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的蛇蝎宠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漫天火光中,躲进山林里的义军清楚地看见西城门的城门被笨重地推开,一对骑兵从城门外冲出来,手中拿着锋利的兵器。义军们被极怒,但无奈漫天的火箭让他们不得不暂避锋芒。
    “冲!我们杀进去,杀秦军个片甲不留!”义军中忽然响起一人的大喝,随后,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回应,本来躲藏在山林里的义军如洪水般冲出来,震天呼喊将树梢上的积雪都震下,大地似乎在颤抖。
    从城墙上俯视而下,借着凌乱的火光,可以看见无数义军从山林中冲出来,另一边,穿着黑色铠甲、骑着骏马的秦军正往城墙一侧跑去,在骑兵离开的城门后,城门迅速关上,义军无法冲进城门里,最好将视线放在骑兵身上,高叫着朝骑兵追去!
    调虎离山之计!
    在义军的主力部队跟随骑兵离开后,城墙上忽然跳下一道人影,留守在山林里的义军见此,虽然想去追击此人,但无奈此人的武功了得,一转眼就没有了踪影,义军察觉到自己是中计了,马上开始重新部署,以防秦军有什么所图。
    今夜无雪,山林里没有半点星光,凭着记忆,君兰再次来到了燕惊澜他们所在的小木屋里,却没有发现任何人,想来是燕惊澜他们还没有寻得解药归来吧。
    “快!就在是这里,将这里围住!”
    君兰在小木屋内搜寻着,敏锐地听到了外面的响声,似有大批人马在雪地上奔走,在数息之间就将小木屋团团包围。
    利光掠过,君兰斜眸借助一旁的小窗子望向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但她却听见了一片混乱的呼吸声,人数多少!
    被跟踪!
    “就是这里,有几个兄弟之前在这间小木屋内看见有一男一女,这间小木屋平时是没有人居住的,兄弟们担心是秦军的奸细!杜大哥,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冲进去看看情况?”一人连声道,相当谨慎。
    “不要冲动!知道那一男一女是什么人吗?”被称作是杜大哥的问道。
    那人迟缓一阵,道,“这,不太清楚!但罗大叔,我军现在正和秦军打战,这间小木屋根本就是没有居住的,突然出现那一男一女,实在是太可疑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万一坏了李大哥和杨大哥他们的计划怎么办?”
    “是啊,杜大哥,如果他们不是秦军的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离开啊,万一到了开战那天,很有可能会连累无辜百姓的!”有一人建议。
    “好,你们上去看看是什么人,不要伤害无辜!”杜大哥沉思一阵,指挥几个人去到小木屋那边看看。
    几人得令,小心翼翼地从漆黑的山林内走出来,一步一步地走进小木屋,然而就在此时,小木屋的门猛地被推开,几人都被吓了一跳,本能地举起手中的武器。
    “什么人!”
    一声警告道出,那几人却僵住了,神色呆滞地看着从小木屋内步行而出的人。四周都是漆黑,只有微弱的火光从背后的山林里照射而出,艰难地落在女子身上,照亮了她黑眸中的不悦、戒备,眼神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让旁人不敢接近。
    女子脸上带着面纱,下半张脸完全被遮住,看不清楚,但正因如此,女子身上更多了一份神秘感,冷眸站立在寒风黑夜中,气势凌人,犹如寒冰。
    感觉到旁人的注视,女子眼中的寒意更胜。
    “你,你是什么人?”其中一人被惊醒,本能地问道。
    君兰冷眼看着他们,没有回话。
    刚才没有听错的话,他们都是义军的人,因为日前在山林中巡视时看见了燕惊澜和铃音两人在小木屋内进出,义军就怀疑燕惊澜他们的身份,所以今夜才过来察看的,发现自己在小木屋内不过是无意之中的巧合,并非有意为之。
    小木屋的确长时间没有人居住,之前就只有燕惊澜和铃音在这里炼药,君兰能猜到义军看见的人是燕惊澜他们也不出奇。
    义军的人见是一个蒙面的女子从小木屋内出来,而且这位女子的眼神极冷,心中警觉越发严重。
    被称作是杜大哥的领头人走出山林,来到君兰身前不远处,一边谨慎地打量她,一边拱手问道,“请问姑娘是何人?为何会深夜出现在小木屋内?”
