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之后,这群孩子犹如脱缰的野马,主动跟着烜哥儿一起野。
  野了半个月,顾玖将孩子们全部叫到跟前,考察学习进度,分别布置功课。
  每天只要按时完成课业,就可以在茶庄玩耍。
  顾玖习惯了当甩手掌柜,之后就将教导孩子们的重任,交给了烜哥儿。
  以烜哥儿的知识储备量,做这群小孩子的老师绰绰有余。
  烜哥儿欣然领命。
  他做老师可不会走寻常路。
  除了教导书本上的知识,他还带着弟弟妹妹下田插秧苗,下地锄野草,上山打柴抓野味,下河摸鱼顺带洗刷刷。
  上茶山采摘茶叶,下集市贩卖土货。
  又带着弟弟妹妹前往江南书院混日子,占地盘,和当地学子辩论。
  很快,辩论就成了他们的固定项目。
  一群孩子,被烜哥儿带领着,也多了两分野性。
  都是一群好孩子。
  皇后和鲁王妃都教导得很好。
  只是管教太严,孩子失了活泼。
  夏天过去,孩子们该启程回京城。
  一群孩子全都红着眼睛舍不得。
  这个夏天,是他们记忆中,过得最有意义的夏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们想留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
  “你们是想留在祖父祖母身边玩耍吧。”
  顾玖笑了起来,刮了下孩子们的鼻子,“都听话,跟随钱公公回京城。明年夏天你们再来玩耍。”
  “明年真的能来吗?”
  “本宫说的话岂能有假。”
  把孩子们哄住了,终于送上楼船,启程回京。
  钱富负责送这群金贵的孩子回京,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他还带了一份太后娘娘的懿旨。
  懿旨内容很简单,别整天将孩子们束缚在皇宫或是王府。全都去山河书院读书,姑娘就去京城女子学院读书,和同龄人多相处。
  私学在启蒙阶段,效果很好。
  但是当孩子们已经过了启蒙阶段,就该去书院接受教育,而不是继续留在宫里让老夫子们教导。
  在教育孩子方面,乾明帝刘御是绝对相信太后娘娘。
  接到懿旨后,他就将孩子们分别送到山河书院和京城女子学院。
  刘衠的两个孩子,同样送到书院读书。
  ……
  茶庄这里。
  孩子们被送走,吵闹了一个夏天的茶庄,终于安静下来。
  刘诏喝了一口茶,全身舒爽。
  “我这老胳膊老腿,可算是解脱了。几个孩子在一起好似一千只鸭子嘎嘎嘎乱叫,我的耳朵都快被吵聋了。幸亏你只留他们一个夏天。”
  刘诏深感后怕。
  要是孩子们一直住在茶庄,他非被吵疯了不可。
  顾玖抿唇一笑,“小孩子聚在一起,哪有不吵闹的。孩子们疯玩一夏天,吵吵闹闹,说明孩子们精力足,身体壮,这是好事。”
  “一个二个全都被养野了。最野的孩子就属烜哥儿。”
  烜哥儿拿着一摞报纸回来,“皇祖父,孙儿给您读报纸。”
  “快过来喝口茶消消暑。秋老虎厉害得很,已经这个时节还这么热。”
  前一秒还在吐槽烜哥儿性子野,小一秒就心疼烜哥儿在外面晒了半天的刘诏,将口是心非演绎得活灵活现。
  顾玖笑而不语。
  秋去冬来,又将迎来新的一年。
  刘诏裹着厚厚的毛毯,坐在书房内昏昏欲睡。
  地龙烧得很暖,他还是会觉着冷。
  顾玖叫醒他,“该喝药了!”
  刘诏醒后,愣了会才回过神来。
  他自嘲一句,“一到冬天,就离不开药。我这身子骨啊,估摸着撑不了多少时间。”
  顾玖替他揉捏腿脚,罕见的没有反驳他。
  刘诏喝了药,才悟出味道来。
  他问顾玖,“我还剩下多少寿数?”
