑雕军的劲敌。不过,以黑雕军为核心的联军完败了房当军主力,攻破了同心城和固原城,踞守在西会州的房当军军魂已散,失去了纵横四海的自信心,变得极为保守,房当翰海对当前形势极为了解,不敢再主动出击,而是在小牛关和西会州设立防线,摆出了一幅死守的架式。
黑雕军小队多次试探着进攻房当军的防线,见房当军防守甚为严密,黑雕军但有耐心地不断进行小规模试探攻击,为以后的决战奠定基础,双方战线也渐渐稳定。
侯大勇并不急于决战,他初任塑州节度使,还需要巩固灵州和同心城,整训新黑雕军等待时机成熟,才一战定西会州。
黑雕军主力分布于灵州和同心城两地,从东面和南北呈夹击之势,在同心城,石虎率军一万军队驻守,由霍知行为同心城地方官,灵州则由梁守恒担任地方官,霍知行和梁守恒两人都拟任为刺史,侯大勇已向柴荣提出的推荐,不过,现在还没有得到回复,侯大勇一面命令飞鹰堂打点吏部,另一方面已经命令两人担当赶刺史的职责,侯大勇相信,凭自己的节度使的面子,推荐两名刺史还是会得到柴荣的认可。
节度使的官衙自然设在了灵州,侯大勇进入灵州城后,没有住进官衙后面的院落,而是买了一处相对幽静的大院子作为自己的居住地。这个院子空了许久,原是富商胡秋云的产业,胡秋云拥有两个马队和驼队,长期行走在回鹘人、粟特人、于阗人的地盘上,家产颇丰在西北胡人中赫赫有名,反而在中原行事谨慎,显得默默无闻,军情营早就盯上了胡秋云,还派人混入了他的商队。获得不少情报。
这次党项人围攻灵州之战。让胡秋云意识到边境重镇并非安全之地。若当日城破,辛苦一生积累的家产转眼间就会化为乌有,因此,战事结束后,他就搬家到京兆府,在京兆府遥控指挥着商队。胡秋云是行商人他的算盘打得极精,在灵州他设有一个商行,他搬家到京兆府之后,买卖上的事情有个商行就可以了,而灵州的大院子就没有必要存在,就挂牌打折出卖,不过打折之后也是一个巨大地数宇。城中一般人家也买不起。侯大勇进城后,看到这个大院子环境不错,就把这个院子买了下来成为侯家地私产。
侯大勇买院子来住,还有一行特殊地原因,这就和前不久发生的郑州房产事件有关系。
来到大周朝后,候大勇不知不觉变成了巨富。但是,侯大勇的两处私宅全是赐予的,一处是沧州侯府,这一处原是富商刘三的私产,侯大勇因立功而得到的赏赐;另一处是大梁候府,这处房产是柴荣赐予地,这两处房产是属于侯大勇的私产,其他的房产虽说从本质上也是他的房产,不过广泛分布于各州的房产从名义都是属于富家商铺。
在郑州的房产原本是官产,因为侯大勇被调住凤州作战,走得十分匆忙,家产全部放在郑州官衙后面的小院子,侯大勇节制凤州之后,春兰、秋菊随之来到凤州,但是不少财物和一些下人仍然留在郑州院子里。
继任的郑州防御使为人老成,见侯大勇的家人占着房产,虽然心中不满,却岂于侯大勇是皇亲,一直以来没有声张此事。
显德四年一月,中牟县鲁王汀湘在被任命为新地郑州防御使,王汀湘是世家大族,又是彰国军节度使王饶地族人,此时符皇后病逝,小符氏虽进宫一年多了,却始终没有名分,对此大家都猜疑陛下并不喜爱小符氏,侯大勇和皇帝连襟的身份就有些逊色了。另外王饶夫人见三女儿嫁给陛下无望,便给三女儿相中了另外一门亲事,新郎就是战北卓著又新死了老婆的赵匡胤,这样一来,双方势力一长一消,王汀湘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朝中大佬的授意下,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侯大勇,当秋菊、春兰来到郑州不久,他暗中指使自己族人中的一名监案御史里行,以“霸占官产”为名弹劾侯大勇。
这份弹劾一出,耳目灵通的侯大勇迅速得到消息,他命令黑雕军亲卫用八百里加急赶往郑州,命令郑州的侯府家人接信后立刻归还房产,全部搬到大梁侯府去,秋菊、春兰当然不知道朝中有人为房产一事弹劾侯大勇,不过接到八百里加急后,见到信中语气严厉是前所未有,也是心中惶惶,接信当天就搬离郑州侯府,赶住大梁。
