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笙-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甭管怎么说,今儿可是新年头一日,小姐能有个好心情,总归是好事。
  接下来,就是一通忙碌,洗漱,梳妆,郑妈妈带着玉笙居众人来给安笙请安拜年,安笙派分了红包,接着,匆匆用过早膳,便往松鹤堂去了。
  安笙不是第一个到松鹤堂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她去了之后,便隐在人群里,不显山不露水地站在那里,别人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既不出挑,也不太落人后。
  一大早,顾家一家子就都到松鹤堂来给徐氏拜年了。
  顾麟拜过年后,又急着进宫,而徐氏和方氏身为命妇,也要进宫给太后和皇后拜年,所以一行人在松鹤堂匆匆拜了个早年后,便又匆匆离开了。
  安笙倒是收了不少红包,不过她没看,也没兴趣看,都叫青葙收着呢。
  等回了玉笙居,安笙反倒闲下来了。
  她既没有外家,相熟的朋友也不多,而有些朋友又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交往的,因而,别人都忙着出门拜年,她反倒成了闲人一个。
  青葙她们几个担心安笙触景生情,一个两个的都想着法儿的找话来逗安笙开心。
  其实安笙真没有觉得不开心。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这是不能选择的,但却可以选择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
  重活一世,有些事情她早就看开了,哪里还会伤什么心呢。
  况且,她也没那个闲工夫为了不相干的人伤心,这会儿她确实没什么事情要忙,可待会儿却是要去护国公府拜年的。
  今儿个初一,命妇进宫向太后皇后拜年,但并不会留在宫中太久,各家都有客人上门,虽说初一只是亲近之人上门拜年,但依旧很忙。
  安笙如今跟陆铮有婚约在身,于情于理,都要去护国公府拜个年。
  按理说,应该是由方氏带着她去拜年的,不过,以她跟方氏如今的关系,方氏必然不愿意走这一趟,正好,她也不想跟方氏一道出门,既都不愿意,不必强绑在一起,倒合了她的心意。
  方氏不去,林氏也不必来,甚好。
  辰时末,进宫给皇后太后拜年的命妇出宫了,安笙也准备了一下,叫人跟徐氏说了一声,出了门。
  临走的时候,碰上了顾安雅。
  顾安雅意有所指地朝安笙笑着说:“二姐姐好命,不用留在家里跟着忙活,倒是能去护国公府做客呢,我就不行了,大姐姐不在,四妹妹年纪小,我便只能跟着二位婶娘一起招待亲戚们了。”
  今儿上门来拜年的都是本家亲戚,虽说这些人都算是依附永宁侯府,但本家亲戚毕竟不同一般,大过年的,能招待本家亲戚,按说应该是件荣耀的事情,却被顾安雅故意说成这样,也不知道,到底是想说给谁听。
  安笙也笑了,像是没听出顾安雅话里的机锋似的,只道:“那就辛苦三妹妹了。”
  顾安雅见安笙不上当,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心头不禁一阵暗恼,表面上却还面不改色地笑说:“二姐姐客气了,这不是应该的么。”
  安笙不欲跟她磨牙,便借口说怕误了时辰,带着青葙等先走了。
  顾安雅站在原地目送安笙走远,暗暗咬了咬牙,一直到看不见安笙的身影了,才转身离开。
  有些事儿啊,嫉妒不来的。
  顾安雅故意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讥讽安笙上赶子巴结婆家,安笙不是听不出来,但是,她却不想理会。
  她现在,没那个闲工夫搭理顾安雅的那几句酸话。
  她现在啊,只在乎过几日那场大戏,能否唱圆满了!
