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春风得意的汾阳郡王带着未曾释疑的疑惑告退,离开移清殿。
魏公公代天子送汾阳郡王一程,回转复命后,低声笑道:“郡王刚才塞了一个分量颇重的荷包给奴才,追问皇上为何会选中他为宗正。”
“奴才便将原因告诉郡王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
盛鸿在选人之前,命人查了有资格做宗正之位的数个亲王郡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劣迹。
临江王有凌虐女子的恶习,死去的河间王生性贪婪,做了宗人府宗正之后,以权谋私,时常索贿。死了几年的淮南王,府中死几个奴仆也是常事。
汾阳郡王生性淫荡,却未欺压过良民,所有的美妾都是正经花银子从青楼买来的……更重要的是,府中从未出过人命。
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盛鸿看来,才配称为人。
大齐建朝百余年,盛家子孙繁衍壮大,至今已有数千人。单以宗族来论,也是人丁兴旺的大族了。
宗人府宗正,可以平庸些,可以软弱些,却绝不可以心狠手辣视人命为无物。
所以,盛鸿选中了汾阳郡王。
盛鸿笑了一笑:“扶他做宗正,能不能坐得住这个位子,就得看他的能耐本事了。”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匆匆跑了进来禀报:“启禀皇上,椒房殿的芷兰姑娘来了,传了太后娘娘口谕,请皇上去椒房殿用膳。”
第857章 后续(三)
这是要来兴师问罪了!
盛鸿心中了然,面上半分不露,笑着说道:“传朕口谕,朕片刻后便至椒房殿。”
半个时辰后,椒房殿。
盛鸿拱手行礼后,关切地询问道:“母后养病数日,身体可有起色?”
俞太后冷冷地扯起嘴角,目中满是讥讽:“皇上这般孝顺,哀家无需操半点心,身子已然大好了。”
再不“好转”,这宫中内外就要彻底成帝后的天下了。
先打压俞家,现在,天子又将手伸进了宗人府。这是要一步步斩断她的爪牙,将她彻底架空啊!
好一个孝顺的儿子!
盛鸿似未听出俞太后话语中浓浓的讥讽,欣然笑着应道:“母后身体大好,儿臣就彻底放心了。”
不等俞太后发难,主动说道:“宗人府宗正之位,之前一直由临江王兼任。临江王统领五万神卫军,兼任宗正于情于理不合。儿臣令宗室亲王郡王们推举一位新的宗正,他们推举了汾阳郡王。”
俞太后盯着盛鸿,声色俱厉:“宗室亲王郡王中,多的是有才干之人。靖江王正值盛年,才德出众,忠心耿耿,是最佳人选。汾阳郡王生性淫荡,整日寻花问柳,自少时起没做过一件正经事,如何能担任宗正之位?”
“此事一传出去,岂不是让文武百官京城百姓都看了笑话?”
“宗人府为大齐宗族表率。此例一开,日后大齐宗族选族长也会有学有样,岂不是彻底乱了套?”
“皇上想任用亲信,安插人手,也该找个像样的人选出来。这个汾阳郡王,根本不配为宗正!”
面对大发雷霆的俞太后,盛鸿表现出了身为庶子的恭敬和孝顺。先亲自倒了茶,殷勤地送至俞太后面前:“母后喝口茶,消消气,听儿臣一言。”
俞太后动也未动,冷笑一声:“哀家不想喝茶,皇上不必费心了。”
俞太后不领情,盛鸿也不生气,转而将茶送到自己嘴边,缓缓喝了一口。将茶杯放在手边的茶几上,然后不疾不徐地解释:“母后误会了。儿臣并未插手此事,只令宗亲们推举宗正,他们选了汾阳郡王,儿臣也有些意外。”
意外个屁!
俞太后不怒反笑:“果然是隔了一层肚皮。哀家说的话,想来皇上是听不进耳中了。”
此时站立一旁伺候的宫女内侍,少说也有十余人。俞太后说过的所有话,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出椒房殿。
这一顶不孝的帽子,盛鸿绝不肯担:“儿臣一直十分敬重母后。母后何出此言?”
