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倒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师父果然还是这么敏锐。
  谢明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一段时日,《书院山长传》就要出来了。到时候,师父不妨仔细读一读,定是很有趣味的。”
  “对了,以后还会有《皇后传》《帝女传》,还会有许多以诸多出色女子为原型的话本。师父就等着瞧热闹吧!”
  顾山长:“……”
  顾山长哑口无言,看了谢明曦许久,才道:“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
  谢明曦淡淡一笑:“《蜀女传》流传极广,我知道之后,便和盛鸿商议出了这个办法。”
  立储是国朝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精心谋划,徐徐图之。
  顾山长想了想,笑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顿了片刻,又笑道:“也不知姝媛在蜀地,有没有看到这本《女将军传》。”
  “师父这就不必操心了。”谢明曦笑着调侃:“周统领早已买了百余本,命人快马送去蜀地了。”
  这对夫妇,一个是天子亲兵统领,一个是蜀兵将领。平日里各居一方。每年能相守的日子不会超过半个月。感情却颇为深厚,丝毫不逊于年轻夫妻。一个月里至少也通信三回。
  《女将军传》一出,最自得最骄傲的人,非周全莫属。
  周全自掏腰包,买了一摞话本回来,亲朋好友送了个遍。就连谢明曦手中这本,也是周全让魏公公送来的。
  顾山长听了也觉有趣,笑道:“当日他们两个成亲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说酸话。还有人断言,夫妻两个定会以和离收场。”
  不过,人家夫妻两个的感情一直都好的很。那些想看笑话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
  说笑片刻,顾山长问起了阿萝上朝的情形:“阿萝入朝也快两个月了!朝堂里情形如何?有没有不消停不安分的?”
  谢明曦淡淡道:“在朝堂上无人敢胡言乱语,私下里非议总是有的。总得让朝臣们有个缓冲接受的时间。”
  阿萝在移清殿里待了一年,一众重臣们勉强适应了。现在阿萝进了金銮殿,面对的是京城文武百官,还有一堆亲王郡王藩王皇亲贵族之流。
  阿萝适应的很,不过,众臣显然还没怎么适应。
  顾山长低声道:“总之,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立储之事,再过两年也无妨。”
  谢明曦笑着点点头。
  阿萝正是年少气盛意气风发之龄,硬生生地修炼低调隐忍冷静镇定,着实不易。
  顾山长心疼阿萝,少不得唏嘘感怀几句。
  谢明曦不以为意,淡淡说道:“这算不得什么辛苦。若能这点都忍不了撑不住,她还做什么储君。”
  总之,亲娘冷酷如冰。
  顾山长略有些不满地瞥了谢明曦一眼:“你呀,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太过犀利。对自己的女儿,也这般刻薄。阿萝哪里像你亲生闺女,倒像是半路捡来的。听政学习也是一桩辛苦的事。以后阿萝回来,你也别总是训斥数落她,多多鼓励才是。”
  谢明曦被顾山长一通数落,无奈又好笑地应道:“是是是,师父说的都对。”
  所谓一物降一物。
  谢明曦口舌再犀利,遇到顾山长也只有退让投降的份。
  湘蕙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启禀皇后娘娘,春闱放榜了。”


第1118章 双喜(一)
  春闱在二月初,考完后半个月放榜。
  佑哥儿等人都参加了今科春闱,陈小宝儿也在亲爹亲娘的鼓励和嫡亲祖父陈尚书的“激励”下参加了春闱考试。
  据陈湛说,陈尚书是这样激励嫡长孙的:“考不中春闱,也别惦记娶媳妇了。什么时候考中进士,再娶妻成家。”
  陈小宝儿被“激励”得埋头苦读四个月,连陈府的大门都没出过半步。
  也不知陈小宝儿能否创造奇迹。
  谢明曦目中闪过笑意,从湘蕙手中接过榜单,第一眼,便看到了熟悉不过的名字。
  顾山长探头一看,立刻笑道:“好!好!好!真没想到,佑哥儿这般争气,竟考了个会试第一!真是太好了!”
