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酒娘子-七星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家里,杨氏摸摸杜九妹的头,道:“哎,我们家里小九儿嘴巴最厉害,什么话都敢说。而且还占理。”
“那是,我们小九儿是家里最聪明的,我教妹妹认字,只要一遍就能记住。虽然写字不好看,但小九儿若是勤奋练习,一定可以写的比我还好。”杜八郎称赞说道,夸杜九妹。比夸他自己还高兴呢。
“八哥就会夸我。”杜九妹笑道。“对那样的人,就不能客气,欺软怕硬。不是什么好东西!”
“小九儿,你说得对。”杜八郎附和道,以前他们也是对外强硬,但却每次孤注一掷。置死地而后生的感觉。每次跟大宅的人斗法,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赢得并不开心,身心备受摧残!
可现在却有种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他们不再是孤儿寡母了。爹爹还活着,虽然还没到家,但有了底气。
杨氏的脸上。忧郁的神态消失不见,多了几分生动和红晕。气色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继续去帮助大勇媳妇干活,人多力量大,一天的时间,就把几亩地的高粱,包谷米种好了。
就在杜家村春耕的时候,有一队人马敲锣打鼓过来报喜,原来是卢斌考上了居然,第十四名。
卢斌在杜清尘走后,还是继续留在杜清尘家里,秦氏也没走,帮忙照料怀孕的周氏和年迈的杜长顺老夫妻,等杜清尘回来之后,他在回去。
卢斌留下的地址就是杜家村老师的家所在地,所以报喜的人直接来杜家村报喜。
反正卢斌在原本的村子里也没啥亲人,作为外来户,经常被欺负,还没有在老师这里好呢。
“卢举人,大喜大喜啊!”报喜的人连忙把红纸做成的喜报送到卢斌手里,笑容满面。
卢斌激动,身子有点颤抖,他终于可以考上举人,出人头地啊,不枉这么多年的努力。
“辛苦各位了,喝口茶歇歇。”卢斌笑着说道,先让人坐着,他去拿赏钱。
杜长顺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的全部是铜钱,来报喜的官差,一人一把,估计有一两百文。
众人喝了茶,拿了钱,笑呵呵地便又赶去其他地方报喜。
卢斌考上举人,整个杜家村都轰动了,纷纷过来恭贺,说几句吉利话。杨氏也过来道贺,送上贺礼,一匹上好的青色棉布正好可以给卢斌做衣服,顺便帮着招待过来道喜的村民们。
举人啊,虽然卢斌不是杜家村的,但人家卢举人和杜家村的杜清尘关系非常好啊,那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喜欢在村口一棵大树下唠嗑的杜婆子听说了卢斌考上了举人,那张脸跟调色盘一样,颜色变来变去的,这可是妥妥地打脸啊,而且还是打得很响啪啪啪的。
闺女给郭家老爷做妾,虽然吃穿用度非常好,但毕竟侍妾,不能回娘家,而且那郭家老爷年纪大了,到现在闺女还没有怀上。
可再看看卢秀才,不,现在是卢举人了,若是娟子嫁给卢斌,现在就是举人娘子了,这可比给人做妾鲜亮多了。
杜婆子坐不下去了,闷闷不乐回家了。背后的人指指点点,捂嘴偷笑,不用猜都知道是在笑话杜婆子。
杜长和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吸旱烟,问道:“怎么了?愁眉苦脸的?”从去年底,他们家里成为村子里羡慕的对象之后,老婆子整日眉开眼笑的,很少有这样黑着脸的。
“哎,卢斌那小子考上举人了。”杜婆子难得没有愤愤不平,暴跳如雷,反而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院子中间的石凳上,和杜长和面对面。
杜长和手里的旱烟杆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两半而不自知,道:“这……这是真的?”