俞太后咄咄逼人:“你敬重哀家,那就听哀家的。汾阳郡王,绝不可担任宗正之职。让靖江王做宗正。”
没等盛鸿反驳,俞太后又冷着脸道:“后宫不得干政,朝堂官员提任或罢免,哀家从不插手。不过,宗人府是天家宗族,宗人府的宗正便是盛家的家主。此事,哀家不能袖手不管。”
“盛鸿,哀家命你重新择人任宗正之位!”
……
盛鸿两个字一出口,“母慈子孝”的假象被彻底撕裂。
俞太后面容冷肃,声音冷厉,独断专行,不容人拒绝。
建安帝为天子时,便屡屡在这样的俞太后面前屈服,一步步低头退让。直至被俞太后亲自推入漩涡中,被刺杀身亡,咽下最后一口气。
也怪不得俞太后这般情急恼怒。
宗人府宗正之位,确实十分要紧。当年淮南王在世执掌宗人府时,执掌五万神卫军的临江王在淮南王面前也得低一头。
河间王做了两年傀儡,后来遇刺身亡。在俞太后的支持下,临江王兼任了宗人府宗正。尝过大权在握随心所欲的美妙滋味,俞太后如何甘心被逼退?
盛鸿心中冷笑一声,脸上露出有些无奈的笑容:“母后说笑了。宗人府宗正之位,何等重要,岂能朝令夕改。儿臣已言明不会插手宗人府事务,现在改口,天子的尊严体面要往哪儿放?”
“母后最是心疼儿臣,岂会忍心陷儿臣于这等尴尬境地?”
任凭俞太后风雨如晦,盛鸿依然温和耐心。
堪称孝子典范。
俞太后定定地看着盛鸿,声音里满是寒意:“皇上真的不愿更换人选?”
盛鸿正色应道:“非不愿,而是不能。”
俞太后忽地笑了起来,声音也缓和了许多:“皇上这么做,总有皇上的道理。哀家老了,每日享享清福便是。这些事,哀家就不操心了。”
俞太后怎么可能么轻易就罢手?
肯定还有后手!
盛鸿不动声色地笑道:“母后说的是。”
……
当夜,汾阳郡王遇刺。
汾阳郡王刚得了宗人府宗正之位,激动高兴之余,少不得在府中设宴。宴请投票支持自己的宗室中人。
大家心照不宣,从此以后,他们都彻底站到了天子这一边。俞太后心狠手辣,临江王手握兵权,暗中豢养了不少死士。
有河间王惨死之例在前,他们都得多加几分小心。
汾阳郡王也算倒霉,才喝了几杯小酒,见到翩翩起舞的妖娆舞姬动了色心,便将舞姬搂过来摸摸小手什么的。
没曾想,小手还没摸到,怀中舞姬便成了索命罗刹,袖中露出一把淬着毒泛着蓝光的锋利匕首,刺向汾阳郡王的胸口。
电光火石间,汾阳郡王身后冒出两个侍卫,一人出剑挡了匕首,另一人出剑杀了舞姬。
好好的酒宴,瞬间鲜血飞溅,美人刺客成了剑下亡魂。
亲王郡王们何曾见过这等血腥场面,当即便吓晕了两个吐了三个。酒宴进行不下去了,众人纷纷回府。
汾阳郡王面无人色。
那两个身手高强的侍卫,是天子赐给他的。他的身上还贴身穿了一件金丝软甲,也是皇上赏的。那把要命的匕首在软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
汾阳郡王妃哭着说道:“郡王,宗正之位再好,也得有命做才行。还没上任,就有了刺客。以后该怎么办?”
“郡王明日就进宫见皇上,辞了宗正之位吧!”
第858章 后续(四)
什么都不及性命要紧!
天子和太后斗法,躲还来不及。现在汾阳郡王成了活生生的靶子,要承受来自俞太后的怒火!
