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里每天都有很多风言风语,也都是大家在背后传传,能让杜婆子吃瘪,她很高兴。
  “说的是!我不会乱说的。”李大婶轻笑说道,等着村子里的闲言碎语疯传的情况,看看杜婆子到底是怎样的反应。
  至于那杜大山是不是杜婆子,杜长和的亲儿子,呵呵,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杜婆子回家,胡乱做了点饼子,拎了一罐子水,便送到田里,就带了一点咸菜,连个热菜都没炒。
  饥肠辘辘的杜长和见杜婆子连个菜都没炒,没好气问道:“你回家这么长时间,就做了这个东西?”
  杜婆子知道瞒不住杜长和,擦擦眼睛说道:“我刚才去五郎那看看,那……那杨氏居然带着孩子们,大包小包回娘家去了。”这个娼妇,居然说假话糊弄她,戏耍她。
  杜长和对杨氏没来帮着干活,本就心里不满,听到杨氏居然在忙季回娘家,心里更加堵得慌,面色阴沉,默不吭声喝着水,吃着高粱饼子。
  杜婆子跟杜长和生活在一起几十年了,是最了解杜长和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把杜长和吃的死死的。见老头子对杨氏有意见,杜婆子心里暗乐,哼哼,杨氏,等着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你!
  杜六妹小脸通红,被玉米饼子噎得直伸脖子。她不想干活,也不想吃这种难以下咽的粗面饼子。
  吴翠花心疼女儿,赶紧端了一碗水,道:“六妹,赶紧喝口水!”
  杜六妹喝了一口水,艰难地咽下了喉咙里的高粱饼子,脑子里想起以前没有分家的时候,杜七妹整日跟着家里的大人一起干活,她跟杜四妹则是在家里做做家务,做饭,根本不用下地干活,那日子过得非常轻松惬意。
  见爷爷,奶奶在那边嘀嘀咕咕,杜六妹小声跟边上的娘亲说道:“娘,我们什么时候分家分出去啊?”
  分家之后,见了几次三婶娘几个,吃得好,穿得好,还不用下地干活,幸福着呢!
  吴翠花见公公婆婆没有注意这边,才轻声对女儿说道:“哎,只要你爷奶活着,就别想着分家了。你忍忍,你奶和你爷爷手里有钱呢,地里干不完,会请人干的。这话可不能在外面说,让你爷爷和奶奶知道,准备好,记住了吗?”
  “知道了,娘,我不乱说。”杜六妹小声道,“爹和哥哥在县城里也很辛苦,我们不能让他们担心。”
  杜六妹很聪明,要不然之前也不能把小姑姑杜鹃哄得很开心,临出嫁之前,还给了杜六妹一匹丝绸料子呢。这一点,杜六妹随了吴翠花,处事圆滑。

  第八十七章 李朗中的怒气

  吴翠花见女儿听话,心里很高兴。她的女儿,可不能像杜四妹那样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也不能像小姑子杜鹃那样外面精明,其实内里是个笨的,更不能像杜七妹那样软弱,遇事只知道哭!
  至于杜九妹……那个丫头牙尖嘴利,倒是有几分像她们那死鬼老爹杜大山。不过只是个丫头片子,不足为虑。
  “是啊,你爹从小就没你大伯鬼主意多,现在每个月能存在一两银子,也不错了。我和你爹就你和哥两个孩子,定会给你准备好点嫁妆,风风光光让我家六妹出嫁。今年家里事儿多,你就先忍忍,老实干活。等到明年就不要你下地了,养养皮肤,好找婆家。”吴翠花想的很透彻,自个儿小家里有小算盘,还能让公公婆婆找不出错处,非常不简单。
  一说到婆家,杜六妹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
  都是从姑娘家的时候过来的,吴翠花了解闺女的羞涩,心里高兴,也有点失落,一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杜长和一个下午闷不吭声,回到家饭也没吃,直接倒在床上休息,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却有发不出来,加上身体劳累,整个人变晕晕乎乎,不省人事了。
  就在杜婆子暗暗欣喜的时候,觉得老头子今天一定看清楚杨氏的真面目的时候,却没有发现杜长和的不妥之处,第二天一早,杜长和起不来了,不光发高烧,而且还不停咳嗽!