  会试过后,还有殿试。过了殿试,才能真正定下名次。
  不过,佑哥儿显然没有会被天子踢出首名的忧虑。新科状元的名头,是板上钉钉的了。
  佑哥儿也是顾山长看着长大的,佑哥儿这般争气出息,顾山长自是高兴。
  谢明曦目中闪出笑意,又看了下去。
  李氏兄弟也都在榜上。
  钰哥儿比钦哥儿读书略强些,秋闱时也是钰哥儿名次高。可此次春闱,钦哥儿考中六十七名,钰哥儿却跌落至二百八十多名。春闱只取三百进士,钰哥儿差点就名落孙山。
  个中原因,谢明曦心中了然。
  新年一过,赵长卿便迅疾为蓉姐儿定了亲事,正是楚家的六公子。
  这个消息一传到李家,钰哥儿当时就病倒了。养了半个多月,挣扎着去参加春闱。在如此重击下,钰哥儿尚能考中,不能不说是好运道。
  顾山长看到钰哥儿的名次,也是一声长叹。
  只是,蓉姐儿亲事已经定了,说什么都无益处。顾山长索性一字不提,继续看了下去。一直找到最后一个,也没陈小宝儿的名字。
  “小宝儿苦读四个月,还是没考中。”顾山长颇有些惋惜。
  谢明曦笑道:“小宝儿今年才十五岁,这科没中,过三年再考也无妨。下科能考中,也是年少得志,十分难得了。”
  可不是么?
  三年一次春闱,每次只取三百进士。每一科的进士,大多苦读了十余年甚至二三十年,年龄多在二十余岁到三四十岁之间。
  十几岁的年轻进士,一科也只寥寥几人罢了。
  顾山长转而笑道:“我是替小宝儿担心。这榜单一出来,陈尚书回府定要动手揍他一顿。”
  谢明曦挑眉一笑:“这倒未必。陈尚书喜欢揍儿子,对孙子未必下得了手。”
  ……
  如果陈湛听到谢明曦这句话,一定会心有戚戚焉。
  没错,陈尚书确实失望又恼火。回府训了陈小宝儿一顿,撵他去书房读书。陈尚书心中犹不解气,又将陈湛喊到面前叱责一顿。
  陈湛要是不吭声也就罢了,偏偏陈湛是个嘴欠的,被叱责时出言反驳:“我听说过子不孝父之过。难道儿子读书不争气,也要怪亲爹不成?这么说来,我们兄弟几个,除了我考中进士,几位胞弟最多就是举人功名,难道也要怪父亲督促不力……”
  得!又挨一顿揍!
  好在陈尚书理亏,揍的时候也没用全力。陈湛躺了一晚,隔日就能进宫了。
  看着一脸无辜的好友,盛鸿既无奈又好笑:“你也真是。明知道自己亲爹的脾气,就不能少说两句?”
  陈湛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这是据理力争。总不能怕挨打,就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吧!”
  盛鸿翻了个白眼:“是是是!你是据理力争被亲爹揍了也不屈服的好汉!”
  陆迟和赵奇闷笑不已。
  陈湛脸皮厚,被打趣几句也不放在心上。转而对赵奇说道:“小宝儿还年轻,这科没中,再过三年,考下一科便是。不过,这终身大事也不能耽搁了是吧!”
  赵奇只当没听懂陈湛话语里浓浓的暗示,立刻左顾言他,不接话茬。
  陈小宝儿这个女婿,他勉强也算满意。不过,他可舍不得女儿早早出嫁。才十五岁,便是定下亲事,也要过两年再出嫁。
  盛鸿倒是颇能体会赵奇的一片慈父心肠。
  辛苦养大的白菜,眼看着有活蹦乱跳的小猪想来拱走,身为亲爹,焉能舍得!
  哪怕阿萝是招驸马,盛鸿也舍不得!
