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颊微黑,渭水沿岸徐徐吹来的冷风,使他眼睛微微眯着。亲卫陈猛已经升为虎营校尉,现在跟在身边的亲卫是狮营神箭手刘黑狗,他带着五十名狮营亲卫,守护在侯大勇身边。

钱向南所骑战马紧挨着风,和“风”亲热的互相打着响鼻。钱向南坐马上,全神贯注的看着回鹘人的一举一动,虽说天气已很有些寒冷,他额头上竟有一层细汗,等到回鹘人退了回去,转头对侯大勇道:“节度使。若凤翔军能够从后面追过来。明年今日,就是回鹘军的忌日。”

侯大勇没有这么乐观,道:“回鹘人主力未损。还有一场恶战。现在还不能太乐观。”

两人说话间。七张床弩对着渭水北岸的回鹘大军射去,这次射击,由一名队正统一指挥,利用弩箭可以延时发射的优点,上好弩箭后再同时发射,对后退的回鹘骑兵群进行打击。

床弩发出雷鸣声,如狂怒的凶神一样冲进了回鹘人的队伍里。弩箭过处,惨叫声四起。床弩威力巨大,可是数量少,发射一次还要重新上弦,床弩对敌军的杀伤力。其实还不如军士们整齐发射的手弩,可是,床弩声势慑人,中箭者非死就是重伤,极易让对手感到恐惧,失去作战的勇气。

吐少度见手下骑兵均脸露惊慌神色,知斗志已弱,就命令回鹘军全军退到木弩箭程以外,暂时休兵,重振士气之后再作决战。

吐少度铁青着脸坐在营帐中间,帐下的回鹘众将均不说话,如此惨败,让人实在没有什么话好说。

半响,吐少度才道:“没有想到周军的弩箭如此厉害,我们回顾忠勇的骑手可禁不起这样的伤亡,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回鹘众将脸露愤恨之色。

“中原有句俗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回鹘大军还是要尽快到卓尼去,渭水不可久留,若周军主力从背后杀过来,我们又冲不破渭水南岸的防御,此渭水就是兰州回鹘军的葬身之地。”

“乌柯将军,你带二千精骑,到渭水上游的小湾渡口,从小湾渡口过河后,侧击南岸的周军。”

“渭水南岸周军人数少,我就不信周军就有三头六臂,能挡住我们回鹘大军的多面进攻。”

敌军退后,郭炯来到侯大勇身边,有些兴奋道:“威风八面的回鹘精骑,不过如此。”

侯大勇冷静的说道:“郭郎,军士们打的好,你也指挥的好,可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虽说打退了回鹘军进攻,但是,回鹘人实力仍然雄厚,若全力一击,则胜负仍然难料。”

战死的回鹘人的遗体,仍横七竖八的倒在水中和岸边。北风所过,虽说天气寒冷,但是四处仍然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南岸一支约二千人的回鹘骑兵,迅速向西而去,所有行动,并没有回避对岸的黑雕军。

两人骑着马,面对着对岸,回鹘人的行动他们看得一清二楚。钱向南脸色沉重起来,对侯大勇道:“回鹘军定是到上游去夺取小湾渡口,幸好节度使还有一支奇兵。”

侯大勇脸色不变,到古代近三年了,侯大勇官越做越大,指挥的人马也越来越多,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涉及到千万人的性命,因此,在不自觉间,侯大勇眼神、语气以及一些细微的表情,都不自觉带着些威势,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意识到也不能改变。

侯大勇神情突然坚定起来,声调略高,道:“回鹘骑兵相当精锐,若硬碰硬,何五郎率领的一千黑雕军损失定然不轻,我最不喜欢硬碰硬的打法,这种打法,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但是,有时却无法选择,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要拿出勇气和决心,就如黑雕军在张家关一样,只有守住张家关,才能把蜀军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次也一样,只有何五郎打掉回鹘人在其它渡口渡河的部队,等到王景率军一到,回鹘大军则真正插翅难飞了。”

