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同意了?”刘循惊喜连连。
  欧阳芙点头,“你说的对,没必要将剩下的岁月和他继续绑在一起。反正这日子,我是过不下去了。花钱养着一大家子人,得不到一句好话就算了,还被人处处埋怨。”
  ……
  拿定了主意,接下来的谈判,全在欧阳芙的掌控中。
  她控制着节奏,诱使刘评用宅子抵押,从少府钱庄借贷度过眼前的难关。
  “我直接和你说吧,只要你肯补偿我五万两,我立马签字画押,带着我的嫁妆和下人,三天之内搬出去。没有五万两,你就别找我谈。”
  “五万两?狮子大开口啊!”刘评嚷嚷。
  别说五万两,他身上连五两银子都没有。
  这日子过得够惨的。
  欧阳芙呵呵两声,“你要是拿不出五万两,没关系,宅子归我,我补偿你八万两。你带着钱,带着你的女人,还有你庶子庶女搬出去。”
  八万两,让刘评心动。
  可是一想到宅子价值二三十万两,八万两明显亏了。
  而且搬出去,还得另外花钱买宅子。
  买了宅子,八万两可就不剩几个钱。还要开生活。
  不行,不行,不能上当。
  “你做梦吧!八万两,就想打发了我,你当我是街上讨饭的叫花子吗?”
  两人再次谈崩。
  宗正寺有人收了欧阳芙的好处,私下里劝刘评接受条件。
  不就是五万两,给了对方,对方立马搬走。整栋宅子都是他的了。
  “五万两同二十万两,孰重孰轻,你心中有数。至于开生活,后院那些女人都带着嫁妆,是时候让她们把嫁妆拿出来支持你。”
  刘评左思右想,接受了条件。
  他拿宅子抵押,从少府钱庄借贷了六万两。
  五万两给欧阳芙,剩下一万两当做自己的零花钱。
  欧阳芙言而有信,拿了钱,立马签字画押,办了和离手续。
  紧接着,就搬空了嫁妆,带着下人离开。
  刘评手里有钱,第一时间出门花天酒地。
  “老爷,太太把府中都搬空了!”
  下人匆匆忙忙找到他,一脸苦相。
  “老爷快回去看看吧。就连老爷的书房都没能幸免,被人拆了家具搬走。”
  “她放肆!”
  一听说府邸被搬空,刘评也顾不得花天酒地,穿上鞋袜,急急忙忙回家。
  迎接他的是一栋空荡荡的宅子。
  一个婆子,拿着一本账本,“老爷可算回来了。这是我家太太,让奴婢交给老爷的账本。凡是被搬走的家当,账本上都有记载。每一样,都是用我家太太的嫁妆银子购置,按理这些家当就属于我家太太的嫁妆。搬走乃是天经地义。此举,也得到了宗正寺得许可。这是宗正寺的公文,请老爷过目。”
  “啊……欧阳芙贱人,竟然算计我。”
  刘评突然爆发!


第1124章 父母心(三更)
  “卖报,卖报!宗室离婚官司,再添丑闻。”
  嘎吱,房门打开。
  “小孩,给我一份报。”
  “我这也来一份。”
  一大早,报童就开始在京城大街小巷叫卖。
  坊市内,家家户户打开房门,问报童买报。
  “离婚官司还没打完吗?上次看报纸,说是办了手续。怎么又闹出是非来?”
  众人好奇,纷纷翻到头版头条。
  果不其然,离了婚的两口子又开始打官司。
  “啧啧,这女人真够狠心的,竟然将府中家当全都搬空。连张床榻都没剩下,这叫一大家子人怎么睡嘛。总不能睡下人的床榻。”
  “女人用自己的嫁妆置办的家当,凭什么不能搬走!有本事拿公中的钱置办家当啊,就怕一文钱都拿不出来。”
  “人心不古啊!两夫妻过了大半辈子,什么矛盾不能解决,非得闹离婚。还闹到人尽皆知。丢人哦!”
  “真是丢人现眼!这个男人也是窝囊,亏他以前还是王爷,竟然还为了几件家具同女人打官司,真不怕丢人。”
  “脸面哪有钱财重要!就一闲散宗室,要不要面子也没关系。”
  “都说宗室过得跟叫花子似的,可你们看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光是一栋宅子就价值几十万两。我都情愿做这样的叫花子。”
  “光是有房子有什么用。吃饭养宅子养小妾子女下人,出门应酬交际,哪样不花钱。难不成还能指望一栋空荡荡的宅子吃饭吗?再说了,你没看到报纸上写啊,他们这个家,以前都是靠女人拿嫁妆银子养家。如今两口子离婚,我倒是好奇,这位曾经的王爷,要拿什么养家。”
  “就算没钱养家,也不能受这娘们的闲气。男子汉大丈夫,倒驴不倒架!面子得绷住了!”
