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鸡,母鸡除非那些落窝不下蛋的才会杀了卖。”
她正儿八经的讲解着,却叫司徒律津红了脸,半天不敢接话。
逛完了养鸡场日头就开始西落了,江秋意看了一眼,说:“差不多了,我就不留你吃晚饭了,你抓紧时间回去吧!正常的走就成,别赶也别故意慢吞吞的。咱就当啥也没发生过。”
司徒律津点点头,走之前还厚着脸皮要了一只鸡一只鸭,一筐蛋,而且完全没打算给钱。江秋意心想,这封建社会就是封建社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道理他们是真真的不懂啊!
回到了家她身子乏的很,可胸口藏着的那份信,却被体温捂的发烫,她在想应该怎么和六郎娘说这件事情。
入了秋她就一天天的数着日子,只等着寒冬来了六郎回家呢!还有三姐,如果六郎真的要戍边好几年,那三姐和莫屠户的婚事,恐怕就不能等到他回家再办了。
三姐过完年就十六了,虽然江秋意觉得她还小,可四妹已经先嫁了,这对三姐的名声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尤其是她一直在帮衬家里做生意,少不得要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日子长了她要是一直没嫁出去,闲话就该说起来了。
莫屠户介意不介意江秋意不知道,可三姐是个很传统的女人,那些闲话要是进了她的耳朵可是要扎心的。还有六郎娘,最是要面子,指不定又要转牛角尖呢!
脑子里这些琐碎的事情扰的江秋意心烦意乱,她浑浑噩噩的挣扎了大半夜,醒过来的时候就听见三姐在她耳边咋呼。
“秋娘,秋娘,你快醒醒,鱼塘那边鱼塘那边好像出事了,刚刚热河哥来了一趟,说平顺哥领了师婆进村了。”
一睁眼,才发现天已经大亮了,昨晚失眠一直到灰蒙蒙亮的时候收着了准信才睡着,这一睡就睡到现在,差点耽误了看好戏。
“不怕,不怕,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咱去看好戏就成!”
麻利的起来身,三姐不知道她昨天和司徒律津商量好的对策,所以这回急的跟啥样,江秋意先是安抚了她,出去就看见院子里来家搭把手做豆腐的妇人们,一个个好奇的探着脑袋使劲往院子外头瞅呢!
而六郎娘则靠在堂屋的门边上,捂着心口一脸慌张。
“婆婆,莫怕,啥事都没有,我都安排好了!”
第267章起碑(三更)
对于这些怪力乱神的事情,六郎娘是深信不疑的,江秋意小声的安抚了她很久,才将她的情绪平复了下来。可她怎么也不想去凑热闹,闷闷的喝了安神茶就回屋睡觉去了。
江秋意也不勉强,伺候六郎娘睡下,一出来看了一眼院子里已经干完的活,笑眯眯的说:“别伸脖子了,那么好奇咱一块去看看就是了!”
得了这句话,众人纷纷拔腿就往外跑,这师婆进村的排场可不小,一张脸抹的全是血红的朱砂,走路都不是正经走的,是跳着大神进的村。
“小婶子,师婆已经请来了,咱这就去把鱼塘的石碑给起了吧!”
谢平顺跟在浩浩荡荡的队伍后面,前头的人已经直接冲着鱼塘的方向去了,他却还在这儿装模作样的请示江秋意。
江秋意冷笑:“平顺啊,你还真是有心了,我昨个不就是那么说了一嘴,你就这么积极的去把师婆给我请过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能从中捞着什么好处呢!”
“呸!俺儿现在可是六品大官,要捞你这个破落户什么好处?你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大郎媳妇本来已经跟着人群走远了,见谢平顺停下来跟江秋意说话,又颠颠的跑回来耀武扬威了,得知平顺当了六品大官之后,大郎媳妇头一件事就是打杀到六郎家,将她娘几个都撕了!
平顺不准,不是不同意,而是阴森森的盯着他娘说:“不准去!”
大郎媳妇自己个也察觉到了,平顺虽是当了大官回来了,可再也不是从前他们家的二小子了,他一回来就直接将谢大郎撵了出去,让他爹少在他跟前碍眼。估计是还记恨当年那小哑巴的事情。
而自己的,要不是他还需要留个人在家给他烧锅做饭洗衣裳,估计也会把自己撵出去吧!大郎媳妇这几天人前耀武扬威的,回到自己家都是跟下人似的伺候着她儿子,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今天一大早的听说了平顺要去撅六郎媳妇鱼塘里的石碑,听村子里的人说那鱼塘原先有可能是老坟头,晦气的很,师婆都出动了。
大郎媳妇心里头热啊!到底是亲儿子,别看平时对她冷言冷语的,其实心里头还是有她这个当娘的,要不怎么巴巴想找六郎媳妇晦气呢?这之前按着她不让她轻举妄动,估计就是想给六郎媳妇来一发大的!