  安笙辰时末出的门,巳时中了才到护国公府,彼时,护国公府老太君,二位夫人和大小姐陆佳敏已经从宫中回来了。
  除了安笙,还有陆家本家的女眷过来拜年,安笙随着丫鬟,一路穿堂过廊,又坐了会儿软轿,才到护国公府老太君魏氏的荣禧堂。
  她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几位夫人并小姐了,见她进来,都抬首瞧她。
  安笙敛眉垂首,先朝老太君魏氏福身行了一礼,拜过年,接了红包,又朝大夫人郑氏和护国公夫人林氏,及三夫人蒋氏分别拜过年,也接了红包,这才重新抬起头来。


第851章 迁怒
  安笙刚一抬起头来,林氏便过来拉住了她的手,然后,带着她同那几位未曾见过的夫人见礼拜年。
  那几位夫人面上都挺和气的,分别给了红包,还都赞了安笙几句,说陆铮有福气,林氏有福气,安笙一看就是个知礼懂事的孩子。
  林氏笑呵呵应了,对别人对安笙的夸奖照单全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
  然后,又引着安笙跟那几位小姐也见过礼,这才带着安笙坐下喝茶说话。
  老太君魏氏问了几句安笙家里的事情,安笙一一答了,她态度自然,既不见拘谨也没有谄媚,倒是一派落落大方的样子。
  要说那几位夫人一开始是看着林氏的面子才夸了他几句,这会儿倒是对她有那么点儿另眼相看了。
  安笙的出身在邺京城不是什么秘密,几乎很少有人不清楚的。
  许多人总以为,一个自小没经受过正统淑女教育的庶出姑娘,说话行事肯定特别的小家子气,若不是有普云大师批言,魏氏和林氏说什么也不会为陆铮定下这门亲事。
  可亲眼见到了安笙,她们才知道,原来她们所以为的小家子气的姑娘,却是个行止有度,进退得宜,气度风华不输世家嫡女的姑娘。
  看来,传言果真不可信啊。
  这几位夫人里头有一位跟魏氏辈分齐平的老太太,是魏氏的老妯娌,同宗同族,关系还算比较近,说话自然就比小辈们没顾忌。
  这老太太跟陆家大夫人郑氏关系好,没少听郑氏抱怨安笙的不是,只不过寻常没有见人的机会,这会儿见到了,少不得便要拿话敲打安笙几句。
  “老嫂子,”那老太太朝魏氏笑了笑,但眼神却似有若无地瞟向安笙,“铮儿这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自小就优秀,如今更是咱们全家人的指望,老二这一枝人丁一向不太旺,以后铮儿这里,你可得好好把关啊。”
  这老太太话音刚落,魏氏还没来得及应声,就听郑氏附和道:“要说还是三婶您惦记我们家,您说的没错啊,如今咱们阖家的希望,都在陆铮身上呢,他可是肩负着开枝散叶的重任的啊。”
  “谁说不是呢,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件事啊,你们心里真要有个数才是,咱们陆家的继承人啊,可不能是普通出身啊。”说着,那老太太的目光又从安笙面上一掠而过,眼中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笑容。
  普通出身,是说的她吧,安笙想。
  不过,这老太太是不是管的太宽了,难不成,她还能管到陆铮房里的事呢?!
  正想着呢,就听林氏笑呵呵地道:“三婶,铮儿跟安笙可是天定的姻缘,普云大师亲自批的,太后娘娘赐婚,太后娘娘都说这是宿世的缘分呢,您忘啦。”
  从这老太太话里话外说拿安笙的出身说事的时候,林氏就不乐意了。
  她儿媳妇,她还没说什么呢,这老太婆凭什么说这说那,在她家里当着她的面就敢欺负她儿媳妇,当她是死人不成!