  等阿萝满十八岁了,再成亲好了!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几日后,三百新科进士进了金銮殿,参加殿试。
  一般而言,到了殿试,除非有重大失误或殿前失态,才会被罢落。殿试主要是排定最后的名次。
  天子亲自主持殿试,所有新科进士,都是天子门生。
  盛鸿坐在龙椅上,看着埋头奋笔疾书的进士们,颇有几分天下英才尽入我手的自得。
  半日过后,殿试考完了,陆掌院有儿子下场考试,要避讳一二,负责批阅试卷的,是翰林院里几位博学的翰林学士。
  批阅过后,选出前十,送至圣案前。
  盛鸿看过后,定夺名次。最重要的是点出一甲前三,及二榜传胪。之后的名次,有二榜和三榜同进士之分。
  佑哥儿果然被点中了状元。十六岁的状元郎,连中三元,足以名列青史了。
  钦哥儿在二榜之列。钰哥儿状态不佳,落到了三榜。
  李家上下如何痛心惋惜不提,在外人看来,李家出了一双少年进士,着实是件大喜事,登门道贺的人几乎挤破了门槛。
  方若梦心疼长子,面上却不便流露出来,打起精神应对宾客。私下里对李默叹道:“钰哥儿这等模样,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李默沉默片刻,才道:“世事哪能尽如人意。钰哥儿和端容郡主没缘分,以后为他另择一门好亲事便是。”
  以李家门第,以钰哥儿的相貌才学人品,还愁娶不到好媳妇吗?
  只是,钰哥儿难免要伤心落寞一段时日了。
  方若梦又叹一声:“也只能如此了。钰哥儿的亲事暂且放一放,钦哥儿的亲事就别犹豫踌躇了。我明日就进宫求皇后娘娘保媒说亲!”


第1119章 双喜(二)
  夫妻两人就着一双儿子的亲事商榷了许久。
  商议妥当后,方若梦令人将两个儿子叫了过来。
  兄弟两个自小就生得一般模样,年岁渐长后,五官长开了,依然有九分相似。气质颇有不同之处。
  钰哥儿虽只大了一个时辰,到底是长子,性子比弟弟沉稳一些。钦哥儿略显活泼些。
  如今,兄弟两个双双考中进士,堪称春风得志。钦哥儿眉眼间俱是神采。钰哥儿病了一场,硬撑着熬过了会试殿试,人清瘦了一圈,眉眼间也没多少喜意。
  方若梦心里一阵抽痛,目中闪过怜惜。
  李默张口说道:“你们兄弟考中进士,对我们李家而言,是双喜临门。过些时日,你们还要去参加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若能考中,便能进翰林院学习一年……”
  “父亲,”钰哥儿低声打断李默:“我不在二榜之列,没资格参加庶吉士考试的。”
  李默:“……”
  差点把这茬给忘了!
  三百个新科进士里,一榜二榜的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的考试。落到三榜的一百多个进士,却无这个资格,得去吏部,由吏部考核选派,或外任出京,或在京城候缺。
  论才学,钰哥儿比钦哥儿还要略强一些。
  奈何钰哥儿情路不顺,惊闻心上人定下亲事的噩耗后,病了一场,伤心又伤身。在这样的情形下,不落榜已是幸运了。
  李默看着神色落寞的长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惊闻心上人其实是男儿身的锥心之痛。一时间思绪飘飞……
  方若梦瞥了一眼过来。
  李默立刻回过神,正色说道:“钰哥儿,你今年才十七岁,这个年龄考中进士,放眼大齐也找不出几个来。便是在三榜,也不可颓唐丧气。”
  钰哥儿低声应是。
  方若梦略一斟酌,轻声说道:“我们刚才商议了一回,明日我就进宫为钦哥儿求亲。不出意外的话,钦哥儿的亲事很快就能定下。钰哥儿,你的亲事暂且不急。娘一定为你精心挑一门好亲事。”
  钦哥儿心花怒放,又不忍刺激自己的亲哥哥,强自将喜悦按捺下大半:“多谢母亲!”
