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虎妻兔相公-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雷寅双先是一阵开心,又是一阵狐疑,然后扭头看向天启帝。看着她那不知掩饰的开心和疑惑,天启帝唇边的微笑不禁更加扩大了一些,拉着她的手在踏香背上摸了两把。雷寅双立时忘了一切,果然开心地弯着眼,在踏香背上一阵上下其手。
她早注意到了,这匹大黑马的脾气可不好,似乎除了天启帝外,谁都近不得它的身。如今它却乖乖地站在那里任由她摸了个遍,于是雷寅双不禁又是一阵脑洞大开,以为这马儿也跟那狗似的,主人家介绍是朋友的,马儿也会把主人的朋友当朋友看待。
她正想问一问天启帝是不是这么回事时,忽然就听到天启帝偏头吩咐着人给她也备一匹马。
雷寅双的眼不由又是一亮——天启帝唇边的笑意则忍不住又扩大了一些。他发现他极爱看这孩子那不加掩饰的欢喜神情,看得他都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
“给我的?!”雷寅双不禁一阵跃跃欲试。
一旁的王朗听了,赶紧出来拦着她道:“她没骑过马,还是我带着她吧。”
雷寅双脸上的神采立时灭了下去,噘着下唇道:“我骑过驴的……”
于是天启帝又发现,不仅她开心的模样逗人,这不高兴的小模样也挺逗人的。
天启帝就跟发现了什么新玩具的孩子似的,便是高公公那里三催四请,他依旧在那里跟逗猫逗狗似地逗着雷寅双。
雷寅双又不是真傻,岂能看不出来这“皇帝佬儿”的恶趣味。何况镇子上有着同样恶趣味的叔伯婶娘们可不在少数。雷寅双自小就总被人那么逗着,所以她也算是“斗争经验”丰富了,便是忌讳着那位的身份不敢真甩了脸色,时不时装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模样,拿话讽他一讽,她还是能做得到的。
就这么又过了约两三盏茶的时间,小兔和板牙竟都还没有过来,雷寅双不禁有点担心起来了。听着刚才的哨子声,她觉得小兔离她应该不算远,板牙倒是要稍微远一些的。可都这么一会儿了,小兔怎么说都该已经到了才是,却不知为什么,竟还是没看到他的人影。
雷寅双哪里知道,小兔可比她精贼多了,听到她的骨哨传来方向不对,小兔立时就提高了警觉,并没有冒冒失失地就这么跟过去,而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自己藏了起来——也亏得这时候那些军士们都在忙着拔营,加上天启帝命令撤了大部分的防卫,才使得他这么轻易就能靠近过来——等他看到那些御林军时,岂还能不知道,他家虎爷怕是又跟他舅舅撞上了……
他这里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去相认,却不想,那林间空地上忽然就乱了起来。
原来天启帝经不住高公公的再三催促,便翻身上了马,却依旧没有走的意思,而是坐在那马上继续逗着雷寅双说话。
雷寅双一边胡乱应付着他,一边仍是一副很眼馋的模样打量着那踏香。
踏香是匹脾气暴躁的大公马,除了主人,平时都不许人靠近它一尺以内的,这会儿有这么个小不点儿老贴近它站着,且还拿一副叫它腻歪地眼神盯着它,便是这会儿主人骑在它的背上,踏香仍是不满地刨了刨蹄子,又打了个响鼻。
天启帝见它不耐烦,便拨着马头在原地转了个圈,一边继续跟雷寅双说着话。
话说天启帝拉着雷寅双的手去摸过踏香后,虽然那大黑马看着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各种不屑,雷寅双却依旧一厢情愿地认定,他们已经是朋友了……好吧,就算还不是朋友,好歹也该算是熟人的。于是,当踏香转过半个身子,拿那块显眼的梅花斑对着雷寅双时,她神使鬼差般地伸手在“朋友”那丰厚的马臀上摸了一把……
踏香可是匹战马,货真价实的战马。雷寅双的手指才刚轻触到它的臀上,它便敏感地往前一窜,又嘶鸣一声。于是,雷寅双便目瞪口呆地看到,那原本端坐在马背上的大兴皇帝,就这么一下子被甩下了马背……
不知是谁短短地惊呼了一声。惊呼声里,明明看着已经年近五旬的天启帝却是身手矫健地……就地一个“懒驴打滚”。随着一阵破风之声,在他滚过地面上,竟深深地扎了两支利箭。
“抓刺客!”
