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隔日,霆哥儿来了刘府。
  霆哥儿身量颇高,比起同龄的少年郎高壮许多。一张脸生得极为英俊,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和英气,往那儿一站,风采夺人。
  刘夫人一眼看过去,眼中便有了笑意。对霆哥儿颇为热情客气:“宁王世子不远千里,前来蜀地。不妨在蜀地住些时日。”
  霆哥儿此次是来求亲的,执的是晚辈礼,殷勤又热络地笑道:“晚辈亦有此打算。以后少不得要常来刘府打扰了。”
  刘夫人刘郡守:“……”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半点都不矜持!
  霆哥儿再心急,也没敢在第一次拜访刘府就提起亲事。坐了半日,陪着刘郡守刘夫人闲话。
  到了饭点,刘郡守只得留了午饭。
  刘家所有的男丁都露了面,可惜,至始至终未能见到刘妍的身影。
  霆哥儿掩住心里的失望,暗暗给自己鼓劲。万事开头难!一定要有耐心!
  过了这一日,霆哥儿隔三岔五地来刘府拜访。
  刘郡守无暇时时相陪,霆哥儿便厚着脸皮陪刘夫人闲话。
  刘夫人有意无意地打探询问,霆哥儿心中都有数,对着刘夫人时态度也分外坦然:“……我自小没了爹娘,随着五伯娘长大。我在宫中住了十余年,待成亲时,才会离宫回宁王府。宁王府和闽王府就在隔邻,我和霖堂兄和亲兄弟一般无二。我们兄弟,都没什么野心。现在学着当差,以后领一些差事,也能为七皇叔分忧。”
  刘家只是中等官宦之家,对天子忠心耿耿,没能耐也不想掺和进储位之争里。所以,刘家对送上门来的好亲事一直迟迟不应。
  想求娶刘妍,就得打消刘家人的顾虑。
  这些话,临出京之前,尹潇潇叮嘱过数回。
  霆哥儿被尹潇潇教导长大,受她的影响极深。再者,这两年来,朝中情势和天子圣意也愈发明朗,霆哥儿没那个野心,也不敢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此时说出这番话,霆哥儿一脸坦荡。
  一个人是否有野心,一时半会儿其实无法甄别。心思清明,却是能看出来的。
  刘夫人默默听着,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深:“世子能这么想,再好不过。”
  霆哥儿顺势起身,抱拳躬身,神色诚恳之极:“我的来意,刘家上下都很清楚。我对刘姑娘一片心意,希望求娶刘姑娘为宁王世子妃。希望刘夫人应允首肯!”
  刘夫人没有立刻应下,只温和一笑:“世子勿急,待老爷回府,我和老爷商议一番,再给世子回音。”
  霆哥儿略有些失望,打起精神笑着应了。
  该说的话都说了,也该走了。
  霆哥儿张口告辞,刘夫人随口笑道:“世子到蜀地已有半个月,来刘府也有几回了。还没见过妍姐儿,我让她出来,送一送世子。”
  霆哥儿:“……”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
  霆哥儿高兴得只会傻笑了。
  刘夫人见霆哥儿傻乎乎的样子,不由得莞尔一笑。
  ……
  一盏茶后,一个清丽窈窕的少女身影出现在霆哥儿眼前。
  自从莲池书院结业后,妍姐儿便回了蜀地。霆哥儿当日厚着脸送妍姐儿离京,这一别就是一年多。
  其实,这一年多里,霆哥儿私下写了许多信。却没勇气命人送信来蜀地。
  此时骤然相见,看着清丽秀雅更胜往昔的妍姐儿,霆哥儿心神激荡,满肚子的话争相恐后地冲至舌端,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半晌,才挤出几个字:“刘姑娘,别来无恙。”
  妍姐儿的声音微微颤抖:“我很好,世子如何?”
  霆哥儿深深地凝望着妍姐儿,低声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妍姐儿既羞涩又喜悦,脸庞似在瞬间迸发出晶莹的光彩。
  刘夫人咳嗽一声:“妍姐儿,你代祖母,送世子出府。”
  妍姐儿:“……”
  祖母,你还没走啊!
