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华权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答应帮助宋国出兵,楚国又怎么可能同意和我们加强盟约?”
    两人问出了最关键的话题,但见她不紧不慢笑道。
    “我们拿足够的利益和楚国交换,楚国就一定会答应。至于宋国……宋国的目的是为了让楚国退兵,一旦楚国兵退,宋国的目的达到,我们自然也就完成了帮助宋国的条件,何来不守信用之说?”
    “……”
    群臣一时间无言以对。
    此时司马佐又提问了:“楚国狼子野心,我们拿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他们退兵?”
    张培青气定神闲:“把宋国分给我们的土地分一半给他们。楚国人要的无非是宋国疆土,如今我们双手奉上,相当于楚国不费一兵一卒获得三座城池,他们自然会同意。”
    “你凭什么那么肯定?”
    “就凭赵国也是大国,就凭楚赵之间曾经有盟约在先。我们要送给楚国城池,得光明正大的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我们赵国的诚意,要是楚国人还不识好歹,那就变成了他们先违背盟约,赵国攻打是理所应当!”
    “光明正大的送,宋国人能同意?”
    “城池到了我们的手上,自然是赵国的东西。赵国拿自己的东西送人,难道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再说宋楚并没有仇恨,宋国送给赵国也是送,送给楚国也是送,只要能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过程又有何干?”
    群臣终于无话。
    便是原本支持不答应的臣子们也纷纷开始深思起来。
    相较于答应或者不答应两种,她提出的第三种分明更加有利。这时候他们才开始正式打量这个年轻人,依旧是那张黑脸,依旧是那副瘦弱的小身板,此时却莫名高大起来。
    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士大夫,怪不得年纪轻轻便得到太子和大将军重看,此乃大才之人。
    一直看张培青不顺眼的正义老头子第一个出列:“臣赞同张大夫的话。”
    另一人踏出:“臣赞同。”
    “臣赞同。”
    “臣赞同。”
    越来越多的人表明态度,黑脸小子一点没有意外或者激动,仍旧那副懒懒散散的样子。
    她在等,等最终决策者,赵王。
    赵王正不惑之年,发福的身体臃肿,高高的王冕下一张苍老的面容死气沉沉,浑浊的双眼像在泥水里滚过似的。
    他佝偻的身体蜷在王座上,沉吟片刻,道:“宋国送给我们六座城池,可我们就要送给楚国一半?”
    张培青面色平静,“然也。”
    赵王皱眉:“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大王,想要楚国同意,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利益。”
    何况,三座城池,已经是最少的了。
    赵王不说话,大殿上其他人也不敢说话,很静,静到一根头发丝掉落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不知道安静了多久,赵王终于开口。
    “宋国的请求,我们答应。”
    群臣松了一口气,唯独张培青,面无表情坐着。
    此时又听见赵王道:“但是给楚国的城池,寡人不同意。我赵国也是大国,何必要巴结一个楚国,要打便打!”
    “大王——”
    老头子急忙开口,立即被赵王截断:“寡人不想再听见任何言论,退朝!”说罢拂了袖子大步离去,只剩下大殿中老臣们凄厉不甘的叫声。
    群臣仿佛无头苍蝇般乱了起来,轰乱的吵杂声到处都是。朝臣们一个都没有离开,惊慌失措地争论。
    白期昌紧紧拧着眉头,看到那黑脸先生慢吞吞站起来,揉了揉腿,伸伸懒腰,一点意外都没有的双手负后,打算离开大殿。
    他急忙奔走过去:“先生留步!先生,您可有良策使得大王回心转意?”
    因为焦急,他这一声喊得格外响亮,以至于大殿上众臣纷纷扭头死死盯过来,目光中满是希冀。
    老头也赶紧过来劝说:“还请张大夫出策。”
    张培青看看老头,再看看白期昌,诧异:“我能有什么办法?”
    “可是先生……”
    张培青伸手打断他的话:“大将军,大王要是听我的,方才就会听了。摆明了我的话不管用。想要劝说,你们比我更有用,毕竟你们比我更加了解到大王的脾气,顺着一点总是没错的。”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
    大将军和群臣无奈对视,“大王不听我们解释就离开,摆明了不想任何人劝说。”
    张培青无语。
    你都知道大王不想听任何人劝说还叫我去,有没有搞错。
    她看向一直充当背景板的那人:“司马先生以为呢?”
