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臣_蔡某人-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瞬间睁大眼,同他一对视,似乎极力要从那巨变的容颜中,寻出些往日的蛛丝马迹。
程信跟着陆士衡,有一回受伤,伤患太多,还是媛华自告奋勇亲自给包扎的伤口,小姑娘极为负责,三不五时关怀,直到伤口彻底好了,如今,待一看那疤痕,没想到一下就认了出来。
因她当时笑过一句,程叔叔的这伤口,好像一只梅花扣呀!
程信手慢慢松开来,媛华的目光,已经从确认身份,化作了疑心他变节投敌的震惊与不解,这一切,皆闪烁在那双已然开始泛红的眼睛里。
“我有我的打算,”程信一下读懂,却不愿跟她解释,只此一句,把人朝外一推,压低声音迅疾补道:
“程叔叔日后会把你跟菀儿带回会稽的!快走!”
媛华心头一热,把个帕子都要攥碎了,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染了哭腔:
“程叔叔你杀的了晏清源吗?怎么走?”
程信却一副压根不想跟她啰嗦的样子,手上一直不舍得用劲,此刻,几是把人陡得一掼,推到了门外,将门一掩,在那要合不合的最后一道缝隙里看着媛华,用一种痛苦的声音说道:
“你姊妹两个再忍忍!”
“吱呀”一声,木门彻底关合,独留个顾媛华对着那无漆古朴的两扇门怔怔发起呆。
恍如一梦,是程叔叔,居然是程叔叔!
无知无觉的,许久不曾掉的泪珠子,成串一落,她来不及细想,听见后头有脚步声传来,忙把脚尖一磨旋,佯作在附近弯腰找寻,一丢手,耳珰便躺石榴树道旁上去了,等小丫头呼哧跑近身,才把眼泪一抹:
“你给我找到了吗?”
小丫头见她粉腮着泪,满腹狐疑:难不成为了……这么一想,更是不好意思开口了:
“顾娘子,奴婢没……”
说着,也是眼尖,那道边不正是个白莹莹的耳珰吗?!不由喜出望外,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奔到跟前,给捡拾起来,仔细吹了又吹,扯出帕子,小心翼翼捧到媛华眼皮子底下,巴巴问道:
“顾娘子,是这个吗?”
媛华把目光一定,立下破涕为笑,接过来,做个合十:“阿弥陀佛,吓死我了,你不知,这是我娘留与我的遗物,倘是弄丢了,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原是这样,小丫头恍然大悟,暗道这顾娘子真是纯孝,连忙安慰道:
“横竖都在双堂,丢不了,真找不到,太原公便是把侍卫们都喊来,翻个底朝天,也会给娘子翻出来的。”
媛华把眼睛朝她脸上一掠,一面戴耳珰,一面柔声道:
“我倒吓着你了,又使唤你白跑一遭。”说完,从腕子上褪下个绞丝镯子,悄悄朝她手里一塞,“我从不让人白忙活,你拿着罢。”
知道小丫头要推辞似的,媛华随即一把按住了她,硬给套上去:“我不惯给人添麻烦的,你给我找到了,就不要再张张扬扬麻烦府上,这件事,就当我谢你。”
小丫头见她说的诚心,半推半就,嘴里虚晃了几句,也就戴上了,媛华笑了笑,把眼角的泪擦干净,略腼腆看她一眼:
“可别说出去呀,耳珰找都找到了,回头,人家要是知道我弄这么一出,该笑话我小家子气了。”
小丫头心领神会,迭声应道:“顾娘子请放心,奴婢绝不是个多嘴多舌的。”
她本提着一颗心,暗道这位娘子是由自己照料的,要是真丢了东西,岂不是自己的罪过?如今,东西找到了,又得了谢礼,即便媛华不说,她也断不会傻到再多生枝节,此刻,倒顺势应下个人情,心中难免窃喜。
媛华眸光一转,瞥见她那个神情,心如明镜,不再废话,而是先到偏房里,就着小丫头拿来自己的梳篦粉黛等,简单一描补,又是个容光焕发的模样,早把哭过的那点痕迹遮干净了。
果然,等晏九云来寻她,丝毫不见异样,两人拜别晏清河,上车时,媛华特意笑言道:
“小晏日后还要多靠二叔叔提携,该教该说,二叔叔不要客气。”
忽听她这么个称呼,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晏九云一愣,也没想到媛华会突然说出这番话,朝晏清河一看,却是笑着应了。
正要走,晏清泽不知打哪冒出来了,也过来相送,叔侄几人就此话别。
一路上,晏九云忍不住问道:“你,你几时跟二叔叔这么熟络了?”
