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诏深吸一口气,压住怒火,“本王就听你们一回,点兵,准备退守关内。”
  “遵命!”
  钱富没有闲着。
  埋了多年,一直沉睡的探子被唤醒,打探北荣西凉内部情况。重点是要找到伏击秦王殿下的人究竟是哪路人马。
  混迹其中的高手,又是什么身份?
  草原深处,汉人奴婢曹三妹,端着托盘走进大帐。
  她弯腰低头,眼睛都不敢乱瞄一下。
  即便大帐中,有个陌生的汉人,也没有让她多看一眼。
  上了酒水,她便自觉退出大帐。又去其他营帐,收拾起居被褥。
  “你在做什么?”
  陈伯站在营帐门口,目光警惕地盯着曹三妹。大有不对劲的地方,就要手起刀落,杀了面前的曹三妹。
  曹三妹一脸慌张,急忙跪下来,“奴婢奉命收拾各位贵人的营帐。”
  “此处不需要你收拾,以后未经允许,不准进来。否则……”
  曹三妹忙不迭的退出去。
  陈伯走进营帐,检查箱笼,书桌。确保行李没被人动过,才放心下来。
  曹三妹回到厨房。
  厨房大娘同样是汉人,扯着嗓子吼她。
  “小浪蹄子,又去哪里浪了。还不赶紧去清洗杯盘碗碟。”
  曹三妹懦弱得不敢反驳一声。
  厨房大娘劈头盖脸朝她打来。
  等到打累了,厨房大娘手中多了一张纸条。
  “还不赶紧滚,愣着做什么?”
  曹三妹急急忙忙跑走了。
  厨房大娘插着腰,手中纸条转眼不见了踪影。


第914章 贴钱(三更)
  文德十四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一眨眼的功夫,两年时间就过去了。
  僵持的战局,终于破冰。
  北荣西凉,已经无力支撑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丢下无数同袍尸体,分兵退去。
  西北军裴蒙率军追击西凉军,穷寇不仅要追,还要杀光。
  大都督府则下令追击北荣军,绝不能让北荣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若有机会,直接灭了北荣王庭,杀光北荣王族。
  这是大都督李大人的命令。
  刘诏主动请缨,率军追击北荣王庭,却被大都督李大人拒绝。
  “陛下有旨,召秦王殿下回京述职。这是旨意,王爷请过目。”
  刘诏压着不满的情绪,拿起旨意一眼扫过去。
  果然是召他回京。
  “仗还没打完,这个时候召我回京做什么?”
  “本官不知。王爷赶紧吩咐下人收拾行李,明儿就出发吧。”
  “大人如此不待见本王,内心一直盼着本王赶紧滚回京城吧。”刘诏揭穿李大人内心想法。
  李大人哈哈一笑,“王爷乃是大佛,本官这里庙下容不下。赶紧走,赶紧走。”
  李大人挥着手,要将刘诏赶走。
  刘诏领兵,对李大人来说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每次刘诏带兵出征,李大人就担心有个三长两短,每日寝食难安。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五年,怕是要短寿十年八载。
  他恨不得此时此刻,就将刘诏打包送回京城。
  刘诏多停留一天,他就要多操心一天。
  刘诏也很干脆,“明日出发回京。大人可有什么东西要本王捎带回京?”
  “王爷好意心领了,你赶紧回京,比什么都强。本官没东西给你捎带。”
  刘诏直接翻了个白眼。
  次日一早,天未亮,刘诏率领亲兵启程回京。
  战事还在继续,而他是时候功成身退。
  回首看着身后,他会想念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但他更想念京城的妻儿,数年未见,不知可好?
  ……
  京城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而且还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
  城北难民营,确定北荣西凉不会再进犯,大批难民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乡。
  为了方便难民回乡,车行组织了大规模的车队。
  只要给一点少量的车费,四轮马车就会载着大家回到家乡。
  难民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排着队买车票。
  “壹零叁号四轮马车,五张车票,拿好了。”
  “壹零叁号车在哪个位置啊?”
