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思美人[金榜]-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其实不难说话,只是时而气急些。”楚王道,“你日后是夫人,她不会再拿你如何,你若有难处,告知与我便是。”

    阡陌看着他,应一声,想到穆夫人那张怒气冲冲的脸,心中却是苦笑。

    是啊,气急些又不难说话的人……穆夫人的性情,阡陌已经见识过,就算她不再反对这婚期,阡陌也并不奢望她能够对自己有好脸色。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遇到困难就去找楚王,日后的相处,恐怕更多的是要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人依偎在一起,安静片刻,楚王忽而道,“明日,我带你去市井中如何?”

    阡陌怔了怔,抬头,“市井?”

    “正是,”他抚抚她的头发,“你不是很想念你那逆旅?”

    阡陌听着,眉间忽而一展。

    “它……”她有些结巴,“它还在?”

    “为何不在。”楚王一脸不情愿,“有人还欠了寡人二十只羊……”

    阡陌的双眸中登时光采乍现。她一直以为,那件事再也不会有后文,虽然觉得可惜,但考虑到自己和楚王曾经因此大吵一场,也没有再主动问起。没想到……

    她的反应全在意料之内,楚王朝寺人渠看了看。

    寺人渠了然,笑眯眯地将几张牍片呈来。阡陌接过,只见都是她当时置办的契书,有逆旅的,还有那三位馆人的。

    她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两眼笑得泛光。

    “侣……”她感动地搂住他的脖子,用力亲了一口,“你真好!”

    他说要娶她的时候,也没见这么高兴过……楚王想给她一个白眼,却也忍不住弯起唇角,眼底俱是笑意。

    “这下高兴了?”他咬着她的耳朵,“那今夜……嗯?”

    阡陌脸一红,却忽而想到一个问题。

    “你还了伍大夫二十只羊?”她挡住他的爪子,问道。

    楚王被打断,有些不喜,“嗯。怎么了?”

    “那么,还少了一份契书。”阡陌说,“我要与你立契。”

    楚王结舌。

    “立契?”他问,“立何契?”

    “羊契。”阡陌认真地说,“那债是我向伍大夫所举,如今既然转给了你,我便要与你立契。”

    楚王被噎住。

    他从小当了太子,现在又当了国君,头一次有人要为二十只羊跟他立契借钱。

    “不立。”他拉下脸,“传出去,寡人成了什么?市井中的商贾么?”

    “商贾又如何,商贾走南闯北,皆是有能耐的人。”阡陌不以为然。

    “立了契又如何?”楚王道,“我是王,楚国都是我的,你立不立契,都是我的。”

    阡陌哭笑不得。

    “侣,你这般想法不对。”她耐心地说,“既然立契,你我便是契书中的双方,你为债主,我为欠债人。我欠你的,乃是契书上写明之物,你也只可向我索要契书之物,与你我本身何人无关。”

    “哦?若不然呢?”

    “若你我不按契书所言行事,有所争执,便要由官署裁决。”阡陌道,“侣,你不是与我说过,上回那簟嫌肷J氏争地之事?此事亦是同理。国中赏赐之时,未明界限,故而各执一词。而相争起来,往往无所依据,便偏袒势大者或强赖者,是以官府亦难为,最后要闹到你亲自出面。”

    楚王目光一动。

    “依你之见,要如何?”他问。

    阡陌结合自己往日所见,亦说得兴起:“首先要明确法度,如何可为,如何不可为,官府权责之类;其次,便是那契书。我见一般契书,所言之物过于草率,亦无条目规矩,若可定下准则,则便捷许多,亦可为官府定论。”说罢,她请寺人渠拿来笔墨,按着自己的设想,亲自写了一份契书。从双方姓名,到数目,再到期限,各种说明,整整齐齐,一目了然。

    楚王没想到这么一份小小的契书竟有许多道理,深思不已。

    直到自己跟着阡陌的指导,在上面书了名,又见阡陌按了指印,方才忽而明白过来。

    “你可知这是欺君?”他拿着那份完整的借债契书,气极反笑,“就这般想要那逆旅?”