    君兰淡扫了杜大哥一眼,似不悦他们的打扰,“你们又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杜大哥听出君兰语气中的不悦,只觉她身上的气势有所涌动,连忙又道,“姑娘不要误会,我等不是山中山匪,我等乃义军之士,只是日前听闻在小木屋内有人出入,才特意前来察看。”
    “不瞒姑娘说,此木屋乃我义军的刘萧,刘猎户所有,每逢入冬刘萧兄弟便会到木屋内暂住,这只是这数年来,刘萧都没有再上山打猎,木屋年久失修,姑娘若是暂居于此,恐怕会不安全。如今正是隆冬寒月,不时有飘雪落下,一道积雪压坏屋顶,恐怕会伤及姑娘。”
    杜大哥顿了顿,又打量着君兰道,“在下看姑娘的衣着并不像江湖浪迹人士,不知姑娘为何会出现在山林中的小木屋内,如果姑娘遇到什么困难,我等可以帮助姑娘。”
    君兰身上的衣服是在城中的绸缎庄内随意购买的,一般的民女都会穿着这种衣服,布料好坏,杜大哥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也令他更加好奇。
    眼前这个女子气质不凡,尽管麻衣披身却能散发出常人难及的气势,肯定不会是什么普通人家。她为什么会一个人出现在小木屋内?前方不远处就是华阳城,如果这位女子不愿意进入华阳城,她为何不来投靠义军?
    她一路来到华阳城,应该知道义军就盘踞在山林内。义军一向为天下百姓着想,这名女子应该有听过义军的名号,她不来投靠义军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她真的是秦军派来的奸细?
    如今离春节还有几天,义军和秦军的关系日渐紧张,杜大哥实在不敢掉以轻心。秦王的手段天下人有目共睹,一旦义军起义失败,秦王一定不会放过义军,数百万兄弟的性命,罗大叔不敢轻心!
    “义军?”君兰疑惑一下,“你们是义军的人?”
    杜大哥见君兰眼中的疑惑没有假,不禁更加好奇了。这个女子居然不知道义军就在山林里?
    因为华阳城已经封城已久,城中的百姓根本无法出城,而君兰有安然地暂住在小木屋内,杜大哥很自然就认为君兰是从别处来到华阳城的,因为华阳城的城门被封住,她才暂住在小木屋的。但是,义军和秦军在日前的交战极为猛烈,为什么这个女子一路而来都没有听见,实在是可疑!
    “姑娘不知我们我义军就在华阳城外吗?”
    君兰不动声色地看着杜大哥眼中复杂的眸光,轻蹙眉,“我当从宣州城而来,半途只知道华阳城城门被封,并没有听见义军一事。义军分散在天下各地,为何会聚集于华阳城外?”
    “宣州城?”杜大哥心中猜疑,嘴上解释道,“姑娘有所不知,如今秦王暴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秦王却丝毫不怜悯、体恤百姓,有意在年后,就是初春之时继续发兵四处捉拿百姓去填河,建长城,我等义军一心为民为天下,自然不会让秦王得逞。所以,李文杨、李文忠等将军就打算趁着春节时分,亲自来到华阳城面见秦王,怎料,秦王以为我等有意谋反,日前竟调动华阳城内的守城兵与我等交战,我等心系城中百姓,不敢与秦王交战,唯有全军暂退到山林内。”
    “姑娘应该知道,在华阳城百里外就是扬城,扬城中有数十万秦军,我等恐防秦王会将扬城内秦军调派到华阳城,两面夹攻,将我等围困而死,遂派出几队兄弟在山林内巡视,不料就发现了小木屋这边的情况,不知是姑娘在此处休息,打扰姑娘了。”杜大哥抱歉地朝君兰拱了拱手,忽然问道,“姑娘在此处呆了多久?不知打姑娘有没有看日前暂住在此处的一男一女?”
