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媳(小鱼)-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危险。且先用治痘的法子治治小莲叶吧,若是她好了,正院也就不用再封着了。”
她已经好些天没有见过自家男人和儿女了,以为离死不远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自然就想出去见见亲人。
“先不急吧,看看再说。”阿九郑重地说道。
到了晚上,大太太身上终于也开始出了水泡,她痒得就要用手挠,阿九边用艾盐水帕子帮她洗擦,边捉住她的手,太太迷迷糊糊的就叫:“痒,好痒,给我挠挠。”
“在帮您挠着呢,您这是出水痘,可千万别挠破了。”阿九轻言哄着。
大太太就睁开眼来看她,迷迷糊糊地道:“怎么是小九?小四和娴儿呢?”
大太太烧了十多天,今天才算是清醒了些。
“大姐姐在备嫁妆呢,老爷这一次去京城,肯定会亲自相看相看张家长爷的,这么晚了,四姐姐已经歇下了。”阿九就胡谄。
“是么?可我怎么感觉很久很久没有见过她们了呀。”大太太疲倦地闭上眼,喃喃道。
“您昏昏沉沉的,她们来了,您也不知道呢。”阿九大太太下意识又要去挠水泡,忙按住大太太的手,水泡一破,就算好了,也会留疤的。
“是吗?可我知道呢,小九你一直都在。”大太太迷迷糊糊的,似乎又要睡过去。
那边杨妈妈端了药来指指大太太:“快莫让太太睡了,得喝药。”
阿九就把大太太扶起来,端起,一汤匙汤匙地喂,大太太喝了一口就苦着脸:“好苦,我不喝。”
生病的人有时就像小孩子。
“不去痒的,您不喝,晚上可就难睡得着了。”阿九就像哄小孩子一样:“您喝完,喝了就吃蜜饯,是福安堂出的呢,大老爷特地在年三十那天买来的,就是怕您不肯喝药。”
“老爷会想着我么?”大太太的眼睛就亮亮的。
阿九鼻子都是酸的,这个时代的男人,又有多少心思是在女人身上的,从大太太得了病,大老爷就来过三次,到后来忙里忙外的,连二门都不太进了,任命书一下就走,也不说选来瞧瞧太太的病情,怎么着也是结发夫妻吧,保不齐他这一去,回来就再也见不到大太太了呢,男人的情,又怎么敌得过名利二字?
“当然是想着的,老爷升官啦,如今是四品呢,这次回来,一定给您讨个诰命呢,以后您出门就是四品诰命夫人。”阿九继继续哄着大太太。
大太太果然心情就好了很多,乖乖地喝了药,又听嚷着痒,要阿九挠。
阿九忙了大半夜,青绫过来要接她的手,大太太时醒时晕的,一看阿九起身就紧张,眼巴巴地看着:“小九,你也要走了么?”