  “沿着官道一直往下面走,要是找不到就问问路边的车夫。”
  “哦!”难民拿着票,领着家人,去寻找壹零叁号四轮马车。
  “买票,到西河县。”
  “几个人?”
  “十个大人,四个小孩。”
  “要买十二张票,一张票一百二十文。”
  “怎么这么贵?”
  “这已经是最优惠的价钱。你去外面车行租车,到西河县,你们一家人没有十两银子,根本租不下车。”
  这话倒是真的。
  曹大郎犹豫一下,“拿十二张票。可以退吗?”
  “五天内都可以退。退票去退票窗口,这里不办理退票。你要哪天的票?”
  “我要明天的。”
  一手交钱,一手交银子,曹大郎拿了十二张票,贴身放着,很担心被人偷了。
  买了票他急急忙忙回到租住的水泥房。
  两间屋里,都堆满了行李。
  在京城熬了数年,终于可以回家啦。
  曹老爷难掩激动。
  故土难离。
  离乡这么多年,最惦记的还是家里的房屋,土地,还有榨油坊。
  “也不知家里的房子有没有遭难。这个时候赶回去,还能补种一茬庄稼。榨油坊也得重新开起来。来大,票买好了吗?”
  “买了。明天的票,才花了一两多银子。贰叁伍号马车,明儿一早出发。”
  “我们一家十几口人,一辆马车能坐下吗?”
  “放心吧。别说十几口人,三十个人都装得下。”
  “能装这么多人?”
  “加宽加长的四轮马车,专门用来运货的。为了方便我们难民,才特意拿出来载人。”
  “一个人才一百多文车费,那么远的距离,难道不亏钱吗?”曹许氏好奇问道。
  曹大郎摇头,“听说是惠民,只收取一点草料钱。”
  “这些年朝廷对我们难民倒是不薄。”曹许氏心有感慨。
  曹老爷抽着旱烟,点头说道:“如今的朝廷,比早些年强了不少。老婆子,记不记得我们成亲的那年,也是打仗。朝廷可没有现在这么仁慈。粮食被官府征收,家里一颗粮食都没剩下。幸亏你身上藏了两个烧饼,我们才活了下来。”
  “谁说不是!如今这个朝廷倒是真心替老百姓着想。”
  曹许氏说完又笑了起来,“没想到我老婆子活了几十年,也能吃上朝廷一碗饭。”
  夫妻二人皆笑了起来。
  曹大郎弱弱道:“要不就留在京城?京城比西河县好多了,无论是做工还是做生意都强。”
  “放屁!”曹老爷厉声呵斥,“家在西河县,人就必须回西河县。人不回去,家里的土地谁打理?榨油坊谁来管?休要想些有的没的,安心给老子回去种田。土地才是我们的根本。留在京城没房没地,人如同浮萍,死了都只能埋在乱葬岗,进不了祖坟。”
  曹许氏连声附和,“老大,你爹说的没错。西河县才是我们的根,你可不能起不该有的心思。”
  曹大郎媳妇偷偷拉扯曹大郎的衣袖,示意他别乱说话。
  曹大郎一脸无趣,“我就随便说说。又没说不回西和县,只是想着京城机会多,赚点钱再回去。”
  “做梦!除非我死,否则你休想留在京城。”曹老爷一句话堵死了曹大郎的小心思。
  两口子回到隔壁屋。
  曹大郎媳妇抱怨道:“你干什么提留在京城的话。”
  “我不就是想着试探一下。”曹大郎委屈。
  曹大郎媳妇哼了一声,“要留在京城也不是现在。离家这么多年,无论如何得先回去看看。等到明年,我们再找机会来京城。趁着在家里的时间,我多做点绣活,到时候拿到京城来卖,价钱比西和县至少能贵一倍。”
  “贵这么多?”曹大郎惊奇。
  曹大郎媳妇重重点头,“我特意买了丝线,都是西和县买不到的。这事你别告诉婆母,她要是知道了,又该把我的丝线分给大姐和小妹她们。”
  曹大郎打了哈哈,没接话。媳妇口中的大姐和小妹,都是他的亲妹子。做娘的偏心闺女,他有什么办法。
  他问道:“那我怎么办?”