媛华不以为意道:“你不在的时候,老夫人病了一场,是二叔叔请的邺城最好的大夫;我给你寄家书,是他带我亲自去的驿站,你说,我要不要感激他,你要不要感激他?”
一番话,说的晏九云哑口无言,只能把头一点:“是要感激。”
“再者,二叔叔如今接的职位,你没留意吗?全是大将军之前所担要职,大将军不在邺城,整个京都,可就是你二叔叔说话最硬气了,你的前程呀,跟他干系大不大?”
这话听着可就不舒坦了,晏九云只觉别扭,对在晏清河手下讨什么前程不怎么热衷,于是,在头上挠了一挠:
“我要建就建军功,跟二叔叔可没什么干系。”
媛华嗤了一声:“你还盼着打柏宫呀?我看,那可轮不到你,你不如还回禁军,或者做太原公府邸的都护也是好的,打柏宫,大将军日后不见得能用到你。”
说完,不等小晏又争,笑着岔开了话:“我也是随口一说,先等大将军回来再说吧。”
笑到一半,想到在佛堂所见,表情便凝固了,把脸一别,打了车帘,心事重重地朝熙攘的街市看过去:不知道菀妹妹几时才能回来……
日子晃到七月下旬,时令就有想变的苗头,一早一晚,有了些许凉意。
晏清源定下归期,即日扶柩进都,因大相国贵佛,做的水陆道场免去了道士一节。
等一返程,远比来时浩荡,一起棺,一百二十八人上杠,整座晋阳城为之一空,道路两旁人山人海,羽葆鼓吹、幡灵纸扎等则绵延几里有余,甚是壮观。
晏清源为首的一众人在前,归菀无名无分,只跟在队伍后头,满目除了缟素再无其他,她看着这铺排万分,一颗心,只觉极冷又极热,她的爹爹只连衣冠冢都无,此时,更不知尸骨所寄何处!
遂把脑袋一垂,像只孤雁,双翅一收,将自己埋在任何人看不见的泪水里了。
第125章 西江月(23)
队伍抵邺时,已经是八月。
诸州各行台、刺史等纷纷入朝奔丧,小皇帝为大相国举哀于东堂,服缌,下诏,以大将军晏清源为使持节、大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
父死子继,晏清源却果断辞了大相国爵位,小皇帝无法,只得下诏为大将军如故。
大相国衣冠冢虚葬漳河之西,未几,晏清源携晏清河策马来响山堂一察佛龛,石窟落成,此间南低北高,最北端的凿出的石洞,便是要安放梓宫的真正墓穴。
晏清源负手而进,一抬首,就见一尊大佛立于眼前,面带神威,发乎眉宇,却于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平添几分慈祥,似又有无数言语要出于舌端,俨然大相国生前模样,晏清源微微一笑,沉声道:
“帝既是当今如来。”
言外之意,十分露骨,晏清河默不作声只示意晏清源朝头顶看去:
除却立柱有一方形大龛,顶部有十六小龛,从形制上看,一模一样,别无二致。
“阿兄看这面,从右手数第二个,唯它空心,余者皆实,就是放大相国梓宫的墓室。”
借着高梯,晏清源身如猿猱,敏捷攀缘而上,手指一触,雕有忍冬莲花纹的墓门应声而开,里头个中大小,恰能容四棺一椁。
他把花纹一抚,朝下投了记赞许的眼神:
“如此甚好,这个设计精妙。”
勘测完了,下梯一抖袍子,不以为意直接吩咐:“把工匠都给我杀了,皆作陪葬。”
“是。”晏清河倒是对这样的安排毫不意外,面无表情地应了。
两人一道出来,晏清源举目四望,视线里蜿蜒而来一线人马,领头的,是那罗延,后头跟着一队牛车,拉来的正是温子升奉命所作《神武王碑》,大相国此生功业,全在上头。
碑高九尺,文字拓片分明,是温子升的一手好隶书,晏清源噙笑逐字逐句读下来,冲晏清河一笑:
“温鹏举果然辞藻可畏,大才士也!”
