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臣_蔡某人-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只有段韶给他的一封来函,提到柏宫未乘胜追击一事,里头牢骚不少,柏宫桀骜,自然不会给晏清源回禀军情,他只跟大相国有书函往来,年轻的世子,对他而言,只是个黄颌小儿,虽然此间评价,同晏清源相貌相差万里。
  晏清源盯着那满纸的牢骚,蹙了蹙眉,无赖在几上叩起手指,一室内,除此之外,再无余声。
  不知过了多久,外头响起叩门声,那罗延身影一闪,进得门来。
  “卢静走了,世子爷,属下就说,这人养不熟的,好歹今日世子爷好酒好饭招待的,就这么目中无人的走了,真是不知好歹……”
  晏清源一抬头,那罗延立时余话不提,上前来凑近他耳畔悄言几句,等话说完,听晏清源鼻子里嗤了一声,再一瞧脸上,却没什么大的表情,那罗延也不说话,把一双热切询问的眼睛,定在晏清源这儿,只等他安排。
  “我要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现下,还不是动他的时候,让他尽兴布置去罢,我倒要看看这个蠢货,能翻出什么把戏。”晏清源轻蔑一笑起身,把半盏残茶入口,清凉透肺,人也跟着精神一振,刚走到门口,刘响一头扎进来,险些撞上,刘响一愣,猛地收身,忙把书函奉上:
  “世子爷,晋阳来的。”
  一听是晋阳,晏清源坐也不坐,直接走到灯前,就起光亮,抖着两三页纸,逐句看了两遍,目光闪烁不定,往案上一覆,抄起灯,来到舆图前,目光在上头游弋起来。
  未几,一只修长的手也伸了出来,顺着晋阳往西,一路蜿蜒,来到了汾水。雁飞残月天,仿佛这一线,乃是腾空而起的一条骊龙,就这么盘踞在大好河山之上,睥睨众生。
  灯花噼里啪啦响了两下,衬的夜越发的静,远处隐约有犬吠传来,而窗子底下几只纺织娘一会比着此起彼伏地叫,一会又默契十足的皆停,间或半日,都是这么个节奏,莫名让一旁静候的两人,有些心烦意乱。
  晏清源转身把灯一放,看向两人:
  “大相国准备八月出征玉璧,携邙山余威,不给贺赖喘息之机,一鼓作气拿下关西。”
  “啊!”那罗延闻之大喜,点头不迭:“大相国这个主意好,若是拿下了玉璧,贺赖也就彻底完了,北方既定,咱们再略作休整,一气打过长江,天下一统,到时……”
  眉飞色舞未完,那罗延倒机灵如常,很快发觉世子面有忧色,极是罕见,声音渐渐小下去,把个封王封爵的绚烂前景给依依不舍的略了,转而也看向舆图,瞧了片刻,讷讷道:
  “世子爷,玉璧身处河东,直插晋阳之南,跨过汾河,可就能北上围剿咱们,大相国要打玉璧,有什么不妥吗?”
  晏清源眸子一凝,慢慢颔首,围着舆图负手踱起步子:
  “不错,玉璧这个地方,对于晋阳来说,如芒在刺,如鲠在喉,不得不除,只是,”他眼中暮色下来,“玉璧四处皆临深谷,唯向南有一通道,犹为不利我大军展开,这几载,王叔武早就在汾河南岸修筑了要冲,你们看,”手跟着在舆图上一指,“汾河是一道防线,峨嵋塬又是一道,固若金汤,我怕的是,玉璧易守难攻,战事拖久了,毫无益处。”
  世子分析的丝缕入微,难题一下摆在眼前,那罗延也蹙起了眉头,忽的灵光一现:
  “世子爷打寿春,陆士衡不也跟咱们耗了几个月,最终还不是破了城?贺赖那个地方,人稀兵少,粮草又匮乏,我看还不见得比陆士衡,咱们既然能耗得死陆士衡,自然也能耗得死他,更何况,”那罗延忽一脸豪情,“这回是大相国亲自出征,带着新得胜回来的一众悍将,士气正好!”
  这一番壮志,感染的刘响也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趁机道:“世子爷,要不,这回大相国打玉璧,也带上我们?世子爷拨一支过去跟着大相国历练历练,也开开眼!属下一回贺赖都没打过呢!”