杜长和因为激动,嘴唇哆哆嗦嗦合不拢,说话也结结巴巴。
“是的,刚有人来报喜,没有错。”杜婆子失落说道,“若是娟子当年没有给人做妾,现在就成了举人娘子了,卢斌那小子年轻身体好,说不定现在都能怀上孩子了,来个双喜临门。”
杜长和半天不说话,心里酸涩,脑子里闪现出去年大哥和侄子杜清尘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只是他没有办法阻止一意孤行的杜鹃,错失了这么好的姻缘。
这大哥和侄子果真是对他们家好的,卢斌那样的小伙说给娟子,只是娟子和他们做父母的短视,没有珍惜,到手的富贵,拱手给推了吹去。
不用脑子想,也能知道,村子里定会传得沸沸扬扬,他们又做了一件蠢事,成为村里的笑柄。
原本自我安慰,以为女儿做妾没什么的杜长和,现在又开始动摇,心里悔恨不已。
第一百二十八章 忧桑的骚年
想了半天,杜长和知道一切于事无补。
“哎,都是命啊!”杜长和长叹一声,站起来,摇摇晃晃走进屋,与其出去被人指指点点,还不如躲起来,不用看别人的嘲笑,也不需要听别人的酸话。
杜婆子的心情也不好,午饭也没做,都在家里唉声叹气。
且说那卢斌种了举人,秦氏哭得稀里哗啦的。这么多年的苦终于有了回报,就算下去见孩子父亲,也能有交代了。
周氏在边上递帕子,羡慕地看向周氏笑道:“秦姐姐,这大好的日子可别哭,好好保重身体,以后享福。”
柳氏眉开眼笑,道:“是啊,可别哭伤了眼睛。斌儿这孩子聪明,将来说不定能给你赚个诰命,风风光光。”按照柳氏的年轻,孙子的年龄也该像卢斌这么大,所以对儿子的这个弟子,当成自家孙子看待。
秦氏接过周氏递过来的帕子,擦擦眼泪,感激道:“斌儿能考上举人,这都是杜夫子的功劳。去年斌儿受了那么重的伤,不敢待在家里,我们一直住在这里打扰,我这心里感激你们一辈子。”
“好了,秦姐姐,别说这些客气话了。我库房里还有好的棉布和缎子,赶紧给斌儿做几件像样的衣服。我估计这两天要去参加县太爷摆的宴会,可不能传得寒碜。”周氏在经历的事情多,明白地也多一些,虽然男人不需要盛装打扮,但也要穿戴整齐。
“多谢妹子了。”秦氏感谢道,她手里没钱,暂时用他们的,当儿子发了俸禄。将来一定还给杜夫子一家。
让周氏高兴的是,娘家的侄子周家明考上了秀才,她就彻底死了把侄子和杜七妹凑一对的心思。
周家明几次要过来,都被家人拦住了,加之很多同窗请客等等,也没有时间过来。
周家明也从父母的隐晦提示下,默默熄了让母亲去提亲的念头。是啊。他要走仕途,娶杜七妹,并不能得到助力。但若是娶一个官家小姐,那就不一样了。
最擅长算计的周家明很快就算了一本账,发现父母所所想所虑很对,准备听从父母的安排。
至于杜七妹。年纪还小,若是中了举。当了官,他可以纳她做妾。不得不说,杜九妹之前的担心全部应验,这周家明不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杜九妹猜想的没错。这周家明就是这样一个会算计的人,虽然不坏,但将来也不是什么好人。
春耕放了七天假。李瑞在家里没事儿,变来找杜八郎玩。当然了,他一直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每次杜七妹都被关在屋里,李瑞见不到,心情低落,可这种话,他又不能跟别人说。
哎,少年的忧伤无处诉啊!
李瑞在得知周家明考上秀才之后,他却名落孙山之后,更加忧伤了。他没有周家明优秀,杜七妹不会喜欢他的,也不敢开口让娘亲去提亲,更不敢去见杜七妹。
“八郎,有没有人跟你七姐提亲啊?”春耕过后,名落孙山之后,李瑞终于忍不住问了杜八郎。
杜八郎抬头,上下打量李瑞,想从李瑞脸上看出某种端倪,小声问道:“你问这个干嘛?”
