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娘子-七星草-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于氏很少见到姑母气成这样,虽然心里不认同姑母的话,但小于氏知道以后的确还需要姑母的帮衬,赶紧赔不是道:“姑母,我不是忘恩负义,我就是怕祖父为了于家,牺牲俊儿和元儿。姑母,你没看出来吗?你和我都是于家的牺牲品!身为于家的女儿,享受于家的供养,让我回报家族,你我都毫无怨言,可我是个母亲,我不能让俊儿和元儿为了所谓的大计,到最后一场空啊!姑母,这两个孩子长在您的跟前,跟您的亲孙子亲孙女一样,您可不能不管这两个孩子啊!”
  继王妃于氏原本非常气愤,可听了侄女的话,内心并没有表面那么气了!
  年轻时,她非常迷恋广陵王,让父亲费尽心思把她送入了广陵王府,做了广陵王妃,可同样也是顺应了于家的计划,否则以父亲的为人,绝对不会因为她的胡闹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
  再说侄女小于氏,的的确确全部是为了家族考虑,为了控制广陵王府以及广陵王府的兵权。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喜之日

  小于氏当初有更好的选择,随便哪一个都会比现在过得好,过的体面。这也是小于氏为何如此偏激,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身边很多人对比之下,落差太大,心里不平衡所致!
  杜良当时是个白身,什么都不是,广陵王甚至不承认杜良是他的养子。在那样的情况下,杜良的确不是侄女的良配,可父亲还是让侄女嫁了过来。自以为广陵王的子嗣死绝了,杜良会继承广陵王府的一切。
  想到这,继王妃于氏发现自己没有理由指责侄女,所有愤怒不干化作一声叹息,缓缓说道:“哎,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的心情我了解,放心吧,若是元儿和俊儿的婚事,你不满意,我这个做姑母的,自然不会硬让你同意,这样总可以了吧?”
  小于氏听了,擦擦眼泪,哽咽说道:“多谢姑母!”
  小于氏知道适可而止,丈夫已经指望不上,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姑母和娘家,所以她根本不敢大闹。今天不假思索吼出来,也是因为太过气愤,太过憋屈。
  “谢什么啊!不管怎样,你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可是我呢,这把年纪了,膝下空虚,这辈子算是……哎,不说了。”继王妃于氏苦笑道,事情都这样了,即使再难过,也没用了,只能继续往前看,雍容华贵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继王妃于氏才觉得自己是最后的胜利者。
  小于氏见姑母没有生气,这才放下心来,现在她能依靠的,也就是姑母了。至于娘家……除了母亲,其他人她都不敢依靠了。
  “姑母,您还有我和两个孩子呢,我们会孝顺您的。”小于氏诚恳说道,虽然也有利用姑母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真心实意的,说到底姑母也是可怜人。虽然杜良指望不上。但最起码让她生了两个孩子。下面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庶子庶女,总比姑母一辈子没有子嗣,强上很多。
  “是啊。最起码还有你们陪着我。好了,既然你也知道,男人指望不上,只能指望孩子。所以在外面行事定要更加小心谨慎一些,莫要乱了方寸。”继王妃于氏柔声道。“只有他们有好的婚事,你这辈子的遗憾才能弥补。”
  小于氏听了这个,更是连连感谢姑母的爱护。
  从这天之后,小于氏再也不说杨氏给杜五郎准备的聘礼多了。也不嚼舌根啊,整个人变了很多,令杜九妹很是吃惊。还以为小于氏知道了杜俊的事情。重新让人去调查,发现并不是。这才微微放心,好戏刚刚开始,怎么能提前落幕呢!
