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不识字的小民,都愿意花钱请说书先生说《官场》。
  京城小民,但凡家里有点积蓄的人家,都乐意花钱买一本《官场》收藏。
  朝中文臣武将更是人手一本。
  只是他们的心情同小民截然相反。
  小民们越看越痛快,道一声:“骂得好!”
  官员们则是越看越心塞,“一派胡言!”


第939章 反攻打响
  “周世安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贼!”
  几天后,京城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这么一篇标题十分耸人听闻的批判文章。
  很显然,被触怒的官员,包括武将勋贵联合起来,对周世安展开了激烈的反攻。
  他们摘取《官场》这本小说的语句,情景,段落,逐一批判。
  将周世安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他若活着,就是大周的奸贼,最大的奸贼。
  大周官场不宁,民心不稳,全都是周世安的责任。
  好大一顶帽子戴在了周世安的头上。
  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公开呐喊:“请诛周世安,以安天下民心。”
  市井小民则纷纷表示:我们小民从未要求诛杀周世安,请不要代表我们。
  我们只是吃瓜群众,看个官场热闹。
  身为当事人的周世安,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甚至一度落魄到成为乞丐,流落西北。
  《官场》出版,短短时日便名动天下。
  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最近讨论的人都是他。
  他出名了!
  大大的有名!
  想必将来他随便写一本书,只要言之有物,有点真材实料,都会引起哄抢。
  三元公杨元庆甚至调侃他:“周兄现在比老夫更有名气。下次老夫的书,得请周兄做序,帮着宣传一二。”
  周世安连连苦笑,“全是恶名!杨兄请我做序,怕是污了你的书。”
  “周兄太过自谦!所谓恶名,全都是官员中伤。你写的那本书,老夫已经看完了,写得很深刻,也很通俗。《官场》一书,名副其实。”
  “杨兄谬赞!”
  孙状元一脸羡慕,“什么时候老夫也能像周兄一样,写出一本名动天下的旷世奇作。”
  “会有那么一天!”
  ……
  官员们对周世安的反攻来势汹汹,将他的底细扒了个底朝天。
  出身楚州周氏,和族人翻脸,数年年落魄不堪,等等等……
  科举年,无数学子齐聚京城。
  学子们受到挑拨影响,加上在宫门口请愿的学子依旧被围困,不得脱身,刺激了学子们的情绪。
  很多学子群情激奋,冲到楚州周氏位于京城的宅院,讨要说法。
  甚至有人跑到平南侯府围攻。
  只因为平南侯世子夫人周氏出自楚州周家,她要喊周世安一声叔叔。
  楚州周氏位于京城的宅院,每天大门紧闭。
  下人出门采买肉菜,都得从后门小心翼翼出门。在外面也不敢说自己是周家的仆人。
  要说周家人不怨恨周世安,那肯定是假的。
  每日被一群读书人围攻,换谁都受不了。
  怨恨的同时,又倍感骄傲和自豪。
  楚州周氏,京城孙氏,一南一北,两大传承数百年的豪族。
  孙家前几代,拥有书写传位诏书的荣耀,狠狠压了周家一头。周家自是不甘!
  加上周家子弟多在地方衙门任职,在朝堂上毫无影响力,不如孙家势大,名声也一日不如一日。
  因此,周家从上到下都很焦虑。
  周世安是近几十年,周家公认最有才华的人,也是脾气最古怪的人。
  正因为周世安有才,即便周世安宣布同家族脱离关系,家族依旧没放弃他。
  除了他流浪西北那段时间,族人不知他的行踪,后面数年族人一直关注着他。
  周世安被陆大人看中,进入中书省,周氏一族着实高兴了一阵。
  后来周世安辞官到山河书院教书,族人纷纷大感遗憾,却没胆子跑他面前叽叽歪歪。
  直到《官场》一书出版,周世安名动天下。
  官员扒皮周世安,连带着楚州周氏也被人扒出来,整个家族跟着狠狠出了一把风头。
  周氏全族,从上到下,痛并快乐着。
  周家最有才华的人,周世安,终归没有浪费他的才华,写出了绝对可以传承千古的着作《官场》!
