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江王人在军营,未在府中。临江王妃强做镇定地应对:“王爷不在府中,有什么事,待王爷回府再说。”
刑部郎中说话客气,态度却异常强硬:“下官奉佟尚书之命前来搜查临江王府,请临江王妃行个方便。”
临江王手握兵权,府中侍卫足有几百,还暗中豢养着许多暗卫。刑部郎中要搜临江王府,临江王妃又惊又惧,头脑一昏,竟喊了一声:“拦住他们!”
这一喊,顿时坏了事。
王府侍卫们围拢上来,刑部郎中领着捕快们硬闯,推推搡搡间,一个捕快被踹倒在地。很快,两边都动了真火,打了起来。
一方气盛,一方却人多势众。不到片刻,捕快们被打得倒了一地,领头的刑部郎中,不知被哪个侍卫打中了鼻子,鼻血长流,看着狼狈不堪。
刑部郎中挨了打,也未退缩,高声嚷道:“下官奉尚书大人之令前来,手中亦有刑部公文。临江王府仗势欺人,殴打朝廷命官。下官这就回刑部,请大人上奏折,为下官讨回公道!”
说完,招呼一众捕快,你搭着我肩膀,我扶着你,狼狈万分地走了。
临江王妃这口气还没松下来,又被刑部郎中临走前的一番话吓得心神不宁。
两个时辰后,临江王黑着脸回了王府。
临江王妃急匆匆地迎上前:“王爷,大事不好了……”
话还没说完,临江王重重的一巴掌便落了下来,在临江王妃的脸上落下鲜红的五指印:“蠢妇!”
第932章 墙倒(一)
临江王妃也一把年纪了,被丈夫当众扇一巴掌,疼痛不说,更丢尽了颜面。
“你这个蠢妇!你是要害死本王是不是?”
临江王怒火高涨,眼睛蹭蹭地燃着火苗,脸孔上的肥肉不停抖动:“刑部郎中是朝廷命官,手里还有刑部公文。他想搜王府,让他搜便是。实在要拦,也不能动手。现在算是彻底将把柄送到别人手里了。”
天子一直等着他犯错,以便正大光明地出手对付临江王府。
他事事谨慎,唯恐疏漏,授予话柄。
却未料到,临江王妃会坏了事。
临江王妃捂着脸,哭了起来:“当时我也是急了。堂堂王府,被刑部捕快四处搜查,传出去成什么样子。我们王府还有什么颜面……”
临江王破口怒骂:“要个屁颜面!你还当现在和以前一样吗?”
建文帝在世时,重用亲王,又有俞太后撑腰,临江王府行事跋扈些无妨。到了建安帝时,临江王有从龙拥护之功,更是风光。
可现如今,坐在龙椅上的是盛鸿。连俞太后都被牢牢压制,不得动弹。临江王府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否则,便会重蹈昔日淮南王府之祸。
临江王怒骂之下,口中的唾沫飞到了临江王妃的脸上。
临江王满心烦躁,顾不上安抚哭哭啼啼的临江王妃,叫来管事,将今日府中发生的事仔细问了一遍。
管事战战兢兢地一一作答。
临江王越听越觉心凉。
朝中文臣之首,当属内阁诸阁臣。六部尚书,亦是朝堂重臣。这个刑部佟尚书,是出了名的谄媚迎上。当年建安帝在世时,要出手整治宁王,佟尚书没少从中出力。
此次刑部忽然派人登门,便是一个明显的讯号。
临江王不敢再耽搁,立刻动身进宫,亲自向天子请罪。
……
一个时辰后。
移清殿内。
个头不高头顶微秃的佟尚书一脸愤怒,拱手说道:“……皇上,刑部受理廖管事父子丧命一案。查到廖管事素日和临江王府里的人来往密切。所以便想着去临江王府查上一查,看看能否查到有用的线索。”
“万万没料到,赵郎中和一众捕快,竟遭王府侍卫殴打。可怜的赵郎中,连牙齿都被打落了两颗。”
“赵郎中受此羞辱,老臣亦觉面上无光。老臣无能,只能请皇上主持公道。”
佟尚书一边说一边潸然泪下,演技感人。
几位阁老和一众尚书侍郎,皆应召入宫。佟尚书这一番血泪控诉,众臣顿时纷纷出言附和。
“临江王行事嚣张跋扈,纵容侍卫殴打朝廷命官,此等恶劣行径,视朝廷法度为无物,绝不可轻饶。”
“颜阁老言之有理。老臣也以为,此事定然彻查到底。”
“临江王府不敢让刑部搜查,不惜动手殴打一众捕快,其中必有些蹊跷。请皇上下令严查到底……”
墙倒众人推……
至于墙会不会倒,这等问题就无需多问了。大家都推一推,想不倒也不行!