  霆哥儿:“……”
  刘夫人,你怎么还在啊!
  一双少年少女俱因片刻前的忘情失态红了脸。
  刘夫人暗暗好笑,站起身,在丫鬟的搀扶下离去。
  妍姐儿脸上红晕未褪,迅速看了霆哥儿一眼:“我送你出府。”
  霆哥儿咧嘴一笑,点头应好。
  那副傻乎乎的模样,颇有几分可爱。妍姐儿心里一甜,抿唇一笑,送霆哥儿出府。只恨路途太短,再慢再磨蹭,也只一炷香左右就到了。
  霆哥儿鼓足勇气说道:“刘姑娘,你等着我来娶你!”
  妍姐儿脸颊嫣红,轻轻点头。


第1127章 喜讯
  椒房殿。
  湘蕙笑吟吟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几封信:“启禀皇后娘娘,这是宁王世子命人送回来的信。”
  谢明曦略一挑眉,接了过来。
  一转眼,霆哥儿启程离京也有三个月了。自到了蜀地后,霆哥儿每隔几日便要写信回京。今日送来的信照例是三封,第一封是给她的。第二封是给尹潇潇的,最厚实的那一封是给霖哥儿的。
  谢明曦取了最上面的一封,拆开看了一遍,目中闪过笑意。
  湘蕙笑着凑趣:“娘娘,宁王世子亲自去蜀地求亲,刘家总该应下了吧!”
  谢明曦笑道:“正是。刘家已经应了亲事,霆哥儿这是送喜信来了。你立刻将信送给闽王妃,让她也高兴一番。”
  湘蕙笑着领命退下。
  一炷香后,湘蕙回转复命。一同前来的,还有满面喜色容光焕发的尹潇潇。
  尹潇潇心情畅快,欣然笑道:“太好了!刘家总算点头应下亲事,了了我心头这一桩大事。”
  尹潇潇是由衷地欢喜。
  霆哥儿自幼时起养在她身边,她看着霆哥儿从牙牙学语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英挺不凡的少年郎。这些年,她在霆哥儿身上耗费的心思,丝毫不弱于霖哥儿。甚至犹有过之。
  霆哥儿亲事得尝所愿,尹潇潇比谁都高兴。
  谢明曦看着满脸喜色的尹潇潇,轻笑一声:“你刚忙过霖哥儿的亲事,接下来又有的忙了。”
  定亲可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过礼下聘诸事种种,皆要烦心操持。这三个月里,尹潇潇一直忙着霖哥儿的定亲之事。紧接着就轮到霆哥儿了。
  尹潇潇精神奕奕地笑道:“这等喜事,便是再忙,我也乐意。”
  谢明曦笑了笑,忽地说道:“我已经下令,命人翻新整修宁王府闽王府。一切收拾妥当,得要四五个月。明年,霆哥儿霖哥儿便能离宫了。”
  当日霁哥儿成亲的时候,也是提前离宫回的鲁王府。
  尹潇潇早有心里准备,闻言笑道:“也好,一切都听娘娘安排。”
  谢明曦微微一笑:“到时候,你也随霖哥儿离宫回府吧!”
  尹潇潇:“……”
  尹潇潇全身一震,霍然起身,定定地看着谢明曦,明亮依旧的眼眸中闪着错愕和不敢置信:“你……你说的都是真的?”
  谢明曦不答反问:“我什么时候拿这种事情开过玩笑?”
  ……
  尹潇潇心潮起伏,激荡难平,久久没有说话。
  这两年,霁哥儿成亲离宫,赵长卿也一直想回鲁王府。奈何帝后毫无松口之意,赵长卿自然不能不识趣,私下里却寻过尹潇潇,话里话外透着几分无奈和不满。
  萧语晗只有一个女儿,对阿萝毫无威胁。住在宫中或宫外都无大碍。赵长卿有霁哥儿,而她,不仅有霖哥儿,还养着霆哥儿。
  孩子们长大了,出宫回府成亲理所当然。她们“自觉自愿”地留在宫中,和儿子们保持距离,既能避嫌,也有向帝后表明心意的意思。
  所以,尹潇潇口中不说,心里早打定主意,就在宫中长住。绝不让帝后为难。
  万万没想到,她没张口,谢明曦却已为她考虑好了……
  “不,我不离宫。”
  不知过了多久,尹潇潇的情绪才稍稍平静,缓缓张口说道:“七弟妹,我不走。”
  她不能走。
  她一走,谢明曦便没理由再留赵长卿……
  谢明曦听了这两句话,目光骤然柔和:“五嫂,你在想什么,我都明白。不过,你无需多虑多思。我既然有此打算,自有我的道理。”
  尹潇潇皱着眉头,有些话不便明说,暗示几句谢明曦总能听懂:“我若离宫,二嫂三嫂呢?她们是否也要一同离宫?”
