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祖母身体如何?”谢明曦问道。
盛鸿叹了口气:“几个太医忙活了半天,又是灌药又是针灸,倒是将皇祖母救醒了。只是,皇祖母全身发麻无力,根本不能动弹。说话也含糊不清,一张口就直流口水。”
面上满是悲戚,语气也很忧伤。
如果不看盛鸿眼底的笑意,俨然就是一个为祖母病症忧心忡忡的好皇孙。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也一同叹气:“我也曾听闻过此类病症。年迈之人,最忌讳情绪过于激动。皇祖母也是为三皇兄被立为储君之事高兴过了头,没想到竟得了此等病症。”
“看来,皇祖母以后得静心养病了。”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
李太后在宫中渐渐失势,便是看他们夫妻不顺眼,也就是言语刁难几句。在请安时撂脸色罢了。
不过,谢明曦从不是忍辱受气的脾气。逮着机会,总要回敬一二。
没曾想,这一“回敬”,便将李太后气成了这样。
真是大快人心!
“原本三皇兄打算今晚设宴,眼下皇祖母病了,这酒宴只能先省了。”
盛鸿又道:“从明日起,我和几位皇兄要轮流进慈宁宫伺疾。你和三皇嫂皆有孕在身,母后免了你们伺疾之事,父皇也允了。”
谢明曦点点头。
……
李太后这一病,来势汹汹。
整个人躺在床榻上,如瘫了一般,动弹不得。每日总会失禁数次,被褥换得再勤,也免不了一些异味。只得多燃些檀香来遮掩气味。
口不能言,不能咀嚼,只能喝些米糊之类的果腹。
几日一过,李太后便瘦了一大圈,面色蜡黄,眼窝深深地凹了进去,一副来日无多的架势。
心里再有隔阂,也是自己的亲娘。
眼看着李太后这般模样,建文帝十分情急,责令太医们在最短的时日里治好李太后的病症。
太医们战战兢兢地领命,心中叫苦不迭。
医术再高明,也治不了将死之人啊!
这年头,活过五十岁,已经算长寿。李太后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老迈,这两年病症断断续续,大病小病不断。
此次李太后激动过度昏厥不起,众太医使劲浑身解数,才将李太后救醒。
能将这条命抢回来,已是万幸。建文帝一张口,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李太后治好……这怎么可能!
太医们转头聚到一起,俱是满面愁容。
“太后娘娘的病症,你们有何看法?”
“我以为,应佐以汤药和针灸之术,再以药浴。只是,是否能奏效,令太后娘娘恢复如初,我委实不敢断言。”
“皇上责令我等在最短的时日里治好娘娘病症。时间无多,耽搁不起啊!”
“娘娘年迈体弱,开方当以调理为主,切记急于求成。更不可开猛药!”
“你说的不是废话么?不开猛药,要调理到何年何日?娘娘病症迟迟不见好转,皇上发怒,谁能担得起?”
“要是开了猛药,伤了娘娘根本或寿元,到时候皇上降罪,又该怪谁?”
一众太医差点没撸起袖子吵起来。
说来说去,都怕建文帝降罪!
一直未曾吭声的赵太医,终于张口道:“皇上有旨,若娘娘病症不见缓解,便问责我等。依我看,还是先熬过这一关才是。”
第619章 权势(一)
赵太医一张口,众太医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吭声了。
太医院里有十余个太医,执掌太医院的张院使已经年迈,致仕告老也就是一两年间的事。下一任院使,非赵太医莫属。
赵太医凭借着献药之功,得了圣上青睐。俞皇后对赵太医也颇为器重。帝后偶有不适,都会第一个召赵太医来看诊。
身为太医,地位高低,不仅要凭医术,更重要的是圣眷。
赵太医的医术不是最顶尖,奈何圣眷浓厚,独一无二。也因此,赵太医在太医院里威望日隆,说话颇为分量。
“赵太医所言也有道理。”过了片刻,便有太医出言附和。
其余太医也纷纷赞成:“太后娘娘卧榻不起,神智也未见清明。温和调理的药方,见效甚微。拖延日久,对太后娘娘的病症更为不利。”
“总得先让娘娘开口说话才是。”
“说得没错。我等还是先商议一下药方要如何开……”
一众太医很快达成共识,开始低声商榷药方。
……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两个时辰后,赵太医进了椒房殿,恭敬地向俞皇后行礼。
俞皇后目光一扫,淡淡道:“免礼平身。”
赵太医谢恩后,站起身来,拱手束立。
俞皇后淡然问道:“你们会诊的结果如何?药方可开出来了?”
