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酒娘子-七星草-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玄德一怔,面色微僵,道:“不是在家里,是……是在春风楼!”
“春风楼?”太子讶然,若是平时,以太子的秉性。一定会调笑几句,只是今天窦玄德来诉苦的,太子就不能这样了,忍住笑。自家儿子不争气,碍着别人什么事儿啊!他这个太子怎么给窦慧荣做主啊!
平阳侯陈斌怒道:“让你儿子在家里避避风头,外面那么多留言,就算广陵王不出手。也有很多人混乱摸鱼。现在出事儿,你让我们给你做主,但现在在春风楼鱼龙混杂的地方。去哪找动手的人啊!你可是文定公啊,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
窦玄德一听平阳侯这话,就猜到这平阳侯不同意给他做主。心里更加恼怒道:“这事情一定是广陵王做的,那些人武功高强。各个身手不凡。不是广陵王派来的,还有谁派来的。在京城这种地方,除了广陵王,谁还敢刀兵相向!”
太子见窦玄德一个劲儿地说是广陵王所为。他还想拉拢广陵王呢,这要是起了内讧,以后可不好收拢了。在事情没有查明之前。他绝对不会有所行动的。
“文定公,你说是广陵王所为。有证据吗?”太子问道,这件事请就算是广陵王做的,他都得给糊弄过去。
文定公窦玄德迟疑之后,摇摇头道:“没有,可是最近那些流言都是说我家慧荣和杜九的,那广陵王看不上我们家,可以直接说,干嘛要动手伤人呢!可怜我那儿子生死未卜……”
“当初母后想给你们两家牵线,但父皇却说广陵王已经跟父皇求了恩典,杜九的婚事由广陵王自己做主,故而母后就再也没有提这件事情。至于那些流言,根本就不是我们传出去的。你想想,那些流言既然不是我们传出去的,还能在外面传得那么厉害,一定是有人推波助澜,挑起我们和广陵王之间的矛盾!”太子耐心给文定公解释,现在情况非常危急,他要尽可能稳定身边的人,才能找出奸细,否则以后做什么,都会在被人的监控之下,功亏一篑。
“太子所言甚是,咱们现在被人挡枪使了。若是咱们不弄明白,稀里糊涂地就去找广陵王麻烦,跟广陵王对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达到了目的。慧荣那孩子出事,我们这些长辈也心疼,可小不忍则乱大谋,等事情查清楚了,太子定会给慧荣一个交代的。”平阳侯也跟着说道,希望可以安抚文定公窦玄德,别跟个无头苍蝇一样,跳进别人挖好的坑里。
要不然窦玄德这个倔老头,估计明日就会一封奏折上去,那事情就要闹大了。
文定公一听,事情的确很蹊跷,觉得十分有理,若是其他人,他自己就可以上门理论,可广陵王那里,他不敢啊,这才来太子这里寻求帮助的。现在听到太子和平阳侯如此说,也知道情况并不像他之前所想,点头道:“老臣也不是不分轻重之人,有太子和平阳侯的话,老臣就放心了。以静制动,是现在最好的法子。”
“文定公说的是,孤这就派最好的太医去你府上,一定会把慧荣治好的。”太子安慰说道,总算这个老小子没有气疯了,还有点理智。
文定公对太子的安排连连感谢,哎,说到底,也是他家二小子不争气,被人钻了空子。虽然这个事实,他不想承认,但也得认!