这样一想之后,大郎媳妇自然就是要跑过来棒打落水狗的,她在江秋意面前挺直了腰杆,一副嚣张跋扈的模样,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家儿子见了她那副嘴脸,眼底越过一抹阴冷的杀意。
大郎媳妇五感缺失,江秋意却不是,谢平顺眼睛里那一闪而过的情绪她全都看在眼里,心头一阵阵的冰凉。
不知道谢平顺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可他决不再是村民们口耳相传的那个痴情不悔发了疯去寻哑巴姑娘的少年郎了。
这样的人,还是尽早将他打发走了好。
“大嫂这主意不错,想往脸上贴金啊也得有那个实力不是!回头我还真打算去打个黄金面具戴着玩,毕竟手里头的银子闲着也是闲着,回头闲出霉来了可就不好了!”
她说话不着四六,说完就走,压根就没打算跟大郎媳妇一般计较,大郎媳妇还想追上去骂她一通,却被谢平顺拉住了。
“滚回家老实待着!你要是敢坏王爷的好事,十个头都不够杀的!”
谢平顺的语气太阴狠,一直到他走了许久,大郎媳妇还反应不过来,但是最后一句她是听的真真的,妈呀,要杀头啊!大郎媳妇顿时连半点看热闹的心都没有了,像是被鬼撵着似的,没命的往自己家跑。
江秋意到的时候,师婆已经在发现石碑的岸边上装神弄鬼的跳起了大神。
摇头晃脑的又抹了一脸的朱砂,穿了一身挂着羽毛的黑色大袍子,脖子上挂了足足三圈的黑狗长牙,手里头拿着沾了鸡血的羽扇,一手摇着铃铛,一跳一落间念念有词,唬的众人一脸的敬畏加惶恐。
其实师婆和神棍就是一溜子人,通常没有几个有真本事的,就跟楚村那稳婆似的,半吊子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个大忽悠。
江秋意抱着看好戏的态度倚在一边,看着那师婆上蹿下跳了好一阵,忽然整个人噗通一声跳到了鱼塘里,鬼上身似的吼了句:“天兆啊天兆!快,快,快挖出来,这不是老坟头的墓碑,是天老爷下的旨意!”
众人一听,一颗提着的心顿时下降了三分,只要不是撅到了先人的老坟头犯了忌讳,大伙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好几个青壮下了塘,顺着湿泥就去摸那块石碑。
“慢着!”
江秋意走了出来,原本因为她一直太淡定的谢平顺这个时候总算有了点笑模样。她出来阻止才是正常的,她家塘子里挖出一块天兆石碑,她要是袖手旁观,那就太不正常了。
“师婆婆,什么是天兆啊?”
江秋意蹲在塘边,问的一脸天真,好像真的不懂似的。
师婆眼珠子转了一圈,不着痕迹的冲谢平顺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故弄玄虚的对江秋意说:“天兆就是天老爷的旨意,大难要来了天老爷就会给人间警示!”
“您怎么知道一定是凶兆呢?难不成不能是吉兆啊?就没有可能是天老爷想赐福人间,然后降下预示吉祥的征兆吗?”
“这……”
师婆顿了一顿,发现众人皆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看,一个个的眼巴眼望的等着她的答案,她也就不好去偷看谢平顺的脸色,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拿主意说:“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
得了这句话,江秋意站了起来朗声道:“师婆婆说,咱这塘里可是埋着一块预示吉祥的天兆石碑呢!快来挖快来挖沾沾福气!”
“啊?啊!老身可没这么说!”
师婆慌忙解释,可性情高涨的众人哪里还听得见她的解释,六郎媳妇都自己个跳进了鱼塘里头去,大伙谁还肯耽搁,纷纷下了塘。
第268章破解(四更)
谢平顺站在岸边看着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发展,只觉得脊背一阵阵的发凉,可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件事情整个过程安排的滴水不漏,江秋意不可能知道的!