    “那本就是我的!”阡陌亦真相毕露,得意地说,“大王已经署名,不可反悔!”

    楚王眸色深深,忽而将她按住。

    “说起来……”他在她的脖子上咬着,“你欠我的似乎不止二十只羊……其余如何还?”

    阡陌轻哼着,手缠在他的脖子上,忽然,翻身将他住。

    注视着他惊诧的双眸,她嫣然而笑,在那唇上碰一下。

    “我早还过了,如今,是你欠我的……”她低低道,却将手伸进他的衣底……


72、

    第二日;楚王与大臣们议完了事,就立刻回到了高阳宫。

    他看看被侍婢环绕的阡陌,对她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样子表示十分满意。

    “这是何物?”他看到她手中拿着几颗五彩斑斓的珠子,颇为好奇。

    “是陆离。”掌宝货的玉尹在一旁忙回答道,“大王说有珍奇之物,必先呈与樊姬,小臣便送到了此处。”

    “哦?”楚王饶有兴味;“这般模样的陆离,倒是从未见过。”

    “此乃行商之人带回,说是出于外方,刚刚送到宫中。”说罢,他笑笑,“樊姬甚是识货;一眼便看到了它。”

    阡陌笑道:“我亦不过觉得新奇,便看一看。”说罢,将它们放回椟中。

    楚王却将那木椟拿起来,交给侍婢。

    “喜欢便收下,本就是要给你的。”楚王不以为然,说罢,却吩咐侍婢,“换一身寻常的衣衫来,我等要出宫。”

    阡陌听着这话,目光一亮,“去看逆旅么?”

    “逆旅?”楚王看她一眼,似笑非笑地捏捏她的脸,纠正,“非也,是去看寡人的债物。”

    *****

    楚王这次出宫不过走走,不想招摇过市,侍卫尽量精简,他和阡陌同坐在安车之中,车帘遮蔽,俨然不过是普通的贵族出行。

    阡陌心情高兴不已,还在路上,就已经左顾右盼。

    隔着半透的车帘,王宫的宫墙飞速后撤,待得出了宫门,周围渐渐喧嚣,御士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楚王看阡陌兴奋的样子,过了会,将她拉回来。

    “东张西望作甚,又不是头一回出来,坐好。”

    阡陌看他一眼,不太情愿,但楚王的手臂力气很大,将她牢牢圈着,根本挪不开。

    车马的辚辚声不绝于耳,她挣扎了一下,只得放弃。车帘外,光影流动,行人的喧闹声时时传来,车内,却是一片安静,阡陌倚在楚王的怀里,忽而觉得有些惬意。

    “你还拿着?”楚王见她手中把玩着一颗陆离珠,问道。

    “嗯。”阡陌将那颗蓝绿底间着黑白花纹的珠子凑前,“好看么?”

    楚王点头:“好看。”

    阡陌笑了笑。

    陆离,是楚人对琉璃的称呼。她之所以对这小珠子爱不释手,是因为她曾经在博物馆里见过。只是博物馆里的,在土里埋藏年代久远,斑驳无光;而这手上的,却颜色新鲜,闪闪生光。

    这种珠子叫做蜻蜓眼。它起源于西亚,通过漫长的商路来到中国。楚人十分喜欢这种舶来品,后来还能够自己仿制,但是阡陌从刚才众人那种新鲜的眼神判断,现在它应该还是个新事物。

    “你很喜欢?”楚王看看她,饶有兴味,“我让玉尹再去多寻些。”

    阡陌讪然,忙道,“不必。”

    这种东西现在是稀罕物,得来不易,自然价格也不菲,阡陌拿来玩赏,也不过一时兴起罢了。

    “侣,”阡陌好奇地说,“玉尹说此物由行商之人带来,不知这些行商之人,最远到过何处?”