    司马佐捋捋胡子:“张先生所言有理,张先生初来乍到,不了解大王脾气,要是不恰适得其反那就不妙了。此时还是应当其他人做,比如……太子。”
    “啊?我?”
    小透明的太子在众人火辣辣的眼神下,迷茫地指指自己。
    “然也!”司马佐笃定:“此事非太子殿下莫属。”
    小白兔胆怯:“我、我……”
    “太子殿下乃大王亲封太子,日后赵国的君王,又是王后的唯一嫡子正统血脉,是大王最喜爱的儿子,太子殿下的话自然分量不一般。”
    小白兔泪汪汪地看向张培青,她立马坚决点头表明立场。
    垂头丧气地耷拉下毛茸茸的脑袋,飘出一句小小的声音:“那我就去试试。”
    ——
    回到大将军府,傻大个小狗狗似的欢快凑上来。
    “先生先生,第一天上朝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好?大王是不是和传闻中一样高大?群臣是不是都很威严?大王有没有说什么?Balabalabala”
    韩平宴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奉上一杯热茶。
    张培青坐下喝口茶,叹息:“赵国,奢靡之渐,危亡之始。”
    王衡反应不过来,挠挠头:“啊?”
    先生说什么啊,他就是一种地的,不懂。
    这一次张培青没有解释,冷淡的眸色压下一片冰雪。
    默不吭声的少年微微皱眉,沙哑开口:“去哪,跟你。”
    不管你去哪里,我跟着你。
    没想到他居然能听明白她话中的话,张培青稍微诧异,认真看着他的脸。
    这真是一张漂亮到极点的面庞。
    干净、玲珑,五官如同精心雕琢的玉石。
    就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前,她还考虑一有机会就把人送出去,当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她还是打算把人送出去。
    有时候太聪明打破窗户纸也不好,让她静静的装会儿神秘可以么?
    今天大殿上发生的一切,是赵王和群臣们试探她的真实能力,何尝不是她张培青试探他们的能力。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有才华的臣子少不了,贤明的君王更少不了。
    当掌舵人都发生偏差,这只船早晚会撞上礁石。

  ☆、第20章 出使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生日祝福,我看到了,开心开心!
    也不知道太子究竟哪一句话打动了赵王,加上臣子们的不懈努力,赵王终于答应把城池送给楚国,和楚国加强盟约。
    现在新的问题来了,赵国同意把城池送给楚国,可楚国不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要求。楚国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和赵国一样,楚国同样是个大国。
    何况众所周知,楚国现在的真实掌控人,楚国太子荆,绝对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大王不必担忧,臣自愿出使楚国谈妥此事。”
    满朝群臣议论纷纷的时候,黑脸小子自发站了出来,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毕竟出使楚国不是一件小事,应当慎重对待。
    张培青初来乍到,年纪尚轻,到楚国难免不会出什么问题。
    群臣意见不一,可谁也没有把握自己出使就能搞定楚国,而唯一有把握信誓旦旦的人,只有她一个。
    “大王,既然张大夫敢说,一定有她的办法,不妨让张大夫试一试。”司马佐率先开口。
    张培青这个人真实本事怎么样,他最了解。正因为了解当初才会不惜威胁也要把人留下来,同样的,正因为了解,这般人才才是最佳的出使选择。
    太子也赶紧跟上:“儿臣赞同张大夫的话。”
    “臣赞同让张大夫出使。计策是张大夫出的,臣相信她有足够的把握说服楚国。”老头义正言辞道。
    接着更多人也开始同意。
    不同意没办法,谁也不敢冒然说自己上。
    “既然如此,那就由张爱卿出使楚国吧。”赵王一锤定音,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
    出使楚国排场肯定不能小,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赵国的威仪。
    赵王派了一千精兵随行保护,其中有三百弓箭手,一百骑兵,剩下的是轻装兵,不可谓不齐全。
    除了赵王和大将军派来照顾的人之外,张培青自己只带了王衡还有韩平晏。珍而重之的藏赵王亲笔书信,携带好大量金银珠宝,他们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从赵国都城邯郸到楚国都城郢城之间千里迢迢,马车队没有半个多月是不可能赶到的。
    离开邯郸城的时候,大街上很多观看的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隐约间她有听见了好几声“黑脸小子”“先生”“大夫”之类的话。
    看来她越来越出名了啊。
