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鸿心花怒放,立刻伸手去解衣服,袒露出光裸结实的胸膛。
或许是屋子里太热的缘故,谢明曦只觉得自己全身悄然发烫,目光竟一时未能移开他的胸膛。
盛鸿咧嘴一笑,又要调笑,门忽地被敲响了:“启禀王妃娘娘,小郡主哭闹着不肯入睡,要找王妃娘娘。”
阿萝娇嫩的哭声在门外响了起来,口中果然在喊着:“娘!娘!”
短短一句话,顿时令屋子里的旖旎气氛消之一空。
谢明曦忙推开盛鸿。
盛鸿迅疾将衣服重新穿好,快步开门,心疼不已地将阿萝抱了进来。谢明曦从他手中接过女儿,柔声哄了起来:“阿萝,乖,别哭了。娘在这儿呢!”
“爹也在。”盛鸿凑过头,轻声哄着女儿:“阿萝别怕。”
阿萝抽泣着,一边伸手紧紧攥着谢明曦的手,不停喊娘。
盛鸿见阿萝这般模样,既心疼又着急:“她这是怎么了?为何一直哭闹个不停?”
看别人的孩子哭闹有趣,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如心头肉被掐了一般,别提多心疼了。
谢明曦也心疼不已,忙轻拍阿萝的后背,为她顺气,一边无奈笑道:“往日多是我带着阿萝睡。如今她渐渐大了,我便让奶娘带着她。她口中不会说,心里却明白得很。便时常哭闹。”
盛鸿立刻道:“既如此,以后我们一起带着她睡。”
谢明曦瞥了他一眼:“你每日回来得迟,略有些动静,便会吵着阿萝入眠。”
这倒也是。
盛鸿爱女如命,很快想出了法子:“以后我回来得太迟了,就去书房睡下。”
也只得如此了。
夫妻两人想说话,什么时候说都行。还是先顾着阿萝才是。
……
隔日一大早,盛鸿和廉夫子一同去了军营。
谢明曦和林微微收拾妥当后,随顾山长去了顾氏书院。
谢明曦曾来过书院几回,对书院里的环境颇为熟悉。进了书院后,轻车熟路地进了学舍里。
学舍宽敞整洁,里面设有二十余张整齐的桌子。二十余个女童坐在书桌前。最小的八岁,大的也只有十一二岁。
这些女童,皆出身普通,既无显赫官宦千金,也无富贵人家的娇小姐。衣服倒还算整洁,偶尔还有打着补丁的。容貌有清秀出众的,也有女童相貌平平,还有一个,肤色略黑,脸上长了些麻子。
往日的莲池书院,一个个皆是家中精心教养的名门闺秀,聪慧伶俐。
眼前这些女童,自是远远不及。
不过,她们目中闪烁着的喜悦渴望和对夫子发自内心的亲近喜爱敬重,也和莲池书院的学生们不同。
“学生见过夫子!”舍长正是那个脸上有麻子的女童,一张口声音格外响亮。
所有女童随之一同起身,一起高声道:“学生见过夫子!”
“都坐下吧!”谢明曦素来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却唇角微扬,目中闪出温和的笑意:“我姓谢,你们称呼我一声谢夫子便可。”
那个脸上有麻子的女童,大着胆子问道:“听说今日来为我们上课的夫子,是蜀王妃娘娘。谢夫子就是蜀王妃娘娘吗?”
谢明曦略一点头:“正是。不过,在书院里,你们只称呼我一声谢夫子便可。”然后,含笑问道:“你便是这间学舍的舍长?”
女童不无骄傲地挺了挺单薄的小胸脯:“正是。我姓卢,叫大妞。”
卢大妞……
谢明曦抽了抽嘴角,忍住到了嘴边的刻薄之词,改而说道:“你爹娘这般叫你无妨,到了书院来,还是有个正式的闺名才好。”
卢大妞倒是个机灵孩子,立刻用迫切又热忱的目光看了过来:“谢夫子为我取一个名字吧!”