阿九只好又坐下来帮她擦身止痒:“不走的,小九一直会陪着您。”
大太太这才放心去睡。
正月十四时,小莲叶的痘子终于开了花,在结痂,涂妈妈喜极而泣,死亡的威胁终于解除子,打开门对着外头坐镇的大姑娘道:“姑娘,姑娘,大喜事啊,不是时疫,是水痘,太太是得的水痘。”
水痘大姑娘出过,就有了免疫力,她急切的就冲进了里屋,第一眼就看到瘦了一圈的阿九,看她正仔仔细细地给大太太擦身,不由哽住:“小九,谢谢你。”
若不是小九在,她真怕太太会撑不住,大姑娘每天都在外头,虽然进不去,屋里的事情却是最清楚的,涂妈妈杨妈妈几个虽然忠心,但到底还是怕传染了,大太太身份再重,也重不过他们自己的命去,只有小九,毫不避忌地用心服侍着,也亏得是她用些新奇的法子为大太太消热退烧,半个多月了,小姑娘熬得眼窝深深,越发显得那双乌溜的眼睛又大又圆。
“大姐说什么呢,这话不嫌外道么?”阿九也很高兴。
“去请大少爷和四姑娘来。”大姑娘高兴地扬声。
涂妈妈兴奋地应声出去,才踏出正院的门,外头守着的仆妇们见了就是一惊,立即关上门道:“涂妈妈怎么出来了了。”声音里全是惊恐。
“太太得的不是时疫,是水痘。”涂妈妈虽然生气,却也理解,谁都怕被传染,她和太太呆在一起半个多月,就是个危险源。
“妈妈不会是想要逃走找借口的吧,若是水痘,大夫怎么没查出来?”几个婆子身后就走出罗生家的,似笑非笑地使眼色,让人守住正院的大门。
“我骗你们作甚?如今大姑娘也进去了,叫我去请大少爷和四姑娘过来看望大太太呢。”涂妈妈恼火地喝道。
“我们可不敢作主,涂妈妈您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闹得不好,整个府里都会遭殃,您先委屈着在屋里呆一会子,我去请二太太来。”罗生家就使人去请二太太。
不一会子,二太太来了,涂妈妈又说了一遍:“二太太,太太得的是水痘,不是时疫,请您撤了守园的人,也好让九姑娘几个出来走动走动。”
二太太高兴地说道:“是么?不是时疫么?那太好了,真是佛祖保佑。”眸子一转又道:“是大夫确诊的么?怎么当初就没诊断得出来是水痘呢,可把你们几个给吓坏了吧。”
涂妈妈道:“并不是大夫诊断出来的,但太太和小莲花如今正在出痘,小莲花的痘子已经开花,眼瞧着就会好了。”
二太太脸上的笑容一收,肃色道:“不是大夫确诊的,那可不能大意了,时疫这种病症又没有固定的症状,哪有水痘烧了半个月才出痘的,只怕是奇他的怪病呢,还是请大夫来再诊断一回的好,万事还是小心为上。”
二太太此话说得稳重有理,涂妈妈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又退回院子里。
不一会子,二太太真的请了大夫来为大太太查看,杨妈妈涂妈妈几个眼巴巴地看着大夫,心里忐忑不安,结果大夫诊治完后,还是诊断为时疫,大家的心顿时从头凉到了脚。
如今连着大姑娘也一并关在正院里不能出去了,罗生家的在外头守了个密不透风,只差没把正院的门给钉死了,大少爷和四姑娘来了,也只能在院外头远远的看着,说话只能凭喊的,情况反而比起前越发的情势比先前越发的紧张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原本再好转的小莲叶突然就死了,死亡的威胁像根无形的绳索勒住了正院所有人的喉咙,巨大的恐惧让人快要崩溃,青绫再也绷不住,在看到小莲叶的尸体被人抬到后院焚烧时,终于疯狂地尖叫起来,几个小一点的也跟着一起哭,还有大胆一些的就去撞院门,想要破门而出。
大姑娘紧抓着阿九的手冷汗潸潸,眼里也是前所未有的恐慌,但看到阿九一派沉稳镇定的样子,又沉下心来,拍的一巴常打在青绫脸上:“闹什么?再闹把你打晕了和小莲叶一起烧了。”
青绫果然不敢再闹,阿九从屋里出来,对那几个哭闹的人道:“最多半个月,大太太就会痊愈。”
包括涂妈妈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阿九,大夫再次诊断出是时疫,小莲叶的死也更加证实了大夫的话,阿九凭什么这么笃定大太太半个月会好?