  顾玖沉默不语。
  刘诏叹了一声,“说吧!我还剩多少时间。你总得给我留点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
  顾玖一声长叹,握住他的手,“半年到一年。”
  “还有一年啊,够了!”刘诏笑了起来,“一年后,我也算是兑现对你的承诺。”
  顿了顿,他又说道:“这些年辛苦你照顾我这个病老头子。再辛苦一年,你就能解脱了。”
  “别说胡话。”顾玖轻声呵斥他。
  刘诏却笑了起来,“我不是说胡话,是真的心疼你。我知道你有多辛苦,我全都看在眼里。说实话,有时候我也觉着自己是个累赘,总是拖累你。”
  “还说自己说的不是胡话,你听听你说的这些是人话吗?”顾玖很生气。
  刘诏拉着顾玖坐在身边,“我很庆幸,当年做出退位的决定,才能和你一起游山玩水,看江南风光,游大江大河,看塞北的雪。即便现在离世,我也是了无遗憾。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周江山,对得起大周子民,也完成了对你的承诺。我这辈子,圆满了。”
  顾玖靠在他肩膀上,“是挺圆满的。”
  刘诏拍拍她的手,“等开了春,我们就回京城吧。这个茶庄,就留给烜哥儿。将来他若是心烦了,可以到这里住段时间,散散心。你和太医一起,千万保住我的命直到回京城,我可不能死在这里,坏了此处的风水,平添麻烦。”
  “休要胡言乱语!”顾玖呵斥他。
  刘诏笑了笑,不甚在意地说道:“我说的是真的。我得葬入皇陵,我必须死在京城,死在皇宫。死在皇宫以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合适。你在长安宫给我找个地方,我住进去。”
  顾玖湿了眼眶,“你就是成心气我。”
  “我哪敢气你,我这是在交代后事。你也不希望我死在茶庄,然后千里迢迢运回京城吧。”
  顾玖咬牙切齿,真的快被气死了。
  刘诏一点都不会看脸色,还问她,“我刚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过完这个冬天,开了春我们就启程回京城。”
  顾玖重重点头,“以后不要再说类似的话。”
  “我答应你。”


第1162章 大结局(终)
  没有任何人提点,烜哥儿自己就意识到什么,心中隐约有了猜想。
  他不再出门,天天守在皇祖父身边,为皇祖父读书读报,讲述外面有趣的事情。
  刘诏趁机提点他,“若是遇见有才有德之人,可以趁早笼络到身边。你一年年长大,要学着组建自己的班底。”
  “谢皇祖父提点!”
  刘诏又说道:“你父皇那里,你不用担心。我会和他说清楚。”
  “皇祖父不必特意为了我要求父皇对我格外看待。孙儿凭本事也能得到父皇的重视。”
  “好小子,果然有志气。你尽管放心,你父皇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你要是没本事,就算是我出面,你父皇也不会特意重用你。”
  烜哥儿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会让父皇,让朝臣对孙儿刮目相看。”
  刘诏很高兴。
  私下里他同顾玖嘀咕,“烜哥儿是个这有志气的孩子,我们该多帮帮他。”
  “他这么年轻,还要多加历练。我们过早插手,对他不是好事。得让他自己去经历必经的这过程,去撞几回南墙,受一点挫折,在朝堂这个大染缸里面摸爬滚打,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我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
  顾玖沉默片刻,才说道:“我会替你看着他。”
  刘诏郑重说道:“一定要替我看好烜哥儿,我是舍不得他受一点挫折。却也知道,人生太过顺利不是好事。受点挫折,方能磨炼心性。你要盯着老大,不准他苛待烜哥儿。”
  “你这话传到几个孩子耳中,他们又该抱怨你偏心,有了孙子就没儿子。”
  刘诏得意洋洋,“他们哪里能和烜哥儿比。”
  顾玖白了他一眼。
  ……
  过完年,等到冰雪融化,河流通航,顾玖和刘诏启程回京。
  依着刘诏的心愿,夫妻二人住进了长安宫。
  不耐烦被人打扰,顾玖免了皇后以及诸位皇孙请安。
  烜哥儿正式进入山河书院读书,同时开始接触一些朝政。
  偶尔,刘诏想念烜哥儿,顾玖就安排人将烜哥儿接到长安宫吃一段便饭。
  乾明帝刘御,时常到长安宫蹭饭。
  长安宫的厨子,这些年跟着太上皇太后走南闯北,手艺精进。
  各地美食都能做,而且能做出新花样。
  比御膳房的厨子手艺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乾明帝刘御爱上了长安宫的美食,也是为了到父母跟前尽孝,因此时常以蹭饭的借口跑过来。
  好几次,烜哥儿在长安宫遇到他老子乾明帝,难免会被教训一顿。
  刘诏很不满。
  顾玖笑话他,“你以前一样一样的,每次看见孩子们,总要找借口教训他们一顿。就是不肯好好说话。”
  “胡说,朕是讲理的人。”
  讲个屁的道理。
  顾玖连翻数落他,将陈年旧事全都翻了出来。
  刘诏被数落了一顿,于是开始反省。
  “我当年真有那么混账?”
