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回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的确是从一开始就打算用这招。
她交代外祖母,待晚些时候,就开始让人在大街小巷散播“武安侯府老夫人严氏不仁,只因一梦逼迫亲孙女出家”的传言,随后再传一些,比如“周家都是心狠之辈”,“周家不仁不义,贪图富贵”等等,可随意发挥。
一旦流言四起之后,外祖母就可以上门大闹,要求见外孙女一面。
但是周怀玉交代,一定不要进府,必须是在府门外。
宋家再怎么说也是原武安侯夫人的娘家,周家再嚣张,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为难。否则也就不会有上一世那般,用了多年谋划,最后还让原主千方百计的嫁进苏家,一年之后才彻底收网。
所以,严氏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出府亲自解释。
到时候,她再义正言辞一番,表示自己的确是准备去卧佛寺,但是却不是出家,更不是祖母逼迫,而是她自愿去尽孝的。
势必要在当时就离开!
只要一到卧佛寺,一切就是她说了算。若是严氏,苏氏逼迫她回来,她只用咬死自己还未尽完孝心,需要继续待在山上苦修,她们能奈何?
只是现在周义突然插了一手,不知道会出什么变故。
她忘记了古代有个难缠的官职叫做监察御史,部门叫做都察院。监察御史说白了就是向皇帝告状的,而皇帝偏偏还信。
至少表面是信的。
流言一出,与周家相对的势力当然也会出动。
周义说今天下朝的时候那个陈御史给他说了这件事,那么他说的皇帝会收到折子的事情纯属胡诌。
御史告状也不是听风就是雨,定然是要掌握了一定的证据之后才好告状。
所以,肯定会有人来周家查。她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始清修,但是严氏吩咐的给她弄个庵堂的事情全府皆知,这可是千真万确。
周义也不用问,自会从三太太那里得到了消息。
“母亲已经下了令,让玉儿在庵堂清修,若是此时突然停下,肯定也不妥,为今之计,只有继续让玉儿在庵堂里礼佛,可以让家里的姑娘们下个帖子,邀请京中贵女来府游玩,然后玉儿适当出来露个面,所谓的逼迫玉儿出家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周义自始至终都是这副淡淡的语气,三言两语就给众人制定了道路。
周怀玉垂着的手指一抖。
周义的计策的确不错,但是那是对周家来说。
她不信周义看不出严氏和苏氏的谋算,但是这不关他的事情,不关周家的事情,甚至这般谋算,对周家对他是有益的,因此他就默许了。
她还是要被困在这里,一年后嫁到苏家。
而且,只要过了这次风波,想必苏氏对她的看守会更加严密,她就更没有机会了。
周怀玉轻轻地缓了口气。
外祖母,您什么时候来呢?
第二十七章 哭闹
距离那日慈安堂见过周义,已经是第三日了。
周怀玉单腿站在屋里,眺望着院外,期待着有人惊慌前来,告诉她外祖母在府门口大闹。但是自从禁了足,院里院外都是门可罗雀,清冷岑寂。
那一日,苏氏把她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责怪她当日大吼大叫没有一点教养地闯进老夫人的院子说了这个怪梦,这才引发了一连串的事情,因此禁了她的足。
更是给张妈妈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她出院门一步。
周怀玉开始略有些焦躁。
是不是外祖母散播谣言被周家查到了,又或者是被周家的仇敌查到了?宋家可有受到牵累?
可是小桃偶尔出去打探消息,并未听到周家有任何怪罪宋家的举动。
周怀玉稍稍安心,若是小桃也打探不来,恐怕她已经比外祖母更先闹起来了。虽然她也知道,若是自己闹起来,一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是这般只能困在屋子里等待噩梦来临的日子,让她实在是无法忍受。
她的性子随着一日又一日减肥的折磨,越发变得浮躁,前世的几十年虚龄竟也随着汗水一起流走,让她恍惚间以为自己真的是个孩子,颇有几分不管不顾的任性。
周怀玉长舒了一口气,换了另一条腿,终于看到院门前出现了一个人影,却是回来的小桃。
小桃一进屋,就站在周怀玉身边低声道:“大姑娘,奴婢今日听到府里的下人们在议论外面有传言,说老夫人逼迫您出家。”
“嗯,”周怀玉应了一声,半晌想起什么,问道:“府里可有姑娘下帖子邀请别府的姑娘来做客?”