  时间转瞬即逝,进入二月,整个广陵王府就处于一片红彤彤的喜庆气氛中。
  到了大喜之日,杜五郎一大早就起来,被收拾地玉树临风,一身吉服穿在身上,更显俊秀。
  到了吉时,杜五郎在众人的注视下,以及礼部官员的提示下骑上一匹脑袋上扎了一朵大红花的高头大马,在仪仗队,鼓乐队开道之下,前往皇宫。
  是的,静怡公主从皇宫里出嫁。
  到了宫门口,杜五郎下马,礼部官员带着杜五郎做了繁琐的礼仪规矩,终于接到了静怡公主。
  几个年纪小的皇子皇女来撑场子,杜五郎给了不少红封子才把西娘子接到手。
  杜五郎牵着手中的红绸带,然后两人给皇太后,晋武帝,皇后磕头。
  皇太后微红眼睛,但仍不失慈爱说道:“五郎啊,静怡以后交给你了,若是她有不是,你让着她一点,等气消了,你再好好跟她说,静怡这丫头都能听进去的。”
  杜五郎躬身,再次行礼,道:“五郎谨记太后教诲,定会和静怡和睦相处。”
  静怡公主心里非常感动,到了这个时候,皇祖母还是维护她,眼睛一热,流下眼泪,身体微微颤抖。
  皇太后又看向静怡公主,语重心长说道:“静怡啊,该说的,该做的,之前祖母都跟你说了,以后如何,你要看你如何操持自己的日子了。女子啊,高傲,并不会让你显得高贵,故而到了婆家之后,定要谨遵《女戒》,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才能和和乐乐一辈子。”
  若是其他公主,皇太后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但不得不说,这都是金玉良言。
  静怡公主再次跪下,道:“多谢皇祖母教诲!”
  之后晋武帝,皇后分别简短地说了几句,便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上了花轿,从宫门出来。
  杜五郎骑在马上,心里很高兴,从今天开始,他成家了,以后他就是大人了,可以为爷爷和父亲分忧解难了。
  吹吹打打,到了广陵王府门口,正门大开,从正大门进去。宾客们早就等着了,公主是君,他们不敢造次。
  众人先给静怡公主行礼,然后静怡公主才跟杜五郎,完成下面的成亲步骤,给广陵王,继王妃于氏,杜大山,杨氏行礼,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原本洞房的地方是在公主府,但静怡公主听从皇太后的建议,决定在广陵王府,也就是杜五郎的院子里住下,等新婚一个月之后,再搬到公主府。
  静怡公主这么做,给了广陵王天大的脸面,杜五郎非常感动静怡公主的善解人意。
  杨氏更是高兴啊,这儿媳妇虽然是公主,但并没有以身份压制她这个婆婆,心里对静怡公主也是一万分的喜欢,所以早早把杜五郎的院子收拾好,里面的摆设全部摆上最好的。
  送入洞房之后,看热闹的人,纷纷离开,杜七妹亲自端了一碗热馄饨,走了进来。
  “嫂子,饿了吧?”杜九妹笑嘻嘻道,“七姐给你亲手做了馄饨,你赶紧吃点,填填肚子。”
  成亲这日,一大早起来,就吃了两个白水蛋,连水都没喝,就是为了避免麻烦,肚子早就饿得不行了。
  见两个小姑子进来,静怡公主笑笑道:“正觉得饿呢,多谢七妹和九妹了。”
  “不用谢,嫂子,以后我们是一家人。”杜九妹递上筷子,这嫂子可是公主,能相处好,自然很好。大家互相尊重,你好,我好,大家好。
  静怡公主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虽然很饿,但静怡公主皇家礼仪即使吃东西,也能让人看的赏心悦目。
  好吃的白菜瘦肉馄饨,上面几个青菜叶子,简单的食材,都是食物的原本的味道,和宫里的食物截然不同。加上静怡公主真的非常饿,所以吃起来,觉得特别香。

  第四百七十八章 争相示好

  静怡公主吃了一半,这时候,杜元儿带着丫鬟,拎着食盒进了院子。不光杜九妹她们想起给静怡公主准备吃的,杜元儿也准备了。
  翠屏守在门外,见杜元儿来了,笑道:“是元儿小姐啊!这食盒里都有什么啊!”