郑州房产是侯大勇地一个失误,侯大勇当日从郑州出兵凤州,并没有想到随即就被会调到凤州任节度使,因此,郑州的家产没有及时进行处置,节度三州以来,战事不断,诸事缠身,而且富家商铺为侯大勇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对于侯大勇来说郑州那处小院子实在是微不足道,他脑中根本没有想到这一件事情,那日过郑州,为了尽快见到符英,侯大勇懒得和郑州新任防御使啰嗦,根本没有进城,直接从城外直奔了中牟县,谁知道自已行为的缺失就被某些自己从来没有得罪的人咬住了。
因为是自己的过错,侯大勇立刻退还了住宅之后,同时给淮南的柴荣写了一封请罪信,再用八百里加急送往淮南,在说明原因的同时,从灵魂深处向柴荣作了检讨。
当检讨书送到淮南之时,御驾亲征的柴荣正在庆祝攻克寿州的胜利,经过一年多的围城,周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多次击退城外的南唐援军,在弹尽粮绝之时,老将刘仁蟾知寿州不可守,忧急交加而中风,为了减少城内百姓的伤亡,刘仁蟾做出了一个让他灵魂受到痛苦前熬的决定——向周军投降,投降之时,他因为中风已经卧床不起,部下与儿子将刘仁蟾抬出城外投降周军。
对这等识时务又英雄的人物,柴荣从内心是极为佩服的,为了给自己的将领和南唐其他守将一个好榜样。柴任命投降的刘仁蟾为特进、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郓州节度使。同时。下发了八道命令:一是寿州改为寿春县;二是城破前犯事的百姓一律赦免。一是寿州城五十里内,不收今年地秋夏租税;四是自来百姓,有曾受江南文字案牵连而聚集山林者,一律不问罪;五是百姓间相互有仇地,不准互相报仇也不准以官府告状;六是大战以来,被掳却骨肉者。不计远近,准许家人相认,官府给物收赎;七是大战过后暴露在外地双方军士的骸骨;派专人收拾理葬,显示对死者的尊重,同时预防瘟疫;八是自前政令有不便于民者,委本州条例闻奏,当行厘革。
寿州落到周军手中之后,在淮河流域的争夺就没有多少悬念了。柴荣就准备移驾下蔡。还未移驾之进。柴荣收到了侯大勇的检讨书,周军能够在淮南放心打仗,侯大勇稳定西北功不可没,因而,这等小事在柴荣面前更是不值得一提(当然若想治某人的罪这份弹劾也可以作为一份好材料)。柴荣好言安慰了侯大勇,却也没有责怪上书地监察御史里行,郑州房产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
不过,郑州房产事件也给侯大勇敲响了警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晴在盯着自己,以后行事必须更加谨慎小心。因此他进驻灵州后,干脆就自己花钱买了一幢院子。
师高月明和她的使女跟着住进了这幢院子,师高月明的使女叫师高绿绮,绿绮是一种古琴,当日在点兵场,师高月明取名绿水,也是灵机一动想到了使女师高绿绮的名字。
侯大勇本来是想秘密杀死师高绿绮,可是,师高绿绮天天跟随在师高月明身边,很难有合适的机会杀掉她,师高月明是侯大勇的一个秘密武器,因此,侯大勇不仅要收服她的人,更要收服她的心,若被师高月明意识到自己杀死了她的使女,则难以达到此目的。
另一方面,当师高绿绮有血有肉、活生生地出现在侯大勇,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侯大勇就实在有些下不了手,侯大勇毕竟来自注重人权地现代社会,和大周朝同时期的政治人物在心理上稍稍有些差别,在战场之外杀人对于侯大勇来说,有些心理负担。侯大勇数次下定决心命令军士执行这行任务,但是当师高绿绮乖巧地为侯大勇端茶送水的时候,侯大勇心就软了下来,每次他都在给自己找出理由:师高绿绮只不过知道师高月明会易容术,而易容术届时能否用到还是一个未知数,就以这个模糊的理由就杀掉一个俏生生的妙龄女子,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在理智与情感数次碰撞之后,侯大勇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谁备认师高绿绮为义妹,让他嫁给达娃贡,远远地把师高绿绮送走,眼不见心不烦,既救了她一条性命,又能拉拢达娃贡。
