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玖肉麻坏了,忍不住咯咯咯的笑起来。
“当心让孩子们看见。”
“看见就看见。”刘诏耍无赖。
顾玖捏捏他的脸颊,“你不去谢恩吗?”
刘诏有点愁,“见了父皇,我该说些什么?”
顾玖哈哈大笑,没想到陆诏也有胆怯的时候。
笑过之后,她说道:“平日里见你天不怕地不怕,这会怎么心头发虚?”
刘诏有点苦恼,“这两天我反省一番,发现自己并没有世人说的那么好,优点有几个,毛病也不少。父皇将此重任交给我,我怕做不好,辜负了他的期望。”
顾玖很诧异。
得到了最大的肯定以及梦寐以求的位置,反而心虚起来,是担心能力配不上位置吗?
刘诏向来狂傲,没想到也会心虚。
她斟酌着说道:“时常反省自己,是个好习惯。但是不应该一味否定自己。你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秦王殿下,所向披靡,无所畏惧,怎会担心自己做不好?”
刘诏连连摇头,“不一样。带兵打仗,同处理朝政,治理国家完全不一样。我没有信心能做好,至少现在没有信心。我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确实感到了压力,怕自己不行。”
顾玖劝道:“不如先回京尝试一番,确定自己的短板在何处,然后想办法补齐短板。无论如何,你总得跨出这一步。”
呼!
刘诏长出一口气,“你说的对,无论如何本王都要跨出这一步。你觉得我行吗?”
顾玖重重点头,“我认为你行!而且朝中还有那么多臣子辅助,不懂就多问问。”
“本王信不过朝中那些臣子。”
“那就想办法提拔几个值得你信任又有能力的臣子上来。”
刘诏脑海中浮现出几个人名,他说道:“此事不急。我先去面见父皇。”
“去吧!有难处多向陛下请教。我想陛下应该很乐意你去请教他,会令他很有成就感。让陛下手把手教导你,不丢人。”
刘诏重重点头,“我去了。”
这一去,就开启了忙成狗的生活。
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
文德帝干脆将重担往刘诏肩膀上一压,差点压得刘诏喘不过气来。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没时间同顾玖吃饭,甚至见上一面都很奢侈。
等到刘诏启程回京,更是陀螺似的转动起来。
文德帝卸下重担,倒是轻松了不少。
太医都说文德帝的身体有所好转。
下过雨,天气凉爽。
顾玖带着孩子爬后山,偶遇文德帝。
“参见陛下!”
“免礼!陪朕走走。”
“遵旨!”
两个孩子乖乖巧巧,做着乖宝宝。
等到文德帝发话可以随便玩,两个孩子就在山中疯跑起来。
山林中,全是两个孩子的笑声。
“孩子很可爱,就是规矩松散了些。”
文德帝评价道。
顾玖低头一笑,“陛下说的是,该让嬷嬷严格教导妞妞的规矩。”
文德帝又改口道:“也别太严厉,拘束太过也不好。”
“儿媳谨遵陛下教诲。”顾玖含笑说道。
文德帝问道:“刘诏可有和你抱怨?”
顾玖低头,嘴角抽抽,十分嫌弃。
她说道:“儿媳已经有一个月没见到刘诏的面,也不知道他现在什么情况。”
文德帝把担子全交给刘诏,自个倒是轻松了,刘诏每天忙成狗。
文德帝看着顾玖,“对朕不满?”
顾玖低头,“儿媳不敢。儿媳只是实话实说。”
文德帝笑了笑,没拆穿顾玖。
“刘诏他需要历练,大量的历练,方能挑起重担。”
顾玖则说道:“儿媳认为,凡事都应该循序渐进。”
文德帝连连摇头,“没有那个时间。”
顾玖蹙眉,望着文德帝的这面门。
看气色就知道文德帝的身体有所好转。
文德帝一步步往山上走,“朕希望能够长命百岁,然而世事无常。朕老了,得抓紧时间让刘诏多多历练。”
顾玖说道:“儿媳听太医说,陛下身体已经好转。可见行宫这里的环境的确养人。”
文德帝随口说道:“养人却养不了命。”
顾玖蹙眉。
文德帝却没有多说。
顾玖也不敢深究此事。
她亦步亦趋,跟随在文德帝身后上山。
文德帝问她,“在你看来,刘诏能否挑起重担?”
