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被气得要吐血。
臭不要脸!
陈秋在海外上刀山下火海,杀人盈野,能怕京城这点阵仗?
带人打架有本事,收拾烂摊子的时候就怂了?
你们陈家人,莫非都是怂包!
听到别人骂怂包,陈壮实二话不说,提笔就写了一篇文章《论怂包》,刊登在《大周生活秀》上面,摆明了态度,就是要打得你们毫无还手之力。
看着御史们面有菜色,陈壮实十分得意。
他哈哈一笑,“幸亏本将军没有做御史!要是做了御史,你们这帮人统统没了活路。”
没了活路的御史,纷纷撸起袖子。
就算干不赢,也要干!正所谓倒驴不打架!
私下里,杨季提醒陈壮实,“差不多就收手吧!继续闹下去,于你无益!”
陈壮实乐呵呵一笑,“有你在朝堂上,我就不需要讨好其他人。”
他表情十分得意。
仿佛是在说,本将军可是有靠山的人。
杨季哼哼两声,显然是有所不满。
“接下来你的去处很可能是西北,要么就是西域。你想有所建树,和朝臣的关系不能弄得太僵。给大家一个台阶下,彼此面子上也好看。再说,你已经占尽便宜!”
陈壮实哈哈一笑,“行,我听你的!你替我争取争取,让陛下派我去西域,可行?我就是想打仗,尤其是和异族干仗。听人说,西域那帮异族打仗悍不畏死,打下一座城直接屠城,异常凶悍。我就喜欢和这样的敌人打仗,杀他个片甲不留,尸山血海!”
杨季点点头,“我会帮你争取!最近你低调一点。”
……
陈壮实听取建议,主动退了一步,这场混战终于落下帷幕。
刘诏私下里抱怨,“陈爱卿实在太怂,这么快就对朝臣退让。朕以为他至少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看他们打嘴仗,挺好玩的。”
“你就是图好玩吧!”顾玖吐槽他。
刘诏哈哈一笑,他也不否认。
“难得陈爱卿和朕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且颇具战斗力,不用朕出力,他就干翻了那群御史。这样的大戏,朕自然乐意多看看。”
顾玖白了他一眼,“陈壮实他是官,他需要同僚的支持。已经表明了立场,就没必要继续斗下去。”
“道理朕明白,就是觉着不过瘾。”
顾玖干脆转移话题。
“海外行营不能没人做主!”
“朕知道!只是老二的婚事还没定下来,真是耽误事。”
“还有汝阳的婚礼,趁着陈壮实回京,赶紧办了。”
“你说的对。”
……
盛夏六月,皇室举办大型婚宴。
陈秋尚公主,搬入公主府。
夫妻二人婚后,在京城又继续逗留了一个来月,就准备启程率先回海外。
李姑娘乘船,从岭南回京城。
她已经适应了南边的气候和饮食,期间遇到许多困难,都被她一一克服。
她不改其志,坚持嫁给荣王刘衡,愿意跟随刘衡前往海外生活。
李母大哭一场。
重新替李姑娘准备了一份适合前往海外生活的嫁妆。
药材,药方,夏被夏衣……
冬天的衣衫,以前准备的各种毛皮,到了海外几乎都用不上。
干脆就折算成银子。
陪嫁的丫鬟仆妇,从貌美丫鬟改成身强力壮的健仆人。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出海做准备!
九月,李姑娘从岭南归京。
十月,她和刘衡成亲,她嫁给了荣王刘衡。
同月,刘诏正式下旨。
陈壮实卸任海外行营大总管一职,该任征西大将军,前往西凉接替齐王刘御。
与此同时,刘诏另下旨意。
任命荣王刘衡为海外行营大总管。
私下里定了任期五年。
五年后,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卸任。
荣王刘衡一脸震惊!
事先,他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他跑到长安宫。
“母后,父皇真的让儿子出任海外行营大总管?”
“你已经接到吏部任命书,难道还能有假。”
“可是,母后和父皇难道就不怕儿子中饱私囊?儿子的志向可是开诸侯国,我要是担任海外行营大总管,各种利益肯定会倾斜自己的地盘。”
顾玖笑了起来,“少府管着海外行营的钱袋子,你要是有本事,就从少府掏钱出来。没本事,就老老实实做你的大总管。”
“就算没办法从少府手里掏钱,儿子也有办法照顾到自己的地盘。比如修路,专门设计从儿子的地盘经过。”
“你要是能说服行营的人赞同你,也是你的本事。”
“母后的意思是,只要儿子能干服行营的人,儿子即便中饱私囊也没关系吗?”