    出了城池一直到荒郊野地,路两边全是一望无垠的野草和看不到边际的荒原。
    坚硬的黄土路一直通往遥遥远远的未知方向,和悲惨的乱世一样,似乎找不到希望的尽头。天空很蓝,车轮碾过去震起一层层滚滚灰尘,风吹动野草晃动,恍惚能看见几根人骨头。
    张培青坐在战车上,即使长椅铺了厚厚一层垫子,依旧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的厉害,才行走了一天她便觉得自己全身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荒郊野外的夜晚总是格外让人不放心,士兵们严谨地布置好防守。
    冰凉的秋风灌进领口中,宽大的袖袍哗啦啦吹动,她连忙用手压下来,把自己拢成一个球,老实地蹲在火堆旁。
    之所以自告奋勇积极出使,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小心思。赵国非久留之地,起码对她这种打算长期混吃等死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
    赵王目光短浅,赵太子性格懦弱,可以预见未来的赵国必然败落。
    她得尽快找到下一个目标。提前来楚国踩踩点也是不错的事情,何况还是公费旅游。
    士兵们正分队忙活着安营扎寨和准备饭食,王衡帮忙去了,韩平晏跟着她蹲在这儿。
    “先生,吃饭。”
    没过多久王衡兴冲冲地端着一碗粥两碟小菜过来。
    做饭前张培青特意交代不用给她特殊待遇,士兵们吃什么她吃什么,这样大家伙很是感动。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年代,没有任何贵族甘愿放下身份。因此士兵们对她亲切了很多,即便她有言在先,依旧偷偷给张培青加了伙食。
    “一起吃吧。”
    指着自己身边的位子,她也不矫情地接过筷子,一边欣赏夜景一边大口吃起来。
    不知道这是什么菜,吃起来清爽间略带着苦味,和苦瓜有点像。嚼多了下咽舌尖的后感醇香无比,让人回味无穷。
    王衡和韩平晏围在她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动她的菜。
    “先生,您真的有办法劝说楚国同意?我听说楚国太子素来傲倨,十分不好说话。”王衡担忧道。
    这是他刚刚从士兵中打探来的小道消息。显然她的出使并没有被多少人看好。不是她没本事,而是楚国太子实在太、难、对、付了。
    “楚太子,年二十又一,性寡淡,素来傲然。”沙哑的声音响起,又说了四个字:“开明礼贤。”
    芝兰玉树的少年抿着嘴唇,木头一样闷不吭声,明亮的眼睛盯着她。
    张培青对王衡笑道:“看,这就好办多了。”
    只要不是蠢货,没有人会拒绝送上门的利益。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三座城池,总比和宋赵两国死磕强得多。
    心中一遍遍勾勒楚国太子的形象,张培青忽然有些期待看到那个人。
    那个被天下人称赞“贤明”的未来君王。
    一路上小事不断大事没有,有惊无险的渡过了半个月。眼看楚国边境就在眼前,队伍撞上了大麻烦。
    由于燕宋两国交战,许多流民不堪战乱逃窜,千里奔赴来到楚国和赵国两个安定的大国。这种事情在战乱年代本是常事,可这次有点不一样。
    逃亡的流民太多了,一股一股汇聚,就成了一条大河,当这条汹涌起来的时候,再大的船只也会被掀翻。
    “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儿子吧,他快要饿死了。”
    “给点吃的吧,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
    “我已经两天没有吃一口东西了,官爷们,求求你们给我一口吃的,就一口,就一口……”
    起初低声的哀求混合在一起越来越大,直到后来流民们凄厉的嚎叫和歇斯底里的哭喊。
    乌压压看不到边际的流民挤压在一起,冲天的腐烂臭味叫人作呕,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个个面黄肌瘦,只剩下一把骨头。
    张培青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面。
    心头仿佛被狠狠砸下,震撼的目光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
    “这些……”
    王衡惊呆了。
    孩子们顶着巨大脑袋,细小的身体完全不成比例,相比之下他忽然觉得自己能撞见先生,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如果没有遇见她,他就算没有死在赵国屠杀万人坑中的一个,也会因为家园攻破而流离失所,最后成为这群难民中的一员。
    是先生救了他。
    他看向那个黑脸少年,眼神坚定炙热。
    随行的士兵们早就一排排齐刷刷布阵,弓箭、长矛,一致对准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贫苦流民。郭将军此时坐在马背上冷冷俯视这些人,马蹄亟不可待地刨地,手中嗜血的长缨闪过锋利光芒。
    见张培青从帐篷里出来,他连忙恭敬行礼。
    “先生,要不要直接杀了?”