顿时,四周响起一阵呼喝,只眨眼间,天启帝就被一群身材高大的武士给团团护住,其他人则十分利落地分成几组,一组人马顺着那箭射来的方向追踪过去,一组人马重新组织起防线,另一组人马,则不客气地将几丈以内看着可疑的人全都掀翻在地……
所以,雷寅双这里还没回得过神来,就已经被人拢肩头抹二背地捆了个结实。
一旁,王朗和那个倒霉的县太爷,以及徐县上下所有的官僚衙役们,这会儿被那些拿着钢刀的武士们像赶羊一样全都赶到一处,又压着众人在地上趴好。
就在雷寅双吃惊地张大着嘴,看着空地上这一团混乱时,搜索着林间的两组人马同时发出一阵呼喝。只眨眼间,从两个方向各掠过来一队人马。左侧的大汉腋下夹着板牙,手上还拿着把折断的弓和一只箭筒。而右侧,小兔也叫人以同样的姿势夹在腋下带了过来。这二人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板牙一直在踢打怒骂着,小兔则是自始至终没吭过一声儿。
汉子随手将小兔和板牙往地上一扔,立时过来几个大汉将他俩和雷寅双一样,死死压实在地上。然后那为首的汉子才拿着那张断弓去回禀天启帝。
此时天启帝已经在一张马扎上坐了下来。他的周围,屏风似地立着十来个大汉,外头已经先行开拔的人们听到里面动静不对,正纷纷又往林间涌了过来。天启帝却是没搭理那些人,只看着那个上前回话的大汉。
大汉一边献上缴获的断弓和箭囊,一边瓮声瓮气禀道:“禀主上,人赃俱获。”
☆、第67章 ·逸哥儿
第六十一章·逸哥儿
高公公将断弓呈给天启帝时,天启帝却是看都不曾看向那只断弓。
他正一脸阴鸷地盯着雷寅双,努力压抑着心头翻腾着的一片愤怒。
略过了片刻后,他才意识到,这愤怒竟是一种类似于被背叛的感觉。虽然就在刚才,他还在想着,便是他挺喜欢这孩子的,若那“鬼师”打算拿这孩子的身世做文章,他也不介意掐断故友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丝血脉。
此时雷寅双被两个军汉按在地上,高高抬起的脸上挂着一目了然的惊诧和呆滞,显然眼前的袭击不在她的意料之内。
她这神情不禁叫天启帝的怀疑稍稍松动了一下,不过转眼便又沉下眼眸。
确实也不怪他多疑。他之前是没往那个方向想,如今却是越想越觉得此事处处透着算计。且不说他在江河镇上跟雷寅双是不是真的偶遇,那苗家顶子村的事却确实是这孩子向他提起,他才兴起要上山一看的念头。而之所以选了在这一片林子里扎营,则是底下人听了徐县县令的建议。徐县县令则又是听了王朗的建议……至于闯营的雷寅双,显然再一次做了枚诱饵,所以她才会对他说那么一番话,叫他撤了身边大多数的警卫 ,这才叫那两个小子有了可乘之机。
——可见“脑洞”这玩意儿,不是只有雷寅双一个人独有的。
天启帝眯缝着眼盯着雷寅双时,被人反剪着双手压在地上的江苇青则维持着跟雷寅双一样的姿势,高抬着脑袋,寻找着雷寅双的踪迹。
许是怕他和板牙会跟雷寅双“串供”,那些军汉并没有将他和板牙跟雷寅双扔在一处,而是单独扔在了一边。
他抬着头,透过高高的杂草缝隙往四周一阵张望,只眨眼间就看到了不远处被捆成一条僵虫状的雷寅双。这会儿她那纤瘦的身躯正被两个健硕的大汉压在地上,只能高高抬着个脖子,却是又叫他一眼就看到她脖子上缠着的一截白色纱布,以及那因挣扎而渐渐渗出纱布的一抹血痕。