“不干嘛,就问问。”李瑞是猜测周家明会去提亲,担心他再去,人家杜七妹选择是秀才的周家明,看不上他这个笨蛋。
杜八郎斜看了李瑞一眼,道:“不干嘛,那你干嘛还问!”事关家里的姐妹,杜八郎十分小心谨慎。
尤其是七姐,性子那么好,那么善良的一个人,他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他的姐姐。
李瑞被杜八郎的话堵得喘不过气,碰了一鼻子灰。哎,继续忧伤!以至于从这之后,茶饭不思。
李瑞的母亲戚氏,一开始以为儿子可能是名落孙山之后,心里难受,便过来劝解道:“儿子啊,没考上秀才,在我们意料之中。不算什么,你也别难受啊,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
本就是不是读书的料,加上读书又又不用功,能考上那才是祖坟冒青烟呢。
娘亲的话,让李瑞很感动,又失落。父母把他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功名,让李瑞感动;可名落孙山,比不上周家明,让李瑞倍感失落。
“多谢娘亲,都是儿子不孝,不能光宗耀祖。”李瑞惭愧说道,父亲在他身上花了不少心血,学堂里的另一个学生考上了秀才,他却名落孙山。
“别这么想,考不上就考不上,一个县城才有几个人能考上,太难了。”戚氏安慰道,与其儿子自责,把身体熬坏了,那就不好了。
李瑞点点头道:“娘,我知道了,您别担心我了。”没考上,李瑞并不伤心,只是对杜七妹的情愫,越来越浓,但无处诉说,让李瑞非常苦闷。
又过了几天,李瑞仍是如此,其实坐不住了,去找丈夫李大地主商量一下,到底怎么安慰儿子。
“夫君,儿子自从名落孙山,情绪十分低落,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也不吃,整个人都瘦了很多。”戚氏担忧说道,“你这个做爹的,也不关心儿子,整日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李大地主很是冤枉,最近春耕啊,他下地看看佃农种地去了,这可关系到他全年的收入啊。
“我的夫人啊,儿子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等他自己想开了,就没事儿了。”李大地主宽慰戚氏。
戚氏听了丈夫的话,并不放心,想了一下,突然眼睛一亮,道:“夫君,瑞儿不小了,也该相看人家了。上次我们说的,瑞儿喜欢杜八郎的姐姐,不如我们去给瑞儿提亲?”戚氏想得很简单,就是想给儿子娶个心头好,两个人好好过日子,早日给她生几个大胖孙子,比什么都好!
李大地主想了想,心里又有一番算计,沉声道:“成家立业,说的没错,待会我去问问那小子。若是真的喜欢那姑娘,咱们就去提亲。离得近,知根知底,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百二十九章 哪个骚年不怀1春啊!
别看戚氏是个妇道人家,但却知道周围几个村子的情况。因为她有听八卦的性子,所以下面的人,投其所好,从外面听来,然后说给戚氏听。
戚氏这两天还打听到一个消息,连忙说道:“最近我听说,杜家村的杜秀才带着几个人去西北,找杜大山,说是杜大山没死,只是脑子出了点问题,记不起事情了。”
李大地主是认识杜大山的,当初杜大山死,李大地主还说了好几声可惜了。李大地主和杜清尘是同窗,只是他不是读书的料,又没有杜清尘刻苦,所以什么都没考上,上了好几年学堂也就粗识了几个字。好在为人有成算,懂庶务,才能积攒这么一份家业。
当年杜清尘有个小尾巴,那就是杜大山,偷偷跟着杜清尘识字,文章背的比他还好。
“杜大山没死?”李大地主吃惊,这小子命真大。
“不光没死,而且还是个八品的把总了,怎么说也是个官身!咱们儿子定了杜七妹,保证不是亏。”戚氏连忙说道,“我们现在若是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去提亲,或许很多人会说我们厚道,可若是等到人家杜大山衣锦还乡回来,或许还看不上我们家了呢,以为我们想要攀附杜家呢。”
官身和非官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
李大地主连连称是:“哎呀,夫人说的是,好好好,我这就去找儿子,问清楚,咱们再行动。别我们忙活半天,不是儿子要的,岂不是白忙活?”