此时正是下午,日头明晃晃的,颇有些刺目。
移清殿内摆了数个冰盆,身着龙袍的盛鸿,也未觉燥热。一张举世无双的俊脸,此时也彻底沉了下来,目中闪过怒意:“佟尚书稍安勿躁,此事朕绝不会袖手不管。”
盛鸿一张口,佟尚书心头这口气顿时松了下来。面上露出感激动容之色,拱手躬身:“老臣多谢皇上。”
就在此时,魏公公前来禀报:“启禀皇上,临江王进宫觐见,此时就在移清殿外。不知皇上是否要见临江王?”
盛鸿目中泛起冷芒:“让他进来。”
临江王身形肥大,抵得上普通男子两个身形。平日出入乘坐的轿子,得八个轿夫才能抬得动。
今日焦急之下,临江王骑马进了宫。进了宫门后,一路疾行。此时汗流浃背,脸上的汗珠从颤巍巍的下巴处滴落,衣襟上也有了一团团汗湿。
这等模样出现在天子面前,已算失仪了。
临江王进了移清殿便跪下请罪:“老妻犯了糊涂,竟下令让侍卫拦着赵郎中和一众捕快。都是老臣治家无方,请皇上责罚!”
佟尚书愤怒地看向临江王:“临江王轻飘飘的托词,就想将此事一带而过吗?”
“赵郎中就这么白白挨了打不成?还有十余个捕快,人人都受了伤。一路狼狈不堪地搀扶着回了刑部,京城百姓们都看到了。百官们也都看在眼底。”
“此例一开,我们刑部以后还要如何当差办案?还如何登门搜查?哪一家府上都学临江王府,这京城岂不是都乱了套?”
这个老匹夫!
临江王心中怒骂一声,口中自要辩解:“佟尚书未免太过夸大其词了。今日之事,确实是临江王府的不是。所以,本王进宫来请罪。赵郎中和一众捕快受了伤,本王一定亲自携厚礼登门赔礼。”
说完,又一脸自责地再次请罪:“请皇上重罚!”
盛鸿冷冷地扫了临江王一眼:“确实该重罚!”
临江王:“……”
临江王反应极快,立刻露出痛心疾首的神色:“老臣犯下大错,不管皇上如何责罚,老臣都无怨言。”
反正就是打了一个赵郎中,总不能要他一个堂堂亲王,为这点小事偿命。
……
盛鸿确实不能令临江王为此事偿命,呵斥了几句后,便下旨,将临江王关进了宗人府。
汾阳郡王亲自领人前来。
临江王此时已觉察到了不妙,却无法抗旨。无可奈何地随着汾阳郡王去了宗人府。
临江王被关的隔日,刑部再次派人去了临江王府搜查。这一回,临江王妃消停老实了。任由刑部捕快进府搜查。
这一搜,果然搜出了证据。
捕快们在一个管事的屋子里搜出了一封手书。手书是临江王亲自所写,上面明明白白地写了几句话,让管事“处置”廖管事父子。
这个管事被带到了刑部,用刑逼问之下,很快老实招供。自己确实奉了临江王之命,暗中派遣两个暗卫暗杀廖管事父子。
第933章 墙倒(二)
人证物证俱全,刑部很快结案。
大朝会上,佟尚书慷慨激昂地上了奏折:“……人证物证确凿,谋害廖管事父子的幕后主谋,正是临江王。恳请皇上下旨,严惩临江王!”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却未一口应下,俊脸上掠过一丝犹豫。半晌才道:“临江王是大齐亲王,执掌神卫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何处置,朕还需考虑斟酌。”
散朝后,天子去了福临宫,满面为难地对俞太后说起了临江王谋害廖管事父子的命案:“……满朝文武都在等着儿臣下旨严惩临江王。儿臣一时难以决断。”
俞太后在福临宫里养病,消息倒是颇为灵通。再者,这几日来,临江王妃已经进宫哭诉了两回,她想不知道也不行。
廖管事父子是芷兰的父亲和兄长,俞太后因芷兰之死,迁怒于廖家父子。暗中指使临江王动手,要了这对父子的性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事实,盛鸿也不揭穿,和俞太后虚与委蛇。
俞太后怒火攻心,冷笑连连,一张口便是诛心之言:“皇上早就想冲临江王动手了吧!皇上想要证据,什么人证物证找不出来?”