“他能!但是他需要时间。”顾玖掷地有声,对刘诏充满了信心。
文德帝笑了笑,“你就没怀疑过他的能力?”
顾玖说道:“我了解他,我知道他肯定能挑起重担。”
“希望你没有看错他。”
二人继续上山,宫人都跟在后面,一个个都紧张得不行。
两个小屁孩从林子里钻出来,“娘亲,你看我采的花。”
妞妞手里拿着一把鲜花,全是不知名的野花。
衠哥儿手里不光有鲜花,还有野草。
“采了这么多花,不错。”顾玖鼓励道。
“我要编花环。四弟,你就站在这里,把花递给我。”
妞妞当仁不让,指挥起衠哥儿。
衠哥儿很乖,安静地守在妞妞身边,给她递花递草。
文德帝含笑看着一切,在路边找了个石头坐下。
山风吹来,浑身凉爽。
刚来行宫的时候,还是春天。
如今已是夏天。
“你把孩子教得很好。”
“陛下谬赞!儿媳只是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能尽到责任,已经难得。这世上大部分人都缺少责任感。”
顾玖沉默。
文德帝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朝臣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一切。”
顾玖笑道:“陛下天威,谁敢反对。”
文德帝看着她,“你有意见?”
顾玖想了想,“儿媳斗胆问一句,众多皇子,陛下打算如何安置?”
总不能全都留给刘诏去料理吧。那岂不是将刘诏架在火上烤。
文德帝哈哈一笑,“你倒是关心他,生怕他累着。”
顾玖说道:“有些事情,陛下能做,刘诏不能做。他有他的难处,还望陛下体谅。”
别看大家都闭了嘴,好似已经认命。其实每个人心里头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那些个皇子,有几个服气的?
四皇子刘议直到今天还闭门不出,可想而知他还没有想通。
还有二皇子三皇子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头肯定一肚子怨气。
每一个皇子,都是一个烂摊子。
都是文德帝的儿子,老子管儿子天经地义。文德帝休想将这份责任丢给刘诏。
因为无论刘诏怎么做,都会有人说闲话,被人挑出错。
文德帝郑重说道:“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此事朕自有主张,你无需操心。”
顾玖松了一口气,“儿媳刚才过于放肆,请陛下责罚。”
“朕不罚你,朕罚刘诏。要多给他安排点重担。”
顾玖嘴角抽抽。
小气的文德帝,小气的刘家人。堂堂皇帝,怎么能如此记仇。
“花环编好啦!这是娘亲的,这是爹爹的。最大的这个是皇祖父的。”
妞妞献宝一样,将三个花环献上。
“真漂亮,娘亲很喜欢。”
顾玖分别在两个孩子的脸颊上印下一个亲亲。
文德帝收到最大的花环,心情大悦。
“赏,重重有赏!”
不仅有赏赐,文德帝不嫌弃的将花环戴在头顶。
妞妞和衠哥儿兴奋得脸颊都红了。
一兴奋,胆子就大。
缠着文德帝给他们讲故事。
顾玖都唬了一跳。
两个小屁孩胆子太大了,还敢拉扯文德帝的手臂。
文德帝不仅不在意,反而兴致勃勃讲起故事。
常恩偷偷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他肯定会减寿十年。
第926章 想当皇帝吗?(三更)
春去冬来。
行宫下了雪,白茫茫一片。
自从进入冬天,文德帝越发感觉身体沉重,已经多日不曾出门。
大臣们忧心如焚,整日逮着太医,询问文德帝身体情况。
太医早就被下了封口令,自然什么都不肯说,
太医不肯透露实情,文德帝多日不曾出门,朝臣们越发担忧起来。
难道文德帝已经到了……
不少人蠢蠢欲动。
顾玖所住的院落也成了香饽饽,每日都有人上门拜访。
大部分情况下,顾玖一概不见。
就连几个孩子,她拘束着,不准他们出门,以防被人钻了空子。
唯有御哥儿,文德帝亲自带在身边。
文德帝多日不出门,大臣见一面都不成,然而御哥儿却每日陪在床前,念书做功课。
这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还引来了一些莫须有的猜测。
御哥儿和横哥儿,赶在中秋前回了京城。
两个孩子变化极大,都长高了,长大了,说话做事透着沉稳。
尤其是御哥儿,集合了刘诏顾玖二人的优点,青出于蓝胜于蓝。
……
文德帝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天色很亮。
外面有铺了一层厚厚的雪。
刘御在做功课,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皇祖父醒了。孙儿去叫常公公。”
“等一等。”
文德帝叫住刘御,招手让他到床前。
“整日陪着朕一个病老头子,会不会觉着枯燥烦闷?”