李大地主为人谨慎。从来不做无用功,当然了除了读书之外。
戚氏见丈夫如此说,知道丈夫一向小心谨慎,这样也挺好的,点头道:“好,那你赶紧问问吧。”再说了,男孩子大了。多和父亲沟通。才能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李大地主几乎是小跑去了书房,从窗户看去,儿子正在对着一幅画出神。虽然离得远。但李大地主的眼不花,依稀能够分辨出那是个女子。
那个少男不怀1春啊!儿子真是长大了,知道对着女子的画出神了,看来真的是想娶媳妇了。
李瑞看得出神。没有发现父亲已经站在他的身后。
“儿子,这是哪家姑娘啊?”李大地主轻手轻脚走到儿子身后。笑呵呵问道,想看看儿子的反应。
李瑞听到背后的声音,身子一怔,赶紧把东西收起来。转身道:“爹,你进来怎么不敲门啊?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像是被人窥视到内心一样,李瑞颇有几分暴跳如雷。恼羞成怒,对着父亲大声道。
“呵呵。你长大了,喜欢看女子画像很正常,没什么,当年我不光看画像,我还去偷偷看你娘呢!”说到这,李大地主十分自豪,媳妇是自己选的,十里八村最好看,最能干的姑娘,就被他“死缠烂打”娶回来了。
李瑞一听,来了兴致,扭扭捏捏问道:“那爹,你是怎么让娘知道你喜欢她的?”感情小白的李瑞,不知道如何跟杜七妹示好,所以一直愁眉苦脸的。
李大地主一看儿子一副为情所困的模样,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道:“当年你姥爷姥姥舅舅们,把你娘亲看得很紧,你爹我,整日在你姥爷村口转悠,十次能见到一次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十次能见到一次还算是幸运?李瑞在心里算算,哎呦,他貌似比爹爹幸运一些,他十次里见到杜七妹两次。
爹爹能把娘亲娶回家,那他是不是也可以把杜七妹娶回家呢?
“爹,你见不到娘亲,那是怎么娶到娘亲的?”李瑞最关心的是这个,说不定他也可以借鉴一些有用的经验。
李大地主摸摸胡子,挺起胖胖的肚子,呵呵笑道:“很简单啊,看上了,我就让你奶、奶给我提亲去啊!你娘那是本分的姑娘,若是你偷偷摸摸的,反倒是落了下乘?”
“啊?提亲?”李瑞有点心虚,有周家明在前面挡着,他没自信,不知道怎么办?
李大地主看都儿子的反应,吓了一跳,难道儿子还想来个偷香窃玉不成?这可不好啊,连忙问道:“儿子,难道你不喜欢那姑娘?只是和人家玩玩?”
李瑞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已经让爹爹误会,连连摇头道:“才不是呢,我是真心喜欢七妹的,从来没想着玩1弄她。再说了,有个叫周家明的,他貌似也很喜欢杜七妹,人家考上了秀才,我没考上,名落孙山。我怕我去提亲,七妹家里不同意。”
呵呵,还真被妻子猜中了,儿子喜欢那个杜七妹!