“前提你得有这个本事。”
荣王刘衡咧嘴一笑,“母后太小瞧儿子。儿子在海外那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顾玖似笑非笑,“不要太自信,当心翻船哦!”
“保证翻不了船!只是儿子不能陪父皇母后过年,儿子打算即刻南下江南,组建船队,一开春就出发。”
“好好做!”
顾玖舍不得!
却也不会强留孩子在身边。
孩子想飞,就让他飞!
而不是剪断翅膀,将孩子困在身边。
“只可惜不能和大哥见一面。”刘衡颇为遗憾。
顾玖也很遗憾。
老大刘御,最快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回京。
……
吃了一顿家宴,带着父母的嘱咐和关心,刘衡带着妻子李芷离开了京城,启程前往江南。
弟弟刘衠交给刘衡数本账册,作为临别礼物。
他说道:“我从少府拿的流水账,将海外这些年的货物进出,都统计了一遍,写下了我的一些建议。或许会对二哥经营海外行营,以及开诸侯国有所帮助。”
“好兄弟!”
刘衡满满地感动。
三弟刘衠看上去憨憨的,平日里不爱说话,实际上是个有心人。
兄弟告别,这一别不知几年才能再次相见。
纵然不舍,然而这就是人生。
兄弟姐妹长大后,总要各奔东西,各寻前程。
……
陈壮实比刘衡晚了三天离开京城。
四个好兄弟,他,杨季,严辞,王学成,再一次聚在一起。
严辞颇为感慨,“这次聚会,很可能是我们四人最后一次能坐在一起喝酒。将来,再想四人聚在一起,不知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陈壮实肯定地说道:“一定还有机会!只要几位好兄弟不离开京城,就一定能找到机会。”
“大家都老了,也不知还能活几年。”四人中,就数严辞年龄最大,熬夜最多,身体最差。
陈壮实拍着他的肩膀,“严兄,保重身体啊!你已经功成名就,有名有利,孩子也有了出息,就别那么拼了!有灵感的时候,就写一写,没灵感的时候也别勉强自己。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不要再拼了!我还等着下次回京,找你一起喝酒。”
“好!下次等你回京,我们一起喝酒。”
严辞喝光杯中酒,心情十分激动。
杨季话少。
他对陈壮实说道:“兄弟,保重!”
他送了一份礼物给陈壮实,是他经营多年的人脉关系。
等到陈壮实到了西域,或许用得上。
陈壮实很感动,揽着杨季的肩膀,“一辈子好兄弟!等我凯旋归来,到时候换我替你撑场子!”
杨季笑了起来,“等你回京,也到了去军事学院教书养老的年纪。”
“这话我真不爱听!不过,去军事学院教书养老,也算是一条路。承平伯去了军事学院,腰好了,腿好了,看着也年轻了。过几年打完仗,我也去试试。”
承平伯顾珽,如今是安心扎根在军事学院。
年轻时候不爱惜身体,一身伤,也没好好养。
年龄一上来,整日这里痛那里痛,拼不动了。
到了军事学院,心静下来,倒也利于身体。
如今很多勋贵武将,都将军事学院当成了养老院。
一边养老,一边操练年轻人,生活美滋滋。
杨季同陈壮实约定,“将来我和你一起去军事学院养老!”
“那就说定了!”
第1138章 目光短浅之辈
景明十三年,秋。
齐王刘御自西域归来。
林书平奉命,亲自带人到城外迎接。
鲁王刘衠随同。
城外十里亭,兄弟二人见面,分外激动。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
“三弟!”
一身冷硬气质的刘御,在见到三弟刘衠的那一刻,瞬间笑了起来。
仿若冰雪融化,春天提前到来。
笑起来的刘御,气质为之一变,不是百战将军,而是温润贵公子。
“三弟可否同哥哥一起公乘马车回京?”