再说了,就算她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昨晚上他们轮班看守,一只苍蝇飞过去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除了早上那段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期间。
浓雾!谢平顺忽然瞪大了眼睛,心头的不祥瞬间扩到无穷大。
那边池塘里的石碑已经被起了出来,谢平顺闭上了眼睛,两只手死死的攥成拳头,太阳穴直跳。
不是他们的那块石碑!
上面尚且满是泥污,看不清那龙飞凤舞的字刻的是什么,谢平顺已经知道这不是他们事先埋下的那块石碑了。
他们的石碑没有这么大,早上他亲自下塘检查的时候只摸到了僵硬的石头,就认定石碑还在,时间仓促他也不能顺着真块石碑的轮廓仔细的检查一遍,只能大概的摸了一下,确认污泥下确实有一块石碑。
尽想着防着她别偷偷摸摸把石碑起走了,谁能想到她是换呢?算漏一步,满盘皆输啊!
谢平顺心灰意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精力去恨江秋意从中捣鬼了,他更害怕的是事情搞砸了,王爷那边肯定是要怪罪下来的!
石碑被七手八脚的擦拭干净,污泥覆盖下刚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显现了出来,看热闹的村民们大多数是不识字的,江秋意这个时候就被推到了石碑面前。
“六郎媳妇,你识字,你看看这上头刻的啥子?是吉兆还是凶兆啊?”
众人屏住呼吸,精神高度集中的等着江秋意向宣判似的说出答案,江秋意佯装非常仔细的看了一眼,伸出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国泰民安!大伙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啊?”
“吉兆!大大的吉兆啊!”
“天老爷开眼,天降祥瑞,老秦人要苦尽甘来了!”
“是啊是啊,咱和北魏,南燕同时打着战,天老爷却在这个时候降了福祉给大秦,咱们要打胜战了!大秦要国泰民安啊!”
人群爆发出山洪一般的兴奋,人们相拥而泣,积攒在心头多时的阴霾被一扫而尽,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胜利,因为连老天爷都给大秦赐福了!
江秋意悄悄的退了出来,走到阴沉着脸的谢平顺面前,既不嘲讽,也不炫耀自己的手段更加高明,而是开门见山。
“谢平顺,我有个法子能让你逃脱惩罚,甚至还能将功折罪,你要不要听一听?”
这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谢平顺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再抵赖甚至装傻,都是于事无补的,更何况江秋意说的法子,他自己已经想破了头都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回去交差。
禹王有多可怕,只要他们这些在禹王身边待过的人才知道,谢平顺甚至想走下下策了,一走了之,哪怕禹王震怒,将谢家村屠村了他都不管,他的爹娘,他的三弟,死不死的又跟他有什么干系?
关键是他知道自己走不脱的,哪怕能成功从那两名武功不知道比他这个半路习武的半吊子强多少的从龙卫手底下逃脱,天下之大,他也绝对无处安身。
更何况他如今的富贵,可是舍弃了多少东西才得来的?谢平顺绝对不肯放弃。
“条件呢?”
这个女人才不会那么好心,谢平顺很清楚。
江秋意也没打算隐藏:“我不想再在谢家村看见你,大人堂堂从六品侍卫,小女子得罪不起,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出现在谢家村,那么你的主子,就永远不会知道你立功心切,背地里瞒着他都做了什么!”
谢平顺全身一滞,不敢相信的看着江秋意。
“禹王多聪明的一个人,现在还不到他跟太子殿下撕破脸的时候,你埋一块‘锦亡衍昌’的石碑下去,太子殿下再瞎,也看得出来禹王的夺嫡之心,那禹王这么多年的兄友弟恭兄弟情深不就白演了,你觉得他能放过你?”
这本不是禹王派他返乡的真实目的,他回来是查探太子微服私访石屏期间,除了那一千担陈粮,还有没有其他把柄可以抓大的。禹王的旨意很清楚,让他到石屏找太子殿下的把柄,顺道在民间散播太子在朝堂上不得圣心已经失势的谣言。
一来折辱他身为一国储君的声威,二来万一有人出来为太子殿下打抱不平,他们便可以利用起来从中周旋,趁机制造更多的动乱,让太子失了民心和君心。
谢平顺一开始目标明确,他犯下石碑这样低等而致命的错误,当着印证了那句老话:“色字头上一把刀”!
齐芳!