谢明曦:“……”
这个卢大妞,胆子着实不小。别的女童都像鹌鹑似地,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唯有她一个人敢吭声,还敢让她取名字!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略一思忖,张口说道:“你口齿伶俐,颇为慧黠。我给你起个名字,叫慧如。”
慧如,卢慧如!
卢大妞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拱手大声道:“多谢夫子赐名!”
有卢大妞的成功先例在前,另有几个女童也纷纷起身:“请夫子也给我赐个名字吧!我的乳名叫二丫,在书院里实在叫不出口。”
“我叫招弟,我爹娘希望早日为我生个弟弟。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名字。求夫子给我赐名!回去之后,我就告诉我爹我娘,这是夫子为我赐的名。他们就不会打我了。”
谢明曦:“……”
……
自诩心肠冷硬如铁的谢夫子,今日连连心软。还未正式上课,先为学舍里的七八个女童各取了名字。
上课的内容也极其简单,教众学生读了一遍千字文,然后教学生们握笔练字。
半日过后,谢明曦和林微微一起回蜀王府。
坐在马车上,林微微笑着叹道:“往日在京城的时候,我从未觉得自己日子过得如何好。今日见了这一群平民百姓家中的女童,才知道我们是何等幸运。”
林微微出身名门,衣食优渥,自少时起学习琴棋书画。最大的烦恼,莫过于“父亲总当着我的面夸赞别人家的女儿”,又或是想做几身新衣多买几套首饰之类。
而这些出身平民百姓的女童,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是这般的可贵。有一些百姓,是冲着“免费就读且中午供一顿午饭”,才愿将女儿送进书院。
林微微乍听此事时,颇觉荒谬可笑。待到后来仔细一问,才知学舍里有大半女童都是因此而来。
“谢妹妹,你可知晓有大半女童都是因家中想省下一顿午饭,才被送到书院来?”林微微问道。
谢明曦略一点头。
第734章 夫子(二)
林微微又叹了口气:“不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
“谢妹妹,我现在才知,为何山长对开设书院有如此大的热情。女子地位低下,家境贫寒的,别说读书识字,便是连饭也吃不饱。”
谢明曦沉默片刻才道:“我们身在蜀地,日后总能慢慢改变这一切。三年不行,就五年,或者十年八年。”
这条路无疑是漫长的。
不过,只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终会有迎来曙光的一日。
林微微深深呼出一口气,点点头笑道:“你说得对。当年皇后娘娘和山长一起开设莲池书院,至今也有二十余年了。路得脚踏实地走下去,急不得。”
然后,林微微握住谢明曦的手,认真又郑重地说道:“谢妹妹,我愿追随你,一起将山长未尽的事业进行下去。”
看着林微微认真又凝重的脸庞,谢明曦心头微热,点点头:“好!”
两只手用力地握了握,对视一笑,各自松了手。
“可惜颜妹妹还没来。”林微微笑道:“不然,以她的性子,定会抢着和我们一起来做夫子。”
谢明曦抿唇一笑:“赵奇已来了蜀地,颜妹妹在京城也快待不住了。前几日还给我来了信,说是准备启程动身。”
林微微大喜:“这可太好了!以后,我们三人俱在一起,同心协力。”
谢明曦随口笑道:“孩子还小,路上快不得,颜妹妹少说也得两个月才能到蜀地。我们先不必管她,做好我们的夫子才是。”
林微微笑吟吟地应了。
……
这一日过后,两人每隔两日来一回书院。
林微微除了射御之外,样样出众。谢明曦就更不必说了。两人做一群女童的夫子,颇有大材小用之嫌。
好在林微微兴致勃勃,谢明曦也丝毫不嫌女童们资质平庸,两人做夫子做得颇为起劲。
顾山长也未料到两人做夫子做得这般好,忍不住笑着赞道:“我之前还担心你们两人不适应,没想到,你们做得比我想象中好得多。”
谢明曦难得淘气地眨眨眼:“师父这般夸我,可是书院又缺银子了?”