  那罗延朝刘响挤下眉,一副“我也是这么想的”表情,两人乐不可支,晏清源眸光一转,落到他两人脸上,不置可否,既不说好,也不拒绝,往常的踌躇满志不见踪影,倒多了几分凝重,两人便识相敛笑,不知他到底在担忧什么。
  粮草?不缺,晏清源精于劝课农桑,正是大相国常年征战的基石。鲜卑精骑?虽说邙山之战损失了些,可他们家大业大,底子厚,折腾的起,兵源补充不是问题,尤其是跟贺赖相比,他简直穷的叮当响,来逐鹿天下,也算不俗了。人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贺赖便有这样惊人毅力,那罗延把双方十年里的四次大战,粗粗一过,怎么看,他们都是占尽优势,可再细细一想,每次大相国却也都是惨胜,似乎也不太能划得来……
  “世子爷,大相国这回,机遇难得,贺赖还没能喘上口气呢。”那罗延有些迷糊了,不知道晏清源的忧色从何而来,晏清源凝神想了片刻,才一笑吩咐他们:
  “邺城也要调兵,明日把众将请来,我有事要同他们商议。”
  自大相国欲出征玉璧的消息传出,晏清源已调徐隆之赴晋阳,集合三军,选派将领,人事一番波动,全由他调配。正阳门外,则由他代父受天子送行礼,三军持节出征,一时间,东柏堂也跟着忙的鸡飞狗跳,脚不沾尘,粮草辎重一跃成为头等大事。
  梅坞里却一派平静,归菀练习骑术已经告一段落,只是秋芙发觉主人时常发呆,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有时做起女红,半日里针线不动,一副心神不宁模样,秋芙拿来件薄披风给归菀身上一罩,坐到身边,悄声道:
  “陆姑娘,我听说,他们要跟西边打仗了。”
  归菀一阵静默,把头上金簪拿下来,挑开线头,举止慢吞吞的,恍若未闻,秋芙不得不又重复一遍,归菀这才听清,心头重重一跳:
  “他是统帅?”
  膝头一动,线圈滚落下去了,长长拖地,蜿蜒成条金蛇,秋芙弯腰一捡,笑道:
  “他不去,好像是他父亲,他们要打的是贺赖,我听蓝将军说,他们都出身于阴山脚下的鲜卑六镇,因本朝皇帝重用汉人,觉得大受冷落,起兵造了反,有五镇为晏垂所控,定都邺城,又有一镇,为西边所据,定都长安,这一回,是他们鲜卑狗咬狗而已。”
  好长一串话,归菀多少知道些,一面暗想这便是晏氏父子能在中枢一家独大之故,一面又独独对重用汉人这句留心,再想晏清源行事,一时心绪又有些缥缈了,表情渐渐凝固,回过神来,勉强一笑,丢了未绣完的花绷子,轻跺几下发麻的脚,从廊下进屋来了。
  寻出卷《水经注》,往叠好的被上斜斜一卧,认真翻阅起来。
  没翻几页,思绪就泛滥开来,归菀心头一时紧,一时松,那一双含情目也不觉布上了层水雾,眼前忽的探出只手,把书一捞,那卷《水经注》就从归菀眼底带跑了。
  她一仰头,瞧见晏清源已经把目光投向自己翻看的那一页了,心中莫名一慌,起身却也不夺,连着数十天没见他,他还是那副神采奕奕的模样。
  “大将军来了,我听说,你们要打仗了?”归菀装作无心,把整齐的被褥又四面扯了扯。
  晏清源也不回答她,指着那一页,只是笑问:“唔,你在看泾水渭水,这是打算和谁泾渭分明呢?”
  归菀听他说话,总一副意有所指别有暗示,索性不再去猜,弯身去找绣鞋,被晏清源一拉,两人齐齐倒在了被上,晏清源一手撑腮,翻着《水经注》,漫不经心笑道:
  “北朝才子编纂的这套书怎么样?”
  见他要谈书,归菀便半坐起答话:“我觉得这人有太史公的风采。”晏清源揶揄一笑,长长拖了个调子“太史公啊!”把书“啪”的一合,兴致盎然地看着她,“怎么个风采?”