平阳侯送文定公回府,顺便去看看窦慧荣,那个臭小子真惨,被人揍得连亲娘都不认识了。
就在广陵王,晋武帝都派出很多人调查之后,皇后太子平阳侯等人也加紧审问经手信件的人,拔出萝卜带出泥,居然审问出事情的真相。
陈嬷嬷向皇后汇报的时候,正在礼佛的陈皇后猛地睁开眼睛,手中的一百零八颗檀木佛珠应声掉落在地上,咬牙切齿说道:“姓徐的贱人……”
所有怒气全部倾注在这一生怒骂中,这个女人心事越来越大,现在都想取而代之了。
陈嬷嬷见皇后如此气愤,安慰说道:“皇后,皇后,消消气……”
“徐贱人,徐贱人……”皇后愤怒不减,一连骂了十几声。
这边皇后得到了消息,晋武帝,广陵王也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徐妃,出自徐家的妃子,二皇子的生母,进入众人的视线。
晋武帝更是惊讶地半天说不出话,在他的心里,徐妃美艳动人,温柔小意,从不在他面前争风吃醋,也从来不为娘家和儿子女儿谋算好处,所以晋武帝一直认为徐妃是个不争不抢之人,故而一直对徐家十分信任,委以重任。
第五百章 严惩,降位份
可现在证据确凿,那徐妃的的确确制造了这样的一场流言,差点让太子和广陵王打起来,京城的老勋贵窦家成了彻底的炮灰。
晋武帝知道广陵王的手段,只要是杜啸想知道的事情,没有查不到的。他能查到,皇后能查到,那广陵王早晚也能查到,为了给广陵王一个交代,晋武帝直接下了一道圣旨,怒斥徐妃冲撞圣颜,降为徐嫔。
原本皇后之下,位份最高的就是四妃。徐妃是四妃之首,备受皇帝宠爱,加上有子有女,娘家势力庞大,地位非常稳固。
当徐妃接到圣旨,把她降为徐嫔,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倒在地。徐妃晕倒也于事无补,晋武帝并不会因为徐妃晕倒就收回圣旨的。
这道圣旨传开,整个后宫哗然!纷纷猜测背诵宠爱的徐妃,怎么会触怒龙眼?
这件事请已经被晋武帝,除了太后,皇后等几个知情人之后,其他人都不明真相。不过这并不形象后宫嫔妃的兴奋之情,没了徐妃,她们就可以多一点宠爱。要是能够怀上龙种,那就一飞冲天了。
原本高高在上的徐妃现在成了徐嫔,皇后很是高兴,多吃了一碗饭,另外三个妃子长期受到徐妃的排挤和压榨,也是欣喜异常。以后徐妃,不,现在应该是徐嫔,见到她们可要给她们行礼了。
这样的美事儿,想想都觉得舒心。
等到徐妃醒来,一把抓住身边胡嬷嬷干枯的手,急切道:“嬷嬷,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到陛下大怒。把我降为徐嫔了。”
在心高气傲的徐妃心里,这是梦,不是真实的,现在还不相信。
胡嬷嬷见徐妃如此,心里非常心疼,不管如何,这徐妃都是自己奶大的。和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否则也不会离开家人,跟着徐妃进宫了。
“娘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皇上只是一时气愤,等过段时间,皇上一定会升了娘娘的位份。”胡嬷嬷安慰说道,尽管娘娘不肯接受这件事情。但这是事实,不面对。它也是事实,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她们的心态。
徐妃猛地坐起来,不敢置信道:“嬷嬷。你快告诉我,这是做梦,这是做梦。我还没醒,还没醒……”
胡嬷嬷见状。若是在不采取措施,娘娘要魔怔了,大声喝道:“娘娘,现在不是做梦,皇上降了您的位份。现在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二皇子,公主,还有娘家徐家呢!有了这些,早晚可以翻身。可你若是不接受事实魔怔了,等到咱们的是有落秋宫那样的冷宫了。”
皇帝身边绝对不会留有魔怔的妃子,娘娘现在的状况,若是再不清醒,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能帮衬徐家和二皇子,反而会拖累徐家和二皇子。