  杜婆子发现老头子的异状,吓得一身冷汗。连忙说道:“大湖,大湖,快去请大夫,你爹病倒了。”
  杜大湖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杜婆子的话,赶紧爬起来,披了件衣服就往外跑。见父亲如此。吓得撒腿就往外跑,去叫李朗中。
  阎荷花虽然着急,但也知道她大着肚子。出去了也帮不上忙。这几日马上要生了,万一公公的了怪病,对孩子不好,她不能冒险。老老实实呆在屋里面。
  吴翠花,杜六妹赶紧烧热水。忙里忙外。
  李朗中跟着杜大湖回来了,赶紧给杜长和把脉,又扒开杜长和的眼皮看了看,叹息一声说道:“你都这把年纪了。儿子们也都有营生,可以赚钱,你还那么拼命干活作甚!干活也就罢了。你还郁结于心。若还是这样,你也没多长时间活了。”
  杜婆子一听这话。坐在地上,嚎嚎大哭,道:“都是杨氏做的鬼啊,地里活多,让她来帮忙,她觉得分家了,翅膀硬了,不来帮忙也就罢了,可居然当着忙季回娘家,根本不把我们做公公婆婆的看在眼里!我们老杜家,没有这样不孝的媳妇!”
  李郎中就住在李家村,离杜家村很近,而且经常被四邻八乡的人叫过去看病,对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知道一些。看这杜婆子的架势,不担心杜长和的病,反倒像是想利用杜长和这次病,拿捏里的做寡妇的儿媳。
  虽然婆婆拿捏儿媳妇,平日里经常看到,可也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
  “你再这样嚎,影响病人休息,就是开了龙肝凤胆也救不了杜长和。你想让杜长和早点死,你就坐在那别起来,使劲哭!使劲嚎!”李朗中恼怒,真不想来这家,闹腾,特会闹腾。
  杜长和见李朗中如此,哑着声音呵斥道:“我还没死呢,哭……哭什么哭啊!”
  杜婆子捂着嘴,哽咽着,像是收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李朗中写了药方,说道:“杜老哥啊,什么事情你想开点。若真是她说的那样,分家的寡妇儿媳没给你干活,回娘家,你就气成这样,你也是活该!你家大儿子一家去县城享福,二儿子孙子也在县城里赚钱,小儿子看在眼前干着家里活,唯一的闺女去嫁去大户人家。都是有钱的主儿,你干不完,花个一二两银子找人干活就行了,何必让大山媳妇娘几个来干活呢!大山走了,能把四个孩子管好养好,这就是你们杜家的福气,老哥,你可不能不惜福啊!”
  “咳咳咳!”杜长和被李朗中的话,挤兑地面红耳赤,不停咳嗽!
  杜婆子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没好气说道:“这十里八村,哪有这样的媳妇,不顾着婆家,整日想着帮衬娘家,这样的媳妇,我们杜家要不起!给我休了杨氏那个小贱人,我们杜家的孙子孙女我们自己养。”
  这真要休了杨氏,五郎,八郎,七妹,九妹四哥孩子,估计不是被卖了,也会背着老婆子磋磨死。杜大山,杜大山啊,你是做了什么孽,让你爹娘对你妻小这么狠心啊!
  李郎中心里憋闷,不过想到当初他上山采药,被毒蛇咬了一口,若不是被上山打猎的杜大山遇到,并且给他吸毒,这条小命也没了。
  杜大山对他有恩情,李朗中不得不为杜大山的妻小说话。
  “都已经分出了,去娘家,还需要跟你报备啊。再说了,那样困难的境况,没有一分钱,没有一粒米,杨富贵又是修房子,又是送粮食,可不是比你们更称职。就算孝顺娘家,也无可厚非啊。你就是到村子里大声嚷嚷,你没人会说大山媳妇的错儿!”李郎中难得多说了几句,为杨氏说好话。
  杜婆子见李郎中给杨氏说好话,撇撇嘴,冷笑道:“哎呦,无缘无故地你给杨氏说好话,真是奇了。寡妇门前是非多,李郎中,以后你可得避讳些!要是传出风言风语,我可要去找你算账的。”
  李郎中不敢相信地看着杜婆子,万万没想到杜婆子会说出这样的话。若是别人说杨氏,或许还有情可原,可哪有婆婆应是往儿媳妇身上泼脏水的。
  他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子,无所谓,可杨氏才三十多,带着四个孩子,被人这么说,这以后可怎么见人啊!