钱向南隐隐成为侯大勇头号心腹谋士,不仅为侯大勇出谋划策,还正在组建情报机构。他在郑州时因智破命案,被侯大勇看中,然后随其参加了凤州之战,在三州之地也算得上说一不二的人物。侯大勇收服吐蕃人后,钱向南心里隐隐约约有些微妙的感觉,但是他不敢向任何人提起这种感觉,只能把这个感觉深深的埋在心里。

何五郎率领豹营和豺营隐蔽在渭水北岸的连绵起伏的山岭中,派出侦骑监视着回鹘大军的动向。两千回鹘骑兵向西而去之后,何五郎立刻率军尾随着回鹘骑兵而去。回鹘骑兵运动速度很快,他们要抢时间,利用骑兵机动能力强的优势。在小湾渡口过渭水。从侧翼袭击守在风凌渡口的周军。

回鹘骑兵根本没有掩饰自己的行动目标,他们知道中原军队马匹很少,唐朝丢失河套地区后。就失去了主要产马地。因此,唐军中马军只是部队中的极少数,唐灭亡后,情况也相差不多,骑兵在中原各军中的比例极低。回鹘人这个大胆的行动,是建立了周军骑兵不多,无法跟上快速行动的骑兵队伍这个前提之下的。回鹘人就是要靠骑兵的速度,让周军首尾难顾。

回鹘人没有想到。与他们对阵的黑雕军,是一支完全的骑兵部队,在高平大战、凤州大战中,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灵活的特点,屡屡取得大胜。他们更没有想到。有一支千人骑兵队,竟敢孤军深入北岸,对大队回鹘骑兵进行袭击。

何五郎带着骑兵队,始终与回鹘骑兵队保持了一里的路程,两支骑兵,一前一后,似两股洪流,直朝小湾渡口冲去。

何五郎在攻打黄牛八寨的战斗中,身受重伤,若不是韩淇医术高明,他早就成为一堆黄土了,死亡如此近的逼近过何五郎,使他很有些大彻大悟,他骑在马上,英俊的脸庞显出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侦骑不断带来回鹘人的消息,从回鹘人的路线上看,回鹘人定是朝小湾渡口奔去。何五郎担心回鹘人速度太快,自己和他们距离过远,来不及在渡口处拦截他们,便下令部队全速前进。很快,在距离小湾渡口两三里的地方,黑雕军骑兵咬住了回鹘骑兵。

回鹘骑兵肩负重要任务,回鹘将领乌柯深知其中厉害,发现身后追兵之后,不敢马上渡河,掉转马头,前队变后队,准备和追兵一决高下。

黑雕军在回鹘骑兵阵前五六十步的位置站住,军士们在何五郎的命令下,把弓箭拿在手里,做好进攻的准备。

乌柯见追兵不过千人,心中稍安,他决定全歼这股敌军,然后放放心心的渡河。中原军队步军多,擅长阵地战,骑兵则逊于回鹘骑兵,乌柯久住兰州,对两军的特点知之甚深,他决定全军压上,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消灭这股胆子不小的追兵。

乌柯不等周军站稳脚跟,战鼓声震天响起,回鹘军高举着弯刀,高喊着向黑雕军扑来。回鹘人并非全用弯刀,兰州回鹘人的一支小部族曾远到西域,和大食国的商人有过接触,锋利强悍的大食弯刀立刻吸引了回鹘人的目光,回到兰州后,他们迅速仿制了大批弯刀,装备在骑兵中去,成为兰州回鹘军的标准装备。

黑雕军豹营和豺营的弩箭全被拿去装备黑蛟军和伏虎军,豹营和豺营制式也相应进行了换装,一名军士标准的武器装备有一张长弓、五十支箭,一把横刀,一支木柄长枪,木柄长枪枪长三米五,比熊营用过的马枪要稍长一些,还有一面小圆盾牌,可谓是装备精良。

回鹘军发起冲锋后,黑雕军军士并没有马上发起冲锋,排出了一个雁阵,左右两翼稍长,中军方向的军力则稍显薄弱。雁阵最有利于发挥弓箭的威力,等到回鹘骑兵冲到箭程之内,中军帐前才响起放箭的号令。