刘御摇头,“不会!”
文德帝笑了笑,“你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可坐不住。”
刘御想了想,说道:“孙儿同别的人都不一样。孙儿能静能动。”
文德帝笑起来,也不探究刘御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他全都当成真话来听,心头舒坦。
“把你的功课给朕看看。”
刘御回到书桌前,将功课整理出来,交到文德帝的手中。
文德帝靠着枕头坐起来,一页一页翻看。
“不错,比起三年前,长进不少。”
刘御笑了起来,“孙儿也觉着这几年进步很大,感悟甚多。只是时间有限,好多东西还来不及动笔写。”
“慢慢来,不着急,朕对你有信心。”
“谢谢皇祖父支持。我爹对我可没这么宽容耐心。”刘御假意告状。
文德帝闻言,哈哈一笑,“你爹自小就是一张棺材脸,朕都不记得他什么时候笑过。”
刘御说道:“我爹和娘亲在一起的时候,就笑个不停。”
文德帝感慨道,“你爹别的本事不见得多好,选妻子的眼光倒是不错。”
刘御笑了起来,“我娘是世上最好的母亲。”
“你很崇拜你母亲?”文德帝装似随意地问道。
刘御点头,没有隐瞒,“我娘很了不起,胜过天下大部分的男人。”
他偷偷在心里头补充,大部分男人等于全部男人。在他心里,无论是皇祖父还是亲爹,都不如亲娘。
任先生可以和娘亲一较高下,不过二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谁更厉害难有定论。
感情上,他自然偏向娘亲。还是娘亲更厉害些。
文德帝好奇,“你崇拜你父亲吗?”
刘御点头,“当然崇拜父亲。他的勇武,我可能永远都赶不上。”
文德帝笑了起来,“总有一方面不如自己的爹,不丢人。”
刘御重重点头,“我听皇祖父的。”
文德帝内心嘲笑刘诏。
史上混得最惨的爹。
他都能从御哥儿的语气中,听出御哥儿的真实想法,其实更崇拜顾玖。刘诏身为亲爹,也得靠边站。
刘诏本人肯定也清楚这一点,怎么就不见他心塞?
真想得开。
文德帝突然问了一句,“想做皇帝吗?”
刘御愣在当场,一脸懵逼。
“孙儿不明白。”
“你只需要回答想不想做皇帝。想,还是不想?”
刘御蹙眉,实话实话,“孙儿没想过这个问题。”
文德帝诧异,“你父亲监国,朕整日将你带在身边,你却没想过这个问题?”
刘御肯定确定的说道:“孙儿不敢欺瞒皇祖父,孙儿的确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文德帝很无语,生了会闷气,“为什么不想这个问题?是不敢吗?”
“并非不敢,而是孙儿觉着当皇帝没什么意思,所以从不去想这个问题。”
噗!
文德帝气坏了,“怎么没意思?你和朕说说,朕要听听你的大道理。”
刘御斟酌了一番,说道:“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当皇帝,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好皇帝。在孙儿看来,皇帝这份差事每天都是重复,毫无新意。”
一派胡言。
文德帝很想呵斥御哥儿,又忍住了。
他好奇问道:“你认为当皇帝是一份差事?”
刘御反问:“难道不是差事吗?孙儿在外面游学两三年,说起皇帝,世人都以为皇帝每天吃香喝辣,坐拥后宫三千佳丽,日日笙歌。然而孙儿看见的却是每日批不完的奏章,忙不完的朝政。别说后宫三千佳丽,三十个都吃不消。这份差事太累太苦,通常都不长寿。”
文德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却听刘御继续说道:“无论是批奏章,还是早朝处理朝政,其实都是在重复。”
文德帝就问道:“在你眼里,什么不是重复?你还每天重复一日三餐。”
刘御却说道:“孙儿每日忙碌,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事情,做起来才有干劲,即便每日重复也无所谓。”
文德帝冷哼一声,“你身为皇孙,就没想过替朝廷出力?”
“孙儿想过。”
“哦!你想做什么?”
“孙儿想去军中历练一番。”
文德帝甩甩脑子,有点跟不上刘御的思路。
“你看你天天写写画画,什么时候又对军武感兴趣?”
