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屋里,杜九妹乖巧地到了一杯水,放在桌上,想看看杜婆子肚子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第六十四章 杜婆子上门

  杜婆子坐好,喝了口水,端着架子,到:“你绣活好,这是村子里都知道的,娟子马上要出嫁了,你好好给娟子绣件嫁衣!”
  杜婆子现在满脑子就是向往自己的女儿能够风风光光出嫁,不光要大办,而且还要绣最美的嫁衣。
  杨氏的眼睛落在杜婆子手边的一块银红色的布料上面,这就是妾才能穿的颜色,虽然很好看,但却不是代表正头娘子的大红色。说句心里话,她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嫁衣。
  杜婆子找过来了,杨氏即使想拒绝,但也没有好的借口。只是手上的绣活还没有做完,到了时间交不了货,是要罚钱的。
  这杜婆子可恶,但若是传出去,她不愿意帮着小姑子做嫁妆,对她影响也不好。好在手中的活,快做完了,也不差这几天。
  “婆婆,您想在这上面绣什么呀?多长时间?”杨氏轻声道,若是这杜婆子的要求太过苛刻,她也不会答应的。
  杜婆子讶然,还以为这杨氏会拒绝呢,没想到这么爽快答应了。再次看向杨氏温润的面容,杜婆子心里冷笑,还以为立起来了,现在她黑着脸,这杨氏又变成以前那个听话的杨氏了,烂泥就是扶不上墙。
  “就那龙凤呈祥的图案吧,我听了县城里的人说,富贵人家嫁女儿都是绣这个。时间不短,有半个月的时间呢,够你绣得。”杜婆子说了嫁衣里面最为繁琐的绣样,像是肯定杨氏一定会答应似的。
  杜九妹腹诽,卧槽,一件嫁衣,娘亲之前绣了快一个月才完成。这杜婆子一开口,半个月就让娘亲完成这样繁琐的图案,也亏这杜婆子能说得出来。
  杨氏一听,面色一沉,刚要说反驳的话,但被边上的杜九妹拉住了衣角,硬着跟婆婆闹,家里又会弄得鸡飞狗跳。
  “娘,胖花姐姐的被子找了勇婶子缝制的……”杜九妹不希望娘亲吃亏,便小声提醒一下,娘亲是寡妇,沾手成亲要用的东西,不吉利。平日里关系再好,也不会让不祥人帮着操持这些事情。
  杨氏听到女儿话,想到了自己寡妇的身份,即使她的手很巧,村子里的人也不会找她帮忙操持婚事。
  想到这,杨氏欣喜,不过面上做为男装,道:“婆婆,大山走了,我就是个寡妇,沾手娟子的嫁衣,不……不吉利啊!”
  杜婆子光想着给闺女弄个上好的嫁衣,但却没有想到这方面。听到杨氏这话,顿时面色黑了,啐道:“晦气!”她闺女失去做妾,那郭老爷年纪不小,真要是因为这个死了,她的闺女刚进门没有一儿半女,岂不是很可怜?
  说完,杜婆子拿起上好的绸缎,便要走。不过在经过厨房的时候,突然拐弯走了进去。这个晦气的地方,不能白来,一定要拿点东西回去。
  杨氏,杜九妹面面相觑,这杜婆子到底要怎么样啊?
