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香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答应他了?”阿彻看着母亲问。
苏锦摸着儿子的脸庞,轻声反问:“阿彻想娘答应吗?”
阿彻看不透母亲的心思,认真想了想,目光坚定道:“如果娘还喜欢他,他也是真心悔改,那娘带着妹妹嫁过去吧,我会住在宫中,将来有了差事,我再单独赁处宅子住。”
十岁的孩子,既孝顺,又有自己的坚持。
苏锦不禁疑惑,儿子的这股坚持,像谁呢?
抚养阿彻五年的冯实耳根子软,但冯实始终秉持着他的淳善,被乞丐抢了钱,她骂他笨,冯实还傻乎乎地替乞丐开脱,说那乞丐可能是饿疯了或家里有人生病,逼急了才抢钱的。
照拂阿彻五年的萧震浑身都硬,宁可得罪上峰丢了官职也不要委屈自己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让她生出阿彻的沈复,也够坚持的,只不过,沈复坚持的是官场上的权势。
她呢,她最坚持的,就是她的包子铺吧?
苏锦觉得,阿彻并不像他们任何一个人,因为阿彻比他们任何一个都好,没有她的粗鄙,没有沈复的虚荣,更没有冯实与萧震的傻气。
苏锦点点儿子的小鼻梁,柔声道:“阿彻这么好,娘怎么可能舍你去就他?况且娘早就不喜欢他了,娘喜欢另一个人。”
阿彻刚要担心母亲是不是因为他的缘故才违心不嫁那人,听到后面,阿彻疑道:“娘有喜欢的人了?”他知道母亲早就想改嫁了,也相看了很多人,可惜一个都不曾看上。
苏锦笑着点头,看眼窗外,她低声问儿子:“你觉得侯爷如何?”
阿彻错愕地张开了嘴。
苏锦有点不自在,别别耳边的碎发,她偏头道:“阿彻还记得那年中秋花灯节失火吗?那晚侯爷不顾性命救了娘,娘就喜欢他了,可他说,他不能对不起兄弟,明明也对我有情,却不肯娶我,娘一气之下,才搬出去住了。”
阿彻这才明白,那年母亲为何要搬出萧府,原来改嫁相人只是借口。
侯爷对娘……
阿彻垂下眼帘,努力回忆在凤阳的那些年,却怎么都记不起侯爷与母亲之间有过什么异样。不过,母亲这么美这么好,母亲说侯爷对她有情,阿彻并不会质疑,至于侯爷拒绝母亲的理由,也符合侯爷的脾气。
阿彻眼里的萧震,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大英雄,比养父冯实伟岸,比生父沈复正直。
“侯爷心坚似铁,娘对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这次姓沈的来找娘,侯爷怕咱们娘仨被姓沈的欺负,也怕有人看出咱们与姓沈的关系后公开嘲笑咱们,侯爷便提议娶我过门,跟娘做一对儿假夫妻,这样真有人笑我,我也可以用侯夫人的身份压回去。”
阿彻傻了眼,什么叫假夫妻?小少年懂得大学问,却还不通男女情事。
苏锦是怕阿彻怨恨萧震“抢”了她,所以才解释地这么彻底,见儿子不懂,苏锦咬咬唇,豁出去了道:“真夫妻住在一起,晚上也睡一个被窝,假夫妻就是男女住一个屋,夜里一人一个被窝,谁也不碰谁。侯爷说了,兄弟之妻不可欺,他绝不碰娘。”
阿彻:……
阿彻低下头,既敬佩萧震的大义,又,有点替母亲难过,明明喜欢萧震,萧震却各种推拒。
苏锦叹口气,暂且不想婚后,只问儿子:“这样的话,阿彻同意娘嫁给侯爷吗?”
阿彻当然同意,萧震顶天立地,就算萧震要与母亲做真夫妻,阿彻也同意。如娘所说,她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日子,阿彻怎么忍心母亲孤零零的晚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至于养父,阿彻不孝地想,反正母亲改嫁谁都是嫁,那不如嫁个最好的男人。
养父那么敬佩侯爷,如果养父在天有灵,也一定会赞同。
阿彻朝母亲点点头。
苏锦松了一大口气,娘俩先后洗把脸,一块儿去了前院。
萧震知道苏锦刚刚是在跟阿彻谈两人的婚事,娘俩一来,他竟谁也不敢看,怕苏锦朝他摇头,怕对上阿彻愤恨不齿的眼神。
他那怂样,别说瞒不过苏锦,阿彻都看得出来!