  但凡杜长和有他大哥杜长和一半果断,也不会让这老婆子猖狂到这样。李朗中今日算是长见识了长长见识,杜婆子不光满足喷粪,这脑子也被浆糊糊住了。

  第八十八章 打探消息

  李郎中气得头顶冒火,指着杜婆子,瞪着杜长和,冷声道:“这老婆子满嘴喷粪,什么话都敢乱说,你也不管管。我今天算是见识了你是这么不讲理,怪不得被族长惩罚,竟然还不知道悔改。若不是看在死去大山的份上,你也为我会来你们家看病啊。哼,也别去我家抓药了,你们去县城吧。省得我多说两句,又说我看上你这个糟老婆子。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李郎中收拾好药箱,背着药箱气呼呼大步离开。
  原本要跟着李朗中去抓药的杜大湖,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上去,站在原地干着急。
  “我呸!”杜婆子对着李郎中的背影吐了口唾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着吧,定要抓住杨氏不轨之处,替死去的大山休去杨氏这个贱人!
  李朗中气得不轻,心里发誓,这家人全死光了,他也不会给这些嘴巴脏的人看病。
  刚才只是为大山媳妇说几句话,就被杜婆子这样编排,若是忍气吞声,可不就坐实了杜婆子的污蔑。他是个老头子无所谓,可那杨氏还要带着孩子过日子呢。
  杜大湖对娘亲的话,有几分不解,人家就说两句,娘亲就说嫂子勾引人,的确很过分。难道三嫂偷人,会让他们脸上有光吗?
  现在即使想去李郎中那给杜长和买药,也不好意思去了。
  “娘,给我点钱,我去镇上给爹买药,顺便找人捎信给大哥,二哥。爹都病成这样了,那两个大孝子。可不能不回来啊。”杜大虎瓮声瓮气说道,都怪爹娘当初不让他上学,现在只能在家里种地。累死累活,得不到一句好话,比不上那俩好哥哥。
  对此杜大湖对爹娘有几分怨念,可是人家杜大山也没有读书,却肯吃苦。偷偷跟着堂兄。可杜大湖根本吃不了这样的苦。
  杜婆子见杜大湖问她要钱,眼睛一挑,刚想训斥。想到还在老头子身边,若是她不给钱,那就是不给老头子看病。等老头子好了,她也没好果子吃。虽然老头子打了她几次。但在这个家里,除了老头子。她最有地位。若是老头子没了,她一家只能跟着老大一家过日子,看别人脸色。那样的日子,她不乐意过。
  之前因为小女儿的聘金嫁妆。跟老大一家干了一架,认清了老大一家的真面目,以后她老了。估计也靠不上,她得好好笼络好。二儿子和四儿子。
  “好了,我这就拿钱,赶紧给你爹去抓药,让人传话给你大哥,二哥,就说我和你爹快死了,让他们赶紧回来。”杜婆子恼怒说道,心疼钱,但更气外面的两个儿子,大忙了,不说回来帮忙,也就罢了,大忙了,也没让人捎点钱或者东西回来他们老两口。
  杜大湖看着手里的一两银子,苦着脸说道:“娘,刚才李郎中说了,这里面有好几种好药,只给一两银子抓四服药,根本不够。再多给点吧,否则钱不够,耽误了爹的病情,那就不好了。”
  都是讨债鬼啊,杜婆子心疼地滴血,扣扣索索又拿了一两银子,说道:“省着点花,快去快回!”