“你小子,咋就一点不像你老子我呢!既然喜欢,那就去提亲,你怎么知道它们看不上你,看上那秀才啊?”李大地主恨铁不成钢啊,一点都没有他年轻时的胆识。
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提亲再说。当场不答应,那就经常送东西,去帮忙干活,一来二去的,当然愿意接受真心对自家闺女好的人啊。
“爹,难道我还有转机?”李瑞眼睛一亮,不顾父亲的恼火,虚心向父亲求经。
“当然有转机啊,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啊!你就没好好利用,那杜七妹是杜八郎的姐姐,你对杜八郎好一点,他以后当然向着你啊。再说你名落孙山,没考上,那不但不是你的短板,反而是你的优势。”李大地主拍了儿子的脑袋一下,就不爱动脑子,急死老子了。
“我和八郎一直很好,我也经常去八郎家里,可是我都没见到七妹。”说到这,李瑞又开始忧伤了。
“你这时候不是要看杜七妹,而是好好表现,让七妹的家人对你有好印象,有礼貌。那八郎家里是普通人家,就算那个秀才来提亲,八郎的母亲也会好好女掂量的,担心会高攀不上。再说你啊,杜家村和李家村离得那么近,大家知根知底,我们家从来没做亏心事,风评很好,家底殷实。你这孩子也不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象。”李大地主解释道,若是不说清楚,儿子这个榆木脑袋,估计也想不明白。
第一百三十章 找好姐妹帮忙
听了父亲的话,李瑞陷入沉思,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道:“爹爹,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有很大优势的。”以前总想着不如周家明,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听了爹爹的话,哎呀,明明他也有很大优势啊!
“对,要有自信。”李大地主笑呵呵说道,“还有啊,咱们老李家可是本分的人家,你既然喜欢人家杜七妹,以后就要对人家好,万万不能做出伤害人家的事情。”娶妻当娶贤,既然娶回家了,那就好好对人家。
李瑞连连点头道:“爹爹,我知道,我不会招惹那些乱七八糟的人,以后我要是娶了七妹,也会和爹娘一样,一辈子恩爱的。爹爹经常说,家宅不宁,是一家衰落的迹象,我都记在脑子里呢。”
“好,好,不愧是我儿子。”李大地主最是看不起那些家里稍微有几个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吃喝嫖赌纳小妾。再大的家业,也挣不住这样折腾啊!妻子说得对,儿子读书或许不成,但绝对成人了,之后再教一些人情世故,即使考不上功名,这辈子也够用了。
李大地主一直觉得妻子有句话说的很多,对儿子的要求,不求成才,但求成人。
有的人,活了一辈子,没成才,甚至也没有成人,糊里糊涂地活了一辈子。
“那……那爹爹,娘什么时候去给我提亲啊?”李瑞被父亲点化之后,顿时茅塞顿开,心里火热,想尽快把这件事请给定下来。七妹是个好姑娘,他担心自己晚了。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只是关系到自己的婚事,李瑞有点不好意思了。
“走,咱们这就去找你娘亲,明天就去托媒人去提亲。”李大地主痛快说道,“只是定亲之后,你小子可就是大人,不能像以前那样胡闹了。你呢。一边读书。一边跟我学习料理家事。”
“是,爹,什么都听您的。”李瑞爽快说道。感觉整个天空都明亮了,阳光明媚。
其实这只是李瑞的个人心情,外面正乌云密布要下雨了,跟阳光明媚截然相反。
夫子二人一起去找戚氏。见二人都同意去提亲,很是高兴。戚氏已经想好了。这次她不准备找媒婆,而是准备明日带着礼品,直接去找好姐妹钱氏,就是杜家村杜老太爷的儿媳妇钱氏。
钱氏按辈分是杨氏的婶娘。按照年龄,又比杨氏大,而且又是族长的儿媳妇。在族人面前颇有几分脸面,让她做这个媒人。再合适不过了。
戚氏有意求亲,自然诚意十足,做的面面俱到,东西准备不少。
翌日一早,吃过早饭,便去找好姊妹钱氏。
钱氏听说里李大地主的婆娘戚氏过来,很是诧异,等戚氏跟其他人打过招呼之后,便把人拽进屋里,问问这个好姐妹到底有啥事儿!
“戚妹妹,你带这么多好东西,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单单是来找我聊天的吧?”因为很熟悉,钱氏也不跟戚氏客气,一边倒茶,一边笑道。
戚氏接过钱氏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笑眯眯说道:“钱姐姐你算是说对了,我这次的确是有事儿来找姐姐帮忙?”