  但纵然生气,林氏也不能直接对着这老太太口出不逊,好歹这老太太是长辈,这又是大过年的,她要是为了安笙冲撞了长辈,对安笙更加不好。
  只是,实在是气不过,还是忍不住分辨了一句。
  那老太太一听林氏的话,面上便闪过一抹尴尬。
  别看她怼安笙怼的毫无顾忌,但是林氏还是叫她有些忌惮的。
  这个侄媳妇出身高门,如今又是护国公府明面上的当家夫人,她虽说是长辈,但家里本就仰赖着护国公府,又哪里敢在林氏面前逞威风。
  可被侄媳妇当众下了面子,她脸上也有些挂不住,想要找补些面子回来吧,又有些忌惮林氏,不找吧,自己心里又不痛快,所以没一会儿,脸就憋红了。
  郑氏见状,忙道:“二弟妹,你这话说的什么意思,三婶年纪是大些,但也不至于糊涂了不是,怎么可能忘了这种事呢。”
  郑氏话音刚落,林氏便毫不相让地跟上,“大嫂说笑了,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你可不能曲解我呀。”
  郑氏跟林氏不对付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近来情况好像尤其严重,以前郑氏嘴上不饶人,什么都要争个头等,林氏多也不同她计较,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林氏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是半分也不肯让着郑氏。
  就拿眼下来说吧,如果是从前,大年下的,郑氏就是说话再难听点儿,林氏为了阖家安宁,也不会反驳什么,最多只当没听见,劝自己宽心罢了。
  可如今,林氏确实毫不犹豫地怼回去了。
  暖阁里伺候的下人们见状,都缩起了脖子,不敢抬头,只盼主子们千万别注意到自己,再拿自己撒气。
  这时候,一直没开口的魏氏终于开口说话了,语气倒还是不高不低的,但实际上已经有些生气了。
  “行了,大过年的,说这些干什么,老二媳妇,厨房那边可都吩咐过了,今儿晌午留安笙用了膳再叫回去吧。”
  林氏闻言便答说:“已经安排下去了。”
  魏氏点点头,接着又道:“行了,既然该安排的都安排了,那你们也别都跟我这儿待着了,该干嘛干嘛去吧,佳敏领着你几位表姐去园子里逛逛,再到你院里坐一会儿,小姐妹们说说话,老大媳妇也带着几个妯娌下去坐坐,老二媳妇,你也带着安笙去你那坐坐,等吃饭再过来,我也跟你们三婶一块儿说说体己话。”
  魏氏一锤定音,连番吩咐下去,没有敢不听的,众人俱都起身应是,齐齐行礼过后,才一道退出了荣禧堂暖阁。
  待出去以后,林氏跟几位妯娌和几位小姐们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先带着安笙走了。
  郑氏在后头,看着林氏和安笙的背影顾自运气,还是陆佳敏偷偷拽了下她的袖子,她才回过神来,请几位妯娌去她房里坐着叙话去了。
  其实,郑氏今儿这么故意针对安笙,还真不光是为了自己,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宝贝闺女。
  说白了,就是迁怒。


第852章 迁怒有由
  安笙随林氏到了留樨院,又跟着林氏进了东厢,在软榻上坐了。
  扶冬带着人上了新茶并一应果点,林氏叫安笙自便,不要拘束。
  安笙含笑谢了,便又听林氏说:“她们说的那些话,你别在意,左不过是些酸话罢了,这是在宫里头攒了气心不顺,才在你这里找补呢,你别放在心上,有什么委屈只管跟伯母说,自有伯母给你撑腰。”
  安笙明白林氏这说的是,方才郑氏和那位本家老太太联合起来拿话挤兑自己的事。
  她就笑了,声音颇为柔顺,“劳伯母您挂心了,我没事,几句话而已,还不至于让我记在心里放不下。”
  林氏也笑了,看着安笙的目光里更多了些慈爱,“伯母就知道,你是个识大体的孩子,不会跟她们计较这些,其实啊,铮儿他大伯母这样,若硬要说起来,还是有些缘由的。”
  安笙听林氏这么说,便知这其中怕是还有内情,于是便问:“那是为了什么?”