  重点是二嫂赵长卿!人在宫中,已是小动作频频。真放她出宫,那还得了?
  谢明曦眸光一闪,淡淡一笑:“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尹潇潇还想再说什么,谢明曦含笑看了过来:“霖哥儿霆哥儿都已长大了,待在朝中磨炼两年,便能正经当差做事。有五嫂在他们身边时时提点,我更放心。”
  被谢明曦这么一提醒,尹潇潇陡然醒悟。
  对啊!
  她在霖哥儿霆哥儿身边,还能不时提醒。也免得兄弟两个被人挑唆怂恿指使,生出异心或做出不该做的事来。
  再者,以谢明曦的手段,何惧一个赵长卿?
  尹潇潇想通了之后,也不再犹豫忸怩,很快张口应下:“好,我听你的。”
  ……
  离宫之事,谢明曦说出了口,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尹潇潇私下告诉了萧语晗,紧接着,赵长卿也知道了。萧语晗无可无不可,赵长卿却惊喜不已。
  蓉姐儿在一个月前嫁到了楚家。
  如今,赵长卿自身住在宫中,颇有寂寥冷清之感。恨不得立刻就去椒房殿,问一问谢明曦什么时候放她离宫。
  不过,赵长卿生性谨慎,自不会这般冒失躁进。
  赵长卿先去尹潇潇那儿,恭贺霖哥儿霆哥儿的喜事。待尹潇潇心情愉悦地笑了一回后,赵长卿顺势问出了口:“对了,七弟妹可说过,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离宫回王府?”
  尹潇潇最见不惯赵长卿那副一肚子心眼还装得风光霁月的德性,故意笑道:“这还不简单。我们现在就去椒房殿,当面问个清楚。”
  一边说,一边拉着赵长卿的手往外走。
  赵长卿:“……”
  赵长卿不是纤弱无力之人,不过,远不能和尹潇潇相比。被尹潇潇这么拉着,连手都抽不出来。
  赵长卿情急之下,额上冒了细汗,忙笑道:“五弟妹,我和你说笑罢了,你怎么还当真了?快些停下!这般去椒房殿,岂不是惹人笑话?”
  尹潇潇脚步一顿,瞥了难得失态的赵长卿一眼:“这么说来,二嫂其实半点都不急着出宫了?”
  这等时候,赵长卿哪敢再说别的,连声道是。
  尹潇潇这才松了手:“二嫂也是的。这等事也拿来说笑。我这个人,天生脾气耿直,别人说什么我便信什么。二嫂可别捉弄我了。”
  赵长卿:“……”


第1128章 户部(一)
  这一席话,听得赵长卿连连抽嘴角,别提多堵心了。
  在赵长卿看来,尹潇潇委实“耿直”得过了头。
  她忘了自己的夫婿是怎么死的吗?
  是当今天子盛鸿亲自端了毒酒,赐死了鲁王宁王闽王。
  若鲁王还在,她们母子三人,何须如人质一般在宫中一住数年。如今想出宫,还得看谢明曦的脸色。
  尹潇潇也是有儿子的人,宁王世子霆哥儿也由尹潇潇一并养大,兄弟情分深厚。日后若有相争,霆哥儿必会站在霖哥儿一边……
  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她就不信,尹潇潇全无半点私心。现在这般作态,不过是讨好帝后,顺便安一安帝后的心罢了。
  赵长卿以己度人,对尹潇潇的虚伪嗤之以鼻,面上笑得格外亲热:“可不是么?这些年,别人都见老。唯有五弟妹,容貌没怎么变过,性情脾气也一如往昔。就是这般爽朗耿直呢!”
