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巩此时正在大梁,接到报信后,立刻安排众人打扫房间,在床是用了最好绸缎,并点上熏香。

符英进大院时,富巩连忙带着四十多个奴仆上前。富巩亲自带路,把符英领到了收拾好的院子。

符英进了主院,怀有身孕,一路走来,很有些疲倦,便躺在床头休息,让小莲子出去张罗烧洗澡水等事。符英心中隐隐约约有些不快,她没有想到的是,富家大院里竟有四十多名奴仆,这也太奢侈了。

过一会儿,小莲子回来,说起另一事,更让她感到不快。原来小莲子无意中听说,现在符英所住主院,前两天是富巩和其小妾住在里面。

富巩本是沧州侯府的下人,被侯大勇重用后,侯大勇念其功劳甚大,就把富巩改贱为良了。现在虽说从身份上说不是侯家奴仆,可富家产业毕竟是侯家所有,相关文书都由符英掌管着,按照规距,侯家购置的院子,主院一定要留给侯大勇和符英,空着都不能让人住,而富巩竟然一直住在主院里,直到接到符英要来的消息之后才搬出来。

符英想到这两件事,心里有些警惕,毕竟,富家商铺利润惊人,富家掌柜一定要是忠厚之人,否则很空易出事。符英对富巩印象其实挺好,觉得富巩沉稳机警、忠厚老实,是个可以信任之人。这次见到富巩,总觉其眼神中总有那么一丝游离。

符英刚刚洗漱完毕,皇宫中就来了一位公公,宣旨请符英进宫。

第29章 姐姐病了(二)

符皇后见符英进来后,苍白削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想撑起床来,却有心无力。宫女见状,赶紧扶符皇后起来,并拿过来一个特制的厚厚软垫,让符皇后可以靠在上面。

符英上前握住了姐姐的左手,姐姐的手仍然是那么柔软细腻,可手心却是凉凉的。符英叫了一声“大姐”,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

符皇后见符英流泪,自己也跟着流下眼泪,她习惯性地伸出右手,就象小时候一样,想为符英擦去眼泪,但手臂还未伸近符英,就无力地垂了下来。符英见到聪明能干的大姐竟然没有举手的力气,哪里还顾得上走在路上还在琢磨的皇家礼仪,伏在符皇后的肩上,咬着其肩膀处的衣服,使劲地哭了起来。

符皇后心中感动,用劲握了握符英的手,道:“四妹,不要哭了,要做母亲的人了,怎么还象小孩子一样,再哭对肚中的小家伙可不好。”

符英哭了一会,想到腹中的宝贝,才慢慢停下来,抽抽泣泣的抬起头,脸上的全是泪痕,想到不能在姐姐面前表现得太悲伤,又咧开嘴笑了一下,却比哭还难看。

符皇后痛爱地看着符英,道:“又哭又笑,就和小孩子一样,四妹将来怎么去管好我的小外甥。”

符英哭完后,理智开始占据上风,她没有问姐姐的病情,顺着姐姐的话题道:“大姐,这个小家伙可调皮了,经常在里面动来动去,刚刚还在里面踢我。”

符皇后道:“大梁城里的贵妇,人手有一张纸条,你猜是什么?”符英疑惑地看着大姐,符皇后轻轻笑道:“侯郎真是怪人,竟写了什么怀孕侯氏八条,不过,写得真是好,现在有身孕的贵妇都是要怀孕,都要看侯氏八条,现在侯郎在大梁贵妇中可是大大有名。”

符英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只给了侍郎娘子,怎么就在大梁传遍了?”