  曹大郎媳妇白了他一眼,“老实榨油。你不是说京城这边茶籽油卖的贵,你多榨点茶籽油,到时候一起拿到京城来卖。”
  “是个办法。别忘了我们还有寰宇运输的股份,每年可以吃红利。”
  说起这个,曹大郎媳妇一脸喜气洋洋。
  当初孤注一掷,将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买寰宇运输的股票,真是买对了。
  只可惜,只有三股。
  要是有三十股,她做梦都能笑醒。
  紧接她又叹了一声,“可惜不能让大宝留在京城读书。听说新民县的初级学堂不要束修,连笔墨纸砚都是免费的。西河县可没有免费的学堂给大宝读书。”
  “所以我说就该留在京城,我们也在新民县买一套房。我们住楼下,楼上用来出租。”
  曹大郎媳妇甩了个白眼给他,“钱呢?钱从哪里来?你能说服爹和娘吗?”
  曹大郎一脸郁闷,“罢了,罢了,明年再想办法来京城。”
  今年无论如何都得回去一趟。
  家里好几年没人,不知道房子破败成什么样子。
  次日一早,曹家一家十几个口人,提着大包小包,沿着官道找到贰叁伍号马车。
  “大件行李全都放车顶,不准放在车里面占地方。”
  “放车顶掉了怎么办?”
  “掉不了。真要掉下来,坐着车门口的人肯定看得见。”
  马车的车门开在车尾部。行李如果掉下来,的确看得见。
  “车顶能装那么多行李吗?”
  “放一百个心,车顶焊接了铁条,又搭了木板,保证出不了事。我们来来回回拉人拉货走了上百趟,从没出过问题。”
  “你们以前拉哪里啊?”
  “边关前线,连大草原都去得。”
  “去西和县,得走十来天吧。这么点车费,能赚钱吗?”
  “走不了十来天,我们速度快,七八天就能到。要是路面铺了水泥路,还能更快一点。你们给的那点车费,我就实话同你们说,连草料钱都不够,更别提我们车夫的工钱。”
  “那你还愿意载我们回西河县?”
  “朝廷有补贴,车行亏不了。”
  “今年朝廷倒是大方,竟然组织车行,送我们难民回家。”
  “听人说朝廷去年赚了一笔,手头有点闲钱,这才肯拿出钱来惠民。”
  “朝廷从哪里赚钱?老哥,你消息灵通,和我们说说呗。”
  “好像是缴获了十万头牛羊马匹,还有上万俘虏,都换了钱。”
  “十万头牛羊马匹,那得多少钱啊?”
  “百万两肯定是有的。”
  “俘虏怎么还能换钱?不是都说俘虏浪费粮食吗?”
  “你说的都是老皇历。现在俘虏可值钱了,边军都不乐意砍人头,更愿意抓活的。”
  “说说,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等你们回了西河县,亲眼见到后就明白了。现在跟你们说,你们也听不明白。”
  ------题外话------


第四卷 进入尾声。 
  然后就是第五卷 ,也就是最后一卷。 
  双倍月票嗨起来!