  尹潇潇笑着瞥了口是心非的赵长卿一眼:“二嫂倒是变了不少。”
  路遥方知马力,日久终见人心。
  赵长卿再圆滑周全话说得再好听,也掩盖不了日渐贪婪丑恶的嘴脸。
  赵长卿只当没听出尹潇潇话语中的讥讽,笑着将尹潇潇又拉回了屋子里:“七弟妹身为中宫皇后,每日劳心劳力,我们妯娌两个在这儿说说私房话,就别去叨扰七弟妹了。”
  尹潇潇心里哼了一声,到底生性厚道,没再讥讽出声。
  ……
  赵长卿藏着掖着憋着不问出口,谢明曦也只当没这回事,在赵长卿面前绝口不提离宫二字。
  比耐心,谢明曦从没输过。
  反正,到最后熬不住的人,肯定不是她。
  一个月后,春风满面的霆哥儿从蜀地回京,赶回京城过年。
  建业十四年的新年朝会之后,几位听政学习的藩王世子,被各自打发去六部学习当差。霁哥儿去了礼部,霖哥儿去了刑部,霆哥儿去了工部。
  而端柔公主,则去了户部。
  这道圣旨一下,朝堂又炸开了锅,朝臣们争吵不休。接连吵了几日。期间,陈府不免又传出了亲爹揍得儿子下不了床榻的趣事……
  可惜,天子圣意难违,端柔公主到底还是去了户部学习。
  “朝中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可掌朝中四品以下的官员升迁,是为六部之首。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税赋,在六部中的位置仅次于吏部。”
  移清殿里,盛鸿耐心地教导阿萝:“礼部掌礼仪,科举选材,也归礼部掌管。兵部掌管大齐所有兵士,军心安定,大齐才能安稳。所以,兵部平日看似不显不闹腾,却不能出半点纰漏。”
  “至于刑部,掌管刑名之事。工部掌管大齐所有工程建筑之事。亦十分重要。”
  阿萝在移清殿里伺候笔墨一年,又在金銮殿里听政一年,对六部的分工颇为清楚。闻言低声说道:“我知道父皇的意思。”
  “六部中,吏部排在第一。可对天子而言,第一要紧的其实是兵部。所以,兵部尚书必须是最妥帖最忠心于天子的臣子。”
  “文臣结党,左右朝政。武将结党,却能颠覆江山社稷。将大齐兵权纳于掌中,天子才能稳坐龙椅,任谁也翻不出大风浪来。”
  “所以,父皇让几位堂兄分别去了礼部刑部工部,令他们学习当差。却不会让他们进兵部。”
  简而言之,吏部兵部都是天子的地盘。便是阿萝,暂时也不能沾边。
  盛鸿目中露出笑意,示意阿萝继续说下去。
  阿萝侃侃而谈:“户部掌管钱粮税赋,国库充盈,人心安定,做什么事都有底气。身在户部,不贪不受贿者,怕是一个也找不出来。户部也素来是油水最多的衙门。”
  “别看朝中众臣一个个口上忠君爱国,真正忠于父皇肯为父皇分忧的,能有几个?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人反对我入户部当差学习。”
  “说到底,众臣眼见着拗不过父皇要立我为储君之意,就想着我做个木塑泥雕。最好是不通俗务,以后大权旁落,只能听凭臣子们摆布了。”
  盛鸿眼中笑意更浓,满面骄傲:“我的阿萝,真是长大了。”
  “你说的没错。君臣之间其实是对立的。君权凌驾众臣之上。若坐龙椅的天子昏庸无能,被臣子们架空君权,也不稀奇。”