“当然愿意。”
鲁王刘衠弃马匹,登上马车。
兄弟二人在马车上把酒言欢。
“可惜二哥和姐姐没能和大哥见上一面,他们都倍感遗憾。”刘衠感慨道。
刘御说道:“我也很遗憾。有机会我去海外看他们,看一看他们的生活,看一看他们的地盘。”
“大哥如果真的要去海外,弟弟愿意一起前往。”
刘御意外,“你不是怕水,不愿意出海吗?”
“我们可以从西南出镜,走陆路前往二哥和姐姐的地盘。”
“西南通往海外的官道修通了?”
“已经通了!”
历时数年,从西南通往海外港口的水泥路终于打通。
如今,前往海外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水路,一条是陆路。
水路就是坐海船出海,优点方便快捷,一次可以运载几十艘海船的货物和人口。
缺点就是受气候干扰,无法控制行程。其中有几个月,没办法出海,因为风向不对。
走陆路,路途遥远艰险,胜在不受气候干扰,一年四季都可以出发。
用马车将货物人口一拉,就可以出发。行程自己安排。
为了打通从西南到海外的官道,花费了巨额的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
“听闻自从这条通往海外的官道修通之后,那边热闹了很多。我一直琢磨着,什么时候去那边走一走看一看。大哥也想去,我们就结伴而行。”
鲁王刘衠兴致勃勃,恨不得明天就出门。
四兄妹里面,就数他最宅。
这么多年,还没离开过京城。
刘御笑道:“此事不急!我听人说,你看上了顾家的姑娘。”
“是平南侯府的姑娘。”
没有发生顾玖担心的事情。
刘衠看中的不是顾珽的闺女,而是顾瑞同周氏的女儿。
刘御笑了起来,“没想到你不声不响,已经解决了人生大事。”
刘衠得意一笑,“比起大哥,我的婚事也算顺利。”
……
刘御先回王府看望了妻儿,才进宫请安。
离京几年,有许多话要说。
有私事,更多的是公事方面。
西域的战事,格局,安西王府种种情况……
这一切都是皇帝和皇后急需知道的消息。
“西域战事烧遍整个大陆,几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被牵连进去。这场战事,三五年内结束不了。打上十年二十年,也不意外。”
这是刘御的观点。
“对方战力如何?”刘诏问道。
“士兵悍不畏死,武器锋利无匹,骑术不在话下,优势很大。他们的冶炼技术不容小觑。这一次儿子带了两个西域工匠回来,或许能有帮助。”
顾玖问道:“比武器,我们的武器可有优势?”
她自问寰宇钢铁技术领先世界,没道理自家的武器比不上异族的武器。
刘御迟疑了一会,才说道:“各有千秋!”
顾玖蹙眉。
“你可有将他们的武器带回来?”
“儿子带了一车武器回来,同样是精钢炼制。”
牛逼大了啊!
寰宇钢铁,因为顾玖有穿越金手指,有理论依据,才能成功炼制出精钢,进而用精钢打造武器。
西域异族,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竟然也能成功炼制出精钢打造的武器,果然有几把刷子。
难怪能在西域挑起战火,一烧就烧几十年上百年。
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顾玖和刘诏对视了一眼,两人有了默契。
“得加快武器更新速度。”
是时候推出热武器。
“就为了打西域?”刘诏问顾玖。
顾玖说道:“不光是为了打西域,还有海外那么多土地。真正的对手,海外行营还没碰上。等碰上了就知道更新武器是多么明智的一件事情。”
刘诏看着寰宇地图,的确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大周军队未曾踏足。
大周的商人,很多地方也没去过。
刘御看着寰宇地图,眼睛一直发亮。这
他伸出手,将地图上的土地圈起来,“大周的皇权威严,一定可以深入这些空白的地方。”
“很不错,有朕当年的风范!”刘诏哈哈一笑,很是嘚瑟!
顾玖也不拆穿他。
她吩咐刘御,“你先回府休息。西域的事情,你做一份报告交上来。”
刘御起身告辞。
刘诏的手指,在地图上,从西北一直滑到西凉。
“是不是该修一条官道通往西凉?西域战争少说要打一二十年,中间若是出现变数,说不定要打几十年。修一条路,可以缩短京城同西凉王城的距离,信息能够更快的传回京城。”
顾玖点头认可,“我们想到一起了。是时候修一条从西北到西凉的水泥路。”
“钱从哪里来?”