顾山长:“……”
顾山长哑然片刻,才清了清嗓子道:“书院里如今有一百多名女童,每日中午供应一顿午饭。除此之外,我还打算给每个学生做两身新衣。颜色式样完全一致,衣料不必太好,普通的棉布便可。”
家境尚可的女童不缺衣服穿,不过,其中有一小半女童皆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顾山长看在眼里,心里颇觉不是滋味。便想着给每个学生发两身衣服,算作书院统一的院服。如此一来,也顾全了家境贫寒的女童们的自尊心。
谢明曦对此主意深表赞成:“师父这个主意甚好。需要的银子,我来出便是。”
顾山长也不客气,笑着说道:“蜀王妃私房丰厚,你不出谁出!”
感情是吃大户来了!
谢明曦诚恳地应道:“师父言之有理!”
林微微等人捧腹而笑。
说笑片刻,顾山长又道:“书院刚开设不久,安养院也在筹备开设中。日后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的是。总要你出银子也不合适。”
“我想着,不如还像莲池书院那般,圈地盖一些铺子。雇佣一些年轻能干的妇人来做事。赚来的银子留着供给书院花费,正是一举两得。”
莲池书院外的商铺经营得十分成功,顾山长尝到了甜头,便想着照搬过来。
谢明曦略一思忖说道:“师父的设想确实不错。不过,蜀地到底和京城不同。这里的百姓能填饱肚子穿得起新衣,已是不易。莲池书院的学生非富则贵,不缺银子。顾氏书院收的学生俱出身平民,便是在这儿盖商铺,又要赚谁的银子去?”
这倒也是。
顾山长有些懊恼:“我竟忘了这一层。”
每日散学之际,女童们多是自己回去,前来相迎的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心疼女儿的,也多是家境平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书院外盖再多的商铺,怕是也没用。
谢明曦见顾山长满面懊恼,不由得轻笑出声:“赚银子的事,不必着急。弟子别的本事没有,赚银子的能耐总是有的。现在要支撑顾氏书院和安养院,亦是半点不费力。”
“师父只管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为赚银子的事发愁了。”
顾山长有些无奈地苦笑一声:“说来,我这辈子还真没为银子的事发过愁。”
以前在莲池书院,有俞皇后的私房银子支撑,她从不烦心。
现在嘛,就要靠弟子了……
好在顾山长生性豁达,无需人开解,很快自己便想通了:“罢了!想得多了也无益处。还是暂时先靠蜀王妃支撑用度好了。”
谢明曦忍住笑,正色应下:“能为师父解忧,弟子心中甚是欢喜。”
……
上了几回课后,谢明曦对学舍里的学生也渐渐熟悉起来。
脸上有几个麻子的卢大妞……现在已叫卢慧如了。卢慧如相貌略丑,却最是胆大,头脑也最灵活。读书识字进步极快,俨然是一众女童之首。
其次便是叫王婉的女童。王婉原名叫王招弟,自谢明曦赐名后,王婉立刻将改名字之事告诉亲爹亲娘。
堂堂蜀王妃娘娘赐名,王婉的爹娘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不会也不敢计较。
王婉的资质比卢慧如略差一些,不过,在女童中也属顶尖。且王婉读书颇有毅力,肯下苦功。第一次月考中,和卢慧如考了个并列第一。
身为夫子,对学业出众的学生总会多几分青睐。
谢明曦也不能免俗,对卢慧如和王婉也格外偏爱一些。
盛鸿知晓此事后,忍不住唏嘘感叹一回:“做夫子的总是偏心。”
谢明曦笑着瞥了他一眼:“偏心怎么了?聪明又勤奋的学生谁不喜欢。谁喜欢那等头脑不开窍一上课就喜趴着睡觉的学生?”
盛鸿:“……”
盛鸿一脸吃瘪,举起双手投降:“夫子言之有理!”