“孙儿想做个文武兼备的人。”刘御掷地有声,很有志气。
文德帝冷哼一声,“学那么多,又不当皇帝,有什么用。”
刘御傻眼,想了想辩驳道:“无论当不当皇帝,都不应该停止学习。”
文德帝笑眯眯问他:“那你想当皇帝吗?”
“皇祖父难道想将皇位传给孙儿?那我爹怎么办?他岂不是要气死,顺便再把我打死。”
“他敢!”文德帝脸一板,“你别管朕要做什么,你先告诉朕你想不想当皇帝。”
“皇祖父先告诉孙儿,我爹能不能继承皇位?”
臭小子,还敢讲条件。
气煞人也。
文德帝不满,“叫你当皇帝就这么难?”
刘御嘀咕道:“当皇帝那么苦。”
此时此刻,刘御像是犯了懒癌,把皇帝这份差事视为洪水猛兽。
文德帝板着脸说道:“你是长子,就该吃苦。难道你想让你弟弟们吃苦?”
刘御语塞,垂头丧气地说道:“好吧。真到了那个时候,孙儿一定会挑起重担。”
文德帝满意地笑起来。
孺子可教。
“皇祖父还没告诉孙儿,要不要将皇位传给我爹。我爹当了大半年监国,劳心劳力,同我娘聚少离多。皇祖父可不能过河拆桥。”刘御一定要替自家亲爹问出一个答案。
文德帝哼哼两声,叫来常恩,吩咐道:“把诏书给他看。”
常恩傻眼。
“陛下确定吗?”
秦王殿下都没见过的传位诏书,竟然先给秦王殿下的儿子看。
这这这……
常恩再一次感觉,自己肯定得减寿十年。
文德帝不容置疑地说道:“给他看。臭小子,心眼都是偏的。”
刘御笑嘻嘻,“我是我爹的儿子,当然要替我爹着想。”
“你怎么不替朕着想。”
“孙儿天天陪着皇祖父,没有天天陪着我爹。”
勉强有点道理。
常恩战战兢兢,取来放置传位诏书的楠木匣子,用钥匙打开,取出里面的明黄色绢布。
上面书写着传位诏书,正是刘诏的名字。
刘御确定诏书无误,放回木匣子,脸上挂着笑容。
文德帝问他:“满意了吗?”
刘御连连点头,“满意了,谢谢皇祖父。”
“混账小子,还敢和朕讲条件。”
刘御嘿嘿一笑,有点不好意思。
常恩大开眼界。
他在文德帝身边伺候了几十年,早年的湖阳公主,如今的刘御,唯二两人可以在文德帝身边放肆。
只有这两人,提出一些令人咋舌的要求却不会触怒文德帝。
不过,如今湖阳公主所得到的宠爱,也不及刘御。
刘御能提前看到传位诏书,湖阳公主可没有这待遇。
常恩小心翼翼将传位诏书收起来。
文德帝同刘御说道:“等你爹做了皇帝,你就是皇子。身份变化,想过怎么办吗?”
刘御点头,“去军营历练。”
“你爹要是不肯让你去军营历练,如何是好?”
“求我娘。我娘发话,我爹不敢不听。”
文德帝嘴角抽抽,无比心塞。
“你就没想过留在朝中历练?”
刘御笑起来,“皇祖父,孙儿今年虚岁十八,凡事不着急。”
也不知刘御的性子像谁,任何时候都是不急不躁。
问他要不要当皇帝,竟然敢嫌弃当皇帝辛苦。
臭小子,不知好歹。
“你爹如果不将皇位传给你,你怎么办?”
“不当皇帝,孙儿就专心做学问。到时候给我皇祖父写一本个人传记,让文青书局出版,发行天下。”
“多在书里夸夸朕。朕犯的错,说错的话,就不要写。”
“那不行,好的坏的都要写。”
“臭小子,你是成心气朕吗?”