第915章 陛下老了
  自去年入冬,文德帝就感觉到身体日益沉重。
  开春后,依旧没有好转。
  时常感觉精力不济,力不从心。
  以前,可以连续四五个时辰坐在兴庆宫处理奏章,不觉疲惫,还有精神宠幸后宫嫔妃。
  而今,忙碌了一个时辰,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太医开的养生汤,以前文德帝不屑一顾。如今得一日三顿按时服用。
  喝了养生汤,身体热乎。
  冷硬的木制椅子,对人实在是太过苛刻,太不友善。坐久了就觉着腰痛。
  于是正阳殿内多一方软塌。
  软塌足够柔软,往上面一坐,身体全都陷进去,全身一下子就得到了放松。
  文德帝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声。
  他问常恩,“朕老了吗?”
  “陛下正当壮年。”
  “二十年前你就说朕正当壮年,二十年后还是这套说辞,也不知道换换。”
  “老奴愚钝。”
  文德帝摆摆手,缓缓闭上眼睛。
  常恩小心的伺候着。
  他看着文德帝花白的胡须,花白的头发,还有松弛的肌肤,手背上一层层橘皮,已经出现了老年斑。
  文德帝的确老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
  任何人,即便贵为皇帝,也逃不过生老病死。
  “朕还想再活二十年。”
  文德帝小声说道,这话只有常恩一人听见。
  常恩躬身低头,内心忐忑不安。
  文德帝轻声说道:“朕感觉到生命力在流逝,朕真的老了。”
  “陛下只是太累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陛下辛苦了。如今战局已定,陛下不如去行宫放松放松?”
  文德帝连连点头,“朕登基以来,还不曾去行宫放松。朕记得行宫的温泉极为舒服。”
  “老奴这就安排出行事宜?”常恩试探道。
  文德帝沉默了片刻,“可行!半个月能否出发?”
  只有半个月时间准备,时间紧了一点。
  常恩依旧应下,“半个月后就能出发。你去准备吧!另外派人将秦王妃叫来,朕有事吩咐。”
  “遵旨!”
  ……
  文德帝召见,顾玖不敢耽误,第一时间赶到宫里。
  文德帝精神不济,不想强撑,依旧坐在软塌内。
  他已经强撑了好多年。
  先是天灾人祸,紧接着北边烽烟四起。
  这些年,神经一直绷紧着。
  直到今年,北边战事大局已定,加上风调雨顺,才得以喘息。
  “来了,坐着说话吧。”
  顾玖躬身称谢,坐在小圆凳上。
  顾玖眼中的文德帝,明显透着老态。人也瘦了一圈,皮肤挂在脸上,越发显得老相。
  人真的经不起老。
  仿佛一夜之间,文德帝就从正当壮年步入了老年,身体每况愈下。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日日衰老下去。
  “不知陛下唤儿媳进宫,有何吩咐?”
  “刘诏给你来信了吗?有没有说他什么时候到京城。”
  “回禀陛下,儿媳昨日刚收到他的信件,他直接从行营出发,大约半个月后就能到京城。”
  文德帝笑了起来,“那倒是赶巧了,半个月后,朕准备去行宫修养。你带上孩子同去,刘诏回京后让他直接去行宫。”
  “陛下要去行宫?”顾玖意外。
  文德帝点点头,朕辛苦多年,是该好好修养一段时间。”
  “儿媳明白了。陛下要儿媳做什么?”
  “御哥儿到了哪里?”
  顾玖微微躬身,说道:“上封信是从西南边境寄出来的。他在信里面说,接下来准备去西北走一趟。”
  “为何想到西北走一趟?”
  “想看看大周江山的壮丽山河。”
  “哈哈哈……”
  这话明显取悦了文德帝。
  笑过之后,文德帝说道:“战事平息,是该去西北走一圈,见识见识大草原,看一看边关的雄伟。”
  “陛下所言甚是。”
  文德帝看着顾玖,“你能联系上御哥儿,对吗?”
  顾玖点头承认,她始终关注着御哥儿和衡哥儿的行踪,怕孩子发生意外。
  文德帝说道:“让他中秋之前赶回来吧。”
  顾玖诧异,不过还是躬身应下,“儿媳遵旨。”
  “回来后,暂时就别出门。是时候到朝堂历练历练。”
  顾玖蹙眉,“陛下,御哥儿还不到弱冠之年,会不会太早了些?”