  这个成绩,足以告慰周家列祖列宗,是周氏全族的骄傲。足以和孙氏一族的荣耀媲美。
  周家的老人们,喜极而泣。
  小年轻们,翻阅着《官场》一书,同样与有荣焉。
  “将来我也要写出同《官场》媲美的着作。”
  “先考上举人再说吧。”
  “我要考山河书院,做叔祖的学生。”
  “我也要考山河书院。”
  周家儿郎心情激动。
  至于大门外,围攻宅院的学子们,大家集体无视。
  用周家老祖宗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全都是嫉妒!嫉妒世安的才学,嫉妒世安的运道。更恨自己写不出这等震耳发聩,足以留名青史的着作。都是一群小人,不用理会他们。我们周家的根基在地方官府,朝堂上的老爷们,就算手足够长,也不可能将周家人一网打尽。”
  周家上下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但是无人有怨言。
  为了家族的声誉,为了支持周世安的写作,周家一族愿意做出牺牲。
  大不了不当官,回家当个富家翁。
  周家一族,那么多进士,那么多举人秀才,任何官老爷都不敢轻视。
  朝中也有人替周家周旋说话。
  身为这一切源头的周世安,躲在山河书院,足不出户。
  任他外面风霜刀剑,他自构思下一本书籍。
  他有太多的想法,有太多想说的话,他急切的想把这一切写下来。
  别人的看法,早在几十年前他就已经不在意。
  山河书院就是他最好的铠甲。
  任那些官员手眼通天,关系遍布天下,手也伸不进山河书院。
  眼见周世安遭遇众臣反攻,被天下人唾骂,陆大人不干了。
  他找到策划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顾皇后,要为周世安讨个说法。
  周世安是他的好友,他不能坐视好友被人肆意污蔑,背上一世骂名。
  他来到秦王府,拜见顾皇后。
  宫人将他请进花厅。
  春暖花开的季节,秦王府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
  妞妞在花丛中捕捉蝴蝶。
  衡哥儿似乎永远长不大,带着衠哥儿玩官捉贼的游戏。
  顾玖身在花厅,席地而坐,捧一杯香茗,茶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陆大人来了!请坐!”
  “娘娘好雅兴!”
  “难得天气放晴又温暖,正该珍惜大好春光。”
  “陛下在宫里埋头处理奏章,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顾玖抿唇一笑,“陆大人是在为陛下打抱不平吗?”
  陆大人摇头,“微臣只是随口一说,请娘娘不要见怪。”
  “本宫当然不会和陆大人计较。”
  顾玖亲自斟茶,将茶杯放在陆大人的面前,“今年的新茶,走水运从南边送来。虽不是顶级名茶,喝着也还好。”
  “有幸喝到娘娘亲自烹煮的香茗,是微臣的福气。”
  说完,他端起茶杯小饮一口。
  茶香留在唇齿间,他不由得赞一声:“好茶!”
  “很高兴陆大人能喜欢。阿晴,称一斤新茶,一会给陆大人带回去。”
  “奴婢遵命!”
  丫鬟阿晴领着其他丫鬟退出了花厅。
  偌大的花厅,只剩下顾玖和陆大人。
  陆大人放下茶杯,“娘娘应该猜到微臣的来意。”
  顾玖摇头,“本宫不知大人的来意。还请大人明示。”
  陆大人深吸一口气,“关于周世安,还请娘娘手下留情。你这是将他逼上绝路。”
  顾玖挑眉,没作声。
  陆大人继续说道:“朝堂对陛下非议漫天的时候,文青书局突然推出周世安的《官场》,这分明是转移朝中矛盾。现在没人计较陛下的独断专行,没人关心诏狱里的那些官员,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周世安。
  很显然,娘娘这一手转移矛盾用得很娴熟,也很成功。但是这对周世安不公平,他分明是替陛下扛下了所有的压力,他不应该被人肆意辱骂背上一世骂名。娘娘,请住手吧!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应该继续牺牲周世安。”
  顾玖提起茶壶,为茶杯续上水。
  她轻声问道:“陆大人以什么立场来要求本宫?”
  陆大人郑重说道:“微臣以周世安好友的立场,请求娘娘高抬贵手。”
  顾玖抿了一口茶,“陆大人多久没见周先生?你怎知他不是乐不在其中?”
  “不可能!微臣了解他,他不是为了出名不择手段的人。”
  “他的确不是那样的人,但是他成功的名动天下。如今提起周世安,谁人不知?文青书局又一次成功的包装出一位文坛大佬,为他在文坛争取了一席之地。”
  陆大人紧皱眉头,显然不赞成顾玖的说法。
  顾玖笑了笑,继续说道:“陆大人愿意看见周先生一辈子默默无闻吗?愿意看见他的才华埋在故纸堆中,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世人永远不知有位有大才的先生名叫周世安。”
  “但是他不应该承受那么些骂名。他已经替陛下扛下了所有的压力,娘娘还要他如何?”