  杜元儿温婉笑笑,道:“我担心公主早晨没怎么吃东西,所以让厨房做了一碗鸡汤面,让公主先吃点。”
  翠屏一听,掩嘴而笑,道:“多谢元儿小姐了!”说完便把杜元儿带进来,不管吃不吃,但都不好拦着。
  杜元儿进来,正好看到惊异公主再吃馄饨,而且看样子,一碗快吃完了。
  杜元儿心里很是恼怒,这杜七妹,杜九妹动作倒快,知道来巴结公主!静怡公主都吃饱了,估计吃不下她送的东西了。
  “哎,还是被你们抢了先,我这碗面,估计白送了。”杜元儿娇憨说道,嗔嗔的语气,软软的。
  杜七妹笑笑道:“呵呵,我们离得比较近一些。”
  静怡公主见状,笑道:“尽管已经吃饱了,但仍感激元儿妹妹心里想着我。”
  “呵呵,这碗面味道不错,翠屏姑姑也饿了吧。”杜元儿见静怡公主不吃,便看向翠屏。
  翠屏虽然不想吃,但也知道今日是公主来广陵王府的第一日,不能拒绝,笑嘻嘻道:“多谢元儿小姐了,这肚子正饿着呢!”
  翠屏接过食盒,拎了出去。
  静怡公主吃饱喝足,身上暖融融的,脸上多了几分红晕,看向婆家的小姑子们。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不过好在之前是好朋友,即使尴尬,但相处还算融洽。
  想到今日母亲要给她介绍很多人,正好是结识世家夫人的好机会,杜元儿不好在这里长时间呆着,寒暄一会儿,便告辞离开。
  见杜元儿走了。杜七妹小声道:“小九儿。你在这里陪嫂子,我出去帮着娘亲招呼宾客!”
  静怡公主听了,笑道:“七妹。九妹,你们都去母亲那边帮助招呼宾客吧!我这边由翠屏陪着就好。”
  杜七妹还想劝解,但杜九妹已经应下,笑道:“多谢嫂子了。您先歇会儿,待会再来看嫂子。有什么事情。嫂子,你尽管吩咐!”
  “好的。”静怡公主笑道,目送两人离开之后,整个人放松下来。不需要在人前端着架子。
  杜七妹不解,出了院子,小声问道:“小九儿。嫂子来王府人生地不熟的,你为什么不留下好好陪着嫂子?”
  小妹不是偷懒的人。杜七妹忍不住问道。
  杜九妹见七姐如此单纯,解释说道:“七姐,你也说了嫂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会有点紧张。咱们跟着,只会让她心里更加紧张,她反而不能好好休息。咱们出来之后,屋里面都是嫂子自己人,不需要维持在人前端庄,倒也可以轻松自在!”
  杜七妹恍然大悟,点点头道:“是的呢,若是到了别人家做客,有人陪着总没有自己一个人坐着舒坦!”
  “是啊,所以咱们不用一直跟在嫂子身边,咱们先去帮帮娘亲招呼宾客,待会再去看望嫂子。”杜九妹笑道,跟着杜七妹来到前院。
  继王妃于氏高高坐在主位上,端庄矜持,不时跟身边的上了年纪道夫人们聊天。小于氏拉着杜元儿,跟一帮中年妇人一起寒暄。
  杨氏礼数周到,笑容满面,虽然很多人不认识,但在蒋老夫人的介绍之下,认识了不少京城的人。
  这些人不用杨氏特意结交,只要礼数周到就好,今日能来的,都是想较好广陵王府的,所以不会有人计较杨氏不认识他们。
  虽然杨氏不认识这些人,但之前专门学习过京城里的人际关系网,现在见到人,倒也能对号入座。
  大徐氏今日带着于燕儿过来,见到杨氏跟这些世家夫人寒暄,游刃有余,小声跟小于氏说道:“那杨氏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你以后跟她交锋,要小心谨慎点。”
  小于氏连连点头,道:“以前觉得杨氏是个乡下村妇,没放在欣赏,只是我吃了几次亏之后,才知道杨氏是个内毒的。”
  “别以为乡下妇人都是傻子,聪明的多着呢。”大徐氏提醒说道,“有心机的人,可不是只有世家女才有。现在人家有了公主做儿媳妇,你们可要恭敬些,万万不要跟杨氏直接对上。”
  小于氏听了,心里不平,但也不得不应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现在杨氏是正儿八经的世子妃,而她不是。
  “知道了,母亲。”小于氏应下,她的确要多听听母亲的话,当初就是不听母亲的,听从了祖父,父亲的安排,嫁给杜良,所以到现在后悔也晚了。
  今日是广陵王府大喜的日子,杨氏在忙着招呼宾客的时候,那些夫人小姐也在观察杨氏,以及杜七妹,杜九妹。发现她们并不像流言里传得那样粗俗无礼,反而可以做到行之有度,便逐渐改变了以前的一些看法。
  看来,流言毕竟是流言,果真不可信啊!
