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弃后崛起-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妤挑了挑黛眉:“你说。”

    “孩子生下了又没了,这痛,于陆氏而言只怕比小产要来得厉害多了。”阮月梨一字一顿道。这是自然,莫说于陆氏,就是对皇帝来说,一个已生下来的孩子夭折,大约也比嫔妃小产失子要更难过些。

    苏妤点头,笑睨着她道:“所以呢?”

    “所以就陆氏那一根筋的性子,别管姐姐和陛下怎么解释,她必定半句也听不进去,必定还是恨姐姐的。”阮月梨说着一顿,低了低头又道,“恨之入骨。”

    听她始终说得委婉,苏妤大抵明白了她的意思,淡淡一笑,终是替她说出了那句她说不出的“心狠”的话:“所以陆氏留不得了。”

    阮月梨默然点头。

    苏妤轻轻叹息。确实是留不得了,不怕她一根筋听不进话,怕的是她因此被人利用做出什么事来。像之前那样当面硬碰硬也还罢,如是暗地里便要可怕多了,毕竟……这宫里比陆氏心思深且又容不得苏妤的大有人在。

    “明天舅母会进宫。”苏妤思量着道,“她素来关心我,看我禁着足又担着罪名……外加这些日子舅舅又去探望外祖父了不在锦都,舅母只怕会寻个由头在宫里住些时日。要做什么也得等她离开了再说。”苏妤说着缓了口气,凝笑道,“你知道的,我不愿意做那些害人的事。既然难得做一次,不如让陆氏死得划算些。”阮月梨微怔,见苏妤眸色中隐添几许恨意,冷涔涔地沁出来,让人生畏,“把我搁到这位子上无妨,但那一位……这两年过得也太顺心如意了。”

    阮月梨一凛:“姐姐你是说……”

    苏妤轻笑,手指在茶盏中一点,蘸了水在桌上写字。短短三笔,刚写罢一个草字头①,阮月梨便猛地攥住了她的手:“姐姐……不行,这人姐姐开罪不起……她现在一门心思和佳瑜夫人争着后位,姐姐何必惹她……”

    “阿梨。”苏妤淡看向她,笑意显得有些诡意,“就因为她在争后位我才要惹她——我就搭上这条命不要,也不能看着她坐上后位。”

    区区一个媵妾,她不配。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①那个……草字头是因为……繁体字的“叶”是草字头+世+木。

    谢谢豆小六的三颗地雷~~mua!(*╯3╰)

    谢谢月满西楼、喻晓悠、Mint夏、妍子、落雪成殇的地雷~~( ̄︶ ̄*))

    谢谢五百度不带眼镜的手榴弹_(:з∠)_我五百度带隐形眼镜……

    谢谢林四的火箭炮么么哒~~~! 


☆、43、算计

    翌日上午。

    下了朝的贺兰子珩照常回成舒殿;到了殿门口,见一小黄门上前一揖:“陛下……”

    神色间略有慌张;贺兰子珩挑了挑眉:“怎么了?”

    “齐眉大长公主来了……”宦官禀道。

    “……”

    他知大长公主今日要进宫;意在看望苏妤。目下直接来了成舒殿;只能有一个原因——兴师问罪!

    他曾跟大长公主坦言过要好好待苏妤;现在禁了苏妤的足,想也知道大长公主要不高兴。

    入了侧殿;便见齐眉大长公主正悠悠地品着茶,眼也未抬一下。皇帝上前施一长揖:“姑母安。”

    齐眉大长公主这才起了身,回了福礼:“陛下。”

    贺兰子珩清楚地感觉出——姑母她确实恼了。

    从前他待苏妤不好的时候,齐眉大长公主就曾为苏妤说过话、也和他发过火,但到底是多多少少牵涉朝堂的事;几次下来;大长公主也就不再说什么,照旧私底下护着苏妤罢了。

    这次不同,这次是他活该,许了诺又禁苏妤的足,不管原因如何,看着端坐在席的大长公主,他自己都心虚。

    果然,大长公主也没拐弯抹角,头一句话便是:“和佳瑜夫人行昏礼那天,陛下不是说过要好好待阿妤?”