  “所以本宫会回报他!重重地回报他。”
  陆大人挑眉,面色诧异。
  顾玖抿唇一笑,“陆大人很敏锐,很多人还在傻乎乎攻击周先生,陆大人已经看穿了一切。《官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版,的确是为了转移朝中矛盾。
  有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每天不打两场嘴皮子官司,心头便觉着不踏实。在朝中打嘴皮子官司,毫无益处,反而耽误事情。本宫重新开辟战场,大家到报纸上打嘴皮子官司,谁赢谁输自有公论。
  他们可以骂周先生是天下第一奸贼,周先生当然也可以骂回去。或者周先生的书迷同僚替他骂回去。骂人嘛,文人都擅长,也能丰富一下京城百姓的业余生活,有益身心健康。”
  歪理邪说!
  陆大人气得吹胡子瞪眼。
  “莫非娘娘就是用类似的言论蛊惑了陛下?”
  “陆大人慎言!”
  顾玖面色清冷,“这不是蛊惑,而是引导舆论。陆大人也该学一学,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可以把不利变为有利。同理,也可以将有利的局面变得不利,端看怎么引导。”
  陆大人蹙眉,问道:“微臣只想替周世安正名,他是个端方君子,他不应该背上骂名。”
  顾玖点点头,“你想替周先生洗白,这件事很容易。”
  洗白?
  陆大人愣了下来,终于从字面上理解了这个词语,很形象很贴切。
  他灵活运用,“没错,微臣只想替他洗白名声。”
  顾玖点点头,说道:“一切都在计划中。周先生是山河书院极为宝贵的人才,本宫岂能坐视他被天下读书人攻击而不还击。陆大人先别着急,这出戏离着唱完还有一些时日。本宫诚恳邀请陆大人耐心看戏。”
  陆大人满腹疑问,“娘娘打算怎么还击?怎么替周世安洗白?”
  顾玖将最新一期《山河书院报》扔在陆大人的面前,“很显然,《大周生活秀》的风格已经不适合接下来的战斗。本宫决定从下一期开始,《山河书院报》将公开发行。然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官场讨论。”
  陆大人大皱眉头,“微臣一直有一个疑问。向世人揭开官场的真相和丑陋,对陛下和娘娘有何好处?”
  “在于监督!”顾玖掷地有声地说道:“所有的官员都需要监督!”
  陆大人眉头不展,“娘娘就不怕引火烧身?”
  顾玖笑了笑,“这一步的确迈得有点大,扯得有点痛。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候不得不提前进行。”
  “还请娘娘明示!”
  顾玖把玩着这手腕上的玉镯,“接下来一些列的事情,还需要陆大人居中斡旋,稳定朝中官员情绪。陛下有意改一改祖制。”
  陆大人嘴巴合不拢。
  这这这,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点,真不怕扯着蛋?


第940章 加油,干架!
  山河书院。
  周世安写书写累了,找三元公杨元庆下棋。
  孙状元在旁边观棋不语。
  “周兄可知,为了你《山河书院报》即将公开发行。”
  周世安不以为然,“难道不是因为陛下登基,新皇新气象?”
  三元公胡子抖了抖。
  孙状元哈哈一笑,“既有新皇新气象的缘故,周兄被世人攻击也是一个契机。《山河书院报》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开发行,为周兄战斗,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周世安不修边幅,比起精致养身的三元公显得憔悴苍老。
  其实周世安比三元公还要小个十来岁。
  当然,三元公从不承认自己老。他坚称自己是小鲜肉里面的老大哥。
  这个糟老头子真是臭不要脸!
  周世安问道:“《山河书院报》那帮小年轻能行吗?”