前世时的江苇青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霸道任性到目中无人的主儿,如今他这看似好好先生的模样,与其说是他“脱胎换骨”,倒不如说,是因为前世的那点坎坷,和跟在虎爷身边的几年平静生活,叫他渐渐学会了收敛。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便是换了一世,他仍然还是他,那深入骨髓的傲气和霸道,却是一点儿也不曾变过。如今忽然看到被他细心呵护了多年的小老虎居然被人如此对待,且还在要害处见了血,江苇青只觉得眼前忽地一片血红,若不是身旁一直在大喊大叫着的板牙恰好在这时候被人堵了嘴,他不定也要跟着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
不过转眼他就冷静了下来。都不用怎么仔细分析,他就能预料到,只冲着鸭脚巷应天军的背景,不管他们有没有杀王刺驾,一个嫌疑却是再难逃过的了。唯一能救大家的,便只有他了……
江苇青压抑下满腹的怒气,用力抬起头,看向他那五六年都不曾见过的皇帝舅舅,却因他被人死死按在地上,极目处只能看到一片草地,以及两支斜插在草地上的利箭……
江苇青这里想着办法脱困时,天启帝却只不感兴趣地扫了被人扔在空地当中的两个男孩一眼,便又扭过头去,盯着雷寅双一阵暗哼。
当然,他还不至于怀疑这样的计谋是出自这孩子之手。但她的背后,可是站着当年应天军的军师,那赫赫有名的“鬼师”的。而他之所以对“鬼师”那么感兴趣,则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有才学的,且如今三家争天下的事已经过去了十来年,他很希望能够说服“鬼师”为朝廷效力。却不想……
许那人心里,始终只愿意效忠于他的故主一人,所以才会偷偷养了故主的这最后一丝血脉……
这么想着,天启帝看向雷寅双的眼里,渐渐便带上了一丝杀意。
他眯缝着眼,正准备喝令人去捉拿“鬼师”时,忽然就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高声叫道:“你们都瞎了吗?!那刺驾的箭是什么箭?板牙的弓又是什么弓?他怎么可能射出这样的箭去?!”
一开始,天启帝还以为开口之人是雷寅双,可雷寅双的声音却是要比这个声音更加清脆一些,且她说话时虽然声调活泼,却总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亲昵感,此人的话语间却是透着一种不容忽视且理所当然地盛气凌人。
这语调天启帝可一点儿都不陌生。京城的世家子弟,以及他那些儿子女儿们,甚至有些朝廷大员们,只要不是对他,对别人说话时,总带着这么一种不经意地高高在上。
虽然心里觉得说话之人肯定不是雷寅双,天启帝仍是先看了雷寅双一眼。见她睁大着双眼,一边焦急地摇着头,一边看向那空地上的两个男孩,天启帝这才扭头看向刚才被他忽略过去的那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都是满脸的脏污,那个一直骂骂咧咧的男孩,此时早被人拿破布堵了嘴;另一个男孩则和雷寅双一样,虽然被人压着双肩,却仍努力高抬着头。
天启帝立时就注意到,这孩子生着一双好眼。那眼白微蓝的大眼睛,蓦地就叫天启帝有种说不清的熟悉之感。
那压着江苇青的侍卫,原还当他是个乖顺的,如今听他忽然一开口,立时都将手按在了他的头上,将他的脸压进土里,叫还有话未说完的江苇青啃了一嘴的草根泥土。
便是这样,他仍是高声叫道:“你们不是自诩是沙场上的老兵吗?怎么就不仔细看看那箭?!”
