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架空]朱门千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苏闻简这么一句话,苏云笛跟苏闻笠都不敢多麻烦苏云筝了。
苏云笛心里倒没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吃个饭还要麻烦姐姐帮忙,很不好意思。
身为苏闻简的孪生弟弟,苏闻笠不服气了“三哥就喜欢装乖,明明就是嫉妒二姐对自己比对他更好。嗯,一定是这样的!”嘴巴嚼啊嚼,心里自顾自地想着,面上得意,嘴里吃也没停过。
这一家这样,自家没觉得如何。
身边的有几个夫人已经在暗自赞叹苏云筝对弟妹的关*了!
同桌的承平侯世子庶四小姐苏云珈不开心了,好好吃个饭,苏云筝偏偏要搞出这些事儿来,显得自己多照顾弟妹似的,哼!
苏云珈是苏云筝大伯父的妾侍关氏所出,只比苏云筝大一岁。她心里已经考虑到,以后跟二叔家这个堂妹的婚事应该差不多时候办。那自己夫婿的人选就很可能被她强掉。
哼,自己是堂堂承平侯世子的四女儿,怎么能被她一个四品官的女儿抢了好亲事呢!
谁能想到十四岁的女孩子,心里想的居然全是亲事,还对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堂妹,心生防备,怕被抢了亲事。苏云珈的婚事,她姨娘肯定是做不了主的,不说她上面还有亲爹跟嫡母张氏,亲祖父祖母承平侯夫妇都还在呢!哪里轮得到她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子为自己的亲事做主?
其实有些事,她看得太不清了,想得也太多了!
苏云珈本就是妾侍所出,即使是承平侯世子的四女儿,也抵不过苏云筝一个嫡出身份。除非没落的或者官职低的人家,不然哪个家世不一般的会脑子发热,娶一个庶女为妻呢!
况且,承平侯世子也只是名声上响亮,其实并没什么实权或者高官职。跟苏老爷这样在朝廷有实干官职在身,结的亲既有文人清流又有武将世家这样的相比,承平侯世子这顶帽子就高不到哪里去!
关氏对苏云珈的助力,可能就在于她是苏云筝大伯父的第一位妾侍,沾了个时间的优势跟一个好身养的身子的光,生下了承平侯世子的庶长子而已。
吃完饭,就该散宴了,下午愿意的夫人小姐们留着一起看看戏。大老爷儿们该回去处理公事的回衙门,没事的也回家歇歇,就剩自家的男人们呆在承平侯府里唠唠嗑。
当然,看戏一般都是寿宴过年才会请的。况且,很多夫人早就收到消息,这次承平侯的戏班子是苏夫人文氏邀请的京城有名的祥云班。
祥云班哎,上京里有名的戏班,当家花旦是人所众知的大家梨云。
梨云谁也,传说她二八年华,三岁拜师学戏,七岁登台,演什么都入木三分。只是近半年才来到上京,坐堂唱戏,想请她唱戏,有规定,非要请的人亲自到场,详谈过后,她觉得合适了,才会答应……
苏云筝第一次听说这些的时候,她直觉这是一种宣传手段,要知道,在现代,绯闻最能让一个明星的上镜率变高,在古代,这样的绯闻是不能随意传出的,不过神话主角可以啊!
这不,这位梨云不就火了。
文氏找大儿媳妇跟二女儿商谈送什么祝寿的时候,苏云筝刚刚听说了这一个传闻。想起老人家都喜欢看戏,即使这回是祖父寿辰,但是爹跟哥哥们一定会准备好送给祖父的寿礼。那么祖母就被忽略了,或许找人唱戏是个好主意。
当苏云筝提出这个时,文氏点了点头,确实婆婆会喜欢,婆婆喜欢了,公公也会高兴的。
一旁的傅氏也笑着“妹妹这个想法,我看行,娘做决定就好。只是,这梨云唱戏的规定很严苛啊!”
