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的杜元儿看向吴淼儿,也想往前凑,看吴淼儿根本就不看杜元儿一眼。吴淼儿虽然天真,但不傻,早就看出来杜元儿刚才想让杜九妹丢脸。
  吴淼儿对这样的人非常不屑,这杜元儿坐在人家广陵王府的座位上,还对人家正儿八经的广陵王府的姑娘发难,可见其心太过苛刻。这样的人对比她地位高的人,或许心存几分畏惧,但更多是嫉妒;对那些不如她的人,根本就不会搭理。
  这样的人,不适合做朋友。
  这些不是母亲教导的,都是大嫂秦琉璃教导的,吴淼儿受益匪浅。
  平南侯夫人派人叫秦琉璃和吴淼儿过去,秦琉璃只好告辞:“我们还要去跟亲戚们告别,以后有空咱们再约!”
  “秦姐姐。淼儿姐姐再见!”杜九妹乖巧说道,今天的事情虽然有波折,但总算过去了。对杜九妹一家人来说,还算完美。
  杨氏跟蒋夫人在一边聊的热乎,这是杨氏在京城难得说得来的朋友。杜八郎,杜五郎和蒋家的两个小子,也很投机。相约以后一起去打猎。
  继王妃于氏。身边也围了一圈。不过今天恭维她的人很少,反而问杨氏的人比较多。继王妃于氏的脸上越来越难看,最后一生气。便决定立即离开,不在这里丢脸了。
  之前来的时候,继王妃于氏摆了杨氏一道,已经在世家勋贵里传开了。以前那些看不惯继王妃于氏的人。纷纷过来酸几句,膈应她。
  大徐氏带着于燕儿走了过来。于燕儿今天准备的一个表演,是弹琴,只是弹琴的里面,有个比她弹得更好的。想出头。但却没有出头,心里憋闷。
  尤其是杜元儿跳舞,更是让于燕儿暗暗心恨。好啊。这个杜元儿一直在她面前藏拙,她还不知道杜元儿会跳舞的。原来是防着她呢!
  杜元儿感受到于燕儿眼神不善,可这又怎样?
  她现在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在于燕儿身后寻求庇护了。再者,于燕儿看不起她,她也没必要去于燕儿面前碍眼。自己不努力,不争气,怪别人优秀,真是可笑地很啊!
  大徐氏看了杜元儿一眼,对着小于氏嗔道:“元儿什么时候学的跳舞,你燕儿表姐一直想学,但没有找到好的老师。你那既然有,怎么不跟外祖母说一声啊?”
  小于氏虽然知道娘亲和父亲祖父一样,外孙子外孙女没有孙子孙女重要,什么好事儿都先紧着于家的子孙。小于氏十分委屈,她也是为了于家做了牺牲好不好?为什么就不对她好一点?
  想到这,小于氏有点生气,不过现在人多,加上女儿表现好,笑道:“母亲,这都是姑母给元儿准备的。再者,燕儿的琴弹得那么好,也不需要学习跳舞了。”
  跳舞可比学琴累,以于燕儿的性子,根本就不会用功学习。再者,把老师让给于燕儿,女儿以后跟谁继续学啊?
  如此好的老师,可不是那么好找的!若不是姑母,她可找不到。
  小于氏是她的女儿,大徐氏可以随意说,可继王妃于氏,她就不能多说了。虽然继王妃于氏没能耐,但在公公婆婆眼里,还是非常重视的,她可不敢有怨言。
  “原来如此,既然跳的这么好,以后不能荒废,继续练习。”大徐氏笑笑,然后又看向杨氏这边,“小九儿的诗作大好,过几是你燕儿姐姐的生辰,请了很多世家小姐,到时候七妹和小九儿一定要过来耍耍,也作几首好诗,让你外曾祖母,外曾祖父也乐呵乐呵!”
  还外曾祖父,外曾祖母?怎么好意思开口啊?一家人都不要脸,尽往脸上贴金。
  杨氏听了,温润一笑:“好文章,哪里是一张口就来的,也就是今日风光好,才有了诗作!”