    “我一路赶路来到华阳城,城门不得进,我只好在山林在休息,意外发现这间小木屋,但木屋内空无一人,并没有你们所说一男一女。”君兰回答。
    “这样?”杜大哥意外一下,和旁人对视一眼,又朝君兰笑道,“想来,他们早已离开了小木屋,我等并不知道,打扰了姑娘休息。姑娘,恕在下多言,姑娘一人暂居于此,附近空无一物,山林漆黑,一向有野兽出没,哪怕是经验十足的猎户也不敢在晚上停留在山林里,姑娘若是不介意的话,可随我等去到村庄内暂住一晚。”
    君兰沉默一阵,目光在杜大哥等人身上扫过,可能是见他们没有恶意,君兰就答应了杜大哥的话,跟随他们一起回到村庄内休息。
    村庄位于山林内,以前是一片有数十人居住的小林村,但在秦王攻打六国之时,村中的男丁几乎都被抓去了打战,剩下的村民也不敢再留在华阳城附近,所有村民都搬离了华阳城,现在的村子内空无一人,正好成为义军暂时居住的地方,相当于军营。
    君兰跟着杜大哥等人来到小村庄,一路上,杜大哥等人都没有过多地询问君兰的来历,似乎也不关心她来华阳城是为什么事。
    回到小村庄内,杜大哥找来一名妇人,让妇人帮君兰安排一间屋子,让她今晚在这里留宿。
    妇人一口答应此事,杜大哥又朝君兰交代几声,随后就带着几人离开了。
    “杜大哥,我觉得这名女子有可疑!”
    几人默契地闪身到房子旁,悄悄地打量着君兰那边,屋内正点着烛光,可以看见妇人正在整理东西,君兰则站在旁边放眼打量着,表情丝毫不变。
    见此情况,其中一人谨慎地和杜大哥说。
    “杜大哥,这名女子如果真的是从宣州城而来,为什么她身上没有包袱行囊?而且,我老吴虽然是粗人,但也见过不少人,这个女子一眼就和其他人不一样,肯定不是寻常百姓!”
    “老吴说得对,杜大哥,我们为什么要将她带到村子里?万一她真的是秦军的奸细,我们岂不是要被秦军扫杀清尽?”
    方才一路过来,他们就在怀疑这点了。一个从宣州城千里迢迢赶路而来的姑娘家身上居然没有包袱?这是不是太奇怪了,而且看她的衣着上也没有任何赶路的痕迹,她口中的“赶路”肯定是欺骗他们的!
    老吴他们虽然是一阶草民,但因为经常四周走动,对这些事相当敏感,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杜大哥要将这个女子带进村子里。杜大哥有什么可能会看不出这个女子的底细?
    “不!”杜大哥抬手拦住老五他们,转过身,眼中带着一抹睿智,“这女子的身份固然可疑,但我们也不能马上将她视为是秦军的奸细,可记得水阳先生曾经说过的矛与盾?如果这名女子真的是秦军的奸细,我们何不从她身上套取关于秦军的事情?如此一来,就能帮助我军了解秦军的底细,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快去找水阳先生吧!”
    杜大哥一声交代,老吴等人当即会意,眼中冒出精光,不禁大赞杜大哥睿智。随后,杜大哥独自去找水阳等人,让老吴等人留在原地监视住君兰,不能让她趁机窥探义军的底细。
    秦军将华阳城守得固若金汤,无论义军在城外如何利诱,秦军都没有半点松懈,义军根本无法得知秦军内部的情况,逗留在华阳城内的义军不能将消息传出来,这对义军相当不利。
    他们要寻机进入华阳城,却对城中毫无所知,一旦秦军在城内设下陷阱,他们岂不是要全军覆灭?
    “文杨大哥,水阳先生,你们来了!”
    “情况如何?”