这也是文氏担忧的一点,梨云这短时间出去听说过很多次,确实听过她唱戏的人都说唱的很好,就是请人难。有时候,一个月,她也难得出来演一场戏。
早在提出这个建议时,苏云筝已经有了准备,她要亲自去一趟,凭自己以前兼职的经验,谈下这样一个案子,应该是可以的。最关键的是,梨云不是那种坐地起价的人,她唱戏看的是人品跟是否合她的眼缘。
在这样的时代,不是没有人强行去找梨云唱戏,甚至有人找很多大汉站在祥云班门口几天堵着不让别人去看戏,就是为了逼出梨云去府里唱戏。
然而,这位梨云大家仿佛身后有什么靠山似的,什么样的麻烦都被轻易的解决了。逼得那样紧,她都没有出面,就等着麻烦知难而退。等她着手解决的时候,似乎所有的麻烦在她眼前都小菜一碟,轻而易举就化解。
祥云班是个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苏云筝不会亲自去哪里,平白让家人担心,只好向梨云发帖,邀她出来去茶楼一聚。
看着台上那个女子一袖一舞之间,尽显风情无限,苏云筝默然了。
谁能想到,台上那个“女子”竟是那样的身份呢!
看着台上的女子,众人都出神了。
知道一出戏唱完,梨云下了台,下一出戏开场,依旧身于梦中心不知。
由于戏班是苏云筝请来的,承平侯夫人早就招来她坐在自己的身边。意犹未尽的承平侯夫人拍着苏云筝的手“筝儿有心了,这梨云大家一直有所耳闻,这几年也不大出门,竟到现在才看到她唱的戏。还是亏得我孙女儿有孝心,给她祖父祝寿,还想着我老婆子啊!”声音虽小地夸着,她脸上风采立现。
苏云筝很不好意思,低头闷闷的回着“孝敬祖母是应该的。”
听着这话,承平侯夫人更舒心了,对着二媳妇就满意地点了点头。老二家就是不让自己操心,从小老二就让自己省心。这娶的媳妇跟生的孩子,也是一个样儿,贯会让人放心的。
一旁的文氏自是很宽慰,而张氏则明显不屑了,琦儿昨儿回来给娘带了东西,也没见到娘有多高兴,怎么今天就对二侄女这么夸?还是老二家的会讨好婆婆,哼!
坐得比较近的苏云琦自梨云下场后,则无心赏戏,一个人不知心游云何处,浑然不知周围发生的一切。
坐得远的承平侯世子的其他几个女儿媳妇儿都没有听见什么,自然都盯着戏台上看了。
傅氏一直看着几个人,大伯母的眼神尽收眼底,嫁进苏家几年了,对于一些情况她早就摸透了。当做没看见,转脸,她就将眼神又回到了台上。小妹的戏还要一会儿,很期待能看到文字真实的再现。
苏云筝享受着祖母对自己的慈*,想想现代,自家奶奶十分重男轻女,自知道自己是个孙女儿,她连医院都没去。虽然回到上京不久,但祖母的性格她也弄清楚个七七八八。智慧的女人,慈祥的奶奶,对晚辈,只要不涉及门风这些严肃的问题,她还是很宽容的。
其实,对戏剧,在现代,苏云筝真心看过的就只有黄梅戏。而刚好,这里最盛行的京戏跟黄梅戏很相似,所以这回,她提供了一个越剧的适合拜寿用的戏《五女拜寿》。
记得刚刚见到一个女子来茶楼见自己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梨云呢!
结果,厢房里迎来的是一个侍女打扮的女子,不用多看,苏云筝就确定自己眼前这位绝不是传说中的梨云大家。
☆、第二十章家宴风波
一个戏子,或许会带着一丝铜臭气息或者风尘味,但是梨云给自己的第六感就不会是那样的。或许并不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不会是市侩或者轻浮的。
侍女的打扮并不是苏云筝评判的标准,化装出行,谁都会,毕竟梨云的样貌并不是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一个红角在街上行走,在苏云筝的感觉里,应该就跟现代的当红女星逛商场一个性质。
而这侍女的眼神很正,不随意乱瞟,显示了一种训练有素。开口第一句便是“苏小姐,我家主人今日无法前往,特派小婢前来解释。改日定会下帖亲自相谈。”
苏云筝本就不是个刻薄的人,这梨云的为人处世也挑不出错“不必客气,那就改日。回去带我向你家主人问好!”