  林氏听到安笙问她是为了什么,便先叹了一声,尔后才道:“今儿一早,不是去了宫里给太后娘娘和皇后娘请安拜年么,咱们家去的时候,正巧碰上你们家老夫人一行,伯母也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这事,好像永宁侯夫人有意送你们府上大小姐进宫去……也是巧了,铮儿他大伯母,也有这个心思,两个姑娘兴许在家里都得过交代,所以入宫以后,都着意表现自己,这不,就撞到一起去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好像佳敏跟你那位大姐闹了些不愉快,俩人出去一趟,再回来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我就猜着,许是闹了别扭,铮儿他大伯母那个人,是个无礼还要搅三分的人,怕是因为这个,连你也一并记恨上了,这才大过年的找你的不自在。”
  方氏有意送顾凝薇进宫,安笙听了林氏的话,不由微微一怔。
  前世的时候,方氏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啊,方氏为人虽说不怎么样,但对自己一双儿女还是很好的,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方氏以前是从没有想要送顾凝薇进宫的心思的。
  难道说,是因为自己的重回,让方氏的观念转变了?
  安笙压下心头的疑惑,对林氏摇了摇头,答说:“这我不知道,家里没人说过这件事,不过,伯母既然看出她们有这个意思,那怕就是真的了。”
  安笙对林氏的话并不怀疑,林氏并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她既然说看出了方氏有这样的心思,那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真没想到,从前最舍不得女儿进宫受苦的方氏,竟然会想要送女儿进宫了。
  那顾凝薇呢?顾凝薇自己是怎么想的?
  ……
  安笙在护国公府用了午膳才离开,陆铮一直在宫里,不曾回来,安笙也就没等他,用过午膳后,又跟老太君魏氏等说了会儿话,便告辞了。
  马车照旧慢慢悠悠地走了许久,才回到永宁侯府。
  青葙先跳下了马车,然后来扶安笙。
  安笙刚踩着脚凳下来,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冷哼。
  她循声望去,就见顾凝薇站在大门前的石阶上,下边停着轿子,似乎是正要出门。
  安笙眉心微微动了动,缓步走下脚凳,站稳后,才朝顾凝薇走了过去。
  “大姐姐。”安笙朝顾凝薇略福了福身子。
  顾凝薇却倨傲地站在那里,居高临下地看着安笙,吐出来的话也格外的不客气,“怎么,去那头谄媚讨好完了,终于舍得回家了!”
  如果安笙没有听林氏说起对宫中之事的猜测,也许此刻还不能完全明白顾凝薇的意思,可是,她既已经从林氏那里听到了些许消息,如今再见顾凝薇这般模样,又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她敢打赌,顾凝薇口中的那头,势必是指护国公府。
  而至于她口中所说的讨好对象么,安笙暂且就认为是陆佳敏了。
  但甭管是不是陆佳敏,顾凝薇这样都挺没意思的。
  这大过年的,她在自家大门口刁难自己的庶妹,被别人知道了,难道还能说她句好不成?
  早知道顾凝薇没什么脑子,只脾气大得很,可每每遇上,总会刷新安笙对她没脑子这一特征的认知。
  安笙无意跟顾凝薇逞一时口舌之快,不管到时候谁赢了谁输了,受难的只怕都是她。
  正想着要离这大小姐远点儿呢,就听顾凝薇身后又传来一道女声。
  “凝薇,还不快走,别磨蹭了,省得待会儿赶不及还愿。”
  来人正是方氏。
  安笙这才知道,原来她们母女俩是要去寺里还愿呢。
  大初一的,方氏倒挺有心。
  一边想着,安笙一边朝正向她们走过来的方氏也福身见了一礼。