汾阳郡王妃满面惊惧,满脸泪痕。
丈夫花心好色了些,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毛病。她这个郡王妃做得好好的,不想做寡妇啊!
汾阳郡王咬牙站了起来,目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行!我已被推到了宗正的位置上,此时我不能退,也万万退不得。”
“以太后娘娘的性情脾气,我便是主动辞了宗正之位,她也不会容我苟活多久。迟早会要我的命。我不能坐以待毙。”
“倒不如豁出去,先接掌宗人府。皇上就是我最大的靠山!绝不会对我的安危坐视不理!”
汾阳郡王越想越明白,越说越镇定:“皇上虽年轻,却雷厉风行,手段高明。才短短半年时间,便安定朝堂,削弱俞家。接下来,必是出手对付俞太后。我已经做了选择,绝不能左右摇摆。”
任凭汾阳郡王妃如何哭泣恳求,汾阳郡王愣是没有改变心意。
身为宗人府宗正,在府中遇刺,绝非等闲小事。
于是,汾阳郡王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严查刺客之事。刺客是教坊司里的舞姬,身份来历皆查不出问题。
这一桩刺杀案,注定只能成为“悬案”。
对此结果,汾阳郡王早有预料,并不失望。借着此事,正大光明地“清理”宗人府内部,剔除临江王和俞太后安插的眼线人手。
宗人府内部,在短短几日内天翻地覆,换了个模样。
……
汾阳郡王有此精彩表现,颇出盛鸿意料,对谢明曦私下笑道:“当日选人的时候,我看中的是汾阳郡王手中干干净净,从未伤过人命。”
“没想到,他看着如软脚虾,倒挺有几分胆色。做宗人府宗正,竟也有模有样。”
原本想着先捧一个傀儡出来,没想到,这个傀儡自己会射箭伤敌。
颇令人惊喜!
谢明曦扯起唇角,微微一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见连老天都站在你这一边。”
这一记马屁,拍得盛鸿身心舒爽,咧嘴笑道:“此话有理。”
他确实有几分运道。
做蜀王的时候,“拐”了陆迟和赵奇去蜀地,后来又有陈湛前去蜀地。再有叶景知萧宇凡谢元舟梅禛等人,他麾下年轻有才之人着实不少。随手挑了一个汾阳郡王,竟也是意外之喜。
这一段时日,谢明曦因顾山长“失踪”之事,满腹心思,晦涩沉重。不过,当着盛鸿的面,她从未表露过半分。
盛鸿身为天子,肩上重担何止千钧?每日早起晚睡,忙碌操心。和谢明曦独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也因此,谢明曦想瞒过盛鸿,也不算太难。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谢明曦低声问道:“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盛鸿目光微闪,声音里透出冷意:“刺杀暗杀,终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我要来一招将计就计,釜底抽薪!”
谢明曦一听便明,略一点头。
……
当日,盛鸿召临江王进了移清殿。
临江王越来越肥硕,体型约有普通两个男子的两倍。一双眼被脸上的肥肉挤成了两条缝,脸上堆出忠心诚恳的笑容:“皇上召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盛鸿张口道:“汾阳郡王在府中遇刺,宗室亲王郡王们人人自危,人心浮动。朕只怕日后还有人行刺汾阳郡王。”
“从今日起,你从神卫军中挑选一百个身手高强的士兵,每日随行保护汾阳郡王。”
没等临江王找出借口推脱,盛鸿又加重语气:“临江王接旨。若汾阳郡王有什么差池,朕为你是问!”
临江王心里气得骂爹骂娘,却不能不拱手接旨:“是,臣遵旨。”
这一招太狠了!
将汾阳郡王的安危尽托于他的手中,他不但不能动手,还得保护汾阳郡王的安危。否则,他就要被问罪!
盛鸿平日温和随意,此时端起了天子架势,气势迫人:“父皇在世时,对你信任器重。你身为亲王,统领五万神卫军。这等圣眷,无人能及。”
“不过,临江王别忘了。神卫军是大齐的士兵,不是你的私兵。朕一直未动你,不是不能,而是念在你多年苦劳的份上,不忍夺了你的兵权。”
“以后行事,还请临江王三思而后行。不要辜负朕对你的宽厚!”