  这次李大财主听说亲家这边有喜事,亲自过来贺喜。本来李瑞也想来的,但马上春试了,所以李瑞考举人去了。至于戚氏,不放心儿子,便跟着陪儿子了。
  杜大山并没有因为李大地主是个富户就有所怠慢,毕竟也是杜七妹的婚事,两个孩子互相喜欢,他也乐意较好。
  李大地主这次过来,见杜大山等人的态度一如既往,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哎,不容易啊,李大地主就担心被杜大山一家嫌弃,对他们老两口来说不算什么,顶多回李家村当个土财主,可儿子稀罕人家闺女,以前不爱读书,现在为了缩小和七妹的差距,日夜攻读,十分辛苦。
  不过这样也好,儿子知道上进了,老李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李大地主这次来京城,开了眼界,在杜大山的陪同下,逛了京城,看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有了新的启发,准备回广陵府之后,再开一两样生意。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子驾到

  在李大地主的心里,读书,仕途上面地事情,他帮不到儿子,但他可以多赚一些钱,不让儿子缺钱花,也不用儿子为了钱去贪污受贿,影响仕途。
  再者,那广陵王的孙女,虽然不缺钱,但嫁到他们李家,也是下嫁,别的荣耀,而且去努力挣,但家里的花费,他这个一家之主一定要满足,不能在钱上面委屈未来儿媳妇。
  李大地主这人为人处世非常透彻,之后在杜大山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些人。他的表现,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并没有因为是商户,就满眼铜臭,反而彬彬有礼,行之有度。
  婚事非常浩大,这可是广陵王府,三十多年来,第一吃办喜事,当然要热闹,要大办。
  要知道,换成跟广陵王的同龄人,这样的喜事都办了好几茬了,礼物都送出去好多次了,所以这次广陵王府的喜事办得这么盛大,根本就没人说三道四。
  不光世家勋贵,就连太子,二皇子等几个成年皇子都来了,至于那些未成年的,年纪还小的皇子,则是由宫中的妃嫔送来贺礼。
  太子萧逸,带着幕僚,衣着光鲜,浩浩荡荡来此。既然是太子来了,广陵王就不能继续坐在位之上,便起来迎接太子萧逸。
  “参见太子,太子到来,有失远迎,失敬失敬。”广陵王恭敬说道,虽然不爱应酬,但此时此刻,这些场面话少不了。
  太子萧逸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身材欣长,皮肤很白,丹凤眼。嘴上两撇八字胡。可能是贪恋酒色,故而脚步虚浮,不像他这个年纪身体健壮的人气色好。
  太子萧逸一直关注广陵王,因为他的好二弟的手下势力,已经把持了梁王府的三万精兵,那么他就必须得到广陵王的三万兵力支持。这次不光来示好,更是为了联姻。
  他的儿子今年十四岁。和广陵王的嫡亲孙女杜九年纪正合适。没有什么比姻亲更加稳固。所以这次过来,先跟广陵王,以及广陵王世子通通气。
  母后前段时间。经常跟他说,一定要和广陵王联姻,毕竟在整个京城里,比广陵王影响力更大的人。并不多。凭借陛下对广陵王的重视,一定会重视太子一派的。
  太子皇后。不得不着急,毕竟现在除了二皇子,后面陆陆续续成年的皇子也多了起来,逐渐领了差事。开始不像以前那么老实了。
  这个太子做得也很苦逼,光太子就做了二十多年,晋武帝身体还不错。估计还能活个十年八年的,那后面的弟弟更会肆无忌惮。一面要做得规规矩矩。让晋武帝满意;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下面的兄弟,只是下面的兄弟很多,双拳难敌四手,太子逐渐招架不住了。
  太子看到广陵王如此恭敬,心里很是熨帖,但他也不敢托大,毕竟父皇都要给广陵王几分颜面,连忙上前,亲自扶起广陵王说道:“王叔免礼,今日是五郎和静怡的大喜之日,孤也过来讨杯水酒喝,沾沾喜气!”