小桃想了一下,回到:“姑娘们没有,不过大夫人倒是前几日下了帖子,邀请了几位夫人今日来府,厨房从昨日起已经开始准备今日宴客的食材,还包了各种粽子。”
周怀玉一愣,想起来今日已是五月初二。
“确定是今日吗?”
“确定,刚才奴婢回来的时候,有两位夫人已经来了。”
周怀玉握紧了手。
“去收拾两套贴身小衣装起来。”
小桃低声应是,正准备离开,又听到一句:“你的也收拾两套,别让人看见。”
这一次,回答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周怀玉看着小桃一溜烟地消失不见,嘴角上扬。
她让外祖母在府门外闹,为的就是把事情闹大,越热闹越好,而今日,苏氏邀请外人来做客,门前来来往往,不正是热闹的时候吗?
她的第六感告诉她,今日,外祖母一定会来!
…
三柳巷拐角,一架不起眼的马车里,王氏一脸的紧张。
“母亲,您别担心,到了地方,您就只管哭,一切都交给儿媳!”宋家二太太林氏今日梳着精致的飞天髻,头戴三尾凤簪,耳朵上垂着长长的玛瑙耳坠。一身金丝牡丹印花红底长褙,下身是刻暗纹的红缎马面裙,端的是富贵荣华。
相比较,王氏就穿着的极简,暗绿色的长褙,同色的罗裙,不着丝毫粉脂,显得有些憔悴。
听到儿媳的话,王氏点点头,深呼吸一口气,两个人下了马车,朝着巷子深处的武安侯府走去。
一到门口,林氏看着门前停的几顶小娇,低声在王氏耳边道:“母亲,您注意着嗓子,可别真的哭坏了!”王氏胡乱的点点头,林氏就道:“可以开始了!”话音一落,王氏“哇——”地一声,如小儿一般大哭起来,边哭还边喊:“我的玉儿啊,我可怜的玉儿啊!”
在门口迎接贵人的侯府小厮一看这架势,立刻认出来,这不正是宋家老太太吗?
慌忙招呼人回禀夫人,自己则赶紧上前,“原来是宋家老太太和二太太,快请进。”
能在这里帮忙迎接各位贵夫人的小厮,总是有三分眼力见的。看到各家夫人的车夫轿夫已经抻着头朝这里张望,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小厮哪里还敢把这两人拦在府外等通传啊,必须是先进了府再说。
在大门口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是今日,王氏和林氏打定主意不进府的。
王氏听儿媳妇的话,一个劲儿的只管哭,林氏则是袖子一抹眼睛,眼中立刻迸出泪珠,声音也甚至悲愤:“我们不进府,我们只想见一见你们大姑娘,现在外面传言,你们家老夫人逼迫我大外甥女出家,我们要把我外甥女带回宋家,不在你这周家受逼迫了,呜呜——我可怜的外甥女啊!”
王氏跟着声音一高:“呜呜——我可怜的外孙女啊!”
没一会儿,周围的轿夫车夫都围在了府门前,就连大路上的人看到这武安侯府门前如此热闹,都专门拐进来瞧一瞧发生了什么事。
迎门小厮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上前把这两个哭闹的女人给拖进府里。但是他刚一走近,宋家二太太就大声叫嚷着:“你这小厮,别碰我们,你们不愿意让我外甥女出来见我们一面,难道是真的逼迫她出了家,呜呜——我可怜的玉儿啊!”
林氏哭着,就转身冲着台阶下一众看热闹的人洋洋洒洒一大段:“这几日外间传言,武安侯府老夫人为了一个荒唐梦就逼迫着我家大外甥女出家,可怜我大外甥女才十四岁,如花的年纪就要长伴青灯古佛,了却此生,呜呜——我那早去的姑奶奶,原是这武安侯府的正经侯夫人,只是我家姑奶奶一去,我们宋家与武安侯府就不再多有来往,我们只是商贾之家,高攀不起呐!但是今日,我们什么也顾不得了!几日前听闻这个消息,我婆母就以泪洗面,给周家递信想要见一见外孙女,但是周家一再阻拦,三日了,都还没有见到一面,这不是已经逼迫我外甥女出家,不敢让我们见面,是什么?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说是也不是!”
那些轿夫车夫们多是听听热闹,但是不凑热闹,反倒是外圈不断新加入的行人,颇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一听林氏询问,当即大声应道:“是啊是啊,这不就是做贼心虚嘛?”
此人一出口,其他人哈哈一笑,见已经有人当了出头鸟,自己也跟着胆大了些,一时间许多人都大声符合着:“定是你家大外甥女已经出了家,才不敢让你们见,这周家老夫人实在是个心狠的!”