  杜婆子嘀嘀咕咕,拎了一个粗瓷罐,道:“这可是我家的罐子,我拿走了。”从那粗瓷罐子重量来看,里面绝对有几斤。
  杜婆子从杜九妹家里顺了一点东西走了,心情好了一些。
  杨氏和杜九妹赶紧去厨房看看,看到另一个粗瓷罐里的三斤米没了,想必是倒入那个粗瓷罐,一起被杜婆子拿走了。
  杜七妹见杜婆子走了,才敢从后院出来。准备做晚饭,顺着娘亲和妹妹的眼神,往下一看,苦着脸道:“娘,晚上没米做饭了。”
  杨氏失笑,指着边上的面粉道:“今天娘亲给你们做手擀面,打几个鸡蛋,放点蔬菜,好吃着呢。”
  “娘,让我做吧。”杜七妹一直想学手擀面,虽然会了,但却做得没有娘亲好。相信多做几次,一定可以做得和娘亲做得一样好。
  杨氏摸摸大女儿软软的头发,道:“我们娘俩一起做。”她知道大女儿一直想学手擀面,今天没有心情绣花,那就教孩子做手擀面,多跟孩子相处。
  杜婆子从杜九妹家里回去之后,只能让女儿自己做。不是她不心疼钱,而是在现成买嫁衣,所有的嫁衣都是大红色的,她的女儿是做妾,不能穿。
  不能穿大红的嫁衣,让杜婆子难受,不过想到女儿金闪闪的首饰,柔软闪亮的衣服,那点惋惜也就可有可无了。
  女儿说得对,穷秀才哪有郭家老爷富贵啊!不用吃苦,就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穿金戴金的。等那正房老太婆死了,让老爷把她扶正,她就是郭家的正头夫人。
  杜长和看到杜婆子手里拎着瓷罐,另一只手拿着上好的布料,问道:“怎么又把布料拿回来了?”
  杜长和以为杨氏不乐意,他知道杨氏一直做绣活赚钱养家。如果给娟子做嫁衣,没有钱拿。
  杜婆子撇撇嘴道:“那杨氏就是个寡妇,不祥人,也配给我女儿做嫁衣!”
  杜长和被杜婆子这话戳的心坎疼,这老婆子从来就不知道反省,那杨氏之所以是寡妇,可死的人却是他们的儿子啊。
  杜长和现在不知道跟杜婆子说什么了,只得叹息一声,拿着旱烟袋,蹲在墙角大口大口地抽。
  “咳咳咳……”可能是心气不顺,也可能抽得太急了,杜长和一个劲儿得咳嗽。
  阎荷花挺着个大肚子,端了碗水,道:“爹,喝口水吧。”家里的人都去下地了,公爹身子被气得身子不好,不光人瘦了很多,而且经常咳嗽。
  杜长和接过碗,喝了几口,才缓过来气,轻声道:“你身子重,多加小心一些。卷子,卷子,你给我出来做饭。”
  杜婆子见杜长和面色不好,没好气道:“娟子马上要出嫁了,你让她做什么饭啊。老四家的,你去做。”
  杜长和气急,走到杜鹃的房门面前,道:“什么出嫁,不就是给人做妾嘛,从小缺你吃还是缺你喝啊,给你找了那么好的婆家,你不要,非常的要给做妾。做妾好,是吧,我这把老脸都被你们给丢光了。”

  第六十五章 杜长和的矛盾

  看杜长和癫狂的样子,杜婆子也不敢造次,老头子可不是以前那么听话了,一生气就会打人,她才不会继续顶撞,赶紧说道:“别,别,我去做饭,老头子你千万别生气。现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不嫁过去也不行啊。”
  就是这点,让杜长和更加憋气,这种哑巴亏不吃也得吃,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不过也不能全怪郭家,他女儿眼皮子浅,跟她娘一样,是个没脑子的,就被那点钱和首饰迷花了眼。就凭这样的脑子,还想在郭家大门大户过好日子,真是痴人说梦。
  “你就惯着她吧,等到了郭家,想后悔也晚了。我是乡下人,若是门当户对的人家,闺女受气了,咱们还能去给讨回公道。可那是郭家,县太爷都得给几分薄面,我们根本惹不起,出了这个家门,你过得多好,我也不想沾光,你好自为之吧。”杜长和对着女儿杜鹃的屋子沉声说道,对女儿失望,对四妹那丫头,对大儿子一家更失望。
  从什么时候,他在这个家里的地位越来越低,以至于儿子们对他的话并不听从。
  家里都当他是傻子呢,以为他看不出杜四妹前段时间在杜鹃面前穿金戴金居心不良啊。他没说,是因为他万万没有想到娟子还就眼皮子浅,看上了那些身外之物,自动跳进别人挖的坑。