  “你现在也不咋样。昨儿老大过来,你还骂了他一顿。”
  是哦!
  昨儿刘御到长安宫蹭饭,刘诏看他不爽,将他骂了一顿。
  刘御偷偷翻了个白眼,他早就习惯了,完全是刀枪不入。
  想起自己干的事情,刘诏尴尬一笑。
  接着他说道:“皇帝类我,不愧是我教导长大的孩子。”
  可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顾玖直接甩了他一个白眼。
  天气热起来,太上皇刘诏的身体似乎有所好转,乾明帝刘御还挺高兴的,早朝的时候罕见的和颜悦色。
  顾玖却知道,刘诏身体只是强弩之末,时日无多。
  她默默地交代少府预备后事,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同时关注着理工学院的动静。
  她希望,刘诏在走之前,能看一眼蒸汽机长什么样子。
  乾明七年九月。
  顾玖带着刘诏,乘坐双轨马车进山。
  靠近马场的山坳里面,多了一条铁轨。
  刘诏好奇,“你带我过来,到底看什么稀奇。”
  顾玖神秘一笑,“很快你就知道了。”
  果然很快!
  一大坨铁疙瘩矗立在铁轨尽头,铁疙瘩后面是个烧煤的炉子,再后面是几节车厢。
  刘诏惊呆到了,“这是你说的蒸汽机?”
  “对!这就是蒸汽机,第一个样板。我们将是这个时代,第一批体验蒸汽机的人。”
  “这么大铁疙瘩,真能拉动车厢?”
  “靠烧煤拉动。”
  “那我真要体验一番,应该不会有危险,对吧。”
  “不到十里长的铁轨,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危险。”
  内侍扶着刘诏,上了车厢。
  车厢很宽敞,很奢华。
  隔着车窗,能清楚得看见外面的景物。
  一声刺耳长啸!
  刘诏抓住顾玖的手。
  顾玖反手握住他,“启动了。”
  逛吃逛吃……
  车厢缓缓前进,发出颇有节奏感的响动。
  刘诏好奇死了,忍不住伸出头,“前面真的没有马匹在拉车厢吗?”
  “当然没有。”
  “烟囱那么大的烟,真的在烧煤?”
  “这事岂能有假。”
  刘诏像是个好奇宝宝,心中藏了十万个为什么。
  鲁王刘衠陪伴在父母身边,解答一个又一个的疑问。
  短短十里长的铁轨,很快到了尽头。
  乾明帝刘御带着烜哥儿,等候在车厢外。
  烜哥儿亲自将刘诏扶下车厢。
  刘诏四下寻找,果然没有找到马匹。
  “没想到真让你们弄出了蒸汽机,了不起!”