  杨氏的言下之意,你们家乌七八糟的,心思狠毒,一肚子腌臜坏水,谁有心思在你们于家作诗啊!
  大徐氏一愣,掩嘴一笑,道:“呵呵,说的也是。小九儿这么大点年纪,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诗词?想必是别人帮忙的吧?”
  杨氏不乐意,先不说这是小九儿作的,就算不是,这个时候也不能承认啊,微微沉下来道:“于夫人说笑了,我们小九儿聪慧,这诗当然是我们小九儿作的。若是外面有人传这样的闲话,到时王爷想必会找你们家大老爷说道说道!”
  广陵王说了,遇到外面挑衅的,直接反击回去。除了面对皇家人,要谨慎忍让,其他人都不足为虑。既然家里靠山都这么说了,她一个妇道人家还怕什么!
  杨氏的话,顿时让大徐氏变了脸色,嗔怒道:“你这小辈,说话也太刻薄了吧!我们也是一片好意。”
  可能是大徐氏的声音有点尖细,周围人听到了,纷纷往这边看过来。
  杨氏见状,行了一礼,道:“多谢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王爷和世子说了,不管有什么事情,我们广陵王府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你多费心了!我们两家可是亲戚,别人还不没说什么呢!您倒好,一张嘴就说我们小九儿的诗作是抄袭别人的。既然那么容易就可以抄袭到这么好的好的诗作,您也可以让你家孙女抄袭一首啊!”
  
  第五百三十六章 颜面全无

  说完便带着杜七妹,杜九妹,静怡公主走了。
  刚才于燕儿也作了一手咏荷花的诗作,但跟杜九妹的诗作相比,直接虐成了渣渣。才艺被杜元儿比下去了,是自己人,大徐氏不好发火。现在诗作又被杜九儿比下去了,这才是大徐氏心不顺,想要说酸话出出气。
  为了不给人留下口实,临走之前,杜七妹,杜九妹,杜五郎都给大徐氏行了礼。至于杜八郎,斜斜地瞟了一眼大徐氏,不屑地撇撇嘴,大摇大摆走了。哼,他是风家人,看不上于家人!
  周围的人看到如此场面,纷纷烟嘴而笑,或者转头离开,看了一场笑话。自家孩子比不过人家,就来找场子,也不看看人家是谁?
  现在被一个小辈当面撅了面子,这下脸上好看了吧?
  大徐氏受了气,又不能追上去跟杨氏对骂,瞪了小于氏,杜元儿,一眼道:“你们翅膀长硬了,不需要于家了,是吧?”
  小于氏面上惶恐道:“母亲,是她们对你无礼,我和孩子们可是从来不敢这样的。再者,我可是您亲闺女,你就这样对亲闺女的吗?”
  于燕儿不想继续看这样的闹剧,被人盯着全身不舒服,道:“祖母,咱们走!元儿表妹现在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咱们可巴结不上了!”
  今天于燕儿过来,也是冲着二皇子,可是二皇子根本就没有看她,反倒是在杜元儿表演的时候,露出感兴趣的眼神。若是杜元儿成了二皇子府里的侧妃,将来成为一宫之主的妃子,那她以后都要对这个跟屁虫伏低做小。
  不行。她回去一定要缠着家人帮她,让她成为侧妃,不能让杜元儿抢了先。
  毕竟杜元儿成为侧妃,那也是杜家的了,和于家关系不是很大;但她于燕儿是于家的嫡孙女,身份长相都比杜元儿好,成为二皇子侧妃。将来成为妃子。对于家最有帮助。
  看到于燕儿眼神里阴测测的怨恨和防备,杜元儿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或许今天跟于燕儿对上,大错特错。如果于燕儿从中阻拦。或许她成为侧妃这件事请,就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
  “外祖母,母亲刚才言语失当,还请您别见怪。您也知道的。我们母女在广陵王府的日子不好过,经常被那家人欺负。我爹又是不顶事的。一切都是娘亲操持。娘亲是您的亲女儿,我们母女自然是亲着你的,千万不要因为那一家无关紧要的人,气着自己了。”杜元儿小声劝解。说着说着还红了眼睛,娇弱可人。
  大徐氏也知道刚才迁怒小于氏了,加上孙女于燕儿生气。所以才会如此,想到女儿这些年也不容易道:“好了。我能不知道你们的难处!别在这里哭了,我那里得了几件好东西,待会回去就让人给你送来。”
  小于氏笑笑,感激道:“多谢母亲!”