那只隐在背地里拨弄风云的纤纤素手,终于还是藏不住了。
江秋意不知道谢平顺是在什么时候掉进齐芳挖好的坑里的,但是她很清楚,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全都在按照齐芳的计划一步步进行着。
谢平顺被推到了前头当枪使,他要是不是傻的太狠,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有所察觉了,齐芳一开始告诉他的那个可以让他立下大功,从此升官进爵的计划,根本经不起推敲。
而齐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江秋意很清楚。石屏太小,终究是容不下她的野心勃勃。
“带着这块天兆吉祥的石碑回长安吧!齐芳既然敢这样算计你,自然有办法助你脱身,再不济你带着一个巧舌如簧的美人和祥瑞回京,禹王也不至于要了你的命吧!只要你不回来捣乱,那块愚蠢的石碑就永远不会出现在禹王面前!”
江秋意背对着谢平顺,也不怕他会在她身后下黑手,主动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一双疲倦的眼睛看着欢欣鼓舞的村民,心头略微安定了一些。
谢平顺沉默半响,他压抑住了想去找齐芳算账的那股子冲动,江秋意说的对,禹王交代的事情他一件也没办妥,反倒是自作聪明的横生枝节。而禹王,最是容不得身边人自做主张不听号令!
第269章新宅落成(一更)
<CDATA 而且他连禹王的心腹都不算,这个从六品还是来石屏之前才提的,原本他不过是禹王府一个下人。多亏了太子微服石屏,他才有机会替禹王办事。
若是不带上能言善道的齐芳,仅凭这么一块明眼人谁也糊弄不了的石碑,禹王那儿他根本说不过去!
带上齐芳?很明显的她一开始就料到自己在江秋意这里讨不找便宜的,她策划这一系列事情的真正目的,就是进京!
难不成真的要如了她的意,带着那个将自己当猴耍的女人进禹王府?禹王妃还不得杀了他!
谢平顺进退两难,所以他考虑了很久。江秋意也不急,因为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司徒律津姗姗而来,在百姓的欢送下将那块石碑恭恭敬敬的请进了石屏县衙,并当众宣布,择日将这吉兆送往京城,天降吉祥给大秦,这石碑是要送到皇帝陛下面前去的!
老百姓们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他们巴不得这个吉兆越多人知道越好,最好是那天杀的魏人也能知道,老天爷都是站在大秦这边的!这场战,大秦必胜!
所以,石碑进京沿途,百姓们自发前来瞻仰,伏地跪拜者,焚香祷告者比比皆是。
这并不奇怪,燕魏同时犯境,大秦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精神寄托出现,百姓们自然笃信不移,但凡出来一两个质疑这个石碑的出处的,骂都要被老百姓骂死!
他们可不管石碑上门的字体是不是刚刚镌刻上去不就,也管不着这石碑的质地完全不像是深埋潮湿泥地里多年的样子,他们只知道,天老爷庇护大秦,秦军会打胜战的!
百姓们齐心协力,这当然是上位者所乐见的,所以石碑送进了秦国皇帝的金銮殿,大秦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三拜九叩,感激上天赐福,满朝文武自然也只有俯首叩拜的份,谁还敢跳出来说上句质疑的话?
这一次突发事件以异常完美的结局落幕,江秋意从司徒律津那里听到了结果,已经足足过去了一整个月,这一个月里,闸北和邺城军心大振,燕魏久攻不下,士兵疲乏人心溃散,已显败势。
而引起了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江秋意,却还在过自己的小日子。
他们家的新屋落成了!多亏了乡里乡亲的帮忙,一座豪宅居然在短短三个月里就建成了,接下来就是屋内的一些地方再仔细的返工一遍,入冬以前就可以住进去了。
六郎娘被江秋意掺扶着参观了一遍已经大致完工的五进出大院,一路走,一路喜极而泣。
“真好,真好!等六郎回来了一定吓死他!这么大的房子,瞧瞧柱子,俺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得有多结实!这房子一直传下去,谢家的子孙后代都能住上!”
六郎娘抹了一把眼泪,紧紧的抓着江秋意的手说:“好孩子,谢家祖上是积了多大的福,才能让六郎娶上你这么好的媳妇!等他来家,俺一定还你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让六郎明媒正娶迎你进门!”
江秋意一听就愣了,谢三姐却知道,这是意味着她娘真的打心底里认可秋娘了,再不会生出重新给六郎寻一户好人家的女儿这样的心思。三姐激动的,也挽起了江秋意的手,含着眼泪看她。
江秋意揣摩了一下,尝试性的说了句:“婆婆,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敢告诉你,怕你听了着急上火。”
“没事,你尽管说,如今俺这日子过的是再舒心不过了!什么是俺都不怕,你直说就是!”