    走到最前头的是一个年约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男子,他五官刚毅,弄眉间透出英气,使人不自觉地信服于他,颇有领导者的风范。
    此人便是义军其中一个头领,李文杨。据闻李文杨本是吴国大将,后来因为秦王领兵踏平吴国,李文杨和胞弟李文忠带着剩余的兵马逃出了吴国,一路听闻秦王暴政害民,李文杨兄弟就有了起义之心,没想到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直支持,义军的队伍日渐壮大,发展到了今时今日的五百万大军。
    当初李文杨在吴国中并不是第一大将,手中兵权不过数万人,如今拥有百万大军,心境自然有了变化,加上同伴的支持,李文杨渐渐将目光放到了秦王之位上。
    “没有异常,那位姑娘并没有离开房间半步!”老五尊敬地和李文杨拱了拱手,回答道。
    李文杨浓眉蹙紧,亲自上到墙角边察看情况,远远就看见了君兰所在的小土屋,昏黄的烛光从窗户中透出,墙上倒影着一人影子,似乎就坐在床边,并没有异常的动静。
    李文杨一听到杜大哥的汇报就赶过来察看,如今离春节还有几天,正是他最紧张的时刻,成败得失全系在宫宴当晚,但如今,秦王将华阳城封锁,他连华阳城都进不去,又怎能保证刺杀能顺利完成呢。无奈华阳城内守卫森严,外人根本进不去,里面的兄弟也不能将华阳城内的消息全出来,李文杨对华阳城的近况可谓是全然不知,这样他如何在华阳城内起义?
    没有把握的战,最容易失败。
    李文杨当年在吴国的时候,曾和秦王的大军交过手,他李文杨虽然不是吴国第一大将,但征战沙场数十年,经验十足,原以为他能压住秦王的大军数日,没想到被秦王一招声东击西,两面夹攻,几乎全军覆灭,最终他只能带着自己残余部队从小道离开。
    那一站对李文杨来说,实在是印象深刻,对战秦王,他不敢掉以轻心!
    “水阳先生,现在该如何办?”李文杨收回打量君兰的视线,对水阳道。
    水阳往前一步,看着小土屋,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沉思一阵,最终才沉声道,“如今尚不清楚这位姑娘的到底,若果她不是秦王的奸细,我等贸贸然上前责问,恐怕会让世人怀疑我义军,李将军,不如我们明天宴请招待姑娘,为姑娘洗尘接风,继而从旁推测姑娘底细,若能证实姑娘是奸细,我等再慢慢商议也不怕。如今急于一时,只会毁我等大事。”
    “水阳先生所言有理,正是关键时刻,不能鲁莽行事,若那位姑娘真是秦王之人,依照秦王的手段,他派来的人绝非泛泛之辈,我等要提前做好准备!”李文杨眼中利光一闪,交代众人办事,留下几人在附近监视住君兰,不能让人趁夜视察村庄内的情况。
    一夜安宁,朝阳从东方山峦中缓缓升起,一举冲破了数天以来的阴霾天。庄内的义军见朝阳漫天,脸上都不禁扬起了笑容。
    一早醒来,简单地梳洗一番,昨晚帮君兰打理房间的妇人就掀开帘子走进来,告知君兰,村中的义军听闻君兰从宣州城而来,有几个来自宣州城的老乡想和君兰一聚。
    “好,有劳大娘,我收拾好便过来。”君兰谢过妇人的告知,低头整理被子时,眼神微变。
    她果然没有猜错,义军的人肯定会怀疑她的身份,他们是担心秦军随时会攻过来将他们一举击破,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一会儿的聚会中,应该真的会出现宣州城的人,他们要试探她!而义军的头领,李文杨等人恐怕也会借机出现!