赵太医恭敬应道:“回娘娘的话,药方已经开了。太后娘娘现下情形危急,得以猛药医之。如果药方见效的话,不出十日,太后娘娘便能神智清明,张口说话。”
俞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太医一眼:“用猛药,见效自会快些。只是,也不能一味用猛药,伤及根本,损及寿元。皇上最是孝顺,若母后有半分不妥之处,皇上定会十分伤心。”
这话听着寻常,细细品味,却令人心惊。
赵太医唯唯诺诺地应是,手心却已冒出了冷汗。
李太后年迈体弱,用了猛药,焉能不伤身体不伤寿元?
短期之内能见效,时间一久,一旦反扑,只怕命不久矣……
俞皇后之前便命人暗中给他送口信,暗示他用猛药救治李太后。今日他特意前来禀报,也是想再次试探确认俞皇后的心意。
现在,他已经彻底清楚了。
俞皇后的声音再次响起:“张院使已年近六旬,到了告老之龄。太医院需要一位医术高明又精明干练的院使。本宫已和皇上提过此事,打算由你来做下一任院使。皇上已经点头应允。”
赵太医全身一震,目中闪过狂喜,立刻跪下谢恩:“皇后娘娘如此厚爱,微臣铭感五内,感激不惊。日后定当竭尽所能,听娘娘差遣。”
他暗中向俞皇后投诚,已有几年。俞皇后从未亏待过他,处处提携,金银俗物,反在其次了。
他医术不错,却不是最顶尖。太医院里比他资历老医术高的不在少数。如果不是俞皇后提携,院使之位哪能落到他头上?
罢了!拼了这一回!
有野心的人,最易收服。
俞皇后瞥了赵太医一眼:“你尽心尽力治好母后,便足矣。”
赵太医心领神会,张口应下,然后告退。
……
赵太医走后,俞皇后独自回了寝室。
这几年,建文帝大多留宿椒房殿。只是,都由莲香伺寝。一开始,建文帝还不时想和俞皇后亲近,时间久了,这份心也彻底淡了。
最近这一年,建文帝几乎未踏足过这间寝室。帝后相见说话,也多在正殿里。
俞皇后也未在意。
只要建文帝的人留在椒房殿,她便能牢牢地握住后宫之权。
世上最令人心神迷醉的,就是权势。手握权柄,便能令众人匍匐在自己脚下。可以从容地将人操控于掌心之中。
昔日不可一世的李太后,到底也倒在了她的脚下。
想到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的李太后,俞皇后心中涌起强烈的快意,嘴角微微勾起。
“娘娘,”芷兰悄然移步进了寝室:“时候不早了,奴婢伺候娘娘就寝。”
这几年,芷兰已越过玉乔,成了俞皇后身边第一心腹得用之人。有些差事,俞皇后也只会交代给芷兰。
俞皇后随意嗯了一声。
芷兰传令下去,几个宫女捧着温水毛巾等物鱼贯而入。忙活了约莫半个时辰,才一一退了出去。
穿着中衣的俞皇后坐在床榻上,压低了声音问芷兰:“皇上近来在服什么药?”