  玉燕儿见祖母这么快就被笼络住了,跺着脚,转身就走。
  大徐氏很是生气,这个孙女太过骄纵了,以前是太放纵这丫头了,这样的场面,她疯跑出去,落在别人眼里,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了呢?
  “好,时辰不早了,也该回府了。”大徐氏寒暄几声,带着丫鬟婆子离开了。
  小于氏见母亲走了,不由得心里冷笑,她为家族做了这么大的牺牲,到后来没有人会记得,就连最疼爱她的母亲,现在也逐渐改变了心意。可能是她们母子三人太让于家人失望,觉得她们没用了吧。
  “元儿,你可要好好的,这次是你的机会。”小于氏郑重道,还想跟儿子说话,发现儿子不见踪影,小于氏还以为儿子看上哪位世家小姐,去献殷勤了。
  杜元儿点头道:“母亲,我会继续努力练习舞蹈的,以后这是我争宠的手段。”
  自从练舞之后,杜元儿发现自己的身体轻快很多,胸前紧绷绷的,腰比以前更细,臀儿比以前更加浑圆挺翘。一直坚持下去,保持玲珑有致的身材和舞姿,就会一直有宠爱。
  母女二人相扶出去,到了门外,继王妃于氏已经走了,她们母女上了一辆普通的马车。
  杜元儿从窗口看到别人的豪华马车,心里更加迫切希望往上爬,成为人上人,坐最豪华的车子,吃最美味的东西,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富贵!
  于燕儿坐在马车上,两眼微红,道:“祖母,我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让元儿进二皇子府吗?”
  大徐氏很是为难,一边是孙女,一边是外孙女,她都心疼,虽然偏向孙女,但也不得不承认,杜元儿比孙女优秀。进了二皇子府,杜元儿比孙女更加适应那里的生活。
  “燕儿啊,你今天也看到了,二皇子明显对你元儿表妹青眼相看。”大徐氏解释,“若是她进二皇子府,很快就可以笼络住二皇子!”
  于燕儿眼睛更红了,哽咽道:“那我怎么办?以后杜元儿成了王妃,我还要给她行礼,看她眼色行事!”
  大徐氏虽然也知道心高气傲的孙女受不了这些,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除非你做皇后,皇太后。
  “燕儿,人啊,有时候不得不信命!”大徐氏感慨说道,“这件事请,咱们回去,让你祖父,曾祖父做主,他们会做决定。你不要乱想,你也该说亲了,以后不能经常出府,老老实实在家里。你要记住,你是于家的嫡长孙女,在家族里备受宠爱,我们这些疼爱你的长辈,一定会让你以后过得和和美美的。”
  大徐氏知道劝不动于燕儿,但又担心从小疼到大的孙女一根筋走到底,不碰南墙不回头,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于燕儿没有从大徐氏这里得到满意的答复,便以为大徐氏敷衍她,想着回家以后跟娘亲商量,达成自己的目标。
  今年的桃花会,很是盛大,每个人都见到了平日里素未蒙面的人。男子想了解闺阁女子,也大多从荷花会和梅花会;同样,女子了解外面的青年才俊,大多从家里得父兄那里得知,若是见面,那只能是在荷花会,梅花会上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都是诗词惹的祸

  荷花会上结束之后,一些比较关注杜九妹的人,纷纷改变了看法,这算是杜九妹在荷花会上的最大收获。同时杜九妹的那首诗,更是在士子们流传。越读越有韵味,觉得只有犹如莲花一样的纯洁女子才可以写出这么至情至性的诗词。之前的那些流言,定然全部都是假的。
  听到下面人的汇报,杜九妹整日乐呵呵,要知道一首诗可以有这么大的转变,她都有点想抄袭一本诗集的想法了。只是呢,这仅仅是想想而已!