符英来到大梁后,在富家大院刚刚洗漱完毕,还没有用过午餐,宫中公公就来了。符英和姐姐说了一会话,肚子忽地“咕、咕”叫了一声。

符皇后听到了这一声,道:“也怪我心急了,昨天父亲说你就要到大梁城外,今天算着你进城的时间,急急忙忙派人接你入宫,还没吃饭吧,我叫人给你备去。我也有些累了,要先睡一会,你吃完饭,我们两姐妹再聊天。”符皇后对着一名宫女道:“给符娘子准备一些好吃的,就做我喜欢吃的那几样吧。”

符英见姐姐只不过和自己聊几句,说话就有些气喘,头歪在软垫上又似是睡着了。符英心中一酸,眼泪又挂在眼眶边上,她没有再说话,只是握着姐姐的手。

过了一会,一名宫女进来,对符英道:“符娘子,午膳已做好了,在侧室里,您过去用膳吧。”

符皇后并没有真的睡着,她在迷迷糊糊中,隐隐约约听到宫女在说话,道:“把饭菜都拿到这屋里来,我要看着四妹吃饭。”

几名宫女很快就把茶几、椅子搬到符皇后床前。摆在茶几上的午膳即简单又丰富,简单是因为只有六道菜,除了两样时鲜蔬菜外,荤菜只有两盘,还有山洞梅花包子、河漏面两样小吃。丰富是指两样荤菜都是名菜,一般人难有如此口福。

两样荤菜一是吴茶虾仁。其作法是先用来自吴地的上等新茶,用开水泡洗一下,然后迅速捞出,放白色盛器内。再把新鲜虾仁洗净控水,用少许蛋清、淀粉上薄浆,分散下入沸水内,至水再开,虾仁变色,捞出放在吴地新茶上。最后再倒入下了少许盐的热鲜汤,一汆即成。吴茶虾仁集清茶、浓鲜、嫩美于一体,初次品味时感觉其平淡无味,再品则觉鲜而不腻,香而不俗。

另一道荤菜是扒广肚。广肚,也称鱼肚、鱼鳔、花胶等。自古被列为“海八珍”之一。它最早记载于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一书,到了唐朝,广肚已列为贡品。广肚入馔,七分在发,三分在烹。涨发技艺要求极高,而涨发广肚的难度更高,没有十年灶上功夫,很难准确掌握,一般油发至膨松内透,松泡状似海绵即可,经水反复漂洗至净白无异味,这时广肚蓬松软脆,洁白中透出浅黄。涨发后的广肚用上等鲜美汤汁调制,烧扒入味。广肚饱吸汤汁后,形成了柔嫩软脆,醇厚浓美,光润鲜香,汤汁白亮的独特风味。用双箸夹起做好的扒广肚,洁白柔软的广肚在筷间跳跃、翻动,入口后柔软中夹带软脆,润滑中又有绵糯,醇浓鲜香的滋味缭绕舌间。

这几样菜,都是符皇后平时喜欢吃的菜品,也是符英最喜欢吃的。符英在郑州时,没有吃到正宗的扒广肚,找了数个厨师都做出不好,只有作罢。符英每样菜先尝了一口,赞道:“做得真好,真不愧为御厨,可以和大名府最地道的口味相比。”

符皇后抿嘴笑道:“这个厨师就是大名府那位名厨。”

符英道:“难怪和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一样,大姐,你也尝尝。”符英用小勺子盛了一个吴茶虾仁,送到符皇后嘴里。符皇后生病以来,一直没有胃口,今天见到四妹,心情大好,又见四妹吃得甚香,不觉有些胃口,吃了一个吴茶虾仁,竟然尝出好久没有的鲜香之味。

符皇后道:“看四妹吃得香,我也有食欲,我再吃一个虾仁。”符皇后连吃了三个虾仁,道:“真好吃啊。”

符英道:“再吃一口扒广肚。”

符皇后在符英的带动下,每样菜都吃了一口,额头上已有些细汗了,道:“不吃了,今天是这一段时间吃得最多的一顿。”

正在这时,从屏风后传出一阵笑声:“看你们吃得香,朕也觉有些饿了。”随后从屏风后走出一人,正是柴荣。符英听到有男子在屏风后说话,心知定是天子姐夫来了,赶紧站了起来,道:“奴家见过陛下。”说完就要行大礼。

柴荣穿一件青色长袍,袍胸前有两条盘旋的飞龙,腰束龙纹玉带,不笑的时侯不怒而威,而笑起来又如春风拂面。柴荣进来之时,符皇后正在吃虾仁,柴荣作手势让使女不要出声,就站在进门左侧的屏风后,看着皇后用餐。自从符皇后生病以来,每天进食很少,常常每餐就喝一点汤。柴荣见符皇后吃得不少,心中高兴,等到符皇后吃完,才从屏风前出来。