“九姑娘,奴婢知道你是心好,在安慰我们呢。”青绫抽泣道。
“你们且信我半个月又如何?反正外头的人是不会放你们出去的。如今我们已经是一根藤上的蚱蜢,生死都栓在了一起,只有大家齐心协心,救回大太太,咱们才都会有救,不然,就只有全死在这院子里了。”阿九耐心地劝道。
“你莫要骗我们了,小莲叶都死了,你说她会好的,可是她死了。”哭叫的是小菱角,小莲叶与她一同是正院里的使唤丫头,这几天也是她一直在照顾小莲花。
不过十二岁的样子,长得也普普通通,只是她哭叫时眼睛却不敢正视阿九,阿九眉头一挑道:“涂妈妈,且慢给小莲叶行火葬,大家伙一起去送送小莲叶吧,保不齐,明天死的,就是我们中间的哪一个。”
她的话意转得太快,立场一下子又变了,小菱角有些愕然,另外几个小丫头又哭了起来,阿九拉着大姑娘率先向后院走去。
涂妈妈和杨妈妈默然的跟在后面,大家都同病相怜,一时也没有人反对阿九的提议,都跟着去了后院。
小莲叶的尸体放置在一堆干柴上,有粗使婆子在柴堆边淋油,阿九牵着大姑娘的手走近柴堆,对涂妈妈道:“妈妈,小莲叶死得可怜,我去给她收个殓吧,别让她死得太难看了。”
“小九,别……”大姑娘一把扯住她。
“没事,若真会传染,我天天在太太跟前服侍着,早染上了。”阿九拍了拍大姑娘的手。
小莲叶死状很惨,结痂的脸痛苦地扭屈着,似乎有人为小莲叶收拾整理过,衣衫整洁,脸上也干干净净的,阿九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小莲叶耳畔的发丝上有血迹,不由怔了怔,拨开小莲叶的发际细看,果然她的左脑侧上有一个细细的小孔,一截铁钉还余留在外头,阿九的心出离的愤怒起来,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大宅院里的勾心斗角,如今亲眼看到了血淋淋的事实,与生惧来的正义感让她为小莲叶的死充满了悲伤。
小莲叶不是病死的,她是被人杀死的!
“涂妈妈,你来看。”
涂妈妈也看到了那根铁钉,气得脸色发青,心里却是大松了一口气,对于正院里的人来说,只要小莲叶不是疫病死的,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小九,你又一次救了我,救了娘,救了正院。”大姑娘激动地将阿九紧紧抱在怀里,这是个阴谋,若没有小九,整个正院的人,包括她也会逼死在这里,那人用心险恶,手段恶毒至极,分明就是想要害死大太太。
“来人,把小菱角绑起来。”大姑娘扬声道:“别打死了,要让她交出幕后之人。”
小菱角一直守在小莲叶身边,她最有可能作案了。
阿九道:“此事不能张扬,只要大太太一天没好,就算咱们有证据,大夫一句时疫就能让咱们出不了正院的门,为今之际,是把小莲叶的尸体保存好,留下小菱角作人证,再坐等大太太痊愈,到那时,涂妈妈和杨妈妈自由了,什么手段使不出来?什么事情办不了?”