尽管六郎娘这么说,江秋意还是细心的扶着她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做好,斟酌了一下,才说:“六郎冬天,恐怕不能如期归来。”
“咋啦?六郎为啥不能按时回来?”三姐一听立马急了,抓着江秋意的手不放。
倒是六郎娘这个最是把六郎栓在心肝上的,本来一听之下直接站直了身子,可看江秋意脸色如常,便知道六郎不会有危险,又慢慢的坐了下去,只问她:“六郎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江秋意便将那次六郎离营回来过了一夜,之后又调往邺城戍边的事情缓缓道来,听得三姐一阵阵的欣喜,可欣喜过后又忧愁。
“秋娘,去邺城戍边可能比闸北安全些?毕竟燕人文弱,不像魏人那么可怕,六郎去邺城是好事对不对?”
江秋意没有说话,文弱的是大燕的文人,可不是燕军!他们虽然不如马背上长大的魏人一般,弓马娴熟勇猛善战,可大燕有钱啊!他们的武器铠甲当世无双,光是武器装备就甩大秦几条街了。
这些话不能当着六郎娘的面说,不然她又该担心的成夜成夜的睡不着觉了,六郎走的时候他娘还好好的,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娘肯定要更好!
江秋意说:“对,去邺城比闸北好!六郎又跟着县太爷的侍卫学过几招,他的身手在军队里可不差,要不然也不能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千夫长啊!咱就等着他的好消息吧!指不定他回来的时候就是大将军了!”
她故意捡吉利的说,倒叫三姐哄的眉开眼笑的。六郎娘一直沉默不语,江秋意以为她是生气了,连忙道歉:“婆婆,对不起啊,上回六郎回来我没告诉您,六郎怕你刚见着他,他就要走,您心里头难受,所以才没敢回家来见您的。”
自己的儿子当娘的怎么会不了解,还真别说,要是叫她摸着见六郎一面,可他一转头又要走,那她还真是承受不住的,免不了要哭哭啼啼的,倒是影响了六郎的心情。
所以她并不生气,她沉默是因为她一直在算日子,按照秋娘说的,六郎回来他们在山洞里过了一夜,那她要是怀上了这个时候也应该显怀了呀!秋娘的肚子那么扁,看样子是没怀上!
六郎娘不免有些失望,前头六郎在家那么长时间,秋娘也没怀上,莫不是她的身子不好生养?应该不会啊,她自己就是千金一科的圣手,可不止会接生,翠竹过门三年都没能怀上,来她这瞧了一趟回去就有了!
这些疑虑,六郎娘没好意思问出口,毕竟如今这谢家已经早就不是她当家了。
>
第270章鱼火锅(二更)
<CDATA 一转眼到了冬天,刚刚立冬临安城的自助火锅店就关门歇业了,说是来年春天再开业,掌柜的身子骨不利索,辛苦了一整年想歇一个冬天的。
可这自助火锅店一关门,前面倒是开了一家鱼火锅,老熟客的进去一看,可还不是原来富源自助火锅店的那些个伙计在里面搭把手么!
众人就疑惑了,这是咋回事?
一个俏生生的伙计站出来解释:这家店是后头的夏掌柜和石屏谢家一起合开的,夏掌柜的不愿意太辛苦操劳,想歇一歇,后头的店歇业了便投了点银子在这家鱼火锅店里面,当个小股东,只分红不干活。
还有这等好事?难怪夏掌柜的愿意呢!啥也不干坐在家里享享清福就有钱收,谁还不乐意呢?这天也越来越冷的,人的惰性就出来了。
自然,这分红肯定没有他自己个开店赚的多,但是江秋意跟他分析的很清楚,夏掌柜的仔细的算过一笔账,确实是,冬天开自助火锅店不划算,一天到晚全是敞开了肚皮光吃肉的,他就得贴钱了。
难得这谢家的小娘子仁义,她明明自己个就能将前面那两层半的小楼买下来开她的鱼火锅,但还是拉了他入伙一块干,他出的钱不多,可分的红利也足够让他什么也不想干,只想在家里头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享清福了。
夏掌柜乐的清闲,偶尔也会闲不住的去店里头帮忙,里外的张罗招呼着。
这鱼火锅和自助火锅最大的区别就是,用鱼头鱼骨熬的浓白汤底,换了相对精致小巧的鸳鸯锅,边缘上镌刻的花纹一看就比富源店里头用的那些上档次的多,而且这店里头的装饰,也不是自助火锅店能比的。
大堂这一块隔开了许多私密性较强的小卡座,有四人座的,六人座的,双人座的。全部用屏风隔开,食客一落座,只能看见个乌黑乌黑的头顶,隔壁坐着什么人,除非你刻意窥探,要不然也是不知道的。
二楼就不用说了,精致的包间比原来富源二楼弄的还要豪华,富源的包间来的最了不得的客人便是身价不菲的商贾,或者那个小县城来的大户地主之类的。
鱼火锅店可就不一样了,连长孙扬这样的临安城大老爷,都带着姨奶奶过来吃过,夏掌柜的有幸招呼过一次,跟真正的富贵人家打交道就是不一样,长孙大老爷一出手就是一锭金元宝的打赏!