那“自诩”二字,不由就叫天启帝又眯了眯眼——近身伺候之人都知道,天启帝常爱自谦自己不过是个老兵而已……
他想了想,却是先放过这一点疑惑,抬眼看向地上那两支险些要了他性命的利箭。
因他不曾吩咐过,地上的两支箭依旧原样插在地上。一只箭,斜插在一丛及小腿高的乱草旁;另一只,则插在因他滚动而压伏下去的一片野地里。
之前的遇袭受惊,加上因怀疑自己中了圈套而引发的怒气,叫天启帝一时只顾着生气了。如今听那孩子一嚷嚷,他才总算冷静下来。
便如他常常自谦的那样,作为一个老兵,冷静下来的他只一眼,就从那两只箭的位置以及形状上看出了许多之前不曾注意到的事来……
他微眯起眼,头一次开始仔细回想着整件事的经过。
他记得当他从眼角处看到“虎爷”伸手要去摸踏香的屁股时,他正打算回头去喝止她的。只是,那一刻,不远处树上忽然出现的一点闪亮分了他的神。他还没意识到那是什么,雷寅双的手已经落在了踏香的屁股上。受了惊的踏香带着他猛地往前一窜,于电光火石间,他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的左肩后侧挂了一下。战场杀伐十几年,早叫他形成了一种保命的直觉,便是他的头脑尚未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身体已经本能地做出了反应。于是他滚鞍落马,又依着直觉就势在地上连滚了好几圈……
天启帝的眼一闪,立时拨过自己的左肩。果然,那左肩头后侧的衣料上,被划破了一道不起眼的小口子。
他放下手,目光深沉地看向雷寅双——就是说,若是没这孩子不知轻重地那么胡乱一摸,只怕此时他早已经挂了彩……
天启帝向着高公公摆头示意了一下,高公公便命人去取了地上的两支箭。
天启帝就着高公公的手看看那箭和那把断弓,便回头吩咐着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刘棕;“你看看。”
被惊得出了一头汗的刘棕赶紧上前施了一礼,接过那弓箭一阵仔细打量,然后悄悄回头瞪了一眼那办错差事的副手,抬头禀道:“这弓是土制的弓,箭……”他略顿了顿,到底还是老实答道:“这是制式的箭。”
见他避重就轻,天启帝冷笑一声,问着他:“这样的弓,能射出这样的箭吗?”
刘棕只得硬着头皮答道:“不能。这种土弓的材质不够硬,便是硬要用这种箭,最远也射不出三尺距离去。”
见他还算老实,天启帝便没再对他施压。
而那堵了嘴被压在地上的板牙,则立时跟条扔上岸的鱼似地,撅着身子就是一阵蹦哒,一边不甘心地“呜呜”抗议着。
雷寅双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抬着脖子冲皇帝叫道:“我们不是刺客,快放了我弟弟!”