  “小九儿,这下你不用担心了,时间一长,那些流言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小。”当着杨氏的面,杜七妹笑道,让娘亲也高兴一下。
  杨氏和杜七妹都是大晋朝本土女子,对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她们做不到杜九妹的无动于衷,经常因为杜九妹的名声受损,一夜睡不着觉!
  杨氏是家里最高兴的,嗔道:“哎呀,要是知道作诗就能改变状况,我早就让小九儿作诗了。小九儿,以后家里什么事情不让你忙活了,你就好好作诗。不会的,问你爷爷和舅姥爷。”
  “咳咳!”正在喝茶的杜九妹被呛了一下,苦着脸,“娘亲,作诗哪有这么容易!那首诗也是我想了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的。”
  杨氏混不在意,摆摆手道:“就因为难,所以才金贵。我虽然不会作诗,但我也能听懂一些。从今天开始,一天上交一首诗,以后娘亲出钱给你弄个弄个诗集!让我家小九儿才名远播。”
  杜九妹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她是会一些前世古人的一些名作,可也经不起一天一首啊。估计一个月都不到,就能把她肚子里的存货掏空。再者,杜九妹拷贝这些诗词心有顾忌,担心和这个界面的诗词重复。
  之前连夫子的《春江花月夜》,就和前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模一样。
  杜九妹背不出全部,但却记得其中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天哪。除了作者不是一个人,其他全部一模一样。
  如此一来,每次杜九妹拷贝之前都会旁敲侧击舅姥爷。有没有见到过。就连这次荷花会的诗句,事先杜九妹跟风清扬和美人爷爷确认过!确认没有,这才作为她偶尔逆袭的存货。
  “娘,作诗可不是买东西。花点钱就能买来,不可强求。”杜七妹赶紧帮着妹妹讲话。一天一首诗,小九儿估计能把头上的头发急得拔光了!这不是鼓励,会把小九儿逼疯的。
  杜九妹见七姐帮她说话,鼓起勇气道:“是啊。娘亲,你可不能这么逼我,反正我做出来。”
  杨氏见两个女儿如此急切。觉得自己貌似太过急切了,斟酌一下。想了想,道:“一天一首是有点多,要作好诗,需要时间,娘亲理解。既然如此,那就十天一首诗吧。”
  “什么?”杜九妹站起来,“娘亲,还要作诗啊?”
  杜九妹生气,杨氏也生气了,怒道:“要作,当然要作,谁来说情都没用。要是十天一首诗不愿意,那就一天一首,你自己选择!这件事请,我会盯着的,你若是敢躲懒,哼哼,你爹疼你舍不得打你,我可舍得!”
  “娘亲啊,小九儿可是你亲生的,你不能如此对我。”杜九妹哀嚎,怎么可以这样啊!早知道作诗可以带来这么重的家庭作业,她绝对不会在荷花会背诗句,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不作诗,顶多不被人惊艳,又不会少她杜九妹一根毛;可作了这诗,让娘亲尝到了甜头,十天一首诗,要命啊!
  作诗,杜九妹真的不会,难道娘亲这是要她做一个只会抄袭厚颜无耻的人吗?
  杜七妹吓了一跳,还没见娘亲如此认真,生气过,赶紧拽着梗着脖子要理论的杜九妹,道:“小九儿,娘亲已经让步了,你也让步吧!否则一天一首,更累人!”
  杜九妹见杨氏本着脸,没有半点松口,道:“十天太短了,我是能作诗,但做出来的诗句不好,你不能怪我啊!”