  杜大湖赶了家里的牛车,赶紧去镇上抓药。
  路上正好碰到回杨家村干活的杨家二舅,杜大湖想着尽快抓药,没注意到杨家二舅。
  杨家二舅见杜大湖慌里慌张的,便小声对儿子说道:“我先下地,你去杜家村打听打听,杜大湖一大早去县城作甚?”
  杨家二表哥,点头道:“那好,爹,我去去就来。”
  杨家二表哥到了村子里,想着刚才杜大湖慌里慌张的表情,想必是出了大事儿。李郎中在路边正好发现一片艾草长得好,正拿着小镰刀收割呢。
  “李大夫,你知道刚才过去的杜大湖是干嘛的吗?”杨家二表哥轻声问道,事关小姑姑家的事情,都得提高警惕,不能被那家人钻了空子。
  李郎中见是杨氏的侄子,便猜到对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想打探杜家大宅的举动,以防万一,想到这,也不替杜长和隐瞒,说道:“杜长和积劳成疾,郁结于心,染上风寒。他们看不上我的医术,就到镇上或者县城去请好大夫了。”
  杨家二表哥一愣,问道:“李大夫,那您知道老爷子为何郁结于心啊?”
  李郎中摇摇头道:“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累的呢!”
  “多谢李郎中了。”杨家二表哥本就是下田的,后背的竹篓里有镰刀,见李郎中的小镰刀割艾草很慢,便拿出大镰刀帮着割艾草,不一会儿就把面前的一大片割腕了。
  李郎中见状,心里赞叹,杨富贵那个老小子养的孩子都不错。正应了那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好的榜样,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啊!
  杜长和一家心术不正,杜长和应该负最大责任,正是因为他的纵容和软弱,短视,才让杜婆子变本加厉,家风已经从根子里烂掉了。
  “好了,杨家小哥,打听好了,就赶紧回家吧,这些艾草先放在这里,我回去就让人拉回去。”看着杨家二表哥热得满头大汗,李郎中连忙拦着。
  若不是李郎中拦着,实诚的杨家二表哥定会给李郎中把这些艾草送回家。
  “那我就先走了。”杨家二表哥憨厚笑笑,跟李朗中告辞。
  杨家二表哥没有直接去地里,而是去了奶奶家里。小姑,堂妹,表妹妹正在做早饭呢。
  “小姑姑,五郎爷爷病倒了,五郎四叔去镇上抓药去了。”小姑姑毕竟是杜家的儿媳妇,这件事请尽快让小姑姑知道,以便行事。
  杨氏一愣,没听说公公哪点不好啊,怎么一下子就病倒了,不相信问道:“这可是真的?”
  “今天一早我和爹下地,路上看到五郎四叔慌慌张张赶着牛车去了县城。我爹不放心,便让我去打听五郎爷爷家出了什么事请。正好遇到李郎中,是他告诉我的。”杨家二表哥说明原委,让小姑姑自己定夺。
  
  第八十九章 戳到肺管子

  杨氏心里咯噔一下,这次看来躲不过去了!
  杜九妹翻翻白眼,哎,躲都躲不掉,还得去面对讨厌的大宅的人。
  “七妹,小九儿赶紧去收拾东西,我们马上回去。”杨氏吩咐说道,公公卧床不起了,儿媳妇还在娘家,这就不占理了。
  华氏刚才也听到他们的话,拦着说道:“先别急,待会在家里捡二十个鸡蛋,我跟你一起去看望亲家。”
  杨氏有点不好意思,昨天还跟被人说娘亲身体不适呢,今天娘亲好好的,大家不都是知道她在说谎嘛!
  见杨氏吞吞吐吐,华氏便想起之前女儿过来走亲戚的借口,摇头失笑道:“好了,我不去,那让你嫂子跟你一起去。”
  家里正是忙碌的时候,大嫂跟着下地干活,哪有功夫跟她一起回去了,杨氏拒绝道:“娘,我自己回去就行,家里很忙,不用大嫂送我回去了。”
  华氏不同意,道:“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耽误不了田里的活。你一个人回去,还不被杜婆子给吃出来啊。有些话,你嫂子能说,你不能说。家里的活,不是一天两天干完的,不急于一时。”
  杨氏拿了二两银子,让杜五郎去杨屠户那里买了十几斤肉,留给家里十斤,带走几斤。
  吃过饭,杨家大舅妈装了二十个鸡蛋,便跟着杨氏等人来到杜家村。
  村里很多人吃了早饭下地,看到杨家大嫂挎着一篮子鸡蛋,纷纷问道:“哎呀,这不是五郎的舅妈吗?大忙天的,你咋来了呀?”