    “……”皇帝苦恼地默了一会儿,大长公主不言不语地等着他回话。少顷,皇帝叫来宫人道,“去请充仪来。”。

    在月薇宫亲手做好点心准备招待齐眉大长公主的苏妤一听说大长公主直接去了成舒殿,就不禁有些幸灾乐祸——她可是没想抗旨,假若大长公主来了,她必定好好解释,不让大长公主误会皇帝。

    是大长公主没给她机会。

    是以徐幽亲自到了珍远阁的时候,苏妤忍笑忍得实在痛苦。

    听他说明了因由,苏妤将那几碟子点心装进了食盒,也不带别的宫人,便随着徐幽去了。

    外面备好了步辇,苏妤看了一看,却道:“步辇免了,本宫走过去便是。”

    “……”徐幽很想跟她说一句:陛下着急。

    但她明摆着不急。

    贺兰子珩在成舒殿里硬着头皮应付这位姑母。这不是他唯一的姑母,却是和他关系最亲的姑母。也因为这个,上辈子他才不曾一怒之下要了苏妤的命。换句话说,他能有这个机会弥补苏妤,多少也和她有关,因此更是敬重有加……

    时间过得极缓,皇帝等得焦急。他知道,在苏妤和他的事情上,大长公主对他全无信任,所以他再说什么也没用,只能叫苏妤自己来说。

    苏妤怎么还不来……。

    等了许久,才听到有人进殿的脚步声,皇帝和齐眉大长公主一并望过去,却是一宫娥入殿禀道:“陛下……才人娘子和……和充仪娘娘吵起来了。”

    齐眉大长公主眉头一挑,淡看向皇帝,虽是什么也未说,目中责怪之意却很明白。

    皇帝和大长公主一并赶到时,才人陆氏已被徐幽拽住。徐幽是学过些武的,可拽着要和苏妤拼命的陆氏仍有些费力,加之陆氏到底也是个才人,他又不敢伤了她,一时颇是尴尬。

    苏妤站在离陆氏五六步远的地方,神色清冷地淡瞧着她,眼中有厌恶也有可怜,两种情绪夹杂在一起,端得是没把陆氏放在眼里的样子。

    在她脚边不远的地上,各样的点心散落了一地,和碎瓷混在一起,一看便知方才这里起了怎样的争执。

    齐眉大长公主眉头锁得愈加紧了,她也知道陆氏失子的事,但看着被徐幽拽着仍对苏妤不依不饶的陆氏,心中的几分怜悯霎时荡然无存。

    这么没规矩,就连把她送进宫的那位郡王都该一起罚了。

    “陆才人。”怒意隐隐的女声让陆氏浑身一栗,登时无声,转过头去一看,连忙挣开徐幽见礼:“陛下大安、大长公主大安。”

    “陛下大安、舅母……”苏妤的话还未说完,便被齐眉大长公主扶了起来。齐眉大长公主瞧了眼一地的点心,理也未理陆氏地问苏妤:“怎么回事?”

    “本是要去给舅母问安的……”苏妤含歉一哂,带着几分调侃之意地觑了陆氏一眼又说,“谁知半路杀出个陆才人。刚生过孩子的人也不知好好养身子,天天乱跑,臣妾真是惹不起。”

    这话不错,陆氏也确实太豁得出去了。莫说早产,就是足月生产,坐月子的事上也无人敢怠慢,哪个不是安安心心地在自己宫里养上一个月?

    这个陆氏……简直是不要命了。

    苏妤说着抬眼朝皇帝望了一望,明眸中笑意浅浅,又接着解释道:“陛下昨天告诉臣妾,说舅母今日要进宫看望。臣妾便从一早就开始准备了,连带着折枝也跟着忙碌……”说着有了几分委屈,“偏陆才人不给这个机会。”

    齐眉大长公主从听闻苏妤被禁足起就生出的火突然被压下去了,苏妤这句话听似是告陆才人的状,实际却是让她知道,即便在她禁足的这些时日里,皇帝对她也还是关照的。

    大长公主看了看皇帝,又睇向陆才人,不咸不淡地问了她一句:“本宫没得罪过娘子吧?”