说完,神情不变,问那罗延,“他现在人在何处?”
“在东柏堂等着呢,我看他惴惴的,世子爷满意不满意,他还不知道呢!”
那罗延见他分明是个很满意的神情,也自知温子升才情,刚要擦把汗,一口气透了一半儿,晏清源已□□着马鞭,淡淡启口:
“抓起来,送大理寺,给我投到死牢里去。”
听得那罗延呆在当场,再看晏清源,一脸的风平浪静,哪里有任何端倪?他这风一阵,雨一阵,刚还赞不绝口,忽的就要杀人,这心思实在太难琢磨了!
“世子爷,”那罗延迟疑道,回头看了看那刚弄出来的石碑,还崭新透亮的,就等着棺椁一落,便能起碑,“当初,世子爷可是千方百计给请到东柏堂来的?不知道写了多少诗文,世子爷还带参军去南山……”
话说到这,不敢再往下质疑,晏清源则走下响堂山,一边说道:
“他和卢静走得太近,难保不被那张三寸不烂之舌蛊惑了,我怀疑他事先知情,如今大相国的碑文已成,留他无用。”
那罗延微微一怔,连下几阶,忙紧跟两步,追问道:“可,可世子爷没证据证明参军他也是乱党呐!”
“杀一个温子升,我用不着证据。”晏清源眸光如冰,“他是文士,你去传话,不要用刑,由着饿死就好了。”
那罗延无法,却又心有不甘,欲言又止,磨磨蹭蹭的,不敢把心中所想畅快道出,只能旁敲侧击:
“照这样看,是不是有嫌疑的,世子爷都该抓起来杀了呀?”
说的便是陆归菀,东柏堂可就是她当初一笔笔给画出去的,一回想当初,世子爷还赞不绝口哩!再一想两次把那个女人带回晋阳,世子爷走哪带哪,完全如影随形,比他这个贴身扈从还贴身,那罗延心里又羡又恨。
晏清源了然于心,走到照夜白跟前,纵身一跃,扯了缰绳说道:“你是想要问,杀不杀陆归菀?”
那罗延哪敢应话,只拿眼睛把晏清源不住地偷瞄着,见他那张脸上,笑意浅浅,八方不动,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一说到陆归菀,世子爷那眉眼仔细瞧去,是有那么些温柔情意在的,不过,世子爷笑起来,这也是惯有的,对谁都能一股子温柔情意,翻起脸来,也对谁都能寒霜如剑,所以,当不得真呀!