  钦哥儿自觉已经十分体贴了。可他眼中骤然闪出的喜悦光芒,依然深深刺痛了钰哥儿的心。
  钰哥儿忍着痛楚,低声说道:“一切听凭父亲母亲安排。”
  方若梦冲李默使了个眼色,李默索性领着钦哥儿去了书房,指点即将参加翰林院考试的儿子一番。
  方若梦则好言宽慰钰哥儿。诸如“大丈夫何患无妻”或是“有缘无分不能强求”之类。类似的话,这些日子里,钰哥儿不知听了多少。
  端容郡主亲事已定,婚期在十月。
  钰哥儿沉默许久,抬头看着方若梦:“娘,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你放心吧,我不会就此消沉,也不会因此事对鲁王府心存怨怼。”
  “我和她没有夫妻缘分。我也希望她日后嫁到楚家,和夫婿感情和睦,生活平静幸福。”
  说到这儿,钰哥儿眼眶微红,声音微颤。
  方若梦心疼如割,伸手轻拍儿子的肩膀,给予无言的抚慰。
  然而,有些伤痛,注定了只能自己面对。
  谁也帮不了钰哥儿。只能待流逝的时间抚平他的情伤和痛苦了。
  ……
  同样的夜晚,陆迟夫妇也在讨论儿子的亲事。
  “这些年,我和皇后娘娘虽然明言,心里早有默契。”林微微低声笑道:“阿萝去年及笄,今年已十六岁。佑哥儿是少年状元,也勉强配得上阿萝了。我想着,趁着明日进宫请安,便张口向皇后娘娘求亲。”
  换做普通官宦千金,请官媒提亲便可。亲事成不成,都不伤两家的颜面。
  到了他们这儿,唯有自己厚着脸皮去向帝后提亲了。
  陆迟为人谨慎,轻声叮嘱:“你说话委婉些。若皇后娘娘露出想将阿萝多留两年之意,你便不提亲事了。佑哥儿也还年少,等两年也不迟。”
  说实话,他也舍不得儿子早早成亲。
  林微微当年早产,亏了身子,不能再生育孩子。两人只有佑哥儿这一个儿子。
  别人家都是娶儿媳过门。他们的儿子却得入赘天家,以后生的孩子可就都姓盛了……他们只佑哥儿这一个儿子,心里其实也颇为不舍。
  夫妻多年,心有灵犀。
  林微微也在此时叹了口气:“我们儿子要做上门女婿,你当我就舍得么?”
  “只是,不说别的。只看一双小儿女的情分,也得成全了他们。”
  陆迟先是点点头,旋即笑着自嘲:“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嫉恨佑哥儿的福分。你我也不必在这儿矫情虚叹了。”
  可不是么?
  阿萝这个公主的身份地位,和历朝公主都不同。
  陆家能求来这一门亲事,不知要惹来多少艳羡。
  林微微也是心胸豁达之人,闻言笑了起来:“说的正是。有这样的儿媳,我在梦中也会笑醒。”
  ……
  隔日,林微微和方若梦一起进宫请安。
  不止她们两个,颜蓁蓁秦思荨也一同进了宫。
  她们四个各自负责女童学堂女子作坊及善堂的具体运作,也是谢皇后的同窗好友兼心腹。每个月固定进宫请安一回,有时还会应召入宫。
  不说别的,只这份出入宫闱的体面,也足以羡煞旁人。
  谢明曦见了几位同窗好友,颇为愉悦,笑着说道:“快些免礼,坐下说话便是。”
  众人欣然入座。
  秦思荨先柔声笑道:“先恭喜林姐姐方姐姐。”
  林微微方若梦不约而同地笑道:“再过三年,便轮到我们恭喜秦妹妹了。”
  秦思荨抿唇笑道:“小宝儿读书不甚用功,再读三年,能考中便是万幸了。我现在倒是盼着,他早日定下亲事。定了性子之后,也能沉下心来读书。”
  一边说,一边看向颜蓁蓁。
  颜蓁蓁和秦思荨最是交好,也早有结为儿女亲家之意。
  不过,事到临头,她和赵奇一般舍不得女儿早早出嫁,立刻笑道:“才十五岁,这般年少,不必急着定亲。”
  秦思荨:“……”


第1120章 提亲
  人心就是那么奇怪。
  颜蓁蓁往日最喜欢陈小宝儿,早已将陈小宝儿视为未来女婿。等正要论亲了,又生出岳母看毛脚女婿的心情来……
  简而言之,小宝儿还是等着吧!
