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架空]朱门千金-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嘴里尽是埋怨的文老太太瞪了女儿一眼“来,你吃,要不然外祖母不高兴了!”
话毕,她装作似乎很委屈的样子。
苏云筝被击倒了,外祖母哎,可不可以不要这么个样子啊?看着一个老美人扮着很萌的表情,要不是她能忍,这会儿都要笑场了!
文大夫人见过许多这样的场景了,早已对自家婆婆的表现见怪不怪,不过还是隐者几分笑意。
最委屈的是文氏,娘怎么现在都这样啊?什么叫我就喜欢拘着筝儿啊?当年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娘不还是找了嬷嬷教导自己。怎么到了筝儿这儿就不一样了?本来筝儿就是大姑娘了,娘还把她当成小孩子一样宠着!
要是能听到文氏内心的独白,估计苏云筝就要开口了:“娘,这是双重标准。老人家不都是偏宠孙子辈儿的嘛!”
也不管自己娘是什么表情,苏云筝望着那些个糕点,口水已经在嘴里打了几个旋儿了。她坐到了文老太太身边,拿着糕点就吃了起来。
嘴角站着糕点碎末,文老夫人还不嫌烦地拿着帕子去细心地擦拭。
这?文氏感觉自己娘眼里只有外孙女,完全把大嫂跟自己给无视了。忍不住挪了一步,有了些动静,声响儿就跟着出来了。
老太太似乎这时候意识到,屋里不仅仅只有小外孙女儿,还有其他人的存在。手上也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看着女儿媳妇儿来了一句“你们怎么还在啊?”
文氏瞠目结舌,娘太气人了。
文大夫人出面了,拉着文氏就退出了门。
这会儿,老太太舒心了“筝儿,你娘走了,敞开了吃,啊!”笑得跟偷了腥的猫一个样儿。
苏云筝无语了,外祖母,敞开了吃会胖的好不?这些糕点吃多了还不好消化。想着,就感觉一团糕点堵在嗓子里,噎着了。
“噎,噎着了!”赶忙跟外祖母求救。
老太太也跟着急,“哎呦,赶紧的,拿杯茶了。”
身边的丫鬟忙端来一杯早就准备好了的茶,苏云筝喝下去才感觉好了些,嗓子舒坦了。
“就说你娘不该呆在这儿,看把小筝儿急得,都噎着了。”得,老太太把自己闺女念叨上了。
苏云筝不好意思了,自己是把娘的母*给抢走了?
“外祖母,筝儿又不是小孩子,娘也只是担心您太疼筝儿了!”这话说的,苏云筝自己都觉得调调酸倒了自己的牙齿。
“你还帮着她说话!”老太太眼一瞪,好似再说她就要跟谁急!
确实,苏云筝体味到老人家对长大了的儿子女儿跟孙子辈儿的就是双重标准。外祖母这就是典型的范例啊!
老太太怕苏云筝一个人吃寂寞,还陪着喝起了糯米红枣粥。
祖孙俩吃饱餍足了,双双坐在榻上靠着金丝如意花团迎枕歇着。
文氏跟着文大夫人去了她的院子,两个人聊着文老太爷,文老太太跟文府里的事儿,倒也依旧如未出阁时那边亲昵。
等到文二夫人跟文三夫人一同去寿康堂时,见到的就是一老一少,懒洋洋靠着迎枕,似乎都熟睡的模样,这场景还怎么看着怎么和谐!
两人也不敢多做停留,坐到了正房里,轻声谈论着。
侧着身子,文二夫人看着左间,询问道“三弟妹,晔儿的婚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文三夫人二子,文晔,十九岁,还有一个月就要成亲了。已是举人在身,两年前,年岁尚小,家里几个有经验的都劝不要急着下场,再过三年,一举成名。
本也不急于此时成亲,但定下的那家姑娘已经18岁了,再不成亲,人家家里不愿意啊!
瑞王朝一般的姑娘都是十六七岁出门子!
想到小儿子也要成家了,文三夫人还是挺惆怅的“都差不多了!”