    “大长公主……”陆氏一惊便跪了下去,后悔不已地颤抖道,“大长公主恕罪……臣妾……臣妾不知那是给大长公主送去的……”

    “罢了。”苏妤淡看着她,先大长公主一步开了口,笑吟吟又向大长公主道,“也确是臣妾没告诉她这是给姑母送去的,无怪她不知轻重。”

    听着倒还是给陆氏说情了。然则苏妤语声刚落,躬身立在陆氏身侧的徐幽却低低自语了句:“哪是不知轻重,摆明了是大不敬。”

    声音不大,站得远了两步的皇帝都听不清,齐眉大长公主却刚好听得清楚。到底也是在宫中长大的人,细一思索便觉其中大约是有旁的安排,听这话也不会是对苏妤不利的,神色平静地顺着那话追问下去:“什么大不敬?大人何出此言?”

    “这个……”徐幽思量着瞧了瞧苏妤的神色,欠身道,“充仪娘娘是没说那点心是给大长公主您送去的……可她说了是往成舒殿送的啊!”

    换言之,苏妤告诉了陆才人那是给皇帝做的点心,陆才人照摔不误,比摔了给齐眉大长公主的东西罪名更大。

    陆氏嚇住,跪伏在地不敢吭声。过了半晌,才战战兢兢地抬头望向皇帝道:“陛下……臣妾不知道……”

    “你若不知道那是往成舒殿送去的,后来大骂本宫惑主又从何说起?”苏妤冷睇着她,一句话就戳破了她的解释。陆氏觉出情形不妙,心中惧意愈甚,苏妤想同说的却并非这个。当下不再执着于陆氏的错处,话锋一转,淡淡笑道,“昨天闹到月薇宫门口也还罢了,本宫知你刚受了失子之痛,激动之下失了规矩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今日怎么就这么巧,能在这儿和娘子‘巧遇’?本宫是受传召前往,难不成娘子竟是真不要命了、还没出月子就非要出来闲逛?”浅有一顿,苏妤审视着她,带着几分琢磨又道,“是当真‘巧遇’、还是娘子你知道本宫要途经此处,有意来等本宫的?”

    一直沉默不言的皇帝也看向陆氏,他也并不觉得陆氏能当真不顾自己的身子也要出来闲逛,继而和苏妤“巧遇”。明明阖宫都知陆氏此番很是伤身,她总不能自己不当回事成这样。

    但若说她知道苏妤会来才来此堵她……

    苏妤在陆氏身畔踱了两步,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衔着笑说:“谁告诉娘子本宫要来的?”

    陆氏未答。

    苏妤又道:“是徐大人亲自去月薇宫传的,本宫没敢耽搁半刻就出了门。如是在徐大人来后月薇宫的人听说了此事再去告诉娘子、娘子再赶到此处,大抵是来不及的。莫不是……娘子你竟在御前布下了眼线,陛下差人来传本宫,同时便有人去知会娘子么?”苏妤微微弯下腰,隔着半尺的距离凝视着陆氏憔悴的面容,“才人娘子,监视圣上是多大的罪,你不懂么?”

    想也知道陆氏没这个本事。

    苏妤明摆着在套她的话。皇帝看着咄咄逼人的苏妤,心有一笑,安静不打岔。

    陆氏隐约也觉苏妤在套她的话,但监视帝王的罪名……她到底是担不起。

    哪里还顾得上会不会牵连旁人。

    “臣妾不敢……”陆氏在苏妤的目光下觉得甚有压力,又见皇帝始终不发话,任由着苏妤同她说。若她再不解释,只怕这罪名便要扛定了。遂一叩首,磕磕巴巴地道,“臣妾岂敢做那样的事……莫说陛下,就是充仪娘娘身边……臣妾也不敢安插眼线过去……”抬头觑了一觑苏妤的神色,见她始终盈盈含笑,陆氏定了定神,续道,“是……是章悦夫人差人告诉臣妾……充仪娘娘要去见陛下……臣妾一时心急便……”

    章悦夫人。

    苏妤很是满意地听到了这四个字,似有惊意地长吸了一口气直起身子,好像很是无措般看向大长公主,继而又看向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有加更哦!!!