谢明曦扬起嘴角,目中笑意如花盛开。
第735章 风波(一)
盛鸿深深地凝望着谢明曦的笑颜,低声道:“明曦,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美。”
谢明曦笑着白了一眼过来:“我不是每日都笑么?怎么到了口中,我倒成了不喜言笑之人。”
“这怎么能一样。”盛鸿挑眉一笑:“往日你笑在脸上,未及心底。现在却是身心愉悦,笑容由内至外。连头发丝也像在笑。”
谢明曦笑着啐了他一口:“我又不是妖怪,头发丝如何笑得起来。”
其实,不必盛鸿说,她也能清楚地察觉到自己的变化。
没有了厉害又精明的俞太后虎视眈眈,没有地位尊崇的帝后在眼前晃悠,远离了宫中纷扰争斗。
到了蜀地后,她便如真正地焕然新生。前世种种,皆已成云烟,在心中再无痕迹。
她的心情越来越平静愉悦,生活得也愈发轻松愉快。心情自是加倍地好了起来。
夫妻嬉笑几句后,才说起了正事。
“廉夫子去军营也有半个多月了。”谢明曦低声问道:“军营里的将士每日操练,是否肯听从廉夫子号令?”
提起此事,盛鸿也不得不叹服廉夫子的本事:“一声令下,无人敢不从。”
廉夫子第一日揍遍了百长。到第二日第三日,揍遍了军中所有推举出来的“高手”。揍得人人不敢吭声。
自第四日起,廉夫子才开始训练军容站姿。
五千士兵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练武场上,一站就是一日。每隔一个时辰,休息盏茶时间。凡有军容不整站姿不合格的,一律被揪出来拎至台上,打上二十军棍。
每日还会挑出表现出色的数十名士兵,奖励一顿红烧肉。
想想看,自己吃着淡而无味的白馒头的时候,有人在你面前吃着香气扑鼻肥得冒油的红烧肉,一咬一口油……这种刺激,谁能受得了?
于是,想吃肉的士兵们,很快便收敛了心底的轻蔑不服气,开始和周围的士兵们较劲。誓要吃到红烧肉。
半个多月下来,军容军姿突飞猛进,将士也渐渐习惯了廉夫子的号令。
“……这操练新兵的法子,是师父从廉大将军那里学来的。”盛鸿目中满是笑意:“事实证明,办法越简单,越是有效。”
可不是么?
谢明曦也笑着赞道:“你请廉夫子做总教头,真是请对了。”
盛鸿颇为自得,咧嘴一笑:“那是当然。”
“师父已和我商议过了,从明日,开始练队列队形左转右转快跑慢跑等等。不必我再亲自相陪,每日去看看便可。”
如此,他也能腾出空来,去训练自己的私兵了。
……
蜀地的日子平淡而充实,幸福而平静。
京城在收到蜀王奏折后,却又一次炸了锅。
蜀王竟任用女子为驻军总教头?!
这等事,简直荒谬可笑之极!
众御史言官愤慨不已,纷纷上奏折弹劾蜀王“行事荒诞”“毫无法度”之类。朝堂中也有不少官员对此事颇为不满,明里暗里嘲笑讥讽蜀王“行事不羁”!
诡异的是,朝堂里真正有分量的阁老尚书们,几乎无人吭声。
陆阁老身为当朝首辅文臣之首,对此事不置一词。
赵阁老倒是私下里说过一回,却是夸赞蜀王殿下行事不拘一格,任人唯才。廉夫子虽是女子,也是将门出身,深谙兵法,身手无双,堪称廉家第一人。
这话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众人心里暗暗翻白眼。
什么不拘一格,什么任人唯才!
蜀地难道就没像样的男儿了吗?为何偏要任用廉姝媛为总教头?这分明就是行事荒唐,任人唯亲!
谁不知道廉夫子是蜀王的授业恩师?