文二夫人也是过来人,文家三个夫人里,就属她最有福气了,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亲了。想起自己儿子要成亲的时候,文二夫人颇能理解文三夫人的心情“三弟妹,不必如此。儿子长大了要娶妻。女儿长大了要嫁人。难不成咱们还能守着他们一辈子?”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文三夫人也不是纠结于这个,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转眼娶妻了,以后他的生命里由另一个女人陪伴了!“唉,儿大不由娘啊!”
西间的文老夫人浅眠,一点声响她就醒过来了。
快走到正房时,她听到两儿媳妇的谈话,想到现在的子孙满堂,“三媳妇啊!现在也到这个年龄了!”
听到声音,文三夫人就反应过来了,跟文二夫人两人都站了起来,齐道“娘,您起来啦!”
“筝儿还在睡着呢!别吵着她。咱们都坐下说说话。”扶着身边丫鬟的手,文老夫人坐到了上首。三媳妇啊!晔儿的事多多费费心,咱们府里难得办个婚事。下一个就该愁明儿了!”数着几个孙子,一个个都成家了,文老夫人也感觉自己苍老了许多。可不,都四世同堂了!
“是,娘放心!”已经四十的文三夫人,看着不过三十小几的样子,穿着富贵清雅,轻声应道。
“说道明儿,娘,该相看相看了!”文二夫人想起自己小儿子也有十五岁了。
文老夫人笑了“三媳妇还在舍不得晔儿要成亲,老二家的,还急着找媳妇!”
在文家生活了几十年了,文二夫人被婆婆笑话了,心里一点芥蒂也没有,“娘,明儿都十五了,再不找啊?您好孙媳都被别家抢走了!”
被这话题一打岔,文三夫人也不伤感了,说了起来“晔儿十三岁,他爹就给定了黄家小姐。明儿都十五了,是该准备准备了。二嫂又不愁抱孙子,慢慢相看吧!总能找到一个满意的。”
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不过又绕回了找媳妇上,家族兴旺,文老夫人也开心。“明儿明年就要考举人了,现在先暗地里看着,看到好的,明年给定下来,岂不双喜临门?”
“娘果然神机妙算,这样好,回头还请弟妹给嫂子留意哪家小姐合适,出出主意。”文二夫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婆婆让自己负责相看,挑媳妇,顿时喜出望外。虽说,不能自己完全决定,还需要婆婆相公拍板,但是自己看的,总是心里有个底不是?
☆、第二十五章表哥
苏云筝其实早在文老夫人醒之前就感觉到动静了,这样晒晒太阳,她觉得挺好。也就闭着眼睛,享受着日光浴了!
后来听见几个人的谈话,她便竖起了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晔表哥她见过,听说读书不错,年纪轻轻的就考中了举人。不过,十三岁就订婚了?表哥您比早恋还要早啊?可歌可泣!
明表哥仪表堂堂,感觉很像二哥,喜欢逗自己玩儿。这样的个性,苏云筝实在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定下心来考中秀才的。暗地里,还被誉为“神童”,十一岁就考中秀才?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个是不是就是现代十一岁的孩子上了初中一个样儿啊?
苏云筝现代的家是在一个教育很好的省份,一般十三四岁才能上到初中。等到了大学她才知道,人家跳级的十一岁就上了初中,比她自己早了三年。
那时候她不忿了,一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女孩子,是自己的学姐!那声“学姐”,让她怎么叫得出口啊?
“这么热闹啊?”文大夫人跟文氏闲聊了一番,觉着时间差不多了,又回到了寿康堂。
“大嫂,小姑。”文二夫人文三夫人异口同声。
长嫂如母,小姑子是婆婆的心头肉,在两位夫人心里,大嫂子,小姑子都是需要尊重的。
“两位嫂子客气了。适才听到谈论媳妇儿,是说黄家小姐吗?”文氏对两位嫂子也是处过几年的,还是比较相熟的。两人这么客气,着实让她不习惯,随即扯开话题。
“你们姑嫂不必如此客气。都坐!我们在说给明儿找媳妇儿!”老太太发话了。
一说孩子的亲事,文氏有话说“唉,孩子的婚事,是要愁啊!筝儿也十三了!”说完,她才想起女儿还在。看着左间,眼神询问文老夫人,自己女儿呢?