  杜长和越发失望,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用大点力气,或者大声说话,生气,都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哎,年纪大了,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更何况是一个要出嫁的女儿!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也不指望闺女给他养老。
  杜鹃在屋里清点从杜四妹那里抢来的首饰,对外面老父亲的话,嗤之以鼻,哼,这么好的东西,只有她才配得上用这么好的东西。那个穷酸秀才,卖了家里所有东西都买不起这么好的首饰,哪有郭家富贵,郭家老爷虽然年纪大,但年纪大也有好处,最起码知道怎么疼人。
  至于以后过得怎么样,那都得靠自己,家里的确靠不上,她得好好努力,让郭家老爷喜欢她,等剩下儿子,那就是名副其实得主子,看谁还会轻看她。
  时间很紧,正逢农忙,现在没有功夫准备婚事。老大一家不回来农忙,老二带着儿子在县城里做事,也没时间回来,只有老二媳妇和老四两人下地干活。
  杜长和决定今天夜里好好休息,明日一起下地,也比在家里看着两个不知所谓的人好多了。
  第二天,杜长和便亲自下地,看着不如往年的速度,这让杜长和想起了杨氏娘几个。以前杜长和也觉得杨氏娘几个干不了什么活,其实不然,是他之前太过忽视老三一家了。
  杜长和现在又有点后悔把老三一家分出去了,若是杨氏娘几个在,家里的这些活或许可以快点做完。
  人啊,就是这样。
  改变不了难缠的,就想勉强好说话的。
  就是说的杜长和这种情况,非常矛盾,即心疼三房心疼三房受到的委屈,也痛恨现在的改变。
  正好,忙完了杨家的田,杨家大舅,杨家二舅等人纷纷过来帮杜五郎收割大豆和高粱。才不过一天,就把几亩地全部运回打谷场。
  杨氏家没有打谷场,用的是孙婆子家的,孙婆子家里人口多,早就打好了粮食,剩下一大片场地,正好借来用用。
  杜长和运送高粱和大豆的时候,就看到了杜五郎,再次行礼叹息。大山一家没了大宅,在外家的帮衬下过得越来越好,反倒是他面前的一家人,却不知不觉已经疏离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和睦。
  杜九妹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就被杨氏拉着绣花,她不乐意,拎着温水罐去给舅舅哥哥们送水。
  杜五郎给两个舅舅,舅妈,姥爷倒水,看到爷爷在不远处一个人落寞地坐着,嘴唇干巴巴的,也没人来给送水。
  毕竟是自家的爷爷,杜五郎倒了一碗水,送了过来道:“爷爷,喝口水吧。天气热,你可要注意身体。”
  杜长和五味陈杂,哎,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分出去了呢,若是留在家里,他也不用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看着打谷场了。
  “好,好!”杜长和虽然惋惜,但也知道事不可为,接过水,连声说了几句好。
  杨富贵人老成精,当然看到了杜长和之前的心思,老东西,现在后悔也晚了。整日不长眼,把好东西当成烂石头,把那坏东西当成眼珠子,以后有他后悔的日子。
  杜五郎对杜长和的感情,非常负责,看到杜长和一个老头子落寞,杜五郎难受;可一想想之前若是爷爷能够为他们多说几句,护着他们,他们娘几个的日子或许会过得好一点。
  不过这样也好,分家之后,虽说时不时老宅那里有人来捣乱,但吃得饱,穿得好,不用被无缘无故打骂,日子好着呢。
  有了杨家的帮忙,杜五郎采用了几天的功夫,脱粒,晒干,收了一百六十斤的大豆和三百二十斤的高粱。交了赋税,剩下的粮食面前够家里吃的了。
  杜九妹看着眼前的粮食,虽然不多,但也可以酿几百斤白酒了。一想到可以酿酒,杜九妹激动地整张小脸都红了。
  家里粮食不多,杨氏只把黄豆卖一半,留下一半留着做豆瓣酱。
  杜长和一家地多人少,干得很慢。