“她人呢?你来时她在做什么?”晏清源见他神游物外,问了句。
东柏堂自世子爷归京,无人不忙得焦头烂额,那罗延见他这个时候不关心被召来的慕容绍等人,倒关心起陆归菀,心下忿忿,便答道:
“属下忙正事呢,没留神,八成又在画园子什么的。”
一听他阴阳怪气,酸话不断,晏清源睨过去一眼,低斥一声,夹紧马肚子朝东柏堂方向疾驰去了。
那罗延愣愣瞧着那被卷起的一缕烟尘,再一想,世子爷还是没说杀不杀呀!一跺脚,连忙上马跟住,到了城中,两人分道扬镳,那罗延去的方向,变作了大理寺。
东柏堂里这阵人来人往,个个身着丧服,既忙于公府琐事,又要不定时在未撤的香案上记得拜礼,晏清源穿过迎来的见礼声,同各人简单议几句,便来到梅坞,只一个穿素群的小丫头在弯腰忙着收书。
碧空万里,日头底下摆的全是归菀的书籍文章,他的几样书,譬若《水经注》《华林遍略》《十六国春秋》,今儿一卷,明儿一卷的,隔三差五落在她这,倒好像都易了主,一股脑摊在那晒呢。
“她人呢?”晏清源兀自转了一圈,也不见归菀,这才从她闺阁里出来问,小丫头忙的里里外外不停,方才压根没着意,此刻,眨眨眼,发愁发怯道:
“奴婢不知道呀,奴婢只在这……”
不等她说完,晏清源抬脚走了。
到了府前,一问便知,归菀要走了她的望云骓,侍卫们不明就里,只得牵来,一眨眼的功夫,美人一上马,竟是个翩翩如流电,催鞭去了。
众人大惊,虽有心拦,却顾忌她是大将军宠妾,那罗延也不在,去问属官,更不合宜,等有人壮胆追上去,归菀理直气壮丢一句“世子让我去看的姊姊”,弄得闻者不知真假,一路相跟,见她果然进的晏府,便留一人在门口相守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完,晏清源的一张脸,已经铁青,疾声厉色道:
“以后没我的命令,不准擅自放人。”
“大将军,她要是硬闯,我们也不敢下重手。”侍卫闻言,赶紧补描,生怕事后大将军这怜香惜玉的心一复苏,遭殃的还是他们。
晏清源面色冷峻:“那就把人给我打晕了。”
见他声气不好,众人面面相觑心下难安,正讪讪应话,那罗延风风火火杀到了,他一现身,众人看救星似的赶紧把个希望的目光朝他身上一投,那罗延一愣,眼睛转了一圈,分明是在征询,眼看众人识相往后避开了,不知发生了什么,往晏清源跟前一凑:
“世子爷,温参军,不,温子升刚被押去了大理寺,他一句辩白也无。”
晏清源“唔”一声,看了看大门前那两排荷刀侍卫,东柏堂这里,本戒备最是森严,只怕是自己这三番五次带她出去,之前,又许李文姜教她骑马,往外跑的次数一多,侍卫们便生出了不该有的想法,如此,她这回才能畅通无阻地溜了。
想到这,他忽对最近的一名侍卫吩咐道:“她要是敢带什么人私闯东柏堂,不拘是谁,一律格杀勿论!”
侍卫大声应了,随即问道:“那陆姑娘要怎么办?”
“抓起来。”晏清源简明扼要。
本听得那罗延心头一凛,不知世子爷嘴里说的谁,这么一提,霎时明白了,将讶色一收,问道:
“世子爷,陆姑娘怎么了?”
晏清源眸光幽幽,把那罗延一瞥:“她去了顾媛华那里。”
一听这个消息,那罗延竟不知是喜是忧:“世子爷,那她岂不是就知道了卢静的事?她要是知道了,这跟世子爷的仇,可就又进一步啦!”
那罗延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像乌鸦一样讨人嫌,犹自咂摸着,晏清源乜他一眼:“你安排的人,可靠么?”
“人机灵着呢,看着傻,其实心里透亮,世子爷放心!”那罗延忙答道,转而,好心提醒,“可顾媛华要告诉陆姑娘,世子爷杀了卢静,这可没办法,要不,属下这就过去?”