临江王心中一沉再沉,待到后来,肥大的脑门上已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俞太后再厉害,也只在后宫。
天子却能随时夺走他的兵权。
没了神卫军,他便如其余的闲散亲王一般,成了没牙的纸老虎。还有谁会捧着他敬着他?
临江王对俞太后忠心多年,盛鸿三两句话并未令他彻底动摇。只是,心里已有了恐惧,也有了阴影。
盛鸿的手段,不止几句轻飘飘的敲打。紧接着又下旨,派了一个年轻武将,为神卫军副统领。
这个年轻武将,是周全的堂弟周三郎,全名周英。
临江王只得再次谢恩,将天子正大光明安插过来的眼线领回神卫军。
……
汾阳郡王的身边,很快多了一百精兵。
有周英在侧,有天子的警告,临江王此时哪里敢动手脚。挑出来的皆是身家清白身手骁勇以一当十的精兵。
汾阳郡王出入宗人府,身边精兵环绕,威风赫赫。
不过,汾阳郡王心里却颇不踏实。在被天子召进移清殿后,苦着脸说道:“皇上,这几日,我总有些心惊胆寒。”
“那些精兵,一个个带着长刀长剑。万一其中一个暴起伤人……”
他这条小命立刻就要交代了。
盛鸿意味深长地笑道:“你不必担心。朕已经警告过临江王了,你有任何差池,朕都要治他的罪!”
“那一百精兵,也被下了连坐的严令。一人犯错,所有人一起重罚!”
“你只管放宽心。他们比你还紧张你的性命!”
汾阳郡王这才松口气,笑着拱手谢恩:“臣谢过皇上!”
第859章 兄嫂(一)
宗人府风云变幻,后宫也是波涛暗涌。
俞太后“病愈”,萧语晗立刻恭敬地交回宫权:“……母后病中这段时日,儿媳暂掌宫务。每日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唯恐行步差池。母后凤体大安,儿媳心头一块石头也落了地。今日便将宫务交回。”
俞太后在病中,几乎每日都召芙姐儿作伴。
有孝道两字压着,萧语晗不敢有半点不满,甚至得感激涕零感恩戴德。打理起宫务来尽心尽力,全部以俞太后的意志为先。
萧语晗这般知情识趣,俞太后颇为满意,口中却道:“哀家老了,打理琐事耗神耗力。以后,这些事总得交由你和谢氏。”
萧语晗忙笑着应道:“母后此言,儿媳万万担不得。弟妹聪慧能干,性情果决,日后执掌宫务,定能将诸事打理得妥妥当当。若有需要儿媳帮衬之处,儿媳义不容辞。”
坚定不移地站在谢明曦身后。
谢明曦适时张口笑道:“那我可得先谢过皇嫂了。”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枉她处处抬举,萧语晗却缩着头做人,半点出风头和谢明曦争权的意思都没有。
俞太后似笑非笑地扫了萧语晗一眼:“你们妯娌两个,互相敬重,互相谦让,和睦友爱,堪称万民表率。”
萧语晗抿唇一笑:“多谢母后夸赞。”
谢明曦微微一笑,意在言外:“皇嫂品性高洁,确实值得人敬重。”
该退则退,该让则让。
不贪恋权势,所以面目柔和。
而时常自称“哀家老了”的俞太后,占着身份优势,紧紧攥着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丝毫无放手之意。甚至连至交好友也不肯放过,阴险卑劣,无耻之尤。
俞太后焉能听不出话中之意,目中闪过一丝冷意。
顾山长“失踪”之事,是插在谢明曦心头的利箭,何尝不是刺在她心头的利刺?