    “嗯?”楚王想了想,道,“行商之人无地不往,东与南皆可至海,北可至鬼方,西可至翟国。”

    翟国,阡陌知道,那是比秦国更靠西北的地方,而那里正是中国与西亚的通道。但现在的东西商业规模,还远达不到汉唐的丝绸之路那样庞大,她手里的这颗蜻蜓眼,也必然是经过无数转手,才得以来到楚国。

    阡陌想着,不禁有些唏嘘,愈发觉得这个东西来之不易。

    楚王看她神色变换,感到奇怪。

    “问这些作甚?”他把她的脸转过来,“莫不是想去?”

    阡陌无奈,把他的手拉下来。

    “我只是想,此物可是十分贵重?”她说。

    “再贵重楚国也买得起。”楚王豪气地说,“我让玉尹再多寻百十颗,给你项上绕两圈。”

    阡陌哭笑不得。

    正在这时,外面的从人禀报,说逆旅到了。

    阡陌心中一喜,不与他多纠缠,忙下车去。

    逆旅地处市井,周围熙熙攘攘,他们一行人衣装低调,也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阡陌站在逆旅面前,抬头望了望,只见大门和周围的墙都已经修葺完好,与她上次离开时相比,已经很不一样。

    她讶异地看向楚王,楚王却是神色如常。

    “入内。”他说着,迈步进去。

    *****

    逆旅之中,亦是修葺一新,阡陌四下里望了望,发现竟然与自己当初设计的一模一样,而更令她惊喜的,是这里面居然有了客人。进进出出,见阡陌张望过来,他们也投以奇怪的目光,不明所以。

    “莫傻站。”楚王拉过她,不紧不慢地往里面走去。

    阡陌跟着他,心中激动不已,“是你修的?我以为……”

    “你以为什么?”楚王瞥她一眼,“我这么像做蚀本交易之人么?”

    他意味深长,“加上这修葺的花费,你那契书太少,回去,再立一份。”

    这话确实,阡陌囧然。

    见到楚王和阡陌来到,娄狐、昌、典三人急忙出来,俯首就要下拜,寺人渠忙将他们拦住,低声交代。

    三人了然,却面色小心,再看向楚王和阡陌,只行寻常的仆从之礼。

    楚王不发一语,阡陌却露出笑容,上前去问候一番。

    三人见到阡陌,亦是欣喜,但在楚王面前不敢怠慢,引他们到堂上坐下,备言逆旅之事。

    阡陌的猜测并无多少偏差,这逆旅的确是楚王翻修的,营业接客,也是他允许的。娄狐将记账的日实拿出来,给阡陌过目。阡陌看了看,记得也算明了,这个娄狐确有些能力。

    楚王看他们说得热闹,自己被晾在一边,本已经觉得无趣。又见这堂上有住客来来往往,忽而看到阡陌这样一个女子,投来窥觑目光。

    楚王皱皱眉,当他再看向阡陌,发现这女子正将那些木椟一片一片细看,似乎要算账,他终于不耐烦起来。

    “回去吧,天色不早。”他站起来,淡淡地说。

    娄狐三人都见识过了楚王的脾气,听得这话,忙退到一边。

    阡陌讶然,望望外面的天色,“还早。”

    楚王却不由分说,让寺人将那些木椟都收起来,道,“我还有旁事。”说罢,他拉着阡陌,走了出去。

    阡陌很是不情愿,拖着步子嘟哝道,“侣,我好不容易来一趟,为何不让我再看多些……”

    “有甚可看,”楚王毫不让步,“宅院就这么大,还不及高阳宫百分之一,回去你要看多少有多少。”

    阡陌被他一番歪理气笑;“二者怎么并论?高阳宫又不是……”

