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家庭穷到,从记事起就没吃饱过一顿饭,全家几口人就只有一条裤子。
  情况很糟糕。
  之所以这么穷,是多方面的因素。
  并非全是官府不作为。
  刘御了解了民生,就想做点什么。
  高屋建瓴,只能回到朝堂,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深秋的某个早上,刘御回到了京城。
  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紧跟着,一道旨意,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朝臣口中议论的焦点。
  皇帝刘诏下旨,赐封大皇子刘御为齐王,亲王爵,赐府邸。
  封王不稀罕,迟早的事情。
  稀罕的是皇帝刘诏赐给皇子刘御的府邸,是潜邸,是曾经的秦王府。
  这就不得了了。
  秦王府作为皇帝的登基之前的宅院,被称之为潜邸,其象征意义远远大过府邸本身的意义。
  “陛下将潜邸赐给大皇子齐王,莫非是默认了齐王的身份?”
  “难道陛下已经立下了传位诏书?就是齐王?”
  “看样子不出意外的话,齐王很可能就是皇位继承人。否则陛下为何将潜邸赐给齐王?”
  “二皇子和三皇子完全没了机会?”
  “三位皇子一母同胞,大皇子又没过错,反而表现得很优秀。立他为储君,也算是人心所向。”
  “仅仅只是一个潜邸,说陛下立齐王为储君,此话未免为时过早。”
  呵呵!
  众人冷笑。
  这话分明是自欺欺人。
  皇帝住过的潜邸,能随便赐给皇子吗?
  不能!
  先帝成宗文德帝的潜邸宁王府,当年几个皇子挤在里面,那种情况很少见。
  后来成宗文德帝终于良心发现,给诸位皇子一人一笔钱,购买府邸,搬出宁王府。
  瞧见了吗,情愿给钱让皇子们购买府邸搬出去,也没有将宁王府赐给任何人。
  宁王府地段,面积,里面的装潢格局,都是一等一的好。
  这么好的宅院,谁不乐意住。
  然而,哪个皇子敢单独住里面?
  没有人敢单独住里面。
  因为人人都清楚,皇帝的潜邸,其中意义非同一般。
  今日秦王府,相当于当年宁王府的地位。
  陛下竟然将秦王府赐给了大皇子齐王殿下,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因为一道旨意,朝臣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脑补了一出旷世大戏。
  看着齐王殿下刘御的眼神,都充满了内涵。
  当然,更多的眼神甩给了皇帝刘诏。
  陛下的心意,微臣都懂。
  陛下什么都不用说,微臣等人一定会全力配合。
  皇帝刘诏捏着下巴,只是赐个府邸,一个个至于这么严肃吗?
  就算已经确定了刘御储君的地位,也不必如此紧张。
  怎能不紧张?
  事关皇储,国本,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重要。
  陛下啊,你怎么就轻重不分。
  该紧张的事情,你让臣等不要紧张。
  不该在意的事情,你又咋咋呼呼。
  陛下啊,不要如此任性。当心臣等翻脸。
  皇帝刘诏抬头望天,他和朝臣的脑回路果然不在一个频道。
  想的事情,关心的事情,总是不能保持一致,真是心塞得很。
  ……
  “都坐下吧!”
  顾玖决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将三个儿子叫到长安宫谈话。
  她担心二皇子刘衡,三皇子刘衠心头有想法,想和两个孩子进行一场深入的谈话。
  可是当孩子们坐在跟前,她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父皇赐封老大为齐王,又赐府邸,你们二人羡慕嫉妒吗?”
  此话问的实在是太直接。
  书房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刘御紧握着拳头,偷偷瞄了眼两个弟弟。
  他没盯着两个弟弟看,担心自己的目光会给他们压力。
  沉默良久,两个弟弟貌似都没开口说话的意思。
  他轻咳一声,主动说道:“母后,我坐在这里不合适。不如我先出去,晚些时候我再过来和母后谈话。”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看着刘衡刘衠,“你们两兄弟意下如何?要不要老大暂时回避?”
  刘衡和刘衠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齐齐点头,“大哥暂时回避吧。不过大哥不必多想,我们一直都是好兄弟。”
  刘御笑了出来,“我相信!”