“筝儿还在睡着呢!咱们小声些。”压低声音,文老夫人说:“筝儿的婚事也该上上心了!你这当娘的,也不知道早些物色人选。还以为你心里早就看好了呢!”
亲事?苏云筝不敢睁开眼睛,表示自己醒过来了,身边可是有丫头照看着呢!内心却紧张起来了,我才十三岁啊?要找老公了?尼玛!
文氏当着自己娘和嫂子也就直接些“箫儿嫁得早,筝儿婚事婆婆已经答应有我自己做主。这小女儿,我就想多留些时候,也仔细给她找个好人家!”
嫁女儿,在座的几位夫人都有经验,文老夫人开腔了“你也要先找好女婿再留着女儿晚些成亲啊!要不然等年岁大些了,还怎么找人家啊?”
三位文夫人均是点点头,文大夫人首先开口“娘说的是,小姑子,嫣儿我跟爹娘还有孩子她爹都舍不得她嫁,硬是留到是十八岁才出嫁。可那也是大姑爷年岁也不大,又参军了,申明了要做出成就,前来迎娶嫣儿吗?”
是的,大侄女儿的婚事,文氏是知晓的,确实是这个理。
苏云筝满脸黑线,这是说给自己找老公就要抬上日程了吗?可不可以说不要啊?她真的不急。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
文老夫人,文大夫人,文二夫人,文三夫人并着文氏,锵锵五人行啊!
记得第一次听到自己这个表兄,名叫文明的时候,苏云筝正在喝着茶,一口水顿时呛在嗓子里,“咳咳……咳咳……”脸色涨得通红通红。
当时文氏就在旁边,还以为自己女儿怎么了,一脸焦急“这是怎么了?”
白芍忙给自家小姐拍背,花开拿着帕子擦着嘴。
本来一听那个名字苏云筝就想笑,又强忍着,憋得也很辛苦,结果干脆就呛着了。等到她将嘴里的茶都咳了出来,眼泪都流了出来了,半晌,才恢复了脸色。
对上文氏关心的眼神,苏云筝有负罪感了,讪讪地解释道“娘,没事了,就是喝得急了些!”
闻言,文氏恨不得翻个白眼“你个小冤家,生下来就是吓我的。都十几岁的人了,还这么咋咋呼呼的,以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有停下来了。
母女俩相处这么些年,苏云筝怎么会对自己娘不了解。估计是想到自己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不好在自己面前大大咧咧地说出嫁了人之类的字眼。古代人忌讳就是多!
*********************************************************************
苏云筝的婚事一提出来,文二夫人就联系起自己的小儿子文明了。想起小儿子,十五岁的年纪,英俊潇洒,才学不菲,文二夫人内心说不出的骄傲!上京谁家儿郎有自家小儿如此聪慧,十一岁考中秀才。知晓的人家,谁人提及文家不会捎带上这位“神童”?