他也就是装装样子,脚尖一旋,作势要走人,晏清源沉吟道:
“不必了,顾媛华要是真替她想,就不会告诉她,不过,这个女人,很难说,她就是说了,我也自有办法,你去把慕容绍刘丰生请到书房来。”
终于点到正事,慕容绍一现身,整个邺城上下的舆情就起来了,已晋升为渤海王的晏清源,这是要用慕容绍打柏宫的前兆,如此一来,前景似乎一下变得明朗起来。
归菀这里,一鼓作气来到晏府,其实心里也没底,却自我安慰,横竖她不过来看看姊姊,趁晏清源忙的焦头烂额,无暇他顾,就算事后怪起,也应并无要紧。
她这么突兀一造访,倒把媛华惊了一惊,得知她是擅自前来,并未知会晏清源,心中有数,两人彼此寒暄良久,终避无可避点到卢静之事,是归菀先开的口,她那神情,却是个以为媛华不知的。
“你是说,晏清源把卢伯伯放了?”媛华反问一句,见归菀点头,一副不疑有他的模样,她微微一笑:
“我天天窝在府里,也难能知这些,我说上一回去街市顺道摆拜访卢伯伯还好好的,怎么前几日去,府邸都被人给封了,人也不知去了哪儿,白教我担心一场,原来是出了这事,这样也好,省的他卷进来不能落个好。”
一面笑说,一面掌心都要掐烂了,起身给归菀重新置些热茶,一扶案,晕眩地几乎要呕出来,顿了一顿,坐回归菀身边,脸色已经很不好了。
“姊姊,你怎么了,身子不好了?”归菀捧着茶,发觉了。
媛华苦笑:“我气虚,刚抓了几副药,正补着呢,大夫说,是阳气不足。”
陡然听到这么一句,归菀耳根微热,脑海中顿时蹦进不该想起的暧昧笑语,忙把脑袋一垂,划拉起茶盖,唯恐媛华窥破什么,媛华却无意透过额前碎发,瞧见她额角淡淡一抹痕迹,撩开看了,手指点道:
“你这是跌哪儿去了?”
归菀笑着拉下她手:“我骑马时摔的,没事。”
就此岔开,不想纠缠,恰逢晏九云一头扎进来,他一愣,随即欢快笑道:“陆姑娘稀客呀!”说着,抓起一盏凉茶灌了,急冲冲地又要往外走,媛华见他下巴那还挂着水珠子,打个眼神示意了:
“慌里慌张的,怎么了?”
“来奔丧的人太多,都还在官舍住着呢,琐事一堆,二叔叔要会客,有事请我帮忙,我得赶紧去了。”晏九云脚不沾地就要走人,归菀忽喊住他:
“小晏将军,来奔丧的人里头,有没有叫慕容绍的人?”
“咦?”晏九云眼睁得老大,步子一收,“陆姑娘你认得慕容绍?”
归菀摇头:“我怎么会认得他,只听说过这人,是个能将。”
晏九云嘿嘿一笑:“不错,”目光却情不自禁看向了媛华,话也是对她说的,“小叔叔恐怕有能打柏宫的人选喽!”
说完,一掀帘子跑了。
留下个若有所思的媛华,把视线一转,瞧着归菀:
“你怎么想起问他这个?”
话说着,喜鹊进来送了一盘新切的酥梨,汁多味甘,归菀捏了片放口中,细细嚼着:“他眼下最愁的就是打柏宫了,慕容绍,正是柏宫的克星,姊姊,你记不记得我爹爹说过,晏垂手里有两名最厉害的大将,一是个汉人,一是个羯人,那汉人战死了,这羯人就是柏宫。”
媛华把腮一托,想了想,点点头道:“是,可这慕容绍,我记得不是晏垂的部将吧,没怎么听爹爹陆将军提过。”
“因为他是后来投奔的,”归菀眉尖一蹙,“这个慕容绍,是柏宫的老师呢,爹爹说过,柏宫就怵他一人,不过,慕容绍并不被人重用。”
两人把这些一说,媛华在心里盘算起来,咬着唇,半晌不语,忽抬头笑问归菀:
“不说这些了,打打杀杀的,梨子甜吗?”