  秦思荨试探一回,也不着急,笑盈盈地说道:“颜妹妹说的是。孩子们还小,便是定下亲事,也不必急着成亲。过两年成亲正合适。”
  这话听着格外顺耳。
  颜蓁蓁不知不觉地就露了口风:“是啊,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秦思荨温柔一笑:“既然颜妹妹也同意,过些日子,我就请官媒登门提亲了。”
  颜蓁蓁:“……”
  谢明曦等人俱露出会心的笑意。
  秦思荨又笑道:“颜妹妹,我的好妹妹,我们两人自少时相识,同窗数年。这些年相处融洽,亲姐妹也不及我们两人亲近。别的我不敢说,我只和你保证一件事。以后卿姐儿过了门,我一定疼她。”
  “这些年,我连着生了三个讨债的儿子,盼女儿盼的脖子都长了。以后我便拿卿姐儿当自己的女儿了。”
  男方求亲时,可不就得低些身段么?
  更何况,秦思荨绝不是有意作态,这一席话发自肺腑,真挚诚恳之意毕露。
  颜蓁蓁耿直的脾气多年都没变过,心里一软,很快松了口:“也罢,秦姐姐找官媒提亲就是,我应了就是。”
  众人:“……”
  林微微方若梦尹潇潇艳羡地看了秦思荨一眼。
  同样有待嫁女儿的萧语晗和谢明曦,颇有些无语地对视。
  这就答应了?
  怎么也得矜持一下,哪怕是装装样子,也要斟酌商榷考虑个半月一月什么的再给回音吧!
  ……
  相较之下,方若梦就含蓄委婉多了。
  至少,方若梦做不出当面提亲的事来。
  待用过午膳,萧语晗尹潇潇各自回了寝宫。方若梦才轻声笑道:“我有一桩事,想求皇后娘娘。”
  林微微等人颇为识趣,立刻起身避了出去。
  谢明曦心中有数,故作不知,笑着问道:“方姐姐有什么事,不妨直言。”
  方若梦笑道:“我是为了钦哥儿的亲事。想求皇后娘娘为钦哥儿保媒说亲。”
  萧语晗也曾做过皇后。自盛鸿登基,谢明曦入主中宫后,萧语晗在宫中的处境总有几分尴尬。不过,芙姐儿是先帝册封的端仪公主,盛鸿和谢明曦对芙姐儿也十分亲厚。
  凭李家的门第,凭钦哥儿本身,想尚端仪公主做驸马,自是够格。
  可这京城里,有门第有出身又出众的少年郎着实不少。若不是钦哥儿自小进宫读书,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的好亲事未必轮得到他。
  谢明曦也未拿捏,含笑说道:“这事我先应下了。不过,成与不成,得看三嫂的心意。等过一段时日,你听回音便是。”
  方若梦大喜,忙笑着谢了恩典。
  两人就着钦哥儿和芙姐儿的亲事闲话片刻,颇有默契地对钰哥儿只字不提。
  方若梦低声笑道:“林姐姐今日也有事要求皇后娘娘,我暂且退下,留待林姐姐亲口和娘娘说。”
  谢明曦:“……”
  好了,她猜到是什么事了。
  她们几个也是,求亲这种事,就不能慢慢来吗?非要今日扎堆一起求亲?
  ……
  身为未来的婆婆,林微微以为,求亲这种事宜早不宜迟。再有默契,也得先定下亲事,心里才能安稳踏实。
  方若梦出去不到片刻,林微微便满面笑容地来了。
  谢明曦和林微微相识相交数年,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她在林微微的面前,自然不会摆什么中宫皇后的架子。
  林微微也不绕弯子,笑着说道:“我的来意,娘娘怕是早猜到了。我想为佑哥儿提亲,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佑哥儿为人如何,无需多夸。一双小儿女的情分如何,彼此也都清楚。这门亲事,用水到渠成形容绝不为过。
  只是,对着亲自来提亲的未来亲家母,谢明曦的心情颇有些微妙。
  其实,阿萝已经主动向佑哥儿求过亲了……
  谢明曦微微笑了一笑:“孩子们正年少,不必如此着急。”
  理解理解!
