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臣_蔡某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怎么了?怕黑?”
  归菀摇了摇头,一双明眸垂下,把个惶惶不安的神态遮掩住,努力稳住声音:“天晚了,大将军还是去早点歇息罢。”
  晏清源两条长腿一交,意兴却难能阑珊,隔着窗,开始逗弄归菀:
  “你睡不着,我也睡不着,该凑到一块说说话,累了也就自然睡的着了。”
  归菀听得木然,唯独那个“睡”字,砸进耳朵里了,再抬首看看外头朦朦胧胧的树影花影,又是一惊,似乎一下就窥破了他的不怀好意。
  一想到那股子聚在腿间、缠在小腹里的奥热,归菀胃里一阵酸水直泛,再想上一回,一手的污浊,后来她悄悄洗了无数遍,小手搓得通红,几要起皮,才作罢,她的声音不觉虚弱下来:
  “我不要……”
  晏清源两道眉毛,轻轻一蹙,忽探进半个身子,一手持灯照向归菀,一手捏了下巴,一抬,就看见盈盈水光漾在眼睛里,那张白中透粉的脸上倒没有泪水。
  看了片刻,一松手,短促的笑了一声:
  “去,给我开门。”
  归菀悚然,满脑子的浑浑噩噩,顿时不翼而飞,磨磨蹭蹭下了榻,因心慌,带倒了什么东西,咣当一阵乱响,砸到她脚面,疼的她皱眉咬了咬唇,摸到门前,甫一打开,就被人抱了个满怀。
  “别乱扭,说过多少回了。”晏清源在她耳畔直笑,伸脚一勾,把门带上,他眼尖,丢了长灯,借着些许透过来月光,绕开一地狼藉,抱着人往床上一放,倾下身来,气息幽幽地告诉归菀:
  “你是不是忘记问我一件事了?”
  还是没掌灯,两人不过借着月色彼此打量对方,归菀两只手在他胸前一抵,无限娇弱望着他:
  “请大将军明示。”
  听她这么一板一眼问他,晏清源心头不快,掐了下脸颊:
  “嗯,你还是喊我晏清源为妙。”
  归菀此刻,脑子已经拼命转了起来,只当听不见,破天荒地在他胸口那按了下:
  “大将军抓到那刺客了吗?我是忘问的这事?”
  她脸上一红,心口砰砰乱跳,幸亏月色清淡,不太能看的到,晏清源却不让她的手离开,覆在上头,那颗心跳的遒劲有力,一下又一下的,仿佛直顶归菀的手心。
  她情不自禁的,就有了些畏惧。
  “抓到了。”晏清源一说,归菀呼吸都凝滞了,被晏清源挟制的那只手,跟着心,一块紧了下。
  归菀的声音涩涩的:“到底是什么人敢刺杀大将军?”
  晏清源含笑摇首:“不说这些丧气事,你问错了,你,”说着又暧昧的笑了,带着她手指,撩开自己衣襟,切切实实按在那道伤口处:
  “应该问一问,我的伤势是不是好透了?”
  那里的肌肤,明显触感已经不同,不再是往昔的紧致光滑,也是个圆疤,同自己身上那一处,莫名相似,归菀便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挣脱了一下。
  “那,大将军的伤,好透了?”归菀勉强问了声,晏清源一双似笑非笑的眼把她从眉到唇,看了个遍,偎向她颈窝,手指间一错,又成了个交扣的模样,含含混混笑说:
  “不错,好透了,怎么样,说了这半日的话,你累了么?”
  他火烫的唇,已经贴上来了,归菀仰起头,被他左右不住摩挲着,她不住逃,晏清源倒也不拦她,只用唇一路跟着,两人扭在一处,归菀也辨不出方向,后颈子猛地一空,整个脑袋都从床沿仰垂了下去。
  惊的她一声低呼,就想起身,被晏清源按着,一时间,胸脯吃尽了他那双大手的苦头,归菀只觉血液倒流,都冲脑门一处去了,身子被他撩拨地快支撑不住,忍不住哀求道:
  “晏清源,你让我起来好不好?”
