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酒娘子-七星草-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大缸非常大,足足到了人的腰部那么高,一辆骡车或者牛车,只能拉两只大缸。他这是把村子里的所有骡车,全部叫上了,等到全部送过来,估计得用一天的时间。
“辛苦了,还没吃早饭,待会一起吃吧。”杜大山招呼众人,送上热水。
刘大状喝了一碗水,说道:“不吃了,卸完货赶回去,正好赶上家里的早饭,省点时间,正好可以送第二趟。”
既然如此,杜大山也不挽留,道:“那行,今天忙就算了,等开业大吉,和刘大哥多喝几杯。”
“行啊,到时一定来。”刘大壮呵呵笑道,儿子的眼光就是好,在私塾里读书就是有用,不光识字儿,还能结识不少好朋友,比如李家村的李大地主的儿子,新搬过来的阮家小子,杜家村族长的孙子,现在又加上一个杜八郎,那杜大勇家的小子拳脚功夫也不错,都是体面的人家。
卸完货,刘大壮并没有停留,便带人赶紧回家。
第一百八十六章 酿酒大师VS酿酒宗师
卸完货,刘大壮并没有停留,便带人赶紧回家。吃完早饭,还要送两百五十个大缸!
杨氏带着杜七妹做饭,好几十口子吃饭,光发面就发了两大瓷盆蒸两三百个馒头,一个能放进三十个满头的蒸笼,整整十层,用来蒸馒头的大锅,直径一米。揉好的面团,白白胖胖的,圆圆的,依次放入蒸笼,盖好防止漏气之后,便开始大火烧起来。
杜九妹的活,那就是烧火,烧的旺旺的,蒸大白馒头。有时候杜九妹看着锅底熊熊大火,心里不免酸几句,哎呦,酿酒大师,成了烧火丫头,这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啊?
不过当杜九妹看到自家的爸爸,一代酿酒宗师,正光着膀子,跟一帮叔叔们挑水,清洗大缸,这形象有点磕碜,于是小心眼作祟的杜九妹心里有了安慰。
菜园地里的菜,根本不够吃,大部分都是从村子里买来的。杜九妹不光要烧火,还要一边择菜。说好的小娇妹呢,说好的清闲的,美美哒的生活呢!
哎,看着忙碌的人群,杜九妹只得继续任劳任怨干活。
杜大山则是带着儿子和兄弟们,用外面的蒸馏酒的大锅烧水,清洗大缸,然后一排排抬到空地上,等到太阳出来,暴晒之后,才可以抬进屋。
这都是力气活,好在都是壮年汉子,两个人就可以抬起大缸。
等到做好早饭,已经清洗完五十个大缸,速度非常快。这让杜九妹感慨,四五十的人吃饭多,但干活也快。
一个上午。刘大壮不停往这边送大缸,杜大山等人则是在清洗大缸。一直忙活到下午,才清洗完所有的大缸。
放在太阳底下晾干暴晒之后,一个个被抬进屋里面,排列起来,两行并排,然后留有一条道。方便投放生料以及后期管理。有爹爹在。酒坊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布局合理,方便有效。
杜五郎一直跟着父亲身边学习。一直用敬仰的眼神看着无所不能的父亲,万分佩服啊!
“爹爹,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投放生料吗?”杜九妹问道,貌似今天弄不完。
杜大山点点头道:“今天能弄一半。明天上午弄一半,正好错开来。也省得一起发酵好,而我们却没有及时蒸酒。
原本六个大缸的窖泥,被全部抬到新酒坊。一个大缸里面放一碗窖泥,再用吃饭的勺子舀一小勺碾碎的酒果。然后投放高粱粉,紧接着是往里面倒水,大约大缸的七成五的高度。用力搅拌,直到完全搅拌之后。用黄油纸盖住用粘性很大的黄泥封口。
现在的温度很高,发酵期间不需要搅拌,也可以完全发酵,所以直接封口。众人配合非常好,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居然弄了整整两百大缸。
其中搅拌和拎水,加水都是重活,幸亏有这帮叔叔们。杜大山也没打算瞒着各位兄弟,全程都让他们看着。这酿酒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没有酒果和窖泥,根本酿不出好酒。
宋明非常激动,吃饭的时候,说道:“大哥,不如我们连夜干完吧,反正兄弟们有劲儿!”