徐妃听到胡嬷嬷的话,呆愣愣的,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这……这不是梦,我不要去落秋宫,那不是人住的地方。”徐妃曾经斗败了很多妃嫔,把她们送入落秋宫,那里没有任何生机,只有一群疯疯癫癫的女人。
正好下面的大宫女端来安神汤,胡嬷嬷服侍徐妃喝了下去,让她好好睡一觉,补充体力,等醒来之后,就可以平静下来了。
喝了安神汤之后,徐妃睡了过去。等到呼吸平稳之后,胡嬷嬷便让人赶紧送信到徐府,让徐老爷子拿主意。
徐阁老看到送来的信,气得心肝疼,弄了半天,那些流言是徐妃传出来的。
虽然他们家和广陵王府之间,不可能联盟,但只要不打破两家的平衡,广陵王也不会把矛头指向徐家,只会盯着于家。可现在倒好,徐妃这一手,原本想着一石二鸟,想让太子这边和广陵王斗起来。可也不想想,后宫和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但更不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
徐妃作为家族里培养出来的嫡女,学了各种本领,为何会犯下这样的错误?现在不光没有挑起两方的矛盾,反而把自己赔了进去,降了位份。
要不是有二皇子和徐家在,这徐妃就不是降位份了,而是直接被打入冷宫。
这些话一言半语说不清楚,徐阁老只得仔细跟妻子说,让她明日进宫,好好安抚徐妃,让她不要急,安安分分的,等风头过了,在给她谋划升位份的事情。
谁知翌日一早,徐老夫人递牌子想要进宫,直接被拒绝了,说徐妃身体不适,等身体养好了,再让徐老夫人进宫探望。
徐老夫人一张脸憋得紫红,气得挪不动步,还是在丫鬟婆子的搀扶之下上了马车才慢慢恢复。
回府之后,徐老夫人直接躺在了床上,哼哼唧唧,一面觉得几天丢了面子,另一方面觉得徐嫔在宫里处境艰难,心里焦急。
徐老夫人只有生气的份儿,拿不定主意,让人给徐阁老送信,得到消息的徐阁老,没有立即回府,而是直接去了皇子府,商量对策。
二皇子萧楠,今年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年。因为母妃被降了位份,他今天召集了幕僚商量该怎么办?
听说外公亲自来了,二皇子赶紧带人出来迎接。徐阁老的到来,让大家找到了主心骨。
“外公,母妃因为流言的事情,被降了位份,现在该怎么办?”二皇子萧楠问道,有个妃位的母亲和一个嫔位的母妃,是绝对不一样的。
徐阁老沉吟一声,抬头道:“这次是你母妃行事仓促,事情败落,你母妃已经受到了惩罚,相当于给了广陵王一个交代。陛下和广陵王心照不宣,咱们什么都不要做!以静制动!”
二皇子着急,问道:“母妃心高气傲,现在被降了位份,气晕过去了,昨天我去见母妃,还被人拦了下来。”
“没事,陛下不会对你母妃痛下杀手的,毕竟你母妃有你和九皇子,以及徐家做靠山。这次的事情的确是你母妃行事不妥,受到惩罚也是应当。”徐阁老在路上已经想明白了事情始末,自然对皇帝的脾气也摸透了,若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上没有处罚,那他更会惶惶不安。
第五百零一章 最后得益者
听了外祖父的话,二皇子略有不解,有个位份高的娘亲总比位份低好啊。
“外祖父,这是何意?”二皇子问道,想听外祖父仔细讲解。
“若是陛下不对你母妃有所处罚,那才大事不妙了。你想想,陛下能查出来的,皇后那边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再者,皇后和平阳侯都能查到事情的真相,难道广陵王就查不到吗?与其让广陵王动手,后果难以预见,还不如陛下亲自动手。一方面保全徐妃,另一方面是不让广陵王对上你。”
二皇子以及幕僚听了,纷纷附和,的确是这样。广陵王一出手,谁都不知道会怎么样!他们害怕,陛下想必也十分担心,所以必须要处罚徐妃,以此来平息京城的风云涌动。
“正如外公您所说的,咱们宜静不宜动。现在父皇处罚了母妃,太子那边不敢妄动,咱们不敢妄动,广陵王自然也不敢大动干戈!”二皇子仔细琢磨一番,算是明白了这些事情背后的真相,京城的各方势力再一次处于某种平衡,大家都不敢动,正中父皇的下怀!