  若是之前分家,没有杜四妹陷害七妹做妾的事情,杨氏或许会让杜五郎去帮忙。可现在绝对不会让孩子们过去,那家人的心都是黑的,喂不熟,对他们再好,也换不来他们的一声好。
  杜长和只是心里叹息一声,可杜婆子就不这么客气了,骂骂咧咧的。
  村子里人见多了杜氏骂骂咧咧的样子,并不觉得杨氏做错了,反而觉得杨氏有骨气。若真的让五郎去帮忙,反而会认为杨氏没骨气,被人欺负成那样了,还去帮那家人,真是活该。

  第六十六章 左右为难

  就在众人农忙的时候,杜清尘和周氏虽然不用下地干活,但却食不下咽。出了这档子事情,痛恨,迟疑,愧疚,寝食难安。
  “夫君,还有几天就要回县城了,这退亲的事情,还是趁早办了吧。”周氏劝解道,早点解决,也能早一天解脱。整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也不行啊。
  杜长和,杜婆子是长辈,周氏不能置喙,可心里却早就骂了他们千百遍。杜鹃要退亲,让他们夫妻二人里外不是人。
  当初他们给杜鹃说这门亲事的时候,二叔一家一点力没出,前前后后都是周氏和杜清尘操持。两人定亲了,弟子也没有反对,他们夫妻二人以为没事儿,可没成想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哎,我明天就去卢斌家里,跟他退亲。”杜清尘沉声说道,杜鹃那丫头眼皮子浅,现在退亲,对卢斌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卢斌读书很好,为人做事都很不错,明年很有可能中举,将来若是为官,夫人也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看到好东西都想拿回家,早晚也会出大事儿。
  周氏多了个心眼,道:“夫君,反正公爹过今天在杜鹃出嫁的时候,也会知道事情原委。你明天去退亲,我觉得也应该跟公爹说一声。这是二叔家做的错事,不能完全让你去承担。”
  想到满脸皱纹,驼着背的二叔,杜清尘叹气说道:“哎,二叔都这么年纪了……”
  “二叔年纪大,但还有三个儿子呢,你虽然是提了一句,但又不是媒人。也不是杜鹃的亲哥哥,凭什么事情都揽着身上。你现在不跟公爹说,等他从别处知道这件事情,一定会更加生气。要是气出好歹来,人家只会说是我们做儿子,儿媳妇的没有好好照顾公公,谁会说二叔一家半句啊!”周氏提醒道。既然瞒不了。那就没必要隐瞒,让自己受苦,让别人痛快。要难受大家一起难受!
  就在这时,杜长顺从外面进来,听到只言片语,问道:“什么事情瞒着我啊?”
  柳氏这几天早就看出儿子。儿媳妇不对劲,以为是他们夫妻之间闹矛盾了。也没好意思问。
  杜清尘见父亲问,也觉得娘子说得对,便轻声道:“爹,我给你说。你可千万别生气,二叔家的娟子……”
  “啪!”杜长顺气急败坏,用力拍打桌子。
  柳氏见老头子气成这样。赶紧站起来给老头子拍拍后背顺气,劝解道:“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要为二弟一家操心,一辈子操不完的心。你为别人操心,咋就不多想想我们的?”
  杜长顺顺了几口气,心里的怒火下去很多,尤其是看到老妻满脸担忧的样子,苦笑道:“爹娘走的早,我是大哥,不多费心不行啊。”
  加之他家里只有杜清尘一个孩子,又有手艺,日子过得不错。见兄弟过得不好,心里自然难受,更别说最近半年来,丢人现眼,已经让他非常难受。现在居然为了银子,让女儿做妾,这可真真是他的好二弟啊。
  “爹,二叔是不同意的,只是……只是……”周氏知道,公爹最看中二叔,便想着为二叔说几句好话。
  “只是什么?今天若不是我问了,你们是不准备告诉我这个老家伙吧。”杜长顺气愤道,把对二弟的气撒在儿媳,儿媳妇身上。
  柳氏可不惯杜长顺的脾气,拍了一把老头子,道:“别不知好歹,儿子,儿媳妇不是担心你的身体啊!再说了,又不是我们让娟子去做妾,我们也没有收别人的聘金,你有气,别对我们撒气。”
  周氏见公爹这样,也很生气,毫不保留地回答道:“娟子已经和郭老爷有了首尾,现在不做小妾也不行啊。我们觉得丢脸,可二婶,娟子却觉得很好,穿金戴银啊。二叔,想拦也拦不住。他们倒好,就跟夫君说退婚,那卢秀才那里,我们该怎么说?”