杜大海连忙摇摇头道:“不行,今天大家的干的都是重活,吃完饭,大家大家闲聊一会儿,洗漱好,赶紧早点休息,明天继续干。有张有弛,干活才有效率。”
大哥都这么说,众人听令。
大家都很兴奋,自己居然也能参与酿酒,喝自己酿出来的酒,绝对带劲儿。
大家都很兴奋,自己居然也能参与酿酒,和自己酿出来的酒,绝对带劲儿。回到西北之后,也能和其他人显摆。
休息一夜,翌日一早,大众人就开始投放生料,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剩下的一个百个大缸全部投放完毕。准备的材料,几乎全部用完了。
杜五郎看着一个个大缸,心情澎湃,天啊,他真的有了作坊,真的可以大量酿酒了。
杜大山拿来十一把大锁,递给杜五郎,说道:“赶紧锁上门,把要是和锁做好标记。等到十日后才可以打开,中途不要进去。”
杜五郎挠挠头,不解问道:“爹,为什么不能进去啊?之前我在杂物间里研究,经常进出的,并没有影响酒的质量。”
杜大山呵呵笑道:“道理很简单,这是大批量的发酵,关上门,里面的环境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和你之前在地上挖大坑发酵一样,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温度,另一方面则是保持温度恒温,才有利于发酵。”
“爹爹说的是,环境频繁改变,的确不利于发酵,尤其是这么多大缸的时候。咱们现在就把门锁了,还能防小偷呢。”杜五郎十分赞成爹爹的话,这个作坊采用的材料,是冬暖夏凉,墙体很厚,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发酵需要。
十个门,还有窖藏室的大门全部锁好之后,杜大山郑重把是把要是交给杜五郎,道:“五郎,这钥匙交给你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强,保护好家人。”
杜五郎知道爹爹说这些话的用意,还有半个月,爹爹就要离开了,回到西北。毕竟爹爹现在是官身,不能离开太久。家里虽然盖了作坊,但大伯那边并没有认错和保证,爷爷奶奶那里,更是整日阴阳怪气的。他担心自己一个人保护这么大的一片家业,辜负父亲的一片心意。
“爹,我会尽全力的,只是……”杜五郎为难,不想让爹爹扫兴,但这些事情必须得面对,否则他们一家的忙碌,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杜大山拍拍杜五郎的肩膀,这个小子个子已经到他耳朵的高度了,但身板很瘦,正是抽条长身体的时候,却要承担起挑起整个家族重担的任务。
“五郎,放心吧,事情我已经调查清楚了,找到突破口了。不管是杜四妹,还是杜大海,还是养父养母,我都会摆平了才会离开,不会让你在家里为难的。”杜大山沉声说道,让杜五郎放心。
第一百八十七章 铺开一张大网
若是不把这些人摆平,杜大山也不能放心离开。大宅那边的人,之前做的事情,差点逼死自己的妻小。他一个大男人保护不了妻小,枉为男人,即使当了大官又如何!
边上的宋明听到大哥的话,沉声说道:“大哥,要不这样吧,我带几个兄弟留在这边保护五郎他们,也省的被人欺负。”一个妇人,身边有这么一大片家业,有一些不知所谓的人,定会打小算盘,杜五郎不一定能处理好。
这是大哥的亲人和他们兄弟们的心血,不能让人给占了去。
杜大山想了想,道:“宋明,你也知道的,我并不想留在西北打仗。我想这次回去辞官之后,就回来,做个田舍翁,酿酿酒,过安稳的日子。这样吧,宋明,你问问下面兄弟,有没有愿意在这里安家的,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兄弟们饿着。”
宋明一听,顿时欣喜,道:“大哥,我这就去问!”宋明的妻小在西北全部给那些蛮子了,三十岁了,独自一人,若不是遇到杜大山,他就要被逼着当土匪了。能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安顿下来,那自然是很好!