  说话间,方氏已到了近前,见安笙同她行礼问好,也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便带着顾凝薇往下走了。
  顾凝薇被方氏拉着,还回头狠狠地瞪了安笙一眼,安笙敛眉站着,只当没看到。
  等方氏母女的轿子走了,安笙才转身回府。
  松鹤堂今日宴了客,丫鬟们说老夫人席间多吃了几杯酒,这会儿正歇着,安笙也就没过去,直接回了玉笙居。
  青葙气不过,一回去就将安笙在大门口被顾凝薇刁难的事情跟郑妈妈说了,郑妈妈听后,只劝青葙大局为重,放开心胸,别计较这些。
  青葙其实也明白这个理儿,只是气不过才同郑妈妈偷着说几句而已。
  转眼到了次日,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方氏娘家离得远,没处可去,便留下来招呼客人,沈氏和宋氏则都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沈氏和宋氏都不在,方氏忙着待客,也没闲工夫理会安笙,今儿来的又是本家几个出嫁的姑娘,也不用安笙去招呼,她便找了机会偷偷出门去了。
  年节下,街上许多的铺子都关门了,有的初八才能开,有的要到十五过后才能再开。
  安笙先后去了苏远那里,跟苏远说了会儿话,又去了趟胡大那,送了年礼过去,小胡馨见到安笙特别高兴,拉着安笙给安笙看她收到的年礼。


第853章 请帖风波
  安笙是偷偷跑出来的,不能久待,是以在胡家坐了没一会儿就告辞了。
  胡大夫妻知她出门不易,也没强留,从后门将她走了。
  回府后,并没有人注意到安笙不在,只是刚回到玉笙居不久,紫竹就来报,说老夫人徐氏请她过去一趟。
  安笙不知道徐氏叫她过去做什么,只能收拾一下赶紧过去。
  等到了才知道,原来徐氏叫自己过来,是因为一张帖子。
  这张帖子可不是一般的请帖,乃是太子妃殿下亲手所书,从东宫送来的帖子。
  徐氏手里拿着那个烫金名帖,一张脸都快笑开花了,满屋子都是恭维之声,直把徐氏美的不行。
  这一刻,对于她来说,太子妃请的是顾家哪个姑娘并不要紧,只要请的是她永宁侯府的姑娘就成,哪怕是个庶出呢!
  “安笙啊,来来,快到祖母这里来。”徐氏笑着朝安笙招了招手,示意安笙到她跟前儿去。
  安笙听话地过去了,刚走到徐氏跟前儿,手就被徐氏拉住了。
  “安笙啊,太子妃殿下明日于东宫设宴,特地给你送了帖子来,你明日可得早早前去赴宴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屋里还有几个本家出嫁的姑娘在的缘故,徐氏说话声音特别大,好像生怕别人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似的。
  说完了,还将那个烫金的名帖,珍而重之地交到了安笙的手里,笑的那叫一个满意慈祥。
  安笙明白,是这张名帖给徐氏争了面子,所以,徐氏才对自己这么好。
  不过,她还是配合地应道:“祖母教诲,孙女谨记。”
  徐氏闻言笑的不由更加开心,直跟那几个本家的姑奶奶说:“我们二丫头啊,就是懂事,还讨人喜欢,太子妃殿下在闺中时候,就跟我们二丫头交好,这不,殿下嫁入宫中头年摆宴,就给我们二丫头来了帖子,这可真是天大的荣光啊。”
  那几个姑奶奶知道徐氏这是有意显摆,也都知趣儿,闻言纷纷跟着夸奖安笙,又不着痕迹地跟着夸奖了徐氏,无非是说她治家有方,教养有道之类的。
  可把一旁的方氏母女气得不轻。
  这帖子没送来的时候,这些个姑奶奶一个个的,变着法儿地夸奖顾凝薇,方氏母女俩喜得跟什么似的,哪想到一张帖子送来,她们母女就再没有可炫耀的资本了。
  顾凝薇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
  她就不明白了,安笙到底有什么好,怎么就入了太子妃的法眼,举宴还特地给她送了张帖子来?想安笙不过一个庶女,凭什么能享受这份尊荣呢?!
  也不怕福气太大担不住,再折了运道寿数!
  别看她现在得意,以后还指不定什么样呢,说不定,跟她那个娘一样,都是个短命鬼呢!