其实,她原本属意的人选是阿萝。只是蜀王府戒备森严,内宅更被肃之一清。她派去蜀地的人手根本靠近不了阿萝的身边。
以谢明曦的冷情冷性,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少之又少。其余人都没这等分量。除了阿萝,便只有顾山长了……
算一算时日,顾山长“失踪”已有月余。这一个多月里,朝堂后宫风波不断。帝后和太后之间的争日趋激烈,令人心惊。
无人知晓,起因是远在蜀地的顾山长。
俞太后话锋一转,忽地提起了谢家:“……谢氏,你兄嫂皆已归京。你嫁入天家也有四年多了,一直未曾见过自己的兄长,和嫂子也是素不相识,不免有些遗憾。哀家明日便召他们进宫,你正好也见一见自己的兄嫂。”
女子嫁为人妇后,若无婆婆应允,不得轻易归家。萧语晗做中宫皇后的那几年,也只在新年元日或生辰之日才有机会见自己的娘家人。
俞太后主动令谢元亭夫妇进宫觐见,俨然一个“温和慈爱”“体恤儿媳”的好婆婆!
谢明曦含笑谢恩:“如此,就多谢母后了。”
……
有徐氏阙氏丁姨娘进宫的先例在前,俞太后此次召谢元亭夫妇进宫,并未大动干戈。亲王妃郡王妃们没来,只召了两位藩王妃和几位太妃。
这一回,梅太妃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天子下旨,平息流言。俞太后碍于颜面,也在宫中下了封口令。原本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果然很快平静下来。
至少,表面上无人敢嚼舌了。
跛了一条腿的谢元亭,一瘸一拐地迈步进了椒房殿。
随在谢元亭身侧的年轻妇人,正是谢元亭的妻子孙氏。
孙氏是小户出身,这辈子从未出过临安。此次随自己的丈夫被召入京城,又被召进宫中,对她而言,简直如梦境一般不可置信。
往日胆大泼辣略有几分粗野的孙氏,此时满心惶惶,满面忐忑,走路时双腿直打晃发颤。迈入高高的门槛时,不慎被绊了一下。
相较之下,谢元亭就比孙氏稳多了。
人品优劣暂且不提,谢元亭在郡主府长大,往日也曾是京城贵公子,世面阵仗也见识过不少。此时虽然紧张忐忑,到底未曾失仪。
谢元亭对孙氏既惧又恨。只是夫妻一体,孙氏出丑,他也跟着丢人难堪。不假思索地扶了孙氏一把。
孙氏满面赤红地稳住身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谢明曦冷眼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对谢元亭的憎恶之意倒是去了一些。
肯伸手扶一把出丑的妻子,总算有了一些人样。
……
“草民谢元亭(民妇孙氏),见过太后娘娘,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妃娘娘,见过王妃娘娘。”
谢元亭夫妻战战兢兢地跪下行了大礼。
俞太后目光淡淡一扫:“平身。”
谢元亭无官无职,只是一白身。全凭着是谢明曦兄长的身份,才有资格进宫觐见。
俞太后并未赐座,冷然道:“谢大公子,京城有些不中听的流言,事涉你和皇后。哀家下口谕,令你们夫妇归京进宫。今日当着皇后的面,哀家亲口问你。你如实道来,不得有半字隐瞒。”
俞太后凌厉无双的气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谢元亭低着头应是。
孙氏惊魂未定,根本不敢张口,也不敢动弹。
自己的丈夫是什么德性脾气,没人比孙氏更清楚。凉薄,自私,冷血,无情。当年刚成亲的时候,她可遭了不少罪。
后来她愤而动手,将谢元亭揍得鼻青脸肿惨叫连连。远在京城的谢钧特意打发人送了厚礼至老宅。至此,她便如手持尚方宝剑一般,靠着凶悍泼辣和一身蛮力,将谢元亭治得老实服帖。
两日前,夫妻两人到了京城。
这两日,谢元亭一直待在兰香院。也不知徐氏和丁姨娘到底说了什么,她怎么问,谢元亭也不肯说。
也因此,孙氏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提水,七上八下。唯恐谢元亭张口乱说,为谢皇后招惹祸端。
俞太后的声音淡淡响起:“谢大公子,你当年为何会被送去临安老宅?”