这几年,不是没有人向自己或老爷暗示,抛出结亲的意思。
文二老爷一直考虑着老父亲的话“文家近些年势头太盛了,刚过则夭啊!”明儿年纪小小,就有此盛名,不是件好事。文家又风头正盛,结亲还是缓缓吧!从十一岁,到现在,借着安心读书,不谈及婚嫁等等理由,这么一拖,就是四年。
文家的几代男人相继走入了仕途,而且在官场都有自己的一片地,不是占地为王,而是不靠祖宗荫庇,自己立足于官场。
文二夫人也是出自名门,不是一般的市井妇人,对于文二老爷心里所想,她早就猜的七七八八。
现在儿子的婚事终于要考虑了,第一个文氏想到的是亲侄女,可是侄女年岁还小,还不到十岁。
排除了侄女,文二夫人的眼光瞄到了自家小姑的身上,心里发亮了:筝儿十三岁,只比明儿小一岁,年岁上挺合适,也门当户对。就不知道小姑是否愿意了?筝儿活泼,似乎明儿也很喜欢这个表妹,总喜欢逗弄。
就怕筝儿这么受婆婆的喜*,以后要是自己以后教导儿媳一般教导她,会不会感觉有了委屈去告状,引来婆婆的埋怨。想到这个,文二夫人决定按下心中的思量,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在西间,装着沉睡的苏云筝:就要找老公了!老公?这个词眼,多么的陌生啊?现代的妈妈,从来只叫爸爸名字。苏云筝二十几岁,从来没有听过自己妈妈叫爸爸为老公。
这个词,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呢?好像是很久之前了。那时候,女孩子交了男朋友后,都不称之为男朋友,直接叫老公了。
老公,自己曾经也叫过一个男生,阳光少年,温柔的脸庞,高高的个头。
曾经,那个人抱着自己,叫老婆,那时候,青春年少,梦里不知身是客,花落多少不去问。
当梦醒了,人走了,缘散了,留下的只能是被子里的一滩泪水,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的忧伤。
在这里,苏云筝已经很少去回忆过去的事情了。今天的亲事,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段*恋像洪水般涌了过来,侵蚀着她的心。
泪一滴,一滴,渐渐漫延,成了两股泪流。
白芍一直呆在西间;手里拿着绣活儿,时不时看着自家小姐。猛地回头,见着小姐脸上挂着泪,她轻声走了过去,推了推苏云筝“小姐,小姐醒醒,小姐……”
苏云筝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时候,流泪了,听到白芍的叫喊,幽幽睁开了眼。有多少年了,自己没有这样失态地流眼泪了?
正房里的几个人听到丫鬟的声音,也察觉是苏云筝出了什么事情,匆匆跑了进来。
众人进到西间,见到的便是坐在榻上的苏云筝,泪眼朦胧的样子。站在榻侧边的白芍,正服侍着苏云筝起身,端着茶水给苏云筝咽咽喉。
见到文老夫人文家几位夫人还有文氏,白芍赶忙见礼。
文老夫人见着小外孙女儿这副闪着泪花,可怜兮兮的模样,第一个走了过去,拉着苏云筝的手,就问道“我的筝儿唉,这是受了什么委屈吗?”
文氏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以为二女儿是听到自己说了亲事,才哭起来的。
看着身边关心着自己的亲人关切的眼神,苏云筝渐渐平缓了过来,想到了一个说辞“外祖母,几位舅母,娘,筝儿没事,就是刚刚做了一个噩梦罢了。”
她忍不住自责了起来,都过了这么多年了,那个人在现代应该活得很好吧,事业有成,家庭温馨,孩子说不定都跟自己现在的年纪差不多大了。自己也在这里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想起他呢?没出息!
或许,苏云筝眼神太迷散,让文老太太信服了她做了噩梦的说法。拍着外孙女儿的背,老太太絮叨了起来“还是个孩子啊?都十三岁了,过两年都该及笄了。还为了一个噩梦哭鼻子,羞不羞啊?”
文氏显然对这个说法不感冒,女儿是自己生的,况且这个说辞有些牵强,怎么都感觉不会是因为一个噩梦,哭成这样。
人确实会在睡梦中哭泣,但是神态什么的却是骗不了人的。
观察着女儿的神情,夹杂着悲伤,惊恐跟害怕这些却完全感受不到,文氏觉得事情不是苏云筝说的这样的。
文氏是一个贴心好母亲,在孩子的私事上,她不会过多干涉,希望孩子自己跟她诉说。所以这回她依旧如此,只是在心底猜测,是不是跟说亲的事有关?
文二夫人现在把苏云筝当做准儿媳来看待,对此就有些皱眉了,因为一个噩梦就能哭成这样?那要是嫁给明儿,因为自己受了委屈,岂不是要……?