刑部的佟尚书,就是个谄媚逢迎的马屁精!天子稍微透露出点意思,立刻就像苍蝇一般盯上了临江王府。想炮制点证据,易如反掌!
盛鸿听到这等刺耳的话,也不动怒,略有些无奈地说道:“母后误会了。刑部办案,自有章程,岂会随意诬陷临江王?”
俞太后既愤怒又焦急。如今她被困宫中,俞家顾家都指望不上,如果临江王出了事,她就再无可用之人了。
俞太后隐忍着怒气,放缓声音道:“盛鸿!论辈分,临江王是你的长辈。便是有些过错,你也该网开一面。”
盛鸿温声应道:“母后还在病中,应该静心养病。儿臣本不该拿这些事让母后烦心忧虑。”
“母后好生歇着吧!儿臣明日再来探望母后!”
说完,起身拱手告退。
俞太后眼睁睁地看着盛鸿离去,怒火攻心,却又无可奈何。下意识地喊了一声:“芷兰!”
喊完之后才想起,芷兰已经自尽死了。
芷兰对她最是忠心,立誓要一辈子伺候她。却不守信诺,自尽寻死。这等背叛,无疑于在她的胸口刺了一剑。
她奈何不得已经下了黄泉的芷兰,索性让芷兰的父兄一同下黄泉。让他们一家人在地下相聚。
她没有做错!错的人是芷兰!是忤逆不孝野心勃勃的帝后!
俞太后面色发青,呼吸紊乱,胸膛剧烈起伏。过了片刻,才改口唤了玉乔。
可惜,玉乔也没来。
前来伺候的宫女,战战兢兢地说道:“启禀太后娘娘,玉乔的病症还没好,不能前来伺候。以免病气过给了太后娘娘……”
“滚!都给哀家滚!”俞太后的脸孔因高涨的怒火扭曲狰狞。
宫女以袖掩面,狼狈地退了出去。待出了寝室,才放下掩面的袖子,面上没有惊惧慌乱,只有逃过了一劫的庆幸。
……
隔日,林御史上奏折,奏请天子严惩临江王。
天子将奏折留中不发。
又过一日,礼部谢尚书上了奏折,弹劾临江王“无德无行”“凌虐成性”。随同奏折一起附上的,是临江王的种种恶迹。
再过一日,宗人府宗正汾阳郡王上了奏折,弹劾临江王“豢养私兵”“意欲谋反”,且拿出了有力的证据,将私兵所驻的居所呈至圣前。
天子勃然大怒,命御林军亲自前去捉拿临江王私兵。那一伙私兵加起来约有千人,不肯束手就擒,奋起动手抵抗。如此,坐实了“谋逆”的罪名。
谋逆之罪,是诛九族的死罪,罪无可赦。
当日鲁王闽王宁王尚且未能逃过一死,更何况是临江王?