这里面有很多人跟宋明的情况一样,没有家人,孤身一人,有个地方安顿下来,就有了家。即使人在外面,但心不会继续流浪。
宋明走了之后,杜五郎很是高兴,若是这些叔叔们愿意留下来,关键时刻可以帮助他的。反正家里面有钱,可以给叔叔们盖房子,娶媳妇。只有自己人多了,那些宵小才不敢来欺负他们。
杜九妹在一边听着。说道:“爹爹,你不当官别人胡欺负我们的,爹爹,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在我们县城里当官啊?这样你就不需要去西北了,我们一家人也不要分开了。”
杜大山想了想,道:“暂时还不知道的。我待会仔细想想。这次去西北。若是可以在周边谋道一官半职,我定会尽快回来的。”
正在这时,风尘仆仆的王四带着几个兄弟回来了。面露笑意,说道:“大哥,二哥,三哥。我回来了。”
“事情怎么样了?”杜大山急忙问道,这可是关系到他以后的安定生活啊。
“那姓吴的稳婆已经找到了。叫吴婆子,是杜婆子远房姐妹,她儿子好赌博,所以我派人引诱她儿子赌博。欠了赌债,抓了起来。走投无路的吴婆子想必会来杜家村找杜婆子要钱。至于当年捡到大哥你的那个婆子也找到了,已经派人监视。等到收网的时候。可以抓过来作证。”王四兴奋说道,虽然很曲折。但总算完成了大哥的交代。
“那杜大海,杜四妹呢?”杜大山问道,想要杜婆子杜长和答应他的请求,那就得从他们最疼爱的儿子孙子身上下手。
想到这些日子杜大海做的那些勾当,王四颇有几分不齿,说道:“大哥,杜大海不足为虑,那人做事手段很卑鄙,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之所以这么嚣张,仗的是他闺女杜四妹的势,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杜四妹身上。在监视杜四妹的时候,我发现杜四妹给王主簙的茶水里放了一种药粉,那王主簙晚上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夜整好几次的,逍遥的很啊,所以我就将计就计,在王主簙的茶碗里,下了点药!”
“下药?”杜大山一愣,没想到王四会这样做。
王四点点头道:“大哥,放心吧,这药只是让人越来越虚弱的,那活儿用多了,过两日估计就躺在床上不起来了。王夫人一定会整治杜四妹的,那药包自然也会被搜出来。我把剩下的药粉掺在杜四妹的药粉里,没人会怀疑到我们的。有了证据,王夫人就是整治杜四妹。杜四妹倒了,那王大海也就会跟着倒霉,我们不用出手,照样能收拾他们。”
杜大山听了王四的解释,连连点头道:“嗯,这个方法好,辛苦了,赶紧带几个兄弟去休息。”
一张大网已经铺开,只等着那些不知所谓的人跳进去,时机一到,就开始收网,一个都别想跑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愿一切顺利!
现在作坊盖好了,正好有时间干着事情。趁早把事情处理了,他也能安心去西北。
且说杜大朗的胳膊被打断之后,在杜婆子的悉心照顾之下,慢慢养好身上的伤。不过伤筋动骨一百天,还需要静养。
杜大郎不敢去找杜大山的麻烦,但他心里一肚子坏水,想等杜大山走了,再撺掇爷爷奶奶去找麻烦,晦气。每次远远地看着高高大大的作坊,杜大郎就非常眼馋,这得上千两银子才能盖成这个作坊。要是变成他们家的该有多好啊,干嘛还去县城啊,在乡下开个酒坊照样能够过得逍遥自在!
“爷,奶,吃过早饭就让四叔送我回县城吧!”杜大郎想赶紧回去,跟父亲说说杜大山的事情,这么有钱,当然不能眼巴巴的看着拿不到手,这让杜大郎心里难受地跟猫抓一样,坐立不安!