    小伙伴们不要忘了我!!!

    早七点晚七点不见不散!!!


☆、44、夺权

    气氛全然冷住;陆氏跪伏在地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苏妤低头略作思忖;上前一福身;道:“陛下;才人娘子到底刚生完孩子;如今天还凉着……”她顿了一顿,“不如回成舒殿慢慢说?”

    慢慢说;才能说得清楚、问个明白。

    皇帝微一点头,温声向苏妤道:“回吧。”。

    叶景秋不知皇帝为何会突然传自己去成舒殿,只是察觉出来传的宦官神色态度不似往日,似乎添了两分冷意。

    心觉不对,又不好过问什么;便备了步辇向成舒殿去了。

    入殿见到端坐在皇帝身侧的苏妤的瞬间;叶景秋的脸就无法克制地冷了下去——从前和苏妤有怨不说,自皇帝突然而然地待苏妤好后,就再也没碰过她,她不信这和苏妤无关。

    目不斜视地福身见礼,叶景秋感觉到身旁跪着的陆氏气息不安,却仍不知皇帝为何传自己来。

    “免了吧。”是齐眉大长公主发了话,微有愠意地看了须臾,才缓然道,“夫人自己说吧,这陆才人,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叶景秋愣了一愣,又一福,朗朗道:“臣妾不知出了何事,请大长公主释疑。”

    但见齐眉大长公主神色微凛,轻一笑道:“掌六宫权的嫔妃,竟也能有不知六宫事的时候。”

    叶景秋一噎。

    她确是不知出了何事,但即便知道,也是不会承认的——这个情形明摆着是兴师问罪,她若是不经思索地便说知情,搞不好会有什么罪名安过来。

    却没想到,就算是说不知情,大长公主二话不说也能找出她的不是来。

    银牙一咬,叶景秋按捺着不忿跪了下去,道了声:“大长公主恕罪。”

    这也不是她头一次在齐眉大长公主跟前服软谢罪了。从前皇帝待苏妤不好时,大长公主就时时护着苏妤、时时找她的不对。不管她在后宫有着怎样的位份,她到底不是皇后、不是那母仪天下的人,见了这身为长辈的大长公主就只有见礼的份。

    但今日……倒真是头一次当着皇帝的面向大长公主谢罪。

    苏妤淡瞧着她,一言不发。从前舅母找叶景秋麻烦的时候,苏妤总会劝上两句,生怕事后叶景秋会找她报复——诚然,齐眉大长公主总把分寸把握得很好,让叶景秋只能吃哑巴亏,不敢找皇帝告状、也不敢为此刁难苏妤,但彼时命运多舛的苏妤只想图个安生。

    如今却是大不同了,今日说到底是苏妤要找她的麻烦,又如何会为她求情?

    静默了会儿,大长公主悠悠道:“本宫是来看阿妤的,先到成舒殿见了陛下,陛下就宣阿妤来成舒殿见。见她久久未到,后来才知是在路上和陆才人起了争执。陆才人坐着月子,若不是知道她要来成舒殿,断不会搭上自己的安康出宫的。本宫只问你,陆氏如何知道的陛下宣她?”

    叶景秋浑身一栗。

    她自然知道这话何意,大长公主是疑她在成舒殿布了人。登觉呼吸艰难,缓了又缓,俯身一拜,道:“大长公主明鉴……臣妾虽是协理六宫,却到底不能盯着各处,又如何清楚陆才人为何知道陛下传了云敏充仪?”

    避重就轻地躲过齐眉大长公主真正想问的话不提,语中很有疑惑,似是真的奇怪大长公主为何会这样问她。

    苏妤浅浅一笑,视线慢慢扫过陆才人的额头,眉目间多了两分森然之色:“夫人自然不会承认。可惜了,方才臣妾不知情,先问了陆才人一句,陆才人可是答得明明白白。”

    苏妤轻轻曼曼的语声简直让叶景秋忍无可忍。快三年了,这是头一次又出现这样的对话——她跪着,苏妤坐在皇帝身侧,不咸不淡地说着,就好像是当年在太子府,她向苏妤问安时的样子。

    叶景秋抬起头,没有理会苏妤,只望向皇帝道:“陛下……不知陆才人说了什么?”