首辅陆阁老,联合几位阁老一起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处死临江王。
天子终于不再心慈手软,下了圣旨。
汾阳郡王领了旨意后,亲自去了宗人府天牢,端了一壶毒酒前去:“王叔,今日侄儿亲自送你一程。”
被关了数日的临江王,瘦了一大圈,面色晦暗。看着面前的毒酒,临江王扯了扯嘴角,笑得比哭还难看:“当日淮南王兄一死,淮南王府便彻底败落。现在,轮到我了。”
这等时候,说什么话都没用。汾阳郡王也未费口舌,更未出言讥讽。
和一个将死之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临江王端起毒酒,手微微发颤,很快又稳住了。
生在天家,享尽世间富贵。失势之际,也基本没什么好下场。从他投靠俞太后的那一天开始,他就该有万劫不复的心理准备。
临江王闭上眼,喝了毒酒。毒性猛烈,转眼就发作了。临江王口中溢出黑血,重重倒了下去。
汾阳郡王等了片刻,蹲下身子,以手探临江王鼻息。
死得不能再死了!
“来人,将临江王的尸首抬出去。”
……
临江王被赐了毒酒,临江王妃那儿,则是三尺白绫。
临江王的儿子们,多已成年,各自娶妻生子。此次被临江王连累,一同被处死。只剩下妇孺幼儿,被发配千里,流放边关。
盛鸿自登基后,手段颇为温和。
鲁王闽王宁王不得不死,却未牵连妻儿,一众王妃和郡王郡主们,依旧锦衣玉食,甚至住进宫中。天子对俞家打压分化,对顾家采怀柔手段……
朝中众臣一一看在眼底,不免对新帝少了一份敬畏之心。
临江王府被彻底铲除,数十条性命陨落。终于使众臣看清了天子的铁血凌厉。也使得众官员心中生出应有的敬畏。
俞太后病情陡然加重。
几个儿媳都已习惯了,反正她们都住在宫中,每日伺疾方便的很。
倒是昌平公主,在听闻俞太后病重的情形下,也未进宫伺疾。颇令人诟病。
昌平公主狠下心肠,对俞太后不顾不问,一心操办女儿出嫁之事。六月初,顾舒瑾出嫁,做了赵家长孙媳。
第934章 讨喜
顾舒瑾是俞太后嫡亲的外孙女,建文帝在世时,封顾舒瑾为端慧郡主。一个慧字,可见建文帝对顾舒瑾的喜爱之情。
顾舒瑾有自己的郡主府。成亲后,便可和新婚夫婿住进郡主府。
不过,顾舒瑾并未这么做,主动张口,要在赵府住上一年,伺候长辈,尽一尽孝心。一年后,再去郡主府。
这一举动,令赵家长辈们心中舒泰,对顾舒瑾十分满意。
成亲三日,顾舒瑾和新婚夫婿赵一鸣进宫请安。
俞太后缠绵病榻,无力起身。新婚小夫妻在床榻数米外跪下,磕头问安:“瑾儿给皇外祖母磕头请安。”
“外孙女婿赵一鸣,见过皇外祖母。”
躺在床榻上的俞太后说了一句:“平身,看赏!”
之后,便再未出言。
小夫妻再次磕头谢恩,然后告退出了福临宫,去椒房殿给帝后请安。
赵一鸣靠近顾舒瑾身侧,低声道:“皇外祖母很不喜欢我。”
再怎么说,这也是第一次见外孙女婿,俞太后却连个正眼都没有。哪怕病得再重,也不至于连个笑容都挤不出来吧!
顾舒瑾心里也颇不是滋味。
因为她的亲事,皇外祖母这是怨恨上了她和娘亲。
她孝顺皇外祖母,可绝不愿因此就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楚家公子也是出色儿郎,可她不愿嫁入将门,成为联姻的棋子。
她和赵一鸣并不是盲婚哑嫁。在定下亲事之前,两人曾见过几面,彼此中意之下,才定下亲事。
“以后我们时常进宫,给皇外祖母请安伺疾。”顾舒瑾轻声张口。
赵一鸣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到椒房殿请安,和福临宫又自不同。
天子今日没去早朝,特意留在了椒房殿,等候外甥女和外甥女婿。谢明曦微笑盈盈,阿萝笑着站在帝后身侧。萧语晗尹潇潇赵长卿也都在,还有霁哥儿等人,一派和睦热闹。
顾舒瑾心里的委屈一扫而空,和新婚夫婿一起行了大礼:“瑾儿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请安。”
谢明曦笑着说道:“你们快些起身吧!”