吃饭的时候,阿彻主动给萧震倒酒。
萧震受宠若惊,难以置信地看着小少年。
阿彻举着酒碗,诚恳地对他道:“侯爷,我在宫中,不能常伴母亲左右,从今以后,还请侯爷替我照顾母亲与妹妹,不离不弃。”
苏锦真的没料到十岁的儿子会说出这样一番话,眼泪哗地就出来了。
阿满糊里糊涂地瞅着身边的三个亲人。
萧震久久没有动作。
他娶苏锦是为了保护她们娘仨,给娘仨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但萧震还是担心冯实会怪他。冯实死了,萧震无法得知冯实的想法,这个时候,来自始终坚持只认冯实为父的阿彻的许可,顿时减轻了萧震对冯实的愧疚。
接过酒碗,萧震看着阿彻道:“我萧震活着一日,便护着你们娘仨一日,不死不弃。”
阿彻信!
萧震高举酒碗,一仰而尽。
苏锦目不转睛地盯着男人连续滚动的喉咙,真是越看越爱啊。
她苏锦,就要嫁一个英雄了。
第50章
苏锦还有些话想单独与萧震说。
饭后,阿彻牵着妹妹去小花园散步消食,苏锦给萧震倒了一碗茶,然后坐在萧震对面,默默地瞧着他。萧震在等她开口,长久没等到,他疑惑地瞥了过去,却见苏锦正一脸复杂,小手攥着帕子,似有难言之隐。
萧震垂眸道:“弟妹有苦衷?”
苏锦没苦衷,她就是,挺心疼萧震的。
她低下头,轻声问:“侯爷,冯实与你说过我小时候的事吗?譬如我的家世。”
萧震很意外她会问这个,见苏锦低着头,他鼓足勇气看她,道:“说过一些。”
苏锦苦笑,对着地面自嘲道:“我这个人呢,喜欢我的人夸我敢作敢当不畏人言,憎恶我的人便骂我不守妇道不要脸,反正我就这么过来了,现在再想赢个干干净净的好名声也是做梦,所以我干脆不委屈自己,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萧震不禁自责,那年初遇,他也曾觉得苏锦厚颜无耻,只是在一起久了,熟悉了苏锦的为人,萧震便知道,苏锦只是活得太真,不欺谁不怕谁,也不会因为闲言碎语就不做生意了。但条件允许的时候,苏锦也很通情达理,知道怎么让日子过得更好,丢掉不必要的骂名。
苏锦的目光,落到了萧震长袍底下的鞋上,幽幽道:“我对侯爷的心,自从我说出口后就一直没变过,这次侯爷为了维护我们娘仨才想出了假成亲的法子,虽然是假的,但能嫁给侯爷,我心里很高兴。”
萧震耳根发热,她,她说话总是这么大胆。
“侯爷把我当弟妹照拂了那么多年,或许在旁人眼里,咱们就是亲大伯子与弟妹,你我结亲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势必会惹来新的非议。这么说吧,我不嫁侯爷,沈复若来纠缠,我躲在内宅不出门,外人怎么嘲笑我一女侍二夫我都听不见,难受的是必须出门的阿彻,养父死了,他有爹不认,怕会被人诟病不孝。可我嫁了侯爷,你就成了阿彻名正言顺的父亲,如此阿彻不认沈复也情有可原。”
萧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义子是认,说断就断,继子却是律法认可的家族一员。
苏锦慢慢地抬起头,看着萧震的眼睛道:“嫁给侯爷,阿彻身上的负担少了,但你我却将背负最大的非议,他们会说我勾引人,会嘲笑侯爷道貌岸然当初说了把我当弟妹最后又勾搭成奸。侯爷,我自小活在流言蜚语中,虱子多了不怕痒,你却是身家清白堂堂正正的英雄,你真的不怕被我连累?”