文老夫人跟文氏专注着苏云筝的一举一动,心有余忧。
只有文大夫人看到了文二夫人的神色,若有所思。她很快就想到了重点,决定私下提醒小姑一二,其余的话就不多说了。
☆、第二十六章子嗣
“筝儿乖,今儿做的糕点不错吧?”文老夫人不想继续纠缠宝贝外孙女儿为何而落泪了,转移了话题。
苏云筝知道外祖母的心思,可是又要提带走厨娘的事情吗?心里想着,嘴里还应答“糕点好吃,外祖母,筝儿已经不小了,以后好吃的给小侄子小侄女儿吃吧!”
大表哥的大儿子已经九岁了,女儿六岁了,二儿子两岁;二表哥的儿子也有八岁了,大女儿六岁,二女儿三岁,下面还有三表哥,四表哥……小一辈的已经比自己小不了几岁了,苏云筝感到自己的辈分高了,还享受着小孩子的待遇!
显然文老夫人满不在乎,还有些伤心地感觉“他们自有他们的外祖母疼,筝儿莫不是嫌外祖母烦了吧?”
额?苏云筝莫名了,其实她也不懂,外祖母为何独独对自己尤为好“外祖母说的哪里的话?筝儿最喜欢外祖母了!”嘴里说着苏云筝都难以接受的甜言蜜语,眼神飘向了自己娘亲求救。
文氏跟文大夫人都上前扶着文老夫人坐了下来,文氏开口“娘,筝儿她也不小了,别宠坏了她。回头家里的侄孙,侄孙女儿该吃她这个姑姑的醋了!”
“好了,娘又不是做事没分寸的人。再说了,筝儿很乖,要是无法无天,行为乖张,我难道还能偏疼她不成?”也是当着几个儿媳的面,不好过分显示自己的偏心,文老夫人听了女儿话中暗示的劝言。
这让苏云筝暗自松了一口气,也就是说,今天不用把那个做糕点的厨娘带回家了。
苏云筝隐隐感觉,外祖母对自己的疼*,略有别于一般的外祖母对外孙女儿的宠。提起古代的祖母,苏云筝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红楼梦里的贾母。那个为了贾家算计自己外孙女林黛玉的老人,那个不念及跟贾敏的母女之情的娘,那个无限溺*贾宝玉的祖母。
人生的际遇总来源于每一次的擦肩。
苏云筝来到这里已经十几年了,适应生活了。文老夫人之于苏云筝,真的很像现代的外婆对苏筝,一样的宠。只是,苏云筝想起了她的外婆对表弟的好,不知道这里的外祖母面对孙儿跟自己这个外孙女,又会做出何种抉择。
正值午饭时间,文家几个孙媳妇带着孩子陆续到场。
事先,文老夫人早有吩咐,几个孙媳妇不用特意来招呼文氏母女。中午吃午饭大家聚上一聚便好。
文家四世同堂的场面,还是很浩大的。
家里的男人们有的有官职在身,衙门办公,有的苦读诗书,备战来年考场。最终聚集的都是妇人跟下面的小辈儿孩子们。
苏云筝目测,大舅母身边坐着的是大表嫂,大表嫂温婉秀丽,闲静似娇花照水,笑起来如一弯泓水,动人心弦。
大表嫂虽然看着年轻,却早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想来只生有一子一女的大舅母对已经育有二子一女的媳妇还是很满意的。单看两人互动的神情,宛似母女般融洽。
二舅母带着两个儿媳妇出场,连娘都说,二舅母是个有福气的。在古代,一个女人,怎样才叫有福气呢?