盛鸿也笑道:“这儿没有外人,无需多礼。瑾儿,你还和往日一样,叫七舅舅七舅母便是。”
帝后联手压制俞太后,不过,对昌平公主还算尊敬,也未波及到顾舒瑾的身上。对顾舒瑾还像往日一般亲昵亲近。
顾舒瑾心头一热,脆生生地改口,叫了一声七舅舅七舅母。
赵一鸣也厚着脸皮,跟着一起改了口。
赵一鸣是赵家长房长孙,比小叔叔赵奇只小了几岁。容貌并不如何肖似,性情脾气倒有几分像赵奇。一般胆大脸厚。
盛鸿和赵一鸣寒暄几句,忍不住惦记起了同窗好友来:“……赵奇去蜀地为官,也有四年了。待到明年,便满一任了。”
赵一鸣笑着接过话茬:“祖父也时常念叨五叔。”
赵阁老疼宠幼子赵奇,在京城也算赫赫有名了。
盛鸿随口笑道:“明年赵奇和陆迟他们都要回京述职,到时候留在京城便是。”
如今朝堂安定了不少,他也可以从容安排自己人回京任职了。
天子无戏言!
赵一鸣听到此言,心中暗自高兴。面上不免流露出几分。盛鸿看在眼里,不由得一笑:“看来,不是你祖父惦记,是你惦记你五叔了吧!”
赵一鸣咧嘴一笑:“不敢瞒七舅舅,往日五叔在京城的时候,我们兄弟几个都喜欢跟着五叔淘气……”咳嗽一声改口:“跟着五叔玩耍。他一走就是几年,家里惦记他的可不止我一个。”
想到活泼跳脱的好友赵奇,盛鸿目中闪过笑意。
谢明曦目光掠过赵一鸣俊秀含笑的脸孔,心里暗暗点头。
昌平公主为女儿择这一门亲事,可算是煞费苦心。
赵一鸣出身名门,才学出众,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和,活泼讨喜。成亲后,赵一鸣待顾舒瑾温柔体贴。新婚小夫妻好得如蜜里调油一般。
“瑾表姐,”阿萝笑嘻嘻地插嘴道:“你和表姐夫该不会忘了给我们准备见面礼吧!”
顾舒瑾有些羞臊,又有些好笑,娇嗔道:“当然不会忘。”
赵一鸣迅速进入姐夫角色,咧嘴笑道:“瞧瞧我,和七舅舅一说话就什么都忘了。见面礼早就备下了。你们都过来喊姐夫。”
盛鸿谢明曦:“……”
帝后两人对视一眼,眼中俱是忍俊不禁的笑意。
这个赵一鸣,颇有几分赵奇年少时的风采啊!
……
新婚小夫妻在椒房殿里待足了大半日,临近傍晚时分才回了赵府。帝后皆有厚赏,比起俞太后的赏赐更丰厚。
由此也可见,顾舒瑾圣眷之浓。
赵家上下看在眼里,心里别提多舒泰了。
赵家人口中不说,心里不免暗暗嘀咕。俞太后垮了台,昌平公主也没了往日的光鲜尊荣。顾舒瑾这个郡主,名头是好听,实则就是个面上光。
今日新婚小夫妻进宫请安,帝后的言行举止,无不彰显了对顾舒瑾的重视和喜爱。如此一来,赵家人心里别提多满意了。
赵阁老特意将长孙赵一鸣叫到了书房里,仔细询问今日进宫的情形。
赵一鸣眉飞色舞地说了一大通:“……皇上待瑾儿十分亲密,待孙儿也很亲近。说没有外人,让我喊一声舅舅,叫皇后娘娘一声舅母。”
“之后,舅舅又一直和我说五叔的事。还说到明年,五叔为官满一任便调任回京。”
赵阁老精神一振,笑着追问:“真是皇上亲口说的?”