  “太子来,荣幸之至。”广陵王轻声道,看向杜大山,“大山,招待太子。”
  “是,父王!”杜大山应下,要是以前,他心里还会有点紧张,可是和皇帝喝了几次酒之后,见到谁,都不紧张了。
  他都跟最有权势的人喝过酒了,跟其他人喝酒怎么会紧张呢!
  “有劳世子了。”太子萧逸今日姿态放得很低,非常客气。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杜大山还是有点受宠若惊!这太子看上去还无害啊!不过想到太子和太子的幕僚做的那些事情,杜大山还是小心翼翼应对。
  杜大山引着太子坐到了正桌,其他人见太子过来,纷纷行礼。虽然太子来了,引起一阵骚动,但今日是杜五郎的婚宴,随着婚礼的进程,大家逐渐放开,酒席也热闹起来。
  太子看向老实忠厚的广陵王世子杜大山,心里非常得意,这杜大山只是一个会酿酒的乡下汉子,一旦广陵王殁了,那么兵权就会落入朝廷之手。
  哎,只是广陵王什么时候驾鹤西游啊!从十几岁就听说广陵王中毒,身体不好,快要死了,可到现在,人家广陵王活得好好的,风姿卓越,可比同龄人看上去洒脱俊逸俊。
  “大山兄,这京城繁华,以后就不要回广陵府了,咱们也可以经常一起喝酒,吟诗作对。”太子萧逸缓缓笑道,想跟杜大山套近乎。
  杜大山听了,也笑道:“京城繁花似锦,的确比广陵府好很多,不过我本人平庸,反倒觉得和京城的繁华格格不入,总觉得广陵府那边的乡野更加适合我。”
  土包子,就算了刷上了金粉,还是个泥塑的土包子。
  尽管这是太子的心里话,但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呵呵笑道:“贤弟真是淡泊名利,你这么有才,有点可惜了!朝廷上就需要贤弟这样的人才啊!”
  桌子上的其他人,纷纷支起耳朵听着太子和广陵王世子的谈话,这些人各个都是人精,这种场合,他们还是闷头吃菜为好!
  “不敢当太子夸奖!”杜大山谦虚道,太子的话,他听了,都觉得假,想到身边有这么多人听到,老脸羞红了。
  风清扬听了,轻抚胡须,道:“人各有志,有的人就适合平淡生活,有的人适合朝堂,有的人适合做学问……”
  太子萧逸知道那人是风清扬,大晋朝有名的大儒,活字印刷术,更是让风家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尽管他是太子,见到风清扬,也得礼遇三分!