    平民和牲畜一样低贱,宰杀一个还是两个,不过是个数字。
    这么大批量的流民至少有五六千人,干瘦的他们和精装的士兵根本没有可比性。张培青有理由相信,全部杀死只耗费一些时间罢了。
    轰杂的流民中有人听见了将军的话,恐惧地颤抖着,却没有后退。
    他们没有任何吃的,他们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退。
    张培青知道现在不是心软的时候,可是她没有办法不心软。
    当真正直面杀戮的时候,才会明白人命的珍贵和沉重。无论出身,每一条性命都值得尊重。他们不是野草,不是牛马。
    这些鲜活的、能跑能动的,是和她一模一样的人。
    呼吸压抑在胸腔里,她觉得有一口气郁结在呼吸道中,上不去下不来,卡的难受。阴沉的面色发青,因为她知道自己无法帮助这些人。
    “驱逐。”
    她听见自己冰冷的嗓音。
    流民对于每个国家都是一根梗在喉咙间的鱼刺。她不能给他们哪怕一点的粮食,相较于从来没有得到,得到一部分更容易使他们疯狂。
    绝望和希望,后者更能铤而走险。
    一旦流民暴动,谁也不敢确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她的任务是出使楚国,她承载着楚赵两国的国事,承载着宋国整个国家的希冀,决不能因为六千人而失败!
    “驱逐不成,杀。”
    这是下一句话。
    战车率先被保护远离这片区域,王衡腰间的佩剑早已拔出,高大的身材伫立在她背后,杀神般撑起一片天。那柄她亲手设计的剑,现在浴血猩红,剑尖甚至还滴着滚烫的人血。
    张培青注意到他颤抖的右手,同样也注意到了他稳如磐石坚定的双脚。
    耳边惨叫声缭绕,她垂下睫毛,望着车轮下滚滚尘土,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21章 楚太子

如果说当初赵国给她的感觉是奢靡,那么楚国就是沉稳。
    同样的楼市鳞次栉比,同样叫卖声此起彼伏,同样有着无数热闹的呼喊和大大小小的摊位,两个看似相近的繁华都城,却有着不同的感触。
    赵国华丽的空洞,而楚国,富贵的低调。
    “回禀太子,赵国使臣已进入郢城北门。”
    庞大辉煌的楚王宫,金丝铺垫上盘膝坐着一名男子,依稀可见高大的身影威严逼人。
    淡淡“嗯”了一声,挥挥手,士兵恭敬退下,身旁一同跪坐的谋士立即道:“太子殿下,据赵国细作的话,这次出使之人正是当初的攻城计背后之人。”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捏起案桌上描金的青铜尊。
    精致的纹路勾勒出艳丽的奢华,尊内剔透澄澈的酒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和那双完美白皙的手一样,叫人欲罢不能。
    “名字。”
    “张培青。”谋士赶紧回答道:“据说是个天生黑脸,只有十**岁。”顿了顿又犹豫道:“调查不到来历。”
    “哦?”
    这回那高高在上的人稍稍诧异,锋利的眉尖刀子似的往上一挑,挑出一段霸气横生和冷艳高贵。
    “比韩国的百里仲华还年轻,有趣。”
    “太子殿下,按照他们的行驶速度,大概还需要一个时辰才能到达王宫,您已经在这里坐了三个时辰,不如先去走走?”
    谋士小心翼翼地建议。
    身为臣子,他们要负责的不仅仅是楚国的国事,还有楚国未来君王的身体。
    男人优美的下巴傲倨地扬着,浓密的长睫毛下压着一双玻璃珠般冷冽蔑视的眼眸,“不,孤就在这里等。”
    ——
    乡巴佬似的上下左右来回好奇扭动,恨不得把整个楚国都城装进眼睛里。王衡兴奋地叫嚷:“先生,你看,那是不是糖人?原来楚国的糖人长得和赵国的一模一样!”
    语言幼稚的跟小朋友似的。
    无语地瞥一眼他壮硕的身材,张培青道:“既然魏国的糖人和赵国的一样,那么楚国和赵国一样也就没什么可好奇的了。”
    王衡可是标准的魏国人,和赵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只不过因为她的原因才到赵国去。
    从根本意义上讲,赵国还是魏国的仇人,是王衡的仇人,但是他们这样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这种意识。他们的知识太少,达不到那种高尚的程度。普通百姓眼中甚至没有国家概念,特别是乱世。
    被她嘲笑傻大个只是挠着头嘿嘿笑,憨憨的模样让她一阵心软。
    “想吃就买个去。”
    “真的?”傻大个眼睛水水亮亮,小狗狗般亮晶晶瞅着她,瞅的张培青都差点以为自己平日虐待的他连一根糖人都吃不起。
    “多买几个。”
    鼓励地点点头。
    得到先生首肯比领了圣旨还管用,瞧他活蹦乱跳兴奋的模样,韩平晏压根不用怀疑在君王和先生的话中,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听后者。
    一只大大的糖人出现在他面前。
    韩平晏抬头,漆黑的眼睛里倒映出男人傻气的脸还有他宽大的手掌中细小的棍子。
    “要不要?”