在整个事情中,皇后被申斥,被冤枉,太子一党不敢妄动,广陵王的孙女闺女丢了清誉,母妃位份被降,他也不敢妄动。如此算来,最大得利者居然是父皇!
二皇子想到这,浑身都是冷汗。原本以为父皇上了年纪,老眼昏花,正是他们扩展势力的时候,等到父皇身体不行了,立即顶替太子登上那个宝座。
可现在看来,他和太子大哥。都只是父皇手里的棋子。至于广陵王这颗棋子,或许只有父皇可以下得起,其他人根本就不能撼动。母妃现在的下场,就是最好的明证。
再受宠的妃子,在威胁到朝堂稳定的时候,都会成为牺牲品。好在事情不是坏到不可挽回,只是又得浪费一些功夫部署了。
经过这件事请之后。太子。二皇子,以及宫里的皇后,徐嫔都安分下来。
等到静怡在进宫的时候。皇太后拉着静怡公主的手道:“静怡啊,你是皇家公主,心里要向着皇家的同时,也要顾着婆家。是非曲直,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静怡公主点头道:“皇祖母,孙女知道。现在事情落寞了,祖父,父亲都去庄子上看望婆婆和舅姥爷。弟弟妹妹了。”
“呀?”皇太后讶然,“你和五郎怎么不跟着去?”
“皇祖母年龄大了,五郎让我经常进宫陪陪皇祖母。”静怡公主笑道。心里却非常难过,看着皇祖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只想着多陪陪皇祖母。至于婆家的人,以后来日方长,会有很多时间相处的。
皇太后伸手摸摸静怡公主白里透红的脸蛋,欣慰道:“哎,你这孩子,一家人出游,你和五郎不能落下,去吧,我这老婆子一天两天死不了!”
“皇祖母!”静怡公主见皇太后把死字挂在嘴边,“您好好保重身体,不要为我操心了。”
有孙女陪伴,皇太后当然高兴。从这天气,静怡公主隔一天进一次宫,伺候皇太后,每次都是等到太后用过午膳午睡过后才出宫。杜五郎早早在宫门口等着,然后小夫妻两个去逛逛,看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买一些回家。
“夫君,你真好!”今日两人在外面逛了好长时间,买了首饰和吃食,到了马车里,静怡公主趴在杜五郎的怀里称赞说道。
不是杜五郎买的东西有多好,而是一颗真诚有耐心的心,让静怡公主感动。
杜五郎捏捏静怡公主的鼻子说道:“静怡也很好,你喜欢逛逛,以后我就京城陪你逛逛。上午,母亲送信过来,感谢你之前进宫为小九儿说话。现在外面流言慢慢少了,估计再过半个月祖父,他们就回来了。”
“夫君,我们没出去踏青,你是不是很失望?”静怡公主放不下皇太后,所以一直没有出去玩,之前他们可是说好的。
杜五郎不在意道:“咱们还年轻,以后时间长着呢,太后上了年纪,身体欠安,你在身边伺候,应该的,为夫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别想这么多,好好陪陪太后,多多吃饭,保重身体,为夫就十分高兴了。”
听到丈夫的话,静怡公主很是高兴,心安理得每天都进宫陪皇太后。
晋武帝知道太后喜欢静怡这丫头,静怡公主每天进来陪陪她老人家,非常贴心,经常赏赐晋武帝。
然,静怡公主和杜五郎妇唱夫随恩爱的场面,更是让很多人世家贵女红了眼。
哪个驸马都没有杜五郎这么贴心,成亲两个月,从来没脸红过一次。
杜五郎和静怡公主虽然不能去郊外庄子上踏青,但王府里和公主府里都有几棵桃花树,他们夫妻二人亲自采了桃花做了桃花酿,放到酒窖里,半月之后,拿出来喝了,特别美味。
可能是自己做的,味道特别好,带了一些给太后尝尝,得到太后的赏赐。
京城里的流言虽然平息了,大家也知道那些流言是无中生有,可是众人只要想起杜九,就会想起那些流言。那些流言仿佛粘在了杜九妹的身上,永远去不掉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世族大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这么重视清誉的原因。
以往去广陵王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现在一个也没有了。一来是受到哪些流言的影响,不愿意有这样的儿媳妇;二来,有些人是想攀附广陵王,可一想到这杜九已经进入太子和二皇子的势力漩涡中,他们不敢去提亲,担心碍了那些贵人的眼。
以前有人来提亲,杨氏发愁;可现在没人来提亲,杨氏更加发愁,每次看到小九儿,都唉声叹气的。
反倒是杜九,跟个没事人是的,平日里酿酿酒,学学萧,日子过得美着呢!