------题外话------
三更姗姗来迟。
累成狗,抽空码字,保证三更。
快来表扬元宝。
第927章 皇太孙
下完第二场雪,文德帝突然决定回皇宫。
冰雪天赶路,真是苦不堪言。
两三天的路程,愣是走了五六天才到京城。
人仰马翻,每个人都累得一脸菜色。
回到京城,躺了两天才恢复元气。
就在大家抖擞精神,准备好好过完今年冬天的时候,文德帝突然公开传位诏书,昭告天下立秦王刘诏为储君。
文武大臣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大哭起来。
不是哭卧病不起的文德帝,而是为自己的遭遇感到心酸。
混得最失败的一届臣子,怎能不哭。
比起前辈们,夺嫡之争,腥风血雨,史书野史,各种文献文稿大书特书。
诸位前辈们,不管是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在史书上都有一席之地。
就连夺嫡的诸位皇子们,不管失败成功,同样在史书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比如先帝时候的赵王,废燕王。
二位都是失败者,但一定会被后人牢记,反反复复被人提起。
朝臣们朝二皇子刘评,三皇子刘言,四皇子刘议等人看去,都是混得最差的一届皇子。史书上提都不会提他们的名字。
后人想要研究这段历史,还得查文献文稿,查皇室族谱,估计才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可怜啊!
堂堂皇子,混到新旧皇帝交替的时候,竟然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有。
臣子们擦擦眼泪,不哭。
因为皇子们比他们更惨。
诸位皇子们都是一脸木然,哭不出来。因为眼泪早就哭干了。
木然的听着常恩宣读传位诏书,木然的听着皇帝的口谕,一个个面无表情,心如死灰。
数月时间,足以让皇子们从打击中走出来,认命的认命,不认命的也得认命。
皇室规矩,皇子不得掌兵。
除了刘诏打破了这个规矩,其他皇子连兵权的边都摸不到。
没有兵权的皇子造个屁的反。
让母族,妻族帮着造反?
在流言传得沸沸扬扬的当下,在重兵都在西北前线的当下,西北大都督府节制除西北军外一切边军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家族会主动找死。
大周朝最平静的,最没悬念的一次皇位传承,顺利进行着。
无人反对,无人造反!
比起先帝时候,诸位皇子打生打死,又是逼宫造反,本朝的夺嫡之争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仿佛是一场笑话。
刘诏跪在最前方,平静得磕头谢恩。
常恩上前两步,来到刘诏面前,“陛下召见秦王殿下。”
刘诏起身,“请常公公前面带路。”
常恩领着刘诏来到兴庆宫暖阁。
文德帝回到皇宫后,就没出过暖阁一步。
他老了,身体差,怕冷。
暖阁很温暖,文德帝待在这里感觉很舒服。
刘诏走进暖阁,却出了一身汗,太热了!
“来了,坐下说话。”
“儿臣给父皇请安。”刘诏恭敬请安,之后才在圆凳上坐下。
文德帝靠在软塌上,头发花白,精神不济。
夏天的时候,文德帝的身体有所好转,结果到了冬天又急转直下,身体越来越差。
文德帝问道:“和顾玖见面了吗?”
刘诏虽然不明白其用意,还是老实回答,“见了面,还一起吃了两餐饭。”
文德帝又问道:“你将来还会有孩子吗?”
刘诏明显愣了下。
文德帝直言不讳,“你正当壮年,身体强健。他日登基后,可广选秀女充实后宫。如此,还能有许多子嗣。”
刘诏眼神平静地说道:“儿臣不会再有别的孩子。儿臣只有和顾玖生的四个子女,足矣。”
文德帝并不意外刘诏的回答,“这么说你不打算充实后宫?”
刘诏理直气壮地说道:“省钱!”
文德帝呵呵冷笑,明明是怕老婆!
他不拆穿刘诏,好歹要给亲儿子留个面子。
“显然你已经想好了,你和顾玖,你这辈子就只有四个子女。”
“父皇说的没错。”
文德帝问得很直接,“储君人选,必须在三名嫡子中选一个。你属意谁?”
刘诏蹙眉,“这个时候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早了些。”
文德帝坦然道:“朕属意御哥儿。他是嫡长子,他的才华配得上那个位置。”
刘诏问道:“父皇打算越过儿子,直接做决定吗?”
“朕现在就是在征求你的意见。难道你对御哥儿不满?”
“孩子们年龄太小,这么早决定下一任储君人选,儿臣认为不太合适。”
“难道还有比御哥儿更好的人选吗?衡哥儿和衠哥儿,你认为他们能超越御哥儿?”
刘诏皱眉,“儿子自然知道御哥儿很出色,但是儿子的担心也有道理。孩子们太小,过早定下名分,未必是件好事。”
文德帝懒得同他废话,“朕打算立皇太孙。”
噗!
刘诏差点喷血。
文德帝又说道:“可以秘而不宣,但是朕想在有生之年替御哥儿定下名分。”
刘诏问道:“父皇非得如此?”