  “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总算有了成果。”顾玖这一刻,有点心疼投入的大笔银子。
  好在,投入无数银子,总算有了回报。
  回到皇宫,刘诏一直同刘御以及烜哥儿唠叨,“蒸汽机是个好东西啊!有了蒸汽机,有了铁轨,天南地北都能去。物资运送,人口输送,时间将被大大缩短,这东西要发展,不计成本的发展。”
  刘御点头应下。
  烜哥儿说道:“有了蒸汽机,不光能发展铁轨交通,还能发展海运。任先生说了,蒸汽机也可以用在船舶上面,烧煤带动船舶前进。如此一来,不惧天气风向,船舶任何一个季节就能出海。”
  “果然是好东西。太后每年花费上百万的钱粮,耗费十数年之功,有今日成就,了不起!”
  可能是被蒸汽机刺激,刘诏兴奋得到半夜才睡好。
  次日一早起来,又拉着顾玖划定铁路线。
  以京城为中心,一条条小红线,从京城出发,延伸到天南海北。
  最后,他郑重得将这副铁路规划线交给了乾明帝刘御。
  似乎是完成了最后心愿。
  十月初的某个晚上,刘诏在睡梦中离世,走的时候,嘴角还挂着一抹笑容。
  他走了不到一刻钟,顾玖猛地从睡梦中醒来,惶惶然!
  不知不觉,眼泪已经湿了衣襟。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她陪在刘诏身边,一直到天麻麻亮,才宣布太上皇薨。
  转眼,皇宫哭声震天。
  乾明帝刘御红着眼睛宣布輟朝七日。
  顾玖恍惚了几日,才从刘诏去世的哀痛中回过神来。
  她没有出席丧仪,她怕看到那个画面。
  没想到,这世上也有叫她怕的事情。
  她请来画师,按照自己的记忆,画下刘诏的模样。
  她去了行宫,送他最后一程。
  站在皇陵前,她一声叹息。
  端郡王刘议来到她身边,“皇兄走了,太后节哀!”
  “我们都老了!”
  顾玖离开了皇陵,刘议却守在皇陵前久久不肯离开。
  自皇陵回京,刘议一病不起,药石无效。
  刘诏过世不到两月,一母同胞的兄弟刘议便追着他的脚步离世。
  一个冬天,先是了死了太上皇,接着又死了一个郡王,这个冬天不太平啊。
  顾玖以太后之尊,住进晓筑,就很少下山。
  她喜欢去山河书院,感受青春气息。
  偶尔将孩子们召到晓筑用膳。
  乾明帝刘御,一得空,总要去一趟晓筑请安。
  鲁王刘衠也是经常到晓筑蹭吃蹭喝。
  没有刘诏的日子,顾玖的生活是热闹的,却也是寂寞的。
  ……
  开了年,朝廷正式下旨在海外设诸侯国。
  荣王刘衡,摇身一变,成为诸侯王。
  汝阳公主,同样摇身一变,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性诸侯王。
  两位新封诸侯王自去年进京,直到今年,总算将开诸侯国这件大事给办成了。
  这也给大周朝开了一个先例。
  宗室只要有能力去海外圈地为王,就有机会被赐封诸侯王。
  荣王刘衡,汝阳公主刘想,兄妹二人前往晓筑请辞。
  他们即将离京前往海外,经营自己的诸侯国。
  下一次回京,也不知何年何月。
  汝阳公主趴在顾玖身边哭泣,终归不舍。
  顾玖轻抚她的头,“当年你嚷着要出海,本宫就知道留不住你。给你修的公主府,终归等不到他的主人。”
  汝阳抽抽噎噎,“女儿心里头怪难受的,说不清后悔还是没后悔。”
  顾玖安抚她:“你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诸侯国,可名正言顺设小朝廷经营一方地盘。历朝历代,皇子皇孙们盼都盼不来的机会,你拥有了,就要好好珍惜,好好经营!”
  汝阳重重点头,“母后还会去海外吗?”