  他起身,去了隔壁。
  顾玖直接点名,“衡哥儿,你是哥哥,你先说。”
  “母后是问儿子是否羡慕嫉妒大哥吗?最近朝臣们都怪怪的,看我们的眼神充满了同情。还有前两天,遇见几个堂兄弟,一个个说话阴阳怪气。那个时候,若说对大哥没看法,是不可能的。不过还不至于嫉妒他。”
  刘衠也跟着说道:“大哥被赐封亲王爵,又赐了府邸,还是父皇的潜邸。大家都说大哥就是皇位继承人,是皇储。这种说法挺有道理的。自问比大哥晚出生那么多年,大哥很厉害,但是等我长大,说不定我比大哥更厉害。听别人说大哥是皇储,心头难免有点不服气,就想要较量一番。不过后来又想,大哥是嫡长,又那么优秀,立他为皇储没毛病。”
  “不嫉妒,只是羡慕,对吗?”顾玖轻声问道,仿佛是害怕刺激到两个孩子。
  刘衡点头,“的确很羡慕!不过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我要出海,做海上的王。皇位储君,在我心里头比不上大海重要。”
  刘衠紧跟着说道:“我想管账,管着审计司。查遍天下贪官的账目。”
  刘衡的志向,顾玖早就知道,不意外。
  刘衠的志向,她是真不清楚。第一次听说,难掩惊讶。
  她问他,“本宫知道你术数学的很好,但是你现在就立下去审计司的志向,会不会早了点?”
  小孩子都喜欢立志,长大后要如何如何。
  等他们真正长大,多半都偏离了小时候的志愿,干了另外一个行当。
  时间长了,甚至都不记得小时候立过的志向。
  所以小孩子说的话,有时候不必当真。
  顾玖就是担心刘衠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
  这会他是想去审计司,过个几年,说不定又有了别的想法。
  少年郎,心性不定。想法总是变得很快。
  刘衠却很坚定,“儿子就是想去审计司,想要管账。或者让儿子打理少府,亦或是母后名下的产业也行。”
  顾玖笑了起来,“你想管账,首先你得证明你有管账的能力。之后,母后才会安排差事让你历练。”
  刘衠四下张望,似乎是在找什么。
  终于让他找到了,箩筐里面一摞账本,“儿子可以核算账本,多难的账本都行。如此,母后就能知道儿子到底会不会管账。”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微微摇头,“这些账本,暂时你还不能接触。但是本宫可以给你机会,你就管御花园的账目,如何?”
  刘衠一脸惊喜,“真的吗?母后相信儿子,真的愿意给儿子机会?”
  “本宫给你机会,你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本宫甚至允许你请外援,组建自己的团队。只要你有本事驾驭下人。”
  刘衠咧嘴一笑,“母后放心,儿子一定管好御花园的账目,叫你挑不出错来。”
  顾玖笑了起来,“本宫就当是你是在下战书。战书收到了,三个月后验收成果。”
  “好啊,好啊!”刘衠欢喜不已。
  刘衡一脸郁闷,“弟弟都有了差事,儿子呢?”
  他眼巴巴地望着顾玖,委屈。
  顾玖抿唇一笑,问他,“想去海外是吗?”
  刘衡连连点头,“想去!”
  “去海外做什么?”
  “征服!”刘衡的回答言简意赅。
  顾玖赞许地点点头,“回去收拾收拾,改明儿就去军营历练。一年后,若是合格,届时本宫许你下江南,和水军一起历练。”
  你想征服星辰大海,本宫就给你打造一支水军,让你去征服。
  这就是顾玖的气魄。
  刘衡大喜过望,直接跳起来,“谢谢母后,谢谢!儿子给你磕头。”
  说完,还真的跪下磕头。
  刘衠有样学样,也跪下来磕头。
  顾玖笑眯眯的样子,很满意。
  她最后又问了一遍,“嫉妒大哥吗?”
  两小子齐齐摇头。
  刘衡朗声说道:“大哥做储君,名正言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刘衠则说道:“儿子只想和账本打交道,不乐意看那帮朝臣的丑陋嘴脸。”
  顾玖抿唇一笑,摸摸两个小子的头,“即便心头嫉妒,也没什么。此乃人之常情,本宫全都理解。”
  “母后可曾嫉妒过谁?”刘衠好奇地问道。
  顾玖仔细想了想,“真要说嫉妒过谁,嫉妒我自己算不算?”
  “不算!”
  “那就没有人值得我嫉妒。”
  “哇!”
  两小子都是星星眼,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母后才是儿子的榜样!儿子无需嫉妒别人,当儿子足够优秀的时候,只有别人嫉妒儿子的份。”刘衡立下志愿。
  刘衠则说道:“儿子要打造一个天下最牛最牛的审计司。”
  有志向!