建文帝暗中服药之事,一直十分隐秘,知晓之人寥寥无几。除了卢公公和赵太医之外,知情的唯有莲香。李太后俞皇后都不知情……
至少,建文帝一直这么以为。
事实却是,赵太医是俞皇后的人,莲香是俞皇后的人。便是对建文帝忠心耿耿的卢公公,也不时悄然透露些消息给芷兰。
“在服龙虎丹。”芷兰轻声答道:“以前只服两颗,现在每日已开始服四颗。”
一开始服的是神仙丸。神仙丸不伤身体,药效自然也不猛烈。建文帝服了一年,便觉得力不从心,开始找道士进宫炼丹。
道士们练出的龙虎丹,效用颇佳,难免对龙体有些损耗。时间短了看不出来,长期服用,却在逐渐掏空建文帝的龙体。
一天服用四粒?
倒下是迟早的事。只看建文帝到底能撑多久了。
俞皇后目中闪过冷笑,声音淡淡:“给莲香的月例用度再调一等。”
莲香的性命捏在俞皇后手里,伺候起建文帝来,自然“尽心尽力”。
俞皇后也不吝啬,给莲香的衣食用度皆是上佳。再调一等,和丽妃等人也相差无几了。
芷兰轻声应是。
她的父兄为俞皇后掌管田庄,虽无官职,在外行走时却比三四品官员还要威风。败落的家势,在这几年间已彻底重振。
她对俞皇后充满了感激之情。别说是哄着卢公公,就是让她上刀山下油锅,她也心甘情愿。
俞皇后又吩咐道:“从本宫的库房里,挑些最好的合欢香给莲香送去。”
燃合欢香,有助兴之效。
芷兰再次轻声应下。
……
第620章 权势(二)
三日后,李太后能张口说话。
五日后,除了羹汤之外,李太后也能勉强吃些糕点之类。
十日后,宫女们扶着李太后从床榻上坐起,精神有明显好转。
建文帝龙心大悦,重赏了一众太医。
俞皇后含笑道:“此次母后病重,赵太医力主开的药方。母后大有好转,皇上也该重赏赵太医才是。”
建文帝欣然笑道:“张院使年迈体弱,不宜操劳费心。不如就让赵太医做副院使吧!”
等张院使一告老,这个副字便能去掉,顺理成章地做正院使了。
赵太医强自压抑着心中的激动雀跃,恭敬地领旨谢恩。
待回了太医院,一众得了消息的太医立刻围拢上前,拱手道贺。
新上任的赵副院使,春风满意,满面自矜自得。
这就是权势!
……
谢明曦知晓此事后,勾起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盛鸿低声道:“赵副院使也是母后的人。此次他力主用猛药,皇祖母的身子颇见好转。本该是桩好事。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此事还有后招。”
谢明曦轻描淡写地说道:“也没什么大碍。就是会稍微损些寿元罢了。”
盛鸿:“……”
盛鸿看着谢明曦的目光有些复杂微妙:“明曦,你千万别告诉我,你还通医理懂医术。”
谢明曦微微一笑:“我从未替任何人看过诊开过方。只看过一些医书,背过一些药方,略通医理而已。”
就这还是而已?!
学渣受到了来自学霸的深深伤害。
盛鸿哑然片刻,才半开玩笑地叹道:“我们从相识之日算起,也有六年多了。我自以为对你的一切了如指掌,竟然从来不知你还懂医术!你是不是还有事没告诉我?”
谢明曦随口笑道:“没什么了。哦,对了,我在几年前便开了药铺,专卖一味药膏和一味药丸,现在也算薄有家资。当日当做陪嫁带了过来,你一直没问,我便也一直未说。”
谢明曦的嫁妆,盛鸿确实从未过问。不仅没问,还主动将七皇子府里的账本和库房钥匙都给了谢明曦。
此时谢明曦这么一说,盛鸿不由得被勾起了好奇心:“你卖的是什么药?”