  “哼哼!”杨氏瞪了姐妹两个一眼,“写了诗句,我就让你们大嫂带你们出去游玩,写不好,你们两个哪都别去,就在家里。”
  杜七妹愣住了,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娘亲,不是让小九儿写诗吗?怎么我也要写啊?”
  杨氏见杜七妹如此问,得意一笑道:“别以为娘亲没读过书,就不知道有红袖添香这一说。那李瑞是读书人,你若不会背诗,作诗,年轻时还好,到了年老了,就没有共同语言了,感情就会淡了。”
  这是杨氏的经验之谈,她本是农家女,不认识几个字,可嫁过来之后,为了和杜大山有话说,经常让杜大山教她写字,背诗,感情特别好。现在回想起来,都甜蜜蜜的。就算现在,虽然老夫老妻了,但偶尔还背乐几句诗词,增加情趣。
  杜七妹挠挠头,娘亲说的好有道理啊,可是她比小九儿还不开窍,怎么写诗啊!
  想到杜七妹没有小九儿聪慧机灵,杨氏改口道:“你不是写诗也可以,但十天必须背诵二十首诗。要么就作一首诗,你自己看着办吧。”
  杜七妹苦着脸,看看杨氏,苦着脸道:“十天背诵十首诗句行不行啊?”
  “不行,不行,谁都不准偷懒。”杨氏郑重说道,“你们若是偷懒,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你们的……”
  杨氏像是受了很大刺激一样,非常激动,谁反驳她,都会被她无情的镇压!
  杜七妹见状,拉拉杜九妹道:“小九儿,娘亲也是为我们好,你就答应了吧!不管如何,还有我陪着你呢!”作诗不行,那就背诵二十首是吧!十天时间,应该可以背得下来。
  事情已定,无法改变,只得接受,杜九妹撅着嘴巴道:“好吧,不就是一首诗嘛,我自己作不就行了!”
  杨氏见两个女儿答应了,点头道:“都是我的乖女儿,你们若是听话,你们以后想要什么,想去什么地方,只要跟娘亲说一声,娘亲都会同意。”

  第五百三十八章 繁重的家庭作业

  杜大山广陵王没有去,杜五郎和杜八郎跟他们叙述了今日在杜九妹今日在荷花会上的表现。广陵王讶然,这首诗的确是佳作,他不明白,小九儿能作出这么好的诗词?
  杜大山心知肚明,这首诗太有名了,他也记得,这小九儿今天又抄袭别人的诗词了。不过当时情况的确不适合一般的诗句,抄就抄吧,反正除了他知道,也没人知道。
  “呵呵,小九儿真人不露相啊!”广陵王笑笑,“以后经常让她作诗,我们多多评鉴,说不定咱们王府里还能出一个女诗人呢!”
  广陵王对孩子们一向采取鼓励政策,只要愿意,只想想学,他就给提供一切条件。
  杜大山面上尴尬,讪讪道:“呵呵,作诗这东西也要看灵感的,没有想法和灵感,怎么作也做不出来。”
  别人不知道杜九妹几斤几两,杜大山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让她经常作诗,就等于让她京朝抄袭前世的诗作。他了解女儿,女儿不是那种厚脸皮的人。
  杜五郎知道小九儿除了对酿酒比较勤快之外,其他事情都有点懒散,若是整日让小九儿作诗,估计能把那丫头脸上肉肉瘦没了。作为好哥哥,杜五郎当然要为妹妹挡着,道:“好诗句不容易作,等小九儿想作了,自然就作出来了。我们要是兴师动众的,小九儿一紧张,做不出来,也有可能。”
  杜大山附和:“是啊,父亲,别为难小九儿。那丫头古灵精怪的,跟别人不一样。若是她喜欢,我们不催。她也会作,不喜欢的话,我们硬是逼着,她也不会作诗的。不会作诗又不是错,咱们总不能因为她做不出来诗句,就打她,不给饭吃吧?”