第1060章 拒绝听刘诏说实话
  十一月初八,良辰吉日,诸事皆宜。
  齐王刘御大婚!
  无论是皇帝的少府,还是皇后顾玖,都是不差钱的主。
  第一个成亲的孩子,自然是大办。
  不劳户部掏钱。
  户部尚书秦大人乐呵呵的,户部不用掏一文钱,好啊!
  要是齐王的爵禄也能让少府支付,那就更加完美。
  亲王爵禄,米粮布匹银钱……一年下来,可是个大数目。
  多来几个亲王,户部一年得掏上百万两白银。
  这是个巨大的负担。
  少府很鸡贼。
  可以掏钱承办婚宴,但是亲王爵禄,既然是户部的责任,少府绝不会和户部争抢。
  户部没钱?
  开什么玩笑。
  十年前,说户部没钱,还有人相信。
  现在户部还玩叫穷的戏码,别怪被人喷一脸。
  即便户部真的没钱,也有没钱的玩法。
  无非就是这里挪一点,那里拖几年,亲王爵禄总有办法解决。
  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王爷们自会上户部打秋风。
  钱嘛,挤一挤总会有的。
  大婚过后,刘御带着新娘子孙七娘搬进了齐王府,也就是皇帝刘诏的潜邸,曾经的秦王府。
  从今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组建自己的班底,招募人才。
  虽然比不上东宫太子,有一套自己的班子,类似于小朝廷,但是在却比东宫太子更自由。
  东宫本就是皇宫一部分,进出还是有所不便。做事情也是多有顾忌。
  刘御搬出皇宫,造成一个后果。
  汝阳公主吵着也要出宫去住。
  她的公主府,刘诏大笔一挥,将成宗文德帝的潜邸宁王府赐给了她。
  这是何等的宠爱!
  是大周朝所有公主加起来,都不曾享有过的殊荣。
  甚至超越了刘御的齐王府。
  先帝成宗文德帝的潜邸,其代表的意义,显然是要高于皇帝刘诏的潜邸。
  因为死者为大!
  惹得朝臣议论纷纷,都说皇帝不该将先帝的潜邸赐给汝阳公主,超纲了!
  汝阳公主,承受不起这样的殊荣。
  这是骄纵!
  恐怕大周皇室,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湖阳公主,甚至比湖阳公主更骄纵,更放肆。
  皇帝刘诏翻了个白眼,“朕只有汝阳一个闺女,就是想宠爱她。”
  如此任性的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太缺乏政治头脑,太不成熟。
  就连中书令陆大人,都是一脸心塞。
  皇帝刘诏玩嘴炮,他自己爽了。
  却苦了他,要替皇帝擦屁股,安抚炸毛的御史。
  私下里,中书令陆大人提醒皇帝刘诏,“陛下在公开场合说话,能否斟酌一二?最近朝堂因为汝阳公主府邸一事,吵闹不休。陛下不该火上浇油。”
  “朕说的是实话。”
  “朝臣不需要陛下的实话。”陆大人直接怼了回去,半点不客气。
  刘诏呵呵冷笑,“朕说实话,你们还不乐意听。”
  陆大人板着脸,揭穿事实,“没有谁真的愿意听陛下的实话。”
  这回换成刘诏心塞。
  陆大人继续怼他,“朝堂上,只需要陛下一个态度,而不是实话。”
  刘诏嘴角抽搐,眼看陆大人没完没了,他挥挥手,“行了,行了,朕知道了。以后少说实话。”
  陆大人再次提醒,“陛下最好不要在朝堂上说实话。”
  刘诏吐槽:“你们这帮臣子真是难伺候!竟然还敢嫌弃朕说实话。”
  陆大人当然是不客气地怼回去,“本来朝臣就有诸多不满,陛下的实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发矛盾。如何左右朝堂的情绪,陛下应该朝皇后娘娘请教一二。”
  一记重锤,砸得刘诏心口痛。
  他借口不舒服,赶走了陆大人。然后跑到长安宫找顾玖诉苦。
  “姓陆的老匹夫,竟然指责朕不该在朝堂上实话。还说朝臣根本不稀罕听到朕的实话,真是欺人太甚!”