  身子被他轻轻一扯,便带了回来,晏清源手掌托住她脖颈,两道英挺的长眉,微微一挑:
  “伤到你了?”
  归菀忙摇了摇头,晏清源就笑了:“再败兴,我把你踢下去。”归菀眼睫一垂,不觉间,自己被剥得差不多了,难为情的去左挡右挡,恨只生了两手。
  看她这副娇羞羞的模样,晏清源又压上身来,极温柔地耳语说:“你好歹也替我想想,我轻些,不会让你疼的,嗯?”
  归菀眼睛一眨,委屈地推他:“你不是要说话吗?我陪大将军说说话行么?”
  晏清源看她执意不肯,心中躁动难消,压根不想跟她鬼扯什么,把腿一分,摁住了,就想行事,见归菀泪珠子迅速在眼眶一聚,一张脸憋得通红,明显在极力相忍,滚来滚去的,怎么都不掉。
  “今天……是我生辰,你别这样行不行?”归菀忽打了个哭嗝,再没忍住,眼泪刷的就夺眶而出,止个不住了。
  晏清源一愣,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从乱糟糟的衣物里,摸出个帕子,替她拭了拭泪,无奈地说道:
  “你事情真多,十六岁了,是么?”
  见她梨花带雨点了头,他把帕子随手一丢,扯过自己的袍子,将归菀一裹,抱起来,送到枕上,重重吁出口气:
  “你想说什么,我听着。”


第76章 破阵子(3)
  归菀蜷在黑暗里,把头一偏,看了看半边挂梧桐的阙月,不由攥紧身下被褥,失神呢喃:“即便有一天我死了,也无颜再去见爹爹和娘亲……”
  晏清源只是躺下,侧身托腮看着归菀,听到这话,笑了一声:“好端端的,说什么死不死。小姑娘,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生死死。”
  归菀似若未闻,忽扭头扬脸对上晏清源:“等你腻了,会放我带着我家的东西回会稽吗?”
  竹影晃在屏风上,如扁舟行在云水间,有那么一丛,也曳到归菀面上,恰似雏鸡的小脚印,晏清源瞧见了,顿生爱怜,一下下抚着归菀的脸,戏谑笑问:
  “我说过的呀,只要你让我满意了,我自然会放你走。”
  “如果你腻了,也会吗?”归菀突然一副渴求的口吻,神情分明带了点闪躲,仿佛这话,本难能出口的,晏清源点了点她嘴唇,柔软又清甜的一处,他笑吟吟地摇了摇头:
  “唔,我想一想,什么时候腻,我也不知道呢,这种事,”晏清源无赖撩着衣带,“颠鸾倒凤,云雨之欢,天下哪个男人又会腻?我也不能免俗。”
  归菀忍着泪,沉默半晌,才说:“你为什么偏偏困着我?你已经有妻有妾了。”
  “因为我喜欢你呀,傻姑娘,这话我也说过多少回了,你跟她们不一样。”晏清源笑着抚慰她两句,兴致勃勃地盯住归菀,“怎么,真的吃味了?”
  “我和她们哪儿不一样?”归菀睫毛微微一扬,却也不避他目光,岔开话,两人的眼睛在月色里,都莫名染着层柔和,又氤氲着晦暗。
  晏清源扶了扶额,蹙眉真在思索一般,很头疼的样子:
  “她们,我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可是我第一眼见你,就喜欢你呀,喜欢你,自然就想留住你,这么简单的道理,听懂了吗?”
  他所谓的喜欢,便是将她撕扯得粉碎,把无数用不完的力气悉数灌进她的身体里,归菀虽不懂男女情爱,也知道,这个世上是没有这样的“喜欢”。
  颊上被人温柔一吻,晏清源已经笑着摩挲起她一只手,放在唇边,挨了一阵:“还有,她们也没人要我唱敕勒歌,可是你敢呢。”
  说罢一低头,在指上就是一番缠绵的吸吮,悱恻至极,归菀冷颤颤打了个摆子,轻轻挣开晏清源,极认真地说道:
  “你再给我唱一遍敕勒歌好吗?”