  “周兄这是不信任书院。从众多学子中选出来的人才,组成了《山河书院报》编辑部,自然非等闲之辈。他们已经朝三元公约稿,不知三元公意下如何?”孙状元乐呵呵地问道。
  三元公杨元庆努了努嘴,同周世安说道:“孙兄的得意弟子就在书院报编辑部,为了书院报公开发行,他比那帮小年轻还要热心。”
  孙状元叫起来,“诶诶诶,可不许背后说人闲话。”
  “孙兄错了,我是当着你的面说你的闲话。”三元公大言不惭。
  周世安哈哈一笑,“要说反击,何不找我约稿。我早就憋了一肚子的话,想要说给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
  三元公杨元庆笑道:“周兄火力太猛,哪能一开始就上大招。先等小年轻们玩一玩,让他们知道一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到招架不住的时候,周兄再出手,一力定乾坤,方显当世文豪本色。”
  周世安冲三元公竖起大拇指,“论夸人,我就服气杨兄。杨兄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孙状元拍手称快,”周兄终于看清了杨兄的真面目,不容易啊!”
  周世安拍着自己的脑袋,“是我太迟钝,时至今日才发现杨兄的优点之一,该罚三杯。”
  三元公杨元庆哈哈一笑,“周兄爱喝酒,自罚三杯岂不是如了你的意。不行不行,不能罚你喝酒,要罚就罚你三日不得喝酒。”
  真是残忍至极。
  周世安胡子一抖一抖,连带着棋盘上也大败亏输,不敌三元公。
  周世安将棋子一扔,“孙兄,你来战他。”
  孙状元乐呵呵上前,接替周世安,同三元公先大战三百回合再说。
  “可惜任小友不在。”三元公很是遗憾。
  任丘想要辞官,已经闹腾了好长一段时间。
  上至皇帝刘诏,下到陆大人,都不同意他辞官。
  这么个大好人才,好不容易笼络到朝堂,岂能让他轻易离开。
  任丘气得不行,干脆躲在房里不出门,不见人,不说话。
  以至于春暖花开,正是出来潇洒的季节,却不见任丘的踪影。
  几位老先生十分遗憾。
  “任小友有大才,他应该到书院教书。”
  “朝廷不放人,徒呼奈何。”
  “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若是皇后娘娘可居中斡旋,或许事情有利于我们书院。”
  “皇后也要给陛下面子。陛下不让任丘辞官,皇后有想法也得憋着。”
  “隐约有传言,皇后在分陛下的权柄。”
  “此乃无稽之谈。二位可别听风就是雨。”
  “这等无稽之谈已经传到书院,可见私下里这么想的人不少。”
  三位老先生又开始发愁。
  山河书院的真正靠山就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要是出事,山河书院不知会落到什么下场。
  “你们都是杞人忧天。皇后同陛下几十年夫妻,琴瑟和鸣,在潜邸的时候就一直互相协作。所谓皇后夺权,纯粹是造谣。”
  “在潜邸时互相协作的帝后从来都不少,可是当登基称帝后,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你们不信任皇后娘娘?纵观古今,有几人能比得上皇后娘娘。过去的皇后,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娘家人,靠的是娘家父兄。当今皇后娘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多年经营的产业,人才,说一不二的影响力。这可比靠什么娘家人靠谱多了。”
  “我等都是庸人自扰,切莫乱做猜测。”
  “我与皇后娘娘打过几次交道,无论她是否在争夺陛下的权柄,她都会是赢家。这年头,赢家通吃,你们都将担忧放回肚子里。”
  “承三元公吉言。”
  “但愿这天下不再有战事!”
  “这个想法过于天真。不如祈求苍天,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日子蒸蒸日上。至于战事,自有朝廷操心。”
  ……
  《山河书院报》公开发行的前几天,已经开始在《大周生活秀》上面打广告,做宣传。
  市井小民不稀罕《山河书院报》,嫌弃这份报纸太过晦涩难懂。
  读书人和官员却对这份报纸充满了期待。
  等到《山河书院报》正式发行这一天,各大报摊前,来来往往都是穿着宽袖长袍的读书人。
  “来一份书院报。”
  “好嘞,您的书院报,承惠两文钱。今儿还有《国子监报》,要不要也来一份?”
  “《国子监报》上面有什么内容?”
  “还是老样子,攻击周先生,抨击我等小民麻木不仁之类的话。”
  显然《国子监报》毫无新意的内容,没有引起学子的兴趣。
  不过他还是花了两文钱,买了一份《国子监报》。
  “同书院报对照起来看,更有意思。”
  书院报的内容,一如既往的辛辣犀利。细心的老读者,也发现了一些变化。
  比如用词更为通俗易懂,照顾到大部分人阅读体验。
  多了市井新闻,多了广告版面,多了传奇小说版面等等。
  不再是书院学子自嗨的报刊,正儿八经像个面对大众的通俗报刊。
  书院报打响了替周世安正名的第一枪。
  “何为奸贼?”