第二十八章 变通
“定是你家大外甥女已经出了家,才不敢让你们见得,这周家老夫人实在是个心狠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林氏和王氏只在一边抹眼泪,扮可怜。
小厮看到事情有些不受控制,害怕一会儿夫人责怪他,就大喝一声:“大胆,竟然敢污蔑我武安侯府,信不信抓你们见官乱棍打死!”
平头老百姓最怕见官了,一听这话,当即闭上了嘴,不敢再言。
但是,却也没有离开。
难道武安侯府还能管着别人的腿站在哪吗?
林氏一见武安侯府的小厮一声就制住了场面,也不再寻求围观百姓的支持,转而就对着侯府大门哭嚎,左不过那两句,“我苦命的外甥女啊”,“这狠心的周家啊”……
小厮顿时哭丧着脸,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虽然宋家也是平头百姓,但是不是一般的百姓,到底是自家原配侯夫人的娘家,不是他能吆五喝六的,否则恐怕更会让人家觉得武安侯府无情。
小厮只能不断的陪着笑脸,劝说两位进府,并且期待大夫人或者老夫人赶快得到消息传来指示。
哪怕到时候是把这两位给打出去呢,也不是他的责任了!
终于,千等万盼,刚才他打发去通传的那人回来,还未到跟前儿,就大声喊着:“宋老太太,我家夫人说这是误会,大姑娘好好在院子里呢,您进来一看就知道,特命小的给您带路!”
那迎门的小厮一听就翻了个白眼。
若是这两位愿意进府,还能在这闹大半天?
果然,林氏一抹眼泪,高声道:“我们是不会进府的,我们就要在这门口看,若是今日你们不让你家大姑娘出来亲自告诉我们外面的传言是假的,我从你家府门离开就去击那鸣冤鼓,让指挥使大人为小民做主!”
迎门小厮一看又将是一顿吵闹,顿时烦躁不已,交代刚回来的小厮:“在这好好伺候宋家老太太和二太太,我去回禀夫人!”说完就蹿了,留下的小厮险些跟着王氏和林氏一起哭。
此时凝香院里,小桃急匆匆的再次从院外回来,一脸的喜色。
周怀玉看了也跟着兴奋:“怎么样了?”
“姑娘,是宋老太太和宋二太太来了,不过却是在府门口,听说闹着非要让姑娘去府门口见一见,刚才那个小厮在二门喊,奴婢在一边听得清清楚楚!”
周怀玉当即一拍手,眼珠子一转,“你带着包裹跟着我,小心藏好!”说着话,已经站到院子里大喊一声:“张妈妈在哪里,快给我出来!”
很快,偏房里聊天的张妈妈和冬至一同出来。张妈妈一脸的得意,冬至则是跟在她身后,颇有些小心伺候的感觉。
自从禁了足,周怀玉一心等着外祖母前来,倒也没有跟张妈妈多狭气,与前几日的占尽上风相比,好似被打落到了尘埃。
于是,冬至的心再次活泛了起来,这几日没少往张妈妈跟前凑,想修复前几日里因为和周怀玉走的太近同张妈妈之间生的嫌隙。此时听到自家姑娘大吼大叫,她并未打算从张妈妈身边离开。
“我外祖母和二舅母来了,在府门外闹着让我出去见一见,张妈妈同我一起去吧!”周怀玉倒是想硬闯,但是苏氏给张妈妈派来了四个壮实的婆子,整日蹲在院子里,只要张妈妈一声令下,婆子们就立刻出来。周怀玉自觉不是四个婆子的对手,打消了硬闯的念头,不然到时候吃了暗亏,还是自己疼!
张妈妈斜睨周怀玉一眼:“大姑娘莫是忘了夫人的命令,您可是在禁足中呢!”
周怀玉冷哼一声:“别以为你把我关在院子里,我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今日可是夫人宴请别府夫人的日子?若是让我外祖母和二舅母一直闹,怠慢了贵夫人们,看到时候母亲会不会罚你!”
张妈妈一愣,反驳:“夫人为什么罚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外祖母朝着要见我一面,我只要出去见一面,这事情就解决了,但是你却关着我不让我去见,等事情闹大了,我不还是要去见的吗?到时候惊动了各位贵夫人,母亲肯定是责罚你此时的阻拦,不长脑子,不知变通,不知轻重缓急!”