  顾玖摇头,“本宫走不动了。你父皇不在,本宫也没了出门的兴趣。你若有心,三五年后再回来看望本宫。”
  汝阳重重点头,心头很难受。
  顾玖又说道:“趁着你们兄妹都在身边的机会,本宫有些事情也该安排下去。”
  “母后……”
  顾玖摆手。
  派人将乾明帝刘御,鲁王刘衠全都叫来。
  一家人吃了一顿家宴。
  家宴过后,顾玖郑重说道:“本宫名下的产业,不会拆分,不会分给任何人。”
  几兄妹面面相觑,静等下文。
  “本宫成立了一个皇室基金会,类似于伤残退伍军人基金会的模式。凡是本宫的后人,每年都将从基金会领取一笔资金。这笔资金到了手中要怎么用,你们自行安排。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于本宫名下的产业,每年会抽取一定比例的利润注入基金会。你们四兄妹,将分别拥有基金会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不等的股份。具体规章制度,都写在里面,你们自己看吧。”
  厚厚的一本皇室基金会规章制度,发到每个人手中。
  不等孩子们发问,顾玖又继续说道:“基金会将统一管理本宫名下一切产业。皇室基金会下面有数个子项目,其中教育基金会,将持续投资各大书院,投资新建学堂,各地兴办书院,发掘人才。自然科学基金会,主要投资医学院和理工学院所有项目。具体怎么操作,规章上面都有写。
  你们四兄妹在皇家基金会的股份,加起来最多,合起来将具有决定权。给你们的股份,同样不可拆分,只能交给你们的子女或是后人继承,外戚不得染指你们手中的股份。如果你们将基金会的股份交给子孙外的任何一个人,都将被取消基金会成员资格,手中的股份也将被收回。这个规矩会一直延续下去。另外,尊重你们父皇的意见,本宫额外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留给烜哥儿。有意见吗?”
  四兄妹齐齐摇头,没有意见。
  世人皆知,皇长孙殿下由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养大。
  皇长孙额外得到一份基金会股份,简直太理所当然。
  顾玖说道:“你们没意见就好!即便有意见,本宫也会无视。本宫会成立一个团队,专门管理基金会,并替基金会物色人才。基金会会和少府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另外按照你们父皇的意思,少府也将成立一个宗室基金会。以后宗室成员,将从宗室基金会领取生活所需钱粮。具体数额,操作方式,另有安排。”
  ”母后……“
  顾玖抬手制止,“听本宫说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推荐三个人到基金会管理团队工作,审计司负责审计基金会账目。基金会的人即便离职,也不能到审计司工作。同理,在审计司工作过的人也不能到基金会工作。此乃铁律,任何人都不得更改这个规矩。
  还有一个规矩请牢记,三族之内的亲缘,不得同时在基金会和审计司工作。任何进入基金会和审计司的人,都会被上查三代,下查两代。所以你们决定推荐某人进入基金会工作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本宫知道很多空子可钻,所以本宫也设了很多规章制度,堵住这些空子。百年内,谁敢更改本宫定的规矩,定将被基金会除名,从今以后在基金会将拿不到一文钱。你们手中的基金会说明书,将替你们解答一切疑问,请务必仔细看清楚,被牢记要点。”
  四兄妹都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着母后是在交代后事。
  他们担心不已。
  顾玖却笑了笑,“本宫喜静!以后除了烜哥儿,没有本宫许可,就不要上晓筑打扰本宫静养。”
  “母后住在这里,连个陪着说话解闷的人都没有,会不会太过冷清。要不让孩子放学后,都到晓筑写功课。就当是给晓筑添一点人气。”
  “不用!”
  顾玖果断拒绝。
  交代完所有事情,顾玖就打发了四个子女。
  她一个人住在晓筑静养,身边有宫人伺候,烜哥儿一得空就往晓筑跑。
  顾玖喜看书,带着一副眼镜,再小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容信管理的玻璃厂,总算将眼镜捣鼓出来,解决了无数老夫子,书呆子的大难题,得到了读书人的青睐。
  救星啊!
