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笙-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45章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孙管家闻言,忙福身应是,然后赶紧出去,叫侍卫们停手。
  再打下去,怕是真要打死人了。
  一晚上接连见血死人,多不吉利啊!
  然而,饶是孙超叫了停,几名太医仍是被打的不轻。
  侍卫们停手之后,还只听院中哀嚎一片,不绝于耳。
  韩峰却并没有叫,而是咬牙硬撑着。
  方才刘承水进去之前,给他使了个眼色,韩峰明白,刘承水定是受了荣贵妃的交代,来救他的。
  只要刘承水肯来,那就说明,荣贵妃并未放弃他,他的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也并未离他而去。
  相比于臀上火辣辣的疼,韩峰明显更在意那些外物。
  大皇子府闹了一夜,将至天明,方才消停一些。
  但这只是暂时的,接下来,还有大皇子妃的丧礼要办,恐怕这些日子,大皇子府都是消停不下来了。
  陆铮带着周应他们,在府外不远处守了一夜,直至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天边照下来,才见到大皇子府派人出来了。
  陆铮猜着,这多半是给汪家送消息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仍然分派了一名亲卫,让他盯着人。
  天亮以后,陆铮他们也不能在大皇子府周围盯着了,目标太过明显,不利于隐藏身形,一旦被人发现,陆铮便有一千张嘴,也是说不清。
  留下一名亲卫,化作普通百姓,在外围留意这边的动静,陆铮带着其他人,暂且先回了护国公府。
  大皇子妃香消玉殒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
  汪家众人接到这个消息,均是不敢置信。
  昨日人还好好地,怎么今日一早起了,就被告知,人死了呢?
  汪家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消息!
  可再难以置信,大皇子妃也已经没了,汪家众人回过神来之后,纷纷动作起来,准备去大皇子府问个究竟。
  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说法吧!
  等到了大皇子府,得知大皇子妃乃难产而死,小皇孙亦虚弱至极,汪家人忍不住怒了。
  之前,并没听说过大皇子妃胎像不稳,有早产之兆,此番突然早产,定是有什么原因。
  汪聘婷生母杨氏,想要去质问大皇子,汪聘婷到底因何早产,但是,被汪德蒲叫人给拦下了。
  汪德蒲心中也有怀疑,且怒气不轻。
  可是,他更加理智,或者说,更加冷血。
  这种时候,他考虑更多的,乃是汪家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汪家跟大皇子的关系又该如何处。
  汪家能有今日,要说没有依仗过荣贵妃跟大皇子,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现实,形势逼人,汪德蒲认为,自己也是被逼无奈,才狠下心肠,不去追究此事。
  杨氏却不肯听。
  汪德蒲无法,只得叫人赶紧先将杨氏带回去,不准她出来。
  杨氏先失了丈夫,如今又失去女儿,实在是承受不住了,人还没离开大皇子府,便昏过去了。
  汪德蒲见状,赶紧叫夫人何氏,带着人先回尚书府去。
  正好杨氏昏倒了,她们这样回去,也不惹人闲话。
  送走了杨氏,汪德蒲才带着长孙汪文正,去见了大皇子。
  这个长孙,汪德蒲是一百个放心,知道他不是他老子那种,话听不进去,事情也办不好的,所以,便带着他一起去见大皇子。
  汪家人身份特殊,是以,很快就见到了大皇子。
  大皇子见了汪德蒲跟汪文正,眼圈便红了。
  也不知真是真情流露,还是怎么着,反正一见到这二人,大皇子便一副伤心至极的模样。
  汪德蒲跟汪文正见他这样,苛责的话倒也不好说了。
  汪德蒲也是老泪纵横,问大皇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皇子便将昨夜发生的一切,都跟汪德蒲说了。
  他们祖孙二人,已是许久不曾好好说过话了。
  自从汪昌平出事,彼此便生了嫌隙,虽表面上尽力做到跟从前一样,但是彼此都心知肚明,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但再不一样,他们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杨氏要来闹的时候,汪德蒲才命人将她带走。
  作为汪家家主,他要权衡的东西太多,想要带领这个家族走向辉煌,岂是那般容易的?
  不管大皇子所言到底是真是假,或者,有几分真,几分假,汪德蒲却都相信了。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是信的。
  汪文正心中却有些怀疑。
  他想起之前跟大皇子见面的时候,遇上大皇子妃身边的侍女的事情,当时,侍女明显欲言又止,想要说什么,但似乎又顾忌着什么,并没有说。
  什么情况下,侍女在大皇子面前说话,有所顾忌?