黑雕军军士们大多久经战火考验,老兵占了绝打部分,他们面对如狼似虎的回鹘骑兵,并没有慌乱,也没有急于放箭,而是稳稳的做好准备,号令一起,才拉开弓箭,向回鹘兵射去。

回鹘骑兵也精于骑射,他们冲锋之时,也拿起弓箭,向周军射去。两军的箭雨在空中交织碰撞,回鹘骑兵人数比黑雕军多一倍,但是,他们射箭完全出自天生的本能,而没有统一的指挥,而黑雕军的铁箭基本是同时发射,形成了密集的箭雨,因此,黑雕军虽有不少军士中箭,但回鹘军中箭落马的军士远比黑雕军多。落马的回鹘军士,基本上没有活命的希望,随后而上的马队,将他们狠狠的蹋在了地面。

黑雕军军士们动作相当整齐有序,射完第二支箭后。回鹘人已来到了身前。中军帐前的军士甚至可以看到回鹘骑手喘出的白气。

中军帐前战鼓声一变,黑雕军军士立刻手持长枪,雁阵两翼的军士左右包抄。向回鹘军两翼冲去。而中军则跟在左翼军后面。也杀入了敌阵。

因为兵少,两军接触便是决战,没有什么花哨可讲,是实力和勇气的对决。

骑兵相接瞬间,黑雕军的长枪占了极大的便宜,一队队骑兵形成横队,长枪如林。全部平平对着敌人的骑兵,借着自己和对方马匹的冲力,轻易刺破了回鹘人的轻甲,不少回鹘兵被挑落马下。回鹘弯刀虽然锋利,但是。弯刀和长枪相比,太短,两军交锋之际,回鹘人纷纷被挑落马下。

回鹘人极为勇悍,前面的军士被挑死后,后面的军士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往前冲,因为是在渭水河岸,适合骑兵作战的空间很少,一次冲锋后,基本没有再次冲锋的空间了,很快,两军就混在了一起。回鹘人的弯刀此时才发挥了威力,黑雕军军士的断臂残肢不断飞到半空中。

何五郎首先举起长枪,朝一名回鹘敌军扔去,长枪狠狠的刺入了敌军的身体。绝大部分黑雕军军士都做着何五郎同样的动作,把长枪当成标枪扔了出去,然后抽出了横刀,和回鹘军士对砍。

这种扔枪战术是黑雕军认可的,因为骑兵混在一起后,长枪威力就会大大减弱,若要把长枪挂回枪带,再抽出长刀,这两个动作,就会让许多军士丧命。若在战斗中,几百或上千支长枪抛出,不仅可简化动作,更可以给敌人大量杀伤。这个战术是铁川源提出来的,但是刚刚提出之时,许多人并不同意这种做饭,特别是军需官们,他们舍不得把价格昂贵的长枪就这样轻率的扔出去。

双方争论不下,一直吵到了侯大勇哪里,侯大勇听完双方陈述后,马上拍板,道:“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位的,若不扔掉长枪,被敌人杀掉,最后,不仅长枪不是自己的,命也不是自己的,为什么不扔?”节度使发了话,黑雕军骑手们在练习刺杀后,还专门练习了如何投长枪。

回鹘军和黑雕军混在一起后,黑雕军骑手们谁都不愿拿着长枪,纷纷把长枪投了出去,一时之间,战场上长枪横飞,不少回鹘人根本没有明白回来是怎么一回事,就被沉重而锋利的长枪刺了一个透心凉。

乌柯极为勇猛,可是,在渭水边,他的运气实在不怎样,在冲锋之时,就被半空中落下的一支铁箭刺伤了大腿。冲入敌阵后,他带着满腔的怒火,砍杀了两名周军骑手后,被一名周军将军拦截住。两人对砍几刀,平分秋色,都没有占到便宜。

乌柯是个兴奋型将军,遇到武艺高强的敌手,浑身血性都被激起,他大叫一声,催马上前,眼睛盯着周军将领的脖颈,恨不得一刀将其斩下来。乌柯还没有冲到周军大将马前,只觉得一股大力从后背袭来,紧接着一阵巨痛传来,此时他已高举战刀,可是他浑身的力气却如水银泄地般逝去。