  “等没钱吃饭的时候,我倒是要看看如何将面子绷住。”
  “你们就是闲操心!宗室,有少府供养。还怕没饭吃吗?”
  “饭是有的吃,就是没钱花!出门口袋空空,臊得慌!”
  “说的也是。男人口袋没钱,心里头不踏实。”
  “难道女人口袋没钱,心里头就踏实吗?要我说,无论男人女人,口袋没钱,都不踏实。”
  “这话有理!”
  京城小民看热闹,热情地加入这场离婚官司的讨论。
  读书人,尤其是京官们,却格外生气。
  “《大周生活秀》是越来越没有底线,正经事不报道,整日逮着两口子离婚,大书特书。真是臭不可闻!”
  “黄去病这人啊,真不行!亏他也算半个宗室,天天报道离婚官司,他就怕宗室脸面被丢光吗?”
  “哈哈哈,这话好笑。宗室哪有脸面可言!也就这几年,靠着宗室学堂管教,宗室年轻一代有了点长进。你看老的一辈,还是以前的德行,什么脸面,都是一群癞皮狗。”
  “慎言,慎言!虽然我们都清楚宗室是一副什么德行,可也不能毫无顾忌地说出口。”
  “生活秀堕落,在意料之中。这种没节操的报道,也不是第一回。真正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山河书院报》,竟然也跟着凑热闹,报道什么离婚。更过分的是,竟然在报纸上普及夫妻离婚的律法程序。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是想鼓励小民闹离婚吗?此举实在是用心歹毒!”
  “言之有理。生活秀上面的报道,当个乐子看,没人会放在心上。可是《山河书院报》的文章,就必须严肃对待。如果书院报果真有鼓励小民闹离婚的嫌疑,决不能纵容!”
  “说的有理!此事决不能纵容。”
  “参《山河书院报》一本!这事不给个说法,不算完。”
  一群官员闹了起来,事情就不再是小事情。
  《山河书院报》导向有问题,此事可大可小。
  御史们在早朝上唾沫横飞,抨击报业司,抨击山河书院,抨击礼部。
  礼部理应管束天下书院。
  很显然,礼部没有尽到责任。
  礼部尚书:MMP,此乃无妄之灾!
  他招谁惹谁了,站在金銮殿上,突然就被御史台喷了个狗血淋头。
  气煞人也。
  比嘴皮子,礼部可从未虚过谁。
  于是乎,礼部同御史台吵了起来。
  双方你来我往,帽子鞋袜齐飞,闹得金銮殿跟个菜市场似的。
  吵到最后,突然醒悟过来,他们干什么吵的。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分明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刘诏呵呵冷笑。
  你们吵架,关朕屁事!
  朕看热闹正看得津津有味,干什么突然将矛头对准朕!
  “陛下此言差矣!山河书院乃皇后娘娘创办,却不肯让礼部接管,不准礼部插手书院大小事情。如今《山河书院报》妖言惑众,陛下和皇后娘娘夫妻一体,陛下就该担起责任。”
  “妖言惑众?朕怎么没看到。朕只看到一群朝廷命官不顾体统,犹如市井泼妇吵嘴打架。这金銮殿啊,应该改名皇城菜市场才对。”
  礼部和御史台官员,纷纷低下头。
  有点丢脸。
  刘诏呵呵冷笑,“能懂得羞耻,也算有救。至于《山河书院报》,责令报业司督促报社整改。读书人写文章,得注意分寸啊!因为挑刺的人,都是你们同行!”
  撂下这句挑拨离间的话,刘诏果断退朝。
  朝堂上,暗流涌动。
  虽然皇帝刘诏的话不好听,但他说的是实话。
  历来挑刺的人,都是读书人的同行。
  至于帝王的态度,读书人自个不挑刺,皇帝也不会注意那么多。
  ……
  报业司接到命令,前往《山河书院报》调查。
  然后,京城各大报纸,不再报道两口子离婚官司,而是枪口一致对准朝堂官员,噗噗噗,发动猛烈攻击。
  读书人骂人,那都不叫骂人,那就显摆才华和知识积累。
  你说他骂人,他一个脏字都没有。
  只看到引经据典,各种明朝暗讽。
  各种点名不点名辱骂。
  朝臣愤怒了!