“咱们小九儿整日笑嘻嘻的是个没心没肺的,以后就知道哭了。”杨氏叹息说道,接过杜大山递过来的一小块点心。
杜九妹的事情,让杨氏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有点魔怔了。
第五百零二章 一语点醒魔怔人
杜大山见妻子总是这样,也有点心烦,不是为小九儿愁,是为了杨氏愁道:“你啊,就瞎操心。这有什么啊,天底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少找,两条腿的男人还找不到啊!咱们小九儿那么好,绝对会找到如意郎君的。你整日见到小九儿就唉声叹气的,小九儿都不知道如何跟你相处了。你看看,以前一天来你这好几遍,现在倒好,一天就早上露个面,早饭不吃就走了。”
杨氏一愣,想想也是,小九儿跟其他人有说有笑的,可每次看到她,没说几句就跑走了。可能是她的唠叨,让小九儿厌烦了。
“夫君,我是不是很烦人啊?”杨氏知道小九儿一向跟她亲,这么一向,觉得自己貌似做错了。
“我看了都觉得烦,更别说小九儿。那些流言本就是污蔑,不是我们小九儿的错。你不安慰她就算了,还整日在边上说小九儿可怜啊,以后找不到婆家啊……谁听了不烦!”杜大山无奈道,“好了,今天我也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的话,以后你绝对不能再说了,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外面的人的嘴巴咱们管不了,自家人的嘴巴难道还管不了啊!”
杨氏整日唉声叹气,广陵王,风清扬早就看不下去了,只不过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没有跟她计较。再者,想到杨氏本没什么见识,所以才任由她说。
杨氏想想也是,点头道:“好了,我不说了,就当什么也不知道。反正咱们王府有钱,小九儿一辈子不出家。她有两个哥哥,有咱们分给她的家产,照样可以过得好,一辈子衣食无忧。”
“对,就应该这么想!”杜大山高兴道,“心胸开阔一些,你整日都说好人有好报。咱们小九儿这么好。将来也能会很好的。”
“夫君说得对。”杨氏附和,想通了之后,压在心里的大石头好像搬走了一样。浑身轻松。
杜大山,心胸宽阔,跟个没事人似的,整日带着孩子们漫山遍野地游玩。当然了,少不了他们都很喜欢的酿酒。
今年的桃花酿。整整一千坛,够他们一家喝得了。在杜大山的带领下,他们还用一起奇奇怪怪的东西酿酒,算是尝试!