天启帝横她一眼,见那些卫士按着她的脑袋,想把她也跟之前开口的那孩子一样按进土里,便随意挥了挥手,这才免除了雷寅双也啃一嘴泥的下场。
而虽说种种事实叫天启帝对雷寅双去了一些疑心,可到底今儿的事有着太多的巧合。他便冷哼一声,答着雷寅双道:“就算这两支箭不是你‘弟弟’所射,此事也未必跟你们没个关系。”说着,冲着刘棕一摆头,他则起身便走。
刘棕过去一把提起雷寅双,却是不知要如何处置于她。
王朗见了心头一慌,当即大叫了一声,只是他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看守他的侍卫一刀背给拍昏了过去。
便是被人很没面子地提着腰带拎起来,雷寅双也只咬着牙没吱声。可看到王朗被人打昏,她却是急了,不禁一阵大叫。板牙见他爹被打,立时也跟着一阵“呜呜”叫唤。顿时,场面又有点混乱了起来。
于一片混乱中,小兔那清凉的嗓音却是再次响了起来,“我以我母亲的灵位起誓,我们绝对没有危害陛下性命的嫌疑!我母亲叫郑帘,我叫江逸。我舅舅叫郑容……”
正挣扎着的雷寅双忽地就是一怔,扭头看向江苇青。
那已经骑上踏香的天启帝也是一怔,猛地回头看向江苇青,然后一皱眉头,拨转马头,缓缓向着江苇青踱了过去。
听江苇青报出皇帝的名讳时,看守着他的两个侍卫都吓了一跳,赶紧再次用力将他的脸按进土里。直到看到皇帝圈回马头,又冲着他们抬了抬手,这二人才松开一直揪着江苇青头发的手。
终于可以转动头部的江苇青扭过头去,吐出嘴里的草屑和泥土,又大声叫道:“我叫江逸,名字是母亲求舅舅所赐,说是要借舅舅的福气保我平安。母亲生前给我留的小字是‘苇青’二字。我生于太平初年三月初三,今年十三。”又重复道:“我舅舅叫郑容,明年恰好是他五十寿诞,也是我外祖母的七十大寿……”
提到外祖母,江苇青的声音忍不住颤了颤,却是强行压抑下那股忽然升起的酸涩,大声又道:“我是天元八年四月十三日,从京城西郊的碧水山庄被人带走的……”
那两个侍卫虽然松开了江苇青的头发,却依旧牢牢将他的双肩按在地上。江苇青知道,便是他抬头,大概也看不到正准备离开的天启帝,所以他并没有抬头,只侧脸贴着地面,闭着眼一味地往下说着。
所以,他并不知道,天启帝早已经甩鞍下了马,且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直到他听到头顶上方传来天启帝的声音:“抬起头来。”
那声音听不出一丝的喜怒哀乐。但压在他双肩上的手,却是立时就收了力道,且还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被迫抬头的江苇青睁开眼,眼里那未能消散的酸涩顿时化作一阵湿意。他用力眨着眼,抬头看向天启帝。
此时天启帝站得离他极近。挂在中天的太阳映在他舅舅的背后,使得那位帝王的面目一片模糊。江苇青不知道他舅舅有没有认出他来,可转念一想,便是认出了又如何?天家无父子,何况他们只是甥舅。当年他糊里糊涂陷进杀人案里时,他这舅舅不是也没有管过他是否清白吗?!
这么想着,他不由自嘲一笑,却于眨眼间,眨下一滴泪来。
一滴为前世的自己所流的泪。
他不愿意自己的狼狈落进他舅舅眼里。可既然不能叫他舅舅转开眼,至少他可以做到不去看他。于是他闭上眼,努力维持着声音的平稳,又道:“我不求您信我是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叫您相信,我们这些人没有害您之心,我只想请求您……”他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叫那声音微微颤抖了一下,“求您不要随意下结论。毕竟,人的性命只一条,没了就是没了。”
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来前世时,他对他舅舅、对他外婆、对当年那些选择相信外面的传言,相信他已经变得无可救药的亲人们,心里其实一直都是怀着一股怨气的。所以每逢着外面又起了什么流言,明明只要他一句话就能澄清的事,他却死倔着从不肯开口自辨一句……
结果便是,所有人都相信,他是坏的,江承平才是好的……
苦涩中,忽然有一只温暖的手指拂过他的面颊。
江苇青忍不住睁开眼,却是这才发现,他舅舅不知何时竟在他的面前蹲了下来。
“逸哥儿,”天启帝似叹息般轻声叫着江苇青的小名,手指抚过他脸上挂着的泪珠,“你这狠心的孩子,叫你姥姥好生担心……”
若只听他那平静没有起伏的声调,江苇青定然要以为,这不过是句官面堂皇的话而已。然而……
那抚着他脸颊的手指,却是明显地在微微颤抖着。
自以为这世上再没人会关心于他的江苇青,鼻头忽地又是一酸。两世加起来已经二十好几的人,却是忍不住又滴下两滴泪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
天启帝正说着,忽然听得林子里又是一阵骚动。他收住话尾,站起身,往那边看了一眼。便有人来报,说是又抓住了一个疑犯。
他挥手让人放开江苇青,原想要伸手过去牵住江苇青的手的,却不想那孩子忽地一扭身,竟从他的手下闪了过去,转身跑向刘棕。直惊得原本看守着他的两个卫士以为出了什么变故,赶紧扑过去护住天启帝。
江苇青却是没理会身边的呼喝,仗着雷爹教的身法晃过那几只想要来拦截于他的手,只眨眼间便跑到雷寅双的身旁。也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手段,刘棕闷哼一声,原被他提在手里的雷寅双就这么落进了江苇青的手臂间。
“怎、怎么伤了?!要紧吗?”