  “无妨!以他的才学,朕相信他能应付自如。”
  好吧!
  既然皇帝都发了话,顾玖只能从命。
  文德帝饱含深意地说道:“大周的难民,朕就交给你。希望你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陛下?”
  顾玖意外。
  虽然她一直在做安置难民的事情,可是文德帝从未说过类似的话。
  她并非朝廷官员,文德帝却说大周的难民都交给她,明显像是托付。
  文德帝摆摆手,显然不想多说,“退下吧!”
  顾玖起身告辞,怀揣心事。
  难得进宫一趟,自然要去未央宫请安。
  裴皇后精神很好,保养得宜,看着像是四十出头的年纪。
  比较起来,文德帝的状态,是他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她有些话不吐不快,就和顾玖唠叨起来。
  “陛下明显老了,力不从心。你从兴庆宫过来,可觉着陛下老了许多?”
  “的确老了许多。”
  “陛下身体不好,太医在给他调养身体,效果却不太明显。据说是操劳过度。要本宫说,根本原因还是前些年他沉迷女色,坏了身子骨。”
  顾玖轻咳两声,她是儿媳妇,讨论这个话题不合适。
  裴皇后笑了笑,“没什么不好意思,事实摆在面前,人人心知肚明。依着本宫的意思,后宫嫔妃,凡是年轻鲜嫩没生养的,全都赶出宫去。趁着年岁正好,还能回家另嫁。留在宫里,一辈子都毁了。”
  “母后慈悲心肠。”
  “奈何不和规矩。”裴皇后嗤笑一声,“这宫里的规矩啊,就不是个玩意。当年在王府的时候,每过几年都会放一批人出去。换做宫里,反倒不行了。”
  顾玖提醒道:“那是天子,是皇帝。”
  皇帝睡过的女人,有几个男人敢娶?
  上千年的时间,皇权思想足以深入人心,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基因里。
  既然是皇帝的女人,必须得供着。
  这么想的人,绝对是大部分。
  裴皇后呵呵冷笑,“有她们后悔的时候。也不看看陛下的年纪,一个两个还削尖了脑袋往宫里钻。”
  顾玖随口问道:“最近后宫不太平吗?”
  裴皇后笑了起来,“后宫什么时候太平过?陛下一日日老去,那些有子嫔妃个个蠢蠢欲动,做着白日梦。也不知道照照,看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等刘诏回京,你让他多提携提携老四。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个时候两兄弟得精诚合作,方能其利断金。”
  顾玖低头一笑,“不如等刘诏回京,母后亲自对他说。他听母后的话。”
  这话就太亏心了。
  这么多年,刘诏就没听过裴皇后的话。
  裴皇后脸色一沉,“老大媳妇,莫非你不愿意帮助老四?”
  顾玖反问一句:“怎么帮?”
  裴皇后不满,“难道你就没有一点主意?”
  顾玖说道:“四殿下有妻有子,有钱有人,在朝堂当差,获得诸多朝臣的赞许和支持。儿媳实在是想不出,四殿下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助。如果母后指的是另外一方面的帮助,恕儿媳无能。”
  裴皇后气恼,“自你嫁入刘家,没有一次你是乖乖听从本宫的吩咐做事。你总是同本宫对着干,你这是大不孝。”
  顾玖轻咳一声。
  孝还是不孝,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永远都谈不出结果,可是裴皇后却乐此不彼。
  只因为裴皇后手中的筹码太少,只剩下孝道能用一用。
  她说道:“母后不如先问问四殿下的意思。他未必乐意接受刘诏的帮助。”
  “他为什么不愿意?他有什么理由不愿意?”裴皇后认为顾玖是胡说八道。
  顾玖笑了笑,“我们不是四殿下肚子里的蛔虫,他心里头到底在想什么,儿媳以为还是问清楚比较好。否则就成了好心办坏事,惹了一肚子埋怨。”
  “荒唐!”