  身为女方,总得矜持一二嘛!
  一口应下亲事的,除了颜蓁蓁之外,其余人等都不可能。
  林微微立刻笑道:“成亲的事不急,过几年也无妨。我也是想着早日定下亲事,心里才真正踏实。”
  谢明曦神色不动,继续微笑:“事关阿萝终身,我得和皇上商议过后,再做定夺。”
  林微微笑着应道:“娘娘慢慢考虑。等过一个月,我再进宫听娘娘的回音。”
  ……
  众人各怀心思而来,然后满心愉悦而归。
  唯有颜蓁蓁,回府一说,便被自家夫婿埋怨了几句:“我特意叮嘱过你,陈家来提亲,你矜持一些,别人家一张口你就应下。好似我闺女嫁不出去一般。”
  颜蓁蓁原本有些心虚理亏,被赵奇这么一埋怨,反倒理直气壮地挺直了胸膛:“我素来就是这样耿直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是实在不乐意,陈家来提亲,你出面回了就是。”
  赵奇:“……”
  夫妻两个互相瞪眼。
  没到片刻,赵奇就低头认输:“罢了,应就应了。我和陈湛也是多年的好友了。要结亲就结亲,矜不矜持的也无所谓。”
  几日后,陈家请了官媒登门。
  赵家应下亲事,交换庚帖,合了八字,立下婚约,过了聘礼。婚期倒是没定,不过,定亲的速度委实快得惊人,前后加起来也只一个月的时间。成了京城官宦女眷圈里人人称道的佳话。
  按时下俗礼,定了亲的男女,不宜时时见面。
  陈小宝儿可没那么多顾忌。定了亲之后,照旧时常去赵府。就连称呼也改了。往日都是喊赵叔颜姨的,现在一口一个岳父岳母。
  对此,未来岳父岳母表示,未来女婿太过殷勤热忱,也是一种困扰啊!
  陈湛和秦思荨则私下里唏嘘。儿媳还没过门,自家儿子整日去岳家献殷勤,对岳父岳母比对亲爹亲娘还热情。
  养儿子有什么用啊!


第1121章 定亲(一)
  陈家赵家结亲的两个月后,李家也传出了喜事。
  李二公子和端仪公主定下亲事。
  端仪公主是先帝独女,是当今天子的嫡亲侄女,是正经册封过的大齐公主。其母萧娘娘在宫中声名极佳,端仪公主和几位藩王世子一同长大,和端柔公主姐妹情深。尚了端仪公主,好处细说不尽。
  撇开这些不论,只看端仪公主本人,容貌美丽,灵秀端雅,足以配得上李二公子了。
  谢皇后凤旨赐婚,更令这桩亲事体面风光。
  相较之下,年初鲁王府的端仪郡主和楚六公子定亲,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谢皇后也未下凤旨赐婚。
  两相一对比,有心思敏锐的女眷,少不得在心中斟酌思虑一二。
  说起来,李二公子定亲了,怎么李大公子倒是悄无声息?