几千上万里的路,翻山越岭,遇河搭桥,甚至要在悬岩峭壁上修路。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所花费的钱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这条路上人烟稀少,土地贫瘠,所能获得的经济利润其实很有限。
让户部掏钱修路,户部尚书就敢在金銮殿上撞柱身亡。
满朝堂的官员都会指着刘诏的鼻子臭骂昏君。
顾玖咬咬牙,手指在地图上圈下大片土地,“据我所知,这一片可以种植棉花!正好能缓解国内棉花不足的情况,降低棉布价格。”
“种棉花,首先得开荒。开荒需要大量人口,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顾玖面色一冷,“两套方案,一是从民间招募人手,给工钱,给土地。二是用战俘奴隶开荒。”
刘诏直言不讳,“用战俘奴隶是个办法,就是容易滋生各种黑暗面。”
“战俘奴隶,干满十年,可以给他们一个合法身份。”
“确定要给合法身份?不如全都驱赶回家,大不了给一笔钱。”
“驱赶回家,有可能会被再次抓捕,再次成为战俘奴隶的可能。开荒十年,给个身份,圈定范围,可是尝试一番。但是要控制人口数量,要分散居住,不可聚集住在一起,以免生乱。”
“那就试一试吧。”
十年时间,刘诏等得起!
钱的问题还是没解决。
“募集资金!问常年跑西域的商队募集资金,好处就是免过路费二十年。”
“即便这样,修路的费用还是不够,缺口甚大。”
商队给钱,了不起几十万两。
有可能只给几千两,几万两。
这点钱,对于修建几千里的水泥路来说,杯水车薪,还不够买粮食。
“找安西王,让他陶一部分钱。”顾玖想着办法,“安西王府至少要拿出五百万两。”
“裴蒙恐怕不会答应!”刘诏了解裴蒙,那是个铁公鸡。
只见他从别人手里薅羊毛,就没见他大方一回。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过去钱粮不足,西北军经常闹饥荒。
弄得裴蒙每次面对涉及钱粮的问题,总是紧张兮兮。
顾玖霸气回应,“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修路这事,轮不到他说不。否则,本宫就切断大周通往西凉的商路。”
“这招够狠!裴蒙一定会就范!”刘诏一脸乐呵呵,很乐意看到裴蒙吃瘪。
切断商路,大周损失的那点钱,对于皇后顾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但是对于安西王裴蒙来说,损失的钱财是王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商路一旦被截断,安西王府立马得瘫痪!
裴蒙的王位,休想坐稳当。
没了关税收入,安西王拿什么养军队。
没有大周商队源源不断将货物运送到西凉,西北军吃什么喝什么?
解油腻的茶叶,只有大周才有。
对于上半辈子都生活在大周的西北军,没了茶叶,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
偶尔吃上一碗大米饭,也是一种慰藉。
是稳定人心的重要手段。
商路一断,无论是茶叶,大米,家乡的各种小吃,全都断货。
时日一长,军队非得生乱不可。
这就是顾玖的杀手锏。将商路牢牢掌握在手里,等于是掐住了安西王府的命脉。
修路所需资金缺口,只能靠少府和四海。
户部是指望不上的。
户部的人,天生守财奴。
叫他们掏钱修路,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万万不能答应。
夫妻二人确定了大方向,定下具体的方案,接下来就是安排人员去执行。
这事没拿到朝堂上讨论,直接通知兵部和工部配合。
西北路段先动工。
西凉路段,安西王什么时候把钱拿出来,什么时候动工。
朝臣得知此事,一片哗然。
“在荒漠修路,那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贫瘠,分明是浪费钱粮。”
“有修路的钱,为何不拿出来这建学堂?”
“陛下和皇后娘娘疯了吧!天高地远,一路荒凉又乱,干什么要特意修一条水泥路通往西凉?毫无意义!”
“同西凉的通商,每年规模有限。就为了区区一点关税,特意修路,纯粹就是浪费。”
即便修路不花户部一文钱,朝臣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责任劝解帝后朝正确道路走的责任感,纷纷上本阻止此事。
即便花的是少府的钱,也很令人心疼,好吗?
陛下不可任性啊!
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好,为什么要修路?