  “好,不过,”晏清源答应得痛快,打趣她一句,“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归菀温顺地点了点头:“不违背道义,我才能答应大将军。”
  一本正经的,老气横秋,叫他意外,晏清源忍俊不住,哈哈一笑:“我还能让你去杀人放火不成?有那个本事么?”说着敛了敛笑,揉娑起归菀纤弱的肩头,沉沉在她耳畔命令道:
  “好好跟着我,不要再说什么死不死的。”
  归菀没有说话,良久,才慢慢点了点头,晏清源于是把她搂在怀中,往靠枕上一倚,唱起了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室里,全是他低浑的歌声。
  “天似穹庐是什么意思?”归菀动也不动,偎在他胸膛前,晏清源撩开她碎发,让额头露出,把唇贴上去,低沉的声音也跟着贴了上来:
  “唔,还有菀儿也不懂的啊,意思就是,天空像个毡布做的大帐篷。”
  归菀有些迷惑:“怎么会像个帐篷呢?”
  晏清源被暖风吹得浑身松弛:“你跟我到怀朔走一趟就知道了,我教你骑马,学会了,在大草原上策马疾驰,准让你知道什么才叫快意。”
  手掌却不觉滑到她腿根,轻轻抚着那片娇嫩肌肤,似在喟叹:“不过要受点罪,掌控不好,怕是要把这里磨烂几回。”
  归菀被他突如其来的一触,激得一个战栗,忙去推他的手:“那我不学了。”
  “娇气,”晏清源又怜又爱地在她脸上拧一把,“我听说,建康的许多贵族人家,见到马都会受惊,离了马车,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宽衣大袍的,行散清谈,只求神仙之姿,”他鼻间不觉冷哼出一声,“拿什么跟六镇的勇士们打?”
  “你父亲,已经是难得的将才了,忠勇双全,可惜生在南朝。”晏清源高屋建瓴地给收个尾,察觉到归菀想动,他按住了她:
  “我知道你读过很多书,可书里没告诉你,边疆的风雪,是如何锻造出一个个弓马娴熟的勇士的,我们为了抵抗柔然,沿着阴山脚下,设了北方六镇,大相国是从这里走出,我也是,你的故土江南自然是有魅力的,只是这种魅力已经烂透了。”
  “你不要看不起汉人,晏清源,你也是汉人,你……”归菀原本雪白的脸上,一下染上了胭脂,她一恼,就会喊他姓名,毫不避讳,对于归菀而言,本是十分失礼的事情;可对于晏清源来说,只是忍笑看她一眼,一副静候其言的姿态。
  “说呀,驳倒我,你无论提什么要求,我都答应。”晏清源呵的笑了一声,一脸的意气昂扬,即使在朦胧的月色里,也自有别样勃发。
  归菀深提了口气,声音还是那般柔弱:“胡人也曾不敢南下牧马,大将军觉得自己这辈子能建卫霍那样的功业吗?”
  “封狼居胥是么,我会建立比卫霍更大的功业。”晏清源沉沉一笑,一双黑曜石般的眸子,又亮得灼人,归菀两眼直愣愣地看着他,暗道这人也太轻狂,晏清源似窥破她心思,一把拥着归菀坐起,捏住下颚,极强势地吻了下去。
  一番风狂雨骤的纠缠,归菀被他堵得先是两手乱挥,渐渐的,腰身一塌,连他的舌都抵不住了,绵软地全靠他一只手托住后颈,才不至于跌去,身后仿佛有万丈深渊等着她似的。
  许久,一室内,只剩两人均匀不定的喘息,袍子早滑下去,堆在腰间成一团,晏清源把个轻盈无骨的归菀双腿一分,托在胯上,两人面面相对,归菀腮上一烧,别过脸,不去瞧他精壮结实的身子,羞赧极了:
  “你,你放我下来……”
  晏清源把她一头青丝往耳后一拢,扳正归菀的小脸,手已经在她身上游走起来:“衣冠南渡,江左偏安,是自食恶果,好孩子,你们萎靡太久了,怪不得别人。”