萧震神色微变,昨日他只想为她排忧解难,没想那么多。
苏锦也是经过一晚深思熟虑才来找他谈话的,呼口气,苏锦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正经语气道:“侯爷,人言可畏,侯爷反悔娶我我也不会怪你,我只怕你现在答应了,日后被人指着脊梁骨说三道四时,侯爷身心煎熬。侯爷重情重义,如果因为我让你痛不欲生,那我一定会离开,与其被人骂了再分开,不如咱们一开始就别结这个亲。”
如果萧震做不到把流言当耳旁风,婚后两人一定会成为怨偶,那又何必?
苏锦宁可嫁一个她不喜欢的人,也不想害萧震纠结一生。
小妇人一副为他着想的语气,萧震却不领情,冷声道:“我萧震做事只求无愧天地良心,我曾承诺冯实会照顾你们娘仨,那我眼里你们娘仨便是最重要的,只要护好你们,我萧震就算没白活,他人闲言碎语与我何干?他们背着我说,我管不着,谁敢来我面前多嘴,我一拳打不死他。”
这话太狠太狂,苏锦又想笑,又迷茫。
萧震这么在乎她们娘仨,到底有几分是因为冯实的舍身相救,有几分是因为她?
苏锦同样离座,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侯爷不怕非议,也不在乎正妻之位被我占了?以后侯爷可能会遇到一位让你倾心的女子,那时你怎么办?你舍得委屈她无名无分地跟着你?”
萧震喉头一滚,垂眸道:“我不会再喜欢任何人。”
心里已经有了她,就算再来一个与苏锦一样美艳泼辣独立自强的未婚姑娘,萧震也不会要。
说完这句,萧震大步离去,没有看苏锦,也没有给苏锦劝他的机会。
为了向苏锦表明他的决心,第二天,萧震就让徐文请了媒婆,来苏宅提亲。
想着萧震大义凛然的模样,苏锦心情复杂地应了。
媒人走后不久,有个自称沈府管事的男人送来一篮紫葡萄,那葡萄颗粒饱满,水灵灵一看就是刚摘不久的。门房将葡萄交给如意,如意已经明白主子的心意了,怕小姐馋葡萄,如意先将一篮葡萄放在前院,只拿了随葡萄一起送来的书信去见苏锦。
苏锦正在给女儿解释她要与干爹成亲这件事,阿满听说以后可以跟干爹一起住了,高兴地恨不得让娘亲现在就带她嫁过去,娘亲、干爹、哥哥的烦恼她一概不懂。
“太太。”如意将信封递给苏锦。
黄褐色的信封上,只用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座凉亭。
苏锦在心里呸了一口,沈复这家伙,不愧是书生,风花雪月信手拈来。
仗着女儿不认字,苏锦径自扯开信封,拿出一张薄薄的信纸。
锦娘爱鉴:
初七黄昏一别,忽觉度日如年,朝堂禀事时想你,提笔批注时想你,相思刻骨。
昨夜梦回扬州,见你在孙家园内欲摘葡萄,我出言阻止,你恼羞成怒,三日不曾理我。
故寻来一篮葡萄,以息锦娘之怒。
落款,沈云亭。
看完这封信,苏锦有片刻恍惚。那时候她穷,沈复也没钱,有一次两人去山里玩,半路经过一家葡萄园,绿油油的藤上挂着一串串的紫葡萄,馋得她直流口水。苏锦想偷偷进去摘一串解馋,袖子都撸起来准备钻篱笆了,沈复硬是抱住她不许她去,最后还想把她拖走。
苏锦气死了,葡萄不摘了,山里也不去了,一把推开沈复,头也不回地回了家,然后整整三天都没搭理沈复,急得沈复不知从哪弄来一串葡萄,才把她哄好。
陈年往事,被沈复一提醒,居然清晰地浮了上来。
“娘,上面写什么了?”阿满忽然凑过来,盯着信纸看。