张妈妈一凛。
大夫人平日里的确说过让自己遇事要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不能全然依赖她。现在宋家那老不死的在闹将,时间长了,肯定会惊动来府的各位夫人们,就像这小胖子说的,到时候她还是要去见的,何不干脆趁着事情还没有闹大之前去见,说不定夫人知道了,还会夸她懂得变通呢!
退一步来说,反正有她和四个婆子跟着,不信这小胖子能逃开她的手掌心!
周怀玉说完,看到张妈妈脸上的变幻不定,就知道她一定是心动了。
转头看到小桃,却见她本来纤细的腰身,现在足足粗了三圈,差点忍不住就笑场。
小桃看到姑娘看向她,也朝着她无辜的眨眨眼,周怀玉眼中的笑意就更盛。
原来小桃还是个妙丫头呢!
“好吧,大姑娘这就随我来,莫想着歪门邪道,到时候再惹得夫人治你!”
周怀玉一笑。到时候你家夫人想治我,怕是也要等一等了!
张妈妈走在前,周怀玉走在中间,后面跟着四个婆子。小桃并未立刻跟上,周怀玉一早就交代,让她不要跟着她们一起走,免得引起注意,因此直到快看不到她们的影子之后,小桃才趁着无人注意,出了院子。
周怀玉一路走一路看,这是她第一次出二门,一出二门,就是前院,整体风格豁然一变。
若说后院是姹紫嫣红,前院则是端直方正。连院落里的石桌石凳,都是循规蹈矩,一板一眼。
如今周家四个男人,三个都不在家,这前院,只有周义一个人。也不知道这布置风格是不是周义的意思,若是他的意思,这周义就是个城府极深的。
那日不过短短几句话,周怀玉就对周义评价颇高,但是也因此忌惮颇深。
如果她要对付苏氏和严氏,毁坏了她们对宋家的阴谋,不知道周义会不会插手?
这般想着,一个拐弯,周怀玉就听见了哭声,登时眼睛一亮。
第二十九章 出府
这般想着,一个拐弯,周怀玉就听见了哭声,登时眼睛一亮。
疾走几步,就看到门外面,一个装扮富贵艳丽的女人搀扶着王氏,两个人“相顾无言唯有泪两行”。
待二人一个抬头,看到“前呼后拥”的周怀玉之后,眼泪流的更欢了,只是本来就无甚痛意的眼神,此时更是带上了十足的欢喜。
那被迫留守的小厮也看到了周怀玉,不禁松了一口气。“宋老太太,宋二太太快别哭了,夫人这不是让大姑娘来看你们了嘛!”
虽然这一早就是外孙女定好的计策,但是王氏仍是忍不住担心,外孙女一个不小心把严氏和苏氏给惹恼了,真的让她出了家。
此时看她虽然被众多婆子看守着,但是一头秀发仍旧垂至腰间,真真松了一口气。这心一松,当即就想跨入府门,不过好在儿媳妇拦了她一下,让她回过神来,二话不说,再次哇哇大哭。
林氏趁机道:“我的乖玉儿啊,这些年不见,你怎的……怎的……”怎的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急得高阶下的围观人群一个个点着脚尖,恨不得平白地头上再长一双眼睛。
不过这样的好奇并没有太久,府门前众多人影一闪,一群壮硕的婆子们出现在众人眼前,唯独没有一个娇俏的小姐。
然后不知道是谁惊呼了一声,“啊!周家大姑娘怎的如此胖!”
原来,是“怎的……如此胖!”
这时候众人才看清,一众婆子中间,有个穿着淡青色襦裙的肥女,若非因为她与宋家老太太相握的双手,恐怕谁也猜不到她就是宋二太太口中那个“如花”的外甥女。
这哪里是花儿啊,分明就是颗树嘛,还是那千百年的盘根大树,粗壮敦实。
这个时候,有些人就想起来了外面一直流传的“周家大姑娘胖的见不到人”的传言,立刻与身边的人说道。
此前这些人听到这样的传言时,还想着既然是传言,恐怕就不是真的,说不定只是这位姑娘不善交际而已,又或者只是微微有些胖,看到别的姑娘都苗条,有些自卑,不喜见人而已。
但是今日,“神秘”的周大姑娘终于现身,也终于证实了,传言,有些时候,还是可以信一信的!
凡是爱看热闹的,又有几个是消停的?