谢明曦淡淡道:“玉容膏和神仙丸。”
盛鸿:“……”
便是贵如皇子,也没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玉容膏的铺子开得到处都是,神仙丸更是声名赫赫……
盛鸿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半晌才冒出一句:“你会配药?”
谢明曦嗯了一声。
两人四目相对,默默无言。片刻后,盛鸿忽地笑了起来:“娶了你,看来我这辈子都不必发愁了。”
谢明曦绝不是“薄有家资”,身家丰厚才是真的。
谢明曦挑眉一笑:“日后你什么都不必做,我养得起你。”
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有默契地将这话题暂时搁在一旁,又说起了宫中之事。
“母后到底想做什么?她若是有心出手对付皇祖母,父皇绝不会坐视不理。”盛鸿低声道。
谢明曦哂然一笑:“母后何须做什么?她只要冷眼旁观,袖手置之,便足矣。”
李太后病了这么一场,太医纵然开了猛药,也只是有所好转。待日后,情绪再有起伏,或许便会复发。能不能熬过去,就得看李太后的运气了。
人总有生老病死,和俞皇后有何关系?
建文帝能如何?
盛鸿忍不住感叹:“这比明刀明枪地杀人要厉害多了。”
谢明曦淡淡一笑:“后宫中,多的是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手段。皇祖母磨搓母后多年,现在,也该是还债的时候了。”
“这就是权势。”
“手握权柄,有足够的人手可用。想做什么事,稍动一动嘴,便有人去办得妥妥当当。谁敢忤逆自己的心意,随手就能置对方于死地。”
“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是最烈的毒药。身在其中,谁也无法停止追逐权势。胜者为王,败者死路一条。”
谢明曦神色淡然,声音微凉。
“所以,你才如此厌恶后宫!”盛鸿凝望着谢明曦淡漠的脸庞:“因为你前世一直过着那样的生活。”
谢明曦没有否认:“是。正因如此,我才格外厌恶进宫。当年,若不是你成心算计我,没有那道赐婚的旨意。我绝不肯嫁入天家为媳……”
一提当年之事,理亏的盛鸿立刻咳嗽一声,扯开话题:“天色已晚,命人传膳吧!忙了一天,我肚子也饿了。”
谢明曦似笑非笑地瞥了盛鸿一眼,总算没再说下去。
孕期满了三个月之后,谢明曦孕吐便停了,胃口比往日好了几分。
谢明曦吃得香甜,盛鸿看着也格外高兴,殷勤地为谢明曦夹了一碗堆得冒尖的菜肴:“喜欢吃便多吃些,别饿着肚中的宝贝闺女了。”
湘蕙等人听在耳中,露出会心的笑意。
殿下张口闭口都是宝贝闺女,颇有些肉麻。由此也可见,盛鸿是真的喜欢女儿,也是真的盼着谢明曦一举得女。
“过几日,便是三皇兄的储君大典了。”七皇子府从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盛鸿习惯了吃饭时随口闲话。
谢明曦略一点头:“皇祖母的病症有了好转,储君册立大典也确实不宜再拖了。”
……
盛鸿谢明曦所料没错,隔日的大朝会上,新上任的礼部尚书便上了一道奏折,谏言早日举行正式地册立储君大典。
岳尚书告病回府后,病情没见好转,反而日渐重了起来。岳尚书的长子只得代父上了奏折,为父亲告病致仕。
礼部事务,千头万绪,确实离不得一部尚书。
建文帝准了岳尚书致仕,提任原来的礼部右侍郎为尚书。
如此一来,礼部右侍郎的位置又空了出来。不知多少人瞄准了这个空缺,暗中使力。最终,右侍郎一职落到了谢钧的头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三皇子有意提携七皇子的岳父。
三皇子能顺利做上储君,七皇子功不可没,犒赏一二也是应该的。
第621章 长史
如今的谢钧,无疑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礼部右侍郎,正经的三品大员!