苏锦回神,笑道:“如意买了葡萄,在前院放着呢,阿满去吃吧。”
阿满乐了,立即跑到榻前,让如意给她穿鞋。
如意领着阿满走了,苏锦又看了一遍信,然后找来纸笔,给沈复写回信:
“元亭,我十四岁时,你问我愿不愿意嫁你为妻,我说愿意。春日桃花树下,你说你会负责,我也信你,可最终,我只等来你十两白银,与一句一别两宽各自欢喜。我很生气,但我更喜欢银子,你走之后,这么多年,我怨你的次数屈指可数,后来我日子越过越好,便彻底忘了你,从未想过你我会重逢。
现在你贵为首辅,还愿意娶我一个寡妇,我信你对我依然有情,可我已经另有喜欢之人。今日他托媒向我提亲,我已应允,你就忘了我罢,早日另娶贤妻,何乐不为。
至于阿彻,三岁起阿彻就被街坊言语逗弄,说他是我与外男的野种,逼得他轻易不肯出门,冯实死后阿彻出于愧疚,才渐渐走了出来。阿彻这一路不容易,他说过他只认冯实一位父亲,你们都是读书人,比我更懂气节,如果你真把阿彻当儿子,就请远远地看着他,别逼他认你。”
写完最后一个字,苏锦叹了口气,真心希望沈复别去纠缠阿彻。
将信纸塞进沈复的那个信封,傍晚阿贵回来,苏锦让阿贵亲自去送,别人她不放心。
阿贵立即去了沈府,首辅的宅子,稍微打听就知道了。
光看信封,沈复皱眉,差点以为苏锦看都没看直接退回来了,幸好,里面的信纸不一样。
不过,等沈复看完苏锦信上所说,男人挺拔的眉峰反而比被退信皱得更深。
短短三段话,沈复心头五味杂陈,先是因为当初抛弃苏锦愧疚,跟着因为苏锦要嫁别人震惊愤怒,可苏锦一提阿彻,他的怒火便再次被悔恨浇灭。野种,他的儿子一直都被街坊骂成野种,还骂得阿彻不敢出门?
脑海里浮现阿彻隐忍苍白的小脸,沈复不由攥紧了信纸。
他对不起苏锦,对不起儿子,他都知道,但沈复更清楚,真让苏锦嫁了别人,他这辈子都将得不到苏锦与儿子的原谅。
“卢俊。”沈复收起揉皱的信纸,朝门外喊道。
他的长随卢俊立即走了进来。
沈复低声道:“今日苏府去了媒人,过几日应该还会再走动,你去查查提亲之人是谁。”
卢俊领命。
沈复心里其实有个猜测,这几年苏锦身边唯一出挑的男人,只有萧震。
翌日早朝,沈复暗暗观察萧震,见萧面沉如水,没有半分抱得美人归的得意,沈复又不确定了。
可除了萧震,苏锦还会看上谁?
没多久,萧震请的媒人去寺里合完八字,再次来找苏锦商议两家小定之日,即正式约定婚事。
苏锦想让萧震做主,免得她定早了萧震还以为她太着急嫁过去,媒人亦有准备,笑道:“我来之前问过侯爷,侯爷说他都听您的,我说这种事通常都是女方父母替女儿操持,您哪方便自己定日子啊,侯爷便说,如果您也拿不定主意,那就越早越好。”
苏锦爱听,佯装矜持道:“我听侯爷的。”
媒人懂了,笑盈盈告别,再去侯府知会萧震小定日子,提醒萧震尽快准备小定礼。
一路尾随的卢俊亲眼目睹媒人跨进侯府,赶紧回去禀报主子。
沈复闻言,美玉一般的脸顿时黑了。
好个萧震,都说他性情耿直没有城府,可依沈复看,萧震的城府比谁都深!
气愤过后,沈复食指扣桌,扣了几下,忽地笑了。
他倒要看看,萧震对苏锦有几分真心。
沈复并没有出手,但萧震、霍维章深受正德帝倚重的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萧震欲娶苏锦的消息刚传开,便有御史言辞犀利地参了萧震一本,告萧震罔顾人伦欲娶弟妹!