    她说着话,忽而发现前面出现一个人影,颇有几分眼熟,不禁顿住。

    未几,楚王也看到,待得迎面相对,也愣了愣。

    那人似乎也未曾料到,面容却很快恢复平静。

    他走到二人面前,少顷,看着阡陌,一礼,“夫人。”

    阡陌看着他,有些懵懵,嘴巴半张。

    仓谡。


73、

    楚王看到仓谡;脸一寒,正待作色;阡陌突然扯扯他的衣袖。

    “你答应不扰客人。”她严肃地看着他;小声道。

    楚王瞥到不远处;几个客人正说说笑笑地走过。他生生把话打住,不满地瞪她。

    阡陌却不多理会,对仓谡道,“你怎在此?你何时来了郢?”

    “已由半月。”仓谡道。

    “独自来的?”

    “跟着伯良,他随游聃父去樊国。”

    阡陌了然;游聃父也在郢都;她是知道的,却更是诧异;“既如此;为何不与他们住在一处。”

    “我伤已痊愈,不欲再扰,便住到逆旅。”

    楚王心中冷笑,似笑非笑,“郢都这么多逆旅,你倒是会挑。”说罢,带着阡陌便往外走。

    阡陌被他拽得几乎跟不上步子,只来得及说,“他日再会……”便出了院门。

    仓谡站在原地,看着那匆匆的身影不见,片刻,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再看向三位错愕的馆人,他微微颔首,不多说,径自入内。

    *****

    阡陌对楚王的蛮横很是不满,碍于旁边有人,只好不言语。

    楚王却更不理会,拉着她一路出了门,上了马车坐好,便吩咐回宫。

    “侣,你这般不妥。”阡陌终于忍不住,道,“你怎每次见到仓谡都这般不耐?这不像是你。”

    “我应该如何?”楚王冷冷,“他袭击楚人,帮助舒人,还将你绑去句澨,我不杀他,已是天大的面子。”

    说着,他反生气地瞪着她,“倒是你,为何总对他好言好语?莫与我说他救过你,我救你比他多多了,他比我还好么!”

    看着他怒气冲冲的样子,阡陌哑然,啼笑皆非。

    这人居然拿他跟仓谡比,还为此发火,她也不过就说了仓谡两句好话啊。

    我要是觉得他比你好,跟你在一起做什么?

    她想这样回答,但看着楚王这幅模样,知道不能硬来。

    “他怎会比你好。”她语气软一些,道,“侣,我只是觉得,仓谡此人有贤才,你若能将他收为己用,亦是大善?”

    “收为己用?”楚王不以为然,“他有何贤能!”

    “他当然有。”阡陌认真地说,“侣,你可还记得句澨时,他去偷袭你之事?当时庸国上下皆为你佯败蒙蔽,唯有仓谡察觉有诈,若非你早走一步,也许便遭遇上了。”

    “遭遇上正好!”楚王冷哼,“遭遇上我便杀了他,看他再去帮舒人。”

    阡陌不管他牢骚,继续道,“再说他投奔舒人,我在棠地时,曾听闻他一些事。伯崇将盘踞之地定在棠之后,前往吴国说服吴伯援助舒人的,正是此人。因得此计,数万舒人得以壮大,攻邑掠地。而后,他见到我,又曾提议以我为饵,诱你而杀之。”

    “可我并未中计,”楚王嗤之以鼻,“你说他贤能,便是这屡屡扑空?”

    “那是因为后来事情突变,他无法再诱你往东南。”阡陌道,“侣,便如那时在句澨,他若正正与你遇上,偷袭正着,你可保不乱么?”