  “阿萝,父皇让你去户部,不是令你去抢萧尚书的权。而是让你好好看看户部,知道臣子们是怎么当差做事的。”
  “为君者,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可以装一装糊涂,绝不能真的犯糊涂。朝中这些老狐狸,没一个省油的灯。没有能耐,哪里降得住他们。”
  “父皇登基十几年,也不敢言彻底掌控朝堂群臣。你要令众人城府,就得拿出你的真本事来。”
  阿萝目中神采熠熠,正色应下:“父皇放心,女儿定当竭尽全力。”
  ……
  关于朝政事务,谢明曦倒是没说什么,只淡淡对阿萝说道:“一年之内,要将户部事务看明白。明年方可去吏部,待到后年,就能去兵部了。”
  最要紧的户部吏部兵部,阿萝必须彻底熟悉了解掌握。
  礼部刑部工部,便容霁哥儿兄弟三个好好待着。阿萝倒是不必再去了,也免得霁哥儿兄弟三人尴尬难堪。
  阿萝郑重应了:“女儿定不负母后厚望。”
  阿萝又长高了一些,眉眼间的英气果决更胜以往,言谈间已渐有大齐未来储君的风范。
  谢明曦看着女儿,目光柔和下来:“阿萝,你去户部学习,不便带太多人随行。除了侍卫之外,再带一个女官随行便可。”
  阿萝不假思索地说道:“让云女官随行便可。”
  云翠微在阿萝身边做了数年女官,论资历论才学论沉稳,无人出其左右。堪称阿萝的左膀右臂。
  谢明曦略一点头:“这等事,你自己拿主意吧!”
  正月二十这一日,众目所瞩之下,端柔公主在百余名御林侍卫的环护下进了户部官署。


第1129章 户部(二)
  盛鸿为阿萝精心挑选户部,一来,户部掌管钱粮税赋为六部重中之重。二则,户部尚书萧尚书在六部重臣里最先投诚,自十余年前他登基之日至今,萧尚书一直忠心可靠。
  论亲疏,礼部的谢钧是阿萝嫡亲的外祖父,当然更亲近。
  盛鸿将霁哥儿安排进了礼部学习当差,其中意味,颇值得人琢磨回味。
  六部官署皆在离皇宫颇近的御街两侧。官署肃穆威严,出入的皆是朝中官员。普通百姓,根本不敢靠近。
  几位世子的风头,今日又被端柔公主抢之一空。
  户部官员从上至下共有六十余个。由萧尚书领头,众官员按着各自的官职,从高到低排在萧尚书身后。
  不管户部众官员心里如何腹诽吐槽不满,总之,面上都是一派恭敬:“微臣恭迎公主殿下。”
  阿萝微微一笑:“诸位平身免礼。”
  待众官员站直了身体,阿萝又做了一件令众人惊讶的事。
  “萧尚书,从今日起,我每日都来户部,多有叨扰了。”
  “于侍郎赵侍郎,以后请多多提点指教。”
  “方郎中……”
  自萧尚书开始,阿萝一个一个地招呼了一遍。五十多个户部官员,姓名和官职,竟无一说错!
  户部众官员心中皆惊。
  过去这一年,端柔公主在金銮殿里几乎从未说过话。众臣渐渐适应了她的存在,心里不免要腹诽“公主殿下不过如此”之类。
  没想到,端柔公主今日一进户部,便展露锋芒。
  萧尚书也有些惊讶,笑着说道:“公主殿下记性之佳,令人钦佩。”
  记住五十几个姓名,算不得什么。不过,连众人的相貌特征都能一一对应上,这就十分厉害了。
  阿萝目光扫过众官员神色不一的脸孔,微微笑道:“我在移清殿里伺候笔墨一年,对萧尚书和于侍郎赵侍郎颇为熟悉。去年进了金銮殿听政,每次大朝会,我便记一记朝中众官员的模样,倒不是有意为之。”