  顾玖放下书本,轻声说道:“他说的没错啊!朝堂的确不需要皇帝说实话。实话,都是在私下里,不会被记录的场合说的。”
  起居郎表示不服。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被记录下来。
  刘诏没得到安慰,反而再次遭受重击。
  他委屈,“朕被陆爱卿打击,你都不安慰我。”
  顾玖笑了起来,“谁让你将宁王府赐给汝阳。她还小,公主府可以晚几年再赏赐。这不,因为你赐了府邸,她吵着要搬出皇宫住。”
  “那怎么行!她那么小,朕哪能让她搬出宫住。”刘诏急了。
  闺女可不能搬出去啊。
  顾玖白了他一眼,“舍不得她搬出去,那你干什么这么早给她赐府邸?”
  “朕一时高兴,没想到汝阳这死丫头,竟然想出宫住。宫外有那么好吗?”
  “宫外好不好,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刘诏嘿嘿一笑。
  住在宫外当然好!
  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
  不像在宫里,进出都得禀报,还得掐着时间,轨迹又大。
  刘诏自告奋勇,“我和汝阳谈一谈,她现在还小,决不能搬出皇宫。”
  “谈话的时候记住控制住脾气。你闺女年龄越大,脾气越怪。你语气重了,当心她钻牛角尖。”
  “朕有分寸。”
  姑娘家的心思,总是比男孩来得细腻,想得更多。
  换做刘衡,刘衠两兄弟,要是敢吵着搬到宫外去住。刘诏懒得废话,聊天谈话不存在的,直接打一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担不担心两小子钻牛角尖?
  根本不存在。
  男孩子就得糙养。
  玩儿自闭那一套,还得挨一顿板子。
  也只有汝阳,父母的小棉袄,才拥有耍脾气,钻牛角尖,各种自闭的权利。
  她这样闹腾,父母还得耐心地开解她,生怕她受刺激。
  暴躁?
  直接上手打一顿?
  哪里舍得!
  就这么一个闺女!
  刘诏乐呵呵地去找汝阳谈话。
  汝阳没自闭。
  反而是刘诏自闭了。
  晚上,他和顾玖抱怨。
  “你说汝阳脑袋瓜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朕完全不理解她的心思。”
  “你闺女的想法,一天一个样。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天马行空,我都无法理解。”
  代沟太大!
  汝阳最近这段时间,天天钻兰台寺查资料。都和兰台寺那帮坐冷板凳的官员混熟了。
  前两日还跑到顾玖跟前,说是在兰台寺发现一个有才之士,特意推荐给她。
  顾玖没直接拒绝,而是暗中派人调查。
  的确有点才华,但是还没达到有才之士的程度。
  她很清楚,有人将汝阳视为少奋斗二十年的捷径,特意在汝阳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
  顾玖没有过多干涉。
  以汝阳那个聪明劲,耳濡目染的皇室底蕴,迟早会看透真相。
  汝阳迟早要独立,顾玖没办法保护她一辈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慢慢放手吧。
  刘诏叹气,“朕和汝阳谈了一个时辰。谈到最后,朕被她打击到,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她比你还能说,还会引经据典,对吧。”顾玖笑了起来,夫妻二人同病相怜。
  刘诏苦笑,“看来你是早就领教过汝阳的厉害。”
  顾玖笑道:“说她胡搅蛮缠,她又说得头头是道,貌似还有点道理。说她有道理,仔细一想又都是胡闹。”
  “哎……”
  万事不怕的刘诏,终于在今天,栽在了闺女手中,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感慨道:“还是儿子好!不听话直接打一顿。”
  顾玖嘴角抽抽,“你也就只会这一招。”
  孩子们小的时候,刘诏就是凡事揍一顿就好的态度。
  如今孩子们大了,他还是这个脾气,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
  真的解决不了,那就打两顿。
  这个人终于遇到了克星,在汝阳手上吃瘪。
  ……
  知道父皇母后都不同意自己搬出皇宫居住,抗争了几天,汝阳就放弃了。
  她选择曲线救国。
  不能光明正大搬出皇宫,她就三天两头往大哥的齐王府跑。
  时间晚了,就名正言顺住在齐王府,还是以前她住的那个院落。
  刘御宠她,偶尔教训她几句,大部分时候都是顺着她的意思。
  头几次,顾玖还会担心一二。
  后来见没出事,也就放了心。
  汝阳也就在齐王府安了个窝。
  住宫里住得不耐烦了,就跑到齐王府住几天。
  齐王府住腻了,就回到宫里。
  ……
  刘御大婚后,先到吏部历练。
  吏部上上下下,举双手欢迎。
  能和钦定的储君,下一任皇帝共事,只要表现好,前途肯定不用愁。说不定还有机会飞黄腾达。
  当然,也有人不欢迎刘御。
  同齐王殿下共事,很多潜规则操作起来,自然没有以前那么方便。
  吏部作为六部之首,捞油水的机会大大的有。
  只是齐王来了后,大家就得收敛一二。捞油水都不敢像过去那般明目张胆。
  刘御不是小白,朝廷潜规则,他一清二楚。
  他不作声,他只是默默地看,将看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弊端不是一日形成,也不是一日就能根除。
  对于刘御的表现,朝臣们都觉得很满意。
  纷纷认为,齐王刘御比皇帝刘诏做事更沉稳,更可靠。
  有先帝成宗文德帝的风范。
  将来定是个明君。
  至于刘诏,已经被打上了昏君的戳,怕是很能洗白。


第1061章 提袁庸人头来见(三更)
  景明六年,秋!