涂妈妈和杨妈妈听了都点头称是,屋里的人心头一回合在了一起,大姑娘道:“你们都是太太跟前的人,以往都没少在太太跟前表过忠心,患难见真情,这一次,就是真金白银的试练,过了这一关,以后就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大太太有的是钱,为人又大方,经过这一次生死考验后,太太定然会给忠于她的大大的好处的。
连先前哭高着的小丫头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有了生的希望,再加上美好的愿景,紧张悲伤的气氛松散了不少,大家做事都积极主动了。
罗生家的原本听到正院里又哭又闹的不得开交,怎么一会子又没了动静?好像小莲叶的死,只是个小插曲,正院的人仍然正常地生活着,并没受多大影响,她忙去了怡蓉院。
“你说什么?小莲叶的尸体没被火化?”二太太手中的杯子滚落到了地上,茶水浇湿了她漂亮锦裙。
“慌什么!”舅老太太的脸色很严肃:“疫病死的人不烧了,还留着,是想把整个府里的人都传染了么?你传下令去,不许任何人靠近正院,更不许正院的人往外头递消息,别弄得整个府里的都人心惶惶的。”
二太太听得眼睛一亮,随即又皱了眉道:“那大少爷和四姑娘呢?侄女怕是拦不住啊。”
“春闱在即,让思聪和思捷两个去岳鹿书院吧,时政策论可不是坐在家里就能写得好的,岳麓书院里有的是好先生。”舅老太太拨了拨茶杯里的沫子,淡淡地说道。
只要大少爷不在家,四姑娘才十岁,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二太太再一次觉得胜卷在握,心也安定多了。
正月十八那天,大少爷接到大老爷故旧的书信,让他和二少爷一起去岳麓书院读书,大少爷放心不下正院,几次想要冲到院子里去,二太太守在边上苦口婆心地劝:
“小莲叶死了,捷儿啊,不是二娘不让你去尽孝,实在是太危险了,你应该明白,你就是太太的希望,在太太的心里,你的康健,你的前途比太太的命还重要啊,你可行万别辜负了太太的一片心啊。”
大少爷俊眸含泪,他有好些天没见着阿九了,也不知那小丫头怕不怕,会不会也吓得哭起来呢?好像从她进门后,他从来也没见她哭过,一直从容不迫,淡定自若的样子,才八岁的小姑娘,遇事比谁都沉稳……
这一去,得两三个月才能回来,也不知道回来后,还能不能再见她……越想心中越是慌乱,像有千百条虫子在心里爬着,又痒又痛,偏还挠不着……
“走吧,大哥,等你高中了,母亲的病就是再重,也会好了。”林思聪拖着大少爷往外走,大少爷一步一回头,痴痴凝视着那一方三进的院落,那里有他的亲娘,妹妹,还有……小九!
阿九大姑娘并不知道大少爷离了府,大太太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很多水泡穿了后开始结痂,阿九和大姑娘一起细心照料着大太太,大太太的神智也逐渐清醒。
可是到了正月二十那天中午,小厨房的春喜家的进来禀道:“大姑娘,没柴米了。”
大姑娘不由愣住:“怎么会没柴米了?不是天天有人送到后院门口么?”
“昨儿起就没人送,奴婢以为是忘了,看着还有几天的,就没来说,谁知今儿又没送来。”春喜家的面有忧色。
“那太太要用的消炎草药呢,还有没有?”阿九最担心的就是大太太的病。
“还剩下一捆。”涂妈妈脸色沉郁地回道。
“可去院门口喊过?”大姑娘问。
“都喊过好几遍了,他们只装作没听见,而且,如今外头围着的人,除了罗春家的,其他都是生面孔。”涂妈妈气得脸都有点白。
这是要把正院的人全都活活饿死在屋里么?二太太好大的胆子!
“梁妈妈呢,她不是每天都会来正院一趟么?”阿九问道。
“奴婢也正觉着奇怪呢。”梁妈妈管着府里的小库房,就算二太太把持着家事,不让别人送东西过来,可梁妈妈手里有的是银子,不会自己去买进来么?