杜长和,杜婆子虽然担心大孙子,但也知道孙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杜婆子收拾了一些东西,便去找杜大湖送杜大郎。
杜大湖,阎荷花从地里回来,刚捧起碗筷,就听到杜婆子说道:“大湖啊,吃过饭,送大郎回县城!”
杜大湖累得浑身酸疼,现在天气好,正在收割高粱,这去县城,一来一回,就耽误一天。他们夫妻一年到头就指望这边土地,万一下雨了,粮食烂在地里,只能喝西北风了。
“大郎,你先在家里多住一段时间,等我忙完了,再送你去县城。”杜大湖一边吃饭,一边闷声道,不准备现在就送。杜大郎没事儿,可他却忙地分身无术,脚打后脑勺!
杜大郎不乐意了,不满道:“四叔,就让你送我去县城,就耽误你收粮食了。再说了,那点粮食能卖几个钱,到时候让我爹给你几个钱便是。”
若是杜大郎好言相求,杜大湖心软还真就答应杜大郎的请求了,这这小子比他爹还猖狂,一张口就得罪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酿酒方子上面做文章
杜大湖刚要反驳,阎荷花呵斥道:“我们家辛辛苦苦种粮食,一年到头就指望这点东西了。你们家的钱再多都是你们自己的,我们家钱再少,那是我们自己的。你四叔没说不送你,就说等过了这几天忙季过后再送你回去。你四叔哪点对不起你,一个小辈倒好,张嘴就挤兑你四叔!”
阎荷花看不惯杜大郎,杜婆子偷偷给他做好吃的也就罢了,十郎那么小,闻着香味流着口水要吃,可这个做大堂兄可好,跟没看前似的,她算是明白了,这婆婆心里只有大儿子一家,至于二房和四房,两家绑起来都抵不过大房,至于三房,呵呵,都不是亲生的了,更是恨不得踩在脚底下。这一家人的心,都是黑的,黑透了。
以前捧着大房,是想得到大房拉扯,可人家发达了,根本不给他们一点好处,阎荷花便逐渐淡了心思,自然对大房和婆婆没有好脸色。
杜大郎被阎荷花挤兑地面红耳赤,“啪嗒”一声,把筷子放在桌上,便回屋了,不吃饭了。
杜婆子瞪了阎荷花一眼,说道:“吃饭也堵不住你的嘴,不想吃给我滚边去!”
阎荷花才不跟杜婆子硬碰硬,像是没听到一样,大口大口吃饭喝汤,还一边喂杜十郎。地里那么多活,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
杜大湖心里难受,不管对错,娘亲都护着大哥一家,让他这个做亲儿子的都觉得心寒,更别说可怜的三哥了。
阎荷花夹了半个咸鸭蛋,说道:“赶紧吃,待会还要下地呢。”家里水田。旱田加起来十二亩地,全靠他们两个人干,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至于杜大郎什么时候回县城,不关他们的事儿。
听到妻子的话,杜大湖也不想那么多了,该吃吃该喝喝。那大郎现在只是胳膊没好。又不是腿也断了,怎么就不能自己一个人回去!
杜婆子跟过去劝了几句,杜大郎就是不出来吃饭。杜婆子当然不能饿着自己的大孙子。赶紧回来把桌上一半的东西全部拿到屋里去给杜大郎吃。
阎荷花杜大湖吃的很快,现在已经半饱了,也不管其他是否够吃,他们要干活。一定要吃饱。
吃完饭,阎荷花跟杜大湖就下地干活了。
杜大郎气不顺。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看杜十郎不顺眼,看着扶着他腿的杜十郎,一脚踢了出去。
一个会爬。刚学会扶着东西站起来的杜十郎,被杜大郎这一脚,踢得撞在院子里的小石磨上。
“哇哇……”杜十郎哇哇大哭。眼泪鼻涕弄得满脸都是,脑袋上起了一个大大的包。小孩子皮肤嫩就娇嫩。不一会儿,大包变成一大块青紫,看上去挺吓人的。
杜长和正好从后院回来,看到杜大郎踢杜十郎那一脚,赶紧扔下手里的铁锹,怒斥道:“你这个臭小子,十郎还没到一岁,你就这样踢他?我看你这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
杜长和虽然看重长子长孙,但对杜十郎也很疼,都是他的亲孙子。眼睁睁看着杜大郎踢杜十郎,当然要开口教训。
杜长和赶紧抱起杜十郎,一边哄着,一边看向杜大郎,他一直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可万万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心狠,十郎这么小的孩子,他都能下手!可见这孩子歪成什么样了!