  汪文正想,一定是跟大皇子妃有关的事情。
  也许,侍女忌讳的,并非大皇子,而是他?
  可大皇子妃的侍女,为何要忌讳他呢?
  他是大皇子妃的亲哥哥,跟大皇子妃关系向来不错,这个妹妹,自小也是他宠着长大的,未出嫁前,大皇子妃有什么事情,还都愿意跟他说呢。
  可如今,为何连说句话,都有顾忌了呢?
  难道,是因为要说的这件事,不能当着大皇子,或者他的面来说?
  又或者,是大皇子有什么交代,所以,侍女有事情,但不敢跟他说?
  汪文正心内思绪翻腾,想了许多,但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还能分出神来,劝说大皇子跟祖父,让他们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还望殿下、祖父保重身体,斯人已逝,生者如斯,聘婷泉下有知,一定也不想看到殿下和祖父,为他伤了身子,还请殿下与祖父,让聘婷安心的去吧,如今,聘婷丧礼未办,诸事皆需打点安排,还望殿下珍重自己,勿让聘婷不安。”
  这话倒没说错。
  人已经去了,哭得再伤心,也找不回来。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操办好汪聘婷的丧礼,勿让外人看笑话。
  再者,小皇孙也需要人好生照料,还有,也要查清楚,汪聘婷突然早产,是否是有人暗中下手,害了她。
  这些事情,都需要大皇子主理,所以,此刻当真不是他哭的时候。


第546章 丧礼
  大皇子妃的丧礼定在三日后,时间急了些,但好在皇家做事,与普通人不一样,规矩周全,所以一应准备倒是不差。
  闻听大皇子妃难产而死,惠帝的病又重了些,太后吓得再不敢让人去打扰惠帝,除了皇后跟自己,后宫里的妃子们,一个都不许近前。
  至于前朝事情,便都交给太子打理,太子能做主的,也不叫拿来打扰惠帝。
  荣贵妃也病了,听说病的还不轻,太后便解了她的禁足,又让人送了些滋补药材过去,嘱咐她不要哀毁过度。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还要活下去。
  大皇子妃丧礼,陆铮也去皇子府吊唁。
  他穿着一身素净的玄衣,走到灵堂前,执香拜了一下,神态端肃,心无杂念。
  不管怎么样,死者都是应该尊敬的,人都说死者为大,也许是在战场上见过太多的杀戮,陆铮对亡灵,总有一份超出寻常的敬畏之心。
  大皇子也客客气气地受了陆铮的礼,面上一片哀色。
  陆铮沉默寡言习惯了,也不是会阿谀奉承的,吊唁完了,便随大皇子府的侍从离开了灵堂,并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留下来小心地安慰着大皇子。
  大皇子顺着人群,看向陆铮离开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个十分荒唐的念头。
  他也不知道自己此刻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会觉得,若是陆铮能为他所用,向他尽忠便好了。
  虽然陆铮不会说漂亮话,也不会阿谀奉承,可是,他真是足够优秀,看他远走的背影,都比别人来的挺拔坚毅,这样的一个人,有多大的能量,大皇子不是不知道,他想要争那个位置,身边必然少不了能人辅佐。
  他也是,渴求人才的!
  可惜,陆铮是太子的人,所以,不管他多么优秀,都注定不可能跟自己走到一处了……
  大皇子妃难产而死,惠帝又病了,所以并未大丧,但是该有的体面,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那么隆重罢了。
  汪家只来了汪德蒲跟汪文正,汪德蒲的夫人何氏,在府里照顾杨氏。
  听说,杨氏病重了,瞧着似乎有些不好。
  众人提及这些,也不免唏嘘。
  曾经的汪家,也是盛极一时啊,谁能想到,汪昌平会被发配,大皇子妃又年轻轻地就死了?