    皇帝淡看向陆氏:“你自己说。”

    “诺……”陆氏咬了咬嘴唇,很是胆怯的样子。叶景秋她得罪不起,不过已到了这个地步,在皇帝面前,她总不能不说。斜觑着叶景秋,陆氏向旁边躲了一躲,才低低道,“是……是章悦夫人差人来告诉臣妾……云敏充仪要去成舒殿见陛下……”

    “你说什么?”叶景秋陡然生怒,不可置信地瞪了她须臾,见她再不敢开口,回过头向皇帝一拜,急忙解释道,“陛下明鉴,臣妾绝不曾做过这种事……臣妾虽和云敏充仪不睦已久,但自知执掌凤印,怎敢做出如此令六宫不合之事……再者……再者陆才人刚刚生产,臣妾万不敢为寻私仇妨碍她调养身子……”

    苏妤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心道叶景秋确是比自己定力强多了——她也曾可以这样在遇了大事时仍耐住心惊,把道理一句句说个清楚。但后来,一次又一次地没有人听、没有人在意,她怎么解释都只是她的错,次数多了,再遇到这种事时,她便只有了恐惧。

    叶景秋也该尝尝这滋味,有口难辩的滋味。

    苏妤抿唇一笑,睇视着叶景秋道:“这就奇了,如若不是夫人,总得还有个人做了这事;如若不是夫人——都知夫人您对陆才人关心有加,陆才人怎会无缘无故诬蔑夫人?”

    叶景秋无言辩驳。一直以来,她这个凤印掌得很稳——就算窦绾住了长秋宫,也没能夺走这个凤印。她自认配得上这凤印,因为她一直把六宫管得服服帖帖,恩威并施之下无人敢造次,更不敢害她。

    今日……似乎风水突然变了?

    究竟有什么安排她不清楚,故而更加无从解释。

    静默许久,叶景秋能做的也不过伏地再拜,诚恳道:“虽则云敏充仪所言有理,但……臣妾绝不敢做那样大不敬的事。臣妾相信陆才人并非有意害臣妾,却不知是否另有旁人从中作梗。”有意无意地扫了苏妤一眼,叶景秋续道,“既说是臣妾差去的人,臣妾便将蕙息宫的人都叫来,让陆才人挨个看看,是哪一个去传的话,再延伸不迟。”

    也算个法子。一旁的陆才人却慌了神,不是她不敢指认,而是她根本不记得那人长什么样子——宫里这么多人,传话的日日都有,谁也没心思逐个去认、去记。

    眼见陆氏面色发白,齐眉大长公主蹙眉问她怎么了,陆氏支支吾吾地照实禀了,皇帝哑声一笑,似是自言自语地道了一句:“又是个无头的案子?”

    苏妤亦是一笑,不言。

    陆氏不必指认那人是谁,只要叶景秋无法证明自己未做这事,便够了。

    叶景秋清晰地觉出皇帝看着自己的目光一分分地冷了下去。这种罪名,根本无可赦,只要她不能自证清白就无可赦。狠了狠心,叶景秋拜了下去,竭力平静道:“臣妾虽自知未做此事,却也心知有罪。臣妾执掌凤印,出了这样的事又查不出个所以然、又或是自己宫中的宫人作祟,皆是臣妾之过……”话语停顿中一叩首,续说,“臣妾自请闭门思过,日后定不再出这样的事……”

    也算公道,位居正一品、又掌着六宫权的人,碰上这种说不清的罪名,大抵也不过禁足思过了事,再不然就另罚个俸禄。皇帝微作沉吟,俄而缓言道:“闭门思过就不必了……”