廉家也顿时成了众矢之的,被众人耻笑嘲弄。
廉夫子的叔伯兄弟,心中各自懊恼郁闷。廉夫子坚持不嫁人,已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要去蜀地便去,正好也令众人淡忘了廉家还有这么一位离经叛道的女子!
谁能想到,廉夫子去蜀地后,竟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害得廉家彻底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不管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提及问上几句,着实可恼可恶。
弹劾的奏折雪片一般飞到圣前。
建安帝留中未发,心里暗笑不已。
老七想折腾自己的驻兵,就随他去吧!自己倒要看看,廉夫子能练出什么样的兵来!
进了椒房殿给俞太后请安时,建安帝故作为难地提起此事:“……七弟也是胡闹。竟让一个女子做了驻兵的总教头。虽说大齐无律例,只是,女子不入军营早已是惯例。现在,儿臣的案前弹劾七弟的奏折足有半人高。朕也实在为难。”
建安帝那点小心眼,俞太后看得一清二楚,心中哂然一笑,口中淡淡道:“皇上心中不满,便下一道圣旨,令蜀王另择人进军营便是。”
果然,建安帝又叹道:“七弟到底是一地藩王,本就有练兵之权。儿臣若下旨,岂不成了故意刁难七弟?”
“罢了!先由着七弟的意思吧!儿臣身为兄长,总得为七弟担待一二。”
是想任由蜀王胡乱折腾吧!
俞太后心中冷笑连连,面上却露出赞许之色:“皇上宽宏大度,果然有兄长的宽厚之风。”
……
闽王府。
尹潇潇这几日的心情却颇为振奋,摩拳擦掌,每日在练武房多练一个时辰。长刀霍霍,刀锋凌厉。
闽王在朝中忙碌一日,回来还要打起精神陪娇妻过招,真是苦不堪言。
更苦不堪言的是,根本就打不过。每一回都被揍得无招架之力……
说起来都是泪啊!
锵地一声,两把长刀在空中交际。
尹潇潇猛地压住闽王刀势,目中闪过亮光,刀光一闪,抵在了闽王胸前。
闽王无奈认输:“罢了,算我输了!”
尹潇潇不满地挑眉:“什么叫算你输了,你本来就输了。”
闽王:“……”
闽王咳嗽一声,左顾言它:“你这些日子,为何这般拼力练刀?”
尹潇潇眼眸更亮了,语出惊人:“我想去蜀地,和廉夫子一样进军营做教头练兵!”
闽王:“……”
第736章 风波(二)
闽王被口水呛到了,猛地咳嗽不已:“你、你开什么玩笑?”
堂堂闽王妃,便是要去藩地,也得随他去闽地。去蜀地成什么样子!传出去他这个闽王的脸还要不要了!
尹潇潇瞪了过去:“我哪里是说笑了!我说得都是认真的!”
夫妻对视片刻。
尹潇潇先泄了气,恨恨不已地踹了他一脚:“当年我怎么就嫁了给你!”
闽王立刻不乐意了:“你说这话是何意?成亲之后,我对你一直敬让十分,堪称百依百顺。嫁给我哪里不好了?”
尹潇潇轻哼一声:“你以前是皇子,现在是藩王,整日被困在京城里,游走于朝堂之间,勾心斗角殚精竭虑。连累得我也憋憋屈屈地过日子,哪里好了?”
“若是我嫁了个家世普通一些的夫婿,我就能像林姐姐那样,随夫婿一起去蜀地。和山长夫子们在一起,和同窗好友们在一起,开书院做夫子,或是随廉夫子进军营做教头!总比现在快活得多!”
尹潇潇越说语速越快,越说越是懊恼。
闽王原本还有些恼怒不快,待见到尹潇潇红了眼圈时,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似被狠狠地揪痛。
是啊!他暗中在做的事,堪称大逆不道……若能成功,尹潇潇便会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可一旦事情败露,尹潇潇这个闽王妃也会被牵连!