会生儿子!不光数量要多,质量也要好。
二舅母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古代生儿成篮球队的众多堪比生育机器的女人里,并不打眼。哪怕是现代,苏云筝也有看过一对印度夫妻一生生有27个子女的例子。但是,在文家三个舅母里,二舅母一枝独秀,比生下两个儿子的三舅母还略胜一筹。
苏云筝的眼中:二舅母的性子带着几分爽利,颇有几分王熙凤的味道。却不泼辣,也没有子嗣的忧愁烦恼,在文府,她活得肆意潇洒。
她三个儿子,两个已经入了仕途,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也都生下了孙子。还有一个年小些的文明表哥,少年才子,未来一片光明。这可应了现代计划生育中的优生优育了。
不知道是文家的基因好,还是嫁进文家的媳妇的基因跟文家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都是比较优良的,文家现在孙子辈的竟都是人中之杰。
三舅母带着一个年轻媳妇,也是才嫁进文家没几年的四表嫂。四表嫂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纤细腰,盈盈之姿,楚楚动人。这样的面貌,这样的身材,应当不符合古代婆婆挑媳妇的标准。
苏云筝为这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八卦消息,得来的是:四表哥无意间遇到了四表嫂,古代的男人见到闺中小姐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少的,这一见,心飘然了。
后来,四表哥刚好在挑媳妇的名单里,看到了乃是父亲同僚之女的这位小姐赫然纸上。私下里跟母亲道明,最后终得偿所愿,娶得如花娇妻。
四表嫂看着似乎不易生育,进门第一年就身怀有孕,第二年,儿子瓜瓜落地,如今已经两岁了。而四表嫂居然在上个月又爆出怀了第二胎。这般媳妇,即使先前略有芥蒂,而如今,三舅母怎能不喜*?
自四表嫂进来后,三舅母就一直关注着四表嫂的一举一动,就怕她不小心动了胎气。四表嫂也是一脸幸福洋溢在脸上,是不是回应着婆婆的担忧,细声细语地说着“婆婆,蓝儿没事,您不必担忧!”之类安抚的话。
这样的文家,让苏云筝感觉很温馨,就像自家的氛围,不过自家还有姨娘跟庶妹的存在。而外祖父家,家训:凡年过三十又五者,尚未有子嗣,方可纳妾。
这一条,瑞王朝能做到的有几个?
曾经,苏云筝自己询问过学识渊博的苏闻笙。
苏闻笙但笑不语,让她自己慢慢查找。
结果,苏云筝只听得曲州孔家倒是有条相似限制纳妾的祖训,其余皆没有听闻。而孔家嫡支这条祖训遵守最为严苛,总计孔家嫡支的繁盛不是没有道理的,文家亦是如此。
自古一夫多妻终成定理,有朝代管理严格的,贵族纳妾都有定制,有紊乱的,高官大户妻妾成群。纳妾固然有繁衍子嗣的缘故,而更多的时候,是炫富的资本跟*找女人的遮羞布。
在文家吃饭跟在承平侯府不一样,文家更有家的温馨之感,承平侯府相对更让苏云筝感受到古代的压抑,还有等级制度的森严。
吃完饭,文氏,苏云筝不可能直接走人,还要坐上一坐。
文老夫人的寿康堂也热闹了大半天了,老人家精力旺盛也是有限的,吃完午饭,喝了喝茶,老太太就困了,扶着丫鬟,进内间午睡了。
其他两位夫人跟文氏话了别,带着自己儿媳妇孙子孙女就回去了。
文大夫人带着文氏和苏云筝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像是有话说。文大少夫人也很乖觉,带着儿子女儿自动回了自己院子,说是照顾孩子睡午觉去了。
文家跟苏云筝平辈的姑娘都出嫁了。苏云筝三家舅舅各有一个女儿,均比苏云筝大。大表姐是大舅舅的小女,闺名文嫣,听说长得跟大舅舅,大舅母不是很相似,却跟她姑姑,也就是自己的娘有七八分像,连性子都有些相像。
听闻,娘亲曾在大表姐小时候照顾过她一段时间,这些都是娘告诉自己。苏云筝以前倒是听过大表姐的名字,每回提及,娘总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感觉,好似这侄女是她亲闺女儿似的。
大表姐远嫁外地,好几年没有回来了,苏云筝回到上京至今,也未见到。只知道大表姐嫁的是昌宁伯世子,远在秦州,成亲已经近十载,育有三子二女,倒也算得上高产了。
提及自己女儿,大舅母总是语笑晏晏,神情中有骄傲,也有说不出的意味。
文氏也有出嫁的女儿,自是有所感触,问道“可是嫣儿不得回京,大嫂你思女心切?”