  想到这,周氏更加气愤,当初若不是公爹坚持让夫君帮忙给杜鹃找个婆家,他们也不会多嘴,给杜鹃和卢秀才牵线搭桥。
  柳氏一想,儿媳妇说的是啊,恼怒道:“当初你兄弟放个屁你就当雷听,真当你儿子在县城里无所不能啊。一般人看不上,要找个秀才。清尘豁出去脸面,找了个上进的卢家,现在杜鹃那个死丫头要给人做妾,这一档子事情,还是从儿子口中得知。你二弟回家时间不短了,他怎么没来跟你说啊!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要不就是把烂摊子扔给清尘。”
  杜长顺气儿子,但更气二弟啊。
  “可能是太忙了……”杜长顺声音弱了下来,显然忙并不是理由,是二弟根本就没有这份心。
  “忙,谁家不忙啊。这么丢脸的事情,直接丢给我们,自己不出面,让我们帮他处理,这是什么道理!还不是看你事事让着他,不帮不行。”柳氏越说越气,这辈子就两件事让她特别介怀,一个是肚子不争气,只生了一个孩子;另一件事,就是老头子对二弟一家太过宽厚,她跟着吃了不少气。
  周氏非常同意婆母的话,嫁到杜家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看得太多了。
  杜长顺被柳氏说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即使心里憋气,也不敢发火。否则不说儿子,儿媳妇对他有意见,就连老婆子估计要跟他闹脾气。
  “清尘,你不能一个人去卢家。再说了,定亲的时候,人家给的首饰,布料,酒等东西,都得还给人家。今天我们去找你二叔,然后找去李大娘说说,再一起去卢家。”杜长顺想了半天,才缓缓说道,即使要退亲,那也要正儿八经的退亲,不能藏头露尾。
  杜清尘听到这话,微微松口气。
  “那行,卢斌那孩子不错,即使做不成亲戚,还是我学生,以后我多关照他。”杜清尘叹息说道,多么好的亲事啊。之前听妻子嘀咕,还不如说给大山家的七妹呢。
  杜长顺点点头道:“嗯,这样就好,亲家结不成,但也不能结成仇家。”

  第六十七章 晕倒在路边的卢秀才

  柳氏听了,觉得这样并不妥,道:“清尘啊,我觉得在退亲之前,你还是应该去跟卢斌透个底,否则你们这么多人去,还以为你们想早点办婚事呢,到时候更不好收场。”
  周氏非常赞同婆婆的话,补充道:“是啊,夫君,你最好去跟卢斌那孩子通口气,否则突然这么一下,是谁都接受不了。”
  哪个七尺男儿出了这样的事情,能忍下这口气?
  杜清尘点点头道:“嗯,那好,我明天先去找卢斌,剩下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说吧。”
  “那好,你先去一趟,跟那孩子私下里说清楚。”杜长顺叹息一声,哎,多好的一桩婚事啊,就这样退了,真是可惜。
  若是他有闺女,这样的好事,怎么会给侄女啊!