  杨家大舅妈一脸悲伤。道:“哎呀,这不是我家小姑听说他公公生病了,早饭都没吃,买了点肉给送过来。我婆婆身体不适,只能让我送点鸡蛋过来,给亲家补补身体。”
  正好孙婆子背着筐子经过村口,听到杨家大舅妈的话。附和道:“这亲戚仁义啊。我那华姐姐身子不好,还能想着亲家,少见啊。大山媳妇。也是孝顺的,看这块肉,最少得有五斤,这得绣好几个荷包工钱呢!。”
  杨氏微微低着头。小声道:“花点钱不算什么,只要公公身体能够尽快好起来就好。”
  “孝顺的儿媳妇。杜婆子要是再不知趣,真是太没良心了。”众人纷纷感慨说道,要忙着下地,寒暄了几句。便自动散开了。
  杨氏跟着大嫂,身后跟着四个孩子到了大宅。
  杜七妹身子略微僵硬,可见对这里有多么惧怕。磨磨蹭蹭不愿意往前走。
  杜九妹握住姐姐的手,小声说道:“七姐。别怕,我们去看看爷爷就回家!”作为小辈,爷爷卧病在床,她们不去,那就是不孝。她的姐姐这么好,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口实。
  杜七妹的脸上僵硬地笑了笑,低下了头。
  哎,这个姐姐太内向了,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夫婿才能保证不被欺负啊。
  很快一行人到了大宅门口,开门的是杜六妹,看到杨氏等人,很是诧异,不过看到三婶和三婶娘家带来的东西,连忙堆上笑容,道:“三婶,大舅母赶紧进来吧。”
  吴翠花正在厨房里做早饭呢,早上听到公公病重,她们也不敢做饭,现在肚子饿的受不了,才想起来做饭。
  “六妹在家呢!”杨氏轻声道,“你爷爷现在好点了没?”
  杜六妹见杨氏问起祖父,小声道:“祖父喝了点水,好了一些,但还是一直咳嗽,四叔已经去抓药了。”
  阎荷花听到外面的声音,才挺着快要生的大肚子,小声道:“哎呀,三嫂来了,杨家大嫂赶紧里面坐。”
  阎荷花平日里没事儿,经常在村子里晃悠,知道杨家,三嫂一家过得不错,从他们的衣服和气色就能看出来,穿得好,吃得好。对于日子比她好的人,阎荷花会不遗余力地巴结,所以在后来几次婆婆大嫂,跟三嫂动手,闹矛盾,她都躲得圆圆的。
  阎荷花不是很精明,但是她知道二嫂精明。二嫂不做的,她也不做,保证吃不了亏。
  吴翠花从冒着烟的厨房里出来,看到杨氏,道:“三弟妹,别站着了,带孩子去看看公公吧。这天不早了,我赶紧做点饭,大家都吃点垫垫。”
  “多谢二嫂了。”杨氏感谢道,带着孩子们正要去正房。
  杜婆子从家里的后院小门进来了,看到杨氏,快走两步,上来就要挠杨氏的脸。
  杨家大舅妈一看这样,一把推开杜婆子,恼怒道:“怎么说我也是亲戚,再说了,我们是听说老爷子生病了,才拿着东西,片刻不敢耽误,来看亲家老爷。你当着我打我们家小姑,当我是死人啊!你倒是说说,凭什么打我家小姑?说不出话来,我今天真就不走了!”