一语说完,心中已拿出了个主意。
第126章 西江月(24)
归菀拿帕子一拭嘴角,附在了媛华耳畔,呢呢喃喃的,媛华眉头先是一皱,继而舒展开来,笑道:
“英雄所见略同。”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一处去了,目光一碰,归菀面上露出抹忧色:“可惜,姊姊,你我无缘结识此人。”
媛华无动于衷,一笑而过,眼睛里微光一转,翘首往榻上睃巡几眼,把针线活拿来了,是小娃娃穿的肚兜子,归菀好奇,忙捧过来看看,煞是可爱,上头拿金线撩出个胖头鱼,噗叽噗叽,后面跟着吐了几个泡泡,一汪子翠生生水草,柳枝一般轻摆……看着看着,归菀的笑容就凝滞了:
“姊姊,你是不是有了……”
媛华把差的那一星半点补了几针,淡淡道:“没有,我做着玩的,”说着手下一顿,“我消我的业障呢。”
不等归菀细思,抬头笑道:“我听说,陛下派了贞阳侯萧将军出征,趁着柏宫起反,我估摸啊,贺赖也得来一趟浑水摸鱼,晏清源四面楚歌,菀妹妹,你只等看戏罢。”
看他什么戏呢?兵败如山倒?还是身死族灭?归菀一愣神,盯着胖头鱼,忽想起腹中滑出去的那滩血肉,激灵灵打了个寒颤,一双明眸,又氤氲起层水色。
坐得够久,出来时,日头都西斜了。
归菀回到东柏堂,刚下马,正遇上出来送客的晏清源,被几个武将簇着,两个人目光一对,都有些意外,归菀忙把身子一扭,躲到镇宅石兽那避嫌。
一阵寒暄过去,听得几个大男人粗声大气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归菀一撩幕篱,悄悄探过去,晏清源一身白衣,负手噙笑,在一群粗糙汉子里鹤立鸡群,像是心有灵犀,他目光越过人群,一落到自己身上,归菀立马把头一低。
等人走了,晏清源看着归菀,哂笑了一声:“你还不进来?”
归菀有些腼腆,更多的是心虚,挪到他跟前,迅速施了个礼,学精乖了,赶紧先发制人:“世子方才见的都是什么人?”
她一时改不过口,说完,才意识错了,羞涩一笑:“世子如今称王了,我是不是要喊一声晏王?”
晏清源不搭理她这点小把戏,把个下颌一捏,似笑非笑盯着她:“你进来,我有话问你。”
说的归菀顿时沮丧下来,问了他的大忌,他不理会,问称谓,也不理会,分明是要跟她计较计较这一回偷跑的事儿。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晏清源的书房,他把幕篱一掀,那头青丝也跟着滑出来,在掌心一过,柔软光滑,目光再往下溜,雪光隐隐,晏清源蹙眉笑看归菀:
“我怎么跟你说的?不记得了?”
归菀不敢装傻,细声细气的:“没有世子的允许,不准随意出府。”
“哦”晏清源笑着拖了腔,“那你还敢?人果然不能惯着。”
“世子生我的气了?”归菀抿了抿唇,见他坐了,去翻文书,红着脸自觉朝身后一站,伸手在他肩上轻轻捶起来:
“世子别生气,我就是,”她声音越发小,“我就是太想姊姊了,也没别的。”
晏清源不阻止,由着她伺候,没砸几下,归菀却又停了,忙不迭去接婢子送进来的新茶,亲自给撇去茶沫子,毕恭毕敬一递,晏清源抬眸瞟她一眼,接过饮了,归菀又慌地把佐茶的蜜渍瓜果送到眼皮子底下,一双期待的眼看过来,等着他挑呢。
这好一番忙碌,比不上丫头,也算有眼色了,晏清源看在眼里,脸往后一掣,推开碟子:“心不诚。”
归菀窘得鼻尖都沁汗了,无措看着他,真不知如何伺候才显心诚了,左右一顾,瞥见他那把白羽扇,夏日里用的,还没收起,赶紧取过来殷勤打扇,那表情分明是在问:
这样诚吗?
却心想,羽扇纶巾,难不成你也要学周郎,做个儒将?真不要脸。
动作大了,凉风拂面,掀得文书也跟着哗啦乱响,晏清源被她这笨拙的蛮力,弄得好生烦乱,一把夺过扇子,朝她额头一点:
“你这是生怕我高兴了。”
“我想让世子高兴!”归菀羞得一下涨红了脸,急着辩解。
晏清源唇角微微一扯,揶揄看着她:“你明知故犯,这是想让我高兴?”
“世子还在怪罪我呀?”归菀心虚地笑笑,脸上僵了一下,那双眼,尽是婉怯娇羞的一股困窘劲儿了。
“这个么,怪不怪的。”晏清源坏笑一声,“要看你晚上的表现。”
拇指在她唇上一揉,红艳欲滴,花瓣一样,忍不住朝嘴里送了个头,不知想哪儿去了,低笑问她:“用这儿含着好不好?”