  “风大人说的是!是孤着相了。”太子萧逸赶紧站起来,恭敬说道。
  尽管风清扬年纪很大,地位崇高,但他还是坚持起身回礼,不留半分错处。
  “太子过谦了。”风清扬笑道,然后跟太子各自坐下。
  有了风清扬和太子的互动,桌上的气氛也好了起来,尽管太子在,大家也能说两句。
  等到礼成之后,太子便告辞离开,毕竟他是君,架子还是要高高端起。
  广陵王,杜大山亲自太子出府。

  第四百八十章 太子的不满

  上了马车,太子萧逸的脸色非常不好看。经过刚才的试探,他发现杜大山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憨厚。尤其是几次提到儿女婚事,都被那杜大山岔开了,显然是不想接下去。
  他是太子,大晋朝的储君,他的儿子嫡亲儿子将来也会成为储君,成为大晋朝的皇帝,这杜大山凭什么看不上他的儿子。
  太子萧逸眉头紧皱,从杜大山的态度,他开始怀疑杜大山,广陵王是不是打算和其他皇子联姻?
  若是这样,大事不妙啊!
  太子急冲冲回到东宫,便招来幕僚,商量此事。事关广陵王,他们不管乱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旋即又低下了头。
  “怎么了?你们为何不出声?平日里不是特别能说嘛?怎么今日,一个个都变成闷葫芦了?”太子气愤,颇有几分疾言厉色。
  站在距离太子萧逸最近的人平阳侯的额头上,甚至有太子的唾沫星子,以此猜测,太子此时此刻,心情有多么差!
  平阳侯陈斌是皇后的亲弟弟,也是太子的亲舅舅,于情于理,此时此刻,他站出来最合适。
  “太子莫急,若是其他人,我们可以随意成事,可对方是广陵王,陛下对其信任有加,尤其是现在京城风云涌动,我们如此明目张胆去联姻广陵王,陛下若是知晓,定会有想法。与其让陛下猜疑,还不如静默以待!”平阳侯陈斌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之前早就劝解太子不要过分拉拢势力,毕竟陛下还活着,太子这么做,岂不是盼着陛下死?
  对于朝堂上的势力。在于精而不在多,可太子就是不听,大肆招揽门客,触动了陛下的忌讳,遭到陛下的无故斥责。
  可太子不仅不接受教训,仍旧变本加厉。平阳侯陈斌在怨念太子行事不妥之时,其实也是有点理解太子的苦衷。毕竟下面的兄弟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个个冒出来,争权夺利的局势愈发严峻。若是太子什么也不做,到时候下面的小皇子们势力膨胀。太子无力反击,也会功亏一篑的。
  “哼!静默以待?”太子冷哼,看向平阳侯陈斌,“舅舅。现在我们若是不去筹谋,广陵王和其他皇子联姻。我们所处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陈斌听了,摇头笑笑,道:“太子此言差矣!依臣之见,陛下不会同意其他皇子和广陵王联姻。”
  太子蹙眉。略有不解,轻声问道:“舅舅何以见得?”
  陈斌神色微变,摸摸嘴上的两撮胡子。笑眯眯道:“因为自大晋朝立国以来,从来没有入皇家的三大异姓王的妃子。但三大异姓王可以娶皇家的公主和郡主。”
  众人想想,细数开国以来,三大异姓王和皇室之间的联姻,哎呦,的确跟国舅爷说得差不多!
  众人心里大定,只要不让他们直接对上广陵王就行,另外一个幕僚若有其事问道:“国舅爷,皇家和三大异姓王为何如此?能否给在下解释一番?”
  太子也想知道,好奇道:“舅舅,这里都是自己人,你说吧!”
  平阳侯陈斌仔细看了周围几个人,的确都是太子这一派的中坚力量,便缓缓说道:“真实的原因,臣不知道,但略有几分猜测,嫁入皇家,三大异姓王的血脉就会渗透到皇室;若是娶了皇室的公主,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反而可以将皇室的血脉渗透到三大异姓王内部。由此来保证,皇室的独立,高高在上。”
  当年太祖皇帝,有好几位重臣辅佐,才坐到了皇位,并不是太祖文韬武略超群,只是他擅长协调各方能力,被众人推举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总会有私心的,表面上是给三大异姓王恩典,但逐渐拉开了和三大异姓王之间的联系。
  几代下来,鲁王府镇守泉州,拥有三万水军。山高皇帝远,鲁王一脉甚是自在,但在京中的影响力却很少,不足为虑。
  梁王府,手中的三万精兵,也大不如前,但落入二皇子的势力手里,对太子终归是个非常大的威胁。
  剩下一个便是广陵王,实力最强,三万精兵,都是精兵中的精兵,以一当十,以一当百……
  众人从平阳侯陈斌的话里,各自猜测,最后发现,的确如平阳侯说的那样。
  太子萧逸听了,沉吟片刻,问道:“舅舅,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广陵王兵权倒向别人?”