高阶下的围观众人当即就对着周怀玉笑喷了。
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嘲笑声不时地进入高阶上众人的耳中。
周家人则是纷纷掩面,为自家有个如此肥胖,丢人现眼的小姐羞愧。
王氏则是充耳不闻,此时的眼里心里,满满都是自家外孙女。
而林氏,听到那些嘲笑声,心中又怜又痛。不同于刚才,眼泪完全依靠袖子上的辣椒水,此时的林氏心中憋闷,眼眶发热,泪水不要钱似得往下落。
外甥女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庇护,生生从一个玉娃娃变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是她的韵儿被人磋磨如此,她一定会去拼命的!
“呜呜——我可怜的玉儿啊,这些年你在周家到底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为何……玉儿啊,你是不是被逼迫着出家了啊!”
林氏不由自主地开始念叨,但是刚念叨没两句,就感觉到手腕一紧,却是覆在她手腕上的外甥女的小胖手,轻轻的捏了她一下。林氏当即明白此时不是叙旧之时,立刻按照原计划问出了早就记住的问话。
林氏一出口,周怀玉也不耽搁,重重叹了一口气,做足了模样。
“外祖母,二舅母,你们误会了,老夫人虽然让我吃斋念佛,但是却并未让我出家。原本是我想为在沙场的祖父父亲以及二叔父祈福,后来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外面,就传歪了。如今听闻外面竟是这样说道祖母,玉儿心中也着实愧疚,因此,就更加坚定了吃斋念佛的心,与祖母无关的。”
林氏顺口接道:“阿弥陀佛,原来是我们错怪了周家老夫人,在此当着众位乡亲父老的面,我和婆母给周家老夫人陪个不是,是咱们误信流言,做出了此等错事,相信周家老夫人一定不会怪罪咱们的无知。不过来之前,你外祖母和我都暗暗许愿,若是玉儿你没有出家,咱们宋家愿意捐银一万两香钱。如今既然玉儿没有出家,咱们就得去还愿,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咱们现在就去卧佛寺如何?”
周怀玉笑开了:“一切但听二舅母的安排!”随后转身,看到不知道何时已经跟在身后的小桃,“小桃,你跟着我去服侍,张妈妈,你今日做的很好,母亲定会赏你的。好了,你去告诉母亲,这里没事了,让她不用担心,专心款待贵客,我晚间自会回来。”
话音刚一落下,就已经和王氏林氏小桃四人推开人群,快步朝着早已等候在巷里的马车走去。
张妈妈本来听说大姑娘要跟着宋家人去卧佛寺,一愣一傻间,就准备让四个婆子拦着,但是随后,听到大姑娘夸她做的好,并且让她去禀告夫人,不禁脸上一喜。
可不就是因为自己英明的决定,让大姑娘过来,化解了这么一场闹剧,看吧,此时的宋老太太和宋二太太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反正大姑娘说了,晚会儿她就回来了,自己还是赶紧去向夫人禀告,让她莫要担心,专心招待各位贵夫人就是了。
张妈妈一挥手,带着四个婆子就转身回了院子,喜滋滋地去向夫人讨赏了。
等张妈妈一走,小厮看着众人还伸头探脑地朝着院内看,就忍不住开口哄撵,人群立刻散了。
散了之后,围观的人们还颇为纳闷的挠着脑袋。
恐怕这是自己看过的被解决的最快的闹剧了。
刚才还哭闹得差点去见官的宋家两个女人,半盏茶的功夫不到,就被一个胖妞三言两句给忽悠走了。
合着宋家人的哭闹跟孩子似的逗着玩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转瞬就撇开了这个疑问,而是把话题转移到了这周家胖姑娘的身上。
眼瞧着周家胖姑娘也是十几岁的年纪了,不知道将来要嫁给哪个倒霉蛋,别是新婚第一夜,就把新郎官给压死了,才真是奇闻一桩呢!
第三十章 真好
且不说出了府的周怀玉,此时的张妈妈带着四个婆子,威风凛凛地径直前往苏氏的春晖院,但是刚走到二门口,就看到一个小厮悠闲地蹲在廊下扇风。
“来福,你不在前头盯着,倒是躲这儿偷懒!”
来福是三老爷带回来的,仗着几分机灵,在前院迎来送往各位贵客,很是体面。但是,这体面是相对府里其他下人来说,张妈妈仗着自己是苏氏的陪嫁妈妈,连周怀玉这个正经主子都拿捏的住,自是不会把来福看在眼里,一照面就是教训的语气。
来福一跃从地上站起来,作揖赔笑:“张妈妈饶了小的吧,这不是宋家老太太和二太太在府门口闹得太凶,刚才传话的小东西也没说明白,奴才这才亲自来禀告夫人呢。”
“哼,这点小事三番两次的来麻烦夫人,你回去吧,事情我已经解决了!”张妈妈倨傲地一仰下巴,推开来福就准备进去。
来福圆圆的眼睛一瞪,腆着脸追了两步:“张妈妈不愧是跟在夫人身边的,您是怎么做到的,那婆媳俩哭闹起来真是难缠!”