    楚王张了张嘴,忽而发现自己似乎反驳困难。

    “侣,仓谡此人有智谋,所缺者,乃是善用之人。你一向求贤若渴,令各地举贤,如今有一闲人在面前,为何不用?”阡陌耐心地说,“我闻昔日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几乎丧命与管仲箭下,而后继位为君,却将管仲任用为重臣,齐国从而为霸。侣,你有大志,当以先贤为范,莫囿于成见。”

    楚王没有接话,看着她,意味深长。

    “囿于成见?”他看着她,“此人曾数次要杀我,你劝我将他留下,却似不曾担心过此事。”

    “我担心过。”阡陌道,“侣,但我觉得他如今已无杀心。”

    “为何?就为你曾带他去葬好友?”楚王目光深邃,“陌,你可知,如此对我有多不公。”

    阡陌愣住。

    “我为了寻你,不惜抛下所有。”他缓缓道,“而你心中所牵挂的,总是那些与我为敌的人。”

    心好像被什么抓了一下,阡陌望着楚王,分辩道,“我不曾……”

    “你想什么我都知晓!”楚王忽而打断。

    那声音虽不大,却含着实实在在的怒气,将阡陌镇住。

    “我用与不用,自有我的道理。”他看着她,目光沉沉,“岂不闻内外有别?你的心究竟多大,为何不能好好待在宫中,偏要去想这许多无关之事!”

    阡陌只觉一口闷气沉在心中。

    “我只想着别人。”她低低道,“侣,你是这么想我的么?”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心情,看向车帘外。

    “此事我自有计较,”少顷,他淡淡道,“不必再提。”

    *****

    车马在宫前停下,寺人渠忙领着宫人出来迎接。

    原本以为他们二人都会高高兴兴的,不料,车帘撩起,首先看到的却是楚王神色不虞的脸。

    寺人渠愣了愣,再看向阡陌,她的脸色也是不好,没有像往常一样与楚王走在一起。二人一前一后,一个没往后看,另一个也没往前看。

    寺人渠忙将一名从人拉过来,问他出了何事。

    那人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见寺人渠着急,无奈地说,“大王不让我等跟进去,待得出来,他二人就是这般模样,我等也不知为何。”

    寺人渠气结。

    二人的情绪好像阴云一样,在高阳宫的房顶上漫开。每个人都察觉到了不对劲,那二人各干各的,互不说话,也不理会,气氛着实诡异得很。

    见识过楚王为阡陌发怒的样子,服侍的众人亦是小心翼翼。

    阡陌也知道自己和楚王的情绪所带来的变化,但她无能为力,在这座宫殿,楚王才是那个能翻云覆雨的人。

    她的心里也堵得慌。

    她并不觉得他方才说的是气话,她其实一直都知道,楚王为她做了很多,并为此而感激不已。

    但她也并不觉得自己在对待芒或仓谡的事上,做得有什么不对。她了解他们与楚王的立场,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他们的关系,努力把他们放到最恰当的位置。

    可楚王并不这样想。

    他觉得,她忽视了他,而他一直在退让。

    她的心里除了他,不应该再有别人。

    也不应该有别的事。

    内外有别。

    阡陌坐在榻上,静静坐着,心里却有些迷茫。

    楚王的地位和他的性格,强势又热情,所以,会为她义无反顾地做许多事。但是他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他会用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来要求她,是极其自然的。他们真正在一起之后,这样的倾向开始愈加明显。

    这是两件事。她告诉自己。但是两件事掺和在一起发生,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

    阡陌望望外面的天色,将要入冬,天黑得早。楚王用过膳之后,就去议事,很久没有回来。

    缓一缓,有什么想法,也等以后再解决吧。

    阡陌这么想,心底叹了口气。

    楚王的心里也一直压着石头一般,怎么也不自在。

    殿上议事的时候,他的眉间一直带着些不快之色,让殿上众人倍感压力。

    但也有不信邪的。

    苏从等着别人终于把事情唠叨完了以后,瞅准时机上前一步,禀报三钱府的事。

    入冬以来,各地的赋税亦入库统计,三钱府忙得团团转。早先他听说阡陌安然无恙回来之后,就早动了让她帮忙的念头,可惜楚王不让。苏从并未放弃,此番是有备而来。他联合了司会,二人一唱一和,将司会府和三钱府近来的事务一一禀报,重点强调统计方面的困难,目的指向十分明确,要人手。