  不是只有你们有文化,本官一样有文化。
  洋洋洒洒,反驳文章很快出炉。
  结果没有报纸肯刊登官员们的文章。
  MMP,欺人太甚!
  你们有报纸了不起啊!
  京城的报纸不肯刊登,就找外地的报纸。
  江南报业乐疯了。
  他们早就想进军京城市场,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真是天赐良机。
  随着京城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富庶。京城一地,也成了各大商家必争之地。
  什么江南商行,岭南商行,西南商行,海外联合商行,北方商行,西北商行,甚至还有新成立的西凉商行……
  以及京城本土商行。
  这么多商行,在京城这片大地上竞争。
  绝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报业也是竞争的一个点。
  江南报业抢得先机,一天时间内,就在报业司注册成立了江南报,登记了江南报业办公地点。
  各处挖人,加班加点,给足银钱,开足马力。
  熬夜一晚上,第二天,新鲜出炉的《江南报》登上了京城市场。
  第一场仗,就是和京城报业打擂台。
  为了打赢这场仗,江南商会斥巨资支持,各种造势。
  报童,报摊,这都是小意思。
  请戏班子,说书人,甚至青楼楚馆,全都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宣传攻势中。
  新出炉地《江南报》,像是一场狂风,席卷着京城报业市场。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称之为“江南速度”。
  借着《江南报》这个平台,官员同京城报业打起了口水仗。
  顾玖不关心口水仗,她很好奇《江南报》这波宣传攻势,这波出刊速度。
  “肯定有高人指点!厉害了!”
  “不愧是江南商会,敢想别人不敢想之事,敢做别人不敢做之事。胆大快速,舍得砸银子,有魄力。”
  顾玖对江南商会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年,杨季整顿江南官场,江南商会受到波及,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转眼江南商会又爬了起来。而且果断调整策略,放弃国内土地利润,跟着大势走,到海外圈地盘,种粮食开矿,而且已经初见成效。
  据海外行营的报告,海外生意做得最红火的就是江南商会。
  汝阳公主占据数个城池,同江南商会也开展了深入合作。
  顾玖想了想,吩咐下去,“明年办一场天下商会洽谈会。汝阳也该从海外回来了。”
  “娘娘想念公主,公主也一定想念娘娘!明年公主一定会回来的。”
  “本宫担心她在外面玩野了,乐不思蜀,不想回京。”
  “哪能呢!这里毕竟是公主殿下的家,她自然会惦记着。而且公主府已经修缮完毕,汝阳公主应该也想看一看自己的府邸。”
  顾玖笑了起来。
  汝阳公主的府邸,顾玖私下里补贴了一部分银钱,修得美轮美奂,不压于齐王府。
  另外,她还替二皇子刘衡,三皇子刘衠准备了府邸,都是按照亲王爵的格局修缮。
  账目一半走少府,一半走她的私库。
  甚至连用作修养的别院,也替孩子们准备好了。
  为此,刘诏时常抱怨,“你就是太宠他们!我们应该学父皇,修什么宅院,直接给一笔钱打发了事。”


第1125章 将军老矣
  又是一年盛夏。
  刘御率领一万大周“佣兵”到达西凉王城。
  他同第二任安西王裴蒙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一个是老江湖,一个是由帝后亲自调教出来的嫡长皇子。
  二人见面,气氛融洽。
  宴席上,双方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都是一群豪爽好男儿。
  兴致正浓,气氛突变。
  情意放一边,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更何况还不是亲兄弟。
  “少府钱庄的贷款已经到账,皇后娘娘果然是信人,言而有信。只是对于皇后娘娘定下的‘佣兵’费用,本王有一些想法。”
  裴蒙率先开口。
  他闭口不提皇帝刘诏,内心深处肯定是不服气刘诏。
  表兄弟二人,向来都是彼此防备又嫌弃。
  刘诏看不起他,他何尝又看得起刘诏。
  在裴蒙心里,他只认可一个对手,就是皇后娘娘顾玖。
  对于刘御,裴蒙肯定是想先掂一掂对方的分量。
  都说齐王刘御是皇后娘娘亲手教导出来的,裴蒙很好奇,刘御学到了皇后娘娘几成本事。
  刘御放下酒杯,挑眉一笑,“王爷是打算出尔反尔?”