  “以迳见为准,这就很了不起。”归菀眼中有了点艳羡的意思,晏清源不说对,也不说不对,笑着说:
  “继续啊!”
  归菀被他瞧的有些羞赧,把睫毛一垂:“而且他叙述山水,有屈子《山鬼》的胜境,绝妙古今。”
  说完抬头眨眼看看晏清源:“这个人,现下做什么官儿?”
  晏清源正觉她眼光独到,便随口一应:“他和他两个儿子一道被人杀死了。”
  归菀“啊”了一声,随即拿帕子捂了嘴,不再说话,晏清源看她脸色都变了,忍不住打趣:
  “莫说是乱世,就是太平盛世,官场风云诡谲,死人是最寻常的,你这个样子,”说着目光一动,移上她鬓间金簪,低笑一声,没再说什么。
  而是翻到序言,把其中一行指给归菀:
  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
  归菀不解,把个疑惑的目光在他面上过了一遍,晏清源却也不肯解释,翻了个身,《水经注》丢开,一手作枕,一手把归菀冷不防地拽到了胸前:
  “我和他,倒是想法一样。”
  归菀本想挣扎,转念作罢,在他胸膛前靠住,低声问:“大将军和他都有什么想法?”
  “你猜呀,猜出来,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听他又开始逗她,归菀壮着胆子牵了牵他衣袖,也故作轻松问道:“那大将军放我回故国,行不行?”
  “不行,除了这个,我什么都能答应你。”晏清源坚决拒了,说完不理归菀,却是把双目一阖,告诉她:
  “我累了,要小憩片刻,你别有动静。”
  归菀无法,要从他怀中起身,晏清源嗤的一声笑,把脑袋往怀里一揉:
  “美人在怀我才睡的着。”
  归菀便悄悄把《水经注》移开,唯恐他翻身压到,咬了咬唇,还是忍不住问晏清源:
  “大将军不随军出征吗?”
  晏清源这才猛地张开了眼,朝归菀脸上一瞥,扬手就是一阵轻抚:
  “你想让我去吗?”
  说着手就滑落下来,有意无意地在她锁骨上按了按,归菀心里极为矛盾,说不准是想让他死在外头,还是留在东柏堂,自己才有机会,眼前莫名掠过那匹被李文姜驯服的灰马,忽然意识到:
  他如果死了,会流更多的血罢?
  这么一想,浑身颤了颤,冲晏清源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晏清源无声一笑:“我要是出征,自然会带上你,免得你在东柏堂想我。”
  听他说的笃定无阻,归菀一怔,忍住不去辩,摸着发梢问道:
  “大将军行军打仗,带我做什么?”
  晏清源手指一坠,落在她娇嫩的胸口,调笑说:“你说带你做什么?”归菀有些懵懂,羞涩躲开,把脸一别,遮了遮衣裳:“我不知道。”
  “嗯?不知道啊,要么……”晏清源声音低下来,盯着她红上的小耳朵,亲了亲,忽就来了兴致,一点困乏也无,把个归菀小脸一托,点了点她也开始泛红的两腮:
  “我让你知道好不好?”
  先是一怔,忽的从他那双笑眼里明白了什么,慌不迭得要从掌间逃去,娇怯怯地直摇头:
  “我不要跟着你去打仗……”
  晏清源眉头一蹙,忽的突袭,朝她腋下挠了两下,归菀立下娇笑起来,奋力去推他,嘴里连连告饶。
  “原来怕痒啊,好孩子,这可由不得你,我累了这些天,”他手底略一发力,把人摁稳了,扯掉小衣,倾下身来,才把刚才没道完的补上:
  “既然歇不成,就做些让我高兴的事罢?”
  归菀轻喘着一下扭过脸去,咬唇道:
  “大将军怎么不找那位夫人去?”


第83章 破阵子(10)
  晏清源凝视她片刻,忽把归菀两手往上一支,咬牙笑骂:“败兴,你胆子肥了!”
  说着直接把人翻过去,将那两手往雕花的床头一放,不容置喙命令道:“抓紧了!”他嘴唇从耳后贴过来,哼哼笑了,“我今天非好好收拾收拾你不成,小混蛋。”
  归菀又羞又怕,连声求道:“我再不敢了大将军!”