柴荣见符英已经跪在地上,便道:“符娘子免礼起来吧,在内室,大家是一家人,不必行此大礼。”

柴荣是在四年前见过符英,数年不见,符英出落得越发美貌,极似其姐。柴荣打量了符英一会,道:“符娘子就住在宫里吧,多陪陪你姐姐,今天她是吃得最好的一餐。”

柴荣见符英有些拘束,笑道:“现在不是在朝中,你也不是大臣,不必太拘礼,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和娘子一样,称朕为大家(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

符英本来心情有些紧张,柴荣几句话后,她也就轻松下来,笑道:“我可不好敢叫大家,我还是叫陛下吧。”

柴荣道:“在内室里,还是叫大家亲近一点。”

按照柴荣吩咐,符英到了皇宫后,就没有再回富家大院,而是留在皇宫里陪着姐姐。符皇后休息之后,符英也来到为她准备的侧房休息。符英知道柴荣和侯大勇同岁,两人相貌完全不同,可说话间的眼神竟然有几分相似。想到郎君西征风险颇多,双手合什,又在心中祈求观音菩萨保佑郎君。

第30章 决战凤州(十)

符英在皇宫里为侯大勇祈求平安,而远在秦州的侯大勇,攻下秦州后,肃清了城内败兵,接连杀了二十多个趁乱打劫的泼皮无赖,很快稳定了城内局势。蜀主生活荒淫,不理朝政,各地赋役甚重,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因此,秦州老百姓平静中带着欢喜,看着城头变幻了大王旗。

破城几天后,侯大勇接到了主帅王景的命令,要求他把秦州防务交给凤翔军,黑雕军速回凤州。侯大勇突袭秦州之时,带了二千凤翔军,秦州城破后,王景为了调回黑雕军,又从陇州调了二千人马到秦州,这样,黑雕军回凤州后,秦州城内仍有四千周军,守城应是没有问题。

七月一日凌晨,经过短暂休整的黑雕军悄悄南下凤州。

五月份,周军从大散关出兵,周、蜀两军大战了二个月,但战事仍呈胶着状态。王景派到成都去的细作,通过各种渠道,在成都府广散谣言,“蜀将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李廷圭畏敌如虎,拥兵坐看秦州失守”“李廷圭不思战事,带了十多个歌姬在帐中。”等等谣言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李廷圭行武出身,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同僚,一时之间,参奏李廷圭的奏本着实不少。蜀主孟昶虽说对李廷圭信任有加,但谣言三遍成真,更何况秦州失守确是事实,于是,蜀主孟昶遣通奏使伊审征至李廷圭军中慰抚、督战。

而大周朝廷对于战事的争论,随着秦州城破而结束。柴荣更加坚定了收回秦、成、阶、凤四州的决心,署王景兼西南行营都招讨使,侯大勇兼西南行营招讨副使,向训兼行营兵马都监。在朝廷的严令督促下,河中府、京兆府、乾州等地的粮草陆续运抵凤州,秦州城里的备用粮也有一部分朝凤州运去,手中有粮后,王景、向训心中的焦虑也就烟消云散了,周军重新排兵布阵,和蜀军打起了持久战。

王景命令黑雕军速回凤州,其本意是回凤州东北周军驻地,侯大勇仔细斟酌后,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准备抢占凤州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张家关,切断凤州蜀军与成州、阶州、固镇蜀军的联系,断掉蜀军主力的后路。

石虎担心地提醒道:“上次在黄牛寨,节度使就对你有些竟见,这次先斩后奏,不知节度使态度如何?”