  这般一想,顾凝薇顿时觉得心气儿顺多了。
  她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
  以前安笙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顾凝薇偶尔还会觉得安笙挺可怜的,可是一旦安笙什么都有了,且安笙有的她又没有时,顾凝薇就受不住了。
  说白了,就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也太过自私,觉得天下间一切好的东西,好的运道都该在她身上,而不该在原本处处不如他,还需要她怜悯的安笙身上。
  顾凝薇就想啊,如果这帖子是给她的就好了,或者哪怕再不济,安笙能带她一起去也行啊,安笙不是跟太子妃关系好么,那带她一起去,想来太子妃也不会说什么才是啊。
  有了这个念头,顾凝薇就愈发坐不住了。
  可她也知道,本家几位姑奶奶还在,她断不能在她们面前提出这种要求,没的叫人笑话,还是等她们走了再叫她娘跟老夫人说,老夫人那么疼她,一定会答应的。
  再说了,她以后后要入宫,如果能跟太子妃搞好关系,对顾家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么。
  安笙是不知道顾凝薇这些想法的,如果她知道的话,怕是都要忍不住当场笑出来。
  什么叫想当然耳?这就是了。
  顾凝薇也太会想了,而且,也把一切都想的太过简单了吧,还真以为所有人都该围着她转,所有事情都该照着她的想法发展下去呢?!
  可她却忽略了,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天真无知”。
  至少就安笙了解,徐氏就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
  事实证明,徐氏确实没这么蠢。
  送走了本家的几位姑奶奶,方氏受不了女儿缠磨,去跟徐氏提起这事的时候,当时就被徐氏断然拒绝了。
  不仅如此,方氏还被徐氏好一通训斥,责骂她糊涂透顶,眼馋心热,头脑发昏。
  可想而知,所求未能达成所愿,却又被狠斥了一通的方氏,回到听雪堂以后,该多么生气。
  方氏倒想将安笙叫去磋磨一顿出气呢,可惜明天安笙就要去东宫赴宴,徐氏那里看得紧,若她现在有什么异动,徐氏必然饶不了她。
  思来想去,方氏还是觉得,不能将自己好不容易挽回的那点儿印象分,再给败光了,也就没再动作,只拿着院子里的下人们出了出气。
  不过,方氏自己没出手,却没防备着女儿。
  她也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顾凝薇,就已经有胆子给人下药了。
  而且,还做的那么明显。
  ……
  晚膳前夕,安笙听说顾凝薇来了,并未太过诧异,只叫青葙将人请进来。
  午后方氏去找徐氏的事情,安笙已经知道了,而方氏前去的目的,安笙自然也弄明白了,所以,顾凝薇这会儿来了她这里,她还真不觉得多奇怪。
  只是比较好奇,顾凝薇打算怎么做,这其中,又是否有方氏的手笔。
  很快,安笙就知道顾凝薇打算怎么做了。
  顾凝薇送了份汤给安笙,说是特地叫小厨房的厨娘熬的,自己喝了觉得其味甚美,惦记安笙这个“好妹妹”,所以,特地拿来送给安笙尝尝。
  安笙看着自己面前巧笑嫣兮,等着自己喝汤的顾凝薇,打赌这汤绝对不只是单纯的鸡汤这么简单。
  这里面,定是加了料的吧。


第854章 紧张
  顾凝薇略有些张地看着安笙,目光不由自主地频频扫过那个汤盅。
  说实话,她其实也挺害怕的。
  虽说她并不惧怕安笙会如何,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亲自给别人下药,而下药的对象,还是自己血缘关系上的妹妹。
  哪怕只是个从来没有瞧得起过的庶出妹妹,可她依旧忍不住有些担心。
  这大概是一种本能性的惧怕,她尽力压制了,但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来之前,她想的全都是怎么叫安笙喝下这盅鸡汤,但现在她想的却是,如果安笙真的喝了鸡汤,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或者说,她真正担心的是,如果安笙喝了鸡汤明天下不了床,赴不了宴,她该怎么办?