  “晚了!”晏清源朝她小腹一揽,便把人箍过来,归菀雪臀一抬,几是颤抖地等着承欢,听见身后他解玉带的声响,怯怯回头看一眼,便是这一眼,不知怎的,更惹的晏清源一阵躁,把归菀腰肢按到最低,让臀翘得不能再高,帐子胡乱一扯,未几,两人的喘息声时轻时重,泄了出来。
  一入秋,邺城草木凋零极快,树梢挂着一弯冷月,地上覆着一层白霜。归菀大汗过后,一掀帐子,分明激得瑟缩,她随便裹了件衣裳,赤脚走到碧纱橱,热水早备好了,只是不见秋芙身影,东看看,西看看,正想往外探,一双大手把她捉了回来,归菀一慌,尚未回神,已经被送进了浴桶,被那热气一触,顿时舒畅许多。
  “我伺候你罢。”晏清源衣冠楚楚,袖子一卷,十分娴熟地捞起手巾就往归菀肩上擦,归菀下意识一躲,难为情地把手巾想拽过来,却一点用处全无。
  “你羞什么劲?你身上我哪儿不熟悉?”晏清源哂笑,手滑到底下,归菀那张脸被热气一蒸,更红了,她连忙摆手压住他:“别,别,我自己来……”
  见她忸怩地跟个没见过生人的孩子似的,晏清源未免觉得好笑,不再勉强,把手巾丢给她,眼睛里尽是戏谑:
  “你怎么回事,老这么害羞,回回都跟第一次一样。”
  归菀把脑袋一低,稍稍侧过身子,避开他,手底一触,忍不住蹙了蹙眉,细声道:“大将军就不能轻些么?”说完,一手抚上发烫的脸颊,再也不说话了。
  “唔,你不是挺能叫的,”晏清源凑过来,朝她眼睫吹了两下,看归菀一抖,忍不住又笑起来,“一时慢不行,一时快不行,陆小姐很难伺候啊!”
  说的归菀一怔,掐了掐手背,疼得直想掉眼泪,把那份羞耻揉到看不见的地方去,蓦地想到什么,嫣红的菱唇跟着动了动,似乎有话要说,晏清源等了片刻,不见她开口,只把那双欲说还羞的眼睛,往自己身上瞄一下,又瞄一下的,心中了然,偏极有耐心,他也不主动开口。
  归菀果真耗不过他,轻咬白牙说了话:“我不想在这住了,我想和你住一起。”
  晏清源脸上一点诧异的意思也无,只是笑问:“怎么了,梅坞不好么?”
  归菀摇了摇头,眼神躲躲闪闪的:“梅坞很好,可是你忙起来,我都见不到你……”
  晏清源这才眉头一挑,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想天天见到我啊,可是,我有时回家,你照样也见不到我。”
  “你不是说,”归菀一时不知怎么应付这话,脑子里乱转,把他以往几次挂上嘴边的给挑出来,眉头微蹙,像是受了委屈,“你不喜欢她们,你喜欢我,喜欢我,不想和我时时在一起么?”