从四品迈入三品,看似只升了一级,实则是迈进了一大步。三品以下的官员,只能参加大朝会。唯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小朝会,才能挤进真正的顶尖官僚圈。
户部郎中确实是有油水的实差,不过,和清贵的礼部侍郎着实不能相提并论。
谢钧这一次升官升得十分顺遂,周围一片恭贺声,设宴摆酒的那一日,谢家几乎被登门道贺的官员踏破门槛。
谢钧是正经的两榜探花出身,撇开做官的本事不谈,英俊儒雅的相貌和满腹的才学,倒也担当得起礼部侍郎一职。
不过,满朝官员都是科举入仕的文官。三年一次春闱,还能少了状元榜眼探花不成?和谢钧同科的那位状元,如今不过是一州知府。焉能和平步青云的谢钧相提并论?
生了一个好女儿,有一个好女婿,这就是谢钧最大的本事!
众同僚羡慕巴结示好还来不及,这等时候,哪里还会有人不识趣地提起谢钧过去靠妻家之事。
礼部尚书启奏早日举行立储大典,谢钧也没闲着,很快上前两步,一并启奏谏言。
这又是升官以后的另外一个好处了。
往日做鸿胪寺卿的时候不提,大朝会只有站后排的份。做了户部郎中后,位置稍微靠前一些,基本没张口说话的机会。
现在却不同。正经的户部侍郎,三品大员,大朝会时站位靠前,也有了谏言的资格和底气。
储君已经立了,举行立储大典也是理所应当。
建文帝很快准奏,将此事全权交由礼部操持。
……
新上任的礼部周尚书,是三皇子的人。七皇子和三皇子走动密切,谢钧是七皇子的岳父,和周尚书站同一条阵线,彼此间关系颇佳。
周尚书为了操持立储大典,忙得团团转。谢钧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
立储大典,颇为顺遂。
祭天后,再进太庙祭祖,连带着昭告天下。大齐已有储君。至此,三皇子正式为东宫储君。
按着宫中惯例,身为东宫,应该住进宫中。
建文帝下旨,命内务府将三皇子昔日的寝宫修缮一新,少说也得要两三个月。
三皇子眼下也不急着住进宫中,最要紧的是先立东宫詹事府。
身为储君,和普通皇子自然不同。
譬如二皇子,府中只能设一个长史,外加几个幕僚罢了。再譬如四皇子,不能明着结交官员,得暗中私下拉拢示好。
三皇子就不同了。能正大光明地立詹事府,收拢有用之人。和朝中官员结交来往,也无忌讳之处。
这就是身为储君的优势!
四皇子五皇子心中如何做想,盛鸿一概不知。借着这股东风,他也向建文帝张口要了一个长史。
这个长史,也不是外人,正是叶秋娘的胞弟,新科探花叶景知。
此事是盛鸿早就和谢明曦商议好的。
皇子长史,是正经的六品官职。对出身名门的陆迟赵奇等人来说,这算不得什么好差事。毕竟,皇子长史将来要跟着皇子就藩,不能留在京城。到顶了也只是藩王长史。
不过,对出身寒门的叶景知来说,无疑是一条稳妥的出路。
朝中有人好做官。无人提携,以叶景知的出身,先在翰林院里做上几年修纂,之后再外放从七品的知县做起,熬上十数年,做多就是一地知府罢了。还得看官运如何。
现在,有七皇子殿下提携,直接就是六品的皇子长史。将来随着七皇子殿下就藩,做五品的藩王长史。
不必在朝中摸爬滚打,现成的青云坦途就在眼前。叶景知感恩戴德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拒绝。
任令还没正式下来,叶景知便来了七皇子府谢恩。
盛鸿随口笑道:“叶景知是叶秋娘胞弟,是余安的小舅兄。算来也是你的人。今日前来,你也一同见上一见吧!”