杜大郎刚才也是一时烦闷,只是想甩开这个臭小子,没成想这小子太没用了,撞在石磨上。
杜婆子听到杜十郎的哭声过来,拍了杜大郎一把,说道:“你这孩子,你四叔四婶也是太忙了,没空送你,你也不能打十郎啊!”
最疼爱自己的奶奶也这么说,杜大郎不爽了,说道:“我自己回去,谁也不让送!”
“这怎么行!让你爷送送你!”杜婆子担心说道,“老头子,你赶紧的,我看着十郎,你去送大郎!”
杜长和也担心这孩子闯祸,把十郎交给杜婆子道:“煮个鸡蛋给十郎敷敷,省得大湖他们两个回来不高兴。”白白胖胖的孙子碰到了头,青肿一大块,任谁都觉得心疼。
“知道了!”杜婆子颠颠怀里的大胖孙子,不停哄着。光看这样,杜婆子根本就和在杜大山门口撒泼既然不同,也有温情的时候。
杜长和去送杜大郎回县城,到了中午,杜十郎睡午觉,杜婆子开始做饭。阎荷花,杜大湖从地里回来,看到儿子脸上的青肿,更是疼得眼泪哗哗流。
可是田里的活要忙活,家里就顾不上。阎荷花虽然怨婆婆,但也不能责怪婆婆没带好孩子。
虽然阎荷花脸色不好看,但杜婆子并没有生气。现在儿媳妇觉得她没带好孩子,而不是被杜大郎踢的。
要是知道真相,那估计又得大闹,所以杜婆子的态度才会这么好。否则绝对不会看儿媳妇阎荷花的脸色,早就骂开了。
杜长和把杜大郎送到家里,便急冲冲赶回来了。家里现在农忙,他即使不下地,也要帮着修理农具,带孙子,不能让十郎再摔了。
杜大郎回到县城之后,等到晚上父亲回来,便当着家人的面,说道:“爹,娘,你们现在没回去看看,三叔现在很厉害,特备阔气,在大山脚下盖了一个大的酿酒作坊。我估计没有一千两银子,绝对盖不成。”
“一千两银子?”刘桂花一愣,到现在为止,家里的房子钱财加起来也不过八九百两,还没到一千两呢,这杜大山真是发财了啊!
“是啊,爹,娘,咱们得想个法子,把这作坊弄到手。”杜大郎沉声说道,“不过三叔身边有很多人,现在动手不是好时机。”
“那就等你三叔走了,我们再动手。那杜五郎还是个毛头小子,怎么会酿酒?还不是偷拿了我们大宅的配方!”杜大海一下就想到对付杜五郎的法子,只要杜大山不在,那杜五郎根本不足为虑。
若是他单独出面,族里人可能会拦着,可若是官府出面呢,带几个官差过去,封了他的作坊,看杨氏杜五郎如何蹦跶!
第一百八十九章 黄鼠狼给鸡拜年
姜是老的辣,杜大海一张嘴,就找到了十拿九稳的办法。
“爹说得对,我们等到三叔走了再动手。只是爹,我们是不是先要放下成见,让他们打消对我们的戒备心啊!”杜大郎建议说道,也不是那么没脑子。
杜大海听了,想了想,说道:“对,现在若是跟大山不搭腔,那以后我如何接管作坊啊!好,明日买点东西,咱们就回去,好好跟杜大山周旋一番。一时的伏低做小,就能换来那么大的作坊,值得!”