  说罢极温柔地在她身上摩挲不住,归菀的注意力,只在底下疼上,一滴清泪颤颤悠悠滑到下颌,要掉不掉,晏清源替她吻去了。
  归菀按捺不住,噙着泪,禁不起他这样慢条斯理地研磨,可他的唇,又这般温柔,几乎让人生出错觉,腰肢被晏清源扣紧了,一头青丝,恰巧垂至腰臀的凹陷处,晏清源手指微微一动,摸到些发梢,轻笑低语:
  “菀儿的头发原来这么长。”
  既凉且滑,很快随着两人动作也如绸般流淌起来,归菀一低头,青丝从耳后垂落,遮住半张脸,晏清源在头发上深深一嗅,撩开几缕搭上自己肩头的,喘息道:
  “我这是要被你缠住了,可怎么办才好,”他把人就势压倒,在已经开始哭吟的小脸上,又亲了亲泪水,“不舒服么?日后我灭南朝也是如此,阵痛必有,然而安乐在后。”
  归菀听他比的不伦不类,心头惘然,指甲又不觉深深掐进了晏清源的肩头。
  等到两人都平静下来,晏清源抚下肩头,那里,被她如编贝般的皓齿,咬下了排排,又有指甲的掐痕,小猫一样地发凶,晏清源无奈一笑,把薄衾往归菀身上一盖,在她耳畔问道:
  “这一回,不疼了罢?你想要什么,我明日出去购置补给你。”
  归菀摇了摇头,身子微微一蜷,阖上了眼皮。
  这一觉,归菀睡得极沉,她疲累至极,酣畅恣肆的一场情、事,让她再无半分力气去想其他,等到觉得眼前一刺,迷糊间睁开眼,原是日头照得透窗,底下隐约作痛,犹在提醒着昨夜的荒唐。
  等秋芙进来,就见个云鬓乱斜,小衣半掩,春潮仍在两腮未褪干净的归菀,掀开帐子,露出了个慵懒惺忪的表情。
  “我口渴的很,秋姊姊,劳烦给我递盏茶。”
  身子并无多少湿腻感,晏清源夜间早已替她清理地干干净净,归菀只在梦中浑然不觉,忽的瞥见床头几方帕子,尽是斑斑点点,一下羞红了脸,片刻之后,便咬住唇,眼睛想要流出泪来,好半日,才颤颤低问:
  “他人呢?”
  晏清源一早起来时,归菀犹自昏睡不醒,他轻手轻脚离开,并未惊动她半分,换了衣裳骑马直朝金凤台方向奔来。
  没入街,就见围了层乌泱泱的人,百里子如的囚车一进,歇斯底里的哀嚎声就跟着起来了,吵的人头昏脑涨,晏清源微一蹙眉,揉了揉额角,越过黑压压的人头,不露声色地瞧着前方,等亲卫们辟出道路,才一掣马缰,悠悠地走近了囚车。
  那罗延眼尖,一马当先瞧见了那囚车露出的脑袋上,犹如祁连,顶着雪山头,他一愣,陈塘已经快步踱来,晏清源便微微倾了倾身,听陈塘低声回禀道:
  “世子,太尉一夜白头。”
  晏清源分毫不惊讶,淡淡一笑:“我还以为他要跟你讨根绳索呢。”
  说着趋马上前,身后跟了一队持刀侍从,在囚车前定住,目光刚同百里子如对上,百里子如如遇火灼,眼中的惊惧,一览无遗。
  “太尉,昨夜安寝否?”晏清源似笑非笑看着他,百里子如回望这笑,已经十分陌生了,他胡子一抖,半日战兢说不出话来,晏清源也不以为意,手一挥,便有人上来将百里子如带出了囚车。
  刚一下车,人便软了两腿,非扈从从两旁搀架不可,见晏清源再一点头,百里子如浑身一颤,紧紧的闭上了双眼。
  却听刑具一响,牵扯到身子发痛,百里子如这才睁开眼,眼见刑具卸去,身上跟着一松,眼皮子底下已经多出了张信笺,耳畔响起晏清源的声音:
  “大相国给你的私函,太尉看看罢。”
  多日不见阳光,百里子如眼角被射出碎泪,他赶紧拼命揉了揉,将信笺离得远些,逐字逐句读下来,神情一滞,继而清醒过来,转头便跪在晏清源马前,一头乱糟糟的白发叩到地上,痛哭流涕不止:
  “我以为,世子……世子真的要杀我……我于微时追随大相国,不过身无长物,却得明主器重不弃,如今一切皆是大相国所赐,实在是羞愧,羞愧,我……”