他抚着雷寅双脖子上的白色纱布问道。
江苇青这紧张的神色,不由就叫天启帝一阵诧异。他的印象里,他这外甥待人一向冷淡,便是他和太后给予这孩子再多的关爱,也总被这孩子当作是理所应当一般。甚至有时候他胡闹了,他多说他几句,这孩子都能当着人极不给面子地掉头就走。若不是这张脸还是小时候的那张脸,若不是那眉眼间的熟悉感依旧,天启帝险些就要以为这是有人在冒充他那个失踪多年的外甥了……
雷寅双拉开小兔的手,脸上的神情看着仍有些呆滞,“你……想起来了?”她盯着他的眼喃喃问道。
小兔一怔。二人目光交汇处,叫旁观的天启帝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眼前的两个孩子被一层看不见的膜给单独隔在一个只有他俩存在的世界里一样。
这奇怪的感觉不由就令天启帝动了动眉梢,才刚要开口,林子边上忽然响起一阵呼哨。却原来,是嫌犯被带了过来。
看着那死狗般被拖过来的嫌犯,以及领队手里提着的制式弓,天启帝眉头一皱,只得先过去处理了这要紧的正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68章 ·迁怒
第六十二章·迁怒
这件刺驾案,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甚至那行凶之人也早在朝廷的暗卫机构里挂了号的。
而此人之所会引起朝廷暗卫们的注意,却还要从那年花姐受伤的事儿说起。
当初令花姐受伤的那支箭,和刺杀天启帝的箭一样,都是前朝鞑子军里所用的制式箭。这种箭自大兴立国起,便为朝廷所禁。虽说县令大人将此事作为一件大事上报了朝廷,可朝廷却认为,这不过是战争时期散落在民间的一点零星武器,并未引起朝廷的注意。
所以说,这县令是个能臣,虽然朝廷不曾在意,徐县县令却依旧还是坚持不懈地追查了下去。于是,县令吃惊地发现,自己境内这样的弓箭竟不在少数,再留心一追查,却是叫县令大人又吓了一大跳。他再没想到,这些年忽然闹得凶起来的混混们后面,竟有人在有心指使,目的便是想要让徐县乱起来。
县令大人不敢怠慢,赶紧再次上报朝廷。朝廷这才重视起此事,立时派了干练暗卫下来。所谓专业人士便是专业人士,县令大人那里花费了一年半才抽丝剥茧得到的一点点表皮消息,暗卫们只用了小半年就查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而事实真相,却是叫朝廷一阵哭笑不得。
朝廷原以为,这件事的背后应该是当年大龙军或应天军的“余孽”所为,可查到最后才知道,那罪魁祸首竟只是个不起眼的混混。
原来那混混于无意中挖开一处地窖,见里面藏着许多前朝的长弓短箭,便想着当初各路义军推翻前朝统治的经过似乎也不是那么艰难——确实,当年自应天军头一个举起反旗后,直到鞑子的国都沦陷,前后也不过才四五年的时间。之后那四五年,不过是各地义军相互争斗,以及残余鞑子的垂死挣扎罢了——想着大兴夺得前朝的天下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这位不禁异想天开起来,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学一学应天军,靠着这一批武器和如今手下的一批混混小弟们,为自己也创出一片“基业”来……
那混混最初想要起事时,曾派人四处联络过当年大龙军和应天军的“余孽”。只是,响应之人却是极少。