杜大海和杜婆子的心思是一样的,杜大山的作坊就是他们的,他们的还是他们自己的。
这次杜大海非常大方,花了好几两银子买东西,鼓鼓囊囊,看上去很多的样子,一家人便回到杜家村。
看到儿子回来,杜长和非常诧异,之前不是说,杜大山不磕头赔礼道歉就不回来了?
“爹,娘,家里农忙,你们辛苦了。”杜大海嘴巴好,一回家,就用嘴巴孝顺爹娘,让杜婆子,杜长和很是感动。
“好了,你们能来,我和你爹很开心啊。”杜婆子看到马车上有好多东西,儿子就是孝顺,她非常开心。
杜大湖,阎荷花正好回家,看到老大一家人,非常奇怪,这个时候怎么回来了?
阎荷花简单和这些人打了招呼,便去抱儿子,经过杜大郎身边的时候,十郎居然哇哇大哭,吓得不轻。
杜大郎心虚,低着头,不敢看杜十郎。
阎荷花奇怪,但也没有猜到杜大郎会丧心病狂踢她儿子。
“大湖。你大哥带回来不少东西,赶紧搬下来,中午我做一顿好的给你们吃。”杜婆子催促道,以为那些东西是给她带了。
“大郎,你去拿!”杜大海使了个颜色,“娘啊,这次给你带了一匹布。十斤肉。其他的东西。我要送到老三家去。”
杜婆子一听,微微一愣,旋即尖声道:“什么?那好好的东西干嘛给那些丧良心的!你是哥哥。他是弟弟,应该孝敬你才是啊!”
杜大海虽然觉得娘亲说的有道理,但现在心有所图,只能小心翼翼劝解说道:“娘啊。老三一家也不容易。我一开始生气,不过现在已经想开了。毕竟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他不理我,我这个做大哥的不能不理他。”
听到杜大海说的冠冕堂皇,在一边听着的杜大湖很是奇怪。那日这大哥当着他的面说三哥和他们不是亲兄弟,坚决不会低头退让。可这杜大郎才回去一天,怎么就立刻转变态度了啊?
杜长和听了杜大海的话。很是高兴啊,他也想儿子们可以和睦相处啊。
“是啊。你是做大哥的,就得有做大哥的样子。毕竟之前你做的有点过了,说开了,就没事儿了。”杜长和很是欣慰,“赶紧吃饭,吃过饭,我带你去大山家!”
现在大山非同往日了,与其对立让村里人看笑话,不如和睦相处,他的几个儿子都有出息,让人都羡慕他。
“行啊,爹,都听你的。”杜大海笑道,有父亲在,那就更好说话了。
杜婆子不满,去把里面值钱的两匹布全部拿到屋里,只留下一些杂七杂八的不值钱小玩意儿。
吃过饭,杜大湖和阎荷花下地干活,心里憋得慌,只能跟自己媳妇说:“你说大哥这是做什么啊?”
阎荷花看着丈夫的表情,心里乐呵,难得丈夫开始动脑子了,呵呵笑道:“反正是黄鼠狼给鸡半年,没安好心。咱们没有什么值得老大一家算计的,但三哥那边就不一样了。”
杜大湖一愣,站在原地,问道:“你是说大哥要对付三哥了?”