  “是否荒唐,问过便知。对了,不知母后有没有得到消息,半个月后陛下将启程前往行宫修养。”
  “什么?”
  裴皇后急忙朝文公公看去。
  文公公连连摇头,“启禀娘娘,老奴还不曾得到消息。”
  裴皇后不满,“还不赶紧出去打听消息,陛下点了哪些人随行。”
  文公公领命而去。
  顾玖提醒裴皇后,“陛下身体不适,前往行宫修养,估计只会带几个嫔妃随行。”
  “后宫的事情你不懂。”裴皇后一句话否认了顾玖的说辞。
  她现在惦记行宫一事,没空搭理顾玖,“你先回去吧。等刘诏回来后,本宫亲自和他谈。”
  顾玖起身告辞,走出几步又回头说道:“以陛下如今的身体状况,应该不太可能让嫔妃受孕。”
  裴皇后愣住。
  转眼回过神来,厉声问道:“你怎么知道?”
  顾玖答非所问,“即便有嫔妃天赋异禀怀上身孕,也对娘娘造不成任何威胁。娘娘大可放心,一切有刘诏,有四殿下,出不了事。”
  “万一呢?万一出了事,如何是好?”
  顾玖望着宫门外,小声嘀咕,“一切都将被扼杀,所以不会有万一。”


第916章 避而不战
  “父皇要去行宫修养,点了我的名字。你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正好和大嫂作伴。”
  四皇子刘议回府后,来到上房,找萧琴儿说话。
  萧琴儿正在算账,闻言,停下手中的事情,问道:“陛下要去行宫修养,怎么这么突然?这才春天,这个时候去行宫是不是太早了点。”
  “父皇辛苦多年,是时候放松一下,好好修养一段时间。”
  萧琴儿哦了一声。
  刘议挑眉,“你不想去?”
  萧琴儿反问,“去行宫做什么?又没戏班,又不能随时出行宫,除了泡温泉,逛园子,就没别的消遣。”
  刘议蹙眉,“你当是去玩吗?还戏班子。”
  萧琴儿语气冷淡地说道:“陛下点了你的名,没点我的名字吧。那我可不可以不去?”
  “荒唐!你是四皇子妻,你怎么能不去。这么大事情,难不成你让我带上后院那群女人出门应酬?”
  刘议很不满,萧琴儿这是什么态度。
  她到底对自身的身份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萧琴儿呵呵冷笑两声,“这个时候就知道让我替你应酬,充面子。”
  刘议恼怒道,“父皇点了我的名字,等于也点了你的名字。你不去也得去。”
  萧琴儿将账本合上,“好吧,我去。什么时候出发?”
  “月底二十八出发。”
  “那没几天了,怎么这么着急。”
  “父皇身体不好。”
  萧琴儿说道:“过年的时候,陛下身体不是挺好的吗。这才几个月,怎么就……”
  刘议直接打断萧琴儿的话,“别管那么多,先收拾行李。记得将几个孩子都带上。”
  萧琴儿闻言,顿时就不高兴了。
  “什么意思?你还打算将几个庶子都带上?刘议,你别欺人太甚。”
  “他们是皇孙,迟早要独当一面。都这么大了,你不能再将他们拘束在府中,有机会就出门多见识见识。”
  啪!
  萧琴儿一巴掌拍在桌上,讥讽道:“你可真是慈父心肠啊!当初刘征要出门游学长见识,你是怎么说的?你忘了,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不知道读书,整日里就知道游山玩水,成何体统’。
  如今轮到你的庶子,你倒是一心替他们着想,生怕他们少了见识。区别对待嫡子庶子,刘议,你的良心都给狗吃了吗?刘征哪里不好,在你心里还比不上你的几个庶子?”