    楚王在入秋前,已经将各地能增派的人手调集起来,为司会府所用。如今再说要添人,已经无处可添。

    “樊姬精通算术,闻名官署。臣等恳请大王许樊姬入司会府,助我等一臂之力。”苏从不紧不慢地抛出包袱。

    今日不比以往,大臣都在,苏从料定他拉不下脸一口拒绝。只要他态度和缓些,他便有了胜算,自信可以凭着三寸之舌说赢。

    不料,楚王听到这话,面无表情,“不准。”

    苏从和司会皆是愣住。

    “大王……”

    “下一个。”楚王看也不看他,淡淡道。

    回宫的路上,楚王觉得愈发有气发不出。

    苏从匹夫,越来越大胆。他从前不过让阡陌去司会府干了几天活,不想这些人愈发得寸进尺,竟要求他再放人。

    他很后悔。入什么官署,自食什么其力,都是他纵的,人都不安分了!

    但想到阡陌踌躇的神色,他心中却是一软。

    “……我只想着别人……”

    他想起她的话,“……侣,你是这么想我的么?”

    楚王心中郁闷。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也知道她的心里一直挂着他。但他的确在患得患失,并且一直想问阡陌,我是最重要的么?若有人比我对你还好,你会走么?

    回到寝宫的时候,里面很安静。

    宫人纷纷行礼,说阡陌已经歇息了。

    楚王挥手,让他们退下。

    殿里飘荡着淡淡的熏香味道,温软宜人。楚王呼吸一口,心稍稍定了定,走进幔帐之中。

    出乎意料,阡陌没有在榻上,她披着衣服,趴在案前睡着了,旁边摆着白日里带回的那些木牍。似乎是睡不着,又自己出来摆弄。

    这女子……

    楚王很是无奈,看着她,心情却宽下许多。

    他轻轻走过去,将她抱起来。厚实的袍子从她身上滑下,阡陌轻声嘟哝一声,睁开眼睛看到楚王,愣了愣。

    “你……你回来了?”她揉揉眼睛。

    “嗯。”楚王将她放到榻上,忽而见她身上的寝衣半敞,露出一片引人心动的脖颈和肌肤。

    他眸光深深,盯着她,觉得有什么在蠢蠢欲动。片刻,低头下去。

    阡陌却觉得很困倦,笑了笑,推他,“侣……我很累……”

    “你睡……”楚王却不放开,说罢,拉开她的衣服。

    你这样我怎么睡……阡陌很是无奈,却发现楚王越来越深入,他自己宽了衣,将她压在身下,手往敏感之处游弋。 



74、

     阡陌能感觉到他的渴望;可她还困着,并不太想这样。

    “侣;明日好么……”好一会,她终于从他的封锁中得以喘气;楚王却不回答,愈加兴奋。她的味道和声音;好像魔魅;引着他贪婪地掠夺;想要更多。

    阡陌还没有准备好;那侵入来临之时,她痛得叫出声。

    “侣……”她忙将手撑住他;有些着恼;“痛!”

    楚王目光灼热,却哪里肯放。他的心好像被什么驱赶着,不管不顾,手似铁箍,沉沉的身体如同巨石。阡陌忍无可忍,突然朝他的肩头咬一口。

    “嘶!”楚王痛哼一声,松开手。

    他看向肩头,一个红红的齿印赫然在上。阡陌用力推开他,扯过衣服裹在身上,退到一角。

    一股无名怒火蹿起,楚王兴致全消,盯着她,目光可怕。

    “你不愿?”他声音沉沉。

    “你用强!”阡陌也瞪着他,气恼又委屈,眼底泛着红,“我说疼,你怎还硬来!”