消息闭塞,谁也不知道院子外头发生了什么事,好在柴米还有一天的,只有等明天再看子。
到了第二天,还是没有人送柴米过来,大缸里的水也没了,正院里并没有打井,想要喝水就得外头的人送进来。没饭吃,人还可以饿几天,没水喝,可就挨不住了,最麻烦的是,大太太的病正在收关,药却没了,一旦大太太死了,正院的人就再也别想出去一个。
“我去找人把门打烂,冲出去。”涂妈妈撸着袖子说道,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鱼死网破地闹了。
这么冲出去,怕也会当作疫病的人打死!谁也冲不出去。阿九在前世看过电视,瘟疫暴发时,古人的作法常常就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人活活烧死!以免疫病漫延。
“妈妈莫急,我来想法子。”阿九沉着眉说道。
“小九……”大太太醒了。
阿九忙走过去,握住大太太的手。
“小九,她要的,就是我的嫁妆,我给她就是。不能因为这点钱,就害了你和娴儿的命了。”大太太虚弱地拉着阿九的手,眼神坚决。
“太太,越是如此,越不能让她得呈,您放心,小九有办法救大家的。只要您快些好起来,您好了,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阿九鼻子酸酸的,大太太是善良的,却又太懦弱了,正是她一再的退让,才让二太太越来越放肆张狂。
“是啊,娘,咱们不能让她得呈,她现在可是想要我们的命呢。”大姑娘也道。
“可是阿九,你能有什么办法?你再聪明,也只有八岁啊。”大太太哭道。
“我去找大少爷,二太太也不可能一手遮天的。”阿九道。
“前后门都被封死了,你怎么出去?小心她们打死你呀,小九。”大姑娘紧张地拉阿九的手。
阿九没有继续解释,只是一遍一遍地对大太太做着按摩,减轻大太太身上的痛痒。
大太太一把拉住阿九的手道:“小九,你还是叫我娘吧,你以后,就是我的女儿,若是捷儿和你……总之,小九,娘不会亏待你的。”
这正是阿九想要的承诺,她不想做林家的媳妇,更不想把自己的终身这么早就定下来,她还太小,将来还有无数的可能,前途变幻莫测,她对自己的感情还没有半点把握,更不明白自己的心,如此,正合她的心意。
“您在我心里,早就和亲娘一样了。”阿九动情地说道。
到了晚上,阿九趁人不注意,翻过院墙,潜出了正院,她先到了竹篱斋,却只见樱桃一个人呆在屋里,不由诧异,大少爷呢?正要离开,樱桃听到动静回过头来,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九姑娘!”
阿九干脆从暗处走出来:“大少爷呢?”
樱桃害怕地连退数步,一脸的戒备:“爷……去了岳麓书院。阿九,你……你怎么出来了?”
怪不得,原来把大少爷也支使出去了。
“樱桃姐姐,正院里三天没有水米了。”阿九直直地看着樱桃说道,她想知道,樱桃的心是向着谁的。
“啊,怎么会这样?”樱桃愕然地问。
“你想法子先送些水到正院去吧,我先走了。”阿九说完就走。
“九姑娘。”樱桃极时叫住她,倒子一杯茶递过来:“先喝口水吧,爷离开时,最担心的就是姑娘。”
阿九也着实太渴了,一口气喝完那杯茶。
“原本奴婢是想跟着爷去服侍的,可爷说让奴婢在府里关注九姑娘。”阿九放下茶杯,就听樱桃继续说道。
“二太太昨儿也来找过我,说了很多话。”樱桃美艳的眸子紧盯着阿九的眼睛。
阿九看着她,示意她往下说。
“太太如今病重,保不齐就……二太太说,爷这回若是考取了举人,就让爷正式收了奴婢!”到底是姑娘家,樱桃的脸染上了一层红晕。
如此紧急时刻却拉拉杂杂地说这种毫无关联的事情,阿九在心里冷笑,樱桃是在跟她讲条件啊,她是大少爷名义上的妻,如今她服侍了大太太,在大太太跟前的地位就要比以往更高,大少爷原本就对阿九……
是怕自己反对,说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来吧,樱桃完全可以不管正院里的事情,只等着大太太死了就是,二太太给她承诺的意思也就是让她别多管闲事……
阿九的心一阵烦闷,人果然是自私的。
“只要爷是喜欢你的,爷同意,我是不会反对的。”阿九的声音变得很无力。
樱桃眼睛一亮,就要给阿九行妾礼,阿九忙挥手道:“莫急,这种事情我是作不得主的,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樱桃忙找人备水备粮。
阿九趁着夜色,溜进了垂阳斋,林思敏正坐在屋里发呆,阿九敲了敲窗,林思敏回过头来,少年的眼睛里碎星点点,鞋都没空就冲到窗前,打开窗:“小九,小九……”声音里的喜悦掩都掩不住。
阿九刚跳进屋里,人就被少年紧紧的抱在怀里,她能感觉到林思敏怦然跳动着的。
“你终于出来了,你终于出来了。”向来倔强地少年竟然声音哽咽。
“我快闷死了。”阿九的心也暖暖的,七八岁的年纪,也没什么男女大忌,在阿九的心里,这个拥抱再平凡不过了。
林思敏不好意思地松开阿九,捧着她的脸细细打量:“小九,你瘦了。”
阿九啪地一声打掉他的手:“你才瘦了呢。”这小子的眼睛里像有磁石,像要把人的魂都吸进去似的,阿九不好意思再对他对视。
“你怎么没去武当山?不是说要拜师学艺的么?”阿九疑惑地问。
“你还没出来啊,我怎么能放心走!”林思敏垂着头拨指甲,小声咕哝着,他的热情遭遇到了阿九的冷淡,少年郎感觉很失落。
大少爷却去了岳麓书院!