  家里面忙完了,杨氏带着闺女,儿子回娘家。
  虽然华氏和杨富贵经常来,但这跟回娘家感觉不一样,而且这次听说是二舅母老蚌含珠,有了身孕。这次家里不缺钱,杨氏做了几十个大肉包子,给杨家二舅妈送过去。
  杨家村离杜家村不远,一刻时间就能到。
  “娘,我是不是要有弟弟妹妹了?”杜九妹像个孩子一样欢快道,她不是家里最小的了,就不会每次被大人捏的脸疼,她也可以捏比她小的孩子脸了。
  “是啊,你二舅母过七八个月就能给你们生下一个小弟弟。”杨氏高兴,这二哥家房子刚盖好,还没进去住呢,这二嫂就有了喜讯,真是双喜临门。爹娘一定非常高兴。
  就在这时,不爱说话的杜七妹突然疑惑地看着十几米外的草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娘,先不过去,那草丛里有东西。”杜七妹提醒道,拉住了要往前走的娘亲哥哥弟弟妹妹。这条路来往的人不少,所以一般不会有走兽出没;而且和大白天的。更不可能是脏东西。
  经过杜七妹的提醒。杨氏等人停下脚步。
  杜五郎笑道:“你们现在这里别动,我去看看。”
  “五哥,我跟你去看看。”杜八郎胆子大。根本不怕,而且这条路上来往的人很多,平日里根本没有大型猛兽,或许只是野鸡野兔子呢。若是抓到了,还能开荤呢。
  “慢着!”杨氏叫住杜五郎。从边上的树上折了一个三尺长的树枝,递给杜五郎,不让杜八郎过去。
  杜五郎拿着树枝,逐渐靠近草丛里的物体。用树枝拨开草丛,里面居然是个人。
  “娘,是个人。受伤了,不知道死没死!。”杜五郎惊呼道。衣服上还有血迹呢。
  杨氏让两个女儿站着不动,往前走,跟着杜五郎往前走,去看看这人到底是谁!
  已经被打昏迷的男子被杜五郎从草丛里拉出来,平躺在地上。
  “娘,怎么办?这人我们不认识啊!”杜五郎为难,见死不救,有违道义,可这人受了这么重的伤,万一得罪了人,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也跟着倒霉。
  杨氏走上前,仔细看了一下地上的男子,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但她却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就在娘几个迷惑不解的时候,杜七妹突然捂住嘴巴,双眼圆瞪,像是认出这人是谁了?
  “怎么了,七姐?”杜九妹发现杜七妹的异状,难道七姐认识这个男子?
  “娘,娘,这人是跟小姑姑定亲的那个秀才。”杜七妹看到此人手腕上有个黑色胎记,加上脸也和那人长得像,可以肯定这人就是卢秀才。
  这次不救都不行了,那日听大嫂周氏说这卢秀才和大哥杜清尘的关系不错。即使两家结不成亲事,但也认识的人,不能不管。
  “那……那现在该怎么办?”杜五郎问道,他见过卢斌那人,为人谦和有礼,而且干得一手好农活,是个不错的人。
  杨氏叹息一声道:“七妹,八郎,九妹,你们把包子给你姥姥,姥爷送去。我和你们五哥,把人抬到村子里送到你大爷爷家。”
  杜九妹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去姥爷,姥姥家哪有这样的好戏看,绝对不能错过,反正姥姥家随时可以去,道:“七姐,八哥,你们送去吧,我跟着娘回村。”
  杨氏家人伤得不轻,道:“五郎,你能背的动吗?”
  杜五郎这一年吃饱喝足,身子骨比以前好多了,高了半个头,和成年男子差不多。
  “娘,我试试。”杜五郎也不肯定,加之这个人晕倒了,跟个死人似得,死沉死沉的。
  杜五郎咬牙,勉强可以背的动卢秀才。
  好在天气热,大家都坐在屋里休息,很少有人在外面。加之杜长顺一家院子很大,是在村口。杨氏,杜五郎顺利送卢秀才到杜长顺家里。
  听到有人敲门,周氏带来的小丫鬟绿儿来开门,见是杨氏,杜五郎,杜九妹,赶紧让人进来。
  柳氏听到杨氏的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见五郎背着受伤的人,问道:“这人是谁啊?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
  “大伯母,这人是卢秀才,我今天带着孩子回娘家,才路上的草丛里发现的。我知道卢秀才和大哥关系好,所以就送了过来。”杨氏解释说道,这亲还没退呢,这卢秀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必定又是一番是非。
  这时候杜清尘,周氏从屋里出来,听到杨氏的话,吓了一跳,往地上院子里的竹床上一看,的确是卢斌。
  “绿儿,赶紧去村里请李朗中。”杜清尘赶紧吩咐,原本明日他想去卢家的,没成想卢斌找来了,只是这一身伤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绿儿赶紧去村子里请郎中,杜九妹躲在一边盯着地上的卢斌。
  “这次多谢三弟妹了。”杜清尘感激说道,难得二叔家里还有明白人!