  “吸取民脂民膏,玩弄权术,混乱朝纲,卖国求荣,占据任何一项方为奸贼!”
  “试问,周世安何德何能,敢称天下第一奸贼?”
  “周世安若是奸贼,朝中诸位大人又算什么?算奸贼祖师爷吗?”
  “玩弄舆论,混乱视听,误导小民,朝中诸位大人才是真正的奸贼。”
  “奸贼不除,世道不安!”
  “一本《官场》,犹如一把尖刀,撕开了天下官员的遮羞布。以至于天下官员纷纷气得跳脚,指着周家祖坟大骂周世安为奸贼。真是可笑,可叹!”
  “对周世安的讨伐,不过是为了掩盖官场真相。一切敢说真话的人,都是官场大老爷们的敌人。”
  “官场老爷们为何急了?只因一本《官场》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书院报的小年轻编辑们,火力超级猛烈。
  一上来,就拿出十成十的本事。一篇篇文章,各种犀利责问,直指官员们最担心的事情。
  《官场》说了真话,官员们则是气急败坏的跳梁小丑,迫不及待的想要撕碎周世安这个罪魁祸首。
  市井小民们纷纷拍着桌子,拍着大腿,大呼一声:“骂得好!”
  光是看官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痛骂周世安,看多了就腻了,很没意思。
  如今书院报加入战斗,双方对骂,互相揭老底,果然比单方面痛骂精彩了十倍不止。
  至于谁输谁赢,谁占据了道理,市井小民并不在意,也不太分得清。
  他们只是看个热闹,一天劳作之后有个消遣之物。
  谁好谁坏,谁有道理,这就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样,每个人立场不同道理就不同。
  然而,每个人说出来的道理貌似都很有道理。
  “反正就看个热闹,管他谁有道理。”
  这是大部分市井小民的想法。
  他们不关心道理的好坏,只关心谁吵架更厉害。
  “书院报更胜一筹。”
  “官老爷们还是过于矜持,吵架竟然吵不过一群读书人,丢脸!”
  “官员们有底线,谁知道这帮学子毫无底线。”
  “放屁!周先生的祖坟都快被翻出来了,这还叫有底线?分明是下作。”
  “的确很下作,而且还用错了地方。周世安做过几年朝廷官员,狠狠挖一挖他当官时候的作为,其实是个很好的攻击点。”
  “喂,你到底站那边?”
  “老子哪边都不站,就看个热闹。”
  “对对对,就是看个热闹。”
  小民们七嘴八舌,官员们怒不可歇。
  “荒谬绝伦!”
  “书院报吃饱了撑着吗?突然公开发行,还替周世安正名,正的什么名?那些学子懂不懂规矩,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科举入仕,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和一群愣头青计较纯粹浪费时间。大家还是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反击。”
  “决不能手下留情。”
  “当然不能手下留情。要将周世安彻底钉在耻辱柱上,将《官场》扫入垃圾堆。”
  “诸位同心协力,一起将《官场》扫入垃圾堆!”
  官员们打了鸡血,一个个激动得嗷嗷叫。比书院的学子们还要热血青春。
  正如顾玖所说,这些官员每天不打两场嘴仗就觉着浑身不舒坦。
  开辟报纸这个新的战场,果然让一群尸位素餐的官员们焕发了新的青春活力。
  加油,干架!


第941章 大好头颅(三更)
  所有人第一次来到京城,都会感叹一声:繁华盛世!
  唯独诏狱附近,一年四季冷冷清清。
  此地,人鬼厌憎。
  除非必要,绝不走诏狱门口经过。
  情愿绕远路,多耽误一些时辰。
  被金吾卫抓起来的官员,全都关在诏狱内,不见天日。
  金吾卫左卫韦忠主动退居二线,让钱湘出头,并且叮嘱手下儿郎:“不得质疑右卫大人的决定,坚决执行右卫大人的命令。谁要是仗着资历老,在右卫大人面前倚老卖老,别怪老夫没提醒你们,当心项上人头。”
  “左卫大人劳苦功高,历经三朝,为何我等要听一个新来的右卫大人?”
  “糊涂!老夫年事过高,已经干不动。金吾卫迟早要交给陛下的亲信心腹。右卫大人空降而来,很显然宫里有意让右卫大人接管金吾卫。”
  这?