  有好事的女眷,去李府登门道贺的时候,玩笑地提了两句。
  方若梦微微笑道:“今岁兄弟两个中了进士后,我去寺中烧香还愿,替他们兄弟两个求姻缘签。寺庙里的高僧为我解签,言道钦哥儿今年红鸾星动,钰哥儿姻缘未至,要等上两年。”
  “我索性先为钦哥儿求来一门好亲事。钰哥儿的亲事,过两年再说也无妨。”
  别管众人信不信,总之,场面上也算交代得过去了。
  有两年做缓冲,想来钰哥儿总能放下情伤了。
  ……
  芙姐儿定亲之喜,谢明曦赏赐丰厚,梅太妃和诸位太妃也皆有赏赐。
  阿萝等人也前去道喜。
  散朝后,阿萝笑着喊一声:“霖堂兄,霆堂兄,我们一起去芙堂姐那里道声喜。”
  霖哥儿霆哥儿一起笑着应了。
  阿萝入朝听政也有小半年了。这小半年里,阿萝秉持着默默观政只听不说的原则,让百官们慢慢适应自己的存在。
  霖哥儿心思清明,态度摆得端正,和阿萝依旧亲厚。
  霆哥儿嘛,自小就和阿萝不对盘,时常争执吵闹,动手打架也不在少数。这两年,霆哥儿渐渐长大,讨嫌的性子也收了不少。顶多私下里调侃或嘲笑阿萝几句而已。
  而霁哥儿,有妻有子,最是年长,处处表现出了兄长风范。对阿萝的态度也格外温和。
  这也令一众等着看好戏的朝臣们略略有些失望。
  原本以为会看到兄弟相争或合力针对阿萝或帝后为阿萝撑腰打压几位世子之类的热闹大戏,没曾想却是兄友弟恭一起爱护堂妹的情景。简直和睦得不像话。
  阿萝和霖哥儿霆哥儿并肩而行,身后很快传来霁哥儿的声音:“堂弟堂妹,稍等一等,我和你们一同前去。”
  阿萝稍稍驻足,冲霁哥儿笑道:“也好,我们今日一同去道喜,顺便在芙堂姐那儿蹭一顿午膳。”
  阿萝的眉眼总是那般生动鲜活,那般自信蓬勃,散发出令人炫目的神采。
  霁哥儿心里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面上露出笑意:“好!”
  兄妹四人有说有笑地前去芙姐儿的寝宫。
  ……
  他们四人皆要上朝,只能等散朝后前去。蓉姐儿则是听了喜讯便前去贺喜,和芙姐儿手拉着手说了半天话。
  芙姐儿脸颊上一片红晕,眼中跳跃着娇羞幸福的光芒。
  蓉姐儿看在眼里,既为芙姐儿高兴,枯如井水的心田也泛起了阵阵苦涩。脑海中闪过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身影……
  心底的苦涩,翻腾而来,便连舌尖也是苦涩难当。
  芙姐儿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一时没有留意蓉姐儿眼中的晦涩,低声笑道:“蓉堂姐,你婚期将近,嫁妆都备好了么?”
  提起自己的亲事,蓉姐儿脸上没什么喜意,声音平静无波:“这些事,自有母亲和兄长操持,我安心等着出嫁便可。”
  按理来说,郡主也有开府另住的资格。只是,谢皇后并无赐府之意。
  赵长卿想厚颜去求一回恩典,被蓉姐儿拒绝了。
  既是要和楚家结亲,借以笼络示好楚家,又何必再端着郡主的架子。
  芙姐儿见蓉姐儿这般模样,心里颇不是滋味,反手握住蓉姐儿的手,压低了声音叹道:“蓉堂姐,你心中并不情愿嫁入楚家,为何不去求七婶为你做主。七婶娘的脾气你也该知道的,你不张口,七婶娘绝不会多管多问。只要你肯去相求,七婶娘便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插手过问你的亲事了……”
  可蓉姐儿,至始至终沉默不语。
  蓉姐儿的右手微微一颤,目中闪过痛苦。
  她没有和芙姐儿对视,将头扭到一旁:“芙堂妹,不管如何,母亲辛苦将我抚育养大,兄长也一直疼我爱惜我。这亲事是他们定下的,若我私下去求七婶娘做主……又将母亲和兄长置于何处?”
  说到后来,蓉姐儿已眼眶泛红,微微哽咽。
  她自小温顺听话,也习惯了听从母亲兄长的安排。她没有勇气也狠不下心肠为了亲事和母亲兄长决裂离心。去岁病了半个月,已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
  芙姐儿也不忍心再说什么了。
  这世间,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勇气争取自己的幸福。也不是所有女子都能硬着心肠和亲人反目。
  至少,蓉姐儿做不到。
  今时今日,再说这些,也实在没什么益处。
  芙姐儿只得将话题扯回自己身上,蓉姐儿打起精神继续和芙姐儿说话。不过,蓉姐儿的情绪就此低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