  平阳侯陈斌心里苦涩,太子急功近利,还是没有听进去他的劝解啊,只得再次说道:“太子,陛下身体康健,广陵王是绝对不可能和皇子们纠缠在一起的。”
  “舅舅,你为何如此肯定?”太子疑问道,若是这样也行,他拉拢不到,别人也拉拢不到,总体来说没有影响。
  平阳侯只得把话说得清清楚楚,道:“回太子,臣认为广陵王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在他和陛下身体都很好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搀和争储的漩涡中……”
  太子听了,不由冷哼:“哼,孤知道了。”
  太子萧逸心里气愤,好一个广陵王,还不是看不上我,觉得我不足以胜任太子,不足以成为未来的皇帝,所以才不站在他这一边。
  在太子的嚣张跋扈的心里,中立,就是偏帮!
  平阳侯陈斌见太子如此,心里大骇,不知如何是好,太子听不进他的劝解,得罪了广陵王,即使不会伤筋动骨,但绝对占不到广陵王的便宜。
  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广陵王的厉害,但平阳侯陈斌和广陵王是同辈人,对广陵王的手段记忆犹新,不敢有对抗之心。
  太子心烦气躁,听不进任何话语,便让幕僚回去,他想一想再说。
  送走了幕僚,太子萧逸原本想去和美人温存一番,但刚坐下就被皇后的召见打断了,只得忍气吞声来到皇后的寝宫。
  “母后,叫儿臣过来,有何要事?”太子萧逸笑呵呵问道,不见外地坐在皇后身边,亲自接过宫女手中的美人锤给皇后捶腿。
  

  第四百八十一章 借不着力

  太子坐在陈陈皇后的旁边不远处的椅子上,喝了一口大宫女端过来的茶水,道:“是啊,广陵王手中有兵权,儿子自然要给广陵王面子。现在还很冷,母后好好保重身体。”
  陈陈皇后见儿子如此孝顺,心里无比熨帖,笑道:“本宫身体很好,只是你整日忙碌,定要仔细身子。你现在有儿有女,可不能贪欢。”这个儿子哪点都好,就是喜欢美人。
  未来皇帝三宫六院美人多得是,那些女人她不在意,但陈陈皇后在意太子的身体,可不能被那些小妖精掏空了。
  “儿子省的的,母后莫要担心。”太子嘴巴很甜,哄得陈皇后娘娘非常开心。
  “今日在广陵王府,可要收获?”陈皇后没有兜圈子,直接问道。
  太子点点头道:“是的,儿臣还跟广陵王世子一起喝酒呢!那世子,为人深藏不露啊!”
  “广陵王世子如何,我不清楚,不过现在陛下把静怡公主下嫁杜五郎,杜七已经定亲,杜八郎过继给风家,现阶段是剩下杜九,可以进行联姻了。今日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事!”陈皇后和太子一样,都是打得是一样的注意。
  太子听了,眼睛一亮,若是能够得到母后的支持,那么联姻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母后,您也觉得这样好?”太子问道,心里略微激动。
  陈皇后得意一笑,道:“那徐妃拉拢了梁王府,我们自然要拉拢广陵王,至于鲁王,哎。山高水远,还是算了吧!”
  “只是我们这样做,父皇会心存芥蒂的,貌似不妥?”太子萧逸把舅舅的顾虑说了一边。
  “哼,就允许姓徐的那个贱人给二皇子拉拢势力,难道还不允许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