阎荷花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的,咱们也别在这里瞎猜了,等着瞧吧,晚上咱们或许就能知道了。”
这个大哥无利不起早,看到好处就想弄到自己屋里去。这大郎一会去,势必会说三哥家的作坊,那么大的作坊,值很多钱,更别说又买了很多粮食酿酒。
且说那杜大海,杜大郎跟着杜长和一起去山脚下杜大山的家里。
杜大山这段时间,一边等杜大海过来,一边操持作坊里的事情。因为过几天要蒸酒,需要很多木柴,所以经常带人上山去砍柴。这个时节的柴火,砍回来不能立即使用,都是湿的,还要劈开暴晒。
这可是重活,一般的人根本干不了。杜大山趁着自己还在家,给杜五郎准备的多一些。
今年酿酒时间不会太长,只有一个夏季的酿酒量,已经可以装满整个窖藏室。为了综合利用空间,杨家大舅和二舅带着儿子们正在赶制结实的木头架子,地面上可以放大坛子,架子上可以放小坛子酒。
在杜长和带人来的时候,杜大山刚吃好饭,准备休息一会儿,还要继续上山。见大宅的人来了,便给后面的宋明使了个眼色。
来得好,来得妙,准备了这么事情,现在终于可以动手了。
“爹,你怎么了?”杜大山问道,至于杜大海,杜大郎,他一个眼神都不给,看不上他们。
杜长和见杜大山的面色不好,连忙赔笑,劝解道:“大山啊,你大哥知道错了,现在来给你赔礼道歉呢。亲兄弟,毕竟是亲兄弟,虽然之前有摩擦,但只要说开了,还是一家人。”
“是啊,大山,怎么说我们都是亲兄弟啊!”杜大海唏嘘说道,眼神却一直盯着一大片作坊,我的乖乖,怪不得大郎说值一千两银子。一想到这些东西不久之后,就会是他的,杜大海心里一阵波涛汹涌啊!
杜大山看着杜大海,似笑非笑,反问道:“那之前你欺负我妻小的事情,难道就被你一句话轻飘飘揭过了?当初我去西北之前,你们是怎么跟我保证的?难道全部忘得干干净净?”
杜大山的话,让众人一阵脸热,不过杜大海在县城混的风生水起,自然也有点本事的,沉声说道:“大山啊,你可误会我了,当初郭家那么好的亲事,我自己女儿都没轮上,给七妹,就是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啊。不信你看看,娟儿过得多好,吃香的喝辣的,咱们四妹现在正是王主簿的心头好,我们杜家在县城里才能有几分薄面。”
第一百九十章 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啊!
杜大海现在不光不以做妾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妹妹成为郭家的宠妾,自家闺女成了王主簿的宠妾,他在县城里面都是横着走,风光着呢!
也就是杨氏等人眼皮子浅的,整日说做妾不好,做妾丢脸。可也不想想,普通农家想要混的出人头地,当然得找捷径啊,否则怎么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这个捷径,那就是送女儿去有钱有势家做妾!家里的闺女妹子长得好看,这就是资本。嫁给那些乡下的泥腿子,整日下田干活,过得那是什么日子啊!哪里有做妾,做主子有人伺候哈!
这个杜大海只看到了做妾的风光,并没有看到做妾的难处。或许杜大海根本不在意难处,只看重风光!
杜长和现在已经接受了事实,尤其是在女儿,孙女都过得不错的情况下,十分赞同大儿子的话。现在家里过的那么多,都是因为杜鹃和和四妹关系。
“大山啊,你大哥说的没错,当初就是想给七妹找个好人家,正好可以拉拔五郎,八郎,给三房找个出路。真的没想卖谁啊,也没想陷害谁啊!”杜长和跟着劝解说道,“你不相信你大哥,难道还不想信心爹爹吗?”
杜大山听了杜长和的话,心里鄙夷不已,一家人都满嘴谎话,黑的能说成白的,没一句是真实的,冷笑道:“是不是谎话,我自有分寸,我还有事儿,你们先回去吧。”
见杜大山一点面子都不给,杜大海的一番低声下气,也没有换回杜大山的谅解,这让杜大海十分生气。恼怒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这个做兄长的,为你家忙前忙后找出路,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听别人几句闲言碎语,就对亲大哥人将仇报!有你这样做兄弟的吗?”
杜九妹在边上听得起劲儿,翻翻白眼,卧槽,这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杜大海真是有一套啊。看这人疾声厉色。恼羞成怒的样子,在不知道真相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