  黄去病带来了说了许久,直到最近才出版的《名人传》第一册 。 
  顾玖翻开《名人传》,第一人没有任何悬念,正是已经过世的兴宗景明帝刘诏。
  鲁侯裴仁,安西王裴蒙,窦先生,李秉明,陈壮实,杨季,顾珽,无望大师,钱富钱公公……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
  他们都有开疆拓土之功,都曾为大周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史书不会忘记他们,民间也不该忘记他们。
  他们的功劳,全都书写在这本《名人传》上面。
  老当益壮的钱富钱公公,哭得像个三岁孩子。
  哭完了,摸一把眼泪,说要去守皇陵。
  顾玖骂他,“本宫还没死,你守什么皇陵。等本宫死了,你再说这话。”
  “娘娘长命百岁……”
  “都是屁话!没有人能长命百岁。”
  钱富委屈,“老奴,老奴就是太激动了。老奴没想到,自己会在《名人传》上有一席之地……”
  还没说完,钱富又哭出声来,哭哭啼啼,实在是不美观。
  顾玖打发他,“你等着被人羡慕嫉妒恨吧。”
  “就算被天下人指着鼻子唾骂,说老奴不配登上这本《名人传》,老奴这辈子也值了。”
  钱富的人生圆满了。
  顾玖却觉着自己的人生似乎还缺了点什么。
  想来想去,她终于想起来,她嫁给刘诏这些年,不曾为他做过一件针线活。
  “本宫的针线活有些不堪入目,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
  “先帝爷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嫌弃。”
  顾玖第一次主动拿起针线,替刘诏做了一套鞋袜。
  针线活的确不咋样。
  用时近一年,做完了针线活,顾玖觉着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已经没有遗憾。
  有一天她将乾明帝刘御叫到跟前。
  她郑重交代:“这是本宫替你父皇做的针线活,记得放入地宫。虽说针线活不太好,你父皇是不敢嫌弃的。等本宫走了后,记得封住地宫。本宫和你父皇都不喜欢被人打扰。
  烜哥儿很好,你父皇应该和你说过,可以考虑立烜哥儿为储君。这也是本宫的意思,你参考参考。另外,给孩子们寻摸亲事,女方家世重要,品性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得心甘情愿。
  一如当年,本宫和你父皇在你婚事上的态度,一直遵循着要尊重你们的意见,不可盲婚哑嫁。你得给子孙后代立个规矩,不可立婢生子,私生子,妓生子为储君,这会败坏皇家风气,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蠢。皇室内部,也会因此重启腥风血雨的夺嫡之争。”
  “朕谨记母后吩咐!朕会立下规矩,子孙后代谁敢立婢生子,私生子,妓生子为继承人,全部除名。”
  “如此甚好!宗室内部也该如此!本官观宗室几十年风风雨雨,那么多纠纷矛盾,多是当家人持身不正,家中婢生子,私生子强势夺产造成。这种事情一多,宗室内部风气随之变坏。弄得乌烟瘴气,着实可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享受宗室基金的供养。”
  顾玖又提点起皇子皇孙的教育问题。
  “孩子们启蒙后,就该送往书院读书,和同龄人在一起。再大一点,就该去军中历练,强健体魄。你做皇帝也要注劳逸结合,不可太过操劳。医学院和理工学院,凝聚着本宫多年心血,一定要支持他们……”
  顾玖说了许久,也说了许多。
  乾明帝刘御一一牢记心中,心却一点点下沉。
  他不敢深想,却又不得不深想。
  “你父皇在身边的时候,本宫烦他。他不在了,本宫又想他。”
  顾玖自嘲一笑。
  等到来年秋天,她突然决定回宫,住进了长安宫。
  十月初五,刘诏忌辰。
  同一天深夜,太后娘娘薨。
  相隔五年,先帝爷和太后娘娘竟然在同一天,几乎同一时辰过世,此事震惊了所有人。
  乾明帝刘御輟朝十四日,哀痛过甚病倒。
  太后被葬入皇陵地宫,与兴宗景明帝刘诏相伴。
  谨遵太后懿旨,乾明帝刘御亲自监督,封住地宫。
  从此之后,夫妻二人生死相伴,留下一个又一个传奇。
  全书完!
  ------题外话------
  终于写完了!
  明天开新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