赵一鸣挺直胸膛,一脸骄傲:“七舅舅亲口说的。”
赵阁老:“……”
大孙子这没脸没皮的德性,和他五叔赵奇还真是差不多!
赵阁老瞪了长孙一眼,低声提醒:“皇上待你亲近,是你的福气。你私下喊喊无妨。当着别人的面,不可肆意乱喊。否则,定会被人嘲笑,说你眼皮子浅薄。”
赵一鸣乖乖点头应下:“祖父言之有理。以后我只在进宫请安时候喊舅舅舅母。”
赵阁老又是:“……”
第935章 生女(一)
六月中旬,正值一年中最酷热的天气。
孙氏已经足月,算一算日子,临盆就在这几日了。
谢元舟成亲后,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不过,孙氏肚中的孩子,才是长房的血脉。谢老太爷对孙媳这一胎也格外关注重视,盼着孙氏一举得子。
谢钧如今倒是看得开。
孙子当然最好,生了孙女也好。以谢家眼下的声势,以谢明曦独宠中宫的情势,谢家的富贵至少能延续几十年。日后少不得要和京城名门氏族联姻结亲。谢家人丁稀少,后辈不论男女,多多益善。
“祖母,你看侄媳妇这一胎,是男是女?”阙氏闲来在私下揣度。
徐氏眼睛毒辣,低声道:“肚子尖尖是儿子,孙媳妇的肚子又圆又高,十有八九是个女儿。”
阙氏低声笑道:“生女儿也好。若有几分像明娘,大伯心里定然高兴的很。”
这倒也是。
谢家靠着谢明曦光耀门楣,成了后族,被众人捧着举着。在谢家人心目中,生女儿也是件极好的事。
婆媳两个低声说笑,坐在一旁的俞婉微笑聆听,右手不自觉地抚上了肚子。
她嫁入谢家也有三个月了。
俞家是世家大族,族人众多,你争我斗的事也免不了。谢家正好相反,一共就两房。长房的谢元亭跛了腿,谢柔曦谢元楼尚且年少。倒是二房人丁兴旺,儿子也都有出息。
谢元舟当年跟随蜀王去蜀地,如今已在蜀地扎下根来。谢元蔚是年少探花,给二房争了脸面,颇得帝后青睐。
她和谢元蔚成亲后,夫妻恩爱,小日子过得平和顺遂。
谢家上下,待她也十分宽厚。
她曾忧心的种种刁难刻薄都没有。外间传言粗野难缠的徐氏,性子随和。婆婆阙氏,对她这个出身名门的儿媳也颇为客气。
她现在最迫切的愿望,便是早日怀上身孕。只有生了子嗣,新媳妇才算在婆家站稳了脚跟。
说起来,这个月的小日子已经迟了两天……
俞婉心里正默默思忖着,一个丫鬟忽地满面喜色地跑了进来,向徐氏禀报:“启禀老夫人,繁英阁送了信来,说大奶奶肚痛已经发作了。”
徐氏精神一振,霍地起身:“我这就过去。”
阙氏不假思索地一同起身:“我和婆婆一起去。”
谢家人口少,也没什么两房相争的矛盾……谢铭是继子,前来投靠长兄已是厚着脸皮,没那个脸也没底气相争。
徐氏更是眼明心亮,态度摆得端正,对长房的事十分上心。
由此也可见,人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
俞婉略一犹豫,也站起身来,随着徐氏阙氏去了繁英阁。
有身孕的人,不宜进产房,免得被血光冲撞了自己肚中的孩子。俞婉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了身孕,新媳妇脸皮薄,也不好意思声张。到了繁英阁后,只默默地待在产房外。
徐氏和阙氏一并进了产房。
孙氏肚痛发作,疼得额上直冒冷汗,清秀的脸孔溢满了痛楚。
谢元亭站在床榻边,手足无措,额上的汗珠比孙氏只多不少。
瞧瞧那副怂包样!