  言下之意就是,其实进了其余五部,她也能叫出所有官员的名字来,不算稀奇。
  萧尚书为官老道,心中如何作想,从面上窥不出半分。资历稍浅年纪较轻的官员们,各自脸上已露出了一丝敬意。
  京城大小官员四百余人,要一一都记下,绝不是易事。他们在朝中为官数年,也未必做得到。端柔公主入朝不过一年,便记住了所有人。
  这份用心,由不得人不心生敬意。
  ……
  阿萝稍露锋芒后,不再多言,随着萧尚书进了官衙当差之处。
  户部或许不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部,不过,一定是最忙碌的地方。每日核算各种账目,各种应对前来支取钱粮的官员,一个个忙得恨不得肋下生翼脚底生风。
  萧尚书身为户部正堂官,自然也是忙碌的。
  一开始,萧尚书还不时张口解释或提点一二。待到后来,便忙得无暇张口了。
  阿萝经过这两年的历练,沉稳得简直不似十几岁的少女,也颇沉得住气。不急不躁,听不懂也不急着发问,只用眼看用耳听。
  待到正午,阿萝不便在官衙里多留,便回宫用膳休息半个时辰。到了下午再来户部。
  第一日过后,阿萝向亲爹亲娘回报心得体会:“父皇,母后,户部其实也像个小朝廷。萧尚书只一个人,便是生得三头六臂,也无法事事躬身亲问。”
  “所以,所有具体的事务,都有四个职司的官员去做,于侍郎赵侍郎也各司其职。萧尚书抓大放小,却不是一味放任。目光如炬,但凡张口,无不是抓住了疏漏之处。有理有据,将失职之人训斥得不敢抬头。”
  说到这儿,阿萝忍不住笑着赞道:“往日我总觉得萧尚书为人抠门,动辄就是国库空虚没有银子。今日才知道萧尚书的厉害。”
  盛鸿挑眉一笑:“能为一部尚书,自然有独到之处。萧尚书的能耐,你慢慢看慢慢学就是了。”
  阿萝笑着应是。
  谢明曦也张口指点阿萝:“你在萧尚书身边学一段时日。等熟悉户部了,不妨去四职司里再转上一圈。”
  “让你进户部,是要你熟悉户部所有的事务。放下身段,去看一看普通官员如何当差做事。”
  “所谓目光如炬,不是一两天能历练出来的。想有所作为,想令众臣诚服,你得有真实的本事能耐,如此才能降得住他们。”
  类似这样的教导,阿萝这两年也听了不少,闻言郑重点头应下。
  ……
  说完了正事,谢明曦话音一转,忽地开起了玩笑:“听闻今日翰林院有公文送至户部,公主殿下可见到了送公文之人?”
  佑哥儿进了翰林院学习,暂时还没具体官职。不过,翰林掌院是他亲爹,端柔公主是他未婚妻。佑哥儿自动请缨要“送公文”,谁也不会不识趣地和他争抢。
  未婚夫妻,假公济私正大光明地见了一面,心里美滋滋的。
  被谢明曦这一说破,一直磊落大方的阿萝,被打趣得脸颊泛红,娇嗔地喊了声母后。
  谢明曦莞尔一笑。
  盛鸿看一眼面泛桃花的女儿,心里直冒酸水,轻哼一声。
  亲爹就是这么心胸狭窄爱吃醋。
  阿萝哄人早已哄习惯了,张口就来:“在女儿心里,父皇最重要。谁也取代不了父皇的位置。”
  总算哄得亲爹有了笑脸。
  谢明曦笑着白了盛鸿一眼:“瞧瞧你,一把年纪了,还总和未来女婿较劲。也不怕传出去被人笑话。”
  一把年纪?
  盛鸿既惊又悲,不敢置信地看着谢明曦:“我明明正当盛年,风华正茂,俊美倜傥。你竟然就嫌弃我了?”