“什么事儿?直接说吧。”钱氏笑道,不跟戚氏兜圈子。
戚氏笑道:“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今年十四了,年纪不小了,我想给他说门亲事。”
钱氏一听,眼睛一亮,前几日娘家的弟弟弟媳妇过来,还想让她给侄女找婆家呢。她原本想说给杜五郎的,还没去说呢,就遇到戚氏。这李大地主的家里,可比杜五郎家里条件好。
不过旋即一想,这戚氏一向有主意的,或许已经看上了谁,连忙问道:“妹妹,你就跟我实话实说吧,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戚氏抿嘴一笑,道:“姐姐好眼力,我的确看上杜家村的一个姑娘,所以想过来找你帮忙说项!”
听了戚氏的话,钱氏有点失望,但也知道缘分这东西,不能勉强,既然人家已经有了合意的姑娘,她就不好继续说侄女了,好奇问道:“哎呦,我们村的哪个姑娘这么有福气,能入了妹妹的眼?”
戚氏拍了钱氏的胳膊一样,嗔道:“姐姐就会说笑,好了,我就实话实说了,那看上了杜大山的闺女杜七妹。”
钱氏又是一愣,脑子里想了一圈,没有发现戚氏和杨氏有关联啊,怎么就突然看上杜七妹了呢,问道:“七妹那丫头很少出家门,你怎么就看上那丫头了呢?”
“跟姐姐,我也不瞒着您了,我是没见过七妹,可瑞儿和八郎是同窗。去年给八郎庆祝生辰的时候,见到七妹,之后就念念不忘。我这个做娘亲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加之我也打听了一下,那杨氏和杜大山都是本分的人家,养出的小孩,都是顶好的。”戚氏解释说道,钱氏非常聪明,说假话根本瞒不住,反而还会让钱氏心生疙瘩,伤了情分。
钱氏听了,呵呵笑道:“你啊,眼光就是好,拿杨氏是个好的,七妹那丫头相貌没的说,比杨氏年轻时还水灵的,在杜家村算是头一份儿,也难怪瑞儿那小子看过就忘不了了。七妹的厨艺,绣活,都是杨氏手把手教的,村里没有哪个姑娘能比得上。”
听到钱氏夸奖杜七妹,戚氏笑得合不拢嘴吧,哎呦,能让钱氏看得上眼的姑娘,那绝对没说的。
“是啊,就因为好,所以想早点定下来。万一被别人订走了,我家瑞儿还不得跟我急啊。”戚氏连忙说道,“我知道姐姐在杜家村有脸面,所以厚着脸皮来请姐姐给我家瑞儿说媒,去杨氏那里提亲。”
钱氏和杨氏的关系非常好,其中杨氏的刻意交好,占了很大成分,杨氏经常绣一些荷包,或者做一双绣鞋送过来。虽然东西不贵重,但非常精致。
冲着两家的关系,钱氏的确可以开这个口,不管亲事成不成,都不会影响两家的关系。既然好姐妹都求到门上了,她就跑一趟吧。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门说媒
冲着两家的关系,钱氏的确可以开这个口,不管亲事成不成,都不会影响两家的关系。既然好姐妹都求到门上了,她就跑一趟吧。
“妹妹来找我,那可算是找对人了。瑞儿,七妹,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若是能成了,也是一件美事。”钱氏很高兴,戚氏求上门,欠了她一个人情;杨氏那里,闺女有个好归宿,也会感激她。
“是的啊,那就多多劳烦姐姐了。”戚氏恭维说道,“不管成不成,妹妹都少不了姐姐的好处。”
本来就是好姐妹,现在又是儿子的媒人,这厚礼她愿意送。
“好,我尽力。好处就不要了,到时候喝杯谢媒茶就行了。”钱氏笑道,看眼看看门口,小声戚氏道,“跟你说吧,七妹她爹,杜大山还活着,在西北那边是个把总的,八品官。瑞儿要是能定下九妹,绝对不吃亏。”
这个消息在村子里还没传开,只有几个族里关键人物知道,钱氏也是无意中听到的。
因为关系好,所以钱氏也没有瞒着戚氏,事先给她透个底。
戚氏心里感激钱氏的好意,故作惊讶状:“这……这可是真的?”