    苏妤神色微凌。若只是罚俸了事……也太便宜了叶景秋。

    却听得皇帝又道:“你蕙息宫的事情也不少,还得你管着。不过六宫便不劳你了,把凤印给朕交回来,这事就罢了。”

    话说得轻巧,却在叶景秋心中狠狠一刺。

    和上次让娴妃协理六宫、与她分权不同,这次是直截了当地收了她的权,一点余地也没有。她想争辩,却在触及皇帝冷厉的目光时把话狠狠咽了回去——那目光分明是在告诉她,这凤印她可以出言相争,那么这眼线的事,他便要慢慢算。

    那一瞬她几乎觉得,也许是苏妤算计了她,但皇帝早有心思不让她掌权了,正好借了这个机会罢了。

    “陛下……”叶景秋怔了一怔,终归只能咬牙下拜,“臣妾遵旨。”

    “嗯。”皇帝一点头,又看向陆才人,冷淡道,“你对充仪不敬,也不是头一回了——这回,还是要送来成舒殿的东西。”

    “陛下恕罪。”陆氏颤抖着叩首,几乎恨极了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这样得罪人的事,这回还得罪了章悦夫人。愈想愈是惊惶不已,陆氏再叩首道,“臣妾失了孩子……一时……”

    “朕知道你刚失了孩子。”皇帝冷睇着她,“所以朕也不重罚你。禁足两个月,正好顺便把身子养了,免得四处乱跑,既伤了自己还惹是生非。”

    宫中小产、早产和孩子夭折的事不少,但孩子夭折没几天、生母就被禁足的,陆氏大约算得是“史开先例”了。

    诚然,自她有孕之始,这也不是头一个“先例”了。先是未晋位、未解禁,再又是被皇帝一天天厌恶、半点面子也不给她留,这都是在从前没有过的事。

    阖宫都难免觉得她可怜了,却也知道,实在是她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眼瞧着势头不对还要四处挑衅。

    作者有话要说:在叶景秋被夺了权的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有菇凉打算给阿箫戳个作收咩?