像是很诧异苏云筝如此谦和有礼,女婢道谢后才缓缓离开。
从窗户侧边,花开看到她未作停留,坐马车而去,回禀了苏云筝。
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就这样落失了。可苏云筝并未不开心,反而更加期待见到这位传说中的戏神。
台上演的场景,苏云筝回过神来,慢慢地品着。都说人生入戏,不知自己的将来又是何番情景。这京戏上演的都是苏云筝在现代没见过的,虽说比着现代的现代化戏剧有些不一样,还是挺有意思的,她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周围的夫人小姐们也都十分喜欢祥云班的戏,端的就是京戏味儿正宗,演的没话说。
最后一个压轴的戏就是现代越剧的《五女拜寿》了。其余几个花旦演的女儿和五女的丫鬟虽说没有梨云好,却也是一些普通戏子难以匹敌的。台上场景一幕幕变幻,台下的夫人小姐们不会像现代一样大声叫好,却也是掌声连连,有些更是直言说下次也要请祥云班演这出戏。
演到悲伤之处,台上期期艾艾,台下泪水涟涟。
连苏云筝自己都忍不住想,是不是不该把这出戏拉出来演,有些悲情啊!
戏罢,梨云早已下场,众人意犹未尽。
在整个戏程中,苏云筝看着台上那袖手一舞的人,怎么也难以融入戏中。实话是,她想帮他,可有心无力。有的事,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的,有的人,不是想打动就一定能打动的。
无言,就像那次见面一样,苏云筝面对着“她”,始终难以说出拒绝,却不得不说出或许真的很伤人的话。纵使,她对“她”答应来承平侯寿宴唱戏,甚至于欣悦接受她讲出的故事,亲自编写戏词,进行排练,上场演出有着无限的感恩与谢意。
戏散,人走。
承平侯府终于安静了下来,卸下了一天的热闹,露出了疲倦,歇上一歇。
夜色尚出,灯已亮。
厅堂内,承平侯府一家开始了自家家宴。
承平侯与夫人,世子跟张氏,苏老爷和文氏,承平侯世子嫡子,现年十四岁的苏闻理,苏老爷长子苏闻笙,长媳傅氏,二女苏云筝同坐一桌。
苏闻理的到来,或许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惊奇,他身子一直偏弱,常年与药为伍。外人或许不知,承平侯府并着苏府都是知晓的,苏闻理一般家宴或者不重要的活动,他是从来不参加的。今儿个,承平侯大寿的中午他就早早地出院子,坚持陪同客人,晚上的家宴仍坚持参加了,这就奇了。
更奇的是苏云琦有家不回,闹着呆在娘家,不知道最后是什么原因才让她回了夫家的。
按照以往,苏云筝或许坐不了这个位子,毕竟她只是二房的二女。而今日,苏云琦不在,苏闻策不在,苏云筝两个弟弟还小,承平侯夫人也十分中意这个孙女儿。苏云筝当仁不让,这个位置,她坐了。
要说这个顺序,安排地妥不妥当呢?
自然是妥当的。
却还是有人不服,典型代表:苏闻链的媳妇儿小张氏和妹妹苏云珈。
苏闻链,年二十有一,承平侯世子长子,母关氏,为承平侯世子之妾,且至今仍是贱妾,妻张氏,为嫡母之族人,妹苏云珈,云英未嫁。与妻成亲二载,生有一女,取名苏玉雯。
小张氏虽大事对自己的姑姑张氏言听计从,为人却计私利,对自己丈夫还是相当维护的。见到二房的姑娘都跟祖父祖母一同坐了,心中闷闷的“凭什么?相公还是长房长子呢!怎么一个二房的丫头都比不过?祖父祖母也太偏心了点儿!”