  刘议恼怒,斥责道:“你分明是在胡搅蛮缠。我什么时候说过刘征比不上他的兄弟?一个是出门游学,一去两三年。一个是去行宫,就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就在眼皮子底下,这能一样吗?”
  “都是出门长见识,怎么就不一样?你分明就是偏心,而且心眼都偏到肚脐眼。我算是看透你了,你就是个没良心的薄幸男人。你要带庶子出门长见识,行,我绝不拦着你。但是你别指望我替你的庶子张罗。”
  “你是主母,他们也是你的儿子。你有责任替他们张罗。”
  “放你娘的狗屁。少拿嫡母庶子那一套哄骗我,我不是十五岁的小姑娘,老娘不吃你那一套。”
  萧琴儿发起火来,直接踢翻了凳子,砸了茶杯。
  刘议皱眉看着对方,简直是不可理喻。
  萧琴儿瞪大一双眼睛,直视刘议的目光,并不退让。
  后院的女人,庶子庶女,她忍了。
  想让她替庶子庶女们操心,替他们张罗未来,做梦。
  谁的儿子谁操心去。
  刘议怒道:“天下间就没有你这样做主母的,你根本就不配做主母。”
  “就算我不配做主母,这个位置到死也是我的。你想从我手里抢走,妄想送给别的女人。大不了就去宫里告御状,告你宠妾灭妻。”
  “你疯了!”
  “你不逼我,我比谁都好说话。你若是逼我,拿后院那群女人,还有那群庶子庶女恶心我,那就别怪我反过来恶心你。”
  此时下人禀报,说是几位庶出的公子姑娘来请安。
  萧琴儿大怒,“叫他们滚!早八百年前就告诉他们别来本夫人跟前晃悠,一个二个都当本夫人的话是耳边风吗?告诉他们,再敢借请安的名义打扰本夫人,全都拉下去打,打死一个是一个。”
  “谁敢打?”刘议怒吼。
  萧琴儿冷冷一笑,“谁不识趣,整日在我面前晃悠惹我不痛快,我就打谁。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叫他们滚。”
  最后一句,萧琴儿是对丫鬟说的。
  丫鬟吓得脸色发白,急匆匆跑走,将几位庶出的公子姑娘全都打发走。
  刘议指着萧琴儿,大骂道:“你简直荒唐透顶。他们来给你请安,是尽一份做子女的孝心。你却恶言恶语,喊打喊杀,成何体统。”
  萧琴儿呵呵冷笑,讥讽道:“狗屁的孝心。早不来请安,晚不来请安,偏偏等你来了我这里就屁颠屁颠跑过来请安。一个二个年纪不大,心眼倒是不小。小小年纪在老娘跟前玩心眼,我没下令吊起来打,已经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格外开恩。”
  刘议紧皱眉头,“哪有你想的那么不堪。”
  萧琴儿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听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
  刘议阴沉着一张脸,明显很不高兴,正压抑着怒火。
  萧琴儿靠近他,拉着他的衣领,“表哥,你跟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没心眼吗?我记得你在那个年纪的时候,心眼可多了。为了见我,你是找了各种借口跑到萧家。他们都是你的种,与你何其相似。
  堂堂皇孙,皇孙女,就算是庶出,该享有的富贵一分不少,该接受的教育也没打过折扣。说他们单纯的人,才是世上最愚蠢的人。”
  话音一落,萧琴儿一把推开刘议,眼神满是嫌弃。
  仿佛是在嫌弃刘议光长年龄不长脑子。
  都是皇孙过来的,也不想想自己年少时有多少心眼。
  怎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间最纯真的人。
  简直笑死人了。
  刘议感到很难堪。
  “你怎么就不肯少说两句。”
  “感觉丢脸吗?”萧琴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不瞒表哥,后院那群女人,还有那群庶子庶女,我从不敢轻视。一个二个都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