  晏清源高据马上,眼神一动,那罗延会意上前递了块手巾,百里子如颤颤巍巍接过,见崭新如雪,竟犹豫了片刻,小心揣进怀中,道一句“谢世子”还是撩起自己脏皱一团的衣摆在一张老泪纵横的脸上擦抹起来。
  “太尉心里既还有大相国,就该知道日后分寸,废话我不多说什么了,拭目以待罢。”晏清源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急迅的马蹄声,人群纷纷躲闪,一骑径直冲到晏清源面前,才紧刹住骏马,来人利落下来,把一封粘着三根羽毛火漆封好的书函呈了上去。
  晏清源一把撕开火漆,手中甩了两下,一目十行看下来,眉头不经意一动,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那罗延窥视半天,忽听他扭头又吩咐陈塘:
  “把太尉还送回牢里,等候改判。”
  言罢一夹马肚子,喝一声“走”,扈从们便挥鞭纵马,跟着他浩浩荡荡往东柏堂方向赶去了。
  “世子爷,是急件,到底出了什么事?”那罗延终在府前勒马下来时,忍不住相问,晏清源一掷马鞭,几步跃上台阶,面上说不出是什么情绪,冷嗤一声:
  “晏慎反了,果不出我所料,已送虎牢投奔了贺赖。”
  那罗延一脸的错愕,随即镇定几分:“这不正是世子爷早有预料的吗?”
  晏清源忽的笑了,甩袖抬脚而去:“去备笔墨,我要写信给徐隆之。”


第77章 破阵子(4)
  那罗延往案边站住脚,眼皮子一垂,就瞄到了世子爷信上所写内容,这几载,他认了不少字,被晏清源逼着读书,虽说没达到吴下阿蒙的刮目相看,好歹最基本的书函,畅读无阻,瞧出晏清源的意思所在,不禁感叹:
  “难怪世子爷一直不让徐司空回来,括户括了几个月,是等着晏慎呢。”
  信里吩咐徐隆之,立即拘捕晏慎一众身在河北的乡党家眷,三言两语交待好,晏清源托腮想了一想,又将袖管中北豫州来的这封急件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考虑片刻,才给晋阳又去了封书函。
  “世子爷,晏慎这么一反,我倒担心起中尉呢,晏慎外放前,他可是弹劾了无数回”那罗延一双贼精的眼睛,转了起来,晏清源把笔一搁,边封信边笑道:
  “有崔俨受的了。”
  “晏慎胆子也大了些,世子爷,柏宫还在呢。”那罗延一想到柏宫,心里释然许多,但又免不了担心柏宫狡诈,眼皮子底下都没看住晏慎,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如此翻来覆去地替晏清源想办法,信件已经砸到怀里,晏清源睨他一眼:“你愁眉苦脸做什么?”
  “世子爷,”那罗延还是想往跟前凑,“你让徐司空把那边把人抓了,冀州渤海那儿可得找人善后才行啊!”
  晏清源完全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径自出了房门,只丢下一句“我自有打算,你先办事去。”抬脚却是往前头值房去了。
  毫不出奇,晏慎据虎牢关而反,独身投奔贺赖,消息一出,满朝哗然,矛头直指崔俨当初弹劾太盛,又有其妹改嫁事,加之开春查晏慎留在邺城的田产,到底是激怒了他,一气之下弃虎牢,投贺赖,一时间,朝臣联名要杀崔俨的风声甚嚣尘上,反倒掩盖了之前太尉百里子如一事。
  眼见事情已经闹到晋阳,晏清源在雪花般涌来的信件中安稳不动,案上摊着大相国的来信,是要顺从勋贵们的意思,崔俨非死不能恕赎罪,晏清源蹙眉看向对面的崔俨,把信一推:
  “中尉,大相国视你为此次虎牢关叛变的罪魁祸首,你看你是不是要自裁谢罪?”