这还是个隐晦的,脸上纵有表示,也是不显的。
她亲小姑子可就不那么能忍了,也不看看场合,蔑视的眼神朝着苏云筝一撇,张嘴就来“大哥也是长房长子,怎的还比不得云筝堂妹?”
好嘛,她讲出来了倒舒心了。苏云筝暗道,一个缺心眼的姑娘。你不看看,这样的场合,这话是你能想说就说的嘛?
不说承平侯直接闻而不听,承平侯夫人更是直接给了张氏一个,你看看,庶女都教不好的眼神。承平侯世子也是对自己女儿的话直接无视了,却扫了张氏一眼。
张氏直狠狠地盯了苏云珈一眼,给着一个满含意味的警告,也同时对于不是自己的女儿还要连累自己被埋怨感觉委屈。虽然,她是明白的,作为嫡母,教养庶子庶女也是她的责任,只是这么多年了,她依旧没能习惯。
关氏也暗暗攥着衣角,既为自己女儿没脑筋急,又为因为这个遭侯爷夫人跟世子还要少夫人的不喜了。
就连一样不平衡的小张氏都在心里责怪:小姑子真是,什么话也不经过大脑就这样说出来了,还不是连累她哥哥说不会教妹妹。
家宴上,只闻夹菜,筷子碰到碗碟的细微声音,大家都遵循着“食不言”。
见到一家子人吃饭比较沉闷,连老二家的两个小的(苏闻简,苏闻笠)都默默地吃饭。承平侯夫人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厨房加了个菜。
没过多久,那丫鬟就将一盘菜端到了苏闻简苏闻笠的面前。原来,这是承平侯夫人特意让丫鬟去吩咐厨房给两个小孙子添的菜,专门端过去给他们加菜呢!
两个孩子才七岁,本就腿短胳膊短的,没法自己在桌上加菜,全权依赖贴身丫鬟帮忙处理。丫鬟虽然知晓两个小主子喜欢吃什么,但每一家的菜味道不一样,吃菜的心情不一样,这个夹的菜要能完全符合主子的心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平时吃饭,都是跟二姐坐在一起,二姐跟娘都会给自己夹自己喜欢吃的菜,苏闻笠如此想着,心里直觉还是在家里吃饭好。
“记住,去祖父家做什么事都要乖乖的,吃饭也不要向在家里一样随意。到时候,纸儿,砚儿给你们夹什么,你们俩就吃什么。”苏闻简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的是娘亲在来侯府钱,千叮咛万嘱咐的话。
看到今儿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被端来了一整盘儿放到了自己的眼前,两个小家伙儿顿时相视而笑,扒着米饭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其实,承平侯夫人也不是有多了解两个孙子,因为确实不是每日朝夕相处。
而席间,苏云筝尝到了这道菜,现代的糖醋排骨,虽然很简单,这道菜做的着实正宗。想到两个弟弟吃菜的口味儿,苏云筝夹着一块排骨情不自禁地转朝两个弟弟看。
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刚巧被承平侯夫人看到了。她很欣慰,在老二家孩子中能看到这样温馨的场景,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做什么都会想到对方。
看着大儿子一家的相处模式,承平侯夫人就会不由地担忧。
谁都不会见到这一举动而不想太多。
十八岁即将出门的两姐妹花苏云璎苏云珞觉得二叔一家回来了,她们才知道原来祖母更喜欢二叔家的孩子。想从前,府里的孩子们都想讨祖母的欢心,可谁也没越过三弟去。
苏云珈依旧不忿,我也喜欢那个菜,祖母怎么不给我加啊?