侯大勇笑道:“节度使给我的命令是速回凤州,黑雕军没有违令,我们是回凤州啊。”

石虎听此言,也被逗笑了,道:“节度使命令回凤州,定是指回凤州大营,大营在东北面,张家关在西南面,南辕北辙了。”

侯大勇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若要征得同意,一去一来要十多天时间,到时候,黄瓜菜地凉了。”在现代社会里,交通便捷,有什么想法,和主帅沟通起来很容易,而现在,若事事都要征得主将同意,根本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侯大勇又道:“若打下张家关,蜀军还闻丝不动,那么蜀将就太历害了。我们在张家关守十天,若凤州的蜀军主力不动,我们就放弃张家关,突袭阶州,黑雕军是清一色的骑兵,来去如风,混水摸鱼可是黑雕军的拿手好戏。”

侯大勇带着黑雕军,直插凤州西南。张家关在凤州和固镇之间,蜀军四百人驻守在此,因蜀军主力在凤州,张家关属于后方,蜀军守将根本没有想到周军会突然出现,黑雕军偷袭得手,轻易地攻占了张家关。

张家关被周军占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蜀军主将李廷圭顿时变得处境艰难。

通奏使伊审征带着蜀主孟昶的旨意,来到蜀军营中,表面上是来慰问,实际是来督战,隐含着蜀主的不满。蜀军主将李廷圭对此心知肚明,作为蜀中名将,李廷圭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压抑住对伊审征的鄙视,态度良好地向这位曾经的下属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仍然坚持稳固防守为主的战略。

通奏使伊审征听着李廷圭的解释,心中不停的冷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廷圭啊李廷圭,你也有今天。”十年前,蜀、晋大战渭州,伊审征是李廷圭手下的校尉,伊审征出身世家豪族,志大才疏却又刚愎自用,不听军令导致失守留成镇,酿成蜀军全局被动。李廷圭欲杀伊审征,后经宰相求情,伊审征才得免一死,但仍被打了五十鞭子。从此,伊审征便和李廷圭结下了深仇。

十年来,李廷圭多次率军和吐蕃人、党项人血战,保得西南、西北边境平安,威名远播四方,累功至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成为蜀军名将。而伊审征的妹妹美貌无比,极受蜀主孟昶宠爱,伊审征由此得以平步升云,做到了通奏使的高位。这次他来到凤州,带有孟昶的密旨,若李廷圭真的畏敌如虎,则剥夺其指挥权,由伊审征全权指挥蜀军。

伊审征没有听完李廷圭的意见,便打断李廷圭,道:“张家关区区二三千周军,挡不住大军一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动摇数万大军的作战决心。”

李廷圭从心里面瞧不起伊审征,伊审征曾是自已部下,其能力、品行,实在不敢恭维,强忍着怒气道:“成、阶军五千人马数次攻打张家关,却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周军弩箭十分历害,据此我们可以断定攻占张家关的周军是黑雕军,黄牛八寨、秦州城都是黑雕军所破,此军实是周军精锐,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客省使赵崇韬见李廷圭和伊审征争执不下,出面打圆场道:“和周军对峙的蜀军可暂时不动,以免为周军所乘。黑雕军虽然历害,但数量毕竟不多,可再调成、阶两军围住张家关,并且多调石炮、床弩等攻城利器,围歼黑雕军于张家关,打掉周军的一支利爪。”

李廷圭点头道:“此计可行,蜀军主力万万不可轻动。”

伊审征冷笑道:“李都指挥使老了,当年和党项人血战的勇气到那里去了,竟被区区二三千周军吓破了胆子。”

李廷圭怒道:“军国大事开不得玩笑,你是通奏使,不是招讨使,这里我说了算。”

伊审征铁青着脸,突然历声道:“众将接旨。”说完,从怀里拿出一道圣旨。伊审征念完圣旨后,道:“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李廷圭畏敌如虎,坐拥雄兵而不敢增援秦州,秦州失守,李廷圭罪责难逃。陛下免去了李廷圭招讨使职务,由在下来任招讨使,其余诸将职务不变,李廷圭随军戴罪立功。”

李廷圭听了圣旨,脸如死灰,呆立半响,悲叹道:“蜀军完了,凤州完了。”然后缓缓走出了营门,本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转眼间,背影竟有些拘搂,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苍老和悲凉。