  裴蒙哈哈一笑,“出尔反尔这话,本王不爱听。出兵西域,此事非同小可。按照皇后娘娘的安排,朝廷得益最多。却要本王出钱‘请’你们打仗。等于是好处是你们的,利益钱财是你们的,一切后果却要本王承担,本王得了什么好处?
  除了招来一群敌人,好像什么好处都没有嘛!按照皇后娘娘的说法,打仗打的就是钱财,没有利益的战争不打也罢。本王左思右想,这仗打下来,本王的利益在哪里?”
  齐王刘御似笑非笑,“安西王嫌这仗打得没意思,赚不到钱。不如这样,你将西凉让给本王,你带着西北军另寻地盘。本王带人来打这场仗,任何后果本王来承担,如何?”
  “哈哈哈……齐王殿下真会说笑。”裴蒙放声大笑。
  齐王刘御也跟着放声大笑,“安西王不妨认真考虑一下本王这番‘笑话’。西凉这地,王爷嫌弃,本王不嫌弃。西域一战,王爷嫌弃,本王同样不嫌弃。本王急王爷所急,王爷可满意?”
  裴蒙微微眯起眼睛,哈哈一笑,“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错不错。你很有皇后娘娘不怕事,敢担事的风范。只是你这小肩膀,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齐王刘御垂眸一笑,眼神清冷,“担不担得起,总得试过才知道。西凉这地,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父皇和母后对西凉的重视,以及多年来布局西凉,可谓是用心良苦。如今,外面虎狼环伺,我们本该精诚合作,共驱虎狼。
  然而,王爷出尔反尔,谈好的事情现在又反悔,这可不是做大事该有的态度。如果王爷为了区区一点银两,而错失布局西域,争取民心的机会,本王只能说一声:王爷垂垂老矣!”
  哐!
  西北军一大将直接砸了酒壶,跳起来指着刘御,“你说什么呢?小儿,你没出生的时候,我们就跟着王爷出生入死,你有什么资格大放厥词。”
  “放肆!”裴蒙轻声呵斥手下大将,接着又对齐王刘御说道:“都是一群粗人,齐王殿下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齐王刘御呵呵一笑,“这位将军,刚才说的都对,本王全都赞同。你们征战沙场的时候,本王的确还没出生。如今,本王长大,你们却老了,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另外,本王还想告诫将军,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将军已老,挥不动刀剑,杀不了三天三夜,不如退居二线,就别出来咋咋呼呼,让人误以为安西王府连个能担大任的后起之秀都找不出来。
  这不得不令人忧心。当你们一日日老去,安西王府靠谁守卫?难道要指望一群胡子花白的老头冲锋陷阵吗?二十年后,安西王府还姓裴吗?”
  “无耻小儿,休要口出狂言!”安西王府的将军们,个个义愤填膺。
  说话特么的太难听了!
  要不是看在对方是嫡长皇子的份上,早就撸袖子干翻他。
  裴蒙没有动怒,反而充满了忧虑。
  因为刘御说的话,触痛了安西王府的软肋。
  年轻一代人才凋零,要么还在学堂读书,局面全靠一群老家伙支撑。
  老家伙们还能支撑个五年十年。
  十年之内,如果年轻一代没能成长起来,安西王府危矣,西凉危矣。
  尤其是现在这个局面,外面虎狼环伺,异族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西凉的情况下,安西王府急需抓紧时间进行新老交替。
  战争是最好的历练场。
  年轻人能不能起来,拉到战场上,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打西域,该不该打?
  该打!
  对安西王府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裴蒙不想轻易就范。
  他想要更多的利益。
  双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
  裴蒙闭目养神,一点都不着急。
  刘御更不着急。
  窦先生着急。
  促成双方的合作,他将在《名人传》第一册 拥有一席之地,必将名垂千古。 
  窦氏家族,会因为他而获得荣耀,传承千古。
  可是看裴蒙的态度,窦先生心知肚明,现在不是开口地好时机。
  于是,他盯上了陆先生。
  去年,陆先生被皇后娘娘忽悠,以前任中书令的身份跑到西凉说服裴蒙同意出兵西域,接受朝廷‘佣兵’帮助,接受少府钱庄的贷款。
  任务完成,本该启程回京。
  裴蒙不肯放人,非要等到刘御带兵来到西凉后,才许陆先生离开。
  没法子,陆先生只好继续留在西凉。
  今日宴会,他自然也在席上。
  窦先生点了他的名,“陆先生说点什么吧!这次合作,由陆先生促成。我们都想听听陆先生的意见。”
  众人齐齐点头。
  陆先生哼了一声,放下酒杯,笑呵呵地说道:“两位王爷对‘佣兵’的费用有分歧,可以谈的嘛。安西王手头不方便,不如这样,等出兵后,战后缴获‘佣兵’优先挑选。如何?”