  杨家大舅妈的身材比之婆婆华氏更甚一筹,身子挡在杨氏面前,那杜婆子就根本动不了杨氏一个手指头。
  这杜婆子干张牙舞爪对杨氏,但她不敢对杨家大舅妈嚣张,不过手上不抓了,但嘴里却不饶人,道:“大忙天的,就知道去娘家,婆家一点不管。”
  杨家大舅妈把鸡蛋往身后的杜七妹手中一放,一手掐腰,一手指着杜婆子,反驳道:“娘家老母亲生病了,做女儿的还不能去看看啊。这不,我那心善的婆母一听说亲家老爷病了,就让我放下田里的活,带着小姑一起回来。这还不行啊,你还想怎么样!都像你说的这样,姑娘家一成亲,就不能回娘家,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小姑嫁到杜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又不是做妾,凭什么就不能回娘家!”
  杨家大舅妈临来的时候,被华氏拉到屋里嘀咕了几句,若是杜婆子得理不饶人,就压压她的嚣张气焰。一次次的打压,让杜婆子一次次名誉扫地,直到杜婆子不敢轻易招惹小姑子。
  杜婆子被杨家大舅妈说得连连后退,尤其是听到“妾”的时候,被戳到了肺管子。女儿出嫁,办得再风光,那也是做妾,平常百姓家的三日回门,也没有。这出嫁这么长时间了,不说出来了,就连封信也没送回来,她也不知道女儿现在到底怎么样!

  第九十章 一命换一命

  杜婆子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喘气的声音跟厨房的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看向杨氏,目呲欲裂,骂道:“家里这么忙,你不在家干活,这又是什么道理!现在就给我下地,不干完活,不准回来。”
  杜婆子典型的欺软怕硬,知道说不过杨家大舅妈,便对着杨氏发飙。杜婆子就是不长记性,还以为杨氏跟以前一样是个面瓜蛋,任由人磋磨不敢反抗。
  杨氏微微抬头,平静说道:“我家里又没有水田,没有活!”都分家了,她要是再怂,被杜婆子拿捏住,以后有的烦,到了最后,一定是有点活,都让她们娘几个干!
  杜婆子见杨氏反驳,冷笑道:“分家了,就以为翅膀硬了,大山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没有我,就没有你们一大家子,你们都得听我的,给我干活也是应该的。”
  一听杜婆子提杜大山,杨氏的鼻子发酸,眼泪就要往下掉,杜五郎,杜七妹等人也纷纷低下来头。虽然父亲已经死了,但每次提到,大家都非常想念那个开朗勤劳,甚至有点愚孝的男子。
  “我们爹已经死了,你就别欺负我们娘几个了。这次是来看爷爷的,你别为难我们。”杜九妹从边上露出个脑袋,大声说道,太气人了,不知好歹,又臭又硬,见谁咬谁。
  杜婆子见杜九妹这个小丫头片子这么说,更是气不打一处出,绕过杨家大舅妈就要去打杜九妹。
  杨家大舅妈当然不能让杜婆子得逞,加上杜九妹机灵,说完之后,就缩到大人身后。
  “好。你说到大山,那我咱们就说说。大山是你儿子不假,可是他已经被你这个狠心的娘逼到上战场死了,就为了省那兵役的银子。你生了他,但你也逼死了他。大山还了你一条命,他不欠你的,他的妻小也不欠你的。”杨家大舅妈大声说都。一字一句。说的杜婆子没有半句还口之力。
  隔壁的李大婶听到这边吵闹,便让儿子去找杜长顺。
  这种事情不好一直麻烦族长,只盼着杜长顺能好好管管杜长和和越来越不着调的杜婆子。大山都已经死了。还没这不着调的娘拎出来说叨,这大山死了,在地下不能心安啊!
  就在杨家大舅妈说完之后,杜长顺。柳氏一起来了。
  “杜吴氏,你再说一句。我这就让长和休了你,不管你为我们杜家生了几个孩子!”杜长顺恼怒说道,这个老婆子怎么不死啊,整日搅得家里不宁。
  杜婆子杜长顺来了。不敢张狂。
  “咳咳咳!”杜长和咳嗽几声,扶着墙走了出来,面色蜡黄。“都别吵了!”
  杜长顺原本还很生气,可看到而且气色这么差。吓了一跳,连忙问道:“长和,你这是咋了?”