    自己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很快就整理好东西,君兰按照妇人的指示来到一间较大的土房内,里面早已有几人在等候,桌面上还摆放着热腾腾的早点,看见君兰过来,里面的人都很热情地出来迎接。
    君兰按照他们的话坐到矮桌上。
    “姑娘,你瞧瞧,这些都是厉大婶一早起来帮我们煮的,都是宣州城的特有的糕点,姑娘,你瞧瞧着宣州面条做得可地道?”就坐在君兰对面的汉子将一碗热腾腾的面捧到君兰面前,等待着她尝试。
    君兰看了面条一眼,有些为难道,“感谢诸位热情款待,可是,我并没有尝过这种面条,也不知道面条地道不地道。”
    一听君兰的话,周围的人都惊了。
    “姑娘,你不是宣州人吗?为什么没有尝过宣州面食?”厉大婶是宣州人,她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绝对是地道的宣州面食,如今见君兰居然没吃过,厉大婶非常震惊。
    “实不相瞒,家中厨子并没有做过这种面条,我并没有尝过,而且,”君兰望向众人,唇边扬起一抹轻淡的弧度,“我并非宣州当地人士,只是家中经商,正好在宣州居住过一段时间,对于宣州的地道小食,我也不清楚,实在枉费了诸位的苦心。”
    “这,”
    众人见君兰言词得体,字字清晰,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风范,不禁为难了。
    厉大婶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只会煮一些百姓常吃的小事,富商家中吃的山珍海味,他们自然不知道。如果君兰真的是富商之后,那她不知道宣州小食也是正常的。
    “听姑娘口音就知道姑娘并非普通人家,不知姑娘为何会一人前往华阳城,路途如此遥远,难道一路都没有人伴同姑娘吗?”一个看似是书生的青年好奇地问君兰,眼中的猜疑不懂遮掩。
    “是啊是啊,姑娘,宣州城离华阳城这么远,姑娘你一个姑娘人家如果是一个人赶路的话,会很危险的!现在天下都不太平,四处都有难民作乱,山中的山匪也多了很多,他们呀,不但抢劫财物,连妇道人家都不放过,真是可怕!姑娘一个人,是怎么过来华阳城的?而且,大婶听王大婶说,姑娘来到的时候身上都没有赶路的痕迹,而且有没有包袱,大婶真是奇怪姑娘你是什么过来的。”
    厉大婶缓了一口气又道,“想当初啊,我们来到华阳城可以一连赶了好几天的路,等到来了华阳城才知道秦王把华阳城给封住了,我们没有地方休息,就在山林里找了这么一个小村庄,幸好这些房子都很踏实,我们能在这里暂避寒风。”厉大婶毕竟是普通百姓又是妇道人家,叽里咕噜地就把义军的事告诉君兰,旁人根本阻止不及。
    听完厉大婶的话,君兰毫不介意地笑着,“原来厉大婶你们这么幸苦才来到华阳城的啊。实不相瞒,其实我的目的地本不是华阳城,只是途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我与家人失散,当时走得匆忙就没有带上包袱,随行的下人也没有叫上。我在华阳道上走了没多久,天色便阴沉下来,附近没有任何房屋,我只好在山林的小木屋里休息一晚,但没有想到会厉大婶你们。”
    君兰看过厉大婶等人,似在感激他们的出手相助。
    “我在宣州城暂住时也曾听过义军的名号,如今天下百姓都在拥戴义军,只是,我一路忙于赶路,没有时间都城中休息,也不知道义军是何时来到了华阳城,昨晚听那位杜大哥说起,我才知道原来义军经已和秦军交战上,若是天下百姓知道这件事,肯定会为义军鼓舞呐喊。”
    “哈哈,那当然是!”厉大婶心思单纯,一直都很感激义军的人收留她,一听到君兰称赞义军,厉大婶马上就站出来说话,不停地说着义军的事情。
    旁边的人本来想阻止厉大婶,但没想到,他们后来也跟着厉大婶一起说起了义军的事情,且越说越投契,早已把自己最初的目的给忘记了。听到君兰一直在家中修养,竟然并不清楚义军的丰功伟绩,厉大婶等人顿时震惊了,一面紧张地拉着君兰说起义军,好想君兰不知道义军的事会是什么不可理喻的大事一样。
    见此情况,君兰也只好乖乖地听着厉大婶他们的话,并没有多作反抗。
    其实,这个情况,君兰已经预测到。百姓们先前被秦王逼迫厉害,几乎到了三餐不得温饱的程度,义军突然站出来送他们一碗米饭,一件棉衣,一间土屋,百姓们自然将义军视为再生父母,一听有人竟然不知道自己父母的事情,百姓们自然就焦急了。
    百姓们想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但正因为这样,如果百姓们知道义军的头领一直在利用他们,百姓们定会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在义军身上,到时候,不用秦军出手,义军自然不攻自破。
    “诸位在聊着何事,聊得如此尽兴?”