乌柯永远没有时间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敌将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机会,他的头颅被周军大将一刀砍了下来,一股热血喷的如盛开的花朵。乌柯骑术极好,被斩杀后,双腿仍夹紧马腹,一具无头骑手,背上插着一支长枪,在乱军中奔驰了数十步,才栽下马来。

这一幕景象如此恐怖和诡异,给周军大将何五郎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仗之后,他在渭水岸边,专门为乌柯修一个坟墓。

斩杀了乌柯,并没有使回鹘军马上崩溃,因为混战中,谁也不知道乌柯已死,双方军士都杀红了眼,看见服饰不同,马上就痛下杀手。乌柯死或不死,对双方军士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回鹘人长途跋涉到渭水,且由于粮食不多,因此总是处于半饥饿状态,体力消耗极大,而黑雕军以逸待劳,伙食又开的极好,军士们一个个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回鹘人渐渐顶不住黑雕军的进攻了,伤亡极重,战场优势开始向黑雕军转移。战斗持续又一炷香的时间,战场才归于沉寂。

对大多数军士来说,一切都结束了,包括他们的爱恨、包括他们的亲人敌人,在渭水岸边,都成为永远的过去。

战场上除了一些无人的战马以外,就只有何五郎带领的三百多黑雕军骑手,六百多黑雕军,也永远倒在了渭水岸边。

第51章 回鹘大军(五)

回鹘人攻得猛烈,撤退也甚为干净利落。

王景看着黑沉沉的夜色,到很有些犹豫不决。凤翔步军万万追不上回回鹘骑兵,而让自己宝贝一样的骑兵,在充满危机的夜色中去追击强悍的回鹘精骑,让他实在有些担心。“乘胜追击  穷寇莫追”这八个字在他的大脑里盘旋了好久,最后王景还是下定决心稳中求胜,全军在营地里等到了天亮。

第二天,天完全亮了之后,一万凤翔军才朝着风凌渡方向追去。

葛萨带领回鹘军向东撤退之时,留下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队伍,隐于到风凌渡的必经之路上,作为阻击之用。一千骑兵,在夜色中紧张了一夜,却没有等到追兵,天濛濛亮时,一千骑兵撤离埋伏阵地,也向风凌渡奔去。

脱离了秦州周军主力,葛萨心情轻松下来,行军路上,又想起了兰州城内的情人阿思,“不知阿思现在怎么样?”兰州城被可汗仁裕所占,阿思是吐少度的女儿,葛萨想到这点,心就如掉到冰窟一般,他和吐光度两人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战事稍松,阿思的音容笑貌就会从心灵隐密处钻出来,想到阿思,葛萨加快的了前进的速度。

葛萨率军马不停蹄的赶到渭水,在下午时分,到达了吐少度大军营地,令他吃惊的是,吐少度率领的大军兵困渭水北岸,面对清浅的渭水,竟一筹莫展。

一夜未见,葛萨心目中的英雄。自己未来的岳父大人,突然间老了一头,眼睛充满了血丝,往日整齐的头发也有些散乱,见到葛萨带来的近四千人的兵马。说话竟有些许哽咽:“葛萨,你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葛萨很快就弄明白了回鹘军的处境,他脸色煞白,喃喃道:“两千回鹘男儿,就逃回了五个。周军不过千人,天啊,这是什么部队!”

吐少度听到乌柯西进支队全军覆没的消息,信心在不自觉间有些动摇,对于回鹘军的前途,有些悲哀,“早知今日。不如在兰州城下颌裕仁的大军拼个你死我活。”

争霸天下的雄心,这一刻,成为昨天的一个模糊的梦。

葛萨看着坐在帐前的吐少度。急切的问道:“现在怎么办?”