  “自然不会。”广陵王笑笑。“小九儿是我孙女。我也心疼的。这件事请就算了,不过以后小九儿要是做出好诗,一定要给我看看。”
  广陵王也知道自己的孙女。是个懒东西,还是听从众人建议,不逼着小九儿。
  只是一边的风清扬对这一家宠妹妹,宠女儿。重孙女的三个男人很是无语,不上进的一家人!
  “一定。只要她作诗,立即拿来给您看看。”杜大山保证说道,总算给小九儿推掉了重重的家庭作业。
  这边搞定了,等到杜大山回到杨氏那里。杨氏正在笑吟吟吟诵今日杜九妹作的诗句呢。
  杜大山笑笑,问道:“你也喜欢诗词?”
  “谈不上喜欢,但是我女儿作的。我都喜欢。”杨氏笑眯眯的,放下手中写着诗句的那张纸。转头过来,“夫君,你是不知道,今日咱们小九儿,就因为这首诗,就让大家改观了,所以我已经给小七布置,十天要么背诵二十首诗,要么自己写一首。至于小九儿,我要求她十天写一首。”
  杜大山挠挠头,这正是挡住了父亲那一头,媳妇这一头没挡住啊,这杨氏已经给小九儿,小七布置了作业。哎,小九儿,别怪老爸啊,你老爸已经尽力了。
  不过杜大山很是好奇小九儿那么懒散的一个人能同意,疑问道:“小九儿,小七没反抗?就这么容易答应了?”
  “一开始不答应,还跟我讨价还价,不过被我拒绝了!”杨氏坚决道,“不听话,我就惩罚她们。”
  “啊?”杜大山更好奇了,柔弱的妻子,还会惩罚人,“闺女大了,可不能打啊!再说了,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不能不给饭吃!”
  “我才不会用这样粗暴的方法呢!”杨氏反驳道,“不打不骂,吃好喝好,但我就不让她们出府!平日里,她们经常出去逛街,听书,下馆子,逍遥自在。不达到我的要求,哼,就别想出去!”
  杜大山竖起大拇指,称赞说道:“还是娘子棋高一着啊!”
  “夫君谬赞了,我这也是为了孩子们好。”杨氏笑道,“李瑞是年轻人……”
  杨氏把让女儿念诗的理由说了一边,表明她不是个狠心的娘亲,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杜大山听了,一把抱住杨氏,笑道:“娘子说的是,夫妻若没有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疏离。现在孩子们或许不理解,等她们长大了,就了解你的苦心了。”
  “是啊,她们两个孩子懂事,自然明白我的苦心。”杨氏笑道,服侍杜大山更衣,夫妻二人又聊了一些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从这天起,杜元儿更加用心练习跳舞,而这边的杜七妹前两日憋着想写首诗,奈何实在写不出,便开始每天背诵诗。
  至于杜九妹,哼哼,不就是写诗吗?来首简单的,是杜九妹前世小学一年级学的一手诗句,这个时代也没有。
  十日过后,杨氏正襟危坐,等着杜七妹,杜九妹过来交作业!
  静怡公主,杜五郎等人听说今天是杜七妹,杜九妹交作业,纷纷过来旁听。结果到最后,风清扬和广陵王也知道了,直接让人去广陵王那里交作业。
  如此一来,大家又一起呼呼啦啦直接去了广陵王的书房遍会客的厢房。
  杜七妹是姐姐,所以先交作业,上前道:“娘亲,我不会作诗,我背诵了二十首。这是二十首诗句,你看是我一首一首地背诵,还是您抽查呢?”
  杨氏为了郑重,直接道:“全部背诵了吧?”
  杜七妹之前做好准备,听到娘亲的话,便从第一首开始背诵,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就背完了所有的诗句,非常熟练。
  “都知道诗句的意思吗?”杨氏问道。
  “知道!”