    众人扯着君兰正说得激动,一声儒雅的嗓音从屋内走进,众人扭头一看,不禁大喜。“水阳先生,李将军,你们来了,我们正和姑娘谈起周家村的事情呢!当日若不是义军的兄弟们在周家村里救我一家之命,我周大牛可能早就被山匪给杀掉了,哈哈!”
    名为周大牛的汉子摸着胸口,笑得感激,早就已经将水阳交代他们的事情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非但没有从君兰口中套取出任何东西,反而将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诉了她。
    水阳眸光一闪,视线落到君兰身上,见她眸光含笑地看着自己,水阳不禁一愣,随后同样报以一笑,“哦?诸位莫要将往日再挂于口中,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之亲,家人之间相互帮助实属常理,诸位又为何言谈感激?”
    水阳一席话,让众人更加感激,连忙应道。
    周大牛他们只是农村里的山野莽夫,别说读书,就连读书人他们都没有见过,在他们眼里,读书人就是官员般的存在,尊敬叩拜都来不及,哪敢和他们说话?但水阳就不同了,水阳不但是个饱读诗书的人,而且他从不自傲,经常亲自交代他们这些村民读书识字,周大牛他们心中很感激水阳。
    “哦?姑娘并非宣州人士?”听闻君兰的来历,水阳不禁意外了,“还望姑娘不要见怪,我等义军盘踞在华阳城外,离华阳城不足数里,我等恐防秦军狡诈,会忽然袭击我们,只好派人在山林中巡视,昨夜打扰姑娘休息,为表歉意,只好将姑娘请到山村中,然而,军中之事,一向由水阳管理,所以姑娘昨夜来到村庄一事,已有人向水阳回禀,望姑娘原谅在下在没有征得姑娘意思前,私自询问了姑娘的事情。”
    说罢,水阳朝君兰拱手赔礼,表面功夫做得想当充足。
    水阳,君兰在之前已经见过他,当时就是水阳和晋怀王商谈派人混进华阳城的,所以,水阳肯定知道义军要趁机刺杀秦王,利用晋怀王谋位一事。
    “水阳先生严重。”君兰轻轻摇头。当日她见到水阳的时候,脸上还戴着人皮面具,加上现在又戴着面纱,水阳一阶儒生,根本没有可能认得出她。
    “既然水阳先生和杨将军都过来了,我等先去厨房为先生、将军盛一碗饭菜,先生,将军,姑娘请便。”看见水阳他们过来,厉大婶等人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任务,但已经为时已晚,他们总不好在这时候抓着君兰拼命打听。心知自己坏了大事,厉大婶他们只好先行离开,让水阳他们亲自解决。
    李文杨点了点头,厉大婶他们先后离开。
    “姑娘,恕在下直言,不知姑娘为何会自身一人来到华阳城外?”水阳眼带不解地问道。
    君兰端坐在木椅上,身上穿着王大婶所给的浅色麻衣,下半张脸被面纱遮挡,看不清她的表情,一双黑眸内噙着水光,似湖水般看不穿。难以的气势自她身上散发,让水阳和李文杨两人心有戒备。
    昨夜他们并没有看见君兰,只听杜大哥说这女子并不简单,且眼神凌厉,估计是见惯萧杀之人,就因为这点,杜大哥才更加肯定君兰就是秦王派过来的奸细。
    但今日一见,她眼神平静,气息平和,表情也没有异常,与一般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无异。若非杜大哥看错,就是这名女子懂得隐藏,很有可疑!