  徐氏会答应由她代替安笙去赴宴吗?
  这其实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她费尽心思给安笙下药,为了降低安笙的怀疑,不惜亲自送过来,并且安排好被人发现之后自己的脱身之法,可真到了关键时刻,她却还是忍不住害怕。
  原来,她并没与自己想象的那般无畏……
  这时候,安笙忽然笑了,在烛火的映照下,安笙的眼中光华闪闪,好似十分感动。
  “劳大姐姐挂心了,还是大姐姐惦记我,自己喝了好的鸡汤,还会想着给我送一盅来。”
  顾凝薇听到这话,也笑了笑,只是这笑容中,难免有几分不自然,“你太客气了,这不是应该的么,你,我可是你姐姐,自然关心你。”
  安笙好似丝毫没有看出顾凝薇的不自然,还是那副全然信任的模样,并且还主动邀请顾凝薇坐下同她一道用膳。
  “大姐姐晚膳可吃过了,若还没吃,不如跟妹妹一道用些吧,正好这鸡汤咱们也能分着喝。”
  哪知道顾凝薇一听她这话,顿时就反驳道:“我吃过了,你自己吃!”
  然后,见安笙好像被吓到了似的看着自己,忙又扯出一抹笑容来,解释说:“这鸡汤我已经喝过了,这些是给你准备的,你自己喝就好,我已经吃过晚膳了,你不用管我,你先喝点儿汤,待会儿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一切好似都那么顺其自然,安笙毫不怀疑地盛出了鸡汤,当着顾凝薇的面,喝了一碗。
  顾凝薇看见安笙喝汤的时候,心都快要提到嗓子眼儿了,直到安笙一碗鸡汤下肚,她还没能完全从这种紧张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
  而与此同时,松鹤堂内,徐嬷嬷正在向徐氏汇报顾凝薇的去向。
  徐氏一听说顾凝薇带着一盅鸡汤去了玉笙居,顿时就怒了,狠狠地拍了下桌子,骂道:“糊涂东西,跟她那个娘一样,眼皮子浅的叫人发指!蠢货,蠢货!”
  徐嬷嬷垂首站着,并未发表自己的意见。
  接着,就听徐氏吩咐说:“你快去趟玉笙居,但愿能拦下那个蠢货!”
  话虽这样说,但徐氏自己也知道,怕是来不及了,现在,就只能寄希望于安笙并没有喝下那盅鸡汤了。
  可徐氏不知道的是,她这个愿望,是注定要落空了,因为,此刻的安笙,已经在顾凝薇紧张的注视下,喝下了那盅加了料的鸡汤。
  亲眼看着安笙喝下了自己叫人“精心准备”的鸡汤,顾凝薇心里却忽然觉得有几分复杂。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按理来说,安笙喝下了她叫人特质的鸡汤,她的目的也就达成了,她应该高兴才是。
  可真到目的达成的时候,只有顾凝薇自己知道,她心里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好像更加的慌乱了。
  不知道为何,她心里总有个声音在提醒她说,她这次,怕是真的做错了……
  可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事情已经这样了,她就不能回头,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想来以徐氏和方氏对她的宠爱程度,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也会帮她才是。
  毕竟,太子妃殿下的宴会,可不是谁都能去的,这么好的跟皇家搞好关系机会,她就不信祖母和母亲舍得放弃。
  然而,顾凝薇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徐氏确实舍不得这次机会,但是,她却没有顾凝薇这么蠢。
  太子妃的请帖上明确写着只邀请安笙一人,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若不是安笙,顾家怕是根本收不到这张请帖,有了这个认知,徐氏这会儿不会管什么嫡出庶出,只会想能去赴太子妃的宴会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她最关心的是,此举会给顾家无形中增添多少人脉关系。
  可惜,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个打算,就这么被曾经最宠爱,最看好的孙女给破坏了。
  ……
  徐嬷嬷到玉笙居的时候,顾凝薇已经离开了,当然,那个盛放加了料的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