承平侯世子最小的儿子苏闻琪筷子一丢“嬷嬷,我也要吃那个!”指挥着自己的奶嬷嬷给他加排骨。
奶嬷嬷听从地从桌上原本的一盘里加了一块。苏闻琪不乐意了,“我要他们那个盘里的。”
奶嬷嬷为难了,只好转朝主子花姨娘询问。
已经生下十一岁的苏闻琪的花想容,真的看不出她的真实年龄,神态娇媚,明眸皓齿,杏眼桃腮,这样的女子说她二八年华,或许都有人信。
因为苏云筝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就觉得花姨娘看着比苏云璎苏云珞两个堂姐感觉还年轻些。请原谅她实在是不会看人的年龄吧!
花姨娘可不是良家出身,而是察言观色还是懂一些的,早在听见声音的时候,她就密切关注着这一桌。对着儿子奶嬷嬷的无奈也见到了,招了招手,她不知是小声吩咐奶嬷嬷了几句还是只是做了简单的示意。
等奶嬷嬷再回到苏闻琪身边时,跟苏闻琪简单沟通了一下,苏闻琪就乖乖的了。
家宴由再次安静了下来。
喝着什么富贵鱼汤,苏云筝默默地表示,这花姨娘,貌似真的不简单哎!没见到这一桌根本对苏闻琪的行为无所反应,对她的举动连眼睛都没有眨一眨吗?
☆、第二十一章丑闻上
祖父寿宴结束后,苏云筝又空闲了。
每日里,逗逗侄子,吃吃半夏做的好吃的,跟着娘和嫂子学习管家,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平静的苏府跟不平静的承平侯府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来,苏云琦会南信侯府后第三天又回来了,这回更干脆,连闺女韵儿都带回来了。
苏云筝很好奇,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祖父寿辰那天,她就觉得大堂姐提前回来是因为在夫家受气的事不是那么简单。这才回家没多久,又回来了,难道那个老婆回娘家祝寿也来迟的大堂姐夫是个青楼常住客?
她自己没法派人出府打探这些事,有人可以做到。
文氏自接到消息,立刻派人密切关注这事。
不是她有多么八卦,连侄女儿夫家的事都要插手。而是大房出牌,从来不按常理,她总要掌握好对方的动态,才好做出相应的对策。
文氏自认,作为妯娌,她绝对是个好说话的人。丈夫体贴能干,儿子出息,女儿乖巧,后院还没有糟心事。这样的生活,她根本没什么需要羡慕大房的,也根本没有任何的攀比心理。
她真的不想总要防着大嫂做出什么对自家不利的事。
*********************************************************************
可张氏不是这样想的,她觉得承平侯子嗣不够丰,统共两儿三女,两个儿子还都是承平侯夫人所出。这样,对于自己的弟媳拥有四个儿子,而且两个儿子还生在自己的亲儿子前面,她第一个不平衡了。
丈夫本就能力不足,在朝廷不受重用,后院里女人还多,但是妾侍就有三个摆在那边,庶子庶女一大堆。对比着弟媳面对的女人跟庶女,这样的状况怎能让她舒心。
一个儿子身子不豫,一个女儿嫁了出去还要自己操心。弟媳家大儿子从仕了,二儿子从军了,大女儿嫁得好,儿子都生了两个了。家里的女儿跟两个儿子还都表现得很好。怎么比怎么让张氏内心波涛汹涌。
想我堂堂承平侯世子夫人,难道竟比不过一个朝廷四品官的夫人!张氏又不淡定地拿着自己承平侯世子夫人的头衔开始宽慰自己了。
再怎么宽心,苏云琦突然回家对着她喊“娘,我要跟蒋庆榆和离!”让她内心的波涛升到好几丈直接拍到沙滩上,心都忍不住抽搐了起来。
什么?和离?
张氏怒火直攻心尖,一巴掌直接挥了下去“啪”。忽略了苏云琦说话时带着哭腔。
声音干净而又清脆。
苏云琦还未来得及反应,脸上就泛着红丝,左脸颊跟右脸颊明显不是一个尺寸了。
盯着自己娘,苏云琦直觉难以置信,娘怎么会?怎么会打我呢?