    他不耐烦地问,好似就等着韩平晏一句“不要”立马塞进自己嘴里。
    那边素来沉稳的先生舔着糖人盯着他,韩平晏没有吭声,手上果断接过糖人,看了看,尝试地塞进嘴里。
    舌头舔一下,古怪陌生的味道……甜的。
    抿了抿嘴唇,把唇上的糖浆舔进嘴巴,一口一口吃了起来。
    王衡不满地瞪一眼他,而那人一直低着头压根不看他,瞪了半晌得不到回应只能兀自郁闷地转向先生,小眼神委屈。
    一路上有这只活宝调节气氛,她丝毫不觉得沉闷。
    一千精兵当然不能进王宫,他们被迎接的楚国使臣安排在郢城的驿站中。在张培青的要求下,只有王衡和韩平晏两个人陪伴她。
    “张先生,我太子已等候多时。”
    王宫口穿着楚国朝服的大臣向她礼貌地行礼,张培青同样回礼,便随着他进宫。
    楚国的服饰和赵国有很大不同。
    赵国的朝服珠光宝玉华丽无双,楚国这位的朝服主体以深红为基调,领口袖口等边缘都滚上一圈一指宽的黑边,上面用金丝线绣出细小精致的纹路,显得端庄大气。
    陌生的地方总让人觉得不自在,特别是这种森严危机之地。
    年轻的黑脸小子步态沉静,脸上看不到半分波动,叫一同随行的楚国大臣们纷纷高看了几分。
    不管这小子有没有劝说的本领,这份气度倒是真的让人佩服。
    张培青老老实实跟着楚国使臣走,两人老老实实跟着张培青走。
    青石子路、海棠花海、楼台宫阙、小桥流水……
    跨过高高的朱红门槛,宽阔开朗的大殿正中心一目了然,包括那道刀锋般笔挺锐利的身影。
    “赵大夫张氏培青,见过楚太子殿下。”
    双手交叠向前,宽大的袖袍流水般落下,鞠躬、垂首,标准的礼节完美到不可思议。
    随着她的动作,一同行礼的还有楚国使臣。站在最后的两人跪地行五体投地大礼。
    “使者不必多礼。”
    自然无视后面的两个,男子的视线落在最明显的黑脸小子身上。
    这张脸,实在叫人难以忽略。
    “早有耳闻张大夫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冷淡的嗓音破冰而响,一道淡漠的目光凝聚在她身上,锐利堪比尖刀。张培青下意识紧绷每一根神经,惊人的气势压的她喘不过气,浑身上下刺猬般炸起。
    “早闻太子殿下贤明开朗,不想太子还如此风姿伟绝,仪表堂堂。”
    刻薄的唇讥讽勾起:“拍马屁也是你的专长?”
    当着所有人的面被难堪地揭穿,王衡拳头紧握,韩平晏眉头皱起。
    她不卑不亢笑的没事人一样,“凡能为我所用者,凡能利我所用者,皆可用。”
    楚太子轻蔑冷笑,换了个姿势双腿随意屈起,一只手支起下巴,深红走金丝的华贵袍角滚落在白净的大理石地面上。
    “听说你今天是来劝说我答应和赵国加强盟约,不对宋国出兵?”
    “然也。”
    “说吧。”他似笑非笑:“孤听听你打算怎么劝说。”
    大殿里没有任何声音,一片宁静下的死寂。
    明明在同一地平线,他依旧能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傲倨地蔑视着卑微的蝼蚁们,威严凛冽。
    张培青仰望他,仰望那尊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袛,并没有回答他的话。
    “下臣可否问太子殿下一件事情?”
    “说。”
    “不知太子殿下认为,下臣能不能劝说的了您?”