谢明曦笑着点点头。
……
“景知见过殿下,见过七皇子妃。”
叶景知压抑着心里的激动,恭敬地行了一礼。
盛鸿笑道:“免礼,起身说话。”
叶景知谢恩后,站起身来。目光飞快地瞥了谢明曦一眼。
天气渐热,谢明曦今日穿了一袭轻薄柔软的夏裳。浅浅的粉色,映衬得她肤白似玉,双眸如点漆,红润的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谢明曦孕期已四月有余,身上的衣裙略显宽松,遮掩住了隆起的小腹。从正面看着,依旧如少女一般。
不,比少女时更美更有风韵。
叶景知不敢再唐突多看,忙垂下眼。
说来,谢明曦也有两年未曾见过叶景知了。
乍一见,谢明曦也觉眼前一亮。
叶景知今年十八岁,身材修长,满身的斯文书卷气。容貌颇为清俊秀雅,皮肤白皙,一双眼睛清澈黑亮。
怪不得会被点建文帝点为探花。端看相貌气质,叶景知当之无愧。
前世叶景知年少殒命,叶秋娘更惨,被赵扬当做棋子,落了个凌迟处死的凄惨下场。这一生,叶秋娘的人生截然不同。和余安夫妻恩爱相得,生了一个白胖健壮的儿子。
叶景知的命运也被改写,年少英才,新科探花,皇子府长史。
看着眼前长身玉立神采飞扬的俊秀少年,谢明曦心情颇为愉悦。
这种愉悦,有对叶景知的欣赏赞许,更多的却是来自于自己改写他人命运的快意。
不过,落在盛鸿眼中,就有那么点不是滋味了。
叶景知再好看,能有他好看吗?
有他这么一个英俊逼人举世无双的夫婿,谢明曦怎么还想看别人?更可气的是,谢明曦还主动张口和叶景知说话,语气颇为温和。
“待吏部任令下来,你便是七皇子府长史了。日后要为殿下操持打点琐事,操劳辛苦。”
叶景知受宠若惊,连连应道:“能得殿下青睐,是我此生之幸。我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当差,不敢言辛苦。”
谢明曦抿唇一笑,脸颊上露出浅浅的笑涡。
……
第622章 生子
叶景知觐见过七皇子和七皇子妃后,很快告退离开。
任令一下,叶景知这个长史便要正式上任。身为长史,也该住在七皇子府里,以便随时听候差遣。
谢明曦随口笑道:“我已吩咐下去,让湘蕙为叶景知准备好住处。就在外院,离你的书房也近一些。”
盛鸿嗯了一声。
谢明曦又道:“叶景知只有一个亲娘,不如一并接进府中。”
多养一个人,多一份米粮而已。却能示恩笼络人心。连带着叶秋娘也会一并感恩于心。这便是驭下之道了。
盛鸿又嗯了一声。
谢明曦终于有所察觉,目光一扫,掠过盛鸿的俊脸。
盛鸿绷着一张俊脸,面上只差没写上“我很不高兴快来哄我”几个字。
“这是怎么了?”谢明曦闲闲问道:“莫非是因我和叶景知多说了几句话,你便拈酸吃醋了?”
盛鸿哪里肯承认:“我岂是那等小心眼之人。”
不是吗?
谢明曦揶揄地笑了一笑:“是我多心多虑了。堂堂七皇子殿下,胸襟宽广,岂会因这点小事就泛酸。”
盛鸿:“……”
盛鸿撑了片刻,终于还是撑不住了,不满地嘀咕道:“你平日和人说话,可没像今日这般和气过。为何对他这般另眼相看?”
谢明曦听得好气又好笑,白了一眼过去:“他是你长史,日后要为你打点外事庶务。我自要帮着你拉拢人心。我还打算日后为他说一门好亲事,让他死心塌地地留在你身边,心甘情愿地为你做牛做马。”
“这算什么另眼相看?”
“以前我怎么从没看出,你竟这般小心眼爱吃醋?”