    “我用强?”楚王面色骤然一沉,“这宫中,我欲何为便何为,何人说不可?!”他怒不可遏,蹭地站起身,冷冷看着她,“我果真纵你太过!”说罢,径自穿上外袍,冲冲地走出去,““宫正可在?”

    寺人渠早已听到里面的吵闹声,正心惊,问得此言,匆匆跑进来。

    “告知宫正,让他寻宗妇来!”他声音冷硬,“樊姬未识仪礼,让她入宗庙学礼!”

    要把阡陌送去宗庙?寺人渠惊得不知如何答话,正待开口,楚王身后的幔帐被掀起,阡陌走了出来。

    她已经穿好了衣服,有些凌乱,神色激动,却仍旧不卑不亢。

    她看着楚王,双眸在发红的眼圈里愈加幽深。

    “你还在为那事着恼,是么?”她的声音低哑。

    楚王绷着脸,没有答话。

    “我心中所想,一直都只有你,若你不信,我亦无话可说。侣,我也不过是个人,也许无法事事如意,但求问心无愧。”阡陌声音哽咽,片刻,看向寺人渠,“我自己会去。”说罢,转身走向殿外。

    众人皆愕然。

    寺人渠见她头也不回,睁大眼睛,忙看向楚王。

    楚王亦似乎始料未及,神色不定,未几,忙跟着走出去。

    殿前,烛燎火光舞动,他望着那抹渐渐融入夜色的身影,心烦意乱。

    “大王……”卫士亦有些不知所措。

    “送她到宗庙。”少顷,他强按捺住心绪,冷冷道,转身走入殿中。

    *****

    阴云又开始笼罩在高阳宫之上。

    阡陌去了宗庙,大门一关,音讯全无。楚王虽然不舍,但想到她那义无反顾的模样和倔强的表情,愈加来气。

    他也不多过问,只吩咐宫正照规矩行事,该学的该记得,一样不许落下。

    “不是有中原来的宗妇通晓周礼么,诸姬宗女行止规范,必严加教习之,若有不从,必以惩戒!”他吩咐道。

    宫正有些为难。

    宗庙的教习之法,十分严格。往日被送到里面学礼的宗女,无不愁眉苦脸,想到阡陌的身份,他十分踌躇。

    “大王,”他想了想,道,“樊姬并非楚国宗女,臣闻亦有樊人在郢都,是否……”

    “什么樊人。”楚王冷冷道,“她既然要嫁来楚国,便是楚人!”

    宫正被那目光唬了一下,只得唯唯应下。

    昨夜的事,楚王严令此事不得外传,经历了上次穆夫人的教训,众人皆不敢多言。宫正也只知道楚王这般,是因为与阡陌又起了不快,具体细节,却是不明所以。

    他知道寺人渠与阡陌交情不一般,道,“你也不劝劝?”

    “劝谁?”

    “都劝啊,”宫正道,“大王与樊姬,哪次不是闹闹罢了,你劝一劝,待他们和好,你我都有好日子。”

    寺人渠叹口气,瞅瞅食不甘味的楚王,再想想他去看阡陌时,她低落的样子,苦笑。他想说的话,这二人都明白得很,可又都死命置着气,旁人能有什么办法。

    “劝什么?不必劝。”他无可奈何地说。

    高阳宫中不安宁,朝中也并非风平浪静。

    最大的一件事,是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故。丹阳的大社中有一口大鼎,相传是楚国的先君汀八耸浅募郎竦闹仄鳌[嫉拇笊缧陆┙ㄍ瓯希跸铝罱‘冒鼎移至大社之中。押送的大船从丹阳出发,顺流而下,来到了郢都。不料将要到达之时,忽而在江中遇到风浪,大船被浮木击穿漏水沉没,汀岸σ嗨嬷寥肓私小

    此事传入郢都,上下皆是震动。

    汀岸Υ媸赖哪甏丫豢杉屏浚诔说男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