周军大营里,王景、向训坐在地图边,看着变化了很多的黑点,都没有说话。

张家关被黑雕军攻占以后,王景、向训密切注视着蜀军的动向,近两天,蜀军终于开始调动,蜀军一部约四千人去张家关攻打黑雕军,各营地蜀军调动频繁。

王景首先开口道:“据成都府传回来的消息,蜀主遣通奏使伊审征到了凤州,蜀军连失黄牛八寨和秦州城,看来蜀主沉不住气了,我们与蜀军决战的机会来了。”

向训道:“张家关被黑雕军所占,蜀军已陷于被动,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分析,蜀军故伎重施,袭我粮道的可能性极大。”向训用手指着一个地图道:“黄花谷,蜀军要袭我军粮道,必经此外。”

王景拍手大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第31章 决战凤州(十一)

“狗日的,这分明是天书,哪里是信件。”伊审征狠狠地把小纸条扔在桌子上。回头对身旁小校道:“那五名周军细作招了没有。”

小校躬身道:“五名周军细作熬不过重刑,早就招了,几个细作所说基本一致,他们只是负责送纸条,确实不知纸条内容。”

伊审征沉着脸道:“既然如此,给我杀了。”

高彦俦捡起纸条,又看了一遍,苦笑道:“这满纸数字,定是周军联络的密信,只不过我们读不懂而已。”

伊审征对高彦俦、赵崇韬两将道:“张家关不过二三千周军,五天了,四千蜀军主力,六千成州军、固镇军,总共一万人,损兵折将,竟然攻不破这小小张家关,我等真是有负圣望。赵将军能征贯战,在下想请赵将军出马,一举踏平张家关。”

赵崇韬听到伊审征点到自己头上,沉声道:“张家关地势险要,黑雕军死守之下,极难攻破。况且我军主力现在已经兵分两路,奇袭周军侧翼,实在没有必要再动用我军主力强攻张家关。可只用成州和固镇人马,深挖壕沟,牢牢围住张家关,不让黑雕军逃出,等到我军主力得手,再多调攻城利器,张家关就是黑雕军的葬身之地。”

高彦俦在心里面同意赵崇韬的意见,但见到伊审征阴沉着脸盯着赵崇韬,不好多说,只是使劲地“咳”了两声,提醒赵崇韬不要说了。

伊审征听到赵崇韬左推右挡,从心里面不想去打张家关,暗想:“看来赵崇韬和李廷圭是一伙的,若赵崇韬打不下张家关,我把他和李廷圭一起治了。”心里有了主意,伊审征不动声色地说道:“张家关在我军后方,切断了我军主力和固镇、成州、阶州的联系,这个钉子不可不拔。周军可以从我军手中夺得张家关,我军为何不能从周军手中夺回。赵将军身经百战,对付小小一个张家关,定会手到擒拿,不要推辞了。”

赵崇韬无奈之下,只好领命而去。赵崇韬心中不服,出发之前,悄悄到了李廷圭营帐。李廷圭虽说被免去了招讨使一职,失去了对凤州蜀军的指挥权,但是捧圣控鹤都指挥使的官职并没有被免去,营帐规格还是维持原状。

李廷圭用手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示意赵崇韬坐下,习惯性地抚了一会胡须,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三天来,客省使是我第一个客人。”

赵崇韬和李廷圭生死之交,说话也就随便,他见李廷圭身前茶几旁放着一张地图,道:“都指挥使也没有闲着,对当前形势怎么看?”

李廷圭又抚了一会胡须,道:“据大梁传来的情报,黑雕军指挥官是郑州防御使侯大勇,他本是北地流民,年龄在三十四五岁左右,现在娶了符彦卿的四女。按赵武的说法,此人是靠着符家势力才做到防御使的高位,可是从交手的实际情况看,黑雕军行事每每出人意料,破黄牛八寨、袭秦州、攻占张家关,都是侯大勇干的好事。我断定,侯大勇必是我朝劲敌,赵武所说多有不实之处。张家关被攻占,蜀军确实极为被动,伊审征夺回张家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若按伊审征这种打法,蜀军必败。”