第860章 兄嫂(二)
短短一句话入耳,谢元亭的身体颤抖了起来。
殿内十余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个跛了右腿的谢大公子。
谢明曦也在注视着谢元亭。从她的角度,能看到谢元亭垂着的半张脸孔,她目力极佳,能清晰地看到谢元亭面色变幻不定。
看来,谢元亭对她依然满心怨恨。
哪怕谢钧威逼利诱,哪怕徐氏和丁姨娘费尽唇舌,谢元亭也舍不得轻易放弃这个能令她声名受损出丑丢人的好机会。
谢明曦目光微微一闪,如局外人一般,神态闲适悠然。
谢明曦实在深谙气人之道。
俞太后眼角余光瞄到谢明曦此时的悠然从容,心里的火苗越燃越旺,刻意放缓语气:“谢大公子,这里是椒房殿,有哀家在,你只管放胆直言。无人敢怪罪于你。”
谢元亭的面色又变了一回。
孙氏心里突突直跳,唯恐谢元亭出言辱没谢皇后,鼓起勇气张口:“启禀太后娘娘,夫君当年犯下大错,公爹大怒之下,施了家法,然后将夫君送回临安。夫君实在难以启齿……”
俞太后目光冷了一冷,瞥了玉乔一眼。
俞太后身侧的玉乔立刻道:“大胆!太后娘娘没有问话,焉能轻易张口?”
孙氏平日是个窝里横,到了这等场合,胆子立刻缩了大半。被威风凛凛的玉乔一呵斥,顿时一个哆嗦,双膝一软,跪到了地上:“民妇多嘴,请太后娘娘饶命!”
眼见着孙氏又出了丑,玉乔心里很是畅快,张口便欲继续诘问。
谢明曦笑容微敛,抬眼看向玉乔:“玉乔,跪着的是何人?”
谢明曦没有动怒,声音也如往日平和。
可玉乔深知谢明曦的厉害,心中一凛,立刻将嚣张的气焰收敛了大半,小心地答道:“是谢大奶奶。”
谢明曦淡淡道:“本宫兄长是白身,本宫的嫂子是小户出身,没见过世面。进了椒房殿,不知宫中规矩,抢着说话,失仪也是难免。母后宽容大度,并未怪罪。倒是你,盛气凌人,不依不饶,令本宫的嫂子跪下认罪。莫非是要趁机在本宫面前摆一摆威风?”
一口一个本宫,句句在提醒玉乔,跪在地上的不是普通“民妇”,而是当今中宫皇后娘娘的娘家嫂子。
打狗也要看主人。
想羞辱孙氏,也得看她这个皇后肯不肯咽下这口闲气!
不巧的很,她从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一席话,说的玉乔面无人色,立刻跪下请罪:“奴婢不敢!奴婢是一时情急口快,没想到,吓到了谢大奶奶。请皇后娘娘降罪!”
这一记“敲山震虎”,令俞太后有些愠怒,冷然道:“怎么?皇后今日是要当着哀家的面,严惩玉乔不成?”
谢明曦微微一笑:“这如何使得。玉乔是母后得用的人,便是犯了错,自有母后惩治。儿媳岂能越俎代庖。”
……
好一张利口!