  袁庸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皇帝的案头。
  “袁庸何人?”
  名字已经报到皇帝面前,此人的生平经历,早就被查清楚。
  钱富躬身说道,“袁庸,南方人士,文德年间,曾在山河书院求学两年,有举人功名。北荣西凉南侵,此人花钱打通人脉关系,在西北大都督府谋了一个位置。”
  刘诏问道:“花钱打通关系,跑到大都督府当差,这人很有钱吗?”
  钱富点头,“此人财富惊人。然而到目前为止,老奴还没查到此人的钱到底来自祖萌,还是有别的渠道。”
  顾玖问道:“袁庸的家世如何?父母是谁?”
  “他的档案上面登记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小地主,老奴派人反复调查,没发现问题。但是以他父母的财力,根本供养不起他的开销。据老奴了解的情况,袁庸为了打通前往西北大都督府的关系,先后送出价值四五万两的贵重珠宝玉器。这些珠宝玉器的来历,到目前还没下落。”
  钱富很惭愧。
  身为情报专业人员,竟然查不到珠宝玉器的来历,这是失职啊。
  “这么说,袁庸的身份颇多疑点。”刘诏蹙眉。
  一对老实巴交的小地主夫妻,绝不会拥有如此大的财力。
  钱富说小地主夫妻没问题,想来是真没问题。
  那么很显然袁庸不是这对夫妻的孩子,袁庸只是借用了这对夫妻的身份。
  通信不便,身份遭人借用,不派人到当地调查,都不会知道真相。
  “那对小地主夫妻又是怎么说的?”顾玖问道。
  钱富躬身说道:“老奴亲自走了一趟,那对老夫妻根本不认识袁庸,听都没听说过袁庸的名字。这一点,经过反复核实,小地主夫妻应该没说谎。”
  顾玖笑了起来,“费尽心思编造出身来历,这个袁庸的真实身份,很值得推敲啊。他敢借用小地主夫妻的身份,显然他确定这对夫妻对他而言很安全,没机会主动揭穿他的身份。你刚才说,袁庸送出去的珠宝玉器查不到来历,那你有没有从珠宝玉器的风格和雕工下手?每个工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手法。”
  钱富忙说道:“回禀娘娘,老奴查了。不是大周境内任何一个玉雕工匠的手艺。他送出去的珠宝玉器,很可能来自域外。具体是从海上过来,还是从塞外过来,还在调查。”
  有点意思。
  刘诏吩咐道:“继续说这个袁庸的情况。”
  钱富组织言辞,说道:“西北战事结束后,袁庸主动调到马政,这里又花了一笔钱。他这些年一直在西北,以马政官员身份做掩饰。实际上,此人除了报到那一天出现在马政衙门外,之后马政上下无人再见过他。
  他借着马政官员深入草原,威逼利诱,收拢草原上各个部落。短短两三年时间,他已经拉起了上万人的队伍,并且给领地取名为燕,西北那边都称呼他为燕首领。”
  草原上又出现了一个上万人的大部落,而且战斗力很强悍。
  刘诏眉头已经皱起来。
  顾玖翻看着资料,“这个袁庸的领地,还挺有意思。登记的名字叫陈伯,是大周良民,同样是南方人士。借着本宫鼓励开拓草原的机会,跑到塞外圈了大片牧场。衙门还给了他六品官身。哼,本宫的域外开拓计划,花费无数人力物力,竟然被人偷偷摘桃子。还拉起上万人的队伍,明显是要造反,占地盘啊!”
  砰!
  刘诏一拳头砸在桌上。
  “朝廷付出巨大代价,才将北荣驱赶到西域。草原开拓计划刚有了点起色,结果竟然被人摘桃子,在塞外兴风作浪。此人不除,朕心头这口气就出不了。”
  顾玖同刘诏交换了一个眼神。
  夫妻两人已经极有默契。
  “打吧!”