  崔俨一听,皱眉不语。
  将信小心捧起细读,此一事,果真激怒大相国,对于晏慎,大相国和世子的态度是稍有差异的,晏慎的乡党,大相国欲收买人心,缓图到手,早晚要除此人。世子却更果决,不能为之所用,定要杀之而后快,根本无回旋余地。
  一字一句读下来,崔俨心知肚明,大相国要拿自己这条命堵众人的嘴,慢慢又把信推回去:“世子打算将属下怎么办?”
  晏清源乜他一眼,笑意很深: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你和李元之有过节,他要是出面,不知道崔御史愿不愿意欠他这个人情啊?”
  李元之是相国府参军,掌机密要闻,是大相国第一心腹之人,同崔俨的那些个北方五姓门户之争,在晏清源看来,无伤大雅,崔俨这会的心情,也是复杂,本意里,他是不愿拉下身段去相求李元之,然而,除却遥遥在晋阳的李元之,却也没有他人能劝得住大相国。
  “属下,”崔俨颇尴尬地开了口,“属下听大将军安排。”
  晏清源笑一声,提了笔:“中尉脸皮子也薄啊,既然都同朝为官,门户偏见还是放一放,更何况,你二人还都是北方高门,再深的隔阂,能深过鲜卑和汉人?”
  他说着话,眼睛同时往崔俨脸上一瞥,这一眼大有意味,暗含警示,崔俨被他看得心照不宣,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心头却还梗着块垒难消。
  垂头又沉思片刻,丢开笔,晏清源对那罗延招招手,完了吩咐刘响:“把左仆射也请来,我有事和他商议。”
  刘响辞了晏清源,骑马往太原公公府而来。同样是两排带刀侍卫,在日头底下,已经晒的是油光满面。递了名刺,进得府门,问清楚左仆射所在,刚要抬脚入值房,就听里头一阵欢声笑语,刘响一留步,辨了一辩,偶尔几句相熟的听出来了,是鲜卑语。
  他并不通鲜卑话,只是有时听那罗延兴致来了,扯几把嗓子,和一群鲜卑小兵天南海北吹牛,听得多了,自然也能明白几句。
  门是敞着的,刘响轻叩两声,眼睛往里头一溜,看见个身着官服的身影一动,紧跟着出来了。
  近来邺城人事纷纷扬扬,前有太尉下狱,坐事免爵;后有晏慎新叛,投奔贺赖,可谓多事之春,值房里的人探头探脑把目光投出来,一看是大将军身边汉人侍卫,多有不屑,冷哼哼几声又各自去忙了。
  刘响听得一清二楚,佯装未闻,也没时间细究,同晏清河一道回了东柏堂。
  “坐吧,晏慎的事情,想必你早知道了,我已经给徐隆之去了信,该押的押,该杀的杀。”晏清源单刀直入,刚瞥见晏清河迈进来的一只脚,话就送到了他耳边。
  晏清河习惯他的利落直接,看见崔俨也在,略点头示意,坐下来看晏清源目光还是落在自己身上,便迎上去。
  “冀州那边,我怕轻薄之徒,妄自煽动,安抚乡里的重任,你看谁比较合适?”
  晏清河沉默一霎,平声回道:“渤海封氏,名望仅在晏氏之下,这样的事情,属下看,由封氏出面最为妥当。”
  “我也想到了封氏,”晏清源深以为然,这一回,却不再动笔,而是交由晏清河去办,晏清河起身时,面稍有难色,走了两步,又折回来:
  “信,属下可以写,印章还是盖大将军的吧。”
  “啰嗦,”晏清源明显不快,“盖你的印章,封氏就敢不从了吗?出这样大的事,他只要知道这是我家的意思就够了。”
  既然这么说,晏清河便不再争什么,转身出去后,崔俨才问道:
  “洛阳战事一起,大将军看,邺城的事还查吗?”
  晏清源已经立起,往墙上舆图前站定了,头也不回,冷嗤一声:
  “查,为什么不查?”