  丈夫女儿接连出事,任是铁打的人,也是经受不住这般打击啊。
  各大世家也都来人吊唁了,永宁侯府老夫人徐氏,永宁侯顾麟和方氏,还有世子顾琮,都来了。
  这一次,徐氏倒是一个姑娘都没带来。
  唯一能带出来的顾凝薇镇日闭门不出,不肯见人,其他的几个,纵徐氏有心,却身份不配,也不好带出来。
  硬要说起来,安笙倒是能勉强带出来,她现在算是护国公府的准儿媳,身份也不一样了。
  可是,几日前大皇子派人请安笙到皇子府来,替大皇子妃瞧病,可安笙人还没到,大皇子妃就去了,徐氏怕大皇子看到安笙,反而不喜,便也没有带安笙过来。
  丧礼过后,邺京城又渐渐归于了平静。
  正如汪文正劝说大皇子与汪德蒲的那话一样,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活着的人,总还是要活下去的。
  也许,有人真的会为了一个人的逝去,而哀毁一生,甚至,想要随之而去,但是,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至少大皇子,是做不到的。
  但尽管做不到这样,他却也仍旧颓废了一些时日。
  他对汪聘婷,到底也是有真感情在的,虽说这份感情,也是要打些折扣的,但毕竟,一个人就这么去了,他也不能一下子就放下了。
  就在京城渐渐归于平静的时候,却又出了一件大事。
  太子奉惠帝之命,暗中审问匈奴使者的事情,有结果了。
  也不知太子到底用了些什么法子,总之,这匈奴使者的嘴巴,是撬开了。
  与此同时,西北传回消息,惠帝派去西北的暗卫送回口信,说有一队匈奴人马,在寒铁矿外面驻扎下来,大有要武力抢回矿藏的架势。
  两边的消息几乎同时送到惠帝面前,气得惠帝连摔了两次茶盏。
  摔了茶盏,惠帝心头的火气稍稍平复了一些,拍着手下的龙案朝太子道:“既然匈奴这么不识好歹,那就将咱们得到的好东西,给匈奴王送去一份!告诉他,若想要人,就亲自来南诏领,朕还不给他送了呢!”
  惠帝难得这般硬气一回,太子即刻应下,然后亲自草拟了一份书信,呈给惠帝。
  惠帝看后,指点了几处不当,便叫太子派人,将写封信送到匈奴去!
  不过,派谁去,又是个问题。
  太子见惠帝犹豫不决,想了想,跟惠帝推荐了一个人。
  “陆文?”惠帝听了太子说的人,便皱了皱眉。
  太子颔首答说:“正是陆文,陆文乃陆铮身边最得力的副将,且又常年跟随陆铮镇守西北,对匈奴也多有了解,此番送信去匈奴,尚属秘密,还不到让所有人都知道的时候,因而,儿臣斗胆向父皇谏言,应找一个知道些内情的,但又绝对可靠的人去送信。”
  陆文么,惠帝倒也知道。
  仔细想想,他也觉得太子说的没错。
  陆文常年跟随陆铮镇守西北,对寒铁之事肯定有所了解,让他去西北送信儿,确实挺合适。
  “那就让陆文去吧。”
  “是,父皇,儿臣这便安排下去。”
  惠帝点点头,然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叫住了太子,吩咐说:“那匈奴使者,你且看好了,千万别叫他出事,至少在匈奴那边来人之前,不能出事。”
  惠帝当然不可能真的威胁匈奴王,亲自来南诏令人,这样做,无异于主动挑起战端,到时候,有理也变成没理。
  给匈奴王的信当然不会写,叫他亲自来南诏领人,不过,也好听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都是匈奴那边理亏,惠帝抓住了这个机会,也不打算轻易放过匈奴人。
  这些贪得无厌的野蛮人,也该叫他们得到点儿教训了,别真以为,南诏泱泱大国,真怕了他们!