等张氏反应过来的时候,她直直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也是不相信自己竟打了一直悉心呵护,从小到大没舍得说重话的女儿。手上传来的痛意被她完全忽略了。
“娘,你怎么能打我呢?你……你……”苏云琦本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回到娘家,才说了一句话,竟被自己亲娘扇了巴掌。
扭头,她就出了门,朝着自己的熙和院跑了去。
张氏的陪嫁张嬷嬷神已归来,催着苏云琦带回来的丫鬟跟着去熙和院。自己扶着张氏,劝道“这么多年,您都没舍得碰大小姐一个手指头,今儿怎么能?”
打了女儿的张氏,这才醒悟了过来,大叫“嬷嬷,嬷嬷,您快去帮我看看琦儿,我只是,只是……”伸开自己发红的手,张氏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这是怎么了?竟打了琦儿?
“夫人别急啊!”怕张氏担忧,张嬷嬷扶着张氏坐了下来,“老奴就去看看,你先别急。老奴知道您是被大小姐说和离给气到了。大小姐能理解的!”
张氏僵硬地点了点头,眼含泪花,琦儿从会说话,到现在孩子都有了,自己从来没这样对她,不知道会不会记恨自己?
*********************************************************************
等承平侯夫人收到消息,自己大孙女儿回来了,而且被大儿媳打了一巴掌,也是难以置信。
这么多年,大儿媳是怎么过来的,可以说她算是最熟悉的人了。在没有理儿前,琦儿就是大儿媳的一切啊!从来琦儿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府里上下,谁也不敢不尊重这个小姐。这回是?
报信儿的丫鬟转述“夫人,听说当时大小姐说要跟大姑爷和离!”
什么?这次承平侯夫人也站了起来。
早就听说,南信侯府不太平,自己也没多做留意。老爷贺寿,琦儿那么早回来,只是说跟孙女婿闹了点小口角。自己也就随她去了,这回又是闹得哪一出啊?
作为一个身居内宅的女人,承平侯夫人自有自己的一套调查手段。立马几句话传下去,一个目的,搞清楚大孙女儿到底在南信侯府遇到了什么?
等事情大概搞清楚了,承平侯夫人淡定了。
因为在她看来,其实并到非要和离的地步。
*****************************************************************
文氏跟儿媳妇,苏云筝三个人正聊着“筝儿,这事我也想让你听听,听完说说你的看法。”
知道估计就是大堂姐的事儿了,苏云筝点了点头,眼睛闪亮闪亮地瞪得老大,表示自己要听故事了。
连傅氏都要笑出来了,小姑子就是这样的时候很像彩衣,一样的活泼可*。
也不管她是否搞笑,文氏润了润嗓子”这事,是这样的。你们祖父寿宴那天,蒋姑爷不是迟来了吗?”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疑问的了。
“琦儿提前回来说的是她跟蒋姑爷闹了口角,所以她就提前一天回来了。事实却是,蒋姑爷头一晚就没回来过,派人回来说是跟宿在郊外的朋友家。而琦儿却得到消息,那天蒋姑爷根本就没出城。”
没出城?那还是去了青楼吧?古代的男人不都好这一口!
“琦儿先回来也是跟南信侯夫人报备过的,算不得失礼。第二天,蒋家的女眷都来得挺早的,因为蒋姑爷的随从回来了,说是蒋姑爷宿醉没法回来,当天的宴会他不来了。南信侯夫人听得此消息,立刻察觉不对,问出了儿子的下落。将其余的媳妇跟女儿派来承平侯府想劝慰琦儿。”
“因为大堂姐夫做了什么让南信侯夫人感觉难以启齿的事儿了吗?需要劝回大堂姐来遮掩?”
对于小姑子的分析,傅氏朝着她笑了,温柔委婉地表达她的相同猜测。
苏云筝汗颜了,大嫂人在娘面前就是温顺,不然哪轮得着自己来说出不够准确地猜测啊!
讲到这儿,文氏问道“你只想到南信侯夫人为了替蒋姑爷遮掩丑闻?再想想!”
沉思片刻,苏云筝还是摇了摇头,她确实没有宅斗因子,小说里出现最多的不就是这样的事儿嘛!