    “听闻水阳先生饱读诗书,先生何不猜一猜?”君兰伸手搭上眼前的茶杯,白玉般的手指修长悦目,轻轻撩动着茶杯中升腾而起的白烟。忽然,手指一勾,缓缓升起的白烟被打散!
    水阳先生猛地一惊,不禁抬眸瞪住君兰。
    一旁的李文杨早已紧盯住君兰,手搭在佩剑上,随时都会出鞘!“姑娘,你到是何人!”
    君兰没有理会他们,垂眸打量着手指中的茶杯,轻轻落下的眼睫毛如同羽毛般轻盈,浓密地遮挡住眼中眸色。
    水阳回过神,暗中朝李文杨打了一个眼色,对君兰道,“姑娘如此坦白,在下也不再拐弯抹角,如今乃寒冬腊月之时,姑娘一人岂会贸然出现在山林中的小木屋内,小木屋长期没有人居住,内里并无存放任何物资,姑娘若非武功高强,懂得用内力御寒,又岂能在小木屋内居住,不知在下说得可有理?”
    水阳询问地望向君兰,见君兰眼帘不动,水阳也不介意,又说道。
    “在下昨夜听闻西城门忽然打开,一队秦国骑兵从城中出击,我军埋伏在西城门的兄弟担心秦军有诈,便追击而上,然而,留守在原地的兄弟却发现有人趁机跃出华阳城,蹿进山林里,那人逃去的方向正好是山林内小木屋,若在下没有猜错,那人应该就是姑娘你。”
    “华阳城被封,我军收住华阳城外,城中百姓不能出城,外人也不能接近华阳城,姑娘一人绝无无能避开所有视线来到小木屋。姑娘,在下猜得可对?”水阳言罢,朝君兰拱了拱手,眼中再无疑惑,只有凌厉。
    他已经肯定了君兰的身份,能从华阳城内出来,又能让西城门的人帮她引开义军的视线,除了秦王的人外还有什么人!
    西城门一事,水阳是半夜时分才得知的,未免惊动到其他人,水阳并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告诉其他人。在看见厉大婶她们和君兰热情谈话时,水阳心中不得不佩服秦王的眼力,这女子不但武功了得,而且善于观察人心,巧妙利用厉大婶对义军的感激,让厉大婶心甘情愿地将义军的事告诉她!
    此女,留不得!
    “先生果然聪明,那,我也猜猜先生的想法。”修长手指沿着茶杯口游画,君兰并没有理会屋内的气氛,“先生故意自损兵力帮助各地百姓,有心拉拢民心,先生极之聪明,心如明镜,清楚百姓心中所想,先生就打着义军的旗号,四处救助百姓,但凡被义军所救的人,先生都会收留他们在义军中,先生这样做,只为在百姓心中慢慢灌输义军的理念,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义军的人,一心只为义军着想,哪怕有一日,先生忽然说要秦王之位,底下的义军都会义无反顾地为先生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指尖猛地停住,杯中茶水被溅起,几滴茶水飞溅到桌面上,发出一声微弱却清晰的响声,让水阳两人心中大惊!
    “先生与晋怀王合作,密谋行刺一事,实则是借着晋怀王的名号去谋位,一旦事情败露,先生便可以将所有事推卸在晋怀王身上。自古皇家争斗,从不念亲情,晋怀王身为大皇子,在民间声望远超与秦王,又岂会甘心委屈于秦王之下?先生聪明,早已看透晋怀王,顾施以借力打力,让晋怀王认为自己是在利用义军行事,却不知自己只是场中棋子,任人摆布。”
    “义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远超晋怀王,若说义军谋反,我想,百姓宁愿相信幕后主谋是晋怀王!”君兰抬眸,漆黑的眼眸里泛着利光,如屠刀在前,惊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