吐少度深吸了一口气,强自振作精神,对身边几位贴心将官道:“我们还有八千多人,虽说对岸周军厉害,但人数毕竟要比我军少得多,他们弩弓极为厉害,我们不能硬从风凌渡口过河。再强的骑兵,到了河中间,都是弩箭的靶子,分兵是正确的方法,虽说乌柯全军战死。但是周军伤亡同样惨重,我们必须不顾一切的从多点同时进攻,赶到秦州周军主力到来之前过河,只有如此,才能有一条生路。”

葛萨没有和黑雕军交过手,信息还足,大声道:“将军,下令吧。”

葛萨的信心多少也影响了吐少度,他看着葛萨的眼光渐渐有些慈祥,但随后眼光又变得锋利起来,吐少度威严的站了起来,道:“葛萨率领三千人马,再次西进,从小湾渡口过渭水,过河迅速侧击北岸周军。”

“接令。”

“罗勿率军二千东进,抢占下游杨桃树渡口,过河后也迅速侧击北岸周军。”

“接令。”

侯大勇、钱向南、郭炯、姜晖和胡立等三军将领,聚在河边,看着回鹘军调兵遣将。

钱向南兴奋的道:“回鹘两千人忙被全歼于小湾渡口,一千敌二千,黑雕军真是了不起。”

郭炯是黑雕军都指挥使,作为一军主官,他心情极为压抑,小湾渡口胜是胜了,却是惨胜,战死了数百黑雕军士,这是黑雕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伤亡,他看了一眼钱向南,又把视线转向了河对岸。

侯大勇指着河岸道:“从兵力上来看,回鹘定是来了援兵,他们现在分兵三路,估计仍是从小湾、风凌、杨桃树三个渡口同时渡河,我军兵少,还真没有办法同时守住三个渡口,若回鹘军从东、西两个渡口渡过渭水,夹击我军,则形势危矣。”

郭炯恨恨的道:“凤翔军胆小如鼠,坐拥大军,不敢全力追击。凤翔军若早一点到达,回鹘人再凶悍,也无力回天了。”

钱向南叹了一口气,道:“我已派了两批军士给王节度使送信,至今没有回音。”

侯大勇两眼紧紧盯着渭水对岸,似乎听见两人的对话,又似乎没有听见,他的眼光越过渭水,直刺吐少度的大营,过了一会,侯大勇慢慢说:“风凌渡口北岸的回鹘骑兵,不到三千人,回鹘人也太骄傲了,真的以为我们只会防守,不会进攻吗?黑雕军、黑蛟军和伏虎军也有三千人,我们主动出击,强渡渭水,四千对三千,吃掉对岸的回鹘军。”

钱向南、郭炯、胡立、姜晖相互交换了眼神。

侯大勇突然提高声音,依次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黑雕军居中,黑蛟军居东、伏虎军居西,在东、中、西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两军相逢勇者胜,要把回鹘人围城铁桶,全部歼灭。”

“给你们一柱香的时间集合部队,中军战鼓响起之后,迅速出击。”

“全军弩箭在手,没有中军号令,不准放箭,违令者斩。”

郭炯、胡立、姜晖同声大喊:“接令。”然后迅速回到各自部队。

黑雕军全体军士马上动员起来,上好手弩,黑蛟军、伏虎军迅速向指定位置集合,黑雕军守住中路。渭水不宽,部队调动根本无法掩饰。黑蛟军、伏虎军和回鹘骑兵一样,未作任何掩饰,大大方方排兵布阵。

吐少度和中原军队打过多次,他从军的时候,那个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已经烟消云散。中原陷于了持续的战乱,国力急剧衰退,中原军队失去了决战千里的雄心,军队的口号已由“进攻、进攻”转为“守住、守住”,在吐少度的经验中,中原军队防守能力很强。但进攻能力则远逊于回鹘骑兵,他还没有遇到以少打多还能主动进攻的中原军队。

这个惯性思维吐少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吐少度尽管看到了对岸周军的调整,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是命令一千回鹘骑兵守住河岸,其余回鹘人在营地里休息。