显然大舅母不是为了这事,苏云筝看得出来,因为娘提出心中的猜测后,大舅母并没有诧异或者感同身受的表情,脸色却益发沉重了起来。
“小姑,还记得那时候,嫣儿生出来的时候,我就想过为什么不是个男孩儿?”像是回忆起过去,文大夫人的眼神有些涣散。
像是有些诧异,文氏不解了“大嫂,你……你,不会是因为嫣儿不是男儿,怨过吧?所以那时候,身子一直不好?连嫣儿也不大……”
虽然文氏说得挺隐晦,苏云筝还是猜测出什么,那个省略,是说大舅母因为大表姐是个女孩子,冷落了大表姐一段时间吧!难道就只因为是女孩子,就必须要遭到这样的待遇?
古代就一直这样重男轻女,难怪到了讲究人人平等的现代,女的依旧得不到跟男的一样的社会地位。
都男女平等了,很多人还是怀了孕到医院照一下,是女孩就打掉。农村里,不管计划生育,一直生,一直生,直到生出男孩儿为止。求职亦是如此,更多企业愿意录用男的,而也许能力更强的女性,则被推拒门外。有段时间,记得出现了吃婴事件,竟然都是女婴占多数!
女子,就这样从小,到老,从古,到今,受着与男性非等同待遇。
苏云筝的心,顿时酸涩了,自己在现代是多少次希望能再世为人,成为男子。呵呵,那也是自己软弱了,自欺欺人,把女子看低了,想逃避。然而,穿越了,自己依旧是女子。
☆、第二十七章提醒
正当此时,文大夫人解释了一句“小姑,你想左了!”脸色有些微红。
“嫣儿未出生前,我确实期盼过是个男孩儿。毕竟只有时儿一个儿子,在那时看来,是不够的。”或许是想到自己那个时候的思想,文大夫人露出了苦笑“但是得知生个女儿,儿女双全,成个好字,我也没有伤心。小姑也算是个好的例子,婆婆对你,跟老爷兄弟几个,没有差异,甚至更加疼*些。”
文氏自己当然知道,爹娘老来得女,对自己难免宠*些,哥哥们都是男孩子,管教严厉,读书由辛苦。只有自己,小时候,娘总是带着自己,连学习写字也是爹亲自启蒙的。想起那时候,文氏似乎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快乐四溢。
“记得我刚嫁进来的时候,小姑还挺小的,那时候感觉小姑很可*。我其实性子蛮活泼的,即使嫁人了,还有些玩心,也喜欢带着你玩儿!”文大夫人也忆及那段时光。
姑嫂俩相视笑然,均从对方的眼里,品出了怀恋之意。
文大夫人似乎忆到什么“生产之后,不知怎地,身子一直不大好,我对着嫣儿照顾也许不大精心。小姑是不是那时候觉得,我是不喜欢嫣儿的?”
“确实,那时候大嫂养着身子,每回,我去看大侄女嫣儿的时候,都感觉下人照顾得不精心。”想了想,好似是这样的,文氏叙述了一下。现在感觉是自己想错了,文氏有些尴尬“大嫂,是我想错了!”
“所以后来,哪怕嫣儿几岁了,小姑你还是很照顾嫣儿!”文大夫人做出了判断,对于小姑的行为,透着不信任,也没有跟自己明说,那时候,文大夫人心知明了,有难过,也理解小姑的做法。
小姑对自己女儿好,文大夫人还是乐意见到的“其实那时候,也是我没照顾到位,导致下人们懈怠了,不怪小姑!”其实,她也不想告诉小姑,自己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心腹暗示之下。
好像说得远了,文氏蓦然想起,自己一开始要问的不是这个。
文大夫人很快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