徐氏心里暗笑不已,走上前,张口打发谢元亭离开产房:“女人生孩子,总要过这一关。这儿有我,你什么忙也帮不上,出去等着便是。”
谢元亭下意识地要点头,眼角余光瞄到孙氏满是痛苦的脸,脑子陡然清明:“我不走,阿芳生孩子,我要陪着她。”
徐氏和阙氏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道。谢元亭总算有些人样了……
只见谢元亭又看向孙氏,小声说道:“你让我留下陪你,我可没走。生完孩子,你可别揍我。”
徐氏阙氏:“……”
感情是迫于孙氏淫威,不敢不从啊!
孙氏睁开眼,勉力张口:“我疼得快不行了。没力气说话。总之,你要是半途走了,以后有你的好看。”
徐氏阙氏再一次:“……”
看着谢元亭那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徐氏想笑,又忍住了,和颜悦色地哄孙氏:“孙媳妇,你留着些力气生孩子。元亭既是答应你留下,怎么会半途溜走?”
关键是,谢元亭不敢啊!
阙氏忍着笑,也安抚了孙氏一通。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谢元亭被迫旁观了女子临盆的全过程。这对谢元亭来说,无疑是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孙氏自小做惯家务,力气大,身子健朗。虽是头胎,也算顺利。两个多时辰便生下了孩子。
阵痛发作的疼痛,羊水破裂时的惊惶,孩子临盆时的痛苦,孙氏被折腾得不轻。血水端出去一盆又一盆。产房里满是血腥气和难闻的气息。
孩子生出来的刹那,谢元亭憋足了两个多时辰的气,终于松懈下来。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仿佛随着孙氏一同生了回孩子。
精神紧绷太久,骤然松懈,谢元亭全身疲惫不已。
产婆熟稔地拍了拍小婴儿的屁股,响亮的啼哭声顿时响彻产房。随后,产婆将小婴儿全身擦拭干净,以薄而柔软的细棉布将孩子包裹好。然后笑着道喜:“恭喜大爷,大奶奶生了一个健康白胖的千金。”
果然生了女儿。
婆婆看得真是准啊!
阙氏钦佩地看了徐氏一眼。
徐氏接过孩子,赞不绝口:“瞧瞧这小女娃,生得真是标致。”
产床上的孙氏耗尽力气,十分虚弱,虽未昏迷,却也没什么力气说话。听到徐氏的夸赞,孙氏虚软地笑了笑,看向自己的丈夫。
怀孕数月来,谢元亭张口便是儿子儿子如何。
她生了女儿,谢元亭一定很失望。
谢元亭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在想什么。
徐氏将手中的孩子送到谢元亭面前:“元亭,你也来抱一抱孩子。”
谢元亭回过神来,应了一声,接过小小的孩子。
刚出世的婴儿,全身红通通的,身子又轻又软。眉毛淡得几乎看不清。眼睛也闭着,扯着小嘴哭喊。
这是他的孩子。
是他的女儿。
谢元亭心里忽地涌起激流。
第936章 生女(二)
原本哭啼不休的婴儿,到了谢元亭的怀里,竟很快就不哭了。
徐氏看着也觉稀奇,笑着打趣道:“看来,这孩子喜欢亲爹。我这个祖母抱着一直哭,到了亲爹怀里,一声都不吭。”
可不是么?
阙氏也觉得有趣,笑着说道:“血浓于水,这话半点不假。别看孩子小,心里清楚明白的很。”
她们都清楚谢元亭想要儿子,唯恐谢元亭当着孙氏的面说伤人的话,因此竭力说些好听话。
孙氏也在看着谢元亭。
谢元亭从未抱过孩子,姿势颇有些僵硬。在徐氏的提点下,略有些笨拙地调整姿势,让孩子在怀中躺得更舒服些。
孩子在此时睁开眼。
刚出世的孩子,是看不清东西的。黑白分明的眼睛,有着不染世俗的纯洁。
谢元亭看着孩子的眼睛,心里被莫名的汹涌情绪冲击着,眼角忽地温热起来。
哟!这都快哭上了!
徐氏咳嗽一声,低声劝道:“元亭,先开花再结果,也是一桩美事。你可别耿耿于怀,让你媳妇看了也不痛快。”
“是啊,儿子好,女儿也好。”阙氏也出声劝慰:“咱们谢家的女儿,一个比一个出众。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