这是在讥讽她这个婆婆多管闲事,将手伸到了谢家内宅。
呵呵!她就偏要给谢明曦添堵。
谢明曦和谢元亭兄妹反目,她就召谢元亭回京。
谢明曦不愿见到谢元亭,她就将谢元亭召进宫来。
谢明曦不想见谢元亭扬眉吐气,她就好好抬举谢元亭。
她要将谢元亭这根刺,牢牢地刺在谢明曦的眼里。
俞太后倏忽笑了起来:“罢了,陈年旧事,不值一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谢大公子年少时犯了错,和皇后断了兄妹之情。谢尚书将谢大公子送去临安老宅,也算严惩了。”
“如今时过境迁,往日之事,不提也罢。哀家不问便是。”
谢元亭堵在胸膛的那一口气,一时不知该吐出去,还是该咽回来。愣了片刻,才低头应道:“多谢太后娘娘。”
谢明曦温和地吩咐一声:“湘蕙,去扶谢大奶奶起身。”
湘蕙应了一声,走上前,将全身哆嗦的孙氏扶了起来。柔声低语:“谢大奶奶站稳了。”
不用怕,有皇后娘娘给你撑腰。
孙氏从湘蕙眼中清晰地看到这句话,心神大定。
没错,她可是谢皇后嫡亲的嫂子……虽然皇后娘娘和兄长的关系极其恶劣糟糕。不过,对她这个嫂子倒还算友善。
到了此刻,孙氏才有勇气迅速抬眼看了皇后娘娘一眼。
这一眼之下,孙氏心里暗暗惊叹不已。
谢元亭纵有再多的缺点,一张脸却生得颇为俊美。谢皇后和谢元亭是一母同胞的兄妹,相貌之精致秀美,犹胜兄长。
孙氏从未见过谢明曦,也知晓谢明曦必定是个美人。令孙氏惊叹不已的,是谢明曦的优雅从容气度高华。
相由心生。相较之下,谢元亭便显得狭隘冷血面目可憎了。
谢明曦也在打量孙氏。
孙氏不是什么出众的美人,相貌也算清秀可人。只是神态颇为拘谨,略显窘迫。真是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看着不甚起眼的孙氏,竟能管束住谢元亭。
只冲这一点,谢明曦对孙氏便另眼相看。
“我们姑嫂两个,今日还是第一次相见。”谢明曦微笑着说道。
孙氏略略红着脸应道:“是,我是乡野粗妇,不懂规矩,今日连连失态。令皇后娘娘也跟着丢了颜面。”
谢明曦不以为意,淡淡笑道:“嫂子多虑了。母后最是宽厚大度,对待儿媳也最是亲厚。今日召你们进宫和我相见,便是最好的明证。这样的好婆婆,世间难寻。”
众人:“……”
我没读过书不识字没见过世面,可我怎么就觉得皇后娘娘这番话有些不对劲?
孙氏心里暗暗嘀咕。
萧语晗和尹潇潇则是以一言难尽的目光看向谢明曦。口是心非还能说得这般诚恳,这份本事也是独一份了。
俞太后露出欣慰的笑意:“哀家这一片心意,你能懂是最好不过了。”
众人又是:“……”
婆媳两个真是旗鼓相当!
俞太后很快又送了份“惊喜”给谢明曦。
俞太后张口道:“身为皇后的兄长,还是白身,说出去委实不大好听。哀家赐谢大公子六品官身。”
第861章 添堵
俞太后近来屡受闲气,今日是打定主意要恶心谢明曦到底了。
谢明曦心中冷笑连连,面上故意露出感激之色:“母后爱屋及乌,这般照拂儿媳的娘家兄长,儿媳感激不尽。只是,儿媳兄长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何来资格赐六品官身?”
“谢家的流言风声刚平息,再来这么一桩,只怕别有用心之人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
“儿媳是谢家女,更是盛家妇。如今更是中宫皇后。凡事皆应为皇上考虑,为天家体面着想。”
“恳请母后收回成命。”
谢明曦悦耳的声音在谢元亭耳边不停回响。
谢元亭勉强按捺下去的怒意瞬间涌了上来。
这个谢明曦!
往日和他相见两厌,互相憎恶。也正是因为她,他才会被父亲厌弃,打断了右腿,赶回老宅。被逼娶了一个凶悍的恶妇为妻,过得苦不堪言。
现在太后娘娘好心要赏赐他官身,她居然又从中阻挠!
谢元亭一直低垂着的头,终于抬了起来,自以为不着痕迹实则恶狠狠地盯了谢明曦一眼。
孙氏心里一紧,唯恐谢元亭乱说话,恶狠狠地盯了谢元亭一眼。
这是孙氏每次动手前的先兆。
谢元亭纯粹是出于身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