出于对胜利者的不信任,当年的幸存者多数都跟花姐和姚爷他们一样,要不隐姓埋名于市井,要不占山为王做起无本买卖。而这些年虽然朝廷不曾明言要赦免他们,却也不曾公开追捕过他们。且那一年朝廷还出了一道招安旨,声明只要愿意下山“从良”的便既往不咎。小兔刚来江河镇时,花姐一家子便是借着这个机会下山洗白了自己的。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虽然那些幸存者因着谨慎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至少大家都已经渐渐安定了下来,甚至许多人都和瘦猴一样,在当地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经历过战乱的人,才更懂得和平的可贵。因此,便是那混混再怎么蛊惑人心,竟是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再看到天下大乱的——接到暗卫呈上的密报后,得知这一情况的天启帝不禁一阵感慨,所以才有了年前的那道大赦令。
而有那想过太平日子的,便有那和混混一样想着要“建功立业”的。便是响应混混的人不多,到底还是有那么几个野心勃勃之人的。那刺客,便是其中之一。
此人原是大龙军的“余孽”——真正的余孽。除了占山为王外,此人心心念念想的便是成就一番霸业。偏他所占的地盘狭小,加上他性情暴戾无能,竟叫手下逃逸了大半。那混混派人找上门来时,他原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此人见那混混出手阔绰,且还有精良的武器,只当是找到了一个靠山,于是带着他那些养得精瘦的剩余人马,跟混混的人马并作了一处。等他拉着人马来到徐县才知道,这看着是个富家翁的混混竟只是个纸糊的架子,手里不仅没有正规的人马,连那些军火都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多。他正想着干脆灭了那混混自己当家做主时,朝廷的暗卫已经摸到了门口。虽说那混混不堪一击,他却是实实在在经历过那十年战乱的人。虽然折了近十年来才好不容易积下的一点老本,到底叫他带着几十残余逃进了深山。
却再想不到,竟是连老天都不帮他,才刚逢大难,转眼又遭遇一场罕见的大雪。想着下山抢单“生意”来勉强维持生计,偏又遇到个机敏能干的县令大人组织起乡民们一阵拼死抵抗,再想回头躲进深山,深山里又追来一批饿狼……直到如今他都不知道那天他是怎么逃出生天的。只是,逃得性命后,此人却忽然就坚信,他才是“天之骄子”,所以便是经历了这种种危机,身边的人全都死绝了,他竟是毫发无损地逃得一条小命。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躲在这片山林子里,靠着打猎和偷附近山民家里的出产为生。他原是藏在树上的一个树洞里睡觉的,却是再没想到,竟机缘巧合,遇到天启帝御驾亲临。而那些御林军清理山林时,只注意了地面和树梢,竟是谁也没注意到,某一株大树早蚀空了树干,中间有个可藏人的树洞……
要说此人原没想过要刺杀天启帝的,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得一条性命的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被御林军给包围了,他早吓得魂不附体了。许是受惊过度,或者是因此引发了什么癔症,总之,当天启帝命令御林军们拔营起寨时,他看着那位帝王离他正好是弓箭能及的距离,此人立时便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明启,只要他一箭射死了天启皇帝,天下肯定会大乱。而天下一乱,岂能说他就没个机会成为第二个天启皇帝?!
年前围剿混混时,此人的模样就早已经被暗卫们画图留影了。因此,只不过几盏茶的时间,天启帝那里就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汇报。
当侍卫们像拖死狗一样将那人拖到天启帝面前时,自知难逃一死的他硬是撑着一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