吐蕃浑末部在卓尼和松藩形成了两个聚居点,达布在松藩,而达娃贡在卓尼,侯大勇和达布经过了歃血为盟,若没有大的事件发生,或双方实力没有发生质变之时,这个联盟还是比较稳定的。而达娃贡由于地利之便,族中人数超过了达布,实力也就略强于达布,侯大勇早就把自己和达娃贡地联盟弄得再密切一些,只是若再用歃血为盟这一招,则似乎缺少一此想象力,更有些随便,就比如女人嫁一次是极品,再嫁一次则等级自然会下降。
若把师高绿绮认作义妹,嫁给达娃贡,则达娃贡就成为了自己的妹弟,成了一家人之后,自然也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联盟。侯大勇打定主意之后,派人命令达娃贡到灵州见面。中国有句俗语:亲戚越走越亲、不走不亲。侯大勇认为这句话极为哲理,用在驾驭收服胡人也同样适用,达娃贡虽说臣服于自已,可是若长期不敲打敲打,不让他定期到面前来汇报思想,过不了多长时间,达娃贡就会忘记谁是真正的老大。
当陛下再次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灵州以后,侯大勇估计送信军士也快到达到卓尼了,就决定亲自出面认师高绿绮为义妹。
当师高绿绮听到师高月明转述过来的话,得知自己要嫁给吐蕃人,虽说竭力想保持平静,可是手中端着的茶杯还是“咣”的一声落在了地上,吐蕃人和党项人并不友好,党项人的旧地有一部分就在卓尼一带,当吐蕃国强盛之时,党项人被迫向东角北迁徙,后来在甘、沙一带,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和中原人杀得个不亦乐乎,所以,当师高绿绮听说要把自己嫁给吐蕃头领,禁不住花容色变。
侯大勇要告诉师高绿绮两件事,一件是认她作义妹,另一件是让她嫁给吐蕃人达娃贡,这两件事情先说哪一件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这就如吃葡萄,有的人是先吃青涩的,再吃甜的,这样越吃越甜,有的人是先吃甜的再吃酸涩,这样越吃越酸,两种吃法都是吃,给人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侯大勇选择了第一种做法,先告诉师高绿绮最绝望的后果,然后再一点点弱化这种痛苦。
侯大勇看到师高绿绮脸色巨变,他的心还是软了一下,不过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硬着心肠对一旁同样变了脸色的师高月明道:“达娃贡是吐蕃人的首领,师高绿绮嫁过去也算有个好归宿,还有,今天下午,按照党项人的习惯举行一个仪式,我要认师高绿绮为我的义妹,让师高绿绮以我妹妹的身份,风光地嫁给达娃贡,有侯大勇义妹的身份,谅来没有人敢于欺负她。”
师高月明被识破身份以来,就跟随在侯大勇身边,初尝人生滋味的师高月明渡过了短暂的适应期之后,从同心城到灵州,她越来越沉醉于柔情蜜意中,她明知道侯大勇有妻室,却也顾不得这许多。此时,突然听到心爱的男人冷冰冰地用不容商议的口吻把师高绿绮嫁出去,忍不住在心中打了一个冷颤,她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侯大勇,求道:“郎君能否让师高绿绮留下来,她虽是下人,可是和我一起长大,实际止情同姐妹,别让她嫁给吐蕃人。”
侯大勇心中暗道:师高绿绮其实也是一个美人胚子,若不是因为她知道你会易容术,完全可以让她嫁给手下的将校,可是她知道易容术的秘密,所以只能走得越远越好,这也是她最好的归宿。