  “这个,哈哈哈……”窦先生打了个哈哈,“陆先生可能对西域的情况不太了解,这个战后缴获,多是金银珠宝。‘佣兵’优先挑选,对我们安西王府不太公平啊!”
  “那就一边一半。”
  “不行,不行!”
  “那就分批挑选。每次半个时辰,双方轮换。”
  “这个办法可行。”
  双方大将都赞同轮流挑选战后缴获。
  半个时辰,限制了人数了时间,能搬走的东西不会太多。
  双方都有机会赚个盆满钵满。
  窦先生小心翼翼询问裴蒙,“王爷意下如何?”
  裴蒙睁开眼睛,“不让本王出钱,本王自然没意见。齐王殿下有什么想说的?”
  刘御没有客气,直接拿出早就准备的物资清单,“请王爷务必准备好清单上面物资。”
  裴蒙接过物资清单一看,呵呵冷笑,“齐王殿下真是深得皇后娘娘的精髓,漫天要价的本事不错不错。”
  “王爷可以落地还钱。”
  裴蒙很干脆,“所有物资,数量全部减半”
  “至少八成”
  “五成!”
  “八成!”
  双方讨价还价,又是新的一轮焦灼。
  就这样,一场宴席硬生生成了讨价还价大型现场。
  价格谈不拢,一度发生了械斗。
  这年头,讨价还价都变出了新花样。
  深夜,宴席结束。
  各自回房歇息。
  刘征同刘御抱怨,“安西王忒小气,几件铠甲也要斤斤计较。也不想想,我们来是帮他打仗,我们除了得一点钱财外,所有的好处都是他的。我看他毫无诚意,王爷当心他在背后阴我们。出兵的时候,务必当心,千万别被他卖了。”
  刘御“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还有安西王府的大将,全都一大把年纪,我真担心这些老家伙到了战场上还能不能挥动刀剑。”
  “安西王府的底子是西北军,战斗力还在。这些年,他们还补充了近万人兵力,不可小觑。”
  刘御的态度很客观,不轻视任何人,当然也不会高看任何人。
  刘征问道:“王爷对这次出征西域,有信心吗?”
  刘御看着他,“你怕了?”
  “谁会怕!我是担心安西王在背后阴我们,把我们当炮灰,他坐享渔翁之利。”
  “放心吧!他不敢不出力。”
  “王爷为何这么说?”
  刘御笑了笑,“因为安西王府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他不敢让本王出事。所以他一定会拼尽全力。”
  刘征似懂非懂。
  刘御没有多做解释,而是趁着这个时间,去找陆先生清谈。
  陆先生打开房门迎接,“老夫料到王爷会过来,已经备好清茶一杯。”
  “先生雅兴。”
  二人席地而坐,品茗闲聊。
  “老夫来到西凉大半年,感受最深的就是裴蒙在民政这一块很有一套。走在西凉王城的大街上,处处都能听到西凉人说汉话,用汉字。大型客栈商行,甚至可以用少府钱庄发行的银票结算。让人产生一种,仿佛置身大周内陆某座城池的错觉。”
  刘御“哦”了一声,“不知希望王城以外的地方,又是什么情况?”
  陆先生斟酌着说道:“王城以外的地方,情况不太好。老夫走的最远的地方,是距离西凉王城三百里的乡村。那地方的人,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王城发生的一切,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裴蒙在王城推行的一切,他们也漠不关心。
  这些村庄里的人,虽然知道王城换了个大周的王爷,嘴上也说着安西王的好话。但老夫敢肯定,只要有人真臂高呼,这些人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反贼。更可怕的是,他们弓马娴熟,熟悉地形,会对西凉王城形成极大的威胁。这次出兵西域,老夫以为,最大的危险不是外面的西域异族,而是西凉本土不曾归化的那群人。”
  “先生是担心,那些反贼会趁着西凉王城空虚的机会,发动攻击,致使我们腹背受敌。”
  “不得不防!”
  “那就来个瓮中捉鳖!”
  “王爷已经有计划?”
  “有个小小的计划!不如趁此机会,将西凉境内一切反对势力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能做到吗?”