  “没事儿,就是累的,咳咳咳。”杜长和轻声道,不让大哥担心,他一次次让大哥失望,没脸见大哥。
  杜长顺听了兄弟这话,气得跺脚,道:“你现在也不缺那几个钱,干嘛还累成这样,干不完可以找人帮着干。要不然就把地赁出去,收的租子就够你们吃的了。”
  “没事儿,我还能干!”杜长和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别站着了,赶紧到床上躺着。”杜长顺上前,扶着兄弟进去。
  杜长顺见兄弟如此,叹息说道:“哎,二弟,说你什么好呢,家里被那娘们搞得乌烟瘴气,没一天安宁日子。那杨氏可是大山媳妇,你们看不顺眼,但那也是大山媳妇。有她在,就能好好给大山守着,给大山养四个孩子。人家老娘身体不适才回娘家的,而且一听说你身子不好,立马买了肉跟娘家嫂子拎着鸡蛋来看望你。可那杜吴氏干了什么事情,在院子里跟亲家大嫂骂架,这杜家村已经丢脸了,还想让杨家村知道我们老杜家不地道啊!”
  杜长和在屋里什么都听到了,说来说去,还是老婆子不在理。
  “大哥,是我没管好她,你别生气。”杜长和叹息说道,“家里活干不完,她要着急,就要杨氏来干活,杨氏回娘家了,所以老婆子才生气的。”
  杜长顺听了,不知道如何劝解杜长和,听兄弟的口气,好像还挺赞成杜婆子的。
  柳氏不是杜长顺,偏袒自家兄弟,看的更加透彻,劝解道:“二弟啊,虽说儿媳妇给公公婆婆干活是应该的,可没说应该给兄弟干活的。我可记得弟妹年轻的时候,别说给我们家干活了,就连你去给我们家挑一桶水,都被弟妹骂骂咧咧好几天呢!”
  杜长和听到大嫂说这话,很是羞恼,年轻时老婆子可没少做糊涂事儿。
  见兄弟窘迫,杜长顺心生不忍,道:“长和啊,你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这样吧,家里的地,让他们兄弟三个平分吧。怎么处理,他们兄弟三个说的算。你和杜吴氏虽然没有地,但三个儿子,按年给粮食,给钱,你们有吃有喝,不劳累,还可以养老。”
  “大哥,这样不好吗?”杜长和疑惑道,村子里没人这样的啊。
  “有什么不好的,大海,大河在县城做事,家里的地顾不上,全部落到大湖头上,他一个人也做不完啊。两个哥哥在现成赚钱,他在家里干活,侍奉你们二来,手上一分钱没有,时间长了,心里还不得有意见啊。虽然都是你儿子,可有的一碗水端平,别弄得到时候兄弟不和。”杜长顺分析说道,“再说了,你这身体这么差,这次好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你若是在不注意,你也没几年活了。”
  听到大哥的话,和今天李郎中的话差不多,杜长和也觉得自己身子骨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这才艰难点点头道:“好,都听大哥的。”
  杨氏带着孩子们进来,说道:“爹,给公公婆婆供奉,刚才大伯没把我们这一房算上。大山虽然不在了,但大山的血脉孩子,五郎都十二了,也能替大山奉养二老。大哥,二哥,四弟,他们给多少孝敬,我们绝对不会比他们少一分,我们自己不吃,也会孝敬公公婆婆。”
  
  第九十一章 杜长和的决定

  柳氏,杜长顺听了杨氏的话,纷纷点头,这才是孝顺的好儿媳妇啊。可在二弟,二弟妹心里,就不喜欢杨氏呢!
  杜五郎上前说道:“爷爷,您放心好了,我替我爹给你养老。虽然我是小辈,不能说长辈,但我奶对我娘有偏见,刚才您在屋里想必也听到了,我娘做什么都是错。以后您有活,就让人去喊我,我有空就帮您做。我娘是妇道人家,身子这些年亏了,非常弱,干不了重活。您别怨我娘不干活!”
  看到杜五郎如此说,杜长和面露羞愧。这几个孙子里面,也就杜五郎经常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