上一回的冷战,就是因为盛鸿拈酸吃醋而起。
这一回,她不过是对着叶景知稍稍温和几分,盛鸿又吃上醋了……
看着谢明曦略显无奈的笑颜,盛鸿俊脸微微发热,总算坦然承认:“我知道你心里只有我。不过,看着你别的男子笑,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谢明曦:“……”
谢明曦想绷着脸做出生气的样子,目中却已露出忍俊不禁的笑意。
盛鸿吃醋泛酸时的样子,别有几分可爱。
盛鸿坦诚后,心头那口闷气也随之消散。笑着上前搂住谢明曦,手轻轻地抚上她的小腹:“今儿个宝贝闺女闹腾了没?”
谢明曦早已习惯盛鸿一口一个“宝贝闺女”,笑着应道:“没有。我好吃好睡,一切都好得很。”
话未说完,肚中忽然传来异动。
盛鸿像被雷击中一般,全身一颤,声音陡然扬高:“明曦,你的肚子动了。孩子刚才动了,我们的宝贝闺女动了。”
孩子确实动了一下。
身为母亲,谢明曦的感受远比盛鸿更深刻。不过,论惊喜,她这个亲娘显然远不及亲爹。至少,不及他这般喜形于色大呼小叫。
“我孕期已有四个多月,有胎动也是正常的。你这般大惊小怪做什么。”谢明曦口中嗔怪,目中露出笑意。
盛鸿可不管谢明曦怎么取笑自己,厚颜蹲下,将头靠了过去。聆听了片刻,嘴角越咧越高。
谢明曦低头,看到的便是盛鸿蹲着傻笑的模样……真是没法看。
罢了!就让他一个人傻乐好了。
谢明曦没有照镜子,没看到此时的自己目光是何等的温柔。
曾受过的伤痛磨难,早已成了遥远的过去。曾有过的提防戒备冷漠,却也成了她性情中无法抹去的阴暗。
盛鸿意外地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一点一点地驱走了她心底的阴暗冰冷。如今的她,已渐渐变得柔软。
……
三日后,叶景知接了吏部任令,正式成了七皇子长史。领着亲娘一起住进了七皇子府。
多了长史后,盛鸿确实轻松了不少。诸如写奏折之类的文书类琐事,都交给叶景知。便是写回帖之类的小事,叶景知也同样做的井井有条。
盛鸿私下在谢明曦面前夸赞了叶景知一回:“叶长史文采学识出众,写得一手好字,当差也格外尽心尽责。”
“当日我是想照拂提携他一二,现在看来,挑了他做长史,是我的运道。”
言下对叶景知颇为满意。
谢明曦笑着瞄了盛鸿一眼,正要打趣几句,湘蕙满面喜色地快步进来,福了一福:“启禀殿下,启禀七皇子妃。五皇子府打发人来报喜,五皇子妃肚痛发作,进产房未到一个时辰,便顺利临盆,生了皇孙。”
尹潇潇常年习武,身体康健,远胜寻常女子。便连怀孕生子,也格外顺遂。进产房没到一个时辰,便生下儿子。
谢明曦听了之后,颇为尹潇潇欢喜,立刻对盛鸿道:“我们一起去五皇子府。”
盛鸿不假思索地点头应下。
七皇子府离五皇子府颇近,就是套马车费些功夫,半个时辰后,谢明曦和盛鸿联袂而至五皇子府。
五皇子前些日子的失意黯然一扫而空,一张嘴快咧到了耳后,目中溢满了喜悦:“七皇弟,你和弟妹来得最早。”
盛鸿笑道:“这等喜事,我岂能不来道喜。”
其实,三皇子府四皇子府离得更近。
只是,三皇子因争储之事,对五皇子十分不满。心中还有一份不能诉之于口的嫉恨不甘,根本不乐意登门看五皇子春风得意的嘴脸。
四皇子倒是没什么嫉恨,心中嫉恨不已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