戚氏心里非常高兴,不过仍然装出第一次听说的样子。从去年开始关注杜七妹,戚氏有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请呢?
这件事请虽然隐蔽,但只要花钱,总能打探出来。
“当然是真的了,我家那口子带着族谱跟过去呢,杜秀才。杜五郎都去了。这都走了二十多天了,应该已经到了西北。”钱氏解释道,“你今天先回去,我带回去七妹家里去看看,跟弟妹说说,到时候我给你回话。”
戚氏见钱氏愿意帮忙,自然非常高兴。道:“那就麻烦姐姐了。我先回去,等姐姐好消息。”
戚氏对自家儿子有信心,虽说读书不好。但为人处世不错,而且心底很好,是个不错的孩子。
在戚氏的潜意识里,儿子能看山杜七妹。那是杜七妹的福分。家风很正,那杜七妹嫁过来。保证是来享福的。
戚氏走后,钱氏收拾点好吃的,便去了杜九妹家里。
杨氏正在绣花,听说钱氏来了。赶紧迎出来,道:“婶子,你怎么来了?”
两人进屋。杜七妹赶紧倒茶,这一向是杜七妹再做。之所以不让杜九妹做。但因为年龄小,担心被烫到。
今天的杜七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衣服,水葱似得,梳了双环髻,洗漱的刘海,衬得下面的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那身段,虽然还有点单薄,但日子好过,到了及笄之后,就能长开了。
可能是钱氏看向杜七妹的眼神太过火热,杜七妹本就是腼腆的姑娘,被这样盯着,受不住了,匆匆跑出去了。
杨氏看着婶子别样的举动,还不清楚钱氏来的目的,笑道:“婶子,您喝茶!”
钱氏端起杯子,喝了几口,才缓缓笑道:“七妹,定了人家没啊?”
一听这话,杨氏便猜到了几分,谦虚道:“七妹还小,没订人家,这两年慢慢找。婶子,你也看到了,七丫头说好听点,那就是老实,说不好听的,就是胆小。我就想着给七丫头找个知根知底的,离得近点,这样也能有个照应。”
哎呦,这杨氏果真是个聪明的。
“呵呵,侄媳妇想的的确非常周到,七丫头不能远嫁,只能近嫁,我们都能帮衬些。”钱氏附和道,“我今天来,也不跟你绕圈子,听了你的要求,我这里有个好人选,特来跟你提提。”
杨氏抿嘴一笑,这婶子是个靠谱的人,介绍的人,想必也不错,问道:“多谢婶子想着我们娘几个,只是婶子,您给七丫头相看的是什么人家啊?”
“呵呵,这个人说出来,你也认识。”钱氏买了个关子。
“谁啊?”杨氏非常配合地问道。
钱氏笑眯眯道:“李瑞,李大地主的独子,还是八郎的同窗呢!和八郎关系很好。”
“啊!”杨氏讶然,真的没有想到李大地主家里肚子李瑞居然看上七丫头了。杨氏心里捉摸不定,不知道她们家哪点让李大地主家看上了。
“你很吃惊吧?我那好姊妹戚氏,早上跟我说的时候,我也很吃惊。后来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李瑞看上七妹的,所以才让我那妹妹来提亲的。”钱氏解释说道,越想越觉得这婚事不错。
杨氏的确非常吃惊,点点头道:“是挺惊讶的,李瑞那孩子来过几次,我见过,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李大地主那么殷实的家庭,我怕我们家七丫头高攀不上。”
杨氏是想给七妹找个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