归菀懵懵懂懂看着他,还没问个一二三,晏清源把人一松,拍了拍她脸颊,叹气笑:
“你一来,我就难能做正事,跟我说说罢,你都跟姊姊聊了什么?”
念头一转,笑话起归菀,“是不是又说起了鹞子大佛,嗯?”
归菀霎时明白过来,记起上次的事,不大好意思,点了点头,忽冲他俏生生一笑:
“我没有见识,是托世子的福。”
晏清源注视着她,两只眼睛定在那张娇艳桃花面上,若有所思,不易察觉地微微颔首,越发笃定了,便扯回先前的话头:
“知道就好,方才说什么?不好再喊世子了,嗯,那就喊子惠罢。”
归菀显然不肯,这个称呼,太亲昵了,她不愿这么叫,晏清源一眼窥破她心中所想,也不勉强,只是笑问:
“那你想怎么喊呢?”
说着,顺手把玛瑙似的葡萄朝归菀手里塞了一颗,看她满头雾水的,弹了一下脑门:“剥呀!”
归菀尴尬,便把纤手一伸,边小心剥皮,边应他:“要不,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喊大将军吧。”
“不好。”晏清源拒绝得干脆。
归菀面露难色:“渤海王?”嘴里迭声把他那一串头衔问了个遍,横竖都是不好,归菀无法,只得把剥好的水灵灵葡萄拿帕子一托,先让他吃了:
“世子?”
晏清源眼睫一垂,循循善诱:“你说这葡萄,是酸的呢,还是甜的?”
这谁能知道呀?归菀果真只把脑袋摇了一摇:“我不知道。”
晏清源随即噙笑倾过身子,就着归菀的手,含住葡萄,再把人一揽,困在怀里,低首去找那柔软的唇,这么一相接,归菀腔子里便渡过来一缕甘甜,好半晌,一番纠缠下来,简直要晕眩。
“唔,”晏清源的嘴唇终于离开了,手指轻巧一分衣襟,探进去,揉了她两下,“是甜的,和我的菀儿一样,嗯?长大了不少?”
归菀一抵他白衣,只觉刺眼,细细喘道:“世子不要……”
“喊郎君,我就答应你。”晏清源揉着那团雪影,慵懒如白生生的小鸽子,一下便醒了,啄他掌心。
归菀身子软在他撩拨里,不得已,娇颤颤唤了声“郎君”,听得晏清源哈哈一笑,甚是满意,把她衣襟一拢,点上秀气的鼻尖:
“很好,孺子可教,今天的事,下不为例。”
束缚一没,归菀忙低着绯红的脸,把衣裳整理了。
刚停手,有个脑袋在门口一闪,又立下缩了回去。
归菀一看晏清源,果然,他的目光也落去门口了,便把裙子一展,起身对他说:
“世子,我先回去了。”
“什么?”晏清源一拉她衣袖,皱眉反问。
归菀急着脱身,含糊句“郎君”,提裙扭头疾步踏出了房门,同那罗延擦肩而过时,半张红湛湛的脸,被瞄进两眼,那罗延心底哼哼一笑,朝晏清源眼前一站:
“世子爷,已经问出来了。”
外头暮色渐临,初秋的薄雾便在夜来之前浮了一层笼在园中草木上,有露水下来,纺织娘也还在不歇嗓地叫着,晏清源一揉太阳,把这些杂音屏去,淡淡道:
“你动作不慢。”
那罗延径自答道:“陆归菀跟顾媛华,谈的不是他人,世子爷一定想不到,她俩人,说的居然是慕容将军。”
“哦?”晏清源脸色不变,只一挑眉头,“说慕容绍什么?”
“中途小晏回了趟府,陆归菀打听是不是慕容将军也来奔丧了,后来和顾媛华说的,倒也没什么稀奇的,无非是,慕容将军是何人云云,再没别的了。”那罗延说到此,越发觉得古怪,忍不住提醒:
“世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