“哼,商妇粗俗,她们为啥哭闹,不过是想见见大姑娘罢了,我领着大姑娘一去,她们就走了!”
来福一愣,扫视一圈,只看到了张妈妈和四个婆子,“大姑娘也没请宋老太太进府坐坐?”
“坐什么坐,大姑娘跟宋家人一起还愿去了。”张妈妈再无耐心,进了二门。
身后的来福眼一垂,扔了手里的草根,快步离去。
…
春晖院正房偏厅,苏氏歪在榻上,一脸微笑地看着几位夫人摆弄着桌上的玉石首饰。
今日她一改平日里的素雅柔美,上身是珍贵的月光锦,下身是印牡丹纹的绛紫色齐胸襦裙,脸上妆容厚重,一头秀发高高的束成朝云近香髻,一整套缠丝镶珠金头面,直把屋子都映亮了三分。
乍一看气势逼人,再仔细看去,却显的老相。
只因富贵徒有其表,内里实在压不住。
“周夫人,您可真是让咱们姐妹羡慕,不仅出身侯府,又嫁进侯府,一辈子荣华富贵不说,一双儿女更是出类拔萃。”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一身半新翠色褙子的妇人。
苏氏抬了抬眼,笑容都没变,“听说廖夫人长子今年参加科考,被圣上点为庶吉士入了翰林,这才是前途无量呢。”
廖夫人忙道哪里,但是眼角自得的笑意却是遮掩不住。
苏氏心中冷哼,转而把视线投在了其中一人身上,使了一个眼色。
那人收到,立刻开口:“夫人,您可知近来外面有传言,说您家老夫人逼迫大姑娘出家,此事可是真的?”
这人一开口,房间瞬间安静,虽然大家观看首饰的动作不变,但是耳朵却都竖了起来。
苏氏一叹:“早几日前头我就听说了,只是此事本就是无稽之谈,我家大姑娘好端端地在院子里养着,整日大鱼大肉的伺候着,何来出家一说。”
那人又道:“想来也是,老夫人是个修佛心善的,夫人您更是活菩萨,怎么可能做得如此之事。只是外面流言一日比一日烈,夫人身份高贵,自是不屑理会,但是也得想个法子,不能平白让人污蔑了武安侯府的名声。”
苏氏这才看向众位夫人:“我这几日也为此发愁呢,我家侯爷镇守边关,留我一个妇人守着这偌大侯府,万不敢出一点差错。只是想来想去,也无甚办法,愁苦了好几日,只能借着端午佳节,请众位来府一聚,稍稍宽些心。”
众人心中立刻动起来,明白了苏氏忽然宴请她们的目的,是想让自己这些人在外面多给她说说好话,破了这个传言呢。
“今日众位姐妹来,除了些吃食也无甚招待的,这些首饰皆是我心爱的,姐妹们若是喜欢,各自挑选一件,就当是过节我给各位送礼了,可别嫌弃才是。”
众位一听,眼中大喜,赶紧表态:“夫人放心,流言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夫人不必为此忧心。”然后就用比刚才双倍的积极,比对着一桌子的首饰。
苏氏满意地勾了勾嘴角,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些首饰皆是宋家早些年送来的,她也戴腻了,不过到底比这些破落户们身上的贵重,因此用几件自己不要东西轻松解决掉这个传言,她很满意。
正要再说两句客套话,眼尾却就看到半江一脸焦急的进了屋。苏氏皱眉,又怎么了?
“半江,何事?”
半江立刻过来俯身在苏氏耳边说着,声音虽小,但是屋子里的众人还是隐隐听到了几个词。
宋家,大姑娘,出府,卧佛寺。
众位夫人眼瞧着苏氏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消失,最后已经变成了阴沉,互相对视一眼,也不细挑了,赶紧把自己相中的东西,插在头上,套在腕上,免得一会儿出了什么事,再给耽搁了!
等半江说完,苏氏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了,简直透着几分狰狞。
“诸位实在是不好意思,今日府里出了事,等改日再给大家赔礼道歉。”意思就是送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