  说完自己脸涨的难受极了,晏清源看她分明局促,一番话说的如赴刀山火海,他一皱眉,仔细回想,自己确是提过几嘴,把她小脸一捏:
  “我想呀,可你又不喜欢我,我再想时时见你,也怕你烦呢。”
  归菀一咬牙,羞的声音低不可闻:“我,我喜欢大将军。”
  说的晏清源朗声一笑,意味深长看她几眼,随口应下:“好,既然是两情相悦,那就去我宿所住,梅坞还留给你。”
  两情相悦,听得归菀心头一阵刺痛,鼻子发酸,却又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利索,便娇羞望向他:“我要起来了,请大将军回避下。”
  晏清源含笑拍拍她脸蛋,什么也没说,起身直接离了梅坞。
  自从归菀搬到晏清源所居的艺圃,秋芙两个也跟着过来,零零碎碎的,隔三差五购置些小物件,多是归菀闺房所用,梅坞的一套齐全,仍按兵不动,好方便她在晏清源不在时回去小住。
  晏清源本十分简约的居所,被归菀渐渐弄的空间几无,光是笔墨纸砚,添了两具大几案,写字的,作画的,另有棋具茶具屏风篾箩等,一样不差。
  一抬脚进来,晏清源只觉满眼都是物什,好在他近日要事缠身,没工夫跟归菀计较,倒是那罗延,又看的一肚子闲气,送器具进来时,有时故意使坏,跌个茶蛊,摔个笔洗,踩个花样子,毛手毛脚的,却问归菀要钱再去置办,归菀哪里有钱,只得红着脸把晏清源送的几样首饰给那罗延,那罗延偏又不要,倒腾几句酸话,扬长去了。
  一晃眼,日子到了九月收尾,院中铺上一地金黄树叶,夜里偶闻雁阵洒鸣,归菀想起去岁的事情,形容寂寥,病秋厉害。每到就寝时,辗转反侧难能入眠,迷糊睡去,醒来便是一头的冷汗,要么起来喝水,要么关心外头下霜没有,晏清源被她闹的无法,索性眼不见心不烦,留她一人在稍间,自己往次间来了。
  距大相国出征玉璧,已经是满月有余,三天两日的,东柏堂里就飞入信使,晏清源的案头除却军报,还有一众邺城杂务,值房里一干人等,每日也是行色匆匆,唯独李文姜,忽成闲杂人等,自教会归菀骑术,偶有温习,晏清源便彻底将她晾下,丢在东柏堂后院里,限制活动,却也没个说法。
  等的这数月,除了看窗子外头叶子从密到疏,叽喳的鸟雀不知何时丢的踪影,连草丛里的蝈蝈,都没了声响,怕也死绝了。李文姜按捺不住,她可不愿做入秋的蚂蚱,同身边唯一个过来伺候的小丫头打的相熟,便要套起话来:
  “这些日子,也不见陆姑娘说要骑马的事了。”
  小丫头替她一下下顺着头发,把木梳往嘴里一咬,腾出手开始挽髻,等嘴巴得闲了,才回答说:
  “世子爷忙活着呢,大相国跟西边打仗,整个东柏堂都连个大气也不敢出,哪还有心思让那位陆姑娘去骑马。”
  李文姜看着镜中红颜,灵动的眼珠子一转,笑问道:
  “不过世子爷可真是偏爱陆姑娘,那罗延可是一等亲卫呀,都派去陪陆姑娘学骑马,怕是他连大将军府都回的稀松了。”
  一听她这么感慨,小丫头立刻开了话匣子:“可不是,陆姑娘如今直接就住进了艺圃,世子爷这下,更不要回府了,不过世子爷待公主也不差。”
  一面听,一面伸手朝白瓷瓶里插着的芙蓉,掐了一朵,颤颤别在发间,李文姜满意地冲镜中人一打量,换上东柏堂府里丫头穿的雪青襦裙,袅袅地起了身,转头幽幽对着小丫头一叹:
  “也不知前线战事怎么样了,要是能和邙山一样,速战速决,那倒好了。”
  小丫头心里道邙山大战就是夫人你那造业的夫君搞鬼哩,不知道你住在东柏堂是个什么道理,不过,世子爷有公主,还有陆姑娘,怕是你掐头去尾都插不进来了,于是直摇头说:“这几天府里人来人往,我都看见二公子好几回了,八成也没什么捷报。”
  李文姜往窗口一瞧,今天日头好,被褥早都拿出去晾晒了,她牵了小丫头的手,笑着就往外引,走到被褥前,像个寻常妇人似的,拿起掸子朝着一顿拍打,随口闲话问她:
  “二公子来邺城开府,家里头也都跟着过来了吗?”
  看她如此,小丫头也顺手捞起个掸子,在这头拍起来,一扯边角又给抻了抻:“那倒没有,二公子的家眷都还在晋阳,估摸是陪主母呢!”
  李文姜若有所思,手底动作渐停,对着被上的牡丹刺绣出了片刻的神,忽对小丫头一笑:
  “改日,你陪我去街上扯两块新布料去罢。”
  小丫头茫然反问:“扯布料?”一看李文姜那个神色,有些不解,“可世子爷不让夫人出门啊?”