赵崇韬对此深有同感,于是把刚才之事说给李廷圭听了,道:“都指挥使的策略是对的,伊审征如此打法,让我心里很不踏实。我军背靠汉中,粮草充足,以逸待劳,本来占尽优势,虽说秦州被破,但丢一城无关大局。可是伊审征分兵三路,主动出击,欲速战速决,正中周军下怀。”

李廷圭指着地图道:“奔袭黄花谷,断周军粮道,若成功了,也是一步好棋。但是王景老儿,和我们交手这么多年,狡猾得如油中泥鳅,绝不会让人轻易断了粮道。上一次粮库被烧,实是出了叛将之故。为将可以出此险招,为帅出此险招则是大忌。我建议客省使困敌而不攻,多调石炮等攻城利器,并沿张家关外围挖一条壕沟,防止黑雕军出击。若战势有利,则等到黑雕军粮尽之时,发起总攻,若战局不利,可为蜀军留一万精锐。”

赵崇韬点头道:“跟着都指挥使打仗,心中才有底气,伊审征自比曹操,想出奇兵断周军粮道,我看不过是马谡、赵括之辈,以为读了几本兵书,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呸!”又道:“我已想好了,若战局突变,我军可速退到青泥岭,依险构筑防线,迟滞周军进攻。”

蜀军全军调动后,王景、向训根据蜀军调动方向,命排阵使张建雄率二千人马在黄花谷设伏。同时,王景写密信命侯大勇坚守张家关,威胁蜀军后路。数名周军军士带着密信,悄悄潜到张家关。周军信使被蜀军尽数捉住,没有一封信传到侯大勇手中,所幸蜀军得到密信后,却无法破译,密信对于蜀军来说等于一张废纸。

侯大勇没有得到密信,并不知道全局发生的变动,但从蜀军攻击强度来看,蜀军主力已经到了张家关。

黑雕军打秦州时损失不小,伤亡近三百人。为保持兵力充足,侯大勇从凤翔军中精心挑选了三百骑兵,暂时补充到黑雕军中,使黑雕军仍保持有三千人。张家关太小,三千人马把寨子挤得满满的,若敌人用石炮来攻打,三千人马将无处藏身,因此,侯大勇命令石虎带着二千人马隐入张家关背后的大山中,在外围策应张家关。

张家关建在突起了的一块山地上,易守难攻,除了正门外,其它三面都是险峻的山崖,和黄牛寨的地形极为相似。侯大勇为了能守十天,仔细研究了张家关地形,感叹道:“若不是蜀军防守松懈,要强攻上张家关,不知要死多少人。”侯大勇见寨门外地势平坦,便令二百多蜀军日夜不停,在张家关寨门前挖了一条长二十多米、深二米,宽五米的壕沟,在寨城上面备好檑木,大石,重新调整了关内原有的二架床弩的位置。

张家关被黑雕军偷袭得手后,四百蜀军被杀死了一百多人,其余全部投降。张家关蜀军全是凤州人,除了被杀的校尉以外,军士们都是贫苦人家子弟,对凤州一年比一年重的苛捐杂税、徭役、兵役早就不满。他们见到黑雕军装备精良,生活甚好,挖好壕沟后,竟全部要求投到黑雕军中,和黑雕军一起守卫张家关。侯大勇本想把这二百多人全放了,又怕暴露寨内实力,若全部留在寨中,不仅消耗粮食,还要拿人来看管,实在是个负担。正在犹豫不决时,蜀军军士主动要求参战,侯大勇便把二百多蜀军建制打散,编入黑雕军各队,专门负责往下扔檑木和石块。

侯大勇为吸引蜀军主力,在张家关最高最显眼的地方,升起了黑雕军军旗。黑雕军奔袭秦州之时,为迷惑蜀军,一直没有展开军旗,让黑雕军全军郁闷了很久。当黑雕军军旗在张家关迎风飘扬之时,黑雕军军士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军旗,军士们唱着军歌,看着军旗冉冉升起,充满着攻不无克,战无不胜的豪情。