  “只要裴蒙肯配合,胜算很大。”
  陆先生斟酌了一番,“裴蒙那边,老夫去谈。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裴家能顺利扎根西凉。这次出兵西域,若能啃下一块地盘,裴蒙之势,将势不可挡。好生经营一番,裴家很有希望世世代代扎根这块土地。不得不说,皇后娘娘当初制定的西域攻略,很有远见。”


第1126章 拍马屁
  秋天,安西王府出兵西域。
  刘御领兵,打响了此生第一场战争。
  沙场见血,残肢断臂。
  城破人亡,难民奔逃。
  战场的残酷性,展露无遗。
  刘御稳扎稳打,缓缓推进。
  没有年轻人急于表现的冲动热血,反而像个宿年老将,稳得一匹。
  裴蒙都做好亲自冲锋陷阵救人的准备,结果刘御完全不给他机会。
  MMP,年纪轻轻,那么稳干什么。
  让他感觉自己毫无用武之地。
  西域烽烟四起,大周境内歌舞升平。
  随着赋税降低,百姓手中有了更多的存粮,出生人口随之增加。
  有地方官员写赋,歌功颂德,公然拍皇帝和皇后娘娘的马屁。
  被官场同僚斥为马屁精。
  却不料,此赋一出,犹如打开了闸门。
  歌功颂德,称颂刘诏为贤明君王的马屁文章,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官员们不满足于在奏章上歌功颂德。
  他们更愿意在报纸上歌功颂德,要让全天下人都见识一番自己的才学,以及拍皇帝马屁的决心。
  官场上的人都听说过一个传闻,皇帝刘诏每天都会看报纸,这已经是一个生活习惯。
  自己拍马屁的奏章,皇帝不一定能看见。
  但发表在报纸上的马屁文章,皇帝一定不会错过。
  啊!
  官员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本官真是个小机灵鬼!
  陛下看到本官发表在报纸上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一定会龙心大悦,然后越级提拔本官。
  转眼,本官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休糟糠妻,娶高门女,嘿嘿嘿……
  抱有同样想法的官员可不少。
  一时间,京城各大报刊的版面,那是千金难求。
  官员们花钱买版面,刊登自己的文章。
  ……
  刘诏一脸不爽。
  翻开一份报纸,特么的全是歌功颂德的文章。
  翻开下一份报纸,还是歌功颂德文章。
  十几份报纸,整齐划一,完全看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他和顾玖抱怨,“这帮人是将朕当成了二傻子吗?以为写两篇不知所谓的文章,就能哄着朕高高兴兴给他们升官发财。白日做梦。”
  “他们拍你马屁,你还不高兴啊?”顾玖调侃他。
  刘诏哼了一声,“换你,你能高兴?朕想看一点新鲜事,翻遍了报纸都找不到。岂有此理。”
  顾玖抿唇一笑,“让报业司处理吧,这个风气的确不好。歌功颂德,适可而止。如此厚颜无耻,难怪有老臣说风气都被败坏了。”
  “那帮老头子,今儿在早朝上还指着朕的鼻子骂昏君,说朕贪慕虚荣,好似是朕让地方上的官员写文章歌功颂德。朕冤枉死了,还没地方伸冤去。”
  刘诏一脸不爽又委屈的样子。
  顾玖哈哈一笑,“好了,好了,我们不生气。林书平,还不赶紧吩咐报业司整顿报业乱象。地方官员不用心经营地方民政,整日里惦记着走偏门,以为靠几篇文章就能升官发财,真当陛下是昏君吗?”
  林书平朝皇帝刘诏看去,得了允许,这才急急忙忙安排人前往报业司传达旨意。
  “朕听说,有官员为了买下一个版面,不惜豪掷千金。朕这暴脾气,真的很想趁机查一查这帮刊登马屁文章得官员,他们的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刘诏怒气横生,满心不爽。
  顾玖安抚他:“汝阳和老二快回来了,别在这个时候兴大狱。”
  刘诏哼哼两声,很烦躁。
  不让他出气,他浑身不舒坦。
  顾玖笑话他,“换做别的人,看到有人专门写文章吹嘘自己,多半都会得意洋洋,心中暗喜。到了你这里,却一脸不乐意。你不喜欢被人拍马屁吗?我瞧着这些文章写得还挺有水平,不愧是进士出身,辞藻华丽优美,而且言之有物。”
  刘诏指着自己的脸,“你看朕,像是爱慕虚荣的人吗?再说了,一群居心不良的人拍马屁,朕为什么要高兴。除非是皇后亲自拍朕马屁,朕说不定会赏一个笑脸。”
  顾玖白了他一眼,“我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