文德帝哼哼两声,“你对朕的决定有意见?早知道朕应该找顾玖商量此事。她肯定比你通透,你在她面前就是老顽固。”
刘诏一脸心塞的模样。
他是亲儿子吗?
有这么对待亲儿子的吗?
“这事就这么定了!”文德帝掷地有声。
刘诏认怂,“儿臣想和小玖商量一下,有了决定再谈此事。”
文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刘诏,果然怕老婆。
出息!
他特别嫌弃的挥着手,“赶紧找顾玖商量。”
“儿臣告退。”
刘诏没去未央宫,直接出宫回王府。
裴皇后知道后,大怒。
“混账东西,刚被立为储君,就忘了本宫。没良心的白眼狼。”
刘议脑袋有些浑噩,脸色木然,对裴皇后的怒火毫无反应。
裴皇后骂了一通,后知后觉发现刘议情绪有问题。
“老四,你没事吧?你可别吓唬本宫啊!”
刘议回过神来,“儿子没事,就是太累了。母后要是没别的吩咐,儿臣就此告辞。”
裴皇后哭了起来,“你父皇眼瞎,立刘诏为储君却不选你,他这是偏心。”
“母后别说了。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儿臣告辞!”
刘议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未央宫。
裴皇后趴在罗汉榻上大哭出声。
……
刘诏回到秦王府。
难得一家人都在。
上一次全家聚齐,都忘了是什么时候。
“爹爹回来了!”
妞妞兴奋得扑进刘诏的怀里,像个快乐的小鸟。身上穿着红狐大氅,衬得小脸雪白。
长得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性格跟男孩子似的调皮。
刘诏一把抱起妞妞,刮了刮她的小鼻子,“今儿有听嬷嬷的话吗?”
妞妞重重点头,“有听嬷嬷的话,嬷嬷还夸女儿规矩学得好。”
刘诏笑了起来,“妞妞真棒,要继续努力。”
“那爹爹陪我打雪仗吗?我打不赢二哥。”
“让大哥帮你打二哥,好不好?”
“好啊!好啊!不过大哥在书房写功课,都不肯理我。”
“等大哥写完功课,他就有时间陪你打雪仗。”
刘诏带着妞妞玩了一圈,才将她放下。让她和衠哥儿一起玩耍。
接着,刘诏来到小书房。
书房内烧着地暖,暖洋洋,很舒服。
顾玖正在翻阅账本。
又是一年年底,花钱的地方超级多。
那么多股东,分红就是个大问题。
刘诏走上前,拿开算盘,“我有事同你商量!”
顾玖放下账本,“刚从宫里回来?”
刘诏点头,“父皇正式立我为储君,昭告天下。”
“恭喜王爷!”顾玖调侃道。
刘诏抱住她,“恭喜王妃!”
顾玖捶了他一拳头,“放开我,别抱得那么紧,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刘诏拉着她坐在软塌上,“还有件事,要同你商量。”
顾玖洗耳恭听,“你说!”
刘诏斟酌了一下,“父皇想立御哥儿为皇太孙,我没答应。但是父皇的态度很坚决,生怕我亏待了御哥儿,怕我将皇位传给衡哥儿或是衠哥儿。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顾玖诧异,知道文德帝喜欢御哥儿,但是没想到文德帝喜欢御哥儿喜欢到要立皇太孙的地步。
“你为何反对?”顾玖问道。
刘诏说道:“孩子们都还太小,过早定下名分,怕出现意外。”
顾玖点点头,刘诏的担心有道理。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
“换做是你,到了必须立储君的地步,你准备立谁?”顾玖再次问道。
刘诏斟酌了一下,“可能还是御哥儿。”
顾玖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陛下想立御哥儿为皇太孙,就随了他的意吧。我不反对。”
刘诏意外,“你不担心孩子们长大后有想法,起冲突?”
顾玖说道:“本朝皇位传承,从根本上来说是嫡长子制。当然,在你之前,每个嫡长皇子下场都不太好,故而这个规矩形同虚设。如今陛下想要重新定下嫡长子制,我没意见。但是我要求立皇太孙旨意秘而不宣,就当是给陛下一个承诺,给御哥儿一个保证。”
“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也建议秘而不宣。”
顾玖笑了起来,“从今以后,御哥儿身上的胆子更重,想好怎么培养他吗?”
刘诏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