第51章
正德帝倒没想过萧震会娶苏锦,因为萧震与苏锦同住五年都没有任何举动,他起事前据说苏锦还搬出萧府准备改嫁,显然那时两人之间并没有私情。来金陵路上收获了沈复这个谋士,自那起,正德帝便认为苏锦早晚会与沈复破镜重圆。
结果出人意料,萧震向苏锦提亲,苏锦也答应了。
目光扫过揭发萧震的御史李济中,正德帝看向萧震。
萧震面无表情,垂着眼帘站在霍维章身后,倒是霍维章,阴狠狠地瞪着李济中,好像人家李济中参的是他。正德帝再看沈复,沈复同样眼帘低垂,不知在想什么。可,就算沈复反对,正德帝也没有责罚萧震的理由。
“武英侯,此事你怎么说?”正德帝淡淡地问道,仿佛并不是很上心。
萧震出列,身高近九尺的威武男人,昂首挺胸,拱手对帝王道:“回皇上,倘若苏氏是我萧家本宗兄弟的妻子,臣若娶弟妹,那便是不顾人伦畜生不如,但臣与冯实非本宗兄弟,臣喊苏氏弟妹只是尊称。冯实死后,苏氏恪守本分为冯实守孝三年,后又一心抚养两个孩子,她对臣无别意,臣对苏氏也无他心,有人登门提亲,臣还曾为苏氏撮合。后苏氏搬出臣府中,开始正式相看改嫁人选,臣忽然茅塞顿开,冯实活着时,苏氏殷勤照顾实乃贤妻,冯实死后,苏氏独自抚养一双子女,堪称良母,如此贤妻良母,臣为何不娶?故苏氏抵达金陵后,臣才即刻托媒登门提亲。”
他刚说完,御史李济中马上质问道:“武英侯也知苏氏是冯实的贤妻,冯实为救你而死,临终托孤,当初你信誓旦旦地承诺于他,现在却欲夺娶生死之交的妻子,你就不怕将来死后,阴曹地府相见,冯实与你算账?”
文人一张嘴能说会道,刻薄起来比市井泼妇更甚,霍维章再也听不下去,瞪着眼睛反问道:“苏氏年纪轻轻,改嫁是必然,既然嫁谁都是嫁,为何不嫁早已熟悉的武英侯?武英侯早把苏氏的儿女当做亲生骨肉,试问世间还有谁对苏氏娘仨会比武英侯更好?武英侯能让苏氏做风风光光的侯夫人,能让苏氏的一双子女安享荣华富贵,冯实在天有灵,见妻儿这般只会欣慰,难道非要苏氏嫁给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将来在婆家备受苛待,一双子女也遭人排斥,冯实才高兴?”
李济中敢站出来得罪萧震,便是不畏权势的,脊梁骨硬的很,面对霍维章的咄咄逼人,李济中冷笑道:“若武英侯有心,自会为苏氏寻一敬她重她的贤德夫婿,可惜武英侯早就垂涎苏氏美貌觊觎兄弟之妻,碍于名声苦忍多年,现在以为没人记得冯实了,便不顾脸皮,公然提亲。”
如果说李济中前面的话还算客气,此时他直接骂萧震不顾脸皮,萧震能忍,霍维章不能忍,冲上来就把瘦弱矮小的李济中拎起来了。
李济中梗着脖子,眼睛瞪着霍维章,一副“你打死我我也要骂萧震”的架势。
霍维章还真想打死他,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呢,纷纷冲上来拉架,硬是将二人分开了。
“胡闹!”底下鸡飞狗跳,正德帝终于发怒,厉声喝道。
大臣们立即齐齐跪地,高呼有罪,请皇上息怒。
只有萧震还站着。
正德帝沉声问:“武英侯,你还有何话说?”
萧震傲然挺立,直视帝王道:“他人要污我,臣只有一张嘴,说不过他们也不屑去理会,但臣与苏氏清清白白,天地可鉴,任旁人如何诽谤,臣无愧于心。”
“好个无愧于心!”正德帝朗声大赞,然后话锋一转,质问李济中道:“若你有位至交好友,夫妻均比你年少,你去他府上做客,将如何称呼他的妻子?”
李济中皱皱眉,道:“贤弟妹。”
正德帝继续问:“此贤弟妹岂能与同宗弟妻相提并论?”