  “我去求他呀,真是吝啬,”李文姜一嘟嘴,低头扫了扫身上这套捉襟见肘的衣裳,啐了一口,“好歹天凉了,给人添套衣裳总行的罢!东柏堂连这点子钱都出不起呀!”
  啧啧啧,小丫头心里直翻白眼,你一个罪妇,没把你拉街上砍了都是好的,还要这要那,你又不是陆姑娘……虽这么想着,小丫头还是赔笑道:
  “那夫人自己去求,我可不敢。”
  李文姜冲她脑门就是戏弄一戳:“谁说让你去了?你也确实没那个本事!”说着把紧俏俏的细腰一扭,头上芙蓉花一紧,提裙出了院门。
  过了抄手游廊,被随处可见的侍卫理所当然的拦下了:
  “夫人留步,东柏堂里可不是闲逛的地方。”
  李文姜下巴一扬,跺了跺脚,把个鼻子皱起:“我要找大将军呢,我是罪妇没错,可朝廷只问了晏慎的罪,家眷们都各自遣散了,我如今却被关在东柏堂,一天到晚,只能对着高墙发呆,算什么呀?”
  她这一通乱撒娇,看得侍卫笑而不语,当日这个女人进东柏堂那一场,还历历在目,不过人也是真好看,黑鸦鸦的眉,红艳艳的唇,再戴了花,一身丫头衣裳也要穿的跟开屏的花孔雀似的,尤其那眼角眉梢,动一动,鲜灵劲足足的。
  看他不说话,以为侍卫是默许了,李文姜冲他嫣然一笑就要走人,没想到侍卫刀一伸,皮笑肉不笑地告诉她:
  “夫人留步,没大将军的吩咐,谁也不能在东柏堂里乱走。”
  见侍卫不动,李文姜正恨的咬牙,眼风一瞟,就见影壁那过了个人,模样还没看清楚,官服却瞧得一清二楚……三品,腰间的水苍玉纹风不动,这人走的不快,步子稳,李文姜目光这才慢慢定格到他身上来,是个年轻人,走在日光下头,脸透明的一般,偶有稀稀拉拉的树影一投,才勉强看得出五官长哪里去了。
  好奇崛的相貌,李文姜脑中一闪,意识到这人是谁,打定主意,猛地一拍侍卫肩头,目光一递:“那人是谁?”
  侍卫下意识循声望去,不等回神,只觉肩头被蹭了下,再一定睛,李文姜提裙飞快地朝游廊那头跑去了,眼见就要跟二公子晏清河撞上,侍卫忙不迭抽身去追。
  倒是李文姜,身轻如燕,那一抹衣裙飞舞的恣肆,留给侍卫一道雪青捉摸不定而已,直奔晏清河而来,还没跑到跟前,就娇呼不断“公子救我!”说罢人往他身后一躲,浑身乱颤地扯住了他衣袖,柔弱又惶恐,跟只避难的雏鸟似的,紧挨住了他。
  侍卫一脸的尴尬,收住脚步,行了礼:“二公子,这位是晏慎的那个夫人,属下没把她怎么样,大将军吩咐过……”
  “公子救我!”李文姜娇弱极了,不管侍卫在前头跟晏清河解释什么,只是在他身后哀哀求起,晏清河面无异色,摆了摆手:
  “我知道了,你先过去罢,我来问她话。”
  侍卫轻轻透上口气,把方才一阵紧张消除,于是朝晏清河施礼道谢,折身去了。
  一转身,对上双泫然欲泣的眸子,李文姜已经抬起了脸,什么也不说,只这样无助哀伤地看向晏清河,本鲜灵灵活泼泼的一个人,顿时化作了朵带露红药。
  “你就是晏慎的那位夫人?”晏清河面上淡如水,一双眼睛里什么风波也没有,只像看死人一样,把李文姜上上下下打量个透,最终有意无意的,在呼吸不定,紧绷绷的胸脯上逗留了一瞬。
  李文姜的呼吸便跟着更急上两分,起伏的也更厉害,款款福了个身,却摇了摇头:
  “妾不是什么夫人,妾只是个落魄鬼罢了。”
  说罢不待晏清河反应,两只眼睛不错目地同他交汇着:“公子能救我出东柏堂吗?哪怕是给公子当个丫头也行,我什么都能做,缝缝补补……”
  脸莫名红了,把嘴唇一咬,声音低下去,“只要公子能想到的,我就都能做。”
  晏清河嘴角微微一动,笑意没出来就散光了,两眼幽沉地落在她脸上:“夫人的本事,我久闻大名,失敬了。”
  “那,”李文姜眼中的泪不知几时干去,期待又似乎有丝挑衅地看着晏清河,“公子敢救我出去吗?”