  言罢盯着舆图,半日不动,崔俨屏气凝神候着,知道他话还没完,果然,晏清源转过头来时,第一问的,便是他也正在沉思的事情:
  “不光要查,还得给我大力的查,百里子如府中没收上来的家产,全部充军,还有,你弹劾他侄子的事情,三司也有了结果,他死罪可免,其他人就算了。”
  崔俨慢慢点头:“侍中呢?他一直告病。”
  “他是告病,又不是死了,”晏清源把个案几上杂物一推,摆起了沙盘,“把他跟高阳王元雍一起定罪,坊间不是流传着什么‘高阳一食,敌我千日’?开春各项开支浩繁,又逢战事,我不养这些巨蠹!”
  晋阳相国府里,晏垂在正厅与六镇众将商议妥了军情,给柏宫修急书,命他以邙山为据,分兵摆阵,又命当初留在两淮的魏平,开拔五千人马支援,一干事宜安排下来,大相国本人是否亲自将兵开赴邙山,却没有提及。
  众将领不明情况,目光还齐齐留在他脸上,晏垂扫视一圈,点到大将段韶,段韶面容一肃,整装出列,晏垂眼睛在段韶脸上一停,话却是对众将说的:
  “虎符给段将军,这回,由他代我行统帅之权。”
  一共遣出了四名主将,六名副将,众人已经猜出大相国未必亲自出征的意思,如此一来,并无多少惊异,段韶是主母外甥,追随大相国征伐多年,屡立战功,威望资历,在诸将之上,这样的安排,众人也是心服口服,只是,对于柏宫,却是没有人敢对其放一百个心。
  “相国不去,柏宫他……”
  质疑声一起,众人四目相接,立时会意,晏垂沉沉一笑:
  “我人还在晋阳,诸位何惧柏宫?只管开拔大军过去。”
  众将口中称是,就此纷纷拱手告退,李元之见人都散尽,才把晏清源的书函奉上。
  “子惠这是什么意思?”晏垂面色凝重,把个书函一掷,丢到案头了,“崔俨这一次,捅了这么大篓子,不抓起来处死,留着干什么!”
  大相国声音雄浑,发起怒来,犹如猛虎下山,李元之毫不迟疑迎难而上:
  “大相国既把用人权柄,交付世子,他重用崔俨,是为肃清吏治,如果大相国此次因晏慎西叛杀了崔俨,世子再难能有人可用,既然有性命之虞,谁还愿意为世子身先士卒呢?更何况,世子正在立威之际,大相国尚且不能助他,遑论余者?”
  话一说完,晏垂花白眉头一掀,沉吟片刻,把那回函又拿了回来,忽然轻咳笑道:
  “子惠是不是给你李参军也写了书函?”
  李元之不语,同他会意一笑,顿了顿,才说:“天下事,相国都已交付世子,就由他做主罢。”
  “崔俨免死可以,但我看一顿打不能少他,你去给子惠回信。”晏垂拿定主意,一推茶盏就要走人,李元之追着出来,忙道:
  “这也不妥,世子在邺城,极看重崔俨,他拜御史中尉那日,世子亲自设宴,当着众宾客的面执礼相拜,给足颜面,这打了崔俨,跟打世子无甚区别,相国看,把这一顿打,也省了罢。”
  大相国平日步履沉稳,速度也快,自开春来,明显不如往年,李元之无须小跑,就能凑到跟前说话,眼睛一瞥,分明瞧见大相国两鬓又添几茎白发,心中一愕,难以言明的伤感跟着泛了上来。
  可眼前人的脊背挺拔,完全没有半分老态。
  便又将那份苦涩的笑意连同入嘴的热风一起咽了下去。
  晏垂面上却露出个高深莫测的笑意来,他步子一停:“有李参军,我儿日后必无忧虑。”
  这句转的突厄,说的李元之脸上发窘,面面儿的一笑:“今天下四海未平,有一夫之勇者,尚敢图谋大事,更何况世子,天降之才,王霸之业,早晚有成。”
  北镇胡骑,自晋阳出发,从黄河北岸渡河,由段韶统帅三军,如期与柏宫相会于邙山。
  柏宫倒也积极,在收到信函后,照例看了看信角左下方有无黑点,那是独他与大相国知晓的联络暗记,确认无误后,迅速集合军队,朝邙山进发。
  军报频传,东柏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