辛辛苦苦修路,大周百姓又用不上,浪费啊!
陛下要是嫌钱多,花不出去,不如把钱给微臣。微臣很穷,从不嫌钱多。
微臣同样很穷!
朝臣人人叫穷,分明是在讥讽调侃皇帝刘诏。
刘诏坐在金銮殿上,直接翻了个白眼。
“朕也很穷!”
“陛下喊穷,却有钱修一条没人走的路,实在是荒谬!”
“朕花自己的钱,有何问题?”
“名义上,陛下花的是自己的钱,实际上花的都是民脂民膏。盐铁税收,进了少府口袋。十税一的税收,同样进了少府口袋。少府钱庄的收入,同样进了少府口袋……这些钱,陛下能说是自己的钱吗?”
“进了少府的口袋,就是朕的钱。这是在太祖的时候就定下的规矩,如今你们是想打破这个规矩吗?你们总说要守着祖制,现在朕要求守着祖制,你们怎么又不答应?说对的是你们,说不对的也是你们!敢情对不对,全凭你们一张嘴。”
“陛下此言差矣!若是在国内修一条路,少府出钱,绝对没有人反对。但是陛下现在要修的路,是从西北通往西凉,此去几千上万里路,所费钱粮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这一路上土地贫瘠,荒无人烟,这样路修来有何益处?”
“说修路没有益处的人,在朕看来,皆是目光短浅之辈。为什么要修这条路,修这条路有何益处,这个问题不该由朕替你们解答。你们身为臣子,理应自己去寻找答案。若是事事都需要朕出面,朕要你们这群臣子有何用处?”
第1139章 骂得好(三更)
君臣不欢而散!
很快,刘诏多了一个败家子的名声。
民间都在议论,皇帝糟蹋钱,不把钱当钱,称之为昏君也不为过。
可以说,刘诏是大周国祚两百多年里面,争议最多的一位帝王。
他勇于进取,开疆拓土,改善民生,降低赋税,减少徭役,繁荣商业,办免费学堂,强军思路……
等等一些列措施,称之为明君,绝对够资格。
与此同时,他兴大狱,怼朝堂,破坏祖制,改传统,剥夺士绅阶层免除赋税徭役的制度,如今还学着败家……
称他为昏君,也不为过。
小民缺少见识,容易被读书人煽动。
小民当中已经出现当今陛下是败家子的流言蜚语。
京城小民,是全天下最淡定的小民。
多年来,被报纸洗脑,洗出了一个稍微清醒的脑袋。
学会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不能听一面之词。
果不其然。
没多久,《大周生活秀》和《山河书院报》同时刊登了“佚名”的文章。
文章从历史,经济,军事,民生,地域格局,未来影响力,等等方面分析了修路的必要性。
修路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
纵观历朝历代,总是被迫防御北方异族的入侵,只有极少数的时候选择出动出击。
因为历朝历代,在北方,在西北边关以外的地方,没有任何准备。更谈不上有效的防御措施。这
一旦战争开启,异族兵峰南下,长驱直入,直接深入中原大地,狼烟四起。
其损失,所死伤的人口,是修路成本的几倍几十倍上百倍
现在不能因为西北没战事,就忽略历史,忽略异族的侵略性。
但凡有脑子,懂得深谋远虑的人都该明白,就该趁着没战事的时候,提早布局。
修路就是大局中的一环。
没让户部出一文钱,瞎叨叨什么啊!
“佚名”不忘在文章末尾怼全体朝臣,个个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这样的人,虽不是贪官恶官,但绝对是祸害百年的蠢官。
上数历代王朝,就是毁在这群目光短浅的官员手中。
全体官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殊不知,身体已经病入膏亡。
不思以猛药除病根,只想着得过且过,混过任期交差。
这不是蠢官是什么?
一代接着一代的蠢官,拖着王朝下沉,竟然还有脸指责力挽狂澜之人。
不知谁给他们的脸。
莫非天生就有一张大脸?
文章一经发布,引起全城轰动。
外地商人,也抢着购买报刊,送往家乡。
“佚名”的文章,用词着实犀利毒辣又刻薄,更厉害的是,他将全体朝臣,天下官员都骂进去了。
这是要和天下官场为敌吗?