流言已经被制止了。表面上广陵王已经停止攻击,但私下里和风清扬,杜大山商量重新部署。在下一轮的争斗中占得先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在家里不光有广陵王。还有风清扬,杜大山在听到他们商量的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杜大山不得不一次次在心里感慨,前世他也活了六七十岁,根本就没法和家里的这两个老狐狸相比。
怪不得以前说,华夏国,最聪明的人都去搞政治了,这话同样适用在大晋朝。
广陵王有武力,但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武力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谋略,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事情已经落幕,广陵王一家人从新回到了京城。现在杨氏想开了,流言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对广陵王府造成影响。
继王妃于氏,小于氏,杜元儿还是很开心,从求亲的人消失不见了,可以推断,这辈子杜九的婚事绝对不顺,找不到好人家。一直被杜九压一头的杜元儿,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啊!
广陵王一行人从庄子上回来,继王妃于氏,小于氏,杜元儿,甚至杜良都出来迎接了,但却不见杜俊的踪影。
杜九妹心中有数,那杜俊想必一定在刘琳儿那儿吧。春试,杜俊中了举,虽然名次不是很好,但终归是中了举,小于氏到处宣扬,想不知道都难,等到秋日,参加秋闱,参加进士科考。
因为杜九的事情,继王妃于氏心情大好,看向杜九妹时,那眼神慈爱的,就好像她是杜九妹的亲祖母一样,让杜九妹非常不适,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哎呀,我们小九儿可怜啊……”小于氏张口就说杜九,拿着帕子擦擦眼角根本就不存在的眼泪。
广陵王眼角扫了一眼小于氏,杨氏如此,他已经很厌烦,但毕竟是给杜家生育有功的儿媳妇,他不能说,可小于氏如此,他一点不给面子。
“再说这样的话,全部滚出去!”广陵王冷声道,扫视了小于氏,杜元儿,杜良,以及站在最中间的继王妃于氏,一点不留情面。
继王妃于氏被广陵王气得面色铁青,在广陵王从她身边走过之后,身子一软,幸亏小于氏眼疾手快,扶住了继王妃于氏。
小于氏也因为广陵王的态度,吓得再也不敢说风凉话了。
杜良缩着脑袋,看向小于氏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王爷最忌讳这些,最疼爱小九儿,她还这么说,找不自在。现在被人当面撵滚蛋,脸上好看了。
杜良没有回家,直接去外面找“志同道合”的有人喝酒去了,王府的是是非非,他不想掺和,也不敢掺和,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苦乐多!
杜元儿心气很好,娘亲被这样说,眼泪哗哗往下落,尤其是看到容光焕发的杜九妹,而不是一个神情落寞,消瘦憔悴的杜九妹,非常失望。
天哪,杜九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那么难听的流言,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这得多大的心啊!杜元儿不解,若是换成她,估计能在家里哭死!
反倒是杨氏和杜七妹比以前清瘦了一些,看样子,杜九妹是最不在意这些事情的!
等人走进去了,继王妃于氏在小于氏和杜元儿的搀扶之下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今天不光没看到笑话,自己反倒成为了笑话,着实让三个人气得不行!