    “……”
    没有回声。
    楚太子盯着她良久,逼人的视线几乎要把张培青刺穿。半晌之后他才忽然笑了一下,有几分惊心动魄的妖艳。
    “你留在楚国,孤就答应。”
    “臣乃赵国使臣。”
    “孤并不介意。”
    “臣介意。”
    手指敲击案桌,咔哒哒的脆响一下快速接着一下,催命符似的令人心焦。可那催命的人依旧淡定的很,口气漫不经心。
    “除非你留下,否则孤不会答应。”
    一张脸皱巴成包子,她用商量的口吻:“可以换个条件吗?给你城池如何?”
    “你觉得呢?”
    楚太子冷笑。
    “下臣觉得可行。”
    “孤不满意。”
    “其实太子殿下您好好想想,楚国才是最受利的国家。燕宋两国对战,您无非是想要宋国的土地,可是宋国向赵国求助,赵国段不可能袖手旁观,要想得到土地只能和宋赵两国交战。如此下来,必然会有损失。
    楚赵两国有盟约在先,一旦开战将会被天下人讥讽。若是其他大国拿着这个借口趁机联合攻打,虽说不一定战败,毕竟收了损伤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要是直接接受就不一样了,您平白得到城池,不用浪费一兵一卒,不用背负不受盟约的指责,这样天上掉的馅儿饼,何乐而不为?”
    “说的真好听。”
    楚太子似笑非笑,“燕国请求我国出兵同样给了城池,我为何要答应宋而毁约燕?”
    听到这里张培青突然笑了,笑的大臣们莫名其妙。楚太子也不说话,就这么冷淡地看着她笑,一直等她笑够了自己停。
    她正起面色,恭敬道:“太子殿下,恕我直言,燕国不可能给您土地。”
    危险地眯起眼睛,他拿起青铜酒尊抿了一口,“哦,为何?”
    其他人也狐疑地看着她,满是不相信。燕国许诺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只有太子殿下知道,不过按照太子的脾气,没有好的条件他是不会答应的,所以楚国人压根不相信这黑脸小子胡扯的鬼话。
    张培青对他们的态度视而不见,只说自己的。
    “其一,燕国国君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不可能为了还没得到的宋国土地,就把自己的国土双手奉人。其二,如果您已经得到了燕国的土地,按照您的性格……只怕根本不会跟我说这么多没用的废话。”
    作者有话要说:  抓虫子啊~

  ☆、第22章 七国地形

“你倒是了解孤。”他冷冷讥讽。
    “现在太子殿下愿意答应下臣的请求了吗?”她笑眯眯道。
    丹凤眼角一段天然黛色冷艳,薄唇动了动:“赵国为了说服孤肯下多少血本?”
    张培青自宽大的袖袍中伸出两根指头。
    楚太子面色一变,眸中戾气迸发,犹如两柄利剑,“赵国难不成戏耍于孤!”
    袖子猛地掀起一片大风,在盛怒中红云般滚动,带着叫人心惊的杀气腾腾和不敢仰视的威严,边缘黑带上闪烁的金丝线凌厉无比。
    满殿大臣见他陡然变色,仓皇地弓起腰背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喘一口。
    强大的气势就是向来厉害的王衡和韩平晏也腿软。
    这可不是市井上随意糊弄人的装模作样,那种“天子一怒血流千里”的上位气度只有尊贵至极、朱批杀伐的人才会有。
    冷眼俯视下方提心吊胆的众人,他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黑脸小子。
    自然注意到她毫不掺假的镇定。
    和强行伪装出来的不一样,一个人的眼睛不会骗人。她是真的不害怕。
    楚太子有些诧异,他清晰明白自己发起火来有多吓人,说到底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使臣,他想不明白她凭什么如此淡定。
    “你不怕孤?”
    素来稳重的他忍不住问出口。
    “太子殿下又不是老虎,有什么好怕的。”那人脸上还是那张讨厌的笑。
    怔了一下,他居然认真点点头。
    “没错,孤不是老虎,没理由怕孤——可是你就不怕孤杀了你的头?”
    “太子殿下,斩杀使臣会被天下人耻笑。”她提醒道:“何况下臣似乎并没有得罪您。”
    “可孤觉得你得罪深了。”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堂堂太子殿下,总不会和下臣一个小人计较。”
    “孤就要计较,你奈孤何?”
    “……太子,您这是耍无赖。”
    楚太子神态鄙夷,仿佛说我就是耍无赖了你又能怎么样?漫不经心地张口,语气淡漠:“三座城池,孤答应你的请求。”
    说罢不再理会下方的人,径直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