黑雕军在张家关做好了充分准备,只等蜀军来攻打。

最先到达张家关的是固镇的二千蜀军。固镇蜀军不知张家关中有多少周军,更不知黑雕军的历害,到达张家关后,没有安营扎寨,便发动了对张家关的第一次攻击。

侯大勇站在寨墙上,见只有蜀军两千步军,命令三百黑雕军上寨墙,另外七百黑雕军全部骑上马,在寨门后等候。

蜀军军士手举圆盾和长刀,逼近了张家关寨门。蜀军没有想到寨门口出现了一条壕沟,因此没有准备木板等物,蜀军将领见壕沟不深,便命令蜀军继续进攻。蜀军从壕沟向上爬时,圆盾自然就用不上,蜀军军士成了黑雕军弩手的靶子。

黑雕军弩手在寨墙上,心情非常愉悦,互相比赛着,专朝从壕沟露出头的蜀军射击。

第32章 决战凤州(十二)

侯大勇身后长期跟着十名神箭手,专门用来射杀敌军大将。在巴公原大战中,汉军骁将张元徵就是被黑雕军神箭手所射杀,汉军骁将张元徵之死,成为周、汉两军胜负的转折点。

此时,侯大勇带着十名神箭手,站在寨墙上,观察着蜀军队形。侯大勇对十名神箭手道:“你们跟着我,常常过不了瘾,今天你们就放开手脚干吧。”侯大勇发了话,神箭手们兴奋起来,纷纷磨拳擦掌,准备好好过瘾。

狮营军士刘黑狗是黑雕军老兵了,黑雕军新建之时,进行了一次弓箭比赛,刘黑狗就是那位平时箭法极好,比赛之时却脱靶的军士。比赛下来,刘黑狗不仅吃了队正一脚,还被同队的军士们嘲笑了好久。刘黑狗从小脾气倔,脸皮薄,从此苦练箭法,成为军中有名的神箭手,因此被侯大勇选中,成为黑雕军十大神射手之一。

因为蜀军还未到箭程,刘黑狗把弓箭背在身上,手持黄桦弩,和旁边的神箭手童七郎较劲。童七郎箭法稍逊刘黑狗一筹,但却是用弩高手。童七郎对着一名正往上爬的蜀军军士的头部射去,弩箭“呼”地一声,正中蜀兵头部,中箭蜀兵往后一仰,摔进了壕沟,那一声惨叫混在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中,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一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乱哄哄的壕沟中。

童七郎得意地看了刘黑狗一眼,道:“服气吧,第三个了。”刘黑狗今天手背,连发三箭,只有一箭射中一名蜀兵的大腿,竟有二箭射偏了,看到童七郎又射中一个,便道:“不用弩了,我用弓箭和你比一比。”

这时,已有少量蜀兵顶着圆盾爬上了壕沟,躲过了弩箭,向寨门扑去。刘黑狗用弩箭不如弓箭那么爽快,见蜀兵进入箭程,取下弓箭,拿起三支箭扣在手上。弓一在手,刘黑狗马上气定神闲,眯着眼,寻找蜀兵空隙。一名蜀兵圆盾举得不够高,护住了胸部、腹部,却把面部露了出来。刘黑狗看准时机,手指一松,雕翎箭如流星一般,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狠狠地盯在蜀兵的面门上。

雕翎箭的箭簇比一般铁箭的尾翼要好,准确度极高,当然,造价也比普通铁箭高得多,十名神箭手用的全是雕翎箭。刘黑狗右手握着三枝箭,射出一支后,并没有停手,移动着弓箭寻找目标,很快,又有两名蜀军倒在刘黑狗箭下。

黑雕军全军长期苦练箭法的成果是如此明显,蜀军在壕沟前伤亡极重,中箭的蜀兵已经倒成了一片。一支支铁箭射进了蜀兵身体,从寨上往下看,露出的箭簇就如春天竹林里的笋尖,又如雨后森林里辅天盖地的蘑菇。

侯大勇站在寨墙上,没有动手,他从蜀军数量、阵形、装备、战术几方面判断,这一队蜀军不是黑雕军对手,因此只是作为旁观者,观察形势变化。蜀军在密集准确的箭雨打击下丢盔卸甲,纷纷掉转头往回跑。

侯大勇见时机成熟,下令道:“打开寨门,骑兵出击!”

寨门打开后,在弓、弩掩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