随着科考结束,于子明中了举人,而且还是解元,于老太爷大喜,对于再次落榜的嫡孙十分不待见。于家没有爵位,想要跻身世家,屹立不倒,除了送家族女子进宫之外,另外一条路就是科举考试。
毕竟他们不是勋贵,可以世袭爵位,保住富贵!可现在看来,于家人才凋零,无可用之才,境况愈发艰难。
第五百零三章 冷水寒救李瑞
于世南,于世祥都是进士出身,可嫡孙,从小贪玩,被于老夫人和大徐氏娇惯,这么大年纪了,还是个秀才,这次考举人再次落榜。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于老太爷只得把目光放在了初露锋芒的于子明身上。
然大徐氏可不甘心看到辛辛苦苦操持于家,最后便宜了于子明,所以对于子明更加苛刻了。
于老太爷也知道这样下去,只会消耗于府的气数,故而给于子明分配了一些人和钱财,让他跟萧云和凌超出去游学,等到秋闱的时候再回来。
因为杜俊考上了举人,小于氏回娘家有几分脸面,忽略了大徐氏的儿子没考上。
大徐氏本就被庶子考上解元,她自己的儿子却名落孙山,不光比不上庶子,也比不上外孙子,于是气得晕头转向,小于氏又来显摆,便记恨上了小于氏,十分不待见女儿一家。
即使她女儿,但女儿哪有儿子重要,儿子才是她在于家安身立命的本钱。大徐氏,想着儿子这么多年的科考都不行,便想着进宫找姐姐徐嫔帮忙,给儿子找个体面的差事。可徐嫔现在正在受罚,父亲也不让她轻举妄动,故而这件事请耽搁下来。
随着科举考试落幕,李瑞,冷水寒都考上了举人之后,纷纷收拾行李,打包来到京城。
上次李大地主过来参加杜五郎和静怡公主的婚事,带了一笔钱,买了一座很好的四进的院子和一处街道铺面。
幸亏李瑞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否则以李大地主的身份根本买不了这边的房子。
冷水寒原本要住客栈的。但被李瑞拦住了,他家的新房子这么大,房间很多,就十几个下人,根本就住不完。父母在广陵府还有其他事情处理,暂时跟不来。
“冷兄,你若是拒绝。就不把我当兄弟。”李瑞急切说道。“上次路上,若不是你,我早就死了。哪里还有去考试?哪里能活到现在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怎么能看你带着斑鸠住在客栈里呢!”
冷水寒见时机差不多了,也不推辞,虽然他不缺那点买宅子的钱。但一时半会也买不到合适的房子。住客栈,虽然也有好的房间。但总不如私人宅院舒心。
“那就多谢李瑞贤弟了。”冷水寒呵呵笑道,“那日的事情,我也是赶巧,你我是同窗好友。我既然会武功,就不能见死不救,以后莫要再提了。否则我可没脸住在你家了。”
“大恩不言谢,我记在心间了。”李瑞坐在马车里。跟对面的冷水寒说道。
马上要进城了,李瑞打算回到自家的宅子里收拾一番,再带着广冷水寒去王府拜访。
一路风尘,李瑞可不想以这样的面貌见杜七妹,他要收拾干净了,再去看心上人。
且说年初,李瑞回府城参加科举考试,在经过一片密林之后,被人伏击。原本以为是强盗土匪,在李瑞和戚氏交出钱财之后,仍旧不放行,杀了随行护院。
李瑞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些人不是求财,而是想要他的命。眼看着要杀过来了,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冷水寒带着书童斑鸠到了救了他们。
冷水寒早就发现有人跟踪他们,但并没有告诉李瑞,在跟李瑞分路之后,默默跟在后面,看看到底是谁跟踪李瑞。
在一天后,李瑞就遭到伏击。冷水寒打死了好几个人,还有几个逃走了。
冷水寒并没有去追,但私底下让他身边的人去调查。冷水寒把李瑞母子送到府城,才带着斑鸠离开。
自从冷水寒救了李瑞之后,李瑞就把冷水寒当成了自己人,若不是冷水寒,他早就死了。
冷水寒派出去的人在科举考试之后回来汇报,是京城于家派出的人。
知道这些,冷水寒并没有告诉李瑞。不过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同窗好友”,作为匪二代的冷水寒,非常珍惜,听说李瑞要进京,也打包跟过来了。
留在宅子里的是李大地主的心腹老仆李管家,早早在城门口迎接,自一番寒暄表忠心之后,直接迎回府里。
李管家不光收拾好了李瑞的房间,还有单独收拾了一个院子作为客房,专门给冷水寒主仆用。
回来之后,李瑞,冷水寒洗了热水澡,换了干净的衣服,才出来吃饭,并且让李管家派人送上拜帖,明日去广陵王府拜访。
赶路很累,吃完饭,各自回去休息。
李瑞临睡之前,还去看了看给杜七妹,以及其他人准备的礼物。明天就可以见到心上人,心里美啊!做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