  “举手之劳,就是换成其他人,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啊。”杨氏谦虚道,“虽然孩子小姑姑和这人有亲事,但你们也知道,我在那个家没有地位,这事情我不能插手。”
  躲着大宅的人都来不及,杨氏又怎么会主动去招惹呢,所以把人送到这里是最合适。

  第六十八章 得知真相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柳氏知道杨氏的难处,也不留她,道:“好了,你能把人送来,已经很好了,你有事就回去吧。”
  杨氏带着杜九妹,杜五郎赶紧离开。她的确不想管这档子事儿,对于大宅的那家子,躲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主动招惹呢?
  绿儿很快叫来李朗中,给昏迷不醒的卢斌把脉诊治,但愿只是皮外伤,人没事儿。
  “李大叔,这人没事儿吧?”杜清尘急忙说道,这卢斌是有功名在身,被人打成这样,其中必定大有隐情。
  李郎中说道:“这人只是中了蒙汗药,皮外伤,等到晚上自己就能醒来。我给你们开点金疮药,给他清理好伤口抹上就好。”
  听李郎中说卢斌没事儿,杜清尘才放下心来,要是出了人命,那事情就严重了。
  “多谢李大叔了。”杜清尘付钱,收下了李郎中留下的金疮药。
  等李郎中走后,周氏为难,问道:“夫君,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杜清尘心里也是七上八下,苦着脸道:“哎,别乱猜了,等卢秀才醒来再好好问问吧。”这亲还没退呢,卢斌就被人打了,两者时间是否有联系呢?
  “那也只能这样了。”周氏点头道,“对了,卢斌伤成这样,也不能回去。这孩子一向是个孝子,晚上不回去,他娘亲定会非常着急,我们派牛叔去给他家送个口信,就说在我们这了。”
  杜清尘深以为然,儿子彻夜不归,那秦氏定会非常担心,道:“好。我这就让牛叔过去。”
  这牛叔是杜清尘的管家,五十多岁的老人,无儿无女,逃荒逃难,家人饿死病死了,只有孤苦伶仃一个人,无以为靠。便卖身为奴。有口饭吃。
  平日里杜清尘去哪,都让牛叔赶着马车,所以牛叔知道卢斌的家在哪里。
  牛叔赶着马车。去卢斌家报信。
  到了晚上卢斌终于醒来,迷迷糊糊地看着周围,他之前是在县城的酒楼里吃饭,怎么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哎呦!”卢斌急忙坐起来。可是身上却传来剧痛,忍不住大呼出声。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伤啊?
  杜清尘在外面听到声音,赶紧进来,见卢斌醒了,说道:“你终于醒了。可急死我了。”
  卢斌一看是老师,连忙下来行礼,道:“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对了,这里又是何处啊?”
  他去过老师家。不是这样的。
  杜清尘赶紧扶住卢斌道:“你受伤了,赶紧上去躺好,我也很好奇,你怎么被人灌了蒙汗药,又被人打了一顿,扔在路边。若不是我经过那里,估计还不知道你出事儿。”
  卢斌挠挠头,疑惑道:“蒙汗药?打了一顿?”嘴角有点疼,身上也疼,是真的被人打了。
  “你记不得了?”杜清尘诧异,这卢斌不是这样的马虎的人啊。
  卢斌想了想,道:“我在县城卖字画,中午有人说在郭家酒楼等我,我卖完字画便去等。左等右等没等到人,就叫了一碗面吃了,之后的事情我好像不记得了。”
  杜清尘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显然是有人故意针对卢斌啊。
  郭家酒楼?那不正是大海当差的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