不管如何,都离尹潇潇心目中向往的悠闲快活生活相差极远。
闽王陡然上前,用力搂住尹潇潇。
尹潇潇被抱得一愣,想推开闽王,却被闽王搂得更紧了。
“潇潇,对不起。”闽王声音沙哑,一语双关:“你嫁了给我,便只能和我同生共死了……”
尹潇潇心中有些莫名的惊惶不安,张口打断闽王:“好端端的,说什么生死,太不吉利了。你别说了。”
闽王没有再吭声,沉默着将她又搂紧了些。
尹潇潇被他紧紧地搂在怀中,未能抬头看清他此时的神情。否则,一定会察觉出异样。
那双深幽的眼睛里,闪着的是冷厉的寒光和孤注一掷的决绝。
……
宁夏王府。
“天气渐凉,我亲自为殿下收拾了厚实的衣物。”李湘如坐在椅子上,轻声下令:“你将这些衣物给殿下送去。还有一些吃食,你一并送去。”
另外,还有一封厚实的信。
每隔五日,李湘如便会打发人去一回皇陵,送信送吃的送衣服。
宁夏王什么都收下,却从无只字片语,便连口信也没一个。
李湘如思夫若渴,写的信也越来越厚。人却越来越单薄。原本端庄美丽的脸孔,如今憔悴消瘦,再没了往日的神采。
侍卫恭敬领命退下。
李湘如这才幽然叹了一声:“也不知殿下现在如何了。”
站在一旁的碧桃,心疼自家主子,低声劝慰道:“殿下心志坚韧,定能撑得住。倒是王妃,每日三餐都吃得极少。长此下去,哪里能撑得住。”
“殿下要守三年皇陵,才能归来。王妃可得养好身子。否则,殿下回来之后,见王妃枯瘦如柴,不知何等心疼。”
最后这几句话,纯粹是说着哄李湘如罢了。
若宁夏王真得心疼妻子,早该打发人送信回来了。
李湘如却被这几句话轻而易举地安慰到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说得对。让厨房送些吃食过来,我确实有些饿了。”
碧桃暗暗松口气,忙笑着应了。
待燕窝被端上来,李湘如慢慢一口口吃着,碧桃又拿府外最新传闻逗主子开心:“今儿个,奴婢听说了一桩新鲜事。”
“听闻蜀王殿下,请了廉夫子做驻兵总教头。还特意上了奏折。朝中御史纷纷上奏折弹劾。廉家人走到哪儿都要被人嘲笑一番。”
“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也都拿来嚼舌。都说蜀王殿下行事荒唐呢!”
李湘如已无资格时时进宫请安。消息也比原来闭塞得多。
今日从丫鬟口中听闻蜀地“趣事”,李湘如阴郁的心情果然有了好转,笑了起来:“这个蜀王,什么荒唐事没做过。以前还男扮女装去书院读书。也唯有他会做出请廉夫子进军营做总教头这等事了。”
李湘如虽是女子,倒没什么男女要平等之类的想法。在她看来,男子天生高女子一等。再优秀出众的女子,也得依附男子而活。
终身未嫁的顾山长是女子中的异类,身手出众擅长兵法愿进军营的廉夫子,就更是异类了。
做什么不好,何苦要和一堆军中糙汉混迹在一起?以后还有何闺誉可言?便是不想嫁人,也该顾及廉家的名声吧!
主仆两个就此事说笑一番,心情俱都有所好转。
……
蜀王闹出的荒唐事,谢钧这个岳父也颇受其苦。
不管走到何处,都有人意味深长地明示暗示:“谢侍郎身为礼部侍郎,深谙‘礼’之一字。也该好生劝解蜀王殿下一二才是。”
“是啊!女子进军营,委实不成体统,此例一开,令人堪忧啊!”