一柱香时间刚过,中军帐前响起了进攻的战鼓声。

渭水南岸响起战鼓声后。吐少度正在喝水,他扔掉水囊,一下跳了起来。抓起晚到,冲出营帐。

侯大勇的命令得到了众位将领的坚决贯彻,黑蛟军在东,伏虎军在西路,黑雕军在中路,三军散开近五百米,全军押上。不留一点余地。

侯大勇带着亲兵,跟在黑雕军后面,冲入了渭水。

回鹘营里鼓声、信号声、马叫声、呐喊声,响成了一团。最先作出反应的是一千回鹘骑兵,他们在岸边举起长矛。对着水中的周军就是一阵猛射。

渭水不深,但也及马腹、骑兵、步军无法快速行进。回鹘骑兵没有弩手,但他们从小在马上长大,弓马娴熟,为了防止受到回鹘箭手进攻而蒙受巨大损失,三军在渡河之时,已把弩箭上好,弩箭射程比弓箭要远,而且弩箭可以延时发射,三军要利用这一特性,在水中用弩箭对岸上的回鹘骑兵进行打击。

走到河中间,心急的回鹘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弓箭的作用,已经一排排站在河岸边,对着渡河的周军猛射,特别是居中的黑雕军,更是成为回鹘骑兵照顾的重点。

黑雕军、黑蛟军和伏虎军队形严整,走到第一排的军士,手持盾牌,用来挡住飞来的铁箭,密集的铁箭不断射中周军,但周军不顾伤亡,整个队伍仍然坚定的向岸边逼近。

越来越多的回鹘兵从营地里跑出来,向河岸靠近。

侯大勇见时机成熟,手一挥,跟在身后的传令兵敲响了战鼓。

周军军士已有不少人中箭,他们均手持上好的手弩,对准了敌人,听到战鼓后,把手中的弩箭射了出去,周军和回鹘骑兵的直线距离实际上已经很近了,两边的军士们甚至能够清楚的看见对方眼神。

周军这一通弩箭,对回鹘骑兵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弩箭轻易的穿透了回鹘骑兵的轻甲,面对着周军的回鹘骑兵基本上全部掉下马来。

侯大勇这一招反渡河使得极为漂亮,打得回鹘军措手不及,付出一定代价后,冲上了河岸。

黑雕军射完上好的弩箭后,全军加快了速度,战马一冲上河岸,立刻向回鹘大队冲了过去。黑雕军的长枪还没有全部装备部队,除了何五郎带领的两营军士外,只有虎营和狼营配备了长枪,冲上河岸的虎营和狼营,如尖刀一样,狠命的把回鹘人的骑兵撕开了一个口子。

回鹘骑兵已经全部聚集在河岸,他们知道已经没有退路了,草原民族强悍的本性被激发出来,举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向黑雕军发动冲击。上了岸的黑雕军骑手如定海神针一样死战不退,虎营和狼营早就把长枪扔了出去,用横刀大战回鹘弯刀。

黑蛟军和伏虎军虽说是步军,由于黑雕军吸引了大部分敌军,他们在河中间,射出一阵弩箭后,没有受到太大的攻击就冲上了渭水岸边。两支步军迅速从东西两面向回鹘骑兵冲了过来。

两支步军虽说是新军,其实都是久经战事的老兵,战斗力经过整合之后,也着实不弱。这两支军队都有三百人的陌刀队,陌刀是凤州铁匠营打造的,只是战事起得突然,还没有造好足够多的陌刀,只配备了黑蛟军和伏虎军部分军士。

姜晖指挥的伏虎军从下游快速的向回鹘军营地奔去。伏虎军编成新军后,全盘按照黑雕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这每天十里地越野跑是少不了的,虽说曾经跑得大家郁闷无比,可到了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十里越野跑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伏虎军军士从渡河到抢占河岸,一点没显疲态。

姜晖原来准备在箭程内停下,用弩弓来打击回鹘军,姜晖所率蜀军,就曾在这种战法下伤亡惨重。伏虎军军士建军以来,姜晖就着力提高军士们的远程攻击能力,可是,现在回鹘军和黑雕军混在一起,弩箭不敢用,姜晖素来行事果断,并没有停留。以三百陌刀手为前锋,长枪手、盾牌手和短刀手紧随其后,向敌军冲去。

凤州大战后。侯大勇进行的军事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狮熊争霸只演练了一场,第二场狮熊争霸正在开打,回鹘人就攻到秦州,破坏了一场好戏。