夏掌柜的激动的差点叫自己的舌头咬了,回话的时候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啊!不过出了包间他就开始疑惑了,这长孙大老爷怎么竟打听秋小哥的事情?听说他们家有一房姨奶奶好像就是秋小哥的婆姐,应该是因为亲戚的缘故吧!
夏掌柜没再多想,可包间里的谢四妹却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她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江秋意这个不守妇道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勾搭的老爷,这几个月长孙扬但凡是去她房里的,颠来倒去的就是问有关江秋意的问题。
谢四妹心惊,他的这种热情持续了好几个月,不但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越演越烈了。如今翠竹已经有了身孕,明年就有子傍身了。五姨奶奶生了个特别得老爷欢心的闺女,小日子过的也是十分滋润。
其他那几房出身高贵早就生养过的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只有她在府里头身份尴尬。
老爷是往她房里头去的次数最多不假,可有一次他竟然握着自己那一对,居然问:“不知道你家弟妹那一对握在手里头是啥滋味?你说你弟弟才十三岁,能满足她吗?”
谢四妹气的,差点没当场背过去,一连串的事情回想起来,她整颗心都是凉的。原以为长孙扬的这种情绪高涨了不了多长时间,不曾想男人全是一个狗德行,越是吃不到嘴里的,越是念念不忘。
这不,鱼火锅店开业,他几乎就把这当成自家的后厨了,天天的上这来吃!不曾想巧的很,一回都没碰上江秋意。
他一来,她要不就是去了豆腐坊,要不就是去了一品居谈生意,再不然就是去城里各大茶叶行看看人家的紫皮石斛枫斗还要不要下订单,反正就是不在,不在!
明明人就是在临安城,长孙扬甚至还派人专门在这看着,因为这鱼火锅刚开业,她现在一天在这待的时间最长,可偏偏他一来,她就碰巧走了。可他的人守在前门,压根就没瞧见她出去!
这么来回几次,长孙扬也就明白了,不是凑巧,是有人在故意躲着他!他可不是好糊弄或者轻易放弃的,长孙家那么大的家业在他手里顺风顺水,他长孙扬活了半辈子,还没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
“四妹啊,你入府也有段时间了吧?一直也没回去省亲,不如爷陪你走一趟吧!”
要是换了从前,谢四妹肯定要高兴的跳起来,翠竹当年回去省亲的情形她还历历在目,那十里八乡谁不是看红了眼?如今风水轮流转,她谢四妹也有这么一天,怎么能不高兴疯呢!
可现在谢四妹却小心翼翼的说了句:“爷心疼妾身愿意带妾身回乡省亲是妾身天大的福分,可如今已经立过冬,眼看着就要下雪了,道上不好走,万一爷冻着了四妹就罪过大了,所以省亲的事情,还是等明年再说吧!”
她自认为话说的不着痕迹,可长孙扬却还是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睨着眼睛用指尖夹起她的下巴,不冷不热:“六姨奶奶啊,女人要是真的聪明呢,就应该聪明绝顶,如果不是,还是不要耍小聪明的好!”
谢四妹还没来得及说话,长孙扬已经将她一把捞起,手按着她的脖子将她上半身压在饭桌上,滚烫的汤锅就在眼前,谢四妹吓的直想后退,下半身却一截冰凉,长孙扬直接脱了撩起她的衣裙,脱了她的裤子。
“爷,别别!这是在外面……”
“外面?爷想弄你,就是大庭广众之下你敢说半个不字?谢四妹,你舍得长孙府的荣华富贵吗?不舍得就好好趴着,叫爷侍弄舒坦了,才有你的好日子过!”
“……”
>
第271章被害(三更)
长孙扬肚子里就没憋什么好屎,江秋意很清楚,只是她怎么都没想到,他居然敢明目张胆的回来。
美其名带着谢四妹回来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