  “打!”
  趁着袁庸还没真正壮大之前,一力降十会,直接杀过去,灭了他。
  花费巨额代价才拿到手的大草原,被人摘桃子吃现成,真当他们夫妻好欺负吗?
  刘诏板着脸,说道:“袁庸此人既然在西北大都督府做过,西北大都督府的人对他肯定了解。朕今日就给西北大都督府下一道旨意,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朕只要求一年内解决袁庸此人。”
  顾玖对钱富说道:“告诉李大人还有陈壮实,叫他们二人提着袁庸的人头来见本宫。本宫如果见不到袁庸的人头,他们二人休想有好日子过。”
  “这也是朕的意思。”
  打袁庸,这是明旨。
  提着袁庸的头回京面圣,这就不能写在旨意上。甚至不能留下文字。
  这事得口头传达。
  反正修通了水泥路后,京城到西北的路程被缩短了一半时间。
  来回一趟,耽误不了多少事。
  钱富领命而去。
  顾玖提醒刘诏,“西北开战,朝堂定有人闹腾。你控制脾气,别和朝臣们硬顶硬。南边也将打仗,这个时候你需要朝臣的支持。”
  “放心吧,朕有分寸。”
  “南边打仗,杨季可以调过去,主持大局。江南官场,被他整顿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让他挪个位置,而且他还有打仗的经验。另外军事学院的学子,分南边,都派往战场历练。”
  顾玖一边说,一边记录。
  “袁庸这个人的身份有点鬼名堂,必须查清楚。叫人将他送出去的珠宝玉器收上来,请专人检查。钱富查情报是很厉害,但是珠宝玉器这一块,他有短板。可能他有疏漏的地方。”
  刘诏取走她手中的毛笔,“这些事情,自有人去做。你这两天身体不舒服,就别操心。”
  顾玖贪凉,吹了风。
  这两天有点鼻塞,昏昏沉沉的。
  刘诏担心她的身体,不准她操劳。
  顾玖顺着他,“好吧,好吧,这些事情你安排人去做,我不插手。我只是很好奇袁庸的身份。”
  “迟早会查清楚。”
  ……
  王学成被人请到文青书局,他以为是严辞找他有事。
  等他到了文青书局,才知道是内侍监下面的情报司找他。
  等等,内侍监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情报司。
  他虽然不混官场,然而他接触的人里面很多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对朝廷对内侍监的情况多少还是了解的。
  这些人,莫非是骗子?
  他面色迟疑,心中警铃大作。
  秦六,钱富的徒弟,情报司头目。
  见王学成怀疑他们的身份,直接拿出腰牌亮了亮。
  “情报司属于秘密部门,不对外公开。今儿你出了这道门,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要是让我们知道你在外面乱说,后果你是知道的。还有,我们如果是骗子,如何能让文青书局配合?别人不清楚我们是谁,黄老板总归是清楚的。“
  是啊!
  如果骗子,骗得了一般人,肯定骗不了黄去病。
  刚进来的时候,他看见了黄去病。
  黄去病什么都没说,显然是默认了。
  秦六又说道:“接下来的问话,希望你能如实回答。对你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会找人核实。所以你不要指望能骗过我们。”
  “我犯了什么事吗?”王学成越来越惶恐。
  秦六扫了他一眼,眼神冷酷,“袁庸,你认识吗?”
  王学成点头,“认识啊!”
  “什么时候认识,怎么认识……”
  整整两个时辰!
  王学成被情报司的人盘问了整整两个时辰,连口水都没得喝。
  嗓子冒烟,还被逼着回答问题。
  对方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摧毁他。
  可他说的都是实话啊!
  他和袁庸认识了很多年,很多细节早就记不清了。当初说过什么话,他又不是杨季那样的学霸,真记不住啊。
  他要是有杨季那样的记忆力,何至于只考了一个秀才功名。
  两个时辰,终得自由。
  走出房舍,看见严辞从隔壁出来。
  难兄难弟,都是一脸菜色。
  “你也被问话了?”两人齐声开口,接着又齐齐点头。
  “你说袁庸到底犯了什么事?连宫里都惊动了,十年前的事情还跑来问,我哪记得住啊。”
  王学成一脸苦逼样子。
  严辞拍拍他的肩膀,“走,找个安静的地方喝酒。”
  难兄难弟去了城外酒家,严辞土豪,包下整个后院,避免有人偷听。
  虽然不知道袁庸犯了什么事,但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