第547章 密信邀约
  陆文接了差事,低调离开邺京。
  他与旁人不同,身份没那么贵重,所以即便离开,也没引起太大波澜,大家还只当陆铮派他出去办个闲差,倒是没怎么注意。
  陆文这边低调离京,有一个人,也低调回了邺京,这个人,便是此前被德郡王送到清河郡“养伤”的德郡王世子,萧良。
  萧良此番回京,可谓是低调地不能低调。
  只不知这份低调,是不是他自愿的。
  萧良能回京城来,其中自然少不了德郡王妃的功劳。
  从萧良离开那天起,德郡王妃就一直在想,该怎么把儿子再接回来。
  如今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机会。
  十一月中,太子大婚,各路王公诸侯都已经在赶往邺京的路上了,德郡王妃便是借着这个机会,在德郡王面前提起儿子,借此请示德郡王,是否要将儿子接回来。
  太子大婚,皇族子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自然都要参加,萧良自然也得参加。
  德郡王一直也想找机会接儿子回来,便顺势应了,让德郡王妃安排一下,将儿子从清河郡接回来。
  如此一来,萧良便顺理成章地从清河郡的庄子上,被接回了邺京德郡王府。
  萧良回来之后,性子似乎变了不少,德郡王妃去瞧儿子的时候,一时总觉得儿子莫名有些阴沉。
  但再看过去,儿子却又恢复了正常,
  如此,德郡王妃便只当儿子是在庄子上受了苦,不由大感心疼,每日好吃好喝送去萧良房中,又叫人仔细伺候着儿子,立志要将儿子再养回来。
  萧良回来之后,一改常态,再没有出去跟自己那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德郡王见此,还以为儿子经此一事,终于成熟了,不免高兴。
  但儿子总不出门,也不是那么回事。
  德郡王想着,是不是要给儿子引荐些人品端方,将来又能有出息的贵族子弟,哪怕现在身份不显贵,也不要紧,德郡王看的是将来。
  都说近朱者赤,兴许儿子跟这样的人接触久了,往后也会有大出息呢。
  德郡王就萧良这么一个儿子,又是嫡子,自然也是寄予厚望的。
  正好太子大婚在即,这些日子,常有各地王公带着家眷进京。
  他怎么着也姓萧,想要巴结他的贵族,也不少,从中寻几个身份不够显贵的贵族子弟,陪儿子读读书,想来还是不难的。
  只要儿子能长进些,这些孩子以后就留下,作为儿子的左膀右臂,正正好。
  德郡王算盘打的精,却未问过儿子的意思,只一个人将事情都安排好了。
  就在德郡王想着,要给儿子找几个伙伴,陪着他长进长进的时候,萧良却接到了一封信。
  接到信之后,萧良立即叫人伺候他梳洗穿衣,然后,出了门。
  他从回来以后,就一直不曾出过门,德郡王妃起先还挺高兴的,但时日一久,见儿子镇日闷在房里不出来,这份高兴便打了折扣,变成了担忧。
  现见儿子终于要出门了,德郡王妃反而高兴,特地叫来萧良的随从,命其好生照料萧良,嘱咐了一大堆事宜,才叫人离开。
  萧良出门,也低调了许多。
  既没有坐他那辆镶金带银、宝马簪缨的豪华马车,也没有骑那匹,据说是大宛良驹的好马,而是坐了一顶普通至极的轿子,出的门。
  德郡王听说儿子这样出门,不禁老怀安慰,心想儿子可是真出息了,长进了,知道该低调的时候,也得适时地低调一些。
  萧良出门后,照着信中所提的地址,去了南城铁甲巷中的一处小院。
  那小院在铁甲巷里面,位置很偏,寻常人轻易不来,萧良到了地方,让随从确认了好几遍,直到确定地址无误,这才下车。
  小院的木门已经有些破旧了,上头的漆色都掉了,瞧着有些破败。
  萧良嫌弃地看了一眼掉漆的大门,然后,给随从打了个眼色,示意他去敲门。
  随从虽不知萧良到这里来干什么,但是,还是听话地上前去敲响了门扉。
  很快,里面便有人应声了。
  随从听声音,觉得好像是个女孩,又好像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不由有些好奇。
  他们家世子接到封信,就来了这里,里面应声的人这样年轻,难不成……
  侍从想到萧良那贪好美色的性子,脑海中便不自主地描绘出了一些不可描述的画面。
  世子该不会是,来这里会美人的吧?
  住在这里的美人?
  还是主动约他们家世子的,这不会是什么不正经的女人吧?
  思及此,侍从大骇,想起临出门之前,王妃对他的交代,让他看紧了世子,不许世子胡来,侍从心里便有些害怕。
  要是世子真是来见什么不正经的女人,那他回去,不会被王妃扒皮吧?
  “世子……”侍从苦着脸转头看向萧良。
  萧良微微斜过眼,看了侍从一眼,没说话。
  这时候,门从里面打开了。
  接着,侍从便见到,一个面向生嫩的少年打开门,一脸谨慎地盯着他们。
  这明显的“做贼心虚”似的表现,看得萧良的侍从心里又是阵阵发苦。
  完了,他心说,看这少年这么谨慎小心的模样,他们家世子来见的,定然不是什么正经人啊!