阿九不想细想,把正院的情况向林思敏说了一遍,林思敏气得一掌捶在桌上:“姨娘也是被她陷害的,可恨姨娘心里明白,却不肯说出来,小九,我这就去宗族,找族长去。”林思敏冲动的就要出去。
“不行,你现在出去找谁也没用,只要大夫一口认定了大太太得的是时疫,就是族长也不敢轻易放出正院的人。”阿九忙拦住他。
“那怎么办?难道让大娘就这么被她害死么?”林思敏怒道。
阿九就笑道:“你不是要练武功么?那就先从基本功练起吧。”
林思敏挑眉:“阿九,你怎么还有心思开玩笑。”
阿九笑道:“你跟我来就是了。”
阿九突然不见了,很久都没有回来,大太太和大姑娘不免着急,青绫小声嘀咕:“不会也被人害死了吧,小莲叶也是被人神鬼不知地害死的。”
“再要不就是逃了吧,小九人小,要是能翻出墙,外头守着的人也发现不了。”另一个小丫头喃喃道。
没水没米,坐着等死的时候,人人都想逃,只是逃不出去罢了。
“胡说些什么,阿九不是这样的人。”大姑娘怒道。
“大祸临头的时候,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青绫摇了摇头道,她的精神越发的涣散了,经常说胡话。
“呀,九姑娘回来了。”青绫的话音未落,外头小丫头就举奋地叫了起来。
“娘,大姐。”阿九背着一袋米,后面跟着的林思敏身上则背着一个大壶,气喘吁吁的。
“柴火我已经扔进院墙里了,你们快些捡了烧火做饭吧。”阿九把米袋扔在地上,擦了把汗道。
大太太愕然地看着阿九,又看了看林思敏。
“大娘。”林思敏没想到大太太竟然瘦得不成人形了,脸上也结着一个个丑陋的痂。
“敏儿不怕被传染么?”大太太眼神柔柔地。
“阿九说是痘子,儿子出过了,不怕的。”林思敏的眼眶有些湿,大太太一直待他不错,并没有慢待过他,拿起腰侧的一个小水壶倒了杯水给大太太:“你的嘴唇都裂了,快喝点吧。”
大姑娘也是渴了两整天了,头一回看见水都绿了,林思敏又倒了杯给她,大姑娘咕嘟喝完又要,阿九忙拦住:“可不能喝多,不然会病的。”
三姨娘的事情,大太太早在大姑娘这里听说了,林思敏想解释:“太太,真不是姨娘把人带进来的,那封信有问题。”
大太太苦笑着摇头:“你姨娘是个淡泊的人,她就算有那个心想害大房,也没那个本事,府里上上下下,哪里由她插得进手来,你父亲心里其实也是清楚的,所以,他才没有打死你姨娘,却……”
明知二房有问题,却包庇和纵容二房,大太太的语气苦涩得让她快要说不下去了。
大老爷在岳洲府断了好些年的案子,三姨娘姐妹不识字,这么明显的破绽难道他看不出来么?不过是不想深究罢了,自己病情未明,就离家接任,男人啊,最看重的还是名和利,夫妻情义在他眼里又值什么?