恨铁不成钢,文氏看到二女儿摇头,就知道以后这些还是要多多分析给她听。难道等她以后嫁了人,跟琦儿一样,遇到事情就往娘家跑?
转朝媳妇儿,文氏示意傅氏开口。
连这样八卦的场面上,傅氏依旧风淡云轻“娘看媳妇儿说得对不对,不对,您再补充!”
“媳妇儿猜,南信侯夫人得到蒋姑爷没有出城的消息了,而且应该已经搞清楚蒋姑爷在哪里,干了什么事情!对于云琦,南信侯夫人相处也有几年了,应该知道她的性子。她基本确信了,自己媳妇儿是不知道事情的真正真相的。”
这一点,苏云筝觉得,自己多想想,大概也是能明白的。
“承平侯夫人让蒋二夫人蒋三夫人还有蒋小姐出面,早早来到承平侯府,第一,显示了自己对媳妇的大度跟体贴:第二,对承平侯府表达重视之意;第三,打消云琦心中的怨气;第四,应该是为今后埋下铺垫吧!而在做出安排的同时,她应该也加紧了对蒋姑爷的寻找,确保承平侯府开宴前,蒋姑爷能到。”
满意地看着傅氏,文氏觉得闺蜜就是会教女儿,这不,儿媳妇就是比自己的笨女儿聪明!
苏云筝伤心了,自己那么多宅斗的小说是白看的嘛?怎么这么点左左右右都想不到啊?看来,好久不用脑子了,脑子都钝了改天去书局淘淘书看看。
“羽衣讲得不错,南信侯夫人的安排,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至于南信侯知不知道,估计就看南信侯夫人想不想让他知道或者南信侯消息灵通的程度了。我猜想他也该是知道的。”文氏对傅氏的猜测做出了相当认可的评价。
好吧,究竟是什么事儿,大家都团团转呢?苏云筝真的好奇了。
“中间这一段,咱们先不说。昨天,琦儿又回来了,回来连你们祖母那边都没去请安,直接将韵儿让人带去了熙和院。自己去跟大嫂说要跟将姑爷和离。结果被大嫂打了一巴掌,跑回了熙和院。”
这事儿,倒是稀奇了,大伯母对大堂姐的好,人所众知。和离的话都说出来了,那事情应该不小。苏云筝觉得要多多想一想,不靠谱的大堂姐夫又跑了?或者找了其他不靠谱的女人?或者找的女人已经怀孕了?
呵呵,这样的猜测,恕她不敢大大咧咧的在娘跟大嫂面前说出来。面含羞涩,苏云筝略略婉转的说出了她的想法。
这回,她倒是猜的离事实相对接近了一点,文氏也是面露笑意。幸好,苏云筝松了一口气,再猜不对多一点,娘说不定会觉得她生了个傻丫头。
接下去的事实,包括傅氏都有些难以言状,如果是她遇到这样的情节,她是不是也会忍不住回娘家找娘亲哭诉呢!
“这事儿,源于蒋姑爷喜欢听戏,这一阵,除了梨云比较红,还有几个挺有名气的角儿。寿宴那天,蒋姑爷就宿在一个戏子那里!”
第一次得到模糊的消息时,文氏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反正琦儿回家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是再次听到准确的消息时,她懵了!真的,懵了!再怎么想,她也没猜到到这样的可能。她长长地叹了口气,为着自己大侄女儿苏云琦哀叹!
这回承平侯夫人得到消息时,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都没当做什么大事儿!哪有男人不偷腥的呢?这不是不能原谅的事,也没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第二十二章丑闻下
不就个戏子,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纳进门了事罢了!
不过这回?
苏云筝琢磨开了,一个戏子,若是如此简单,怕就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了吧?大堂姐回来后,连祖母都没有让她回去!这事怕不是那么简单了!
难道?那个戏子要进门当小妾?还是不只是当小妾这么简单?
不会是那个戏子已经被蒋大堂姐夫当做外室,包养起来了吧?古代牛x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