“谢侍郎身为蜀王殿下的岳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等时候,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待到后来,便是礼部尚书,也特意找谢钧恳切地长谈了一回:“……你是蜀王岳父,又是正经的礼部侍郎。此事理当由你出面说话。实在不便和殿下直言,写封家书给蜀王妃也是一样。”
谢钧当面慷慨地应下,转过头来便愁得大把掉头发。
别人都以为蜀王听蜀王妃的,而蜀王妃是他的亲女儿自然要听她的话。前者是真的,后者可就有待商榷了……
事实上,父女对阵中,他几乎从未占过上风。
一想到要给女儿写这等家书,谢钧就有些头痛。可是,上司直接发话了,不写也不行啊!
谢钧在书房熬了一个晚上,反复斟酌言辞修改家书,愣是写了七八遍,才算将信写好。当夜入睡时,枕上又落了一把头发。
中年男子的秃顶危机悄然来临。
……
第737章 家书
自京城送信到蜀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要耗费十日。一个往返,便是二十日。
谢钧的家书送出去之后,心中一直默默计算时日。
这期间,有关蜀王“行事荒唐”的流言沸沸扬扬,喧嚣尘上。哪怕陆阁老保持沉默赵阁老试图为蜀王说话,也堵不住众人的嘴。
说到底,此事实在太过离奇,远远超过了众人能承受的底线。
女子出内宅进书院,读书习字,到底还未挑战到男子的统治地位。如今廉夫子进了军营,却是入侵到了女子从未进入过的领地。
一个廉夫子还不算什么,蜀地再闹腾,其实也影响不到国朝大计。
然而,此例一开,却令朝堂上的官员们隐隐生出“后患无穷”“女子焉能和男子平起平坐”的忧虑不安。也因此,众人不遗余力地贬低蜀王。
陆阁老自然深谙众人微妙的心思,并不出言为蜀王说情,一直缄默不语。
然而,一朝首辅未曾出声斥责这等荒唐事,已隐然表明立场了。
一位姓周的御史愤而写了奏折,弹劾陆阁老“尸位素餐”“徇私枉情”“庇护蜀王”。可惜,这份奏折未能呈到圣前,就被林御史无情地压了下来。
林微微现在也在蜀地,进书院做夫子不亦乐乎。蜀地风气开放些,自然是件好事。再说了,蜀王请了女子做总教头,又碍着谁了?
疼女如命的林御史,理直气壮地利用职权袒护蜀王一回。
和蜀王有私交的,少不得纷纷写信去蜀地,关心蜀王一二。
其中,便有陈湛。
……
蜀王就藩之前,曾邀赵奇陈湛一同去蜀地。赵奇在家中磨了许久,蜀王亲自登门,才令赵阁老松了口。
年轻人都有离京闯荡自立门户的野心。再者,有好友相伴,亦是人生一大快事。陈湛本来想随着一起去。奈何他是家中嫡长子,兄弟们要么年纪还小,要么资质平庸鲁钝,父亲陈侍郎坚决不允。
陈湛只得无奈地留在京城,先进吏部做了从七品的书令。每日负责整理吏部来往的文书公书。所有要紧的公文,皆能过目。
在吏部当差也有好处,官职虽然低微,消息却十分灵通。
蜀地驻军以廉夫子为总教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陈湛当然知晓。当即便写了一封信,将京城朝堂动向皆告诉蜀王。
京城动向频频,陈湛每隔三日去信一封。
没等来蜀王的回信,陈湛已写了几封信去了。
陈湛回府后,见娇妻秦思荨一脸怅然若失,不由得一愣。
秦家和陈家亦是通家之好。秦思荨和陈湛年少便相识,顺理成章地定亲成亲做了夫妻。成亲一年,秦思荨便怀了身孕,次年生下一子。
少年夫妻,自是恩爱。
秦思荨一蹙眉,陈湛心怜不已,上前拥住娇妻:“思荨,你怎么了?为何心情低落?”
秦思荨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颜妹妹启程去蜀地了。在途中闲着无事,给我写了封信。”
陈湛一听便知是怎么回事。
陈家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