  门里的少年谨慎地看了看他们,然后,才打开门,将他们请了进去。
  这座小院不大,院中有一颗金桂,如今花已经快要落光了,但是香味却还在,风吹过,微微的甜香,扑入鼻间。
  正房的门紧紧地关着,萧良的侍从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道门,恨不得透过那门板,直接瞧进里面去,看里面到底是不是什么不正经的“妖精”,正等着勾引他们家世子。
  可惜,侍从是没机会瞧见门扉里面,有没有妖精。
  因为,人家只请他们世子进去,却不准他跟着一起进去。
  侍从本想表现一把,做个忠心护主的好奴才,但是,萧良也没给他这个机会。
  萧良只留下一句,让他在外面等着的话,便自己推门进了正房。
  侍从不敢违逆萧良,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萧良自己进去了。


第548章 惊讶
  萧良进了正房,走进去,却没见着人,他皱着眉头扫了一眼这间外堂。
  外堂不大,临窗有个矮榻,榻上放着几个暗青斜纹引枕,上头还有一张小方几,几上置着一套天青色茶具,瞧着像是新摆上去的,没有使用过的痕迹。
  再往里,有一张圆月桌,其他便再没有什么了。
  这房间可真寒碜,萧良嫌弃地撇了撇嘴。
  正想着呢,里间忽然传来一道温润的男声,“萧世子来了,请里面说话。”
  萧良一听这声音,眉心不由皱的更紧,想了想,才提步进了内室。
  内室更小,里面一张床,一套桌椅,还有一张躺椅,便已经占据了大半地方,再没有什么太大的空间。
  萧良几时来过这样小家子气的地方,见状眉心皱的更紧。
  不过,看到躺椅上的那个人,萧良眉间的褶皱,却轻了不少。
  竟然是陆铭!
  萧良在心里惊呼了一声。
  陆铭从躺椅中稍稍坐起来一些,朝萧良笑着点了下头,招呼道:“萧世子,请坐,在下身子不便,还望萧世子不要怪罪。”
  陆铭身子不好,终年不出门,这在邺京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伙都知道。
  萧良从来没有听说过陆铭跟哪家公子有什么往来,他对陆铭所有的了解,就是他是个病秧子,不能出门,只能待在家里养病。
  但是,这个不能出门的病秧子,却突然给自己写了一封信。
  信上只有寥寥一句话,问他想不想对付陆铮,若想,便让他照着信上的地址,单独来见。
  萧良起初半信半疑,但是,最终,心里对陆铮的恨还是战胜了一切,让他独自来了这里。
  这一路上,他猜测过很多个,可能给他写这封信的人,但是,唯独没有想到过陆铭。
  这个病秧子,居然给他写那样的信?
  萧良怀疑地扫了陆铭一眼,这人单薄地仿佛来一阵稍大些的风,都能将他吹跑了,难道真能帮他对付陆铮?
  再说了,他要是没记错,陆铭跟陆铮,可是嫡亲的堂兄弟吧?
  “信是你写的?”萧良犹豫了片刻,便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这么直截了当地问话,倒也不是萧良多没心眼,实在是,陆铭这副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对他构成什么威胁,是以,萧良并不忌惮。
  说白了,就是瞧不起。
  陆铭似乎丝毫没有察觉萧良对他的轻视,仍旧笑得温润,“是我写信给萧世子的,世子不想坐下,就心中所言,与我详谈一番吗?”
  萧良半信半疑地撩起袍角,坐到了陆铭对面。
  陆铭艰难地坐直了身子,给萧良倒了一杯茶。
  只这一个动作,就让他气喘吁吁,整个人说不出的虚弱。
  萧良看着他这副样子,忽然忍不住怀疑,这该不会是陆铮跟陆铭合伙定的计,要陷害他吧?
  就陆铭这个样子,万一待会儿出了点儿什么事,是死是活的,他可要说不清的。
  “世子喝茶,世子既然能来,想必也是对我信上所提之事,感些兴趣的,不如,我瞧世子也是痛快人,不如,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世子觉得呢?”
  萧良没有喝茶,而是瞪着陆铭看了两眼,然后,忽然问他,“你为何要对付他?”
  萧良没有提陆铮的名字。
  信若真是陆铭写的,陆铭若真有这份心思,也该明白这个他,指的是谁。
  陆铭自然是明白的。
  他看着萧良,缓缓笑了,一双水润的眸子,弯成了两弯新月状,瞧着明明是个浊世佳公子的模样,可吐出来的话,却好像毒蛇一般,要人的命。
  “为的什么?我以为,世子是个明白人,该明白,我想要什么才对,”陆铭说着,又轻轻笑了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表情变得微妙起来。
  他想了想,顿了一瞬,尔后又问:“可否问世子个问题?”
  “你问。”萧良抬了抬下颌,神态有些睥睨。
  陆铭含笑问:“世子没有嫡亲的兄弟吧?”