    点一下那个'收藏此作者'就好嘛打滚儿~~~滚来滚去……~(~o ̄▽ ̄)~o……滚来滚去……o~(_△_o~)~ 


☆、45、惊闻  。。。

    一天里发落了两个嫔妃;低位的陆氏且先不提;章悦夫人被削了宫权,总要有人再掌宫权——横竖不能让皇帝料理着政务再来为后宫操心。
    目下的后宫和从前不太一样。若在从前;没有皇后、没有掌权嫔妃,总还能有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来掌理后宫诸事,可本朝……
    皇帝的生母殉了先帝,太皇太后倒是还健在,可也不在锦都宫里——她老人家跟着太上太皇云游去了;两耳不闻后宫事。
    是以皇帝能做的;只能是从现有的嫔妃里挑一个来执掌凤印。
    这事可说是毫无悬念可言;既然夺了章悦夫人的权;便该由佳瑜夫人窦绾来掌凤印。莫说别的;她本就是该做皇后的人,也住着长秋宫,凤印不给她给谁?
    当晚下来的旨意却有些出乎众人意料。皇帝命娴妃和佳瑜夫人共理六宫事,不分主次,谁也不掌凤印。
    这就奇了,娴妃虽则也是后宫里口碑颇好的人,但若说掌权之事,一时不该轮到她。何况前不久还有一桩事——皇帝本是许她为章悦夫人协理六宫的,不几日却出了错处,又撤了权。
    按理皇帝对她该是有所不满的,又或是为了避嫌也不该用她,怎的这次反倒更器重了?
    众人一壁揣摩着皇帝的心思,一壁思量着接下来该往哪边靠、盘算着章悦夫人是否还靠得住,很快却又出了另一道石破惊天的消息。
    ——据御前的人说,皇帝传了佳瑜夫人和娴妃去、下了旨,接着自然免不了嘱咐二人两句,末了竟是提了一句:有什么拿不准的事,大可问充仪几句,她从前把太子府里打理得不错,对这些熟。
    不咸不淡的一句话,让后宫上下都哑了声。
    一直以来,苏妤曾是正妻这事是谁都不敢在皇帝面前轻易提起的,因为皇帝不喜苏妤,也因为得罪不起章悦夫人。
    皇帝自己更是不曾提过。人人都知道他曾经多么厌恶苏妤,厌恶到她做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错。
    如今却突然自己亲口提了,还毫不避讳地说了她从前的太子妃身份,让佳瑜夫人和娴妃多去请教她去……
    那二人会不会去并无所谓,要紧的是……莫不是皇帝眼里最会打理六宫的,还是这位从前的正妻?
    难不成两年多来大家都搞错了局势?
    后宫陷入了一种罕见的沉寂。谁也不敢擅言、不敢擅动,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生怕一不小心寻错了靠山,搞不好就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这种小心翼翼的气氛在各处都能体现出来,晨省时犹为明显。章悦夫人失权,晨省自是改到了长秋宫去,苏妤仍禁着足,免了这一道。娴妃回宫后却告诉她说:“两年多了,也没见过晨省能这么消停。一个个都安静得很,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
    更是没人敢提章悦夫人一句吧。
    苏妤笑了一笑,素手轻碾着眼前碟子里的花瓣,一点点地碾出汁液来,轻轻笑道:“这样挺好。不过也干净不了多久,她们很快就得拿定主意,不知道跟得对不对也得赌一把跟一个。宫里头,墙头草是最容不下的。”
    娴妃点头,垂眸看着那碟子里慢慢漾开的花汁,幽幽又道:“新家人子也该入宫了,是消停不了多久了。”
    不仅如此,叶景秋也不会这么忍下去。
    那天的事,确是她害了叶景秋。手段说不上高明却很管用,利用的不过是陆才人的“蠢”罢了。
    临离开月薇宫时,苏妤心思一动,折回了娴妃的住处,笑对她说:“捡日不如撞日,我们做得突然,她更加没有防备。”
    她不想惊动齐眉大长公主,但既然想好了要做,总不好错过这个机会。便托娴妃差了个级别高些的女官去传话,说自己是叶景秋身边的人、说苏妤要去成舒殿面圣,再挑唆几句,就凭陆氏那么点心思……太好骗了。
    她不会有防心,没有防心也就不会刻意去留心那传话之人长什么样。
    是以陆氏不能证明那人就是叶景秋差去的,叶景秋也没本事证明自己的清白。
    当晚娴妃悠悠道:“任章悦夫人怎样的谨慎,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那陆氏身上栽跟头,当真是阴沟里翻船。”
    “嘁。”苏妤听言一声不屑的轻笑,“她要拉拢这种蠢人,就该知道兴许有朝一日会出岔子。还真当后宫是她一人说了算了么?这陆氏,便是我不利用,只怕佳瑜夫人也得用。”
    那还不如自己出这一口气。
    齐眉大长公主果真是要在宫里留些日子的,就住在晳妍宫。苏妤禁着足本不便去见,皇帝闻之却笑道:“想去就去吧,也不是什么大事。旁人问起来,说是大长公主传你便是了。”
    反正齐眉大长公主也不会不护着她。
    又过两天,宫正司对于皇长子早产之事有了结果,从绮黎宫寻出的各样人证、物证足以证苏妤的清白。
    苏妤自知那些个证据是怎么来的,还是颇为严肃地领了解禁的旨意,叩首谢恩。
    是以也没别的事可作,便几乎日日去拜见齐眉大长公主。倒是不曾傍晚去过,这日傍晚却很是有空,佳瑜夫人传口谕说觉得疲乏,免了当晚的昏定,苏妤用罢晚膳就悠闲地和折枝一并散步去了,走了一会儿,离晳妍宫已不远,索性去看看。
    早春,天黑得仍早,晳妍宫里灯火通明。苏妤踏进宫门去,即有宦官要去通禀,被她伸手一拉,笑道:“这么晚了,我也没什么大事,不必通禀了,免得又劳舅母招待。” 
    说着便径自往正殿去了。天色已逐渐泛黑,看不清周遭,待得走近了,才看出门口候着的那人是御前的宦官何匀,苏妤朝里望了一望,问他:“陛下在?”
    何匀一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