  “大人的意思是,右卫大人是宫里派来的?”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没有陛下发话,吏部都管不了金吾卫官员升迁调动。
  钱湘空降而来,身份成迷。
  出动金吾卫最精锐的人员,都查不出他的身世来历,可想而知钱湘背景肯定不简单。
  韦忠已经做好了退位让贤的准备,显然手下儿郎们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为了儿郎们的大好头颅,韦忠只能反复敲打提醒。一个二个别浑,赶紧夹紧尾巴做人。
  三棒之下,人人都得认怂。
  更何况是诏狱的诸般审讯手段,没人能扛下来。
  钱湘提着一箩筐的审讯口供,各种调查资料进宫面圣。
  经过御花园的时候,看见新修的宫殿已经初具规模。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估摸着年底皇后娘娘就能搬进去。
  他来到兴庆宫面圣,在宫门口等候通报。
  正好周苗从兴庆宫内出来。
  他多打量了钱湘几眼,“钱大人?”
  “原来是周公公。”
  “钱大人认识咱家?”
  “尚膳监监正,岂能不认识。”
  周苗哈哈一笑,“瞧着钱大人有些面熟,莫非我们以前见过。”
  “周公公说笑,钱某初来京城,在此之前不曾见过周公公。”
  周苗挑眉一笑,“说的也是,估摸着是咱家认错了人。钱大人忙,咱家先走一步。”
  “周公公慢走。”
  周苗踱着八字步,晃悠悠的离开,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在。
  此时宫人来请,“钱大人,陛下召你觐见。”
  ……
  周苗踱着方步,看似轻松,脑袋却在高速运转。
  他确定他以前应该见过钱湘,然而却始终想不起来。
  是他记忆力衰退,还是他认错了人,亦或是那张脸变了。
  他回到尚膳监,招手叫来心腹小太监,“私下里调查一下钱大人的背景来历,咱家总觉着此人应该见过。”
  “公公想不起来吗?”
  周苗摇头,“这些年见过的人太多,来来去去,或许早给忘了。你查一查他的来历,切忌不要惊动任何人。否则大好头颅保不住!”
  “小的听公公吩咐!小的还有一个疑问,公公为何要调查他?尚膳监同金吾卫并无冲突来往。”
  “蠢货!尚膳监是陛下的左膀右臂,金吾卫更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同为左膀右臂,对方知道我们的底细,我们却不知对方底细,届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正所谓知己知彼,就算不能百战百胜,也能做到有备无患,心有成算。”
  “公公是担心金吾卫对我们尚膳监动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读点书,大好头颅空荡荡,真是浪费。”
  “小的听公公吩咐,这就安排人去调查钱大人的来历背景。”
  心腹小太监,曾经也是个乞丐,是周苗的若干耳目之一。因为崇拜周苗,于是下定决心跟随周苗进宫。
  同时进宫的小乞丐,还有三五个。都是周苗的亲信心腹。
  调查钱湘的背景来历,并不容易。
  钱湘的真实身份,早就被抹去。
  而且十多年来,已经在海外或是西凉活动。
  京城认识钱湘的人,怕是一个都找不出来。
  钱湘的来历越神秘,周苗的兴趣就越大。
  就在他准备亲自出手试探钱湘的时候,钱富找到了他。
  “周公公最近很忙?”
  “一般一般,不敢和钱公公比。”
  钱富眯着眼睛,上下打量周苗,“周公公做好本分还不够,还想将手伸到宫外,就不怕手伸得太长被斩断?”
  周苗心头一惊,面上却丝毫不显,“咱家不知钱公公的意思,钱公公能否明示?”
  钱富似笑非笑,“咱家已经许久不动手,着实有些手痒。周公公好自为之。”
  说完,钱富离去。
  周苗出了一身冷汗,衣衫都已经湿透。
  他颓然坐在椅子上,“莫非钱湘是钱富的人?”
  如此一来,所有的疑问都说得通。
  钱富干的本来就是潜伏,刺杀,打探情报的工作,类似第二个金吾卫,却比金吾卫更加神秘。
  谁都不知道钱富手里面到底有多少探子,触角伸到了什么地方。
  钱湘很可能就是钱富手中的一枚棋子。
  时机一到,钱富就会将金吾卫抓在手里,为己所用。
  周苗想通了关节,长出一口气。
  及时将外面的心腹小太监召回来,可不能死了。
  他心情烦躁,有些后怕。
  钱富此人,他没打过交道,却听说过此人的彪悍过往。
  这人绝对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