李济中明白正德帝的意思,仰头道:“不可相提并论,然武英侯曾经承诺冯实……”
他话没说完,便被正德帝打断:“武英侯的承诺朕被你更清楚,他承诺会替冯实照拂苏氏母子,难道他娶了苏氏,给苏氏母子常人难给的荣华富贵,不算照拂?难道冯实在天有灵,见妻儿吃得好住得好,他会怨恨武英侯对妻儿太好?”
李济中额头冒汗,撑地的双手微微地颤抖起来,最后挣扎道:“可,兄弟之妻不可欺……”
正德帝气笑了,盯着李济中问:“看来李卿还是以为,冯实死后,萧震给苏氏侯夫人的诰命、给冯实的子女荣华,是为欺?朝廷设御史台,是让你们这些御史监察朝廷、诸侯官吏,若有失职败德、违法乱纪立即揭发告之于朕,你身为御史,却连什么是照拂施恩什么是忘恩负义都分辨不清,叫朕如何放心将监察百官的重任交到你这等人手中?”
说完,正德帝当朝罢免李济中御史一职,让他回家思过去了。
李济中灰溜溜地被驱逐出朝廷,其他御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着脑袋,没有再吱声。
正德帝肃容扫视一圈文武百官,不悦道:“放眼整个大周,外有匈奴、倭寇贼心不死,屡屡犯境扰民,内有贪官污吏欺上瞒下鱼肉百姓,朕要治理天下,没有那闲暇功夫管你们娶谁休谁,以后少拿这等琐事来烦朕,有那心思,多替朕献几道治国良策罢!”
龙颜大怒,众臣包括萧震都跪在地上,齐呼道:“臣等知罪!”
“散朝!”
正德帝冷声终止了这场闹剧。
。
下午忙完政事,正德帝揉揉额头,想起萧震这事,他皱皱眉,去了皇后的凤仪宫。
皇后出来迎接,见帝王眉头微皱似有烦心之事,不由关切道:“皇上又头疼了?”
正德帝一直有个病症,遇到难题便会头疼,越是难以解决,越是头疼欲裂,年轻时发作的次数少,这两年渐渐严重了起来,不过一般都是小疼一会儿就过了,只有威胁到江山社稷生死存亡,正德帝才会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正德帝摇摇头,笑着安抚道:“只是有点累,你帮我按按。”
皇后放了心,扶正德帝到榻上,然后让正德帝躺在她在腿上,她温柔地为其按揉额头。
正德帝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操劳一日下来,他也挺累的,谁说皇帝好当?
躺了会儿,正德帝睁开眼睛,好笑道:“今日有人参了武英侯一本,理由你绝对想不到。”
皇后面露疑惑:“武英侯犯事了?”
正德帝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皇后错愕,呆了会儿才想起继续为正德帝捏额头。
正德帝叹道:“武英侯是难得的将才,朕岂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罚他?只是,朕虽然免了李御史的职,但武英侯此举,确实欠妥当,天底下好女人千千万万,他想娶媳妇,朕马上可以为他赐婚,何必非要与苏氏纠缠,凭白招惹闲言碎语。”
皇后没说话,只安静地服侍丈夫。
正德帝来找她抱怨,就是希望得到回应,见皇后目光柔柔的,用一种看孩子的眼神看着他,正德帝奇怪了,握住她手道:“你不这么想?”
皇后点头,在正德帝不解的眼神里,她轻声问:“如皇上所说,天底下的女人千千万万,可在武英侯被人诬陷贬官没收家财时,是谁与他坐在一辆驴车上,冒着风雪从彰城赶到了凤阳?在武英侯卖力气扛米的时候,是谁照顾他一日三餐?在武英侯被皇上重用,是谁苦劝他别退了皇上安排的婢女?在武英侯随皇上出征,前途未卜时,是谁在家中为他忧心忡忡?”