第五十三章:大太太的决定
更新时间:2012…12…30 8:39:48 本章字数:17947
林思敏眼睛红红的,有些事情,他只是不愿意往深里头想,或者说,是情愿相信大老爷是糊涂的,也不愿意相信大老爷的偏心。
“母亲……”林思敏欲言又止。
大太太挥了挥手,让他不要往下说:“你能偷着送米粮进正院来,就足以见得你不是那等心思狠毒之人,敏儿,大娘相信你。至于你姨娘,她或许也有参与,但绝对不是她的初衷,放心吧,我不会记恨她的。”
接下来的几日,阿九天天偷溜出正院,再找梁妈妈拿了钱,和林思敏一起在外头买了米粮送进正院里。
二太太天天着了人在正院外头查看,正院里头一切如常,没有人慌张,也没有哭闹,都饿了好些天了,照理,早该有动静了才是啊,可惜,里面的人被围住,同样,外面的人也进不去,她无法查探到确实的情形,只得在屋里干着急。
舅老太太看她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就皱了眉,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也太沉不住气了些,正院里关着的全是些老弱妇孺,又病得人心惶惶的,再干、饿个几日,不全死光,也留不下一两个活口了。
如今大老爷和大少爷都不在,府里都由二太太把持着,只等正院的人一死光,就将尸体全部给埋了,大老爷回来后只说全是疫病死的,来个死无对证,连查都没法查去。
“你只管着人好生守在外头,别让消息走漏了就是。”舅老太太不耐烦地对二太太道。
二太太的心这才安定了些。把个正院守得更加严实了,若不是阿九人小,身手灵活,柴米还真难送得进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太太的病一天天的好气了,到了正月二十六日上头,二太太终于坐不住了,正院里的人,就算是神仙,没水没粮也该渴死,饿死了才是,怎么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保不齐,太太已经死了,就跟舅老太太商量:
“伯母,要不,侄女着人进去看看吧,老爷来信说,过不了多久就要回来,让我好生照看大房呢。”
舅老太太也没有了把握,沉吟了一会子才道:“你这两天开始送水米进去吧。”
二太太听得怔了怔,“若是顾氏没事,现在送水米进去岂不前功尽弃?”
舅老太太就叹了口气道:“若是死了,里面的人早就哭出来了,谁有那个胆子瞒住正室太太身亡的消息?”
“可是……”二太太还想坚持。
舅老太太却挥了挥手道:“我累了,你回去吧,以后也少来我屋里走动,等你家老爷回府,我就动身回京城了。”
二太太愕然,着急地问道:“那聪儿和英姑的婚事呢,伯娘?”
舅老太太眼里就带了讥诮:“等聪儿考取了功名再说吧,反正孩子们现在也还小呢。”
二太太从落霞居出来,脸色黑如锅底,舅老太太这是在避嫌,想脱身事外了,明明这一切都是她吩咐自己做的,如今却想明哲保身,现在送水米进去,若是顾氏只剩一口气还吊着,岂不又救了她?不行,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只要顾氏一死,整个林家,包括顾家的产业,就都掌在自己手里了,君山的贡茶,整个湘北十几家云绣坊铺子,沃野千倾的良田,一年进帐都是几十万两啊,都到了这份上了,难道还要拱手相让吗?不行,决对不行。
二太太让人把正院守得更严实了。
大太太的病终于痊愈了,这天一大早,大太太打扮得齐齐整整的,带着涂妈妈,杨妈妈几个走到正院大门口,透过窗户,可以将外头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罗生家的正探头探脑地在外头张望,乍看见大太太时,吓得魂都飞了。
“太……太太。”
“给我砸烂大门。”大太太严厉地喝道。
四个粗使婆子,手里拿着柴刀,菜刀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