  陆铭闻言,眉心微微一动,好似明白了些什么,点了点头,说:“确实没有。”
  他家中只有他一个嫡子,那些庶出的,自然不能算是他的嫡亲兄弟。
  得到了萧良肯定的回答,陆铭才又道:“世子家中没有嫡亲兄弟,所以,即便世子做错了什么,德郡王爷仍旧对世子寄予厚望,将来的家业,也都会尽数传给世子,可在下家中,却是有嫡亲兄弟的啊,这兄弟,呵,还比我优秀了不少呢,且又是个强健的,不若我这般,这样不中用。”
  说罢,陆铭还自嘲般地摇了摇头。
  他这话,倒也属实,并非是作假弄虚,故意欺瞒。
  萧良一听,心中也颇为意动。
  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护国公世子的位置,原本应该是陆铭的,若非陆铭他爹早死,陆铭自己的身子又不争气,也轮不到陆铮上位。
  可世事就是这么讽刺。
  陆铭这个正正经经的嫡长子嫡长孙,偏就被人抢去了世子之位,现如今,陆铭在护国公府的位置,一定很尴尬吧。
  皇上早有口谕传下,一旦陆铮成年,便承袭护国公之位,那样的话,陆铮的地位,可就前所未有的稳固了。
  到那时,护国公府的兴衰荣辱,便更没有陆铭什么事了。
  陆佳敏出嫁,还能得一份嫁妆呢,可陆铭便尴尬了。
  瞧他这副样子,娶妻怕是难了,再者,娶妻便保不齐要分家,就他这样子,分家怕是也分不去多少家产。
  可若是不分,难不成,要待在国公府一辈子?那不更是一个大子儿都捞不着了?
  思及此,萧良不免一脸同情地看向陆铭。
  陆铭察觉萧良的视线,却一脸的若无其事。
  这样的目光,他看得太多了,从起初的气恼愤恨,到如今的若无所觉,甚至是麻木,其实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太多的人用这样的目光瞧过他,远的不说,便是国公府里的人,对上他,就全都是这副样子,萧良这几眼,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今日约萧良来,可是谈合作的,总不能正经事没谈,就先闹僵了。
  这位萧世子,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第549章 自作聪明
  陆铭半靠在躺椅上,笑融融地看着萧良,口气无比温和地说道:“我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东西,而世子,则出自己该出的气。”
  这话算是说到萧良心坎里了。
  他在陆铮那里受了气,不,不只是气,在他看来,那简直是莫大的侮辱。
  可让他恼恨的是,大家都认为那件事是他的错,而非陆铮故意侮辱。
  这口气,萧良实在咽不下去。
  陆铭这句话,算是说进他心里去了。
  他就是要找陆铮,讨回自己失去的面子,出自己心口压着的气。
  至于陆铭说他要拿回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萧良对此没有太大想法,但是却也乐见其成。
  陆铮那么嚣张,不就是仗着他背后的护国公府么,等他不是未来的国公爷,看他还敢不敢门缝里瞧人!
  “好,你说说,你有什么计划。”萧良终于坐下了。
  陆铭却还是慢悠悠地,仿佛并不着急,还有心思劝萧良喝茶呢。
  “世子喝茶。”
  萧良耐着性子喝了一口,瞬间又皱了眉。
  陆铭找的这个小破地方,果真不能有什么好茶,就这破茶,陆铭也好意思拿来招待他,别是在护国公府,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吧,怪不得,要找人合作,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萧良自以为窥探到了陆家的秘辛,很是有几分得意。
  “行了,茶也喝了,你是不是该说说,你到底想要怎么做了?”萧良放下茶杯,问陆铭。
  陆铭闻言,眯着眼睛笑了,瞧模样像是一只见着了肉星儿的狐狸。
  “世子可知道,陆文被陆铮派出去的事情?”
  “我才回来,这我哪知道!”萧良有些不耐烦。
  陆铭老这么神神叨叨,找不着重点,他不禁有些怀疑,陆铭不会是诓他呢吧?
  这说着陆铮呢,怎么又提到陆文了?
  “世子稍安勿躁,”陆铭见萧良不耐烦,却仍旧未急,仍是一副恬恬淡淡的样子,“世子可知,陆文为何会被陆铮派出去?”
  “你有话就不能直说么?他为什么出去,我哪里能知道,要不,你去问陆铮!”这话可是够不客气的。
  陆铭闻言,却只是眼底暗了一瞬,神情丝毫未变,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到萧良语气中的鄙夷似的,又或者,是他脾性当真太好,轻易不会与人生气?
  萧良似乎也并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