看着皇后温柔似水的眼睛,正德帝突然说不出话了。
皇后继续手上的动作,幽幽道:“世上的好女人千千万万,但与武英侯同甘共苦的,只有苏氏。武英侯的性情皇上比我更熟悉,我猜啊,武英侯可能早就对苏氏动心了,可他记着冯实,在凤阳那么久就不肯跨出那一步,直到来了金陵,见到沈大人,他那根木头才慌了,这才匆匆去提亲。”
似是亲眼瞧见了一般,皇后轻轻笑了,四十出头的女人,这一笑,竟流露出几分小姑娘才有的娇俏。
正德帝怦然心动,坐起来将皇后抱到怀里,佩服道:“还是你懂,朕险些误会了武英侯。”
皇后靠着他肩膀,低低道:“那也是皇上慧眼识珠,挑了阿彻为昉儿伴读,我一看阿彻那孩子,就知道苏氏、萧震一定是正派之人。
脑海里冒出阿彻少年老成的模样,正德帝笑了,他看人的眼光,从未差过。
重华宫,周元昉也在与阿彻聊这件事:“武英侯要娶你娘,你不生气?”
阿彻疑道:“为何生气?”
周元昉哼了哼:“武英侯与你爹兄弟相称,现在却……”
阿彻闻言,正色道:“殿下此言差矣,侯爷光明磊落重情重义,他若重色轻友,早在凤阳便可娶了我娘,正因为侯爷记得他与我爹的情义,才会默许我娘搬走改嫁。现在他去提亲,其实是为了给我撑腰,以免我不肯认祖归宗,被人诟病不孝。”
周元昉这才记起阿彻的身世,可不是,如果阿彻上面没有父亲,沈复要认他,阿彻怎么拒绝?轻易答应了,太憋屈,凭什么那么便宜沈复?不答应,朝廷那帮御史肯定有话说,搬出一堆父慈子孝的道理逼迫阿彻。
“这样看,武英侯还挺好啊。”周元昉若有所思地道。
九岁的三皇子,对经常被二皇子拉去切磋武艺的萧震,终于有点好印象了。
然而二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就是当初的辽王府侧妃陈氏,却因为萧震与苏氏的结亲,心存不满。
这晚正德帝来她宫里,一番缠绵后,淑妃闲聊似的提到了萧震,不赞同地道:“冯彻是三殿下身边的伴读,武英侯身为他的义父,苏氏身为他的母亲,更改谨小慎微做出表率,如今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耻笑,冯彻也成了笑柄。”
一个笑柄,就不适合再做皇子伴读了。
淑妃将没有说出口的话,用眼神传递给了宠爱她的帝王。
正德帝却发出一声冷笑,盯着脸上残留红晕的女人问:“你是说,武英侯德行有损,朕不该再用他?”
淑妃早被他骤冷的神色吓到了,慌不迭爬下床,跪地请罪道:“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只是想将阿彻逐出宫,断了阿彻与三皇子的关系,也断了萧震与三皇子的关系。
正德帝连帝位都夺了,能不懂一个妃子在想什么?
他是宠爱这女人,但他绝不允许后宫干政,更不允许一个妃子自作聪明地那他当枪使。
当晚,正德帝连夜离开淑妃的宫殿,只过一晚,这消息就传遍了后宫。
皇后得知后,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正德帝却最不喜别人忤逆他,既然他默许萧震的婚事还不足以堵住某些人的嘴,冬月十六萧震正式向苏锦下聘,正德帝便提前一日赐了萧震两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示他对这桩婚事的支持。赏赐的圣旨上明晃晃说了,萧震铁骨铮铮重情重义、苏氏贤良淑德教子有方,二人成亲,乃天作之合!
圣旨一下,皇后笑了,苏锦也笑了,只等出嫁就是。
第52章
九月里苏锦与萧震定下婚事,因为御史一封奏折,这事便迅速传遍了整个金陵城。
金陵的百姓们不满武英侯吗?肯定没有,武英侯年轻英俊,魁梧健硕,见过武英侯随帝进京的百姓都夸他好,都恨不得把自家女儿送给武英侯当妻子,然而官民都惦记的好事,却落到了一个生了一双儿女的寡妇身上,还是个没有贤名只会卖包子的寡妇!
这下看热闹的人们不乐意了,御史弹劾武英侯罔顾兄弟道义,百姓们不把这当回事,只一致地谩骂卖包子的寡妇不守妇道,利用美色勾引了刚正不阿、英武非凡的武英侯!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犯错”可以原谅,但一个寡妇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