第84章 破阵子(11)
  暮色四合时,一轮冰魄从便从山头蓄势一跃,乍泄清辉,渐渐的,月上中天,夜寒霜重,往南看去,用上千里眼,可见汾河波光点点,银芒荡漾,岁月也就如这汾河水一样,不知奔腾了多少载,就这么期期艾艾地流淌了过来,哺育着两岸生灵。
  万般静寂,唯独几声犬吠间或而起,又消逝在风里,大帐前火把嗤嗤直烧,远远看过去,被冷风吹的一摇三晃,武卫将军段韶就立在高坡上,一口凉气吸进肺里,整个神志更加清醒,可盯着对面的眼睛,却像是迷途的羔羊,玉璧城下,他们已经持续猛攻数月有余了。
  这座城里,不过万余人的把守,数月下来,而他们却死了五万将士。
  那座城后,绵延数十里的黄土高坡,还是遥不可及。
  段韶猛的又吸进口寒气,仿佛想把这数月的郁结一吐个痛快,可入到心肺,除了凉,还是凉。他重重哈出团白雾,扬手擎了个候风旗,在火把照映下,猎猎作响,观摩半晌,才一放手臂,纵身跳下高坡:
  “回营帐!”
  风里这点火光一近,徐隆之就疾步迎了上来,语气里十分不满:“你去哪儿了?大相国刚才咳出了血,众将等的你心焦!”
  段韶素厌恶他睚眦必报,此刻无暇他顾,几步闯进帐来,就见榻边围了一群人,走到跟前,对上大相国那张心力憔悴的脸,心中一沉,低声道:
  “属下去测风向了,王叔武既然设布幔帷帐,咱们就纵火一烧,要是天公作美,能烧他整个玉璧城就更好了。”
  风透过帘子,吹的案上烛火也是一波三折,幽蓝蓝的芯子,鬼魅一样,晏垂拢了拢氅衣,目光在众将身上转一圈,没有异议,能想到的法子,一个多月来,想的可谓花样百出,如今,近乎山穷水尽,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玉璧城,在没有贺赖救援境况下,靠王叔武一人之智勇,硬生生拖死他们五万人,这样的败绩,绝不可传回邺城,众将心知肚明,一面又都把目光投向了世子晏清源新回的一封信函上。
  “都传着看一看罢。”晏垂忽而吩咐说,李元之把信率先递了段韶,一一传阅毕了,才略安心,徐隆之本对晏清源已是颇有微词,如今看罢,知道邺城唯有世子主事,后方才能高枕无忧,此刻,心照不宣地和众人过了遍眼神,刚示意段韶出来说句话,外头跑进来一名侍卫:
  “邺城造的器械运到了!”
  方才那封信中刚提过攻城器械在筹备,紧跟书函,就到了平龙镇,众将愈发佩服晏清源行事果决利落,一时本委顿不少的士气再一次地聚拢提将起来。
  月光洒进来半边,雪亮雪亮的,因着时令,又冷冷清清,众人踩着这一地月光出去后,橐橐的马靴声远了,晏垂才把憋了良久的一口污血直喷得四溅,李元之知道他这是急怒攻心,心肝郁结,忙拿帕子给他擦了嘴,药刚端到嘴边,晏垂一挡,那双从未见颓唐的眼睛里,多了丝忧伤:
  “我不能给子惠留遗憾,他自幼随我,未得几分温情,却是频频被扔进虎狼之窝,那年与郑氏之事,我险些打死他,多亏百里子如全我父子,李参军诚实,”说到动情处,他拉起李元之的手,“上回你替他为崔俨求情,我知道你未必乐意,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