“也不知这个‘佚名’是何来历。骂天下官员为蠢官,完全不怕得罪天下官员,莫非是宫里的娘娘?”
“这文风不像啊!”
“难不成你见过皇后娘娘的文章?”
“偶尔有幸看过一眼。皇后娘娘的文章大气磅礴,但不能称之为犀利毒辣。这文章,一看就是经年老手所写,说不定就是我们熟悉的某个报社人员,只是换了个笔名。”
“取笔名为佚名,显然是要隐藏身份。”
“这个‘佚名’以前也发过文章,貌似对西北,对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文章一如既往的犀利。只是这一回,除了犀利,还有毒辣和骂人的酣畅淋漓。”
比起文章内容,比起那群被骂的官员,大家似乎更好奇“佚名”的身份。
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胆气在一篇文章里面,将全天下的官员都骂了进去。
着实很牛!
有人找黄去病打听。
黄去病自然是装傻充愣。
他敢说实话吗?
当然不敢!
齐王殿下,板上钉钉就是下一任帝王。他哪里敢曝光下任帝王的笔名。
……
报纸送到宫里,刘诏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骂得好!这帮官员就是欠骂。”
刘诏兴奋地跑到长安宫,同顾玖分享自己的心情。
顾玖的书桌上,摆着一堆图纸。
图纸上面画着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线条。
刘诏瞬间被吸引了目光。
他凑上去,好奇问道:“这是什么?”
顾玖轻声说道:“这是自鸣钟的设计草稿。”
“什么自鸣钟?”
一个陌生的词汇,灌入刘诏的耳朵。
顾玖说道:“就是可以看时间,还能报时的钟表,很笨重。”
“可以看时间的钟表?有这玩意?这是钟表图纸?造出来了吗?”
“还没造出来。技术难关一日没攻克,就造不出来。我手里这份,是任丘派人送来的草图。理工学院那边,对钟表的设计已经有了初步想法,正在尝试做一个出来。”
刘诏啧啧啧称叹,“朕真想马上看见你说的可以报时的钟表,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图纸,看起来很复杂啊!皇后看得懂?”
顾玖摇头,“不完全懂!我正在试着弄懂图纸上的内容。”
“任丘干什么给你送图纸?”
顾玖轻声说道:“我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尝试将一天十二时辰,划分为二十四小时。钟表可以设计为圆形,分成十二个刻度。转动一圈,就是六个时辰,十二小时。转动两圈就是一天。这里面又涉及到圆形度数的问题,总之很麻烦!”
顾玖懂得也不多,没办法深入去聊这个话题。
她又说道:“任丘为了造出钟表,搜罗了全天下最厉害的一群术数大家,组成了一个团队。刚才老三也在这里,他说他想卸任审计司的差事,想去理工学院,加入这个团队。还说以他的术数水平,一定可以帮上忙。任丘送这份图纸的目的,也是希望我能同意老三去理工学院帮忙,正式加入他们的团队。”
“任丘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盘!”刘诏吐槽,“不知他怎么说服了老三,老三竟然也想加入他们的团队,跟着一起造钟表。”
顾玖说道:“因为这个团队,在做一个创新性的工作,对老三这种喜欢钻研术数的人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而审计司的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按部就班,显然已经满足不了老三在术数上面的企图心。”
“你答应了老三?”
顾玖点头,“我告诉他,完成上个季度的账目,就可以前往理工学院。”
刘诏很好奇,“这个理工学院,人那么少,却每天烧钱,到底在忙些什么?”
理工学院学子不多,也就千把人。
但是集合了整个大周最厉害的墨家,杂家,各种大匠,各个学科的牛逼人物。
每年开销,是隔壁知行书院的三四倍。
简直就是个吞金兽。
刘诏一直很好奇,这些钱都花去了哪里?
也很好奇,这么大的开销,顾玖竟然一直纵容。
要多少钱都给!
医学院同样如此,也是烧钱大户。
但是,刘诏至少明白办医学院的意义和好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理工学院烧那么多钱,他真的是一脸懵逼。
今日摆在桌上的钟表草图,为刘诏揭开了理工学院神秘面纱一角。
顾玖笑了笑,“你知道寰宇钢铁想要更新武器,得靠谁吗?靠的就是理工学院提供技术支持。没有理工学院的技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