侯大勇有些怜惜地看了一眼低头垂泪的师高绿绮,没有向师高月明解释,平静地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师高绿绮有了义妹的身份,到了卓尼就会成为吐蕃人中的贵妇,这对她或许有件好事,你对师高绿绮说,达娃贡是吐蕃人的头领,也是一条英雄好汉,嫁给达娃贡并不委屈。”
师高月明可怜巴巴地问道:“事情不可挽回吗”侯大勇沉稳地点头道:“达娃贡此时已在来灵州的路上,无法挽回了,你好好劝劝她,认命吧。”
师高月明两只蓝色的眼晴渐渐浸出了泪水,很快就如断残的珍珠一样往下流,她梗咽道:“师高绿绮长得如花似玉,不若和我一起跟了节度使,节度使另寻一名女子嫁给达娃贡。”
师高绿绮和师高月明长相不同,师高月明有着白种人的一些特征,不似一个正宗的党项人,而师高绿绮则是纯正的党项女子,更接近中原人的相貌,却比中原女子多了些健康明朗。
侯大勇没有再说话,摇了摇头硬着心肠对师高月明道:“不用多说了,你好好劝劝师高绿绮,多给她准备点嫁妆,我们要热热闹闹的把这个婚事办了。”
第143章 争夺河套(八)
侯大勇硬着心肠让师高月明去劝说师高绿绮,布置完这个任务后,两女面色惨白,低头看着地面不愿抬头,似乎地面绣着些美丽无比的花朵。气氛一时颇有些尴尬,侯大勇对师高月明说了一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有事先出去,你在家里好好劝劝师高绿绮。”
师高月明只是低低地应了一声,并没有如平时一样把侯大勇送到门口。看到这种情景,侯大勇大感没趣,出了院子,他带着两名亲卫,如平常一样到城中四处查看。
先到了铁匠营转了转,又到了新成立的狮营去看了看,狮营按编制是一个加强营,全营三千人,不仅人数多,而且里面老军士多,都指挥使郭炯、副都指挥使何五朗均是从沧州起就加入黑雕军的元老,狮营可以说是侯大勇嫡系中的嫡系。郭炯和何五郎算是师兄弟,两人见节度使来到营中,赶忙走了过来,陪着侯大勇检查了营房设置,一路人,不少老军士见到节度使过来,都发自内心地带着笑脸,给节度使敬礼,这让侯大勇感到了受尊重的极大快乐。
在黑雕军营房吃过饭,侯大勇带着亲卫慢悠悠地转回院子。
侯大勇身穿极为普通的软甲,骑着“风”悠然地走到回家的路上,驻扎在城中的黑雕军军士大部分还在军营里整训,街道上军人很少,侯大勇是初到灵州城,城内的老百姓大多不认识这位新任的节度使,看他的穿着打扮,只当侯大勇是一个普通的军校,擦身而过之时,并没有人给他致意行礼。
在凤州和同心城,满城的人都认识侯大勇,每次走在街道上,满街的百姓都会恭敬地给自己让路。开始之时,侯大勇还颇为不习惯,久而久之,却也有些喜欢这种被聚焦的感觉。
此时,侯大勇除了身后有两名亲卫,他就如一个平民一般在街道上行走,这是一种久违的平民感觉,这种平民感觉让侯大勇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这就好比一个人大鱼大肉吃得太多。忽然吃得时新的野菜,换换口味,也是一件让人极为舒服的事情。
眼看着就要走到自己的小院子,侯大勇忽然想到师高月明和师高绿绮一定在院子里落泪,忽然觉得心中堵得慌,好心情也渐渐被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所代替。侯大勇自言自语道:现在才知道,做恶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坏事需要有坚强的神经,而且,做一件坏事容易。难就难在做一辈子的坏事。坏人估计都练过少林寺易经洗髓经,神经系统才会如此坚强,否则早就失常了。
想到愁容满面的师高两女。侯大勇忽然回想起自已才到沧州时候,当时沧州节度使刘存孝勾结辽人谋反,对自己露出了杀机,在危机四伏地时候,自己还念念不忘要安顿好秋菊春兰两位女子,当时自己一门心思是“不能拯救世界,就拯救身边的人。”
而此时,自己当上了节度使,大权在握,成为一方诸侯。在沧州时脑海中的“拯救论”却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