  谢明曦:“……”
  盛鸿摸了摸嘴上特意蓄的胡须,痛下决心:“我待会儿就刮了胡须,露出我俊美无双的脸孔,免得被你嫌弃人老珠黄。”
  谢明曦失笑不已,伸手轻抚盛鸿的脸孔,低声笑道:“刚才是我失言。其实你在我心里,永远是年少时的俊美模样。”
  阿萝:“……”
  阿萝被肉麻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干脆利落地拔腿开溜。


第1130章 离宫(一)
  转眼间,半年时光匆匆而逝。
  这半年里,朝中大事小事不断。阿萝和霁哥儿等人在六部学习当差,各自都有收获。
  宁王府闽王府修缮一新。当年的三皇子府邸空置了十余年,如今也彻底整修过了,挂上了端仪公主府的匾额。
  端仪公主婚期将近,第一个搬出宫。
  萧语晗也随着女儿一同离宫,进了端仪公主府。
  这座府邸,萧语晗曾住过两年。时隔十余年,踏入久违的旧日寝室,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一切,萧语晗想起了离世多年的丈夫,不由得酸涩满腹泪盈于睫。
  一转眼,已是十几年了。
  芙姐儿见亲娘这般伤感,心中也觉酸涩。
  只是,亲爹死了十几年,她当时又年幼,早已记不清亲爹的模样了,也没什么可缅怀的,扶着亲娘清瘦的肩头低声安慰:“娘,你别难过了。以后,娘就随我一起住在府里,我奉养娘亲至老。”
  萧语晗哽咽着嗯了一声,搂着女儿痛哭了一场。
  泪水中,有对亡夫的追忆和伤怀,更多的却是释然和欣喜。
  宫中已是帝后的天下,她其实早有离宫之意。只是,她和尹潇潇一样,都不愿因此事令帝后为难。
  没想到,谢明曦将昔日的三皇子府邸给了芙姐儿,又亲自送她出了宫廷……
  “三嫂,以后和芙姐儿一起好生过日子。若觉得闷了,随时进宫来说话消遣。”谢明曦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她忍着落泪的冲动,冲谢明曦笑道:“好。”
  谢明曦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然后松开。
  她心里无形的枷锁,也在那一刻彻底卸下。
  前半生,她被重重规矩束缚,处处低调隐忍谨慎。从这一日起,她终于离开宫廷,和女儿相守相伴,能过些清静日子了。
  萧语晗狠狠哭了一场,情绪平静后,高高兴兴地和女儿一同安顿归置不提。
  ……
  萧语晗母女离宫之事,对后宫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震动。
  别人不敢胡乱张口,梅太妃少不得在私下絮叨一回:“……芙姐儿要住进公主府,萧氏留在宫中也合情合理。为何让她也一并出宫了?”
  虽然留下萧语晗也没多少实际的用途,不过,这一放人出宫,总令梅太妃心里惴惴不安。
  谢明曦和梅太妃的婆媳关系大为缓和,如今说话也随意多了:“这些年,三嫂助我良多,平日说话行事,也格外谨慎,从不给任何人添麻烦。这样过日子,总少些恣意和趣味。倒不如令三嫂和芙姐儿住在一处,三嫂也能畅快些。”
  梅太妃瞥了谢明曦一眼,一语双关地说道:“往日我总觉得你心肠太过冷硬,现在才知道,你也不是一味冷硬无情。”
  谢明曦微微一笑:“母妃说的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待我好,我自要加倍地对她好。”
  梅太妃碰了个软钉子,有些讪讪,转而说道:“萧氏离宫也就罢了,尹氏和赵氏还是留在宫里的好。”
  谢明曦淡淡道:“我已和五嫂说过了,再过几日,她就随霖哥儿回闽王府。”
  什么?
  梅太妃一惊,再也坐不住,霍然起身:“你说什么?你要让尹氏也离宫?”
  “正是。还有二嫂,我也会让她离宫。”谢明曦起身,伸手扶住梅太妃:“母妃稍安勿躁,还是坐下说话吧!”
  梅太妃哪里还有心情坐下,急急地扯住谢明曦的衣袖,快速低语道:“你可别太过心软了。萧氏要离宫也就罢了,她膝下只有芙姐儿,性子也安分。”
  “尹氏既有亲儿子,也有养子。那个赵氏,整日笑脸迎人,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在宫中尚且不安分,若放她离宫回鲁王府,和纵虎归山有何区别?”
  情急之下,梅太妃也不顾自己说话好不好听了:“为了阿萝着想,你也得将尹氏和赵氏都留在宫里。若霁哥儿他们生了异心,也能凭借着他们的亲娘节制他们一二。”
  看着满脸急切近乎气急败坏的梅太妃,谢明曦不由得挑眉一笑。
  所以说,梅太妃其实半点都不傻,既看得清楚也想得明白。
  而赵长卿,也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精明。
  “母妃放心,”谢明曦微笑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