伏虎军为这场争霸赛。作了充分准备,姜晖着实把军士们折腾的够呛。第一场狮熊争霸之后,姜晖发现了战斗小组的好处,狮营大队人马被熊营冲散之后,能够以战斗小组和熊营军士相斗。并未落下风,这给姜晖很大的启发,他便在没有改变全军编制的情况下,在每伙军士中分别配置了长枪兵、盾牌兵和短刀手。

陌刀配到伏虎军后,姜晖又专门编设了陌刀营。

陌刀是唐军步军的主要装备,陌刀长达三米,为双刃刀,可刺可劈可砍,属步军重武器,在疆场上,步骑对峙中,骑兵具有相当优势,步兵要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必须先破坏对方骑兵的优势,而陌刀,正好可以充当完成这种任务的兵器。史籍中所记杜伏威军中善用陌刀,南北对峙中南方骑兵总处于劣势,杜伏威军的中陌刀,多次重创了北军的骑兵,唐太宗、李靖借鉴南方陌刀兵作战的长处,结合其作战经验,创造了步骑兼用、善用陌刀的作战方法。

在大唐历史上,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在推广使用陌刀上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功。天宝七年,高仙芝征讨勃律时,选李嗣业与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以执陌刀的步兵为主的军队长驱至勃律城,擒获了勃律王和吐蕃公主,拂林、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归于大唐,大唐从此控制了西域。其后,继任的封常青又于天宝十二年率陌刀军击破大勃律,受降而还。经过高仙芝、封常青等节度使的势力,安西不但使用推广了陌刀,而且建立了能战的陌刀队、陌刀兵。陌刀手不与弩手、弓手合而为一,而是独使长刀,由陌刀将领导,专司征杀。正是这些陌刀手在安西的出现,扭转了唐军骑兵不足的被动,在西域地区建立了赫赫武功。

只是陌刀制造工艺复杂,成本极高,到了唐朝末年,经济衰退,吏治腐败,随着大唐雄心的远去,陌刀也就渐渐退出了军队,被长矛等制造更为简单的兵器所替代。

侯大勇向来在制造兵器上不惜成本,节度三州以后,其下步军渐渐多了起来。黑雕军全是骑兵,每次作战,马匹都有损失,依靠缴获的马匹和零星买来的马匹补充,才勉强维持了动态平衡。侯大勇想到以后步军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建立一支强大的步军,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之事。三三制、龙虎阵还有陌刀队,都是侯大勇对于建设强大步军的尝试,只是回鹘人来得太突然,还没有给他好好检验的机会。

回鹘军三千人,对付黑雕军两千里精骑的冲击尚觉吃力,周军步军从东西两面攻了过来,顿时把回鹘军拦腰切断。

伏虎军的陌刀队,冲到了队伍的前面,三百名陌刀手,高举着亮晃晃的陌刀,如墙而进,大队陌刀的战术动作极为简单,就是高举陌刀,从上往下劈。此时回鹘骑兵和黑雕军骑手纠缠在一起,骑兵冲击力已体现不出来,马上射箭的本领也用不上了,陌刀队冲进回鹘军里所向披靡,无数英勇的回鹘骑手被砍得支离破碎。

吐少度在儿时,听到过许多关于大唐军陌刀队威震四方的故事,但是,在他的军事生涯里,还没有遇到强大的陌刀队,很不幸的是,在渭水岸边,回鹘骑兵陷入绝境之时,遇到了侯大勇新建立的陌刀队。

黑蛟军的陌刀队和伏虎军的陌刀队,快刀切豆腐一般把回鹘骑兵分割开来,伏虎军其余的步军,也冲入了战团,长枪兵、盾牌手和短刀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长枪兵猛刺回鹘骑兵,盾牌兵砍马腿,短刀手击杀落地的回鹘兵。

侯大勇节度三州以后,好久没有亲自上战场了,这次重上战场,最先兴奋起来的却是“风”,一上河岸,“风”就如离弦之箭,向回鹘军冲去,侯大勇的亲卫队队长刘黑狗,见节度使一下向敌阵冲去,吓了一跳,大喊:“跟上,跟上。”

郭炯本在侯大勇前面,当四五个回鹘骑手呐喊着向侯大勇冲去之时,郭炯脸都吓白了,他使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