  “那好吧,这次完成地不错。这是明日去听书的门票,还有珍宝阁的一套首饰收据,已经给了钱,明日听完书,直接取回来便是。”杨氏笑眯眯说道,女儿听话,她也很好说话。
  杜七妹很高兴,没想到背诵诗句,还真有这么多奖励,连忙感谢道:“谢谢娘亲!”
  “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杨氏笑道,看向一边表现淡定的小九儿,“小九儿,你做的诗句呢?”

  第539章 打油诗

  杜九妹不慌不忙,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大厅中间,道:“我做的这首诗,不长,是五言诗,名字叫《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杜九妹的话音刚落,杜大山的笑声瞬间爆发过来,道:“哈哈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小九儿……你……”
  杜大山笑得眼泪都留下来了,这可是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学的诗句,就知道这丫头懒惰,不会写诗,只能继续抄袭别人的。只是乖女儿啊,你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要抄袭,你也抄袭有点技术含量的啊!弄个小学生的诗句,这算是什么事儿啊!
  杜九妹被父亲笑得囧囧,哀怨地看着父亲,不就是背诵了一首前世谁都会的小学诗句吗?至于笑得前仰后合,太不给面子了!
  杨氏也听懂了这首诗,不过却觉得这首诗太简单了,没有那天在荷花会上做得好,沉着脸道:“这就是你做的诗?我听着怎么跟小孩写的一样?”
  这个小九儿,一定是在糊弄她!
  杜九妹点点头,娘啊,你可说对了,这首诗就是小孩写的。可你闺女连个小孩都不如,就是写不出来。
  “我本来就不大,写不出好诗!”杜九妹梗着脖子,反正交差了。每次都抄袭神作,一会她还怎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得上峰了!
  “哼!”杨氏道,“这首诗不好,这星期的奖励没有了。下次不作一首好的,还没有奖励。”
  杜九妹急了,娘亲的惩罚太严苛了。不能出去逛,不能玩,闭门做事,太不人道了,等不及道:“娘亲啊,这首诗虽然简单,可正因为这样。才通俗易通啊。您别急。女儿好好给您解释一遍。您看啊,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由此可见。这可是一首好得不能再好的《咏鹅》佳作!娘亲,您可要仔细品味了。不能因为诗句简单,就说它不好啊!”
  “哈哈哈!”这次不光是杜大山笑了,除了杨氏。其他人也跟着哈哈大笑。
  “真有这么好?”杨氏不确定了,看向夫君杜大山,毕竟自己只认得几个字。背诵几首诗句,鉴赏能力不是很高。
  杜大山点点头道:“咱们的小九儿这首诗是很好。不信,你问父亲和舅舅!”
  杨氏看向两人,寻求解答。
  广陵王笑笑,道:“难得的佳作,可以用作启蒙诗,小九儿厉害。”
  “哎呀呀,小九儿可不得了,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风清扬惊叹道,摸摸稀疏花白的胡须,“这首诗很简单,但很有灵气,解释地很全面,可见小九儿是用功了。”
  “看到了吧,娘亲,我的诗句很好。”杜九妹道,要求娘亲给予和七姐同等对待。
  杨氏拿出一张听书票,还有一个珍宝阁的首饰收据,道:“明天跟你七姐一起去吧,下次再接再厉,还有奖励!”
  杜五郎见状,见猎起意,笑道:“娘亲,您可不能偏心啊,光给七妹,小九儿奖励,我,静怡和八郎作诗,有没有奖励啊?”
  孩子们爱学习很好啊,杨氏支持,道:“好,你们谁作诗,都有奖励!”
  杜轩这个小屁孩正在玩积木,听到娘亲的话,插嘴道:“我也要作诗,我也要奖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杜轩在一边玩闹的时候,就把杜九妹刚才背诵的那首《咏鹅》记住了。
  杜轩今年快三岁了,还没有启蒙,只有平日里杜九妹教简单的字,上中下,人口手。知道他聪慧,但也没有想到杜轩居然可以听一遍就能记住的程